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典型地段晚第四纪强震多期活动证据
被引量:
3
1
作者
江娃利
谢新生
+4 位作者
张景发
孙昌斌
黄伟
盛强
冯西英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8-1700,共13页
断错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是获取活动断裂多期活动重要的线索.介绍了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北川县城及平武县平通镇的断层沟槽调查及龙门山前山断裂带绵竹县汉旺镇台地前缘探槽开挖获得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北川断层沟槽包括汶川地震在内至少存...
断错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是获取活动断裂多期活动重要的线索.介绍了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北川县城及平武县平通镇的断层沟槽调查及龙门山前山断裂带绵竹县汉旺镇台地前缘探槽开挖获得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北川断层沟槽包括汶川地震在内至少存在3次断层活动事件;平通断层沟槽包括汶川地震在内至少存在两次以上断层活动事件;汉旺探槽揭示了2~3次古地震事件.在上述3个地点中,北川断层沟槽和汉旺探槽在汶川地震前的一次强震时间接近,分别为大于5.8ka和小于6.63ka,接近为6ka.由此也获取了在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活动断裂带的一次强震活动中,中央断裂带和前山断裂带同时活动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多期
活动
间隔
龙门山活动断裂带
汶川地震
原文传递
汶川8级大震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运动方式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侯康明
李丽梅
黄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88-393,共6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笔者随同江苏省地震救援队即赴重灾区北川县城实施救援。在救援期间所获取的现场资料基础上,对该次大震的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运动方式进行了探讨。汶川8级特大地震的极震区地震烈度高达11度;1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笔者随同江苏省地震救援队即赴重灾区北川县城实施救援。在救援期间所获取的现场资料基础上,对该次大震的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运动方式进行了探讨。汶川8级特大地震的极震区地震烈度高达11度;10~11度重灾区主体沿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呈北东方向展布。龙门山断裂带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其运动方式为逆冲兼右旋水平错动。由于所处的特殊地震地质环境,地震地质灾害非常严重,致使此次地震的震害更具毁灭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震
龙门山活动断裂带
高烈度区
强余震分布
地震地质
震害
发震
断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典型地段晚第四纪强震多期活动证据
被引量:
3
1
作者
江娃利
谢新生
张景发
孙昌斌
黄伟
盛强
冯西英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88-1700,共13页
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经费(批准号:ZDJ2008-33)资助
文摘
断错地貌调查和探槽开挖是获取活动断裂多期活动重要的线索.介绍了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北川县城及平武县平通镇的断层沟槽调查及龙门山前山断裂带绵竹县汉旺镇台地前缘探槽开挖获得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北川断层沟槽包括汶川地震在内至少存在3次断层活动事件;平通断层沟槽包括汶川地震在内至少存在两次以上断层活动事件;汉旺探槽揭示了2~3次古地震事件.在上述3个地点中,北川断层沟槽和汉旺探槽在汶川地震前的一次强震时间接近,分别为大于5.8ka和小于6.63ka,接近为6ka.由此也获取了在汶川地震前龙门山活动断裂带的一次强震活动中,中央断裂带和前山断裂带同时活动的证据.
关键词
强震
多期
活动
间隔
龙门山活动断裂带
汶川地震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汶川8级大震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运动方式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侯康明
李丽梅
黄耘
机构
江苏省地震工程研究院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388-393,共6页
文摘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发生后,笔者随同江苏省地震救援队即赴重灾区北川县城实施救援。在救援期间所获取的现场资料基础上,对该次大震的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运动方式进行了探讨。汶川8级特大地震的极震区地震烈度高达11度;10~11度重灾区主体沿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呈北东方向展布。龙门山断裂带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其运动方式为逆冲兼右旋水平错动。由于所处的特殊地震地质环境,地震地质灾害非常严重,致使此次地震的震害更具毁灭性的特征。
关键词
汶川大震
龙门山活动断裂带
高烈度区
强余震分布
地震地质
震害
发震
断裂
Keywords
Wenchuan M 8.0 extraordinary earthquake
Longmenshan active seismic zone
seismic intensity of meizoseismal area
distributing of strong aftershocks
seismogeology
earthquake disaster
seismogenic fault
分类号
P315.2 [天文地球—地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典型地段晚第四纪强震多期活动证据
江娃利
谢新生
张景发
孙昌斌
黄伟
盛强
冯西英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原文传递
2
汶川8级大震震害特征和发震断裂运动方式探讨
侯康明
李丽梅
黄耘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