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龙门盆地平陵径石英脉型钨矿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1
作者 王文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10期48-51,共4页
平陵径钨矿区处于佛冈—丰良东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河源断裂带在龙门盆地边缘的交接部位,龙门Fe-Pb-Zn-W成矿亚带的中部。通过在矿区开展不同程度的地质调查、分析测试等工作,表明矿区黑钨矿的形成与新丰江岩体上侵关系密切,岩浆岩中成矿... 平陵径钨矿区处于佛冈—丰良东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河源断裂带在龙门盆地边缘的交接部位,龙门Fe-Pb-Zn-W成矿亚带的中部。通过在矿区开展不同程度的地质调查、分析测试等工作,表明矿区黑钨矿的形成与新丰江岩体上侵关系密切,岩浆岩中成矿流体与小坪组地层接触发生渗透、交代作用,在接触带外带小坪组地层的石英脉中富集成黑钨矿体。开展的地球化学工作圈定了异常浓集中心,验证为黑钨矿化异常,预测在矿区的铅、锌异常浓集中心处以及浅地表至中部具有寻找裂隙充填型铅、锌矿脉的可能,而深部的岩体是寻找石英大脉型钨钼矿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型钨矿 地质特征 成矿预测 龙门盆地
下载PDF
广东龙门盆地北缘多金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东 牛慧麟 《西部资源》 2021年第3期60-61,46,共3页
龙门盆地处于佛岗―河源纬向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带和新华系广州―从化断裂带与河源断裂带之间,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盆地内及周边已发现有多个中型矿(床)点,矿床类型主要为海相沉积―热液改造型、接触交代型、岩溶堆积型,其次为热... 龙门盆地处于佛岗―河源纬向构造带与肇庆―海丰纬向构造带和新华系广州―从化断裂带与河源断裂带之间,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盆地内及周边已发现有多个中型矿(床)点,矿床类型主要为海相沉积―热液改造型、接触交代型、岩溶堆积型,其次为热液型充填交代型和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型。矿种类型包括Pb、Zn、Sn、W、Cu、Ag等。本文从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入手,结合研究区内典型矿(床)点地质特征的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多金属矿的成矿规律,为下步勘查工作提供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盆地 多金属矿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下载PDF
广东龙门盆地某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 被引量:1
3
作者 邱明祥 《现代矿业》 CAS 2022年第7期26-29,共4页
通过对龙门盆地远景区开展的地质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剖面测量等工作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了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构造、矿化蚀变带等的分布特征,总结了矿床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圈定了一处靶区,该靶区主攻矿床类型为接... 通过对龙门盆地远景区开展的地质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土壤剖面测量等工作成果进行归纳,分析了区内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构造、矿化蚀变带等的分布特征,总结了矿床成矿规律。在此基础上,初步圈定了一处靶区,该靶区主攻矿床类型为接触交代作用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分析结果对于该盆地后续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盆地 矽卡岩型 铅锌多金属 成矿地质条件
下载PDF
龙门山前陆盆地晚三叠世沉积通量与造山带的隆升和剥蚀 被引量:10
4
作者 颜照坤 李勇 +2 位作者 董顺利 韩冰 陈浩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101,共11页
根据钻井资料、地层剖面资料,利用Surfer8.0软件编制出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各组段的残留地层等厚图,得出各组段残留地层的沉积总量,并计算出各阶段沉积通量:21.4t/(m2·Ma)、184.2t/(m2·Ma)、278.0t/(m2·Ma)、147.6t/(m2... 根据钻井资料、地层剖面资料,利用Surfer8.0软件编制出晚三叠世前陆盆地各组段的残留地层等厚图,得出各组段残留地层的沉积总量,并计算出各阶段沉积通量:21.4t/(m2·Ma)、184.2t/(m2·Ma)、278.0t/(m2·Ma)、147.6t/(m2·Ma)、703.5t/(m2·Ma)、272.0t/(m2·Ma)。然后,利用物质平衡法将沉积物回剥至龙门山造山带并进行脱压校正,计算出晚三叠世龙门山造山带剥蚀总厚度为2514m,各阶段造山带剥蚀速率分别为:0.009mm/a、0.114mm/a、0.133mm/a、0.094mm/a、0.423mm/a和0.133mm/a。最终,重塑了龙门山造山带晚三叠世的隆升历史:在距今228.0~199.6Ma的时间内龙门山造山带地壳隆升了约4.3~4.6km,地表隆升了1.8~2.1km;并且隆升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初始隆升(228.0~216.5Ma)、加速隆升(216.5~211.0Ma)、缓慢隆升(211.0~203.6Ma)、急剧隆升(203.6~202.7Ma)和缓慢隆升(202.7~199.6Ma)五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通量 龙门山前陆盆地 剥蚀 龙门山造山带 隆升
下载PDF
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的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来自前陆盆地沉积通量的证据 被引量:7
5
作者 颜照坤 李勇 +3 位作者 李海兵 董顺利 闫亮 李奋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65-676,共12页
本文根据钻井、地层剖面等资料,利用Surfer8.0软件编制出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前陆盆地各构造层序的残留地层等厚图,计算出6个构造层序地层的沉积总量、沉积通量。沉积通量分别为:300.2g/(m2·ka)、66.5g/(m2·ka)、71.7g/(m2... 本文根据钻井、地层剖面等资料,利用Surfer8.0软件编制出晚三叠世以来龙门山前陆盆地各构造层序的残留地层等厚图,计算出6个构造层序地层的沉积总量、沉积通量。沉积通量分别为:300.2g/(m2·ka)、66.5g/(m2·ka)、71.7g/(m2·ka)、38.5g/(m2·ka)、113.0g/(m2·ka)、1204.6g/(m2·ka)。利用物质平衡法将各阶段沉积物回剥至物源区,计算各阶段物源区剥蚀速率分别为:167.3mm/ka、22.5mm/ka、22.9mm/ka、9.8mm/ka、22.9mm/ka、319.4mm/ka。计算结果表明,晚三叠世以来,物源区的剥蚀速率和沉积区的沉积速率均具有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晚三叠世和晚新生代是剥蚀—沉积过程最强烈的两个阶段,可能对应了龙门山强烈隆升的两个时期。根据对盆地沉积物总量的估算,利用物质平衡的原理,可以推算出龙门山自晚三叠世开始隆升到现在,龙门山冲断带的地壳隆升幅度大于10~12km,平均剥蚀厚度超过7.0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前陆盆地 沉积通量 隆升 剥蚀 物质平衡法
下载PDF
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中砂砾质楔形体的定量统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强 廖仕孟 +2 位作者 朱永刚 刘德昌 朱同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37,共7页
从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沉积纪录可以看出 ,早中侏罗世以后整个盆地地层构型为一个板状特征 ,但在其近造山带一侧的盆地边缘又有大量的冲积粗碎屑存在 ,砂砾质粗碎屑楔形体在早中侏罗世主要位于龙门山前缘中北段 ,而晚侏... 从川西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侏罗系沉积纪录可以看出 ,早中侏罗世以后整个盆地地层构型为一个板状特征 ,但在其近造山带一侧的盆地边缘又有大量的冲积粗碎屑存在 ,砂砾质粗碎屑楔形体在早中侏罗世主要位于龙门山前缘中北段 ,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则明显地向南西方向迁移 ,盆地在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和不同成分的砂砾质粗碎屑楔形体的时空展布显示物源迁移明显 ,这是龙门山造山带走滑作用沉积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前陆盆地 走滑作用 砂砾质楔形体 粗碎屑
下载PDF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李勇 贺佩 +2 位作者 颜照坤 董顺利 陶晓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基础上由印支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盆地中地层充填厚度巨大,包括晚三叠世卡尼期至瑞替期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持续时间达27Ma,显示为一个以不整合面为界的构造层序。该...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是在扬子板块西缘被动大陆边缘的基础上由印支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盆地中地层充填厚度巨大,包括晚三叠世卡尼期至瑞替期的马鞍塘组、小塘子组和须家河组,持续时间达27Ma,显示为一个以不整合面为界的构造层序。该构造层序被一系列不整合面、海泛面和湖泛面分割为4个向上变粗或向上变细的层序(构造地层单元),其充填特征表现为:底部具有典型的挠曲前缘隆起不整合面,层序1的下部为碳酸盐缓坡和海绵礁的建造和淹没过程,上部为进积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沉积物,具有向上变粗的垂向结构;层序2为进积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相砂岩和砾岩;层序3的底部为大型湖泛面,中上部为进积过程中形成的三角洲相和湖泊相砂泥岩夹煤层,具有向上变粗的垂向结构;层序4为冲积扇、扇三角洲粗碎屑砂砾岩和湖泊相泥页岩构成具有向上变细的垂向结构,并截切下伏地层。虽然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剖面几何形态总体上呈现为西厚东薄的楔形体,但是其内部却由次级的楔状层序和板状层序组成,其中层序1和层序3为楔状体,层序2和层序4为板状体。楔状层序显示为西厚东薄的楔形体,沉积厚度大,以纵向水系为主,具有双物源(包括来自龙门山和前缘隆起区的物源),并以点状物源为主,盆地的西部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为主,中部以湖泊相为主,东部发育小型三角洲或碳酸盐缓坡沉积物,处于欠补偿状态;板状层序显示为西、东厚度基本一致的板状层,沉积厚度较小,仅具有来自于龙门山的有物源,以横向水系为主,以线状物源为特征,盆地的西部以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为主,盆地的中东部为湖泊相沉积物,处于过补偿状态。对晚三叠世楔状前陆盆地进行了弹性挠曲模拟和逆冲事件标定,结果表明,盆地形成机制为构造负载,挠曲盆地的挠曲刚度为(0.5~5)×1024N.m(相当的弹性地层厚度为43~55km)。晚三叠世龙门山冲断带构造负载系统向扬子板块推进速率为5~15mm/a,由2个逆冲子事件构成,早期的推进速度较大,为15mm/a;晚期的推进速度较小,为5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层序 板状层序 逆冲构造负载 剥蚀卸载 弹性挠曲模拟 晚三叠世 龙门山前陆盆地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四川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毛琼 邹光富 +3 位作者 郑荣才 黄海波 金辉 孙卫华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露头剖面精细观察研究结合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四川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及其与沉积体系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的关系。从...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野外地质露头剖面精细观察研究结合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详细研究了四川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及其与沉积体系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的关系。从中识别出37个短期、12个中期、5个长期和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将短期、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细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和对称型三种基本层序类型。论述了各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垂向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结构类型和叠加样式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地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等时对比,建立了等时地层格架。详细讨论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生储盖组合特征。认为上三叠统小塘子组、须家河组地层具有良好的生储盖层组合和形成大、中型次生油气藏的条件。为确定龙门山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地层深层区的生储盖组合特征和开展储层预测与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层序 层序结构样式 沉积体系 上三叠统 四川龙门山前陆盆地
下载PDF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乐地1井须家河组震积岩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胡文超 李勇 +4 位作者 颜照坤 邓涛 董顺利 陈剑 陈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0-298,共9页
通过对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乐地1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心的系统观察和描述,以前人对震积岩的研究为基础,探讨震积岩的分布特征以及与盆地构造活动的关系。震积岩主要分布在须家河组第二、第三和第四段,发育典型的由地震导致的软沉积物液... 通过对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乐地1井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心的系统观察和描述,以前人对震积岩的研究为基础,探讨震积岩的分布特征以及与盆地构造活动的关系。震积岩主要分布在须家河组第二、第三和第四段,发育典型的由地震导致的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和脆性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卷曲变形与混滑层、负载构造及球枕状构造、环形层理、震裂岩和微断层。认为这些软沉积物液化变形和脆性变形构造是由龙门山隆升构造引起的地震作用形成的。乐地1井中地震岩的分布特征表明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在须家河组第二、第三和第四段时期构造活动强烈,并快速向南东方向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岩 须家河组 龙门山前陆盆地 构造隆升
下载PDF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五段沉积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邹任洲 李勇 +3 位作者 汪正江 余谦 陈斌 王伟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0-754,共5页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五段是该区重要的油气产层,由于长期被视为烃源岩与盖层,对其沉积相研究相对较少。文中利用野外实测剖面、测录井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地区须五段沉积相类型、砂体分布特征、沉积体系空间...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五段是该区重要的油气产层,由于长期被视为烃源岩与盖层,对其沉积相研究相对较少。文中利用野外实测剖面、测录井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地区须五段沉积相类型、砂体分布特征、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研究区须五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2类沉积体系,识别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漫沼泽、河口砂坝、远砂坝及浅湖泥等微相。须五段沉积时期,研究区西北部主要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东南部多发育湖泊沉积体系。砂体厚度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减薄,沉积相类型由辫状河三角洲沉积过渡到湖泊沉积,物源可能来自于西北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辨状河三角洲 湖泊沉积 须五段 龙门山前陆盆地
下载PDF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二段沉积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任洲 李勇 +3 位作者 熊鸿浩 汪正江 王伟明 罗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87-692,共6页
综合分析南段的测井、单井资料和野外实测5条剖面资料,利用野外实测剖面、测井曲线和岩石学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得出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家河组二段的的沉积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其中可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河漫沼泽、... 综合分析南段的测井、单井资料和野外实测5条剖面资料,利用野外实测剖面、测井曲线和岩石学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得出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家河组二段的的沉积类型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沉积。其中可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河漫沼泽、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河口砂坝、远砂坝、滨湖沼泽和滨湖砂坝等微相。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多口单井、野外实测剖面、砂体展布特征,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得出须二段沉积相空间展布:北部都江堰、郫县、新都地区和西南方向天全地区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往南的新津、蒲江地区和西南雅安地区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南部的峨眉山等地区主要发育湖泊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须二段 沉积相 砂体展布 龙门山前陆盆地
下载PDF
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五段页岩气富集条件及有利区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邓涛 李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探索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五段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和资源远景区,运用页岩气基础地质评价方法,利用实测野外剖面、地球化学测试与扫描电镜等手段,明确了研究区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五段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并引入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指... 为探索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五段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和资源远景区,运用页岩气基础地质评价方法,利用实测野外剖面、地球化学测试与扫描电镜等手段,明确了研究区龙门山前陆盆地南段须五段页岩气富集地质条件,并引入页岩气综合地质评价指数优选了勘探有利区。结果表明:研究区须五段黑色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大于2.0%,油浸镜质体反射率平均值大于1.25%,须五段底界平均埋深约为3 600 m,具有北西深、往南东方向变浅的特点,富有机质页岩累计有效厚度超过200 m,在桑园地区达到最厚,并且向周缘厚度递减,成分脆度均值大于0.50。综合地质评价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勘探有利区主要分布在眉山以西的蒲江—桑园区块,区域内地形平缓、面积大,是须五段页岩气最为有利的勘探开发前景区。该研究丰富了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的勘探评价目标,可为未来陆相页岩气的勘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前陆盆地 陆相页岩 富集条件 须五段 有利区评价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中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动力学及其与大陆碰撞作用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勇 P.A.ALLEN +2 位作者 周荣军 A.L.DENSMORE M.A.ELLIS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01-1109,共9页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自晚三叠世以来,该盆地充填了厚度大于1万余米的海相至陆相沉积物,以不整合面为界可将其划分为6个构造层序,根据几何形态将构造层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楔状构造层序和板状构...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自晚三叠世以来,该盆地充填了厚度大于1万余米的海相至陆相沉积物,以不整合面为界可将其划分为6个构造层序,根据几何形态将构造层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楔状构造层序和板状构造层序,其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序为楔状构造层序,其余为板状构造层序。研究结果表明楔状构造层序为逆冲构造负载的产物,板状构造层序为走滑剥蚀卸载的产物。本次以晚三叠世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开展了逆冲构造负载系统的弹性挠曲动力学模拟,以晚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板状前陆盆地开展了与走滑剥蚀卸载系统的弹性挠曲动力学模拟,并计算了龙门山构造负载系统向扬子克拉通的推进速率,结果表明龙门山造山楔的推进速率在早期较快(如晚三叠世最大推进速率达15mm/a),晚期较慢(如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最大推进速率仅为6.7mm/a)。进而推测龙门山幕式逆冲作用的构造驱动力来自于青藏高原中生代以来的基麦里大陆加积碰撞和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作用,其中晚三叠世楔状构造层序是羌塘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晚侏罗世楔状构造层序是拉萨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晚白垩世—古近纪楔状构造层序是科希斯坦板块、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构造层序 板状构造层序 逆冲构造负载系统 走滑剥蚀卸载系统 弹性挠曲模拟 大陆碰撞作用 中新生代 龙门山前陆盆地 青藏高原东缘
下载PDF
地震波诱发的深部地层动应力机制及断裂位移研究——以汶川地震对龙门山前陆盆地的作用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子平 袁青 熊齐欢 《地震科学进展》 2021年第11期489-497,共9页
借鉴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和爆破地震应力计算方法,结合地震波在岩层中的折射效应,以地震波加速度为基础数据,分析岩体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受力。以汶川地震影响下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地下岩层的受力变形情况为例,通过计算分析和数值模拟,证实所... 借鉴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和爆破地震应力计算方法,结合地震波在岩层中的折射效应,以地震波加速度为基础数据,分析岩体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受力。以汶川地震影响下的龙门山前陆盆地地下岩层的受力变形情况为例,通过计算分析和数值模拟,证实所用方法在求解分析地震波在各向同性岩石层间传播动力的可行性。同时验证汶川地震造成龙门山前陆盆地地下深部地层的断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龙门山前陆盆地 断层构造 地震动力学 应力模型与形变
下载PDF
浅析龙门山前陆盆地须家河组二段软沉积物变形
15
作者 赵驰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16期206-207,共2页
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早期该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在龙门山晚三叠时期的造山运动中,导致了龙门山地区的抬升。乐地1井位于龙门山前陆盆地南侧,通过对乐地1井岩芯的观察,结合前人对四川盆地晚三叠统须家河组... 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早期该盆地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在龙门山晚三叠时期的造山运动中,导致了龙门山地区的抬升。乐地1井位于龙门山前陆盆地南侧,通过对乐地1井岩芯的观察,结合前人对四川盆地晚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的研究,在须家河组二段地层中识别出大量沉积物变形,包括液化砂岩脉、包卷层理、火焰状构造、震裂结构、丘状交错层理等。通过对比现今事件沉积物,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将须家河组二段中形成的软沉积物变形划分为四个沉积事件,将其中第二次事件沉积为地震海啸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前陆盆地 沉积物变形 地震海啸
下载PDF
龙门山构造带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表地质过程的耦合关系 被引量:4
16
作者 颜照坤 王绪本 +5 位作者 李勇 罗威 杨宜海 王兴建 邵崇建 闫亮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744-2755,共12页
发生在地球浅层的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了龙门山及前陆地区的地表同震垂向位移.根据冲断带-前陆盆地弹性挠曲模型理论,在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对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泊松比、电性结构)的分析,发现龙门山前陆盆地现今岩石圈有... 发生在地球浅层的2008年汶川地震驱动了龙门山及前陆地区的地表同震垂向位移.根据冲断带-前陆盆地弹性挠曲模型理论,在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的基础上,结合对深部地球物理特征(泊松比、电性结构)的分析,发现龙门山前陆盆地现今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_e)具有自东向西逐渐减薄的趋势,自川中地区的30~40 km减至龙门山地区的10~20 km.在对晚三叠世以来前陆盆地各阶段盆地结构进行刻画的基础上,进行弹性挠曲模拟反演,推断龙门山前陆盆地的前渊地区(四川盆地西部)岩石圈的T_e值自晚三叠世以来具有逐渐减薄的趋势.这可能与松潘一甘孜地块下方广泛存在的软流圈热物质对四川盆地西部岩石圈下部的长期加热而导致的熔融有关,反映了地球深部动力学过程与地球表层盆地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挠盐模型 龙门山前陆盆地 汶川地震同震垂向位移 有效弹性厚度 深部动力学过程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马鞍塘组上部黑色页岩成因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涛 李勇 +1 位作者 董顺利 胡文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17,共10页
通过剖面实测、黄铁矿粒径分析、页岩有机碳同位素、锶同位素、黏土矿物种类和含量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的测定,综合研究四川盆地马鞍塘组上部黑色页岩成因机制。结果表明:页岩段草莓状黄铁矿直径4μm、U/Th≥0. 75共同揭示其沉积于贫... 通过剖面实测、黄铁矿粒径分析、页岩有机碳同位素、锶同位素、黏土矿物种类和含量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的测定,综合研究四川盆地马鞍塘组上部黑色页岩成因机制。结果表明:页岩段草莓状黄铁矿直径4μm、U/Th≥0. 75共同揭示其沉积于贫氧—缺氧水体中。化学蚀变指数CIA集中在80~90,层位中部w(87Sr)/w(86Sr)具有最小值0. 707 550,I/S突然增大,均表明源区化学风化作用强烈,板块构造活跃,气候湿热,降雨量激增。有机碳同位素的突然负漂移(最大2‰),表征火山活动造成的大气圈有大量轻碳注入。该套黑色页岩是龙门山前陆盆地发育的早期沉积记录,具有全球一致性的前陆盆地地层沉积建造模式,其形成机制主要受控于前陆盆地导致的构造挠曲沉降,在此基础上叠加了全球性的卡尼期洪水事件CPE这一气候扰动事件。东特提斯域边缘(松潘甘孜海盆)上升洋流、超级季风气候和降雨增加导致的陆源营养物质注入,促进了盆内水体表面初级生产力的提高,水体的分层缺氧条件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有机地化数据表明黑色页岩生烃潜量大。马鞍塘组黑色页岩是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的潜力勘探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页岩 成因机制 龙门山前陆盆地 马鞍塘组 卡尼期洪水事件
下载PDF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对重力滑脱作用形成挤压性构造的可能性研究——以龙门山地区为例
18
作者 于京都 李忠权 《中国西部科技》 2012年第3期13-16,共4页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地质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重力滑脱作用可能对于一些挤压性构造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龙门山前陆盆地,存在着大量的自晚三叠世以来的挤压性构造,根据前人所取得的勘探成果以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验证印支早...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地质学领域中一种重要研究手段。重力滑脱作用可能对于一些挤压性构造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龙门山前陆盆地,存在着大量的自晚三叠世以来的挤压性构造,根据前人所取得的勘探成果以及构造物理模拟实验,验证印支早期,龙门山地区经历由差异隆升所致的重力滑脱形成挤压性构造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模拟 重力滑脱 龙门盆地
下载PDF
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Longmenshan orogenic zone and sedimentation of its foreland basin 被引量:2
19
作者 LIAO Tai-ping HU Jing-jing +2 位作者 ZHANG Fu-rong CHEN Hong-kai SUN Hong-quan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09年第6期807-812,共6页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rea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s north Sichuan basin,we have divided the time during which the Longmenshan foreland basin was formed into five periods,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res...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rea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s north Sichuan basin,we have divided the time during which the Longmenshan foreland basin was formed into five periods,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response relationship of the foreland basin to structural evolution: 1) a late Triassic Noric period;2) an early-Middle Jurassic period;3) a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period;4) a late Cretaceous to Paleogene-Neogene period and 5) the Quaternary period. As well,we analyzed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lithologic features of every basin-forming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everal favorable source-reservoir-cap assemblages in our study area,making it a major region for futu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China’s northern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evolution foreland basin sedimentary response orogenic zone LONGMENSHAN
下载PDF
Crustal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Longmenshan region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被引量:23
20
作者 LI ZhaWei XU Yi +4 位作者 HUANG RunQiu HAO TianYao XU Ya LIU JingSong LIU JianHu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9期1386-1393,共8页
The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in the Longmenshan region has been imaged by seismic travel time tomography us ing local and regional first P-wave arrivals recorded from 2000 to 2008. The tomographic model ... The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in the Longmenshan region has been imaged by seismic travel time tomography us ing local and regional first P-wave arrivals recorded from 2000 to 2008. The tomographic model provides a way to analyze the deep tectonic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and the tectonic implications for the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The P-wave velocity images indicate that the initial rupture site and focal depth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together with the di rection of rupture propagation, closely relate to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Longmenshan region. The Pengguan massif to the wes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velocity anomalies, suggesting that the crust has a strong strain strength that can accumulate large stresses over a long period.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is located at the southwestern end of the Pengguan massif and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Sichuan Basin.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Pengguan massif and the Sichuan Basin becomes the primary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To the north of Wenchuan, the occurrence and propagation of rupture benefit from low velocity anomalies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whereas to the south of Wenchuan, the brittle rupture can occur with more difficulty in relatively weak crust with low velocities. This may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absence of aftershocks to the south of Wenchuan, and the rupture induced by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propagating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 along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The deep geodynamics of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may occur due to the discrepancy of crustal structures on the two sides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Ductile deformation and crustal flow can easily occur in the weak middle-lower crust beneath the Songpan-Garze orogenic belt.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obstructed by the rigid lithosphere of the Sichuan Basin, and then the thick ening of the middle-lower crust and vertical deformation occur in the crust of the Longmenshan fault belt. In addition, the down-warping of the Moho and the basement thrusting onto the range front induced crustal deformation and strain accumula tion, which provided the potential energy to trigger the occurrence of the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menshan orogenic belt Wenchuan earthquake P-wave velocity crustal structure travel time tomograph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