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物理-地质模型在龙首山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志宏 汪冰 +1 位作者 邓国武 张俊伟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6年第6期715-721,共7页
根据龙首山地区的岩矿石电性、磁性参数,结合区内铀成矿模式等建立了地电及地磁等地球物理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正反演计算,对其结果的电、磁性特征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定性分析,建立了区内铀矿找矿有利地段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S01线实测... 根据龙首山地区的岩矿石电性、磁性参数,结合区内铀成矿模式等建立了地电及地磁等地球物理模型,对模型进行了正反演计算,对其结果的电、磁性特征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定性分析,建立了区内铀矿找矿有利地段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对S01线实测数据进行了处理及解释,推断了断裂构造的位置、产状,对闪长岩分布范围进行了推断解释,圈定了铀找矿有利地段,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首山地区 地质-地球物理模型 电、磁特征 铀找矿有利地段
下载PDF
龙首山地区的震旦系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文渊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5,共5页
本文介绍了龙首山地区震旦纪地层的划分和分布情况。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和微古植物确定了其形成时代。认为龙首山地区震旦纪沉积建造经历了一种由造陆建造向造海建造的演化,地壳运动由活动向不活动的转化,反映在沉积建造序列上为陆... 本文介绍了龙首山地区震旦纪地层的划分和分布情况。根据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和微古植物确定了其形成时代。认为龙首山地区震旦纪沉积建造经历了一种由造陆建造向造海建造的演化,地壳运动由活动向不活动的转化,反映在沉积建造序列上为陆源碳酸盐岩建造—冰碛岩建造、火山凝灰岩建造—陆源碎屑岩建造。沉祝构造背景可能为大陆裂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纪 地层 龙首山地区
下载PDF
对龙首山地区不同花岗岩体含铀性的探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宽谋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63-66,共4页
岩体含铀性的提法较多,本文利用地面伽玛能谱测量结果,从Ur、Th/U比值和铀钍衬度比的角度,对龙首山不同岩体的含铀性进行讨论。
关键词 花岗岩 Γ能谱 测量 龙首山地区
下载PDF
阿拉善龙首山地区古元古代晚期变质‒深熔事件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关燕鹤 曾认宇 +2 位作者 赖健清 毛先成 苏惠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34-4052,共19页
阿拉善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的西南缘,其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及构造归属存在争议,这严重制约了华北克拉通构造格局和演化的研究.龙首山杂岩为阿拉善地块少有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记录了古元古代多期变质事件,可为解决上述争议提供依据.以... 阿拉善地块位于华北克拉通的西南缘,其早前寒武纪地质演化及构造归属存在争议,这严重制约了华北克拉通构造格局和演化的研究.龙首山杂岩为阿拉善地块少有的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记录了古元古代多期变质事件,可为解决上述争议提供依据.以龙首山地区中部金川矿区内、龙首山杂岩中的花岗伟晶岩和黝帘斜长角闪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岩相学、锆石和全岩的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花岗伟晶岩的SiO_(2)介于69.70%~73.08%,属于弱过铝质、钾玄岩的范畴,为混合岩化过程中地壳岩石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在花岗伟晶岩中锆石核部获得了1892±7 Ma(MSWD=0.76)的上交点年龄,代表花岗伟晶岩的形成年龄.黝帘斜长角闪岩的SiO_(2)介于41.51%~48.92%,其原岩为拉斑玄武质的辉绿岩.黝帘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均为变质锆石,所获得的1830±8 Ma(MSWD=0.61)加权平均年龄代表了一期角闪岩相变质事件的时间.结合前人的研究,龙首山地区在古元古代晚期存在强烈的变质/深熔事件,可能与碰撞造山事件有关.而通过构造热事件的对比,认为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的孔兹岩带在早前寒武纪具有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阿拉善地块 龙首山地区 变质/深熔事件 锆石 工程地质
原文传递
甘肃龙首山芨岭铀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矿化机制 及控矿构造研究
5
作者 王伟 王江波 +3 位作者 刘涛 韩栋昱 何佳军 李涛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42-52,共11页
芨岭铀矿床为甘肃省龙首山分布的典型铀矿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区内其他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本文结合区内多年勘查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系统总结了芨岭矿床的铀矿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分带岩矿石的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控矿... 芨岭铀矿床为甘肃省龙首山分布的典型铀矿床,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指导区内其他地区的找矿勘查工作。本文结合区内多年勘查工作取得的研究成果和资料,系统总结了芨岭矿床的铀矿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分带岩矿石的岩石地球化学以及控矿构造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讨成矿流体的蚀变矿化机制与构造控矿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芨岭矿床赋存于受马路沟断裂控制的岩体接触带附近,从岩体到矿体具有从斑状花岗岩-无矿化钠交代岩-异常钠交代岩-矿化钠交代岩-含矿化钠交代岩的分带现象,矿石发育钠长石化-赤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为主的蚀变组合,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两期热液蚀变,即早期的岩浆-热液自交代蚀变矿化与晚期叠加的外循环流体成矿富集蚀变,并分别以钠长石化和赤铁矿化为典型蚀变特征。矿体在空间上受到马路沟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作用,针对马路沟断裂的复杂性,通过大量深部钻孔查证,目前认为马路沟断裂受到古元古界白家咀子组大理岩残留体的影响分为两条大致平行的F 101和F 105断裂,两条断裂在深部残留体尖灭部位合二为一条陡倾断裂。综合分析认为马路沟断裂的次级断裂为赋矿断裂构造,主、次断裂构造夹持区是铀成矿的最有利部位,也是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的重点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芨岭铀矿床 钠交代 马路沟断裂 龙首山地区
下载PDF
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C、O同位素研究-以甘肃省龙首山芨岭矿区为例 被引量:29
6
作者 陈云杰 傅成铭 +3 位作者 王刚 赵如意 王伟 苗华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1-648,共8页
龙首山地区是我国西北重要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产区之一,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甘肃省龙首山芨岭矿区内的矿床和部分矿点的热液碳酸盐样品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δ13CVPDB的值在-1.50‰^-6.33‰之间,δ18OSMOW值为-2.577~5.051‰之... 龙首山地区是我国西北重要的花岗岩型热液铀矿产区之一,区内控矿条件复杂。研究选取甘肃省龙首山芨岭矿区内的矿床和部分矿点的热液碳酸盐样品测定其C、O同位素组成:δ13CVPDB的值在-1.50‰^-6.33‰之间,δ18OSMOW值为-2.577~5.051‰之间。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中矿化剂ΣCO2主要来源于与区域深大断裂有关的幔源脱气作用,同时伴有海相碳酸盐来源;成矿同时期伴随的强烈流体脱气(CO2)作用对矿质沉淀至关重要。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混合特征,但以大气降水形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首山地区 碳酸盐 C O同位素 矿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