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年视角——龚炜斌新闻评论选》
1
作者 王勇 翟东升 +2 位作者 李炳刚 唐洪平 张明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2,共1页
龚炜斌,《青年报》本地新闻中心主任,主任记者。1970年生于上海,曾担任市政建设、城市规划、金融证券、邮政电信、劳动人事等领域的报道工作,一些报道获得全国及上海各类新闻奖项,自1998年起,负责本地采编部门工作,曾任经济部、... 龚炜斌,《青年报》本地新闻中心主任,主任记者。1970年生于上海,曾担任市政建设、城市规划、金融证券、邮政电信、劳动人事等领域的报道工作,一些报道获得全国及上海各类新闻奖项,自1998年起,负责本地采编部门工作,曾任经济部、社会生活部等采编部门的负责人,其间多次参与组织包括全国及上海两会等在内的一些重大报道。2003年秋,担任时评版面《青年视角》的主编,专职从事新闻评论工作。2005年起,任青年报本地新闻中心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评论工作 《青年报》 龚炜 主任记者 新闻中心 采编部门 市政建设 城市规划 金融证券 劳动人事
下载PDF
盛清吴中士人生活的写照——清人笔记龚炜《巢林笔谈》的生活史资料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常建华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10年第1期129-148,共20页
本文依据龚炜《巢林笔谈》探讨清朝统治稳定后士人的政治态度与日常生活,兼论笔记的生活史资料价值。吴中士人龚炜生活在清康熙后期到乾隆中叶,他对于清朝统治高度认同,从龚炜的个人生活史了解了他的政治立场、人生经历、生活态度、家... 本文依据龚炜《巢林笔谈》探讨清朝统治稳定后士人的政治态度与日常生活,兼论笔记的生活史资料价值。吴中士人龚炜生活在清康熙后期到乾隆中叶,他对于清朝统治高度认同,从龚炜的个人生活史了解了他的政治立场、人生经历、生活态度、家庭生活以及家族关系,看到他的性情爱好、文化品位、治学情况,特别是绝意科举的人生转折,一个鲜活的士人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这是利用其他资料很难做到的。书中描述的社会风俗、生活样态,只有放在吴中特定地城、放在作者生命史中才能把握。作者认为即使是传统时代,人们的生活也难有世外桃源,特别是士人生活与政治的关系更为密切。借助笔记本文呈现了盛清吴中社会与龚炜的士人生活史,使我们从基层社会看到了清朝国家统治的成功与士人的政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炜《巢林笔谈》 笔记资料价值 吴中社会 政治变动与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龚炜说诗
3
作者 高洪波 《诗刊》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60-61,共2页
清人喜论诗文者甚多,龚炜算是其中有识见的一位。龚炜是江苏昆山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时六十六岁,犹在世,算得上长寿。他的代表作是《巢林笔谈》,内中对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有位叫陈后山的人,每游... 清人喜论诗文者甚多,龚炜算是其中有识见的一位。龚炜是江苏昆山人,生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时六十六岁,犹在世,算得上长寿。他的代表作是《巢林笔谈》,内中对诗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有位叫陈后山的人,每游览时得灵感(又称得句),匆匆跑到家里,往床上一躺,以被蒙头,自己称之为"吟榻"。家里人只要看到陈后山的这样情况,"为之逐猫犬,匿婴孩,俟其诗就乃复常"。龚炜认为这是受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方法的影响所至,"故为是极苦事耳"。他说:"愚以诗贵天趣,终当视流水行云。" "天趣"之论,的是高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炜 流水行云 巢林笔谈 说诗 江苏昆山 语不惊人 十三年 长吉 论诗 真性情
原文传递
《巢林笔谈》与白鱼叚
4
作者 陈益 《江苏地方志》 2018年第3期83-84,共2页
生活在清康熙、乾隆年间的龚炜,自称"巢林散人"。他的曾祖父当过明朝官员,父亲是进士出身,也当过官,妻子王氏则为太仓望族后裔。到了他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龚炜"喜经史,工诗文,善丝竹,兼习武艺",文才特别出众。然而年过四十仍屡... 生活在清康熙、乾隆年间的龚炜,自称"巢林散人"。他的曾祖父当过明朝官员,父亲是进士出身,也当过官,妻子王氏则为太仓望族后裔。到了他这一辈,家道已经中落。龚炜"喜经史,工诗文,善丝竹,兼习武艺",文才特别出众。然而年过四十仍屡试不第,身体又常常有病。于是他放弃科第,甘于贫寒,以笔墨自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林笔谈》 白鱼 乾隆年间 龚炜
下载PDF
改文之法
5
作者 王庆况 《文史知识》 1987年第4期61-61,共1页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此话颇有道理。中外古今的学问家对修改文章都有不少经验之谈。清代龚炜有一段话,对初学作文者很有帮助,他说:'为初学改文,其法在申其未申之旨,达其未达之词,通其未通之线,接其未接之榫,传其未传之神,足... 俗话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此话颇有道理。中外古今的学问家对修改文章都有不少经验之谈。清代龚炜有一段话,对初学作文者很有帮助,他说:'为初学改文,其法在申其未申之旨,达其未达之词,通其未通之线,接其未接之榫,传其未传之神,足其未足之气;呆板则启其灵机,径遂则导之层折(平铺直叙要引向跌宕曲折),单薄则加以衬托,枯竭则生以波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龚炜 导之 翻空 文境 巢林笔谈
原文传递
陈后山吟榻
6
作者 娄胜亚 《文史知识》 1983年第10期105-105,共1页
陈后山每游览得句,急归卧一榻,以被蒙首,谓之「吟榻」。家人知之,为之逐猫犬,匿婴孩,俟其诗就乃复常。此盖因「语不惊人死不休」句,故为是极苦事耳。愚以诗贵天趣,终当视流水行云。
关键词 流水行云 蒙首 语不惊人 龚炜
原文传递
“官夫人”劝廉
7
作者 邓忠强 《精神文明导刊》 2011年第4期54-54,共1页
偶读清初作家龚炜所著《巢林笔谈》,里面一则“官夫人劝廉”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明朝官员江一麟任地方官时颇有作为,在百姓中享有贤良方正的声望,因此“以贤牧升部郎”,因为做地方官优秀而被擢升为中央某部郎官(相当于中... 偶读清初作家龚炜所著《巢林笔谈》,里面一则“官夫人劝廉”的故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明朝官员江一麟任地方官时颇有作为,在百姓中享有贤良方正的声望,因此“以贤牧升部郎”,因为做地方官优秀而被擢升为中央某部郎官(相当于中央部委司局级)。接到皇帝的命令后,江一麟便即刻整理行装,准备乘舟北上,进京就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林笔谈》 地方官 中央 龚炜
原文传递
湖北宜昌卷
8
作者 周立雄 《学生天地(初中版)》 2020年第11期78-82,共5页
真题再现凡人邱光明,生活的底味本是平淡,但他钻研厨艺,经营饭店,在生活中加入率性与执着,调出更有趣的味道;孤独的尼摩船长,生活的底味是苦涩,但他探秘海底,勇闯南极,在生活中加入勇敢与坚毅,调出更传奇的味道;屡试不第的龚炜,生活的... 真题再现凡人邱光明,生活的底味本是平淡,但他钻研厨艺,经营饭店,在生活中加入率性与执着,调出更有趣的味道;孤独的尼摩船长,生活的底味是苦涩,但他探秘海底,勇闯南极,在生活中加入勇敢与坚毅,调出更传奇的味道;屡试不第的龚炜,生活的底味本是酸楚,但他诵诗习武,抚琴弈棋,在生活中加入淡定与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屡试不第 龚炜 味道
原文传递
半字师·一字师·二字师
9
作者 姜朝晖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08年第8期50-51,共2页
清朝金陵有一女诗人曾赋诗云:“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当时有位名叫龚炜的道友认为后一句用字似有生硬之嫌,提议去掉“别”字的右半边,将这一句改为“东篱另染一枝花”。众人皆称其改得绝妙,该女诗人遂认龚炜为“半字... 清朝金陵有一女诗人曾赋诗云:“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当时有位名叫龚炜的道友认为后一句用字似有生硬之嫌,提议去掉“别”字的右半边,将这一句改为“东篱另染一枝花”。众人皆称其改得绝妙,该女诗人遂认龚炜为“半字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字师” “别”字 女诗人 龚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