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白鲳幼鱼盐碱耐受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章征忠 张兆琪 董双林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3期393-398,共6页
通过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幼鱼(L=2.9cm±0.05cm)对氯化钠浓度(pH=8.21±0.07)及碱度(pH=8.85±0.18)的急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 通过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幼鱼(L=2.9cm±0.05cm)对氯化钠浓度(pH=8.21±0.07)及碱度(pH=8.85±0.18)的急性毒性试验。用概率单位法求得其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氯化钠浓度分别为12.0、11.4、10.4g·L-1;碱度分别为83.25、56.99、45.70mmol·L-1,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盐碱混合正交试验,经统计分析得出碱度致死作用显著。在此条件下24hLC50值时碱度与氯化钠浓度的关系为:Alk(mmol·L-1)=256.24-24.69Sal(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氯化钠 碱度 耐受性 幼于 鲳鱼
下载PDF
淡水白鲳的属种及其养殖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马仲波 白俊杰 +1 位作者 钱雄光 叶卫 《水产学报》 CAS 1988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淡水白鲳系1985年开始引入我国大陆。该鱼原产南美亚马逊河,其种属名称,据我们初步比较鉴定,认为应属于colossoma brachypomum(Cuvier).它作为新的养殖鱼类,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杂食性,生长快,易捕捞;2)耐低氧至0.48毫克/升,耐盐度达10... 淡水白鲳系1985年开始引入我国大陆。该鱼原产南美亚马逊河,其种属名称,据我们初步比较鉴定,认为应属于colossoma brachypomum(Cuvier).它作为新的养殖鱼类,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杂食性,生长快,易捕捞;2)耐低氧至0.48毫克/升,耐盐度达10‰;3)对敌百虫和孔雀石绿等药物具敏感性,对硫酸铜和漂白粉则具较强忍耐性;4)在水温9~10℃时出现异常,8℃致死。生活温度范围为12℃~35℃,饲养容易。本文结合形态特征还进行了染色体和同工酶的分析,染色体数为2n=54,n=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养殖鱼类 耐盐度 敌百虫 漂白粉 杂食性 捕捞 属种 属名 亚马逊河
下载PDF
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 被引量:6
3
作者 陆清儿 李行先 李忠全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4-569,共6页
以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研究并探讨了盐酸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甜菜碱能促进淡水白鲳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生理上,能提高血清中T_3、胰岛素及血清白蛋白的含量,极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 以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研究并探讨了盐酸甜菜碱促进淡水白鲳生长的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甜菜碱能促进淡水白鲳生长,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生理上,能提高血清中T_3、胰岛素及血清白蛋白的含量,极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组织切片图显示:甜菜碱可使小肠绒毛和傲绒毛高度、密度及分布均匀度明显提高,对肝细胞超微结构无不良影响。试验结果提示:甜菜碱使T_3和胰岛素分泌增加,通过神经-内分泌水平调控机体代谢活动,实现其促进生长等功能,还使消化道形态产生有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淡水白鲳 生长机制 高度 密度 区域分布 消化道形态
下载PDF
淡水白鲳细胞建系及其生长温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铭 陈荪红 赵小立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Four cell lines originated from embryo,caudal fin,anal fin and snout of Colossoma brachypomum were established,and subcultured for 70,47,45 and 40 passages to the present.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 Four cell lines originated from embryo,caudal fin,anal fin and snout of Colossoma brachypomum were established,and subcultured for 70,47,45 and 40 passages to the present.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e four cell lines were fibroblast\|like diploid cells,and the model number of their chromosome is 54.These cell lines could grow under temperature of 20-35℃,and its optimum temperature was 27-30℃.The cells grew slowly at 20℃,stopped growth at 15℃,and died below 10℃.This indicated that the growth temperature of the these cell lines was coincident with that of fish.In addition,the attachment time,doubling time,mitotic index,passage survival rate and cell cycle were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细胞系 胚胎 动物细胞培养
下载PDF
短盖巨脂鲤骨骼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仲辉 陈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2期56-59,共4页
短盖巨脂鲤骨骼系统有以下特点:脑颅较短宽;中筛骨和侧筛骨发达;嗅伸经孔较大,被中筛骨和侧筛骨包围;脑囱长而宽,自中筛骨后方向后延伸至顶骨,中间有一横骨将它分为额囱和顶囱;眶下骨8块,第一块泪骨很小;上枕棘粗壮;后颞窝... 短盖巨脂鲤骨骼系统有以下特点:脑颅较短宽;中筛骨和侧筛骨发达;嗅伸经孔较大,被中筛骨和侧筛骨包围;脑囱长而宽,自中筛骨后方向后延伸至顶骨,中间有一横骨将它分为额囱和顶囱;眶下骨8块,第一块泪骨很小;上枕棘粗壮;后颞窝大而深;肩带有上颞骨、后颞骨,而上匙骨和后匙骨各为两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盖巨脂鲤 骨骼 形态学 脂鲤科
下载PDF
短盖巨脂鲤卵巢发育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懋 黄二春 +2 位作者 魏于生 万松良 陈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41-247,共7页
通过对短盖巨脂鲤各个生长时期卵巢组织学研究以及成熟卵超微结构观察,获得短盖巨脂鲤生长发育过程中卵巢发育规律;同时对卵母细胞核仁排出物与核质关系及在卵黄形成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根据卵巢的卵母细胞组成确定了其产... 通过对短盖巨脂鲤各个生长时期卵巢组织学研究以及成熟卵超微结构观察,获得短盖巨脂鲤生长发育过程中卵巢发育规律;同时对卵母细胞核仁排出物与核质关系及在卵黄形成中的作用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根据卵巢的卵母细胞组成确定了其产卵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短盖巨脂鲤 卵巢 发育 组织学
下载PDF
多糖复合物——糖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和肉质指标作用的初级报告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艳秋 詹勇 黄磊 《饲料工业》 2005年第4期57-59,共3页
试验以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报道不同浓度糖萜素对鱼类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为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浓度糖萜素,分别为125mg/kg;250mg/kg;500mg/kg;1000... 试验以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报道不同浓度糖萜素对鱼类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本试验分为5个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余4组为基础日粮添加不同浓度糖萜素,分别为125mg/kg;250mg/kg;500mg/kg;1000mg/kg糖萜素试验组。试验鱼体初重为(63.5±2.5)g,试验时间为30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50mg/kg糖萜素增重率提高了57.14%(P<0.05);肌肉中胆固醇含量降低了46.05%(P>0.05);125mg/kg糖萜素和250mg/kg糖萜素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1.00%(P>0.05)、11.00%(P>0.05),因此125mg/kg、250mg/kg糖萜素可以提高鱼类生长性能,降低血清和肌肉中胆固醇含量,从而糖萜素可以改善鱼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萜素 淡水白鲳 生长性能 肉质
下载PDF
L-肉碱和碘化酪蛋白对淡水白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向枭 蒋扬玲 +1 位作者 何敏 姜丛林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6-459,共4页
以初始体重为13.67±2.38 g的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按照U6(66)均匀试验设计,在淡水白鲳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250 mg/kg L-肉碱和0.50,100,150,200.250 mg/kg的碘化酪蛋白。经过5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 以初始体重为13.67±2.38 g的淡水白鲳为试验对象,按照U6(66)均匀试验设计,在淡水白鲳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0.100,150,200,250 mg/kg L-肉碱和0.50,100,150,200.250 mg/kg的碘化酪蛋白。经过50 d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添加200 mg/kg的L-肉碱+100 mg/kg的碘化酪蛋白时,试验组中淡水白鲳的特定生长率最大,为2.44%/d,蛋白效率最高,为2.39%,其肥满度最大,为3.98%,鱼体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4.30%。肝体指数最低,为1.05%。综合各方面考虑,试验中L-肉碱和碘化酪蛋白的适宜添加水平为:L-肉碱:200 mg/kg碘化酪蛋白:10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化酪蛋白 肉碱 淡水白鲳 生长
下载PDF
淡水白鲳人工繁殖的调控 被引量:4
9
作者 姜仁良 谭玉钧 +4 位作者 罗清荣 李先才 严维辉 房亚萍 陈富宾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8-283,共6页
本文对控制淡水白鲳有效积温和投饲量促进性腺成熟人工诱导春繁和秋繁作了研究。春繁平均水温23.3±1.1℃,雌、雄亲鱼有效积温分别达到3509.0±164.2和3786.7±81.8度·日,平均催产率为... 本文对控制淡水白鲳有效积温和投饲量促进性腺成熟人工诱导春繁和秋繁作了研究。春繁平均水温23.3±1.1℃,雌、雄亲鱼有效积温分别达到3509.0±164.2和3786.7±81.8度·日,平均催产率为86.9%,比自然水温条件下,提前催产约1.5个月。秋繁平均水温28.1±2.0℃,雌、雄亲鱼有效积温分别为2008.8和2030.0度·日,平均催产率为93.2%;秋繁千克鱼饲料量小于春繁,但千克鱼日投饲量大于春繁。产卵前后血清中17β-E_2和T浓度测定表明,雌鱼血清中17β-E_2浓度在产卵后极显著降低(春季,P<0.01;秋季,P<0.001),经秋季培育后又再升高,表明17β-E_2的作用主要与卵黄发生有关,但与排卵的关系不大,而睾酮在产卵过程中,雌、雄鱼均有显著升高(P<0.001),这与排卵、排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人工繁殖 有效积温 睾酮 调控
下载PDF
淡水鲳对九种常用鱼药的敏感性试验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月英 沈智华 叶盛钟 《水产养殖》 CAS 1992年第1期19-22,共4页
本文报告了敌百虫、孔雀石绿、硝酸亚汞、漂白粉、呋喃唑酮、生石灰和食盐等常用鱼药对淡水鲳的安金浓度依次为0.028ppm、0.0312ppm、0.0865ppm、0.699ppm、16.22 ppm、19.5 ppm、1040 ppm。淡水鲳分别在亚甲基蓝2.1 ppm,硫酸铜硫酸亚... 本文报告了敌百虫、孔雀石绿、硝酸亚汞、漂白粉、呋喃唑酮、生石灰和食盐等常用鱼药对淡水鲳的安金浓度依次为0.028ppm、0.0312ppm、0.0865ppm、0.699ppm、16.22 ppm、19.5 ppm、1040 ppm。淡水鲳分别在亚甲基蓝2.1 ppm,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5.6ppm药液中浸浴240小时,未见异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鲳 鱼药 敏感性
下载PDF
低温诱导淡水白鲳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宏 朱敏杰 +1 位作者 严文静 张铭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6,共6页
为探讨10℃低温导致淡水白鲳尾鳍细胞系CBT死亡的原因及其可能机制.采用CCK-8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染料H2DCFDA染色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亚二倍体峰和Tunel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分析,Hoechst33258... 为探讨10℃低温导致淡水白鲳尾鳍细胞系CBT死亡的原因及其可能机制.采用CCK-8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荧光染料H2DCFDA染色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亚二倍体峰和Tunel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分析,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变化,比色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结果表明随CBT细胞受10℃低温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细胞内ROS含量和LDH释放率显著增加(P<0.01).低温处理3 d的CBT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出现亚二倍体峰,凋亡率为13%.再经32℃复温12 h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凋亡梯带;Tunel检测,低温处理3、4和5 d的CBT细胞分别有23.49%,27.72%和35.10%发生凋亡.低温处理5 d的CBT细胞核分裂成多个小核,呈现出典型的凋亡小体.因此10℃低温能诱导CBT细胞凋亡.ROS参与了10℃低温致CBT细胞损伤及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淡水白鲳 细胞凋亡 活性氧
下载PDF
淡水鲳的催产与孵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盛钟 林景雄 +1 位作者 杨国梁 潘茜 《水产科技情报》 1989年第5期130-134,共5页
在浙江省北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下,经过池塘培育和温流水越冬,淡水鲳是可以达到性成熟的,性成熟的年龄为3^+龄,采用现行的四大家鱼催产剂,无论一次或分次注射,都能获得具有生命力的后代。
关键词 性成熟 孵化 催产剂 温流水 越冬 池塘培育 四大家鱼 注射 年龄 后代
全文增补中
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接种商品硝化菌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泮进明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4,共6页
与接种成熟滤料等方法相比,利用商品硝化菌接种生物滤器来源广泛,操作简便。本文使用一种商业上已取得一定成功的商品硝化菌液接种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试验模型的生物滤器。试验开始时定期接人20mL菌液(细菌含量1.5×10~10CFU·... 与接种成熟滤料等方法相比,利用商品硝化菌接种生物滤器来源广泛,操作简便。本文使用一种商业上已取得一定成功的商品硝化菌液接种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试验模型的生物滤器。试验开始时定期接人20mL菌液(细菌含量1.5×10~10CFU·mL^(-1))以处理400g饲料产生的4.27mg·L^(-1)氨氮(TAN),12d后TAN浓度低于0.05mg·L^(-1),20d后NO_2^- -N浓度降至同样水平。在为期30d的检验期中,系统内养殖2.15kg·m^(-3)淡水白鲳,日喂饲率2%。期间养殖池TAN最大值0.465mg-L^(-1),最小值0.393mg·L^(-1),平均值0.427±0.019mg·L^(-1);NO_2^- -N最大值0.062mg·L^(-1),最小值0.038mg·L^(-1),平均值0.052±0.007mg·L^(-1);EC呈线性上升状态,每周增加32.8 μs·cm^(-1);而pH呈线性下降,每周降低0.24。系统结束时生物滤器含细菌8.65×10~6CFU·mL^(-1),水质除TP超标外,其余指标均符合我国淡水水产养殖水质标准,在2.1%~1.4%的日喂饲率下淡水白鲳日增重为1.91g,饲料系数1.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 硝化菌 接种 生物滤器 淡水白鲳 水质工程
下载PDF
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主要消化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章宝 郑曙明 《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0-15,共6页
同种鱼不同组织 ,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 ,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各组织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 5℃、35℃、2 5℃和 4 5℃、5 0℃、5 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 6.4 ,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为... 同种鱼不同组织 ,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 ,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各组织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 5℃、35℃、2 5℃和 4 5℃、5 0℃、5 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 6.4 ,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为 6.8、6.8、6.4。淡水白鲳和黄颡鱼蛋白酶最适pH值胃、肠、肝胰脏分别为 2 .6、8.0、10 .0和 4 .2、8.0、10 .0。团头鲂蛋白酶最适pH值肠、肝胰脏分别为 8.0、9.4。同种鱼不同组织淀粉酶均以肝胰脏活性最高 ,且三种鱼顺序为 :团头鲂 >淡水白鲳>黄颡鱼 ;同种鱼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顺序为 :胃 >肠 >肝胰脏 ,三种鱼蛋白酶活性顺序为 :淡水白鲳 >黄颡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团头鲂 黄颡鱼 消化酶活性
下载PDF
团头鲂、淡水白鲳、黄颡鱼的淀粉和蛋白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善军 陈章宝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4-37,共4页
同种鱼不同组织 ,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 ,且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 5℃、35℃、2 5℃和 4 5℃、5 0℃、5 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 6 .4。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值分... 同种鱼不同组织 ,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温度相同 ,且淡水白鲳、团头鲂、黄颡鱼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 5℃、35℃、2 5℃和 4 5℃、5 0℃、5 0℃。淡水白鲳和团头鲂淀粉酶的最适pH值均为 6 .4。黄颡鱼肝胰脏、肠、胃最适pH值分别为 6 .8、6 .8、6 .4。淡水白鲳和黄颡鱼蛋白酶最适pH值依胃、肠、肝胰脏分别为 2 .6、8.0、10 .0和 4 .2、8.0、10 .0。团头鲂蛋白酶最适pH值依肠、肝胰脏分别为 8.0、9.4。同种鱼不同组织淀粉酶均以肝胰脏活性最高 ,且 3种鱼顺序为 :团头鲂 >淡水白鲳 >黄颡鱼 ;同种鱼不同组织蛋白酶活性顺序为 :胃 >肠 >肝胰脏 ,3种鱼蛋白酶活性顺序为 :淡水白鲳 >黄颡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黄颡鱼 团头鲂 肝胰脏 种鱼 蛋白酶活性 淀粉酶 同种 组织蛋白酶 顺序
下载PDF
动植物提取液对淡水白鲳幼鱼诱引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光俊 冉景恒 陈葵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34-38,共5页
在设有4个间隔的玻璃水槽中,观察记录8min后30尾淡水白鲳鱼种进入置饵间隔的尾数作为诱引指标,试验了12种植物、9种动物组织的水提取液对试验鱼的诱引效果。结果表明:在植物提取液中菹草的效果最好(P<0.05),动物提取液中陆生蚯蚓提... 在设有4个间隔的玻璃水槽中,观察记录8min后30尾淡水白鲳鱼种进入置饵间隔的尾数作为诱引指标,试验了12种植物、9种动物组织的水提取液对试验鱼的诱引效果。结果表明:在植物提取液中菹草的效果最好(P<0.05),动物提取液中陆生蚯蚓提取液效果最好(P<0.05);植物提取液中,有显著诱引效果(P<0.2)的种类占25%,动物组织提取液有显著诱引效果(P<0.2)的种类占、56%;槐叶萍、满江红有驱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液 淡水白鲳 诱引作用
下载PDF
山羊羔肠道淋巴集结提取物对淡水白鲳免疫力及生长的影响
17
作者 梁奉军 陈小鹏 +1 位作者 杨永杰 张燕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0-294,共5页
取出生30 d以内的山羊(Capra hircus)羔,分离其肠道淋巴集结,经匀浆、反复冻融、离心,制备提取物。用该提取物饲喂体质量(21.2±1.1)g的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以检验其对鱼类免疫力及生长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设3个... 取出生30 d以内的山羊(Capra hircus)羔,分离其肠道淋巴集结,经匀浆、反复冻融、离心,制备提取物。用该提取物饲喂体质量(21.2±1.1)g的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以检验其对鱼类免疫力及生长的影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设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有29尾鱼,饲于1个0.3 m3水族箱。实验组按质量比为2%的比例向基础饲料中添加提取物,对照组只投喂基础饲料。15 d后,实验组淡水白鲳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抗菌活力、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溶血素、特定生长率、饵料系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提高(P>0.05)。实验表明,山羊羔肠道淋巴集结提取物能提高淡水白鲳免疫力,并对其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山羊羔 肠道淋巴集结提取物 免疫力 生长
下载PDF
越冬期淡水白鲳发病之病原细菌的研究
18
作者 黄文芳 王文彬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45-548,共4页
从越冬期淡水白鲳病鱼的肝脏内分离纯化到一细菌菌株CBZHG4,用n(cell) =10 5~ 10 6mL-1的菌液浓度在腹腔注射试验鱼后 48h内全部死亡 ,证实为病原菌 .CBZHG4经API 2 0NE系统鉴定为嗜水性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 ,对卡那霉素多... 从越冬期淡水白鲳病鱼的肝脏内分离纯化到一细菌菌株CBZHG4,用n(cell) =10 5~ 10 6mL-1的菌液浓度在腹腔注射试验鱼后 48h内全部死亡 ,证实为病原菌 .CBZHG4经API 2 0NE系统鉴定为嗜水性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 ,对卡那霉素多种抗生素和呋喃类药物敏感 ,对青霉素类、先锋霉素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 0 / 12 9不敏感 .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白鲳 病原菌 嗜水性气单胞菌 药物敏感
下载PDF
淡水白鲳亲鱼室外越冬及调控下集中产卵研究
19
作者 徐桂珍 鲍传和 吴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2期187-189,共3页
利用电厂余热水进行淡水白鲳亲鱼的室外越冬,总结出一套室外越冬保种技术和管理经验。并通过对水温及饵料质、量的调节,从而控制淡水白鲳的性腺发育和多次产卵,以达到1年1次集中产卵,提高催产率和受精率。
关键词 淡水白鲳 室外越冬 人工繁殖 产卵
下载PDF
大蒜素对淡水白鲳生长影响的研究
20
作者 向枭 刘长忠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1年第12期26-28,共3页
在饵料中分别添加 2 5 ,5 0 ,75 ,10 0mg/kg的大蒜素投喂淡水白鲳。经过 40d的试验 ,各试验组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5 7.49% ,91.2 5 % ,10 1.2 6 % ,87.2 4% ;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8.13% ,2 .0 9% ,7.5 % ,14.5 9% ;饵料系数比... 在饵料中分别添加 2 5 ,5 0 ,75 ,10 0mg/kg的大蒜素投喂淡水白鲳。经过 40d的试验 ,各试验组的增重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5 7.49% ,91.2 5 % ,10 1.2 6 % ,87.2 4% ;成活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 8.13% ,2 .0 9% ,7.5 % ,14.5 9% ;饵料系数比对照组分别降低 8.79% ,12 .13% ,9.6 2 % ,1.6 7%。试验组鱼体肌肉中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 .82 % ,6 .0 0 % ,17.6 9% ,18.38% ;粗脂肪含量则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 5 .74% ,3.95 % ,2 .75 % ,1.2 4%。根据对淡水白鲳生长性能的综合影响 ,大蒜素在淡水白鲳饵料中适宜添加量应为 5 1.86~ 74.15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大蒜素 淡水白鲳 生长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