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饥饿对锯缘青蟹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翁幼竹 李少菁 王桂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4-88,共5页
对锯缘青蟹 (scyllaserrata)刚孵化幼体在饥饿状态下生化组成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 ,为合理投饵和提高青蟹早期幼体的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发现 :1)饥饿幼体同时动用蛋白质和脂类作为能量来源 ,且以脂类为主 .当幼体饥饿超过 1.5d ,... 对锯缘青蟹 (scyllaserrata)刚孵化幼体在饥饿状态下生化组成的变化进行分析测定 ,为合理投饵和提高青蟹早期幼体的成活率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发现 :1)饥饿幼体同时动用蛋白质和脂类作为能量来源 ,且以脂类为主 .当幼体饥饿超过 1.5d ,脂类储存就已接近匮乏 ;2 )饥饿的幼体明显地保留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2 0∶4n 6和 2 0∶5n 3(EPA) ,而 2 2 :6n 3(DHA)的保留程度很低 ,饱和脂肪酸 16∶0、单不饱和脂肪酸 16∶1和 18∶1是主要的供能脂肪酸 ;3)在饥饿状态下 ,幼体蛋氨酸和亮氨酸的比例略为升高 ,脯氨酸的比例有所降低 ,其他氨基酸的比例基本不变 .上述结果表明 ,应尽早投喂富含 2 2∶6n 3(DHA)的高脂食物 ,以保证早期幼体的生长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幼体 饥饿 生化组成 蛋白质 脂类 脂肪酸 人工育苗 合理投饵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多倍体的诱导研究 : Ⅱ.热休克诱导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胚胎和四倍体 状幼体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立侨 赵云龙 +4 位作者 周忠良 唐灵燕 陈魏 堵南山 赖伟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90-398,共9页
采用热休克方法对中华绒螯蟹进行了三倍体、四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子受精后(发育水温20±1℃)10~25分钟,用38~41℃的高温处理1~2分钟,三倍体的平均诱导率为10%~50%,而对受精后30分钟... 采用热休克方法对中华绒螯蟹进行了三倍体、四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卵子受精后(发育水温20±1℃)10~25分钟,用38~41℃的高温处理1~2分钟,三倍体的平均诱导率为10%~50%,而对受精后30分钟的卵子进行诱导,或在40℃下处理超过25分钟和处理温度高于42℃诱导15分钟的各试验组,均未检测到有三倍体胚胎。依据诱导三倍体的适宜诱导温度和处理时间,将受精后81/2~95/6小时的卵子用40℃热休克处理15分钟,均获得了一定比例的四倍体胚胎,其中四倍体最高诱导率为5296%。检查卵受精后85/6小时经热休克处理所孵得的氵蚤状幼体,其四倍体的出现频率约为197%。讨论了热休克处理促使第一极体保留生产三倍体和抑制第一次卵裂诱导四倍体的条件和技术关键,以及诱导参数与胚胎发育、胚胎存活的相互关系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胚胎 溲状幼体 热休克 多倍体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多倍体诱导技术改进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朝霞 相建海 +2 位作者 周令华 蔡难儿 宋林生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9-153,共5页
采用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方式对15℃孵育的中华绒螯蟹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三倍体,通过抑制第一次卵裂对18℃孵育的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四倍体,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分别使用CB, 6-DMAP和KCl三种试剂对受精卵处理,发育至囊胚期检测,... 采用抑制第二极体排放的方式对15℃孵育的中华绒螯蟹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三倍体,通过抑制第一次卵裂对18℃孵育的自然受精卵人工诱导四倍体,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分别使用CB, 6-DMAP和KCl三种试剂对受精卵处理,发育至囊胚期检测,获得的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依次是49 1%, 51 7%和77 5%,获得的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依次是50 3%, 54 9%和79 8%.使用KCl试剂对抱卵蟹诱导处理,孵出状幼体检测,最高三倍体诱导率为85 3%,最高四倍体诱导率为27 3%.克服了以往三倍体诱导中离体培养的困难,首次获得了中华绒螯蟹三倍体状幼体,并极大提高了状幼体阶段四倍体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三倍体 四倍体 潘状幼体
下载PDF
锯缘青蟹幼体肝胰腺细胞结构变化与其营养状况的关系Ⅰ状幼体Ⅰ期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成永旭 李少菁 王桂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76-581,共6页
对锯缘青蟹氵蚤状幼体I期不同营养状态下(饥饿或投饵)肝胰腺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不同营养状态下肝胰腺细胞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特别是R细胞某些胞器(如线粒体结构变化和微体颗粒数量和分布的变化)的变化与... 对锯缘青蟹氵蚤状幼体I期不同营养状态下(饥饿或投饵)肝胰腺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不同营养状态下肝胰腺细胞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特别是R细胞某些胞器(如线粒体结构变化和微体颗粒数量和分布的变化)的变化与幼体的营养状态存在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幼体所处的营养状态,可作为营养状况的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蟹类 蚤状幼体 肝细胞 胰腺细胞 营养
下载PDF
温度对锯缘青蟹状幼体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小明 李少菁 宋星宇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6,共5页
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测定了锯缘青蟹各期状幼体(Z1~Z5)在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下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各期幼体之间存在差异;Q10值表明,最适温度Z1和Z2是24~26... 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测定了锯缘青蟹各期状幼体(Z1~Z5)在不同温度(22、24、26、28、30和32℃)下的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实验结果表明,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各期幼体之间存在差异;Q10值表明,最适温度Z1和Z2是24~26℃,Z3和Z4是28~30℃,而Z5是26~28℃;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幼体干质量呈幂函数关系,M=aDWb,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的a值范围分别是119.26~304.64和508.13~942.17,平均值分别为180.23和754.74;b值范围分别是-0.6724~-0.5155和-0.7729~-0.4536,平均值分别为-0.5865和-0 6131;不同温度下各期幼体的O/N平均值为15.6,青蟹幼体主要以蛋白质代谢物质;耗氧率和氨氮排泄率与温度和体重的二元回归方程分别为R=14.83+0.526T-0.090DW(r2=0.8211,n=26)和E=6.09+4.47T-0 376DW(r2=0.7796,n=26),F检验表明相关性极显著(F<F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呼吸 锯缘青蟹 状幼体 耗氧率 氨氮排泄率 人工育苗 能量代谢
下载PDF
脊尾白虾的幼体发育 被引量:21
6
作者 梁象秋 李亚娟 周昭曼 《水产学报》 CAS 1988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研究。当水温保持在22℃,饵料充足的情况下,幼体自卵孵出后,有规律的每二天蜕皮一次。溞状幼体共蜕皮6次,分六个溞状幼体期,约经12天,即变态为仔虾。本文对各期幼体形态结构的变...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对脊尾白虾幼体发育的全过程进行观察和研究。当水温保持在22℃,饵料充足的情况下,幼体自卵孵出后,有规律的每二天蜕皮一次。溞状幼体共蜕皮6次,分六个溞状幼体期,约经12天,即变态为仔虾。本文对各期幼体形态结构的变化作详细的描述,并有附图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幼体发育 蜕皮 仔虾 饵料 变态 水温 体形 形态结构 描述
下载PDF
利氏才女虫幼虫对轮虫和河蟹溞状幼体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树林 李晓东 刘青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6,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 ,利氏才女虫 (Polydoraligni)幼虫对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catilis)的存活有严重危害 ,其密度与轮虫的存活率负相关 ;利氏才女虫幼虫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河蟹 )Ⅰ期和Ⅱ期状幼体 (Z1和Z2 )的变态也存... 试验结果表明 ,利氏才女虫 (Polydoraligni)幼虫对褶皱臂尾轮虫 (Brachionusplicatilis)的存活有严重危害 ,其密度与轮虫的存活率负相关 ;利氏才女虫幼虫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河蟹 )Ⅰ期和Ⅱ期状幼体 (Z1和Z2 )的变态也存在严重危害 ,其密度与Z1和Z2 的变态率亦呈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氏才女虫 幼虫 褶皱臂尾轮虫 河蟹蚤状幼体 存活率 变态率 危害
下载PDF
环境因素诱发锯缘青蟹幼体发育期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桂忠 李少菁 +1 位作者 曾朝曙 林琼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0-63,共4页
首次报道了锯缘青蟹幼体发育期的变化现象,即:蚤状幼体阶段多了1个 发育期(正常5个,异常6个)。发育期的变化与环境因素有关。
关键词 锯缘青蟹 蚤状幼体 发育期变化 环境因素
下载PDF
远海梭子蟹幼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廖永岩 余波 董学兴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4期533-546,共14页
本文对人工培养的远海梭子蟹各期幼体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 ,远海梭子蟹整个幼体发育过程共蜕皮 6次 ,即 状幼体阶段蜕皮 5次 ;大眼幼体阶段蜕皮 1次 .在2 7.4~ 2 8.2℃的培养条件下 ,远海梭子蟹从破膜孵出到变态为第一期幼蟹 ,需经 1 4... 本文对人工培养的远海梭子蟹各期幼体进行观察 ,结果发现 ,远海梭子蟹整个幼体发育过程共蜕皮 6次 ,即 状幼体阶段蜕皮 5次 ;大眼幼体阶段蜕皮 1次 .在2 7.4~ 2 8.2℃的培养条件下 ,远海梭子蟹从破膜孵出到变态为第一期幼蟹 ,需经 1 4~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海梭子蟹 Sou状幼体 大眼幼体 幼体发育 形态特征 人工养殖 蜕皮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四倍体诱导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朝霞 相建海 周岭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97-102,共6页
分别使用C B、6 DMAP和中科院海洋所专有诱导剂PA三种试剂诱导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四倍体 ,囊胚期获得的最高诱导率依次是 5 0 31%、5 4 87%和79 75 %。在使用PA作为诱导剂的实验中 ,于受精卵排出后 2 0h、浓度为 5 0倍稀... 分别使用C B、6 DMAP和中科院海洋所专有诱导剂PA三种试剂诱导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四倍体 ,囊胚期获得的最高诱导率依次是 5 0 31%、5 4 87%和79 75 %。在使用PA作为诱导剂的实验中 ,于受精卵排出后 2 0h、浓度为 5 0倍稀释液、处理持续时间 2 4 0min ,囊胚期检测 ,最高诱导率 85 60 %。将抱卵蟹浸入PA液进行处理 ,受处理卵培育至蚤状幼体检测 ,最高诱导率 2 7 2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 中华绒螯蟹 四倍体 蚤状幼体 水产养殖
下载PDF
锯缘青蟹脑的神经分泌细胞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辉洋 李少菁 +1 位作者 王桂忠 叶海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3-797,共5页
应用组织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锯缘青蟹脑的神经分泌细胞的种类与分布 .依据细胞形态、细胞核、细胞质的特征 ,将脑神经分泌细胞分为 4种类型 。
关键词 锯缘青蟹 神经分泌细胞
下载PDF
梅尼小环藻(Cyclotella meneghiniana Kiits)的培养与利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杨海明 尹绍武 +1 位作者 吴朝晖 李建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56-61,共6页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梅尼小环藻在人工半海水培养中与水体主要因子(pH、EDTA钠盐、营养盐)之间的关系.摸索出了梅尼小环藻种群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EDTA钠盐浓度和营养盐的最优组合.经过生化测定,梅尼小环藻体内维生素...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梅尼小环藻在人工半海水培养中与水体主要因子(pH、EDTA钠盐、营养盐)之间的关系.摸索出了梅尼小环藻种群生长繁殖的最适pH值、EDTA钠盐浓度和营养盐的最优组合.经过生化测定,梅尼小环藻体内维生素C湿重含量为176μg/g.梅尼小环藻作为中华绒螯蟹一期状幼体的饵料,状一期幼体到二期幼体的变态率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小环藻 培养 苗期 中华绒螯蟹 饵料
下载PDF
饥饿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幼体存活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少菁 曾朝曙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82-788,共7页
刚孵化的锯缘青蟹第一期蚤状幼体 ,经不同时间饥饿后再予投饵 ,结果表明 ,饥饿可显著降低幼体的存活率和延长其发育期 ,饥饿时间 ( t)和发育期长 ( D)呈线性关系 ( D=4 .81+1.81t,r=0 .96,p<0 .0 0 1) ,对于青蟹蚤 I 幼体 ,起始饥饿... 刚孵化的锯缘青蟹第一期蚤状幼体 ,经不同时间饥饿后再予投饵 ,结果表明 ,饥饿可显著降低幼体的存活率和延长其发育期 ,饥饿时间 ( t)和发育期长 ( D)呈线性关系 ( D=4 .81+1.81t,r=0 .96,p<0 .0 0 1) ,对于青蟹蚤 I 幼体 ,起始饥饿时间超过 4 d,再予投饵 ,幼体均不能恢复到正常发育和蜕皮 ,即其“不可恢复点 ( point of no- return,PNR)”约为 4 d.若幼体孵化后马上投喂 ,但在投喂后不同时间间隔使幼体饥饿 ,50 %青蟹蚤 I 幼体达到“营养贮存饱和点 PRS50 ( Point- of- reservesaturation)”的投喂时间为 2 .3d,约为正常发育期长 4 .5d的一半 .对已通过 PRS点的幼体 ,饥饿一般不影响其蜕皮和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菁蟹 幼体 饥饿 存活 发育
下载PDF
亚甲基蓝对南美白对虾(Pemaeus vannamei Boon)幼体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刘建勇 彭树锋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研究了亚甲基蓝对南美白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及仔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期的幼体,仔虾对此种消毒剂的耐受力不同。亚甲基蓝对南美白对虾蚤状幼体(Z)的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88×10-6,0.89×10-6,0.0... 研究了亚甲基蓝对南美白对虾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及仔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期的幼体,仔虾对此种消毒剂的耐受力不同。亚甲基蓝对南美白对虾蚤状幼体(Z)的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2.88×10-6,0.89×10-6,0.025×10-6;对糠虾幼体(M)的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3.39×10-6,1.04×10-6,0.029×10-6;对仔虾(P)的24hLC50、48hLC50和安全浓度分别为:6.76×10-6,2.24×10-6,0.073×1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50 南美白对虾 安全浓度 仔虾 蚤状幼体 糠虾幼体 发育期 亚甲基蓝 毒性研究 急性毒性
下载PDF
氨氮对锈斑蟳早期幼体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永岩 崔日辉 +3 位作者 盘莹莹 梁建潮 何碧华 李金外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21-526,共6页
在pH 8.5、水温(28.5±0.5)℃、盐度30条件下,用500 ml烧杯设置10、20、40、801、60 mg/L5个氨氮(总氮)质量浓度梯度和1个对照组(天然海水),研究氨氮对锈斑蟳早期幼体(Z1)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暴露12 h,40 mg/L以下质量浓度... 在pH 8.5、水温(28.5±0.5)℃、盐度30条件下,用500 ml烧杯设置10、20、40、801、60 mg/L5个氨氮(总氮)质量浓度梯度和1个对照组(天然海水),研究氨氮对锈斑蟳早期幼体(Z1)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暴露12 h,40 mg/L以下质量浓度组毒性作用不显著,但80 mg/L以上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氨氮暴露24 h,20 mg/L以下质量浓度组毒性作用不显著,但40 mg/L以上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氨氮暴露36~96 h,0、10 mg/L组间差异不显著,但20 mg/L以上质量浓度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12、24、36、48、60、72 h氨氮暴露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85.566、36.171、22.880、12.485、8.299、4.313 mg/L。锈斑蟳早期幼体培育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43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锈斑蟳 氨氮 急性毒性 早期幼体 溞状幼体
下载PDF
锯缘青蟹抱卵蟹孵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金宝 谢仰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选择性腺发育好的雌蟹 ,经催产后大部分个体在 2~ 14d内即可抱卵 ,抱卵率通常在 6 5 %左右 .抱卵的青蟹在水温 2 3~ 2 9℃ ,盐度 2 5~ 30下 ,经过 10~ 19d即可孵出幼体 .水温高 ,孵化时间短 ;水温低 。
关键词 锯缘青蟹 抱卵蟹 孵化时间 幼体 水温 抱卵率 抱卵时间 人工育苗
下载PDF
四种重金属对三疣梭子蟹溞状幼体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海富 杨阳 +1 位作者 陈伟杨 袁久尧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04-308,共5页
2005年4月,以在浙江舟山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取得的三疣梭子蟹各期溞状幼体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Cu2+、Zn2+、Cr6+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幼体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 2005年4月,以在浙江舟山普陀兴海养殖优质种苗选育研究所取得的三疣梭子蟹各期溞状幼体作为实验动物,开展了Hg2+、Cu2+、Zn2+、Cr6+4种重金属离子对其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幼体对重金属的耐药性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明显降低,4种重金属离子对三疣梭子蟹各期幼体的毒性大小依次为Hg2+、Cu2+、Zn2+、Cr6+,三疣梭子蟹苗种培育中对Cu2+、Hg2+、Zn2+、Cr6+的安全质量浓度取值分别为0.015 6 mg/L、0.002 5 mg/L、0.068 6 mg/L和0.523 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急性毒性 三疣梭子蟹 潘状幼体
下载PDF
饥饿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体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健晖 金春华 李爱芬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1期15-17,共3页
对刚孵化的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经不同时间的饥饿后再投喂,发现饥饿可以明显降低幼体的存活率和延长幼体的发育期。实验表明:对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的饥饿时间(t)和发育期长(D)呈线性关系(D=4.6303+1.3226t r=0.970p<0... 对刚孵化的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经不同时间的饥饿后再投喂,发现饥饿可以明显降低幼体的存活率和延长幼体的发育期。实验表明:对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的饥饿时间(t)和发育期长(D)呈线性关系(D=4.6303+1.3226t r=0.970p<0.01)。对于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当起始饥饿时间超过了4d,再予以投饵,幼体均不能恢复正常的发育和蜕皮功能,得出中华绒螯蟹的不可恢复点(the point of no-return,PNR)大约为4d。通常以产生50%的幼体死亡的饥饿期即PNR50,来表明幼体对饥饿的抵抗能力,实验得出中华绒螯蟹第一期的蚤状幼体的PNR50大约为48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饥饿 蚤状幼体 发育 蜕皮
下载PDF
葛氏长臂虾的幼体发育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象秋 周昭曼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0-112,共13页
于1991年4月,从长江口采集葛氏长臂虾标本,在实验室进行幼体发育研究。结果表明,幼体自孵出后,在水温24℃、盐度12、饵料充足的条件下,有规律的每2天蜕皮1次,共经11次蜕皮,约22d完成变态,入仔虾期。
关键词 葛氏长臂虾 蚤状幼体 仔虾 蜕皮
下载PDF
螺旋藻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顾天青 张慧苗 +1 位作者 张金星 张富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48-51,共4页
在对虾育苗中,幼体饵料的选择对幼体的发育和提高成活率是至关重要的。 溞状Ⅰ期—Ⅲ期,幼体以食植物性饵料为主,有的地方,以扁藻和三角褐指藻等单细胞藻类为主;另一些地方,则选用豆浆或豆浆加蛋黄的人工代用饵料。豆浆的营养价值虽比较... 在对虾育苗中,幼体饵料的选择对幼体的发育和提高成活率是至关重要的。 溞状Ⅰ期—Ⅲ期,幼体以食植物性饵料为主,有的地方,以扁藻和三角褐指藻等单细胞藻类为主;另一些地方,则选用豆浆或豆浆加蛋黄的人工代用饵料。豆浆的营养价值虽比较高,但不及单胞藻类,它易污染水质,不具有单胞藻类所含的活性物质,且影响对虾幼体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对虾 育苗 海水养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