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Sector 被引量:1
1
作者 Beata Bilska Maigorzata Wrzosek +1 位作者 Danuta Kotozyn-Krajewska Karol Krajewski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5年第9期452-462,共11页
Globally, about one third of all food produced is wasted every year. Losses take place along the entire food chain and they need to be analyzed and monitored due to their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sector. ... Globally, about one third of all food produced is wasted every year. Losses take place along the entire food chain and they need to be analyzed and monitored due to their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sector. In addition to quantitative losses, irrational use of food contributes to the deple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water and energy) and poses a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 constituting a barrier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sector.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food waste throughout the food supply chain and to propose mitigation measures. Identified causes of food wast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first are those that lead to the fact that food cannot be consumed (e.g., inadequat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interruption of the cold chain). In the second, those that cause food cannot be sold (e.g., wrong label and wrong product weight). Most of the identified causes of food waste can be avoided (e.g., by improving the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However, it is not possible to eliminate all potential errors leading to food waste.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consider what action to take to use food as intended. One way to reduce losses and food waste can be re-distributing to cha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 causes of food losses and food waste potential ways of reducing the wasteof foo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下载PDF
A robust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potentials of 15-minute cities: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le urban futures
2
作者 Jianying Wang Mei-Po Kwan +1 位作者 Gezhi Xiu Fangxu Deng 《Geography and Sustainability》 2024年第4期597-606,共10页
The‘15-minute city’(15minC)concept,which aspires to bring essential services within reach via a 15-minute walk for all residents,represents a pivotal paradigm shift i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However,the achie... The‘15-minute city’(15minC)concept,which aspires to bring essential services within reach via a 15-minute walk for all residents,represents a pivotal paradigm shift i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However,the achievability of this concept for different cities varies considerably across divers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urban contexts,and development priorities.In this study,we propose a robust method for evaluating a city’s 15minC potential-a city’s capability to achieve widespread 15-minute accessibility while maintaining an optimal balance between resource efficiency and resident accessibility.We employ the Location Set Covering Problem optimizat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resources required to achieve full coverage of 15-minute accessibility and the knee point detection algorithm to assess a city’s 15minC potential.Across 23 major Chinese cities,our method exhibits a sharp sensitivity to delineate distinct 15minC potentials.It reveals that cities’current 15minC development level doesn’t align with their inherent potential uniformly.Key determinants include how well current facility locations match population centers and the population density in remote areas.Further,reducing facility constructions by twothirds has only a marginal impact on accessibility,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tailored,data-driven planning in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istinct potentials of cities.Our approach prioritizes resource efficiency,minimizing the inefficient use of facilities that serve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residents while maximizing the benefits of the 15minC and therefore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a sustainable urba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Minute city development potential sustainability Efficiency
下载PDF
GIS-based assessment of land-agroforestry potentiality of Jharkhand State, India
3
作者 Firoz AHMAD Nazimur Rahman TALUKDAR +3 位作者 Laxmi GOPARAJU Chandrashekhar BIRADAR Shiv Kumar DHYANI Javed RIZVI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2年第3期254-268,共15页
Scaling-up agroforestry area in various forms is a scientific path towards achieving var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especially improving livelihood,reducing poverty,conserving environment and biodiversity... Scaling-up agroforestry area in various forms is a scientific path towards achieving var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especially improving livelihood,reducing poverty,conserving environment and biodiversity,and transforming climate change.In this study,the effort was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land potentiality for agroforestry at the district level in Jharkhand State,India by apply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modeling technology using climate(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topography(slope and elevation),ecology(percent tree cover 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and social economics(poverty rate and tribal dominance)factors.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six districts of Jharkhand State had agroforestry potential greater than 60.00%.The highest agroforestry suitability was found in Simdega District(78.20%),followed by Pakur(76.25%),West Singhbhum(72.70%),Dumka(68.84%),Sahibganj(64.63%),and Godda(63.43%)districts.Additionally,we identified 513 out of 32,620 villages of Jharkhand State potentially suitable(agroforestry suitability≥80.00%)for agroforestry with the objective of life improvement among marginalized society.Under the outside forest area,8.58%of the total geographical land of Jharkhand State was wasteland,much of which was found suitable for agroforestry practices.The agroforestry setups in those wastelands can absorb 637 t carbon annually in long run and can provide direct economic benefits to the locals besides additional income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Jharkhand State has plenty of high potential land for agroforestry,and adoption of agroforestry at the village level must be given high priority.This study could guide the nodal authorities to prepar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scaling the tree cover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village-level landscape planning which needs policy attention and investment for achieving 9 out of the 17 SD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forestry suitability Land potential Climate change Topography Food security GIS modeling Poverty allevi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下载PDF
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源调查和潜力评价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京涛 阚靖 +9 位作者 胡邦琦 宋维宇 黄龙 丁雪 邹亮 李攀峰 孔祥淮 刘京鹏 林文荣 李霞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97,共8页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近年来中国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结合2005年至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工作成果,评价了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 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到近年来中国海砂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已有的调查研究资料和数据。重点结合2005年至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的“中国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工作成果,评价了中国重点海域海砂资源潜力,归纳了海砂资源调查、评价以及开发现状,总结了海砂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效应,分析了当前海砂资源调查研究和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后续产业规划部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砂资源 资源调查 可持续发展 潜力评价 中国近海
下载PDF
可持续航空燃料行业发展潜力分析
5
作者 张新华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24年第8期14-18,共5页
介绍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比较分析美欧及我国在制定SAF发展目标和相关政策上的差异。结合SAF在推广应用、市场拓展,特别是生产工艺方面的潜力,对不同技术路线SAF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可持续航空燃料 发展潜力 技术经济性
下载PDF
基于ESG的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潜力评价与优化
6
作者 吴楠 李娇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39-142,共4页
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潜力主要通过ESG指标来评价,通过ESG体系的推行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通过环境、社会、治理三个方面对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进行了评价与优化。在环境方面,企业需要通过技术... 造纸行业可持续发展潜力主要通过ESG指标来评价,通过ESG体系的推行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通过环境、社会、治理三个方面对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进行了评价与优化。在环境方面,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负担。在社会层面,企业需要关心企业员工的待遇和安全问题,加强管理,实现全方位的人权保护。在治理方面,企业则需要制定透明化的规章制度,实现决策的公平和公正。通过设备的升级、技术的创新以及优化管理制度等手段,可以发挥造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最终实现社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指标 造纸行业 可持续发展潜力 评价与优化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北京市大兴区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被引量:31
7
作者 杨红 陈百明 +1 位作者 高永 张蓬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7-82,共6页
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在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整理内涵的基础上,从土地的生产性、稳定性、经济的可行性、资源的保护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5个方面提出了基于... 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整理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在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整理内涵的基础上,从土地的生产性、稳定性、经济的可行性、资源的保护性和社会的可接受性5个方面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结合部土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土地整理潜力评价的方法,以期为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土地整理 潜力 评价
下载PDF
春小麦生产潜力与持续发展——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彭乃志 傅抱璞 +2 位作者 包浩生 李军 赵新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7-262,共6页
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通过对AEZ等模型中的若干参数进行修正,计算了春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y(Q,T)和气候生产潜力y(Q,T,W)以及需水量Em和缺水量El。结果表明:y(Q,T)为6.85~8.06t/hm2,y... 本文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通过对AEZ等模型中的若干参数进行修正,计算了春小麦的光温生产潜力y(Q,T)和气候生产潜力y(Q,T,W)以及需水量Em和缺水量El。结果表明:y(Q,T)为6.85~8.06t/hm2,y(Q,T,W)为2.22~5.32t/hm2;Em为340~450mm,El为70~300mm,尤其在拔节期和孕穗期缺水现象十分严重;上述结果经检验都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当地要发展集水灌溉使天然降水资源化、扩大基本农田面积和以肥促水提高水分利用系数等持续发展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潜力 持续发展 春小麦 宁夏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及其在山东五莲的应用 被引量:45
9
作者 闵庆文 李文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在分析、评价当前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要求出发 ,尝试利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理论 ,构造了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数——可持续发展度 ,并给出了其... 在分析、评价当前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对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要求出发 ,尝试利用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理论 ,构造了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综合评价指数——可持续发展度 ,并给出了其具体计算式。最后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例 ,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评价 发展位 发展势 协调度 可持续发展度 山东五莲县 复合生态系统 评价
下载PDF
我国草地资源生产潜力分析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黎明 张凤荣 赵英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草地资源生产力的现状及区域分布特征 ,初步建立了草地资源生产潜力预测分析的方法 ,估算了各农业生态区草地资源的生产潜力 。
关键词 中国 草地资源 生产潜力 可持续利用 对策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26
11
作者 林学钰 廖资生 +1 位作者 苏小四 钱云平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7-684,共8页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并以其含沙量特大和下游的“地上悬河”而闻名于世。黄河上游的盐碱、沙害,中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悬河段的洪涝、干旱和断流等灾害使黄河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针对流域内缺水和水质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城市工农业的供...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并以其含沙量特大和下游的“地上悬河”而闻名于世。黄河上游的盐碱、沙害,中游的水土流失和下游悬河段的洪涝、干旱和断流等灾害使黄河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针对流域内缺水和水质问题,对流域水资源、城市工农业的供需水量平衡、地下水的开发潜力等进行了预测。通过基流分割计算和同位素技术的应用,研究了区内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的水循环规律及地下水对黄河的贡献。最后,对黄河流域地下水可更新能力及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地下水开发潜力 地下水可更新能力 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
下载PDF
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7
12
作者 郭亚军 董会娟 王杨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阐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并从系统的角度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区域发展潜力的概念。构建了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模型。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潜力 评价模型 评价程序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优化调控潜力测评 被引量:20
13
作者 朱爱琴 曾菊新 +1 位作者 唐承财 周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5,共7页
近年来我国不少资源型城市出现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导资源濒临枯竭和经济持续衰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正成为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城市生命周期,构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优化调... 近年来我国不少资源型城市出现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导资源濒临枯竭和经济持续衰退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正成为推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城市生命周期,构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优化调控理论模型,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优化调控潜力测评指标体系。并以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大庆为例,测评了其生命周期优化调控潜力。测评结果表明,目前大庆市生命周期正处于优化转型阶段,具有较强的优化调控潜力。最后,从提升发展理念、发展基础、主导动力、核心功能与保障能力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大庆市生命周期优化调控潜力的提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城市生命周期 优化调控 潜力 可持续发展 大庆
下载PDF
区域持续发展的指标研究 被引量:63
14
作者 秦耀辰 徐铭杰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区域持续发展指标问题具有理论、应用和技术三重性。本文在总结、概括已有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人地相互作用潜力三维指标体系,通过这一潜力空间来综合测度区域持续发展的水平、能力和前景。最后以河南省为例,就该指标体系中的投... 区域持续发展指标问题具有理论、应用和技术三重性。本文在总结、概括已有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人地相互作用潜力三维指标体系,通过这一潜力空间来综合测度区域持续发展的水平、能力和前景。最后以河南省为例,就该指标体系中的投入产出潜力分量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持续发展 投入产出潜力 指标体系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与潜在转换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兴华 门明新 +4 位作者 王树涛 陈亚恒 霍习良 周亚鹏 许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772-3783,共12页
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愈来愈严重,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测算了卢龙县耕地和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容量和负荷系数,用以表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能容纳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规模,并以可供转用量为基... 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矛盾愈来愈严重,严重威胁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足迹理论,测算了卢龙县耕地和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容量和负荷系数,用以表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能容纳的耕地和建设用地规模,并以可供转用量为基准探讨了卢龙县耕地与建设用地潜在转换关系,结果表明:(1)1997—2008年卢龙县人均生态足迹、承载力和生态赤字分别为1.7667、0.5381hm2和1.2285hm2,平均每年增长3.40%、1.73%和4.29%;(2)耕地与建设用地足迹1997—2008年都处于增加趋势,耕地足迹多年平均为0.4621hm2/人,占总足迹的26.16%,建设用地足迹为0.0134hm2/人,其需求量较耕地明显下降。耕地承载力为0.3831hm2/人,占总承载力的71.20%;建设用地承载力0.1447hm2/人,占总承载力的26.89%,平均每年增长0.63%;(3)耕地可持续发展容量逐渐小于现有实际耕地面积,出现耕地利用负荷现象,不再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建设用地可持续容量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负荷系数多年平均大于2.20。(4)1997—2003年,耕地需求未曾超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可供转用量锐减到1889.46hm2;2004—2005年,耕地维持可供转用量已出现负值,建设用地整理供应满足耕地可持续发展要求;2006—2008年,即使将所有建设用地超额全部整理为耕地也不能满足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建设用地 可持续发展容量 潜在转换关系
下载PDF
国外农作物引种与中国种植业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佟大香 朱志华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8-52,共5页
国外农作物引种不仅是一个国际农业科技交流活动 ,而且是促进农业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 ,目前栽培的 6 0 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引进数以万计的优良品种和优异种质在我国直接推广利用或用作亲本... 国外农作物引种不仅是一个国际农业科技交流活动 ,而且是促进农业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 ,目前栽培的 6 0 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引进数以万计的优良品种和优异种质在我国直接推广利用或用作亲本培育新的品种 ,使我国的作物产量不断提高 ,品质不断改善。国外引种潜力巨大而且经济、快捷。改革开放为国外引种提供了良好机遇。进一步加强国外引种的基础建设和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品种 农作物 引种 可持续发展 历史 现状 中国 种植业
下载PDF
上海市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学论述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志民 丁燕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3-56,共4页
上海是中国竞技体育的晴雨表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的情况。以上海市 7区县的 471名市民为对象 ,从社会学视角重点探讨影响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和基础问题 ,在研究范围内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上海是中国竞技体育的晴雨表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的情况。以上海市 7区县的 471名市民为对象 ,从社会学视角重点探讨影响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和基础问题 ,在研究范围内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出现社会学方面的潜在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可持续发展 潜在危机
下载PDF
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势及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希彪 上官周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矛盾最集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区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粮食供应不足 ,解决好粮食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是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势开发战略应以“立足区域 ,... 黄土高原是我国人口、环境、资源矛盾最集中、治理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该区农业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粮食供应不足 ,解决好粮食开发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是该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潜势开发战略应以“立足区域 ,基本自给 ,适当调剂 ,优化结构”为指导思想 ,通过生态化建设 ,综合化治理 ,产业化开发 ,集约化经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潜势 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西部地区林业人力资本潜能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璟 赵粉侠 文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8-42,共5页
西部地区的生态、经济现状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在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林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目前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系统研究比较普遍 ,而对林业人力资源的研究还比较... 西部地区的生态、经济现状决定了林业可持续发展在西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林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目前对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系统研究比较普遍 ,而对林业人力资源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该文从林业可持续发展与林业人力资本潜能的相互关系出发 ,分析了林业人力资本在西部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并对开发、提升西部地区林业人力资本潜能的主要途径作了一些探讨 ,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林业 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本 潜能
下载PDF
成都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生命周期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娜 王根绪 +1 位作者 张建强 籍长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9-791,共3页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很好的环境管理工具,它可以对一个系统从摇篮到坟墓所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与评价。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与理论框架,针对成都市目前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现状,对其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较为系... 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很好的环境管理工具,它可以对一个系统从摇篮到坟墓所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的管理与评价。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与理论框架,针对成都市目前的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现状,对其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LCA评价。通过目标和范围确定、选取适合成都市的影响因子进行清单分析和环境影响潜力的计算,结果表明:卫生填埋、焚烧处理和综合处理的环境影响潜力分别为3.25×10-2、4.83×10-2和3.04×10-2kg/(人.年)。综合处理垃圾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都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A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 环境影响潜值 可持续发展 成都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