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suturing technique for filtering glaucoma surgery:the accordion suture 被引量:2
1
作者 Mehmet Baykara Basak Can Ermerak +1 位作者 Huri Sabur Selim G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7年第12期1931-1934,共4页
AIM:To present a novel scleral flap suturing technique for filtering glaucoma surgery in order to control high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IOP).METHODS:Description of ‘the accordion suture' technique for ... AIM:To present a novel scleral flap suturing technique for filtering glaucoma surgery in order to control high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IOP).METHODS:Description of ‘the accordion suture' technique for mitomycin C augmented trabeculectomy.In cases of postoperative high IOP,pulling the loop of the suture helps to lift up the scleral flap by an even pressure on both edges.By means of this technique,the scleral flap opens up in an ‘‘accordion'' manner,thus preventing flap obstruction and providing adequate aqueous flow.RESULTS:Our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8 eyes of 8 patients with neovascular glaucoma.Mean age of the subjects was 67.42±8.21 y and female/male ratio was 4/4.Mean preoperative IOP was 37±7.48 mm Hg.Mitomycin C augmented trabeculectomy was carried out on the subjects 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The scleral flap closure is performed with three separate sutures;initially,our accordion suture through the center of the flap,and two releasable sutures on both corners.All the patients received removal of two side releasable sutures concomitant with pulling the accordion suture,without any complications.The average traction time was 3.5±0 wk postoperatively.The mean postoperative IOP was 11.37±2.72 mm Hg.No suture 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CONCLUSION:This technique can be the suture of choice for filtering glaucoma surgery in experienced hands by its easy learning curve for precisely indicated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cordion suture filtering glaucoma surgery releasable suture scleral flap trabeculectomy
下载PDF
个性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和术后强化管理在青光眼中的临床应用
2
作者 杨翠华 陈春霞 +2 位作者 查凤华 吴敏慧 华伍梅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索在临床上采用个性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及术后强化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青光眼患者63例(66只眼),均实施个性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给予... 目的探索在临床上采用个性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及术后强化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青光眼患者63例(66只眼),均实施个性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给予强化管理,观察及对比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滤过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提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6只眼有55只眼视力提高,占83.33%,59只眼保持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控制良好,占89.39%,有10只眼浅前房,占15.15%,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个性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术后强化管理,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推荐地市级及基层医院临床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可调整缝线 氟尿嘧啶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中无暴露线结的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余晓临 杨国华 +2 位作者 代维芳 陈静琪 董仰增 《眼科研究》 CSCD 1998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对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无暴露线结的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疗效进行分析。方法71例(80眼)首次行小梁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可拆除缝线组35例(40眼),术中应用双臂一体无暴露线结的巩膜瓣可拆... 目的对小梁切除术中应用无暴露线结的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疗效进行分析。方法71例(80眼)首次行小梁切除术患者分为2组,可拆除缝线组35例(40眼),术中应用双臂一体无暴露线结的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对照组36例(40眼)行传统的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浅前房发生率,可拆除缝线组7.5%(3眼),对照组27.5%(11眼)(P<0.05)。随访至术后6个月,2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87.5%和85%(P>0.05),但可拆除缝线组术后眼压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该技术能在小梁切除术后早期灵活地控制滤过量,明显减少了术后因滤过强所致的浅前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可拆除缝线
下载PDF
可拆除缝线技术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冯梅艳 潘岳松 +2 位作者 梁远波 孙霞 王宁利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评价传统小梁切除术和术中应用可拆除缝线技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及提高长期眼压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1~2007)、OVID(1971~2007)、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1971~2007)和中国知网... 目的评价传统小梁切除术和术中应用可拆除缝线技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及提高长期眼压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1~2007)、OVID(1971~2007)、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1971~2007)和中国知网(CNKI,1971~2007),收集有关可拆除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交叉核对,而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341只眼。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术中应用可拆除缝线技术可明显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RD=–0.23,95%CI(–0.31,–0.14),P<0.00001];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RD=–0.15,95%CI(–0.27,–0.02),P=0.02];但在长期眼压控制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3,95%CI(–0.37,0.10),P=0.27]。结论现有资料表明可拆除缝线可以降低浅前房的发生率,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但对长期眼压的控制并不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目的评价传统小梁切除术和术中应用可拆除缝线技术在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及提高长期眼压控制方面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1~2007)、OVID(1971~2007)、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1971~2007)和中国知网(CNKI,1971~2007),收集有关可拆除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交叉核对,而后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341只眼。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术中应用可拆除缝线技术可明显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RD=–0.23,95%CI(–0.31,–0.14),P<0.00001];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RD=–0.15,95%CI(–0.27,–0.02),P=0.02];但在长期眼压控制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3,95%CI(–0.37,0.10),P=0.27]。结论现有资料表明可拆除缝线可以降低浅前房的发生率,提高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但对长期眼压的控制并不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可拆除缝线 浅前房 滤过泡 长期眼压控制 META分析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 被引量:22
5
作者 陈瑛 杨国华 刘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77-679,共3页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 5 8例 ( 70眼 ) ,术中丝裂霉素C的浓度为 0 2~ 0 3mg/mL ,时间为 2~ 4分钟 ;巩膜瓣两侧作 2条可调整缝线。临床观察指标包括... 目的 评价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首次接受小梁切除术的病例 5 8例 ( 70眼 ) ,术中丝裂霉素C的浓度为 0 2~ 0 3mg/mL ,时间为 2~ 4分钟 ;巩膜瓣两侧作 2条可调整缝线。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眼压、滤过泡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平均随访 8 3± 1 5月 ,术后各时期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明显下降 ;术后 1年 ,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为 82 86% ;无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眼内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可调整缝线
下载PDF
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书扬 邝国平 +3 位作者 谢丽莲 朱俊东 谭湘莲 武正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1495-1496,共2页
目的:探讨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7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法+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法+小梁切除+可调整缝线术治疗,术后随访3~12mo。结果:两组患者术... 目的:探讨可调整缝线在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8例7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法+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行超声乳化法+小梁切除+可调整缝线术治疗,术后随访3~12mo。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o随访,视力≥0.5观察组和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随访6~12mo中观察组视力≥0.5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对照组前房出现渗出物多于观察组,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能够减少前房渗出,降低眼压,在联合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可调整缝线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戴南平 吴玲玲 +3 位作者 王慧英 徐蔚 荣翱 牛耘丽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54例(61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眼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1、3、7、14、90d分别观察比较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及... 目的探讨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54例(61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眼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对照组2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1、3、7、14、90d分别观察比较前房深度、眼压、视力及滤过泡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d1例出现浅前房,对照组发生浅前房7例(24.1%),术后3~7d发生浅前房5例(17.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08±0.32)kPa,眼压在2.74kPa以下者29只眼(90.6%)。对照组术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28±0.51)kPa,眼压在2.74kPa以下者20只眼(69.0%)。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占92%,对照组占6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联合可拆除巩膜瓣松解缝线术不仅能通过调控缝线来控制滤过量,而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松解缝线 并发症
下载PDF
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化平 王彦 +2 位作者 曾庆华 张利茹 陈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 观察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能否减少小梁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48例 (72眼 )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33眼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3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 ,术后观察比较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视力及其他... 目的 观察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能否减少小梁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方法  48例 (72眼 )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观察组 33眼行可松解缝线的小梁切除术 ,对照组39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 ,术后观察比较眼压、滤过泡、前房深度、视力及其他眼部并发症。结果 在术后低眼压、浅前房、视力下降的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 6 .0 6 % ,12 .12 %和6 .0 6 % ,而对照组分别为 2 8.2 1% ,30 .77%和 2 5 .6 4% (P<0 .0 5 ) ,而且观察组前房积血、脉络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及虹膜睫状体炎的发生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可松解缝线 并发症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仕冰 韦汉兴 陈明智 《眼科新进展》 CAS 199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减少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和低眼压的发生。方法本文对22例30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术后3~14d拆除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结果所有病人术后24h迅速形成前房,经1~16mo的术后观察,眼压控制率为93%。结论... 目的减少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和低眼压的发生。方法本文对22例30眼小梁切除术中联合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的方法进行观察和术后3~14d拆除巩膜瓣可拆除缝线。结果所有病人术后24h迅速形成前房,经1~16mo的术后观察,眼压控制率为93%。结论该方法可主动调节房水滤过量,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 可拆除缝线
下载PDF
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瑞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巩膜瓣两侧切口边缘(约中央处)作一对张力较大的外露可调整缝线,外露端在角膜缘前透明角膜处约lmm。结果:78例(84眼)术后3d3眼出现Ⅰ级浅前房,术后6d5眼拆线后出现Ⅰ级浅前... 目的:观察巩膜瓣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巩膜瓣两侧切口边缘(约中央处)作一对张力较大的外露可调整缝线,外露端在角膜缘前透明角膜处约lmm。结果:78例(84眼)术后3d3眼出现Ⅰ级浅前房,术后6d5眼拆线后出现Ⅰ级浅前房,经处理后恢复正常,无1眼发生持续性浅前房。术后5~21d通过调整可拆除缝线及按摩眼球,眼压均控制在5.3~12.6mmHg(lmmHg=0.133kPa)之间(非接触眼压计NDEKNT-2000);术后随访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5例占32%、不变者47例占60%、下降者6例占8%。结论: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的应用可有效地调节眼压,大大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 可调整缝线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调整缝线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瞻 张娇 +1 位作者 杜牧龙 陈琴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评估可调整缝线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PACG患者50例(50只眼)。随机分为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组(25只眼)和传统小梁切除术组(25只眼)。术后1 d、7周、1个月... 目的评估可调整缝线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行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来自江苏省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PACG患者50例(50只眼)。随机分为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组(25只眼)和传统小梁切除术组(25只眼)。术后1 d、7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行LogMAR视力表检查视力、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眼压控制成功指在末次随访时未使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 mm Hg;条件成功指在末次随访时在联合使用降眼压药物情况下眼压<21 mm Hg。主要指标为眼压、眼压控制成功率、并发症。结果术后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两组眼压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梁切除术联合可调整缝线组眼压控制总成功率84%(21/25),低于改良小梁切除术组96%(24/2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浅前房、脉络膜脱离、低眼压等发生率两组相似。改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低于联合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组(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术后6个月的总成功率略高于联合可拆除缝线术的小梁切除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可调整缝线 滤过量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可调节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遐 蔡鸿英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分析可调节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6月~12月间住院的55例(5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9例29只眼(A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26例29只眼(B组)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加用可调节缝线。... 目的:分析可调节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中的作用。方法:将2004年6月~12月间住院的55例(58只眼)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9例29只眼(A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26例29只眼(B组)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加用可调节缝线。观察两组术后有无浅前房形成、术后眼压的变化及住院天数。结果:A组8人(27.6%)发生术后浅前房,B组无浅前房发生,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术后2周平均眼压为(12.9±0.9)mmHg;B组术后2周平均眼压为(13.2±1.0)mmHg,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平均住院时间(11.5±4.6)天,B组(8.0±2.3)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梁切除手术加用可调节缝线与传统滤过性手术降眼压效果相当,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可调节缝线 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不同缝合方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琦 王小云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不同缝合方式的浅前房发生情况和眼压变化 ,探讨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1 0 8例 (1 1 6眼)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 54例 (57眼 ) ;可松解缝线组 54例 (59眼 )。比较两组术后浅前房和眼压情况。结...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不同缝合方式的浅前房发生情况和眼压变化 ,探讨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 1 0 8例 (1 1 6眼)青光眼随机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 54例 (57眼 ) ;可松解缝线组 54例 (59眼 )。比较两组术后浅前房和眼压情况。结果 浅前房发生率传统术式组 2 8.0 7% ,可松解缝线组 6 .78%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最后随访眼压传统术式组为(1 3.65±4.2 0 )mmHg(1mmHg=0 .1 33kPa) ,可松解缝线组为 (1 3.35± 3.60 )mmHg,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牢固的巩膜瓣缝合与可松解缝线的方法可大大地降低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 ,并能理想地控制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方式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可松解缝线
下载PDF
管状视野晚期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毅 史慧敏 +1 位作者 周妍丽 李诲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03-505,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视野晚期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78例(93眼)晚期原发性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0.2mg/mL的丝裂霉素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技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月(7~60月),术后6月眼压〈21mmHg者86眼(9... 目的探讨管状视野晚期青光眼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对78例(93眼)晚期原发性青光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0.2mg/mL的丝裂霉素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技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月(7~60月),术后6月眼压〈21mmHg者86眼(92.47%),眼压〈15mmHg者72眼(77.42%)(1mmHg=0.133kPa),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治疗管状视野晚期青光眼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地保存残存的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晚期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 缝线 可拆除
下载PDF
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减少严重浅前房 被引量:3
15
作者 路承喆 蔡鸿英 孔怡淳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严重浅前房的发生率。方法:将2001~2006年期间住院的634例(634眼)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92例292眼(A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342例342眼(B组)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加用可调节缝线... 目的:观察比较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与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严重浅前房的发生率。方法:将2001~2006年期间住院的634例(634眼)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92例292眼(A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手术,342例342眼(B组)在常规手术基础上加用可调节缝线。观察两组术后严重浅前房的发生率、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结果:A组21例(7.19%)发生术后严重浅前房,B组7例(2.05%)发生术后严重浅前房,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总住院时间(10.57±2.82)d,B组(7.26±2.63)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6.68±1.87)d,B组(4.82±2.20)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梁切除手术加用可调节缝线,可以有效减少术后严重浅前房的发生,从而有效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轻患者医疗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可调节缝线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下载PDF
改良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贤文 梁祖忠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41-343,共3页
本文报告了46例54眼闭角型青光眼行改良巩膜瓣松解线小梁切除术,术中无特殊并发症,术后前房均在1日内形成,及时拆线后滤过泡形成好,远期眼压均正常。认为本方法对于一些难治的青光眼可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关键词 松解线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治疗青光眼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日雄 《广西医学》 CAS 2001年第5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对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43例 6 0眼各类青光眼随机分为A组 2 0例 30眼和B组 2 3例 30眼 ,A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 ,B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MMC)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对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43例 6 0眼各类青光眼随机分为A组 2 0例 30眼和B组 2 3例 30眼 ,A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 ,B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随访 7~ 2 5个月。手术成功率A组 (93 3% )明显高于B组 (6 0 % ,P <0 0 1) ;功能性滤过泡A组(93 3% )亦明显高于B组 (5 3% ,P <0 0 1) ;浅前房A组 (3 3% )则低于B组 (2 6 % ,P <0 0 5 ) ;低眼压等并发症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MMC及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在提高成功率的同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巩膜瓣可拆除缝线 治疗
下载PDF
可松解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广贤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可松解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连续性选取需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89例(251眼)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7例(132眼)于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可松解缝线;对照组92例(119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手术。术后观察视... 目的观察可松解缝线在小梁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连续性选取需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189例(251眼)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7例(132眼)于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可松解缝线;对照组92例(119眼)行常规的小梁切除手术。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滤过泡情况,平均随访12.5±4.6个月。结果手术后早期两组前房深度和眼压差异显著;随访中眼压总的有效控制率:观察组为93.18%,对照组为94.12%,差异无显著性;功能型滤过泡观察组87.12%,对照组86.5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并发症: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等,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应用可松解缝线,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松解缝线 小梁切除手术 对照组 观察 临床应用 眼压 术中 显著性
下载PDF
可拆除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俊 陈玲 《实用防盲技术》 2015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可拆除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对已确诊的闭角型青光眼67例,在小梁切除中巩膜瓣两角对位缝合后,再行巩膜瓣两侧外置可拆除缝线缝合2针。结果 67例患者中仅2例术后出现浅前房现象。结论可拆除缝线可... 目的探讨可拆除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对已确诊的闭角型青光眼67例,在小梁切除中巩膜瓣两角对位缝合后,再行巩膜瓣两侧外置可拆除缝线缝合2针。结果 67例患者中仅2例术后出现浅前房现象。结论可拆除缝线可有效减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早期浅前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 可拆缝线
下载PDF
可拆除缝线技术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循证评价
20
作者 冯梅艳 张前卫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24期31-33,共3页
目的将目前有关可拆除缝线技术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系统评价,以期能为该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提供较为可靠的证据,设计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中2008年1月前的英文及中文文献... 目的将目前有关可拆除缝线技术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进行系统评价,以期能为该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提供较为可靠的证据,设计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中2008年1月前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剩余文献按照治疗性医学证据级别的判定标准进行证据分级,并按照终点指标进行证据评价。以眼压、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的成功率、其他并发症、长期眼压控制为主要指标。结果11篇文献入选,Ⅰ级证据0篇,Ⅱ级证据10篇,Ⅲ级证据1篇,Ⅳ级证据0篇。在降眼压方面,8篇文献报道术后3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仅2篇文献报道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在预防浅前房的发生率方面,11篇文献都显示可拆除缝线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浅前房的发生率,降低并发症;5篇文献评价两组的功能性滤过泡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2篇评价差异有意义,4篇未观察滤过泡。结论本次评价表明可拆除缝线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小梁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对长期降眼压及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方面还需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的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 可拆除缝线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