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魏晋士人的朝隐观 被引量:1
1
作者 甄静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312-315,共4页
出处问题是中国古代士人必然面临的问题,按照儒家的看法,士人面前通常只有两条路,或者为人臣,或者为处士。魏晋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玄学的盛行,士人在隐与仕之间徘徊去就,其中许多人选择了一条非隐非仕的中间道路,这就是具有魏晋... 出处问题是中国古代士人必然面临的问题,按照儒家的看法,士人面前通常只有两条路,或者为人臣,或者为处士。魏晋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玄学的盛行,士人在隐与仕之间徘徊去就,其中许多人选择了一条非隐非仕的中间道路,这就是具有魏晋特色的“朝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 士人 出处 朝隐
下载PDF
论阎朝隐诗歌之“奇” 被引量:1
2
作者 岳德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4-58,共5页
阎朝隐作为科举晋升的文辞之士,其诗歌存世虽少,但以"性奇诡""善构奇"而著称于世,屡屡捉刀代笔,甚至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这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需要密不可分。在武则天与唐中宗时代的政治高压、粉饰太平和个人... 阎朝隐作为科举晋升的文辞之士,其诗歌存世虽少,但以"性奇诡""善构奇"而著称于世,屡屡捉刀代笔,甚至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这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和政治需要密不可分。在武则天与唐中宗时代的政治高压、粉饰太平和个人晋升的条件下,阎朝隐在诗歌之中借鉴了东方朔的"染迹朝隐,和而不同"来展示其存世之道,借助宴饮应制诗的"丽色靓妆,观者忘忧"来诉求其晋升之由。这也为中国古代文人在仕宦浮沉中找到了一条"光明"之路,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朝隐 诗文 朝隐 藻饰
下载PDF
“渐西朝隐 浙派巨子”——论同光体诗人袁昶 被引量:1
3
作者 贺国强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1期66-70,共5页
对近代重要诗人袁昶,学界一直认为是洋务派作家,通过对其政治派别的考辨,进一步探求其特定政治背景下的"朝隐"心态,能够较全面地重新评价这位曾被视为保守派的诗人,及其诗歌创作内容与风格。
关键词 政治派别 “朝隐”心态 诗歌风貌
下载PDF
近代潮音戏剧本互鉴问题初探
4
作者 钱瑞帆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71-77,96,共8页
近代(1840—1949年),潮汕地区形成多种戏曲并存的局面。剧种之间相互借鉴,竞相出新。潮音戏也在这一时期从正字戏、海陆丰白字戏、外江戏和西秦戏等吸收了剧本编创和舞台表演方面的经验,促进了剧种的融合与创新。
关键词 潮音戏 潮剧 剧本互鉴 剧种演变
下载PDF
江西南城潮音洞石窟考察
5
作者 张洁 金会林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9-52,58,共5页
建于明天启元年的潮音洞石窟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西北处的万坊镇洑牛村附近,窟内现存的明代造像及窟龛组合样式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产物,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江西 佛教 潮音洞石窟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帝师”文化——以张良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龚留柱 张靖人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42-54,共13页
帝师,是对张良的准确历史定位,这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群体,分为创业型的"政治军师"和教化帝王的"师傅型"帝师两种,前者以张良为典范。中国古代帝师文化的源头,一是儒家"王者必有师"的治国理论... 帝师,是对张良的准确历史定位,这也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群体,分为创业型的"政治军师"和教化帝王的"师傅型"帝师两种,前者以张良为典范。中国古代帝师文化的源头,一是儒家"王者必有师"的治国理论,二是蕴涵丰富文韬武略资源的先秦秦汉兵书。帝师制度从西汉开始正式确立,结束于近代康有为之后。张良于儒道文化兼而得之,逐渐成长为一个善于"持忍"的战略大师。张良对汉帝国创建所作出的贡献,主要是方向性的战略规划,奠定了汉400年一统江山的稳固之基。最后,张良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更准确地说是"朝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良 帝师 王者师 武经七书 持忍 朝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