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的守常与流变——访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 被引量:2
1
作者 高方 施雪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3,共13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围绕作家个人创作经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实践等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推出“著名作家高端访谈”栏目,本期访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让马里·居斯塔夫·勒克莱齐奥,围绕作家个人创作经历、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世界文学与跨文化实践等问题展开。回顾自身创作经历,勒克莱齐奥教授强调文学创作的“当代性”,认为任何时期的作品都承载着作者与读者所创造的共同价值,成为其所处时代的见证。文学艺术发展过程中,打破规则的越界行为至关重要,但这种越界如果仅以美学为导向,则可能落入僵化的窠臼。勒克莱齐奥欣赏开放的作品,认为这些作品提供了与他者交流的可能。文学是跨文化的例证,跨文化是推动世界和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勒克莱齐奥作品的重要主题。勒克莱齐奥反对世界文学的等级划分,倡导践行“非线性”艺术史观,指出面对当今时代,跨文化与跨学科必将在塑造一种全新人文主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克莱齐奥 文学 跨文化 “非线性”艺术史观 世界文学
下载PDF
高校世界史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着力点
2
作者 杨璐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9期11-16,共6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亟待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二十大报告、习近平历史观与“新文科建设”阐明了高校世界史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具化了世界史学科现阶段的历史使命。世界史学科建设需着眼于国家战略规划、高校自身特色... 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亟待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二十大报告、习近平历史观与“新文科建设”阐明了高校世界史学科建设的价值取向,具化了世界史学科现阶段的历史使命。世界史学科建设需着眼于国家战略规划、高校自身特色、人才发展需求三个层面,调整教育教学工作与科研平台建设,培养紧跟时代潮流的应用型人才,以实现学科自身发展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紧密结合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史学科 二十大 新文科建设 习近平历史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下载PDF
中美两国文化中的隐私观念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梦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7-39,共3页
中美两国由于处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之中,在文化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隐私观念也是这些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了解中美两国不同的隐私观,有助于双方的沟通和交... 中美两国由于处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之中,在文化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隐私观念也是这些文化差异的表现之一。了解中美两国不同的隐私观,有助于双方的沟通和交往,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 文化差异 隐私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的世界文学观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5,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很快就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经过几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和“中国化”过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形式,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最近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很快就在中国得到长足的发展,经过几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和“中国化”过程,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形式,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最近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直接产物。其在文学艺术上的遗产已经由新一代领导人继承并发扬光大。在今天的世界文学语境中,重读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关于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批评的著述,结合阅读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能更为深刻地理解这两篇讲话的理论意义和对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的重要指导作用。毛泽东的讲话着重强调了特定时代文学的阶级性和民族性,而在今天的新时代,习近平的讲话则更加强调文学的世界性以及中国文学可能对世界做出的贡献。他们的讲话分别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精神和历史的必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世界文学 毛泽东思想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世界文学观
下载PDF
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世武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123-129,共7页
艺术人类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现代和后现代三个时期。当代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固然应当批判古典时期的艺术进化论和现代时期受西方现代美学束缚的误区,同时应当继承古典人类学家确立的文化整体观、世界意识及跨文化比较的意识,避免走向地... 艺术人类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典、现代和后现代三个时期。当代艺术人类学的研究固然应当批判古典时期的艺术进化论和现代时期受西方现代美学束缚的误区,同时应当继承古典人类学家确立的文化整体观、世界意识及跨文化比较的意识,避免走向地方主义的琐碎化叙事;应当继承现代时期的田野民族志方法,以艺术民族志为建构理论的基石。此外,注重书面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研究的互动,注重文化翻译的准确性,注重与其他学科保持对话,警惕和批判西方美学理论的话语殖民和形形色色的"中心主义",也是当代艺术人类学方法的建设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文化整体观 世界意识 跨文化比较 艺术民族志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问题 被引量:3
6
作者 彭放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须从既往的历史积淀中反求诸己.过去我们没有把全世界读者看作是"服务对象".对外国平民百姓来说,并不都是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拒斥中国文学,主要还在于我们的作品所描写的内容和题材,是否具有更广泛的全人... 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必须从既往的历史积淀中反求诸己.过去我们没有把全世界读者看作是"服务对象".对外国平民百姓来说,并不都是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而拒斥中国文学,主要还在于我们的作品所描写的内容和题材,是否具有更广泛的全人类性,是否能让他们通过观赏文艺达到一种相互了解和心灵沟通.当前文学失序的状态和创作群体的多极化、多元化,是这种大视野的"全民文艺"观的明证.也是文学大获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文学批评的政治标准可以简化为一种法律,如作家所写的题材和内容不违法,艺术性就上升到衡量该作品标准的第一位了.我们要求文艺作品的最高境界,是思想与艺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当这种最高标准难以达到时,一种急功近利的捷径,常常代替艺术创造的艰苦努力.今天有些作品"思想大于形象",主题设置模式化、概念化,迷信"题材决定"论,重思想型写作而轻艺术型写作,都可能与受"政治标准第一"的曲解和误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走向世界 全民文艺观 艺术标准第一
下载PDF
加强“三观”教育,提高艺术类学生就业能力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晴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6-128,134,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艺术高等教育逐渐从殿堂走向社会,从精英教育走大众化教育。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加上艺术类专业的不断扩招,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要不断加强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艺术高等教育逐渐从殿堂走向社会,从精英教育走大众化教育。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加上艺术类专业的不断扩招,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要不断加强学生"三观"教育,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学生“ 三观”教育 就业能力培养
下载PDF
艺术视野中的俄汉“黑”、“白”文化世界图景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89-91,共3页
俄汉民族的戏剧、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中黑、白颜色的运用遵循俄汉民族各自不同的色彩观,深刻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世界图景各自的精彩。
关键词 文化世界图景 艺术 黑白
下载PDF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说的是与非 被引量:2
9
作者 郑传寅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第4期1-19,F0002,共20页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说的提出一直可以追溯到1935年春梅兰芳第一次访苏时苏联人关于梅兰芳“创造了自己的戏剧体系”的赞词之上。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斯坦尼体系”的膜拜激发了学界将中国戏剧也称作“体系”并与世界上其他戏剧体...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说的提出一直可以追溯到1935年春梅兰芳第一次访苏时苏联人关于梅兰芳“创造了自己的戏剧体系”的赞词之上。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斯坦尼体系”的膜拜激发了学界将中国戏剧也称作“体系”并与世界上其他戏剧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冲动。20世纪60年代初,黄佐临“三个不同戏剧观”的命题中已暗含斯坦尼、布莱希特、梅兰芳“三个体系”的提法。1988年,黄佐临在一次学术讲演中对此作了确认。1981年,我国报刊上已有“梅兰芳体系”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提法,但1982年孙惠柱提出的“三大戏剧体系”说影响最大。“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说有缺乏世界性和逻辑前提不一致的缺陷,有学者提出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才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此说亦存在三者“不可比并”的问题。将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称作“体系”则具有合理性,这个“体系”由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实践及蕴涵其中的美学观念、梅兰芳自己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学人对梅兰芳的研究等所构成。“体系”之建构除梅兰芳的杰出贡献之外,还有赖多方助力。“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承载了戏曲的优良传统,是“中国戏曲体系”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三个不同戏剧观 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下载PDF
论马克思所开创的现代新哲学:关于人类世界的哲学
10
作者 苗启明 刘天才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9-34,共6页
马克思运用西方近代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科学精神,在哲学的根基上批判和搁置了他那个时代的抽象的宇宙精神和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唯物主义人类世界的哲学。这一哲学的内在层次,是从存在物“互为对象”上升到人类世界的... 马克思运用西方近代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科学精神,在哲学的根基上批判和搁置了他那个时代的抽象的宇宙精神和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唯物主义人类世界的哲学。这一哲学的内在层次,是从存在物“互为对象”上升到人类世界的关系规定性,进而到实践关系、生产实践活动和以此为基础的、经过唯物史观上升到唯物主义人类世界的哲学。它主要指以唯物主义态度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的现代哲学理念 “新唯物主义” 人类世界 关系规定论 实践关系论 唯物主义人类观
下载PDF
绝缘与有情化——再论丰子恺文艺观
11
作者 向诤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8-120,147,共4页
绝缘和有情化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在丰子恺的文艺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统一。丰子恺借"绝缘"斩断了事物的实用性、功利性,得以直视其本真的意义,聚精会神地欣赏事物本身的"美"。"有情化"又使他化世... 绝缘和有情化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在丰子恺的文艺创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统一。丰子恺借"绝缘"斩断了事物的实用性、功利性,得以直视其本真的意义,聚精会神地欣赏事物本身的"美"。"有情化"又使他化世间无情为有情,让内心充满了不尽的生机。不论什么样的艰难环境下,都可以坚守自己的理念和独立的人格,较少地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在对生活始终充满热爱的同时,保持着无尽的创作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文艺观 绝缘 有情化
下载PDF
现实主义与文艺为政治服务——论周扬现实主义理论的特征及其理论来源(之二)
12
作者 罗孝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2-104,共3页
周扬认为文艺是政治的一定的形式。但文艺为政治服务,必须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毛泽东《讲话》精神指引下,周扬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与为人民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要求文艺工作者掌握正确的世界观,满怀热情地描写人民的新生活,塑造... 周扬认为文艺是政治的一定的形式。但文艺为政治服务,必须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毛泽东《讲话》精神指引下,周扬要求文艺为政治服务与为人民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要求文艺工作者掌握正确的世界观,满怀热情地描写人民的新生活,塑造出新人的艺术形象。文艺作品应当努力创造出为人民大众喜爱的民族新形式。周扬关于现实主义的这些理论,来源于苏俄文艺思想并受到毛泽东《讲话》精神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扬 现实主义 世界观 苏俄文艺思想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下武术文化解读
13
作者 柯伟 《韶关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63-67,共5页
为续写武术文化魅力,展现武术文化内涵,提升武术文化自信,树立武术文化品牌,提升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梦.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实践和世界观层面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辩证的逻辑思维从逻辑起点和理论内核两... 为续写武术文化魅力,展现武术文化内涵,提升武术文化自信,树立武术文化品牌,提升武术的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梦.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实践和世界观层面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辩证的逻辑思维从逻辑起点和理论内核两个方面展开,对武术文化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诉求进行解读,认清武术文化的本质及其发展方向,以期能为武术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武术文化 本质属性 价值诉求 世界观
下载PDF
陆机《文赋》创作论今探
14
作者 阳海洲 王莉娟 《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1年第2期42-45,共4页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较为系统的创作论专著,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作理论。文章从“辩证的文质观”、“正确的‘怀霜临云’说”、“‘源’与‘流’的辩论统一”、“物化形象的构思过程”、“考辞就班的结构规律”、“积极... 陆机《文赋》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较为系统的创作论专著,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创作理论。文章从“辩证的文质观”、“正确的‘怀霜临云’说”、“‘源’与‘流’的辩论统一”、“物化形象的构思过程”、“考辞就班的结构规律”、“积极的艺术标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观 怀霜临云说 源流统一 物化形象 考辞就班 艺术标准
下载PDF
艺术世界观的伦理基础——从“中国艺术走出去”谈起
15
作者 宋铮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12-518,540,共8页
"中国艺术如何走出去"与"世界艺术何以属于自己的祖国",既是艺术问题,也涉及伦理问题,可以看作艺术、伦理、中国、世界在理论上的相遇。于是,"艺术世界观""伦理世界观""道德世界观"... "中国艺术如何走出去"与"世界艺术何以属于自己的祖国",既是艺术问题,也涉及伦理问题,可以看作艺术、伦理、中国、世界在理论上的相遇。于是,"艺术世界观""伦理世界观""道德世界观"等古典哲学理论又一次被唤醒。艺术世界观的通俗表述是"艺术无国界","道德世界观""伦理世界观"的相关表述是"普世价值""家天下"。中国艺术如果想要顺利地"走出去",就需要对这些相关思想进行辨析和澄清,及时给出正确的主张。但是在尼采那里,"艺术世界观"由于剥离了道德,导致其伦理基础被颠覆。要突破"道德世界观"的局限性,就得寻求普遍性。黑格尔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伦理世界观"统摄并引导"道德世界观"。但是这个理论却隐含着把"家国"伦理强加给"世界"的取向。如果不能对"艺术世界观"的伦理基础进行修复和升级,就容易让人产生文化霸权、文化殖民的担忧。让艺术拥抱"世界",让伦理守护"家国",须以"关怀生命"为基点,通过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促成不同伦理文化间的对话交流,给"艺术世界观"打下"对话型"的伦理基础。只有这样,中国艺术才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顺利地"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走出去 伦理 世界观
下载PDF
中国艺术理论的宇宙观基础——以石涛《画语录》“资任”思想哲学探源为例
16
作者 陈向向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7-67,共11页
石涛《画语录》最后一章《资任章》晦涩玄奥,向为学人所困。石涛与以往论画者的最大不同是将论画上升到哲学高度,因此从中国思想哲学的视角来解读,不失为一条可行途径。通过疏理“资”“任”二字的文字学、语义学以及在古代艺文中的文... 石涛《画语录》最后一章《资任章》晦涩玄奥,向为学人所困。石涛与以往论画者的最大不同是将论画上升到哲学高度,因此从中国思想哲学的视角来解读,不失为一条可行途径。通过疏理“资”“任”二字的文字学、语义学以及在古代艺文中的文本语境,揭示“资”“任”意义的文化内涵构成了石涛“资任”思想的由来与引申。结合石涛《画语录》整体结构关系与内在蕴意所旨,剥离出石涛之“任”的四个哲学层次关系——天任、自任、互任、他任,有效解决《资任章》释读难点。石涛“资任”思想融合太极阴阳思想、儒家修身哲学、佛道修炼哲学,其内在理路具有双向性、对生性、泛主体性特点,体现了中国传统宇宙观及其特有的思维模式。对石涛“资任”思想的哲学解读,体现出中国艺术与传统宇宙观的三层关系:1.传统宇宙观是中国艺术价值之源;2.传统宇宙观是中国艺术方法论之基;3.传统宇宙观是中国文人安身立命之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涛《画语录》 资任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 传统宇宙观 哲学思维模式
下载PDF
个体论:比较文学研究的另一种取向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玮生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5-141,共7页
近百年来比较文学研究主要呈现为"总体论"特点。总体论是指将世界各族的比较文学视为一个统一体,从发生到发展对这个统一体进行整体的概述,并希冀归纳出一套共性话语的研究模式。一直以来,总体论存在着较大的缺憾性,它难以兼... 近百年来比较文学研究主要呈现为"总体论"特点。总体论是指将世界各族的比较文学视为一个统一体,从发生到发展对这个统一体进行整体的概述,并希冀归纳出一套共性话语的研究模式。一直以来,总体论存在着较大的缺憾性,它难以兼顾到比较文学固有的个体性。针对这一局限,本文提出另一种研究模式,即个体论取向。个体论是以比较学者的个体性(个体或学派)为本位的另一种研究取向。个体论视域下比较文学的基本单位是个体比较文学。它的结构可分为显结构与隐结构,前者是外显形貌,后者是内隐动力,即左右外显形貌的动力系统。隐结构主要由比较学者的"世界文艺关系观"与"目的旨向"两大元素构成。"世界文艺关系观"是指比较学者所执持的世界各类文艺之间关系的根本的观念,是最内在、最核心的元素。个体比较文学结构的"操作系统"可借助"筝形"得到生动的喻说与图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论 “世界文艺关系观” “目的指向” 筝形
原文传递
恩格斯关于数学的界定及其史的考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代钦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3-78,共6页
恩格斯对于数学的论断“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他数学观的核心,它对中国几代数学和数学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恩格斯基于笛卡尔、牛顿和莱布尼茨等数学家的近代数学成就,在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毕达哥拉斯... 恩格斯对于数学的论断“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是他数学观的核心,它对中国几代数学和数学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影响。恩格斯基于笛卡尔、牛顿和莱布尼茨等数学家的近代数学成就,在批判地继承古希腊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德国的莱布尼茨和黑格尔等哲学家的数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界定了何谓数学。该定义中的三要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数学哲学意义。中国和前苏联的数学家和数学哲学研究者们从现代数学发展的特点对该定义的历史局限性提出了批评,并给予了新的解释,赋予了新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数学观 现实世界 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
原文传递
苏轼的佛禅因缘与般若智慧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裕锴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46,共8页
苏轼与佛禅结缘有四方面的原因:时代、地域、家族、个人遭际。苏轼阅读的佛书最常见的有《金刚经》《维摩经》《楞严经》《圆觉经》《华严经》《六祖坛经》等十余部,从中得到不少智慧的启迪。佛教对于苏轼来说,并非一种虔诚的宗教信仰,... 苏轼与佛禅结缘有四方面的原因:时代、地域、家族、个人遭际。苏轼阅读的佛书最常见的有《金刚经》《维摩经》《楞严经》《圆觉经》《华严经》《六祖坛经》等十余部,从中得到不少智慧的启迪。佛教对于苏轼来说,并非一种虔诚的宗教信仰,而是不同于传统儒学的新思想资源。佛教对苏轼世界观的启迪主要有人生无常的般若空观、心无所住的人生态度、万法平等、周遍含容的学说、六根互用的修道体验、物我无尽的物不迁思想等等。这些思想移植到文艺审美领域,形成了中边诗味、静空、诗话一律等学说,对后世文论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佛禅因缘 文艺观
原文传递
论世界图景逻辑批评理论——兼评《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
20
作者 颜复萍 《都市文化研究》 2018年第2期372-385,共14页
在中国和世界人文艺术历史研究的长河和宝库中,《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的出版,填补了当代艺术研究史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本书在对先锋艺术思想史和混现代的定义与研究范式上,对中国先锋艺术与当代艺术、前卫艺术的区别与关联的研究上,... 在中国和世界人文艺术历史研究的长河和宝库中,《中国先锋艺术思想史》的出版,填补了当代艺术研究史中弥足珍贵的一部分。本书在对先锋艺术思想史和混现代的定义与研究范式上,对中国先锋艺术与当代艺术、前卫艺术的区别与关联的研究上,以及对世界关系美学和事件美学理论的构建上,贡献了原创的世界图景逻辑文艺批评理论。在困难重重的当代学术环境中,其独树一帜的思想史论研究方法极具研究价值,作为拓荒者和前驱,值得人文界进一步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图景逻辑批评 先锋艺术思想史 关系美学七向度 混现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