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气环境中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上吸附与点蚀机理研究
1
作者 李金灵 马文骏 +2 位作者 朱世东 屈撑囤 付安庆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2-93,共12页
目的从微观尺度探究CO_(2)-H_(2)S(CO_(2)和H_(2)S共存)在湿气管道顶部的吸附特性,进而揭示点蚀机理。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构建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的吸附模型,对CO_(2)... 目的从微观尺度探究CO_(2)-H_(2)S(CO_(2)和H_(2)S共存)在湿气管道顶部的吸附特性,进而揭示点蚀机理。方法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利用Materials Studio构建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密排面的吸附模型,对CO_(2)、H_(2)S和CO_(2)-H_(2)S在α-Fe(110)面的吸附能、局域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进行仿真;利用高温高压釜模拟CO_(2)-H_(2)S-Cl^(-)腐蚀环境,分析L360钢在湿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最后,揭示含Cl^(-)湿气管道顶部CO_(2)-H_(2)S吸附机制与点蚀机理。结果CO_(2)、H_(2)S、CO_(2)-H_(2)S及CO_(2)-H_(2)S-Cl^(-)在最稳定位置时的吸附能分别为-4.065、-3.961、-8.538、-12.775e V,表明相较于CO_(2)与H_(2)S单独吸附,CO_(2)-H_(2)S在α-Fe(110)面的吸附能更负,Cl^(-)会进一步降低CO_(2)-H_(2)S的吸附能;且CO_(2)在与H_(2)S竞争环境电子中占优势;Cl^(-)会使CO_(2)-H_(2)S的局域态密度峰值降低,转移趋势为失去电子,基体和腐蚀介质的电子向着低能级跃迁释放出更多能量,进而加强了Fe与CO_(2)-H_(2)S间的化学键强度;Cl^(-)的2p轨道与Fe的3d轨道在-6.8 eV和-5.7 eV发生重叠,Cl^(-)被吸附到Fe表面并与Fe形成化学键生成氯化物,进而改变腐蚀产物膜的组分与结构,削弱产物膜的致密性和稳定性,减弱腐蚀阻抗力。在含Cl^(-)湿气的CO_(2)-H_(2)S环境中,液相中的Cl^(-)浓度升高,使L360钢的气相平均腐蚀速率逐渐增大,最高达2.935mm/a,点蚀越发严重。结论CO_(2)与H_(2)S在α-Fe(110)面吸附存在一定的协同和竞争作用,协同促进金属的腐蚀,FeCO3会优先沉积成膜,但H_(2)S会抑制FeCO3的生长,腐蚀产物以FeS为主;Cl^(-)会增强CO_(2)-H_(2)S与α-Fe(110)面间的作用力,弱化腐蚀产物膜层的保护性,进一步加速金属腐蚀、尤其是点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H_(2)S Cl^(-) 第一性原理 α-Fe(110)密排面 吸附特征 腐蚀机理
下载PDF
SnO_(2)(110)/FAPbBrI_(2)(001)界面电子结构与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2
作者 李丽华 周龙杰 +2 位作者 刘硕 王航 黄金亮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39-1248,共10页
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SnO_(2)(110)/FAPbBrI_(2)(001)界面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FAPbBrI_(2)是带隙值为1.58 eV的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通过构建SnO_(2)(110)和FAPbBrI_(2)(001)的界面模型,发现其晶格失配率为4.... 通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SnO_(2)(110)/FAPbBrI_(2)(001)界面的电子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FAPbBrI_(2)是带隙值为1.58 eV的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通过构建SnO_(2)(110)和FAPbBrI_(2)(001)的界面模型,发现其晶格失配率为4.28%,界面结合能为-0.116 eV/A^(2),说明此界面结构可以稳定存在。通过态密度(DOS)分析SnO_(2)(110)/FAPbBrI_(2)(001)界面的电子结构,发现了主要由界面处O_(2)p、I 5p、Br 4p、Pb 6p轨道电子杂化形成的界面态。差分电荷密度及Bader电荷分析结果说明在界面处存在明显的电荷转移,这促进了界面处原子之间的成键,提高了界面稳定性。同时,有效的电荷分离也使SnO_(2)(110)/FAPbBrI_(2)(001)界面的光吸收系数相比于SnO_(2)(110)表面和FAPbBrI_(2)(001)表面有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钙钛矿材料 SnO_(2)(110)/FAPbBrI_(2)(001)界面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界面态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冷却剂条件110mAg胶体形成机理与制备研究
3
作者 孙云 肖艳 +3 位作者 李富海 林根仙 刘灿帅 宋利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8-256,共9页
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条件下,以硼锂溶液为介质、联氨还原硝酸银来制备胶体纳米银,并探究了还原剂、硼酸、Ag+浓度、温度与辐照条件对胶体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硼酸与还原剂联氨可有效稳定胶体颗粒,联氨与银的摩尔比为1.0~2.... 在模拟压水堆一回路冷却剂条件下,以硼锂溶液为介质、联氨还原硝酸银来制备胶体纳米银,并探究了还原剂、硼酸、Ag+浓度、温度与辐照条件对胶体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硼酸与还原剂联氨可有效稳定胶体颗粒,联氨与银的摩尔比为1.0~2.0时Ag^(+)的还原率最高,胶体最稳定。随着银离子浓度升高,胶体颗粒表面负电荷增多,颗粒不易团聚,胶体稳定性增强。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下,更易形成更大粒径的胶粒。辐照剂量在0.9 kGy~7.2 kGy范围内,在有无联氨的条件下均可形成胶体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m)Ag胶体 联氨 辐照
下载PDF
P110S钢级油管管体断裂原因
4
作者 赵映辉 夏文斌 +1 位作者 周勇 赵建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4年第4期68-71,共4页
某油井P110S钢级油管接箍下方8 m位置处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油管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油管力学性能不稳定,油管断口上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S;油管的强... 某油井P110S钢级油管接箍下方8 m位置处发生断裂,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对油管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批油管力学性能不稳定,油管断口上的腐蚀产物主要为FeS;油管的强度较高、使用温度较低且质量较大,导致油管内部形成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S钢级油管 硫化物 应力腐蚀开裂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下载PDF
不同通风方式下“110工法”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文虎 孟尧 +4 位作者 樊世星 徐奕铭 叶春辉 童校长 宋金锁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7,共10页
为探究不同通风方式下“110工法”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以顾北矿1532(1)工作面“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为工程背景,基于风流控制方程、浓度组分方程和能量方程等,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煤自然发火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工作... 为探究不同通风方式下“110工法”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以顾北矿1532(1)工作面“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为工程背景,基于风流控制方程、浓度组分方程和能量方程等,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建立煤自然发火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工作面实时动态推进模型,模拟了3种通风方式下“110工法”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不断推进,在通风方式1(机巷侧和沿空留巷进风,回风巷回风)和通风方式2(机巷侧和回风巷进风,沿空留巷回风)条件下,采空区氧化自燃带均匀分布在运输巷侧、工作面中部和留巷侧,其氧气体积分数分布形状相差不大,采空区温度首先升高,开采约50 d后,最高温度出现在运输巷侧深部,且该位置温度不随工作面继续推进而升高;在通风方式3(沿空留巷和回风巷进风,机巷侧回风)条件下,采空区留巷侧氧化自燃带变宽2~4倍,工作面中部和运输巷侧明显变窄,采空区运输巷侧氧气体积分数较低,留巷侧氧气体积分数较高,漏风量明显增大。采空区高温位置主要出现在1532(1)工作面始采线留巷侧,且当工作面开采50 d后,此处采空区温度最高。综上所述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氧化自燃带宽度及位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通风方式3更有利于防止煤自燃的发生,对矿井煤自燃的预防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工法 矿井通风方式 自燃“三带” 移动网格 氧气体积分数
下载PDF
CO_(2)在模拟油田采出井环境中对P11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6
作者 万家瑰 范振忠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2109-2112,2118,共5页
模拟油田CO_(2)采出井腐蚀环境,对油井套管钢P110钢进行了高温高压腐蚀实验,采用失重法测定了腐蚀速率,采用SEM、EDS和XRD观察分析了腐蚀产物的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气相环境中,P110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和CO_(2)分压的升高而增... 模拟油田CO_(2)采出井腐蚀环境,对油井套管钢P110钢进行了高温高压腐蚀实验,采用失重法测定了腐蚀速率,采用SEM、EDS和XRD观察分析了腐蚀产物的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成。结果表明:气相环境中,P110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和CO_(2)分压的升高而增大;液相环境中,P110钢的腐蚀速率在80℃时最大,可达3.7182 mm·a^(-1),温度高于90℃,腐蚀速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O_(2)分压小于1 MPa,P110钢的腐蚀速率随分压升高迅速增大,CO_(2)分压大于1 MPa腐蚀速率则缓慢增大。腐蚀产物的主要成分是FeCO_(3)及少量的铁锈,在高温时腐蚀产物膜对金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 CO_(2)腐蚀 温度 分压 腐蚀速率
下载PDF
4DI110型空压机的技术改造与操作优化
7
作者 李强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文章通过介绍新引进的4DI110型离心式空压机(以下简称“空压机”)试运行阶段开始以来的运行情况和气温变化对空压机出口流量造成的影响,分析空压机出口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指出空压机防喘阀V3004阀不能自动调节出口压力,影响空... 文章通过介绍新引进的4DI110型离心式空压机(以下简称“空压机”)试运行阶段开始以来的运行情况和气温变化对空压机出口流量造成的影响,分析空压机出口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指出空压机防喘阀V3004阀不能自动调节出口压力,影响空分装置工况的稳定。为实现空压机出口压力的稳定,对其防喘阀V3004阀采取增设自动旁路阀V3008阀的技术改造,同时优化和完善相关逻辑控制并阐述了空压机经技术改造后的操作优化和取得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I110型离心式空压机 逻辑控制 技术改造 操作优化
下载PDF
梁平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台缘礁滩储层演化——来自天东110井岩石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8
作者 沙宇涵 张云峰 +6 位作者 罗冰 刘菲 陈守春 罗妮娜 刘冬玺 易娟子 李开放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0-819,共10页
天东110井是川东地区长兴组近年来获得的高产稳产井之一,该井的不同类型储层成因研究及模式建立对梁平地区长兴组勘探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基于天东110井长兴组丰富的取心资料,文中对其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建立了不同储集空间的... 天东110井是川东地区长兴组近年来获得的高产稳产井之一,该井的不同类型储层成因研究及模式建立对梁平地区长兴组勘探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基于天东110井长兴组丰富的取心资料,文中对其开展了岩石学、地球化学分析,建立了不同储集空间的演化模式,提出了高产井储层分布模式。结果表明:1)天东110井长兴组发育孤立状洞、溶洞、孔隙(包括针状孔及晶间孔)、高角度构造溶蚀缝。2)天东110井长兴组针状孔分布于礁滩体的颗粒云岩中,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溶蚀成孔、渗透回流白云岩化起关键保孔作用。3)缝洞形成受晚三叠世诺利期地层水溶蚀及瑞提期热液溶蚀作用控制,前者被沥青及巨晶方解石全充填,储集性能较差,后者部分被方解石、白云石、萤石等充填,充填程度低,孔渗性能好。下一步勘探应注重台地边缘的白云岩礁滩体微地貌高点与近晚三叠世瑞提期断裂及裂缝的热液溶蚀叠合发育区,可望获得更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成因 储层演化 礁滩体 台地边缘 天东110 长兴组 上二叠统 梁平地区
下载PDF
110kV预制舱式变电站电力继电保护技术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洪亮 万涛 任魁杰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16期147-149,共3页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部门愈发提高对电力系统的重视程度,针对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出各种可行性政策,来促进电力系统能正常运行。而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保护电网安全运行,通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来实现自...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政府部门愈发提高对电力系统的重视程度,针对电力系统安全性提出各种可行性政策,来促进电力系统能正常运行。而继电保护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主要目的是保护电网安全运行,通过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来实现自动化电网管理。基于此,本文以110kV预制舱式变电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定义为基础,让工作人员加强对继电保护技术的认知程度,发现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确保110kV预制舱式变电站应用能满足安全变配电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KV变电站 继电保护技术 要点
下载PDF
共辐照接枝合成胺基型吸附剂对放射性废液中离子态和胶体态^(110)Ag^(m)的去除
10
作者 詹杰 苏兴东 +7 位作者 李家文 李雪菲 蒋丹枫 何烨 刘峰 潘晓晗 薛怡 俎建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7-1023,共7页
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中,放射性核素^(110)Ag^(m)的形态复杂,除盐床无法将其彻底去除,研究其高效去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以胺基型新材料PP-g-GMA@EDA为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方法实现对离子态(Ag(Ⅰ))和胶体态银(A... 在核电厂正常运行所产生的放射性废液中,放射性核素^(110)Ag^(m)的形态复杂,除盐床无法将其彻底去除,研究其高效去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以胺基型新材料PP-g-GMA@EDA为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方法实现对离子态(Ag(Ⅰ))和胶体态银(Ag·Nps)的共去除。采用γ射线诱导的共辐照接枝法制备了PP-g-GMA@EDA,并通过批式实验分别研究了其对Ag·Nps和Ag(Ⅰ)的去除性能及吸附机理。结果显示,在不同pH的Ag·Nps溶液中,PP-g-GMA@EDA较核电厂常用的商业树脂IRN9766具有更好的去除效率,溶液pH作用下的吸附曲线呈典型的阴离子交换吸附特征。在最佳pH=4条件下,材料对Ag·Nps的吸附效率可达100%,最大吸附量为101.44 mg/g。对于Ag(Ⅰ)的吸附,PP-g-GMA@EDA呈螯合吸附特征,在420 min达到吸附平衡。批式实验证实了胺基型吸附剂PP-g-GMA@EDA在放射性废液中多形态^(110)Ag^(m)去污的适用性,为^(110)Ag^(m)从放射性废液中去除提供了一种高效、可持续和工业上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液 ^(110)Ag^(m)去除 离子态 胶体态 PP-g-GMA@EDA
下载PDF
P110油管应力腐蚀开裂失效的原因
11
作者 刘雄伟 李芳 +5 位作者 龙武 刘晓童 杨志文 闫智伦 宫如波 陈迎锋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3,共6页
顺北油气田某110级油管发生开裂,通过分析开裂油管的服役环境、裂纹形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并与同工况下未开裂油管进行对比,分析了此油管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裂纹由外表面向内表面扩展,呈现树枝状分叉和不连续特征,是典型的硫... 顺北油气田某110级油管发生开裂,通过分析开裂油管的服役环境、裂纹形貌、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并与同工况下未开裂油管进行对比,分析了此油管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裂纹由外表面向内表面扩展,呈现树枝状分叉和不连续特征,是典型的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形貌;开裂油管对于抗硫化氢应力腐蚀开裂比较敏感,与未开裂油管相比,开裂油管组织为回火屈氏体,晶界比例高,位错密度大,材料硬度和强度较高易引起应力腐蚀开裂。油管在调质处理时,应尽量提高回火温度,降低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以提高材料抗应力腐蚀开裂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油管 应力腐蚀开裂(SCC) 失效分析
下载PDF
“漳州110”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佳惠 陈再生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漳州110”用忠诚和热血书写了“听党指挥、永葆忠诚的政治品格,不忘初心、担当奉献的为民情怀,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铁规律己、严管队伍的过硬作风”的先进事迹。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将其政治品格、为民情怀、开拓精... “漳州110”用忠诚和热血书写了“听党指挥、永葆忠诚的政治品格,不忘初心、担当奉献的为民情怀,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铁规律己、严管队伍的过硬作风”的先进事迹。弘扬新时代“漳州110”精神,将其政治品格、为民情怀、开拓精神和过硬作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汲取榜样力量,建设一个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团体。学习和弘扬“漳州110”精神,要求思政课教师牢记“首要要求”、深耕“三尺讲台”、打造“智慧思政”和涵养“师德师风”,成长为政治强、情怀深、业务精、作风正的新时代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110”精神 高校思政课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110 kV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佳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5期163-166,共4页
为提升110 kV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该文根据数字孪生技术,以浙江金华110 kV亚体变为例,通过无线网络、机器人等方式,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数字信号模拟,将物理实体转化... 为提升110 kV电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该文根据数字孪生技术,以浙江金华110 kV亚体变为例,通过无线网络、机器人等方式,对电力设备运行状态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进行数字信号模拟,将物理实体转化成数字虚拟体,构建电力设备运行状态孪生模型,实现110 kV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传统的电力设备监测其监测效率、监测精度较低,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支撑,构建新的监测模型,有效提升变电站电力设备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技术 电力设备 运行状态监测 监测方法 110 kV亚体变
下载PDF
鞍钢Φ110 mm圆钢孔型设计与轧制
14
作者 卜俊男 黄旺祥 +3 位作者 李国辉 黄永阔 耿路春 李尧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34-37,49,共5页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大型总厂连轧生产线设备升级后,采用“箱形-椭圆-圆-椭圆-圆”的孔型系统,完成了Φ110 mm圆钢孔型设计。轧制后,Φ110 mm圆钢平均成材率达到90.31%,外径在109.10~111.05 mm波动,平均椭圆度1.16 mm,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 孔型设计 轧制参数 轧制表 Φ110 mm圆钢
下载PDF
CR200J型动车组DC110V漏电误报检测故障研究
15
作者 张虎 张健穹 +2 位作者 李相强 王庆峰 王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4,共6页
CR200J型动车组运行以来,多次发生拖车DC110V漏电流检测报警问题,亟待进行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从列车供电原理和直流漏电流传感器检测原理出发,对漏电报警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漏电流传感器电流响应特性测试验证了漏电检测误报的可... CR200J型动车组运行以来,多次发生拖车DC110V漏电流检测报警问题,亟待进行故障原因分析与解决。从列车供电原理和直流漏电流传感器检测原理出发,对漏电报警的原因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漏电流传感器电流响应特性测试验证了漏电检测误报的可能性,然后开展动车组DC110V漏电故障在线监测试验,明确了该故障为漏电检测误报,最后结合DC110V回路对地阻抗特性试验,从电磁兼容角度对漏电检测报警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漏电检测报警并非真实漏电,漏电时刻DC110V供电线产生幅值较大的频率为2.0~4.5 kHz的共模干扰电流,且漏电报警车辆在该频段阻抗仅为3~8Ω,远小于正常车辆的阻抗28~40Ω,导致DC110V线路中2.0~4.5 kHz共模电流超过0.5 A,直流漏电流传感器检测到此干扰信号后不能滤除该信号,造成漏电检测误报警。根据漏电误报的产生原因,从干扰源抑制和检测方式两方面提出以下改进建议:改进DC110V线路滤波器在此频段阻抗特性,降低共模干扰幅值;优化直流漏电流传感器,减少传感器误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DC110V 漏电流传感器 在线监测 电磁兼容 共模干扰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110 kV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辛峰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3期209-211,217,共4页
为优化110 kV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效果,提高故障检测率,保证输配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引入深度学习原理,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110 kV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研究。首先,建立110 kV输配电线路数学模型,更好地获取线路运行工况及电力参... 为优化110 kV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效果,提高故障检测率,保证输配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引入深度学习原理,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110 kV输配电线路运行故障检测研究。首先,建立110 kV输配电线路数学模型,更好地获取线路运行工况及电力参数。其次,采用有效值法计算线路各区段零序电流有效值与所有区段零序电流有效值平均值之比,根据计算结果,判断线路运行故障区段。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原理构建深度学习网络结构,提取故障区段的故障分量,计算线路故障距离,进而在故障区段内根据故障距离,确定故障点,实现故障检测定位目标。结果表明,应用提出的检测方法后,6条110 kV输配电线路运行的故障检测率均达到98%以上,能更加准确地检测输配电线路运行中潜在的故障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110 kV 输配电线路 故障 运行 检测
下载PDF
110 kV输电线路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乾飞 《电力安全技术》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110 kV输电线路的设计。通过前期设计人员对路径方案的规划对比,导线的技术经济对比,地线的远期配置,以及选择适应工程所需的杆塔和基础模型,来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更优。通过合理地选择线路路径、导线和地线参数、气... 结合实际工程,介绍110 kV输电线路的设计。通过前期设计人员对路径方案的规划对比,导线的技术经济对比,地线的远期配置,以及选择适应工程所需的杆塔和基础模型,来保证工程设计的质量更优。通过合理地选择线路路径、导线和地线参数、气象条件,进而合理地选取典型设计中的铁塔模块等,使得设计方案更合理,以达到工程经济技术指标更优,更加符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对输变电工程提出的“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等方面的建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 kV输电线路 工程设计 线路路径 导地线参数 铁塔
下载PDF
纳滤和反渗透法处理含Ag-110m的放射性废水
18
作者 戈建安 张斌 +1 位作者 王浩 高超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77-80,共4页
Ag-110m是核电厂放射性废水中主要γ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活度占核电厂总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份额高达57%,是放射性废水处理当中的关键核素。Ag-110m无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处理,在国内多家核电厂均存在Ag-110m的处理问题。本研究从解决... Ag-110m是核电厂放射性废水中主要γ放射性核素,其放射性活度占核电厂总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份额高达57%,是放射性废水处理当中的关键核素。Ag-110m无法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净化处理,在国内多家核电厂均存在Ag-110m的处理问题。本研究从解决Ag-110m的处理问题出发,以国内某核电厂真实放射性废水源项为基础,开展纳滤、反渗透、纳滤和反渗透联用处理Ag-110m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方法均能实现对放射性废水中Ag-110m的有效去除,去除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纳滤和反渗透联用≈反渗透>纳滤。在3种处理方法中,纳滤虽对Ag去除率最低,但仍可达99%,经纳滤处理后的放射性废水中Ag-110m放射性活度浓度低于15 Bq/L,满足核电厂的废水排放限值要求。并且纳滤具有处理效率高、对进水水质要求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从实际应用方面分析,采用纳滤处理核电厂放射性废水中Ag-110m是最为高效、经济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反渗透 Ag-110m 放射性废水
下载PDF
超硬磨料套料钻水下钻削P110钢的磨损实验
19
作者 吴涛 黄辉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P110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用作油气井的套管,使用硬质合金工具对其进行水下钻削时工具磨损严重。实验研究3种不同超硬磨粒及结合剂的套料钻水下钻削P110钢的磨耗比,跟踪观察套料钻表面的磨粒形貌变化,并分析金刚石磨粒表面的... P110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用作油气井的套管,使用硬质合金工具对其进行水下钻削时工具磨损严重。实验研究3种不同超硬磨粒及结合剂的套料钻水下钻削P110钢的磨耗比,跟踪观察套料钻表面的磨粒形貌变化,并分析金刚石磨粒表面的石墨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相同加工条件下,3种不同套料钻的端面磨耗大致相同,但使用金刚石磨粒的套料钻侧面磨损明显小于使用立方氮化硼(cBN)磨粒套料钻的;在水下加工条件下,端面金刚石磨粒会产生石墨化,但其仍保持一定的切削能力;结合剂硬度影响磨粒出露,从而导致套料钻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性能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硬磨料 套料钻 水下钻削 P110 磨损
下载PDF
HSP110 aggravates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by promoting NF-κB pathway 被引量:1
20
作者 Qing-Zhi Hu Zhen-Rui Cao +5 位作者 Wei-Xiong Zheng Min-Jie Zhao Jun-Hua Gong Cong Chen Zhong-Jun Wu Rui Tao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344-352,共9页
Background: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LT).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primarily involves over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Heat shock protein 110(HSP110)funct... Background: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pose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o liver transplantation(LT).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primarily involves overactivation of the immune system.Heat shock protein 110(HSP110)functions as a molecular chaperone that helps stabilize protein structures.Methods:An IRI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performing LT on Sprague-Dawley rats,and HSP110 was silenced using siRNA.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TUNEL,immunohistochemistry,ELISA and liver enzyme analysis were performed to assess IRI following LT.Western blotting and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ertinent molecular changes.Results:Our findings reveal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xpression of HSP110 at both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in the rat liver following LT(P<0.05).However,when rats were injected with siRNAHSP110,IRI subsequent to LT was notably reduced(P<0.05).Additionally,the levels of liver enzymes and inflammatory chemokines in rat 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P<0.05).Silencing HSP110 with siRNA resulted in a marked decrease in M1-type polarization of Kupffer cells in the liver and downregulated the NF-κB pathway in the liver(P<0.05).Conclusions:HSP110 in the liver promotes IRI after LT in rats by activating the NF-κB pathway and inducing M1-type polarization of Kupffer cells.Targeting HSP110 to prevent IRI after LT may represent a promising new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LT-associated 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FLAMMATION HSP110 Heat shock proteins NF-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