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nsitive Resource and Traffic Density Risk Analysis of Marine Spill Accidents Using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Big Data 被引量:1
1
作者 Eunlak Kim Hyungmin Cho +3 位作者 Namgyun Kim Eunjin Kim Jewan Ryu Heekyung Park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CSCD 2020年第2期173-181,共9页
This study developed a new methodology for analyzing the risk level of marine spill accidents from two perspectives,namely,marine traffic density and sensitive resources.Through a case study conducted in Busan,South K... This study developed a new methodology for analyzing the risk level of marine spill accidents from two perspectives,namely,marine traffic density and sensitive resources.Through a case study conducted in Busan,South Korea,detailed procedures of the methodology were proposed and its scalability was confirmed.To analyze the risk from a more detailed and microscopic viewpoint,vessel routes as hazard sources were delineated on the basis of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big data.The outliers and errors of AIS big data were removed using the 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algorithm,and a marine traffic density map was evaluated by combining all of the gridded routes.Vulnerability of marine environment was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 sensitive resource map constructed by the Korea Coast Guard in a similar manner to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dex approach.In this study,aquaculture sites,water intake facilities of power plants,and beach/resort areas were selected as representative indicators for each category.The vulnerability values of neighboring cells decreased according to the Euclidean distance from the resource cells.Two resulting maps were aggregated to construct a final sensitive resource and traffic density(SRTD)risk analysis map of the Busan–Ulsan sea areas.We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SRTD risk analysis by comparing it with the actual marine spill accident records.Results show that all of the marine spill accidents in 2018 occurred within 2 km of high-risk cells(level 6 and above).Thus,if accident management and monitoring capabilities are concentrated on high-risk cells,which account for only 6.45%of the total study area,then it is expected that it will be possible to cope with most marine spill accidents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D risk analysis AIS big data Sensitive resource Marine spill accidents Marine traffic Traffic density Marine oil spill
下载PDF
Legal Issues and Scientific Constraints in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the Deepwater Horizon Oil Spill in Mexico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EEZ) in the Gulf of Mexico
2
作者 Luis A. Soto Alfonso Vázquez-Botell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5期39-45,共7页
The largest accidental marine oil spill (4.9 million barrels) in the Gulf of Mexico (GoM) seabed (1600 m) caused by the sinking of the Deepwater Horizon oil rig in 2010, put to the test once again the resilient capaci... The largest accidental marine oil spill (4.9 million barrels) in the Gulf of Mexico (GoM) seabed (1600 m) caused by the sinking of the Deepwater Horizon oil rig in 2010, put to the test once again the resilient capacity of the pelagic and benthic realms of this Large Marine Ecosystem. Many are the ecological services provided by its waters (fisheries, tourism, aquaculture and fossil fuel reserves) to neighboring countries (US, Mexico and Cuba). However, the unprecedented volumes of hydrocarbons, gas and chemical dispersants (Corexit) introduced in the system, represent ecological stressors whose deleterious effects are still the subject of civil claims and scientific controversy. Presumably, the short scale effects were confined to the Gulf’s northeastern shallow waters, and the combined actions of weathering, biodegradation, and oil recovery left the system almost under pre-spill conditions. Unfortunately, surface and subsurface oil plumes were detected in the spill aftermath, and their dispersion trajectories threatened Mexico EEZ. Surface oil slicks were detected in the pristine waters of northern Yucatán, while subsurface oil plumes from the Macondo’s well blowout were dangerously advancing southwest towards key fishing grounds in the northwestern GoM. This disaster prompted the Mexican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an ambitious ocean monitoring program adopting a bottom-up approach focused on building a base line for more than 42 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variables for water, sediment and biota from the continental shelf-slope region of the NW GoM. Technological constraints have precluded systematic observations in the vast Mexican EEZ that could discriminate natural variability and oil seep emissions from antropic disturbances. Therefore, preliminary risk analyses relied on seasonal and historical records. Two years of field observations revealed subtle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studied area attributed to antropic disturbances. Waters maintained oligotrophic conditions and zooplankton and benthic infaunal biomass were also poor. Biomarkers in sediments and biota did not exceed EPA’s benchmarks, and sediment’s fingerprinting (δ13C) indicated marine carbon sources. Geomarkers revealed an active transport from the Mississippi towards the NW GoM of phyllosilicates bearing a weathered oil coating. Consequently, shelf and slope sediment toxicity begins to show an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region. The complexity of hydrocarbons bioaccumul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processes in deep waters of the GoM seems to indicate that meso-and large-scale observations may prove to be essential in understanding the capacity of the GoM to recover its ecologic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WATER HORIZON Macondo’s oil spill accident Mexico’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GULF of Mexico
下载PDF
Maritime Oil Spill Risk Assessment for Hanhikivi Nuclear Power Plant
3
作者 Juho Helander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5年第2期166-178,共13页
Fennovoima is planning to build a new nuclear power plant unit-Hanhikivi 1, on a greenfield site in Northern Finland. A nearby maritime oil spill accident is one of the external events analysed in the probabilistic ri... Fennovoima is planning to build a new nuclear power plant unit-Hanhikivi 1, on a greenfield site in Northern Finland. A nearby maritime oil spill accident is one of the external events analysed in the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of the plant. In the worst case, the oil could cause a loss of the ultimate heat sink by blocking the sea water intake screens. By considering the maritime traffic, oil transport and oil spill accident data in the Baltic Sea area, the annual probabilities of nearby, significant oil spills are evaluated. Event tree analysis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probability that significant amount of oil enters the plant intake tunnel. The spill behaviour is considered, including oil spreading, dissolution, dispersion and movement due to wind and currents. In addition, oil combat measures including the use ofoil booms and skimmers are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 oil spill oil accident event tree analysis Baltic Sea.
下载PDF
基于EFDC模型的靖江河道多码头开发段溢油事故综合污染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宇 马明睿 +3 位作者 钟毅 韦婉霞 李丹萍 孙嘉慧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6,共7页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模拟了长江靖江开发段6个码头溢油事故下油膜漂移路径,提出了溢油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了多码头溢油事故的污染风险指数分布及其对保护区的综合污染风险指数。结果表明:码头位置和周围流场影响油膜的漂移路... 基于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模拟了长江靖江开发段6个码头溢油事故下油膜漂移路径,提出了溢油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计算了多码头溢油事故的污染风险指数分布及其对保护区的综合污染风险指数。结果表明:码头位置和周围流场影响油膜的漂移路径;急流区溢油事故产生的油膜峰值迁移速度快,影响距离长,而缓流区溢油事故产生的油膜聚集程度高,影响时间长;多码头溢油事故产生的污染风险主要分布在各油膜路径的叠加区域,在开发段中部至下游末端形成强等级污染风险带,综合污染风险指数约为1.6;风险带主要影响W1保护区,应在高风险区域提前采取应急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码头 溢油事故 漂移扩散 EFDC模型 污染风险评估 靖江开发段
下载PDF
引江补汉工程取水口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5
作者 张可可 刘金珍 +2 位作者 王中敏 刘扬扬 吴比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6-62,共7页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为保障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安全和湖北省补水区城乡生活供水安全,有必要在工程取水口周边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充分考虑水质保护要求、交通航运、港口建设发展、应急响应需求等因素的基础...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后续水源,为保障汉江中下游干流水质安全和湖北省补水区城乡生活供水安全,有必要在工程取水口周边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充分考虑水质保护要求、交通航运、港口建设发展、应急响应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三峡调度运行不同水位情况、工程引水代表流量和相应水质条件设计工况情景,基于水动力水质模型计算和应急响应时间估算结果,提出引江补汉工程龙潭溪取水口水源保护区范围建议,为将来保护区划定提供技术支撑。计算结果表明,以龙潭溪取水口为中心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径向距离应≥1.3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保护区划分 水动力模型 溢油事故 应急响应 引江补汉工程
下载PDF
中国海油溢油处置能力的建设现状及挑战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杨 宋燕 +3 位作者 郭鸿飞 张洪涛 吴亮 尹建国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7期161-164,共4页
中国海油高度重视海上油气生产安全,为了有效应对海上溢油事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海上溢油应急体系,随着中国海油勘探开发的规模逐渐增大,海上油气开发生产方式及油气种类日益增多,特殊区域溢油特殊种类原油泄漏处置... 中国海油高度重视海上油气生产安全,为了有效应对海上溢油事故,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一套海上溢油应急体系,随着中国海油勘探开发的规模逐渐增大,海上油气开发生产方式及油气种类日益增多,特殊区域溢油特殊种类原油泄漏处置方法与一般溢油事故有所不同。文章结合中国海油海上油气开发前沿和中国海油现有海上溢油处置能力建设现状,探讨特殊环境特殊种类原油溢油事故的特点及处置难点,并与现有溢油处置能力对比,分析两者差距,以期为中国海油海上溢油事故处置能力建设提供参考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应急能力建设 特殊区域溢油 特殊种类原油泄漏 溢油事故处置
下载PDF
澜沧江水域溢油风险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7
作者 贾建娜 刘连坤 +1 位作者 段鑫越 张凯磊 《水道港口》 2024年第4期536-542,550,共8页
目前溢油风险评价研究多集中在海洋方面,受河流溢油事故风险源和风险受体复杂性影响,现有溢油风险评价方法难以满足多样性环境条件下河流溢油区域风险管理需要。从风险源危险性、控制机制有效性和风险受体敏感性等三个方面建立了澜沧江... 目前溢油风险评价研究多集中在海洋方面,受河流溢油事故风险源和风险受体复杂性影响,现有溢油风险评价方法难以满足多样性环境条件下河流溢油区域风险管理需要。从风险源危险性、控制机制有效性和风险受体敏感性等三个方面建立了澜沧江水域溢油风险多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8个准则层指标和22个细化指标,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澜沧江水域溢油风险度量化计算方法,并由此得出中缅输油管道—糯扎渡电站、糯扎渡电站—思茅港、思茅港—景洪大坝、景洪大坝—景洪港、景洪港—关累港等不同区域的溢油风险值,为澜沧江溢油应急资源配备和应急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 层次分析法 风险源 溢油事故 溢油风险评价
下载PDF
探析海上大型溢油事故处置中的应急船舶管理
8
作者 马洪兵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10期7-9,共3页
海上大型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毁灭性影响,对海洋生物、鸟类和植被的直接损害,也会对渔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能引发公共健康问题,影响周边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稳定。文中分析了海上溢油事故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强... 海上大型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毁灭性影响,对海洋生物、鸟类和植被的直接损害,也会对渔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产生影响,还可能引发公共健康问题,影响周边社区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稳定。文中分析了海上溢油事故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强调了应急船舶在快速反应和事故处置中的关键角色,对当前应急船舶管理现状进行了概述,最后提出了在海上大型溢油事故处置中有效管理应急船舶的关键措施,以保障事故应对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溢油事故 应急管理 应急船舶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功能性多孔炭材料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姜春明 张宏哲 +4 位作者 张海峰 赵永华 袁纪武 郭秀云 邱介山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5-301,共7页
多孔炭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发达等优点,是应急处理泄漏油品、有毒化学品和废水的理想吸附剂。通过对多孔炭材料作为吸附剂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多孔炭材料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前景及未... 多孔炭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结构发达等优点,是应急处理泄漏油品、有毒化学品和废水的理想吸附剂。通过对多孔炭材料作为吸附剂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多孔炭材料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中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工作进行了评述和展望。讨论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基于多孔炭材料的合理技术路线和工艺条件,指出研发新型功能性多孔炭材料及做好基础数据的积累是今后研究工作的努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炭材料 突发污染事故 应急处置 泄漏
下载PDF
海洋石油平台溢油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吕妍 魏文普 +2 位作者 张兆康 王佳 安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8,共6页
通过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我国钻井平台及生产平台的溢油风险因子,初步建立了该类设施的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级模型对目标设施的溢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该评价方法对渤海某一钻井平台进行溢油风险分析,结果... 通过层次分析法,系统分析了我国钻井平台及生产平台的溢油风险因子,初步建立了该类设施的溢油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级模糊综合评级模型对目标设施的溢油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该评价方法对渤海某一钻井平台进行溢油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溢油风险等级较低,风险因子中海区环境及平台疲劳老化程度的风险相对突出。该评价方法可及时判断目标设施的溢油风险等级,为减少、预防各类平台溢油事故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平台 溢油事故 溢油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海洋溢油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 被引量:16
11
作者 沈新强 丁跃平 袁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3-97,共5页
2006年4月22日舟山沿岸渔场的韩国籍现代独立轮发生溢油事故,根据溢油区域的油类、天然渔业资源的现状监测结果,溢油油品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结合历史资料提出海洋溢油污染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的指标和方法。从生物资... 2006年4月22日舟山沿岸渔场的韩国籍现代独立轮发生溢油事故,根据溢油区域的油类、天然渔业资源的现状监测结果,溢油油品对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结合历史资料提出海洋溢油污染事故对天然渔业资源损害评估的指标和方法。从生物资源增殖的角度,评估渔业资源恢复所需的费用。监测与评估结果表明,溢油事故海域表层水体中油类含量分布范围为0.365-984.400 mg·L^-1,平均含量151.478mg·L^-1,该油品对海蜇水螅体的24h-LC50值为3.5 mg·L^-1,对牙鲆仔鱼的24h-LC50值为2.0 mg·L^-1。溢油扩散范围达300 km^2(≥0.3 mg·L^-1)以上,其中造成天然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影响的海域范围达100 km^2(≥5.0 mg·L^-1)以上。该油污染事故造成鱼卵和仔鱼的总损失量分别为6.7×10^7个和1.17×20^9尾,鱼、虾和蟹类幼体总损失量分别为515354102尾、2386250520尾和56801322尾,潮间带底栖动物总损失量为81622968个。该溢油事故海域的渔业资源恢复所需总费用估算为2 569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溢油事故 天然渔业资源 影响评估
下载PDF
船舶碰撞和搁浅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12
作者 祁恩荣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2001年第4期67-80,共14页
碰撞和搁浅是引发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灾难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船舶碰撞和搁浅力学、破损船体剩余强度、外板破裂准则和耐撞性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船舶碰撞和搁浅领域的研究现状 ,分析和总结了实船事故调查、试验和数值模拟... 碰撞和搁浅是引发船体破损、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灾难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船舶碰撞和搁浅力学、破损船体剩余强度、外板破裂准则和耐撞性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船舶碰撞和搁浅领域的研究现状 ,分析和总结了实船事故调查、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 ,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搁浅 环境污染 漏油 船体设计 数值模拟 能量吸收 船舶碰撞
下载PDF
金刚烷类风化规律及其在油源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彬 曹磊 +2 位作者 郑立 李景喜 王小如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2-367,共6页
以渤海常青号原油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模拟风化实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对风化样品中金刚烷类进行检测;通过图谱和风化特征分析,探讨了原油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风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50d风化,渤海原油单金刚烷类稳定性为:四甲基单金刚烷>... 以渤海常青号原油为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模拟风化实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对风化样品中金刚烷类进行检测;通过图谱和风化特征分析,探讨了原油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的风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50d风化,渤海原油单金刚烷类稳定性为:四甲基单金刚烷>三甲基单金刚烷>二甲基单金刚烷>一甲基单金刚烷>单金刚烷;双金刚烷类稳定性为:二甲基双金刚烷>一甲基双金刚烷>双金刚烷,且双金刚烷类抗风化能力普遍强于单金刚烷类.经t检验和重复性限法分析,所筛选的23个金刚烷类诊断比值指标经历50 d风化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可作为油源的鉴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溢油事故 海面溢油风化 风化模拟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金刚烷 溢油指纹鉴别
下载PDF
我国海洋溢油事故特征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宫云飞 赵鹏飞 +4 位作者 兰冬东 朱容娟 许妍 鲍晨光 于春艳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11期42-45,共4页
文章通过对1971—2011年期间发生在我国沿海海域内溢油量在50t以上的海洋溢油事故数据的收集调查,分析了海洋溢油事故的年际变化、事故原因、油品种类、事故发生地区、事故等级等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1年我国50t以上海洋溢油... 文章通过对1971—2011年期间发生在我国沿海海域内溢油量在50t以上的海洋溢油事故数据的收集调查,分析了海洋溢油事故的年际变化、事故原因、油品种类、事故发生地区、事故等级等的统计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1年我国50t以上海洋溢油事故共发生81起,溢油总量为49 667t;碰撞是造成海洋溢油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占总溢油次数的48.2%;污染物类型主要为燃油、原油和柴油;广东省和山东省是发生溢油事故的大省;特别重大溢油事故发生频率为0.32次/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溢油 污染事故 特征 趋势分析 我国
下载PDF
溢油事故对水产养殖损害评估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沈新强 袁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针对溢油事故对养殖生产损害缺少系统评估方法的现状,结合溢油事故实例,探讨溢油事故对养殖生产损害评估指标、方法与程序,提出溢油事故对养殖生产损害评估指标体系由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和水产养殖损害评估子体系两部分构成。其中,... 针对溢油事故对养殖生产损害缺少系统评估方法的现状,结合溢油事故实例,探讨溢油事故对养殖生产损害评估指标、方法与程序,提出溢油事故对养殖生产损害评估指标体系由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和水产养殖损害评估子体系两部分构成。其中,溢油事故污染指标子体系包括溢油品种特征、溢油时间特征、溢油空间特征、溢油动态特征、溢油区环境特征和溢油防范措施,水产养殖损害评估子体系包括养殖产量与经济损失、养殖设施污染损失、清污与防护措施、调查与评估。同时提出溢油事故对养殖生产损害评估程序在不同情形下各指标参数的选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溢油事故 水产养殖 损害 评估
下载PDF
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某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方法案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东生 马绍赛 +5 位作者 陈碧鹃 崔正国 赵俊 刘传霞 张旭志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42,共7页
本研究针对渤海中部某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事故发生后的油膜漂移扩散和油膜消失后的溶解态分布趋势,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界定事故溢油对渤海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范围,进而估算天然渔业资源损失。结果... 本研究针对渤海中部某船舶碰撞溢油事故,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对事故发生后的油膜漂移扩散和油膜消失后的溶解态分布趋势,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界定事故溢油对渤海天然渔业资源的影响范围,进而估算天然渔业资源损失。结果显示:溢油量按13 m^3计算,油膜存在期约为72 h,累加油膜扫海面积约为69.19 km^2;油膜消失后,事故溢油仍会以溶解态、乳化态或悬浮颗粒态在海水中扩散,水体中的石油烃含量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溢油在第11天中午即可抵岸;油膜会造成渔业资源损失,油膜消失后,悬浮颗粒态和乳化态石油在岸滩等因素影响下会形成凝聚态石油,并对潮间带生物造成影响。其影响面积结合溶解态抵岸区域内自然岸线长度予以估算,经评估,在油膜扫海区域及受影响潮间带范围内,事故经济损失额合计为631.9万元。本研究对数值模型方法在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中的应用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为无现场观测数据支撑的海洋溢油事故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拉格朗日方法 溢油事故 天然渔业资源损失评估
下载PDF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方法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欣 施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4-168,共5页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是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受到溢油量、事故发生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多属性分类问题.利用熵值法、关联度法和BP神经网络法3种目前常用的事故等级评估方法,对上海港1984─2003年发生的12起船... 船舶溢油事故等级评估是船舶溢油应急计划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受到溢油量、事故发生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多属性分类问题.利用熵值法、关联度法和BP神经网络法3种目前常用的事故等级评估方法,对上海港1984─2003年发生的12起船舶溢油事故进行了危害等级判定,以期探索溢油事故等级合理量化评估技术方法.对比了3种方法在结果一致性、误差精度上的优劣性及实际适用性.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和关联度法适用性较好,熵值法必须结合专家打分才能得到较好的判定结果;同时BP神经网络法的评估结果一致性比率较高,误差率较低,但存在建模成本高和对噪声较敏感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评估 熵值法 关联度法 BP神经网络 船舶溢油事故
下载PDF
河口近海水环境问题数值模拟的若干注记 被引量:4
18
作者 耿兆铨 李志永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3,共5页
针对河口近海越来越多的环境水力学问题,列举其数值模拟的工作步骤、内容和选择数学模型的原则,介绍数值模拟技术和经验,强调采用设计流场的必要性和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的重要性。具体讨论浓度(温度)场计算、海域事故溢油模拟以及工程... 针对河口近海越来越多的环境水力学问题,列举其数值模拟的工作步骤、内容和选择数学模型的原则,介绍数值模拟技术和经验,强调采用设计流场的必要性和计算成果合理性分析的重要性。具体讨论浓度(温度)场计算、海域事故溢油模拟以及工程水域泥沙冲淤预测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 近海 环境水力学 数值模拟 设计流场 泥沙 事故溢油
下载PDF
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框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益强 伍良 陈玲 《灾害学》 CSCD 2002年第4期87-91,共5页
一旦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将有效地负责溢油事故的各种应急处理,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本框架可为建立海上... 一旦发生海上溢油事故,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将有效地负责溢油事故的各种应急处理,以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本文初步给出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分析了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功能。本框架可为建立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反应系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事故 应急反应系统 海上运输 海洋生态系统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偿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鸣鹤 丁永生 +2 位作者 殷佩海 熊德琪 郑道昌 《航海技术》 2005年第1期65-69,共5页
此文针对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偿评 估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 该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建立了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偿 的神经网络评估模型,并以具体案例来验证该模型的 可靠性,结果比较满意。该模型对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 此文针对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偿评 估非线性系统的复杂性,分析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 该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建立了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偿 的神经网络评估模型,并以具体案例来验证该模型的 可靠性,结果比较满意。该模型对船舶油污事故损害赔 偿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害赔偿 案例 领域 可能性 具体 实用价值 评估 结果比较 事故 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