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承 生存 发展——论侗族大歌文化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邓钧 邓光华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5-121,共7页
随着现代化大潮的到来,侗族地区的封闭状况逐步被打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很大变化,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种种困境,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当下争论的热点问题。有人认为侗族大歌只能维系祖祖辈辈一脉相承的模式,走产业... 随着现代化大潮的到来,侗族地区的封闭状况逐步被打破,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产生了很大变化,侗族大歌的传承面临种种困境,因此,如何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当下争论的热点问题。有人认为侗族大歌只能维系祖祖辈辈一脉相承的模式,走产业化路子是有悖传统的。本文以社会学、文化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对侗族地区的深入考察分析,指出侗族大歌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变"和"不变"的双重特点。它虽有很强不变性,但必须以保留其封闭状态为前提。而其可变的一面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生机。侗族大歌适时转型、走市场化、产业化之路,是在当前传承危机下找到的一条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路子。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侗族大歌文化产业应该把握好一个度,对其发展必须正确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大歌 保护传承 生存、发展 文化转型
下载PDF
侗族大歌的传承危机、现代变迁与前途展望——贵州从江小黄寨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晓明 吴娟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9-114,共6页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以及现代传媒、娱乐业的渗入,原生态侗族大歌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与传承危机。小黄嘎老的传承与展演方式发生了各种现代变迁,包括外出"文艺调演"、外出"文艺打工"、本地旅游接待表演与本地其他侗歌... 随着打工潮的兴起以及现代传媒、娱乐业的渗入,原生态侗族大歌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与传承危机。小黄嘎老的传承与展演方式发生了各种现代变迁,包括外出"文艺调演"、外出"文艺打工"、本地旅游接待表演与本地其他侗歌教育。小黄寨的个案研究表明,侗歌商业开发与侗歌保护传承关系复杂,前者对后者既有促进也有腐蚀作用。侗歌传承的坦途需要本土文化精英与政府、民间组织的良好协作来共同开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大歌(嘎老) 传承危机 现代变迁 文艺打工 旅游展演
下载PDF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视域下的侗族大歌传播危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栋梁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2期69-77,共9页
侗族大歌以其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侗族大歌音乐风格多样性的形成,是侗族文化价值观、对歌习俗、方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侗族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侗族大歌原有的社会文化功能逐渐被替代,文化供求关系失衡... 侗族大歌以其多样化的音乐风格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侗族大歌音乐风格多样性的形成,是侗族文化价值观、对歌习俗、方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侗族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侗族大歌原有的社会文化功能逐渐被替代,文化供求关系失衡,其音乐多样性风格的生成、传播机制瓦解,生存危机显现。要将侗族大歌作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应注意保持侗族大歌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同时以跨文化审美感知为价值传导路径,形成文化事业与产业并行、互促的双轨发展机制,这样才能激发新时代侗族大歌音乐风格多样性发展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资源 侗族大歌 多样性 传播危机
下载PDF
文化模式:行为模式与生计方式的整合——以侗族大歌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伍孝成 田红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9-12,共4页
凡是在一个民族还是在一个民族的某一社区显示出特殊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在该文化中得到充分的表达,肯定是铸成文化惯例或文化习性的重要元素和粘合剂,要理解一种文化,要认识一种文化,就必须理清这一要素在整个文化网络中的渗透力。以侗... 凡是在一个民族还是在一个民族的某一社区显示出特殊价值的东西,一定会在该文化中得到充分的表达,肯定是铸成文化惯例或文化习性的重要元素和粘合剂,要理解一种文化,要认识一种文化,就必须理清这一要素在整个文化网络中的渗透力。以侗族大歌为例,从侗族(南侗支系)的"无字传歌声"的行为模式与侗族的生计方式的整合中解读侗族的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模式 生计方式 侗族大歌
下载PDF
苗族与侗族民歌的文化生态与演唱特点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贵华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8年第2期15-18,共4页
苗族与侗族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文化底蕴十分厚重,而音乐文化尤其独特,运用民族音乐学研究方法,结合人类学特点,对苗族与侗族民歌的文化生态和演唱特点加以研究,找出其特点与规律,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 苗族 侗族 民歌 文化生态 演唱特点
下载PDF
侗族琵琶歌中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彦增 吴昌玉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10期26-29,共4页
侗族琵琶歌是侗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传统伦理思想,包括恋爱自由、孝敬长辈、团结和睦、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等等。这些伦理思想的形成与侗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等紧... 侗族琵琶歌是侗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瑰宝,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传统伦理思想,包括恋爱自由、孝敬长辈、团结和睦、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等等。这些伦理思想的形成与侗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等紧密相关。在传承侗族琵琶歌中蕴含的传统伦理思想时,我们要注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侗族优秀的伦理思想不断得到传播和弘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琵琶歌 伦理思想
下载PDF
论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天雪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董仲舒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提出以政治统一为目的、思想统一为手段的“大一统”思想,并通过加强封建王权,利用国家力量达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 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董仲舒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提出以政治统一为目的、思想统一为手段的“大一统”思想,并通过加强封建王权,利用国家力量达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统一了思想,从而将中国统一国家的发展同中华民族的发展置于同一轨道。强大的统一国家政权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和政治保障,同时日益增强的民族凝聚力,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大一统”思想 中华民族凝聚力
下载PDF
浅议侗族“大歌” 被引量:2
8
作者 肖育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9-11,共3页
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文章通过对流行区域、特征对侗族大歌的深刻影响,探讨在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中侗族大歌的传承和跨文化意义。
关键词 侗族大歌 流行区域 定义 特征 种类 艺术价值 现状
下载PDF
侗族拦路歌多声形态形成的历史文化根源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明政 付晓玲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124-127,134,共5页
侗族拦路歌俗称"嘎莎困",意即用歌来拦挡、阻塞道路,一般在迎亲时和节庆期间邀请外寨歌班来演出时演唱。侗族拦路歌多声形态历史悠久,它的形成、发展与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月也"、&qu... 侗族拦路歌俗称"嘎莎困",意即用歌来拦挡、阻塞道路,一般在迎亲时和节庆期间邀请外寨歌班来演出时演唱。侗族拦路歌多声形态历史悠久,它的形成、发展与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主要从"月也"、"行歌坐夜"、对唱习俗、侗语等四方面对侗族拦路歌多声形态形成的根源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拦路歌 多声形态 历史文化 根源
下载PDF
怀化侗族情歌赏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果朋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期115-116,共2页
湘西北侗民歌是数量最多、生命力最强、特色浓郁的歌种,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曲调多样,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湘西侗族情歌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地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特点,探索民族音乐发展之路。
关键词 情歌 北侗 玩山歌 赶坳歌
下载PDF
侗族民间音乐论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俊 《云梦学刊》 2002年第5期68-71,共4页
侗族素有“音乐的民族”之称。其民间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南、北两大方言区的音乐形态各具特色。通过对侗族民间歌曲、民间器乐及戏曲音乐的基本形态、基本特点和主要内容的系统论述 ,给出了其民间音乐文化构成要素的轮廓概貌。
关键词 侗族 民间歌曲 民间器乐 戏曲音乐
下载PDF
侗族先民放排苦难生活的诗意叙述——侗族长篇口传叙事诗《放排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咏梅 《贺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排歌》表现了侗族青年男女丰富的情感生活,反映了当时侗族地区山川河流的地理风貌,记录了从梅林到梧州千里放排一路过滩的人文地理及风情,是梅林地区侗族农业生产、民俗风情、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去&qu... 侗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排歌》表现了侗族青年男女丰富的情感生活,反映了当时侗族地区山川河流的地理风貌,记录了从梅林到梧州千里放排一路过滩的人文地理及风情,是梅林地区侗族农业生产、民俗风情、民间生活的真实写照,值得我们去"抢救、保存、保护和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口传叙事诗 《放排歌》
下载PDF
贵州从江龙图侗族拦路歌探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明政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拦路是侗族最高的迎宾礼节,最隆重的迎宾仪式。侗族拦路歌反映了侗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侗族人民幽默风趣的精神面貌,它与侗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研究侗民族的婚恋关系、社会结构、精神生活的宝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 拦路是侗族最高的迎宾礼节,最隆重的迎宾仪式。侗族拦路歌反映了侗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侗族人民幽默风趣的精神面貌,它与侗族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研究侗民族的婚恋关系、社会结构、精神生活的宝贵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侗族不同地区拦路歌的情况各不相同,贵州从江龙图的侗族拦路歌独具特色,它是大型的多声部合唱组曲,由"噢嗨顶"、"八错"、"嘎必又"、"嘎务"、"嘎奈"五部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拦路歌 嘎必又 嘎务
下载PDF
董仲舒的诗观念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硕民 《衡水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31-36,共6页
董仲舒治《诗》贵志重德,以诗证事、以诗证志,以阐发其政治思想为指归,赋予诗以哲学意蕴。提出诗书序其志、诗颂显德、以诗为法、诗无达诂等观念,这对后来诗义的理解产生很大影响。其诗观念体现其治经的方法论,并以此为其传播儒家思想... 董仲舒治《诗》贵志重德,以诗证事、以诗证志,以阐发其政治思想为指归,赋予诗以哲学意蕴。提出诗书序其志、诗颂显德、以诗为法、诗无达诂等观念,这对后来诗义的理解产生很大影响。其诗观念体现其治经的方法论,并以此为其传播儒家思想、巩固皇权政治寻找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诗经》 诗书序其志 诗颂显德 以诗为法 诗无达诂
下载PDF
北侗语言转用对北侗民歌传承的影响
15
作者 倪幸媛 龙菊燕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7-21,共5页
侗语是侗族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侗歌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反映着侗族人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侗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北侗民歌传承特点的阐述,北侗方言区侗语转用现状及其不利影响的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侗族 语言转用 民歌 影响
下载PDF
宋辽西夏金民族互动过程述论
16
作者 徐杰舜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60,共6页
中国民族团结的发展在经历了隋唐的第二次大整合之后,在宋辽西夏金元时又进入第二次大冲突时期。
关键词 中国 民族团结 宋辽西夏金元时代 民族互动 五代十国时期
下载PDF
多元求真 立足本土——“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研讨会暨广西南宁第五届ICTM多声部音乐学术研讨会”述要
17
作者 楚卓 肖艳 《艺术探索》 2017年第5期92-101,共10页
为深入传承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积极拓展非遗项目与高校研究合作平台,由广西文化厅非遗处、广西艺术学院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共同主办的"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研讨会暨广西南宁第五届ICTM多声... 为深入传承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积极拓展非遗项目与高校研究合作平台,由广西文化厅非遗处、广西艺术学院及国际传统音乐学会(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共同主办的"广西非遗项目中的多声部音乐研讨会暨广西南宁第五届ICTM多声部音乐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7~12日在广西艺术学院顺利召开。这是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第一次来中国交流,是一次跨国界的区域研究合作学术盛会。该研究组20多名成员与北京、台湾、江西、广西等地区的学者齐聚一堂,开展了五个专题研讨。广西壮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台湾布农人的民间艺人,及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学生、广西艺术学院合唱团,进行了多声部音乐展示。此次研讨会详细阐述了有关多声部音乐研究的各种问题,从非遗视域进一步阐发了多声部音乐研究的意义,为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多声部音乐的学术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非遗 多声部音乐 ICTM多声部音乐研究组 壮侗语各民族多声部民歌
下载PDF
论侗族情歌对唱的艺术魅力
18
作者 刘纯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8-10,共3页
侗族情歌是侗族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侗族人们无时无刻不接受它的洗礼,它包罗万象,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侗族人民。通过对侗族情歌对唱的方式、语言特征、旋律、调式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侗族情歌,感受到侗族情歌的艺... 侗族情歌是侗族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侗族人们无时无刻不接受它的洗礼,它包罗万象,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侗族人民。通过对侗族情歌对唱的方式、语言特征、旋律、调式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侗族情歌,感受到侗族情歌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情歌 对唱 调式 旋律 语言特色
下载PDF
宋儒民族思想研究
19
作者 宋丽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29-32,共4页
宋儒坚信以礼教为代表的汉族文化具有至上性,坚决抵制外族文化。为维护宋王朝代表的汉族利益,他们从传统和经典之中寻找宋王朝政治合法性的理论依据,同时又迫切要求平息民族间的敌视情绪,把仁爱、和平共处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理想法则。
关键词 宋儒 民族 正统 大爱 礼教
下载PDF
董仲舒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
20
作者 迟成勇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74-80,共7页
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综合先秦诸子百家之学,继承和发展先秦儒学,创立汉初新儒学,实现了儒学的第一次综合创新,并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居于国家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思想,同时也开启了宋明新儒学之先河,对儒学精神... 西汉大儒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综合先秦诸子百家之学,继承和发展先秦儒学,创立汉初新儒学,实现了儒学的第一次综合创新,并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居于国家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思想,同时也开启了宋明新儒学之先河,对儒学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董仲舒“大一统”思想、重义轻利思想及德治教化思想等,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独特而多面的影响,其精华或合理性的因素对涵养中华民族精神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其糟粕或神学化、制度化的因素则戕害了人的独立人格,对中华民族精神健康发展起着消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大一统 重义轻利 德治教化 中华民族精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