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9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Confession Caused by Laughter─Albert Camus and His Novel"The Fall" 被引量:1
1
作者 Gao Mei(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Kunm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unming 650093)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4年第S1期50-52,共3页
AConfessionCausedbyLaughter─AlbertCamusandHisNovel"TheFall"GaoMei(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s,Kunminginstit... AConfessionCausedbyLaughter─AlbertCamusandHisNovel"TheFall"GaoMei(DepartmentofForeignLanguages,KunminginstituteofTechnology,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UGHTER confession judgepenitent PHILOSOPHICAL the existentialistliterature hypocrisyChinese BOOKS and reference materials classification number 103
下载PDF
Writing as a Supplement: Jacques Derrida's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Rousseau's Confessions
2
作者 Gerasimos Kakoliris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5年第6期302-313,共12页
The present study constitutes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Rousseau's Confessions that Derrida undertakes in the second part of Of Grammatology. In this examination, the author will first lis... The present study constitutes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the deconstructive reading of Rousseau's Confessions that Derrida undertakes in the second part of Of Grammatology. In this examination, the author will first list some of the significations into which Derrida disperses (forced, as he asserts himself, by an "inassimilable residue" in the text itself) the meaning that he has already construed as apparently simple during the first moment of deconstructive reading (i.e., "the doubling commentary"); the author will then go on to enquire into the operations which enable Derrida to arrive at these self-conflicting significations. The main aim of this essay is to demonstrate that it is not language alone that disables the philosophy of Rousseau and enables the philosophy of Derrida. When Derrida attempts to support his philosophy through an analysis of Rousseau's theory of language and the alleged contradictions in Rousseau's texts, he misinterprets basic tenets of these texts in order to make them conform to the presuppositions of the deconstructive approach. The "reversal" and "displacement" of metaphysical conceptuality in the text of the Confessions is made possible after the text has had meanings transposed into it from a plurality of other texts. Derrida attributes to the text significations he discovers by construing, explicating and over-reading passages that occur elsewhere in Rousseau's total oeuvre (especially in the Essay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RIDA Deconstructive Reading Rousseau's confessions
下载PDF
Confessions of a Happy Househusband
3
作者 Ed Burguiere 谢琼 《语言教育》 1999年第3期21-24,共4页
The alarm goes off at 6:15.I pull up the covers,post-poning the inevitable,while my wife takes her morning show-er.Soon it will be time to get my son ready for school,makemy daughter’s breakfast and prepare a sack lu... The alarm goes off at 6:15.I pull up the covers,post-poning the inevitable,while my wife takes her morning show-er.Soon it will be time to get my son ready for school,makemy daughter’s breakfast and prepare a sack lunch. By 7:00A.M.my wife and I meet for one last embrace.But she is theone who steps into the car and drives off to work as I finish 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fessions of a Happy Househusband
下载PDF
CONFESS用法译评
4
作者 吴国良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Confess是英语语言文学中的常用词。传统英语对其用法大都只作现象罗列,与近义词的比较也往往缺乏深层次的语义探究。本文拟从语言学的角度对confess及与之相关的词项作用法特征和潜在语义的译评,以求教于外语界的同行。
关键词 confess 词的用法
下载PDF
论监察从宽处罚建议制度的适用及其完善
5
作者 周建成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17-226,共10页
监察从宽处罚建议是监察机关在职务犯罪案件调查过程中享有的一项职权,该项制度对于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提高职务犯罪案件调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对监察从宽处罚建议... 监察从宽处罚建议是监察机关在职务犯罪案件调查过程中享有的一项职权,该项制度对于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及提高职务犯罪案件调查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对监察从宽处罚建议制度的适用条件和程序进行了明确规定,监察实践中该项制度的适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结合规范与实践分析,监察从宽处罚建议适用制度仍然存在着适用条件模糊、适用效力不清以及适用比例不均衡等现象,为此应当在厘清监察从宽处罚建议性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该项制度进行完善,以发挥其在职务犯罪案件处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从宽处罚建议制度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适用条件 适用效力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再完善:以轻微犯罪治理为场域 被引量:3
6
作者 孙道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轻微犯罪时代。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治理轻微犯罪是重要的刑事司法途径。然而,轻微犯罪治理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间仍存在一定的不适性,特别是实体与程序的衔接不畅、治理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不一致等。因此,应当强化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轻微犯罪时代。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治理轻微犯罪是重要的刑事司法途径。然而,轻微犯罪治理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间仍存在一定的不适性,特别是实体与程序的衔接不畅、治理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不一致等。因此,应当强化轻微犯罪治理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间的契合度与协同性,以轻微犯罪治理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按照刑事一体化的理念,不断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及其相关的实施机制。当前,刑法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间的制度性“沟壑”亟待填补。为此,既需要调试现行刑法理论的互斥部分,也要重新审视刑法总则相关规定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而及时启动必要的实体性立法修正程序。《刑事诉讼法》修改在即,整合性的程序回应也势在必行,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更加健全的量刑协商机制等均是轻罪治理的主要关切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犯罪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实体与程序 供需协同 立法完善
下载PDF
平等权视角下的法律援助制度研究——以值班律师“同案不同援”问题为切入点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玫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这彰显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理念。法律援助作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等化更是在诉讼中实现公民平等权的应有之义。然而值班律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律援... 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这彰显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理念。法律援助作为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均等化更是在诉讼中实现公民平等权的应有之义。然而值班律师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法律援助形式之一,其实践运行中“同案不同援”的问题显著,具体表现为值班律师个体能力参差、尽职程度差异明显以及诉讼权利受限等,这也严重影响了刑事诉讼中被追诉人的平等权保障。而且,值班律师是“认罪认罚从宽”“律师辩护全覆盖”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如何提升法律帮助效果直接关涉改革的正当性基础。值班律师的公设辩护人化改革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具体而言,应推进值班律师队伍构成的一元化建设,提升与优化配置值班律师的津贴补助,同时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下值班律师的各项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平等 实质平等 值班律师 公设辩护人 一元化队伍 认罪认罚从宽
下载PDF
认罪认罚从宽原则解释的差异化及其整合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建军 周宵欣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9-106,共8页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重要一环,自诞生以来便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以职权主义为中心的诉讼构造模式的发展。在当前司法实务中,更倾向于将认罪认罚从宽原则解释为一项涵盖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中各种具体制度的司法制度,而非...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改革的重要一环,自诞生以来便深刻地影响着我国以职权主义为中心的诉讼构造模式的发展。在当前司法实务中,更倾向于将认罪认罚从宽原则解释为一项涵盖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中各种具体制度的司法制度,而非刑事诉讼法所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公检法三机关对其的理解各执其言,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基本以自身角度出发对该原则作出具有自身特点的单一解释,使得应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的认罪认罚从宽原则呈现出解释的阶段性脱节的状态。在各个诉讼阶段对认罪认罚从宽原则的认知偏差的形成原因在于我国阶段论的诉讼化的效应和模糊不清的刑诉权力结构的双重影响。为了打破对认罪认罚从宽原则阶段性解释的认知壁垒,应当优化现有诉讼程序、区分重点审查对象、促进量刑建议精准化,以此来打破阶段性解释所造成的司法实务中适用时的阶段性割裂的现状,将认罪认罚从宽原则的优势最大化,从而推动其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 控辩协商 差异化整合 刑事诉讼
下载PDF
证据禁止理论视角下引诱取供证据能力审查规则重塑
9
作者 倪铁 吴烨彬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能够直接反映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因此,口供一直是证据审查体系中的重点。然而,在我国现行的证据法体系中,引诱取供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的法律规制变相限缩了引诱取供的行为内涵,证据能力审查规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能够直接反映案件事实的发生过程,因此,口供一直是证据审查体系中的重点。然而,在我国现行的证据法体系中,引诱取供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当前的法律规制变相限缩了引诱取供的行为内涵,证据能力审查规则依旧处于原则化、裁量排除标准缺失的模糊阶段。应当从“引”与“诱”两个层面重塑行为内涵;运用证据禁止理论从证据取得禁止以及证据使用禁止两个方面区分《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的非法证据以及第56条规定的排除证据;构建“行为不法性审查——结果不法性审查——排除必要性判断”的裁量排除标准,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引诱取供中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诱取供 证据审查 证据能力 证据禁止
下载PDF
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定性研究
10
作者 顾肖荣 陆军豪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6-52,共7页
关于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定性,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该条款的定性不准确,导致了定罪混乱、罪刑失衡等情况。以往各种学说在解释该法条合理性时无法在责任主义与犯罪构成上自圆其说,对于出现重结果的刑讯逼供行... 关于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定性,理论界长期存在争论,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该条款的定性不准确,导致了定罪混乱、罪刑失衡等情况。以往各种学说在解释该法条合理性时无法在责任主义与犯罪构成上自圆其说,对于出现重结果的刑讯逼供行为,不顾行为人主观如何,一概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对司法工作人员处理既不理性,也不现实。从结果加重犯的构造与立法效果来看,只有将《刑法》第247条视为结果加重犯并适当修改法条才能妥当解决以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逼供 致人伤残、死亡 结果加重犯
下载PDF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产的证明问题——《反有组织犯罪法》第45条第3款的展开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娇 李麒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如何证明涉案财产的权属性质,从而合理划分涉案财产的处置范围是涉黑案件财产处置程序的重点与难点。《反有组织犯罪法》第45条第3款创设“高度可能”证明标准,有效破解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来源不明”财产的证明难题,明确了涉案财产... 如何证明涉案财产的权属性质,从而合理划分涉案财产的处置范围是涉黑案件财产处置程序的重点与难点。《反有组织犯罪法》第45条第3款创设“高度可能”证明标准,有效破解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来源不明”财产的证明难题,明确了涉案财产的权属认定,增强了裁判文书的司法权威,预防了涉黑组织的“卷土重来”。实践中,“高度可能”证明标准的适用与被告人、利害关系人的财产密切相关,必须辩证地理解与把握“高度可能”证明标准适用的前提与范围,厘清该证明标准与证明责任的关系,进而完善被告人“说明财产合法来源”程序的权利保障,吸纳财产利害关系人“参与”涉案财产处置程序,以实现涉黑案件“打财断血”的同时保障好被告人、利害关系人的诉讼权利与财产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有组织犯罪法》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涉案财产 高度可能 证明标准
下载PDF
被追诉人认罪认罚自愿性再审视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长永 郭航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3,共12页
被追诉人是否自愿认罪认罚决定了程序从简的合法性及实体从宽的正当性。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是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意愿与行为形成了“身脑一致”的状态,其在主观上具有意志自主、内容明知和利益期待三项前提,在客观上体现为自愿供述、自愿... 被追诉人是否自愿认罪认罚决定了程序从简的合法性及实体从宽的正当性。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是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意愿与行为形成了“身脑一致”的状态,其在主观上具有意志自主、内容明知和利益期待三项前提,在客观上体现为自愿供述、自愿认罪、自愿认罚三种行为。虽然当前立法规定为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范依据,但被追诉人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仍存在着立法疏漏、司法障碍以及整体运行环境限制等多重现实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根据不同诉讼阶段的特征,各有侧重地保障认罪认罚的自愿性,依次加强对被追诉人在侦查阶段供述自愿性的保障、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罚自愿性的保障、在审前阶段辩护权的保障以及在审判阶段认罪认罚自愿性的司法审查。与此同时,还应消除制度隐患,继续推进审判中心主义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使被追诉人享有充分的程序选择权,从根本上保障认罪认罚的自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自愿性 法律帮助 量刑协商 司法审查
下载PDF
福清本《香空宝忏》与回鹘本《摩尼教徒忏悔词》同源说
13
作者 俞伦伦 杨富学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9-156,共8页
在福建福清市近期发现的摩尼教文献中,《香空宝忏》可谓福清摩尼教在功德道场中所使用的一个核心文本,内容丰富,而且保存完好,内容完整,其中的15条忏悔文均与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的回鹘本《摩尼教徒忏悔词》能够一一对应。关于福建摩... 在福建福清市近期发现的摩尼教文献中,《香空宝忏》可谓福清摩尼教在功德道场中所使用的一个核心文本,内容丰富,而且保存完好,内容完整,其中的15条忏悔文均与敦煌、吐鲁番等地发现的回鹘本《摩尼教徒忏悔词》能够一一对应。关于福建摩尼教的最早传播者,史书记载为呼禄法师。笔者此前推测“呼禄”为回鹘语“Qutluγ”(吉祥)的音译,意在说明福建摩尼教由回鹘高僧传入,福清本《香空宝忏》中的15条忏悔内容竟与回鹘本《摩尼教徒忏悔词》高度一致,可以证实福清摩尼教与唐代北方摩尼教一脉相承,是漠北回鹘摩尼教南迁的嫡传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空宝忏》 《摩尼教徒忏悔词》 呼禄法师 回鹘摩尼教 福建摩尼教
下载PDF
余罪自首中“密切关联型”同种罪行的认定标准探析
14
作者 王喜娟 《犯罪研究》 2024年第4期107-112,共6页
余罪自首的认定是目前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相关司法解释对于余罪自首的认定明确排除了“同种罪行”的供述,但“同种罪行”的认定标准事关余罪自首的成立范围。从与“自动投案”型自首相平衡,体现行为人认罪悔罪态度及节约司法资源等... 余罪自首的认定是目前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相关司法解释对于余罪自首的认定明确排除了“同种罪行”的供述,但“同种罪行”的认定标准事关余罪自首的成立范围。从与“自动投案”型自首相平衡,体现行为人认罪悔罪态度及节约司法资源等角度考量,“同种罪行”包括三种类型,各自的认定标准有所不同。其中“同罪名型”“选择性罪名型”属于法律拟制型同种罪行,包括同质不同宗罪行;“密切关联型”同种罪行则需具备基于同一罪行在事实上的密切关联,以及由罪行各要素关系所决定的罪名之间法律上的密切关联两个条件才能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罪自首 同种罪行 密切关联 认定标准
下载PDF
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无正当理由上诉的必要抑制
15
作者 陈润生 陈玉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刑事诉讼中只有切实保障被告人上诉权的充分行使,才有可能有效发挥刑事二审程序的救济和纠错功能,确保刑事诉讼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真正实现。但个别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在本来合意的诉讼“氛围”下却出现了部分“自愿”认罪认罚的被... 刑事诉讼中只有切实保障被告人上诉权的充分行使,才有可能有效发挥刑事二审程序的救济和纠错功能,确保刑事诉讼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真正实现。但个别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在本来合意的诉讼“氛围”下却出现了部分“自愿”认罪认罚的被告人当一审法院作出从宽处罚后又提出上诉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会损害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体现的诚信价值。尽管检察机关的“报复性抗诉”对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无正当理由上诉有一定抑制效果,但“报复性抗诉”明显存在法理依据不足的缺陷,不宜作为抑制无正当理由上诉的长效对策。基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中诚信价值的要求与上诉权保障的需要,在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增设上诉理由审查程序,达到对无正当理由上诉进行必要抑制的目的,是一种可行的方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无正当理由上诉 “报复性抗诉” 上诉理由审查
下载PDF
论自首中影响“如实供述”成立的六大实务问题
16
作者 周家涛 夏文忠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自首作为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情节,事关当事人受到司法裁量时能否从轻或减轻处罚,但由于其成立条件不够具象化,导致实践中对于不同情况是否成立自首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对“如实供述”的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何时如实供述、如... 自首作为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情节,事关当事人受到司法裁量时能否从轻或减轻处罚,但由于其成立条件不够具象化,导致实践中对于不同情况是否成立自首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对“如实供述”的认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何时如实供述、如实供述的边界、自我辩解行为、翻供后再如实供述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如实供述”的成立。况且不同的司法机关对此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实务中更应当遵照立法目的,以体系解释明晰“如实供述”的认定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首 如实供述 辩解 翻供
下载PDF
浅析共犯口供的审查和运用——以一起容留卖淫案为例
17
作者 钟全芳 谢倩荷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8-93,共6页
口供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八类证据之一。与一般的实物证据相比较,口供收集的时间更短、司法资源的消耗更少和证明的效果更加直接而全面,是司法办案据以定案的关键性证据,在我国曾经有“证据之王”之称... 口供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是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八类证据之一。与一般的实物证据相比较,口供收集的时间更短、司法资源的消耗更少和证明的效果更加直接而全面,是司法办案据以定案的关键性证据,在我国曾经有“证据之王”之称。文章以D等3人容留卖淫案中的证据,尤其是口供中的大量矛盾点为切入点,分析了共同犯罪案件中审查口供的方向和步骤。探讨了在面对犯罪嫌疑人翻供、口供之间以及口供与证人言辞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点时,如何通过辅助证据进行进一步分析、采信和印证,发挥口供在定罪量刑中的重要作用,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要求,实现证明犯罪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口供分析 审查
下载PDF
敦煌藏文忏悔祈愿文叙述风格研究
18
作者 完玛南加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藏文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44-154,共11页
敦煌藏文文献中具有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祈愿文书,其中一类是忏悔祈愿文。文章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拿出其中十五余篇不同编号的忏悔祈愿文,重点介绍每篇祈文的大致内容及其前后相关文书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认为藏文“’gy... 敦煌藏文文献中具有数量可观、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祈愿文书,其中一类是忏悔祈愿文。文章通过文献学研究方法,拿出其中十五余篇不同编号的忏悔祈愿文,重点介绍每篇祈文的大致内容及其前后相关文书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认为藏文“’gyod tshangs”一词是自汉文佛经藏译中频繁出现的名词,与藏文“bshags pa”具有相同的含义,且二者都在吐蕃时期共同使用。以“’gyodtshangs”为题名的忏悔祈愿文,因忏悔方式及框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以P.T.17为例,即六支积资为内容的忏悔祈愿文;另一类为以P.T.178为例,即礼拜与忏悔为主要内容的忏悔祈愿文。通过分析二者的叙述风格以及各自所依佛经的不同,表明忏悔祈愿文作为人们日常修行内容流行于吐蕃时期,深受汉地佛教文化交流的影响。以此阐明在佛教传播的影响下,在当时的丧葬、治病等习俗中渗透着佛教忏悔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忏悔 悔罪 祈文 P.T.17 P.T.178
下载PDF
口供补强的模式选择及完善
19
作者 林慧翔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121-133,共13页
目前我国立法对口供补强规则仅作原则性规定,司法实践缺乏统一适用标准,“形式补强”问题严重。从域外视角来看,美国对口供补强规则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形成了“罪体规则”和“可信性标准”两种补强模式。然而这两种模式补强范围缺乏周延... 目前我国立法对口供补强规则仅作原则性规定,司法实践缺乏统一适用标准,“形式补强”问题严重。从域外视角来看,美国对口供补强规则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形成了“罪体规则”和“可信性标准”两种补强模式。然而这两种模式补强范围缺乏周延性,单独适用均存在错误定罪的可能性。从口供补强规则的立法原意、司法现状以及兼顾实现有效追诉犯罪目的出发,我国更适宜采用“事实补强”和“细节补强”一体化模式,从犯罪结果、犯罪行为以及犯罪主体三方面实质补强被告人口供。同时补强证据一般不包含共犯供述,并且必须独立于被告人供述或属于新证据。补强程度须达到结合被告人供述,全案证据满足“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供补强 罪体规则 可信性标准 一体化模式
下载PDF
无根性之救赎:马洛伊·山多尔的《一个市民的自白》
20
作者 刘洋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3-179,共7页
《一个市民的自白》回溯了1914年马洛伊生命中的创伤事件。正是对事件的阐释命名让马洛伊意识到自己体内的无根性,也是这种无根性让他反叛了自己的家庭和所属的市民阶级。马洛伊通过阅读与写作建构精神家族,以写作作为无根性事件之主体... 《一个市民的自白》回溯了1914年马洛伊生命中的创伤事件。正是对事件的阐释命名让马洛伊意识到自己体内的无根性,也是这种无根性让他反叛了自己的家庭和所属的市民阶级。马洛伊通过阅读与写作建构精神家族,以写作作为无根性事件之主体,承担对世界的使命。写作记录了市民阶层的衰亡,实现了马洛伊的自我救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洛伊·山多尔 《一个市民的自白》 事件哲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