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齐物论》与竹林玄学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陈少明
-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0-77,共8页
-
文摘
《庄子》作为“三玄”之一,在魏晋玄学中大行其道。阮籍和嵇康是两位在任自然的旗帜下发挥庄子思想的名士。分析发现,阮籍对庄子的理解,大致来自《齐物论》。然《齐物论》对他的意义是双重的:既排遣其对现实的不满,又给因对现实的无能为力而游戏人生的生活态度提供掩饰。嵇康学理上的表现在于,其“声无哀乐”的见解,以乐论的形式,对《齐物论》中齐是非的观点作独特的补充,同时,却又在讨论人格的公(诚)私(伪)之分时,把它同是非问题联系起来,从而显露自己无法掩饰的价值立场。阮、嵇无论是言还是行的矛盾,都与庄子齐是非的悖论有关。
-
关键词
《齐物论》
魏晋玄学
《声无哀乐论》
是非
-
Keywords
"on leveling all things (qi wu lun)"
the Profound Studies of the Wei- Jin period
"On taking music itself as free from either sorrow or happiness"
shifei (right and wrong)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从《齐物论》篇题英译看其多重意蕴
- 2
-
-
作者
于雪棠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4期23-28,154,共7页
-
文摘
《齐物论》篇题歧义颇多,其英译主要有万物之齐同、万物齐同之论、视万物或物论为齐同、使万物均等的分类方式、万物生而平等五大类。陈汉生的英译译出了篇题的双重意蕴,难能可贵。葛瑞汉的译法和毕来德的解说最能揭示《齐物论》的哲学意蕴,将“齐物论”译为一种观物方式、思考方式或认知方式。译者的哲学思考、哲学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读者对文本的理解。
-
关键词
《齐物论》
齐物
齐论
齐同
观物方式
平等
-
Keywords
qi wu lun
qi wu
qi lun
qi tong
ways of seeing things
equality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试析庄子“齐物论”之本义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罗四鸰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27-29,共3页
-
文摘
总结了历年注《庄》者对《齐物论》的题解 ,按照注者理解的角度不同将其分为三大种六小类 ,然后分别分析“论”、“物”、“齐”三个字 ,认为庄子“齐物论”之本义应为 :以“道”
-
关键词
庄子
"齐物论"
解释
-
Keywords
equality of things
lun
wu
qi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章太炎《齐物论释》之经典解释学-释义学初探
- 4
-
-
作者
李智福
-
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出处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3-64,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章太炎庄学思想研究”(19FZXB06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解释学史”(12&ZD109)的研究成果。
-
文摘
章太炎《齐物论释》是一部以解经为形式而进行哲学创构的经典解释典范,他通过佛学与庄学的合参互济而构建起一套“内圣外王”哲学体系。如何在经典解释与哲学创构之间维持一种自洽和融贯,必然会有一套与之相辅相成的经典解释学-释义学(方法论解释学、解释技艺)。章太炎《齐物论释》之解释学-释义学主要有:其一,庄学与佛学的深度格义,以法相学之概念与《齐物论》之概念一一相印证,字字皆有来历;其二,名相分析,章太炎深谙“以分析名相始,以排遣名相终”这种唯识学方法论,而庄子的“道-言悖论”“齐-言悖论”正与之类似,故他以此方法来解释《齐物论》,其中包括以语义学分析重要名相和以近代自然科学分析庄学相关概念,分析是为排遣,以排遣而遮拨实相,显发本体;其三,以意逆志,与古人神交,对经典进行素心体贴,从而理解古人著述的苦心孤诣。正是他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解释方式使得这部“注”能将“经”的本意向纵深推进,以达到钩深致远、返本开新的诠释效果。《齐物论释》是一种深度诠释,将经典之隐题转化为显题,以古代经典来观照现代社会。精湛的释义学使得解释者在进行哲学“创构”的同时,既能保证“解释”与“经典”之间的融贯,也能保证“解释”与“解释”的自洽。
-
关键词
章太炎
《齐物论释》
庄子
齐物论
内圣外王
解释学
-
Keywords
Zhang Taiyan
qi wu lun Shi
Zhuangzi
The Equality of things
inner sage and outer king
hermeneutics
-
分类号
B259.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齐物”与“逍遥”:庄子对隐士的突破创新
- 5
-
-
作者
康健
王璐瑶
-
机构
陕西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
出处
《衡水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8-73,共6页
-
文摘
隐士是中国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隐士文化遭受到新的冲击,隐士群体的生存与价值都面临着接续与架构的危机。庄子作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其本身也是一位著名的隐士,同其他隐士一道,面对生存困局,庄子由《齐物论》入手,通过万物、是非、生死三个方面的齐同,摆脱了隐士群体所面对的物质、思想以及个体形式的存在困局,实现“道通为一”。最终将隐士文化发展到一种以内在精神为主导的“逍遥游”,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隐士——陆沉之士。庄子所创造的这种全新隐士文化,是对原来儒家以道德价值为主导的隐士文化的突破与创新,对后世两千多年的隐士群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关键词
庄子
隐士
《齐物论》
《逍遥游》
-
Keywords
Chuang Tzu
hermit
qi wu lun(On the Equality of All things)
Xiao Yao You(Carefree Journey)
-
分类号
B2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