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3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o, Virtue,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On the Core Values of Shu School
1
作者 Shu Dagang Shen Shengchao Huang Y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3期68-85,共18页
The core concepts of Confucianism were developed over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by Confucian scholars after Zi Si and Mencius, and have formed their respective structures: The three great principles of "benevolence... The core concepts of Confucianism were developed over the change of the times by Confucian scholars after Zi Si and Mencius, and have formed their respective structures: The three great principles of "benevolence, wisdom and bravery," and the self-cultivation model of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 by Confucius. Following Confucius, Zi Si vigorously advocated the five virtues of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and sage."Mencius initiated the four cardinal virtues of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and wisdom."Xun Zi often constructed the collocation of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rites and music, and loyalty and trustworthiness."Dong Zhongshu finally developed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 of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propriety, wisdom, and trustworthiness."In a simple, clear, practical and feasible way, the core values of Confucianism have won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 and have had an impact on Chinese society for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Being open and inclusive, the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ism took advantage of the strengths of different schools of philosophy in ancient China, and adopted changes from philosophies with positive attitudes. The Bashu area,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 ha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adhering to the Tao(natural order of the Universe) and valuing morality. Shu scholars have creatively built the core values of "the Tao, virtue,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 and developed a characteristic branch of philosophy above and beyond the Confucian scholars of the Central Plains. This concept stems from Yan Junping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promoted by Yang Xiong, developed by Zhao Rui of the Tang Dynasty, Zhang Shangying and Su Dongpo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Lai Zhide of the Ming Dynasty, then further developed by Liu Yuan and Duan Zhengyuan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formed the persistent system of core values of the Shu School. Compared with the values of orthodox Confucianism, the core values of the Shu School have the functions of"a unity of metaphysics and physics"and"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which remedy the lack of Confucianism's ultimate concern for ontology and the lack of Taoism's realistic concern for practic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u school core values five conducts five virtues tao virtue benevolence righteousness and propriety
下载PDF
陶行知儿童教育价值取向的三重意蕴阐释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志琼 黄鑫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儿童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儿童教育主体以自身的儿童教育价值观念为基础与导向,为满足自身对儿童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儿童教育行动方向的选择偏好。陶行知儿童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造儿童的世界”的儿童本位取向;二是“以科... 儿童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儿童教育主体以自身的儿童教育价值观念为基础与导向,为满足自身对儿童教育的需要而产生的儿童教育行动方向的选择偏好。陶行知儿童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造儿童的世界”的儿童本位取向;二是“以科学之方,新教育之事”的科学本位取向;三是“小朋友是民族的未来”的民族本位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儿童教育价值取向 民族本位 儿童本位
下载PDF
新时代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维度表征、主要问题与推进路径
3
作者 尹志华 刘皓晖 +2 位作者 万雪 郭振 刘波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96,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这为教师铸魂育人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在落实学校体育目标过程中又发挥着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这为教师铸魂育人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时代的要求。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师的师德师风在落实学校体育目标过程中又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新时代推进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以德立身——体育教师应先正己;以德施教——体育教师应注重“以体育德”;以德立学——体育教师应严谨治学;以德育德——体育教师应积极化人。当前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主要存在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失范行为红线有待廓清、落实载体虚化、评价体系有待健全等问题。未来推进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做好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顶层设计;开发体育教师师德师风的培训研修课程;坚持师德师风建设的底线思维与高标引领;以“课程思政”为重要载体落实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健全科学的体育教师师德师风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学校体育 师德师风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尊师重教
下载PDF
陶行知家庭教育的目标内涵、践行之法及价值意蕴
4
作者 张珍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真人”是陶行知对理想人格的设定,也是他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为陶氏四子设立的培养目标。“做真人”从阶级、时代和个体三种属性将其内涵表征为做主人、做国民和做“整个的人”。陶行知将“教学做合一”方法论延伸到家庭教育实践中,他注... “真人”是陶行知对理想人格的设定,也是他在家庭教育实践中为陶氏四子设立的培养目标。“做真人”从阶级、时代和个体三种属性将其内涵表征为做主人、做国民和做“整个的人”。陶行知将“教学做合一”方法论延伸到家庭教育实践中,他注重言传身教,擅长随才造就,讲究治事做事,将陶氏四子培养成优秀的人才。当下,我国家庭教育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城镇家庭教育异化,家庭教育缺乏有效指导,家庭教育目标重成才轻成人等。开展家庭教育可以从陶行知家庭教育实践中汲取经验,充分发挥所有家庭成员的作用,设立成人与成才并重的家庭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真人”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 家庭教育 价值意蕴
下载PDF
论陶行知的抗战诗
5
作者 解泽国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9-76,共8页
陶行知是杰出的“政治的抒情诗人”,他的抗战诗饱含对祖国的一腔热烈而深沉的情感,以及对救国图存而奋斗牺牲的仁人志士的无限崇敬。诗人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奋勇杀敌的坚定决心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都充盈在字里行间。陶行知的抗战... 陶行知是杰出的“政治的抒情诗人”,他的抗战诗饱含对祖国的一腔热烈而深沉的情感,以及对救国图存而奋斗牺牲的仁人志士的无限崇敬。诗人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奋勇杀敌的坚定决心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都充盈在字里行间。陶行知的抗战诗,一方面宣扬爱国主义,激荡着中华民族的忠贞浩然之气、同仇敌忾之情,为激励和鼓舞全国军民的抗敌意志、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另一方面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情感激越、意境壮阔、感人至深,成功做到了雅俗共赏,其娴熟的技法充分展示了诗歌的艺术美感,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抗战诗 美学价值
下载PDF
清水江文书中的“用益物权”
6
作者 周剑云 叶晨旭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清水江文书中的“用益物权”,以“讨”字文书的形式呈现。清水江文书中的地役权存在着“需役物”与供役地等不典型的地役权以及需役地与供役地的典型地役权两种模式;清水江文书中的居住权同样具有典型的“居住权”以及“保留占有、使用... 清水江文书中的“用益物权”,以“讨”字文书的形式呈现。清水江文书中的地役权存在着“需役物”与供役地等不典型的地役权以及需役地与供役地的典型地役权两种模式;清水江文书中的居住权同样具有典型的“居住权”以及“保留占有、使用权买卖”的居住权两种模式;清水江文书中所呈现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则在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方面存在明显的限制性。纵观清水江文书中的三种用益物权,其背后蕴涵了以“礼”为主的法治观念价值和以“和谐”为主的法治实践价值,其对解决目前民法典用益物权编的某些现实问题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均可能做出有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讨字文书 地役权 居住区 土地承包经营权 法治价值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文艺的“出新意”与“寄妙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郑倩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42,共12页
文艺创新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必然要求与基本规律。出“新意”寓“妙理”,成为评论文艺的重要标准与指导实践的金玉良言。中国古代将音乐与诗歌作为兴邦治国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艺术创新性与深刻的人文内涵。汉字书法被视为“心画”“心... 文艺创新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必然要求与基本规律。出“新意”寓“妙理”,成为评论文艺的重要标准与指导实践的金玉良言。中国古代将音乐与诗歌作为兴邦治国的重要手段,具有鲜明的艺术创新性与深刻的人文内涵。汉字书法被视为“心画”“心学”的“玄妙之伎”,在善于变化的艺术技能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智慧。古代视“画”为“圣”,绘画乃“道之质”“德之文”,“类万物之情”,可“成教化、助人伦”,以技法创新传达事理人情。中国古代文艺注重思想情感性与艺术审美性,强调艺术表现的创新与化育人心的效果,在体现浓厚时代政教色彩和积极向上人文精神的同时,也呈现出“专、精、深”与“新、达、妙”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文艺概念 人文内涵 以人为本 尊道贵德
下载PDF
中国教育家精神的意蕴、特质及其养成 被引量:6
8
作者 和学新 张禄成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62,共13页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特质,是教师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进而在对教育实践目的与意义不断反思和体悟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境界。教育家精神是教师教育境界的理想追求,是教师理想人...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精神特质,是教师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进而在对教育实践目的与意义不断反思和体悟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境界。教育家精神是教师教育境界的理想追求,是教师理想人格与高尚道德的统一,是教师育人能力与职业态度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教育家精神是教育家精神中国化的产物,它涵盖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具有政治性、示范性、专业性、创造性、公共性、传道性等特质。教师教育家精神的养成需要强化国家层面的政策引领,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加强教师个人的师德修养,注重教师群体的情感教育,着力建构教师的教育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教育实践 教育境界 尊师重教 自我修养
下载PDF
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勤明 《江苏高职教育》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整体框架中,劳动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与他所受教育背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改造中国落后教育的具体实践密切关联。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陶行知教育思想整体框架中,劳动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与他所受教育背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改造中国落后教育的具体实践密切关联。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目标论、教学论、方法论、社会劳动教育论蕴藏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对新时代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 劳动教育 职业教育 价值意义
下载PDF
陶亮生教育思想的形成、理论精髓及其当代价值
10
作者 徐挺 杜学元 张晓茹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3-39,共7页
陶亮生是一位有爱国情怀的教育家,其教育实践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试图通过发展教育实现国家强盛的不懈追求和坚定选择。陶亮生通过求学,奠定了教育思想的基石。大学毕业后,他潜心从教,从中学教书到大学育人,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创新教育理... 陶亮生是一位有爱国情怀的教育家,其教育实践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试图通过发展教育实现国家强盛的不懈追求和坚定选择。陶亮生通过求学,奠定了教育思想的基石。大学毕业后,他潜心从教,从中学教书到大学育人,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创新教育理论。陶亮生的教育思想全面而深刻,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当今师范教育、国学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有诸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亮生 教育思想 当代价值
下载PDF
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价值意蕴、问题审视与路径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玲 牛玉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5-51,共7页
从宏观上看,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子工程”和“支撑点”,对于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以及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当前的乡村教育... 从宏观上看,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子工程”和“支撑点”,对于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以及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乡风、推进建设教育强国等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值得反思的是,当前的乡村教育在价值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和瓶颈已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障碍。因此,要进一步塑造尊师重教良好家风,提高乡村受教育水平;积极树立爱农强农观念,追求乡村振兴大目标;统筹协调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一体化进程,从而实现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双向耦合、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教育振兴 尊师重教 爱农强农 教育一体化
下载PDF
陶渊明对“身”“形”的关注、思考及诗意表达
12
作者 王立增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8期24-32,共9页
陶渊明在诗文中密切关注自己的“身”“形”,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及身体感受。由少年时期的“壮且厉”到后来年迈时的衰貌,让他产生了焦虑和恐惧。陶渊明还书写各种隐性身体,如被疲倦、饥饿、生病摧残的“身”“形”,以及醉酒状... 陶渊明在诗文中密切关注自己的“身”“形”,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及身体感受。由少年时期的“壮且厉”到后来年迈时的衰貌,让他产生了焦虑和恐惧。陶渊明还书写各种隐性身体,如被疲倦、饥饿、生病摧残的“身”“形”,以及醉酒状态下放任的“身”“形”等。基于此,陶渊明抽象出一个超越形体的“身”,并提出了“贵身”“养形”的思想,在现实中通过以神养形、不受拘束、参加劳动、知足寡欲等予以实践。他对“身”“形”的诗意表达,主要体现在:以俗为雅,予以审美观照;自我形塑,加强主体性建构;运用隐喻,表达对社会的反抗;借用身体,进行形象化和艺术化的哲理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身形 贵身 养形 诗意表达
下载PDF
当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基于陶行知的劳动教育思想研究
13
作者 康宁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劳动教育是当代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对劳动教育原理论述最系统,实践最具体的教育家当推陶行知先生,其劳动教育的思想内涵为全面认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劳... 劳动教育是当代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劳动者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技能水平。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对劳动教育原理论述最系统,实践最具体的教育家当推陶行知先生,其劳动教育的思想内涵为全面认识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现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供了借鉴,同时也对当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陶行知 当代价值 实践路径
下载PDF
论唐彦谦和陶诗的创作特色及文学价值
14
作者 陈苗苗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唐彦谦和陶诗在主题和艺术上对陶渊明诗作进行双重赓和。唐彦谦的和陶诗虽不及白居易、苏轼同题材诗歌的成就,但却在诗歌创作方式上开创了和陶诗这种学陶、慕陶的新途径。唐彦谦的和陶诗为宋代和陶诗的大规模流行做了重要铺垫,具有不可... 唐彦谦和陶诗在主题和艺术上对陶渊明诗作进行双重赓和。唐彦谦的和陶诗虽不及白居易、苏轼同题材诗歌的成就,但却在诗歌创作方式上开创了和陶诗这种学陶、慕陶的新途径。唐彦谦的和陶诗为宋代和陶诗的大规模流行做了重要铺垫,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彦谦 和陶诗 创作特色 文学价值
下载PDF
庄子“由技入道”观及其现代价值
15
作者 时赛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1-70,共10页
《庄子》中塑造了诸多身怀绝技的劳动者形象,这些劳动者既是从事平凡职业的普通人,也是在劳动过程中由“技”入“道”的真人。“由技入道”观表明,人能在自主自由的劳动实践中,通过去除己见、体悟自然之理来通达生命自由之境。“由技入... 《庄子》中塑造了诸多身怀绝技的劳动者形象,这些劳动者既是从事平凡职业的普通人,也是在劳动过程中由“技”入“道”的真人。“由技入道”观表明,人能在自主自由的劳动实践中,通过去除己见、体悟自然之理来通达生命自由之境。“由技入道”的方法论主要包括:非志不取的劳动选择、用神不分的劳动心境、忘己入天的劳动艺术。庄子“由技入道”观暗含了劳动解放的思想蕴意,对于现代人重新审视劳动实践,探求劳动解放以及人自身的解放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由技入道 技艺劳动 现代价值
下载PDF
“航空概论(双语)”课程思政初步探索与实践
16
作者 陈肇麟 郭玉杰 张璐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0期60-64,共5页
课程思政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需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航空概论(双语)”课程是面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创新班大一学生开设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基础课程,以该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涵盖了课程思政实施框架,... 课程思政关系到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需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航空概论(双语)”课程是面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空学院创新班大一学生开设的航空航天类专业基础课程,以该课程为例,探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涵盖了课程思政实施框架,课程思政元素案例库的建设以及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导向的思政点的设计。通过对思政元素进行分类、挖掘以及合理设计等方式初步探索航空类专业的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为改善专业学科育人成效,以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概论(双语) 课程思政 众行致远 美美与共 因势而新
下载PDF
《家山》折射的生命观念浅探
17
作者 杨宇星 刘婉婷 彭玲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1-5,共5页
后疫情时代,面临人口出生率低、社会焦虑、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一些人的生命责任感、生活幸福感不高,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更加迷惘。《家山》通过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葬习俗、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沙湾村人尊生... 后疫情时代,面临人口出生率低、社会焦虑、全球生态危机等问题,一些人的生命责任感、生活幸福感不高,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也更加迷惘。《家山》通过描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婚葬习俗、山水秀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展现沙湾村人尊生重死的婚丧礼仪、家国天下的生命价值、平等和谐的生命智慧,这是沙湾村独特的生命观念,也是湖湘民俗视景中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这种对生命的独特见解与践行对树立积极的主体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独特的生命观念与现实的生命困境结合为现代人的生存提供精神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贡献发展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山》 生命观念 价值取向 尊生重死 家国天下 平等和谐
下载PDF
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 被引量:60
18
作者 陆树程 朱晨静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7,共7页
敬畏生命,蕴涵了人类对生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无论从历史源头追溯,还是从生命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看,它都构成了生命价值观的原点。随着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张力日益凸现。适度保持... 敬畏生命,蕴涵了人类对生命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无论从历史源头追溯,还是从生命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看,它都构成了生命价值观的原点。随着生命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类认知水平的提高,敬畏生命与生命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张力日益凸现。适度保持二者之间的必要张力,是人类社会健康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种适度张力需要重创"敬畏生命"的理性精神,重塑生命神圣性,实现当代生命价值观的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生命 价值 异化 生命价值观
下载PDF
解析“道本管理”的价值逻辑——管理技术与文化融合的视角 被引量:11
19
作者 齐善鸿 邢宝学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11期1584-1590,共7页
从分析管理技术与文化融合的过程及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阐述了"道本管理"理论及其内在价值逻辑,认为"道本管理"超越了管理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权宜思考,把握住了管理的根本;指出了人本主义的局限和相对于自然主义的... 从分析管理技术与文化融合的过程及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阐述了"道本管理"理论及其内在价值逻辑,认为"道本管理"超越了管理技术与文化关系的权宜思考,把握住了管理的根本;指出了人本主义的局限和相对于自然主义的低级;不再仅仅争执东西方文化的优劣,而是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思考管理,从而破除了文化的时限性和国别差异,促使管理向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技术 管理文化 道本管理 价值逻辑
下载PDF
《陶冶图说》制瓷技术理论化的特点及价值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其江 吴军明 +1 位作者 张茂林 吴隽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7,共4页
《陶冶图说》系统全面、图文并茂的记述了清代前期景德镇地区成熟的制瓷技术,是研究景德镇陶瓷技术的重要科技文献。本文从技术理论化的角度,研究《陶冶图说》图文中制瓷技术理论化呈现出的特征及其体现的价值。
关键词 陶冶图说 技术理论化 特点 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