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端挤压、中间膨胀”模式的“太原——郑州”城市链建设构想 被引量:11
1
作者 孟祥林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15,27,共8页
"太原——郑州"城市链的构建,可以强化中原城市群对晋中城市群的辐射力,促进西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构建城市链的过程中要采取"两端挤压、中间膨胀"的发展对策,"两端挤压"即太原城市群沿着城市链向... "太原——郑州"城市链的构建,可以强化中原城市群对晋中城市群的辐射力,促进西北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构建城市链的过程中要采取"两端挤压、中间膨胀"的发展对策,"两端挤压"即太原城市群沿着城市链向南施加影响力,郑州沿着城市链向北施加影响力。"中间膨胀"即以长治市为核心通过"分步走"方式构建城市团,将更多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地整合在一起,向北、向南分别承接太原、郑州的城市影响力。为了强化"两端挤压",太原需要与阳泉整合在一起,由北向南逐步推进,同时还要通过软区划设计在"安阳+鹤壁+新乡"区域内解决凹形行政区划问题,从侧面呼应"太原——郑州"城市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协同 “太原——郑州”城市链 “两端挤压、中间膨胀” 发展构想
下载PDF
“南核+北核”影响下的京津晋冀鲁豫城市群一体化问题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孟祥林 《保定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9,共9页
京津晋冀鲁豫地域上紧密联系,该区域应该以京津为"双核"整合在一起发展,为此需要构建"太原—济南"和"保定—郑州"两条主城市链,在南北、东西两个方向上形成"十"字形的城市空间构架。除了构建... 京津晋冀鲁豫地域上紧密联系,该区域应该以京津为"双核"整合在一起发展,为此需要构建"太原—济南"和"保定—郑州"两条主城市链,在南北、东西两个方向上形成"十"字形的城市空间构架。除了构建主城市链外,还需要构建多条辅城市链,将京津晋冀鲁豫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整合在一起。在京津晋冀鲁豫一体化进程中,京津和郑州将会分别发展成为"北核"和"南核",以"太原—阳泉—石家庄—衡水—德州—济南"一线为"公共边",在区域内形成"京太济"三角形和"正太济"三角形。石家庄在"北京—郑州"链上居于中点位置,由于石家庄距离京津、郑州的距离较远,石家庄南北两侧需要发展次级节点城市,才能够以石家庄为中心构建"京石链""郑石链",在石家庄北侧保定扮演节点城市的角色,石家庄以南需要发展"邢台—邯郸"城市组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城市链 辅城市链 “京太济”三角形 “正太济”三角形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太原——西安”“枣核”形城市链构建设想 被引量:2
3
作者 孟祥林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14,共9页
在"太原——郑州——西安"三角形中,"太原——西安"城市链距离最长,因而构建难度也最大,但是该城市链对于强化晋中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间的互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两个城市间要尽快形成"枣核"形城市链。在... 在"太原——郑州——西安"三角形中,"太原——西安"城市链距离最长,因而构建难度也最大,但是该城市链对于强化晋中城市群与关中城市群间的互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两个城市间要尽快形成"枣核"形城市链。在发展过程中,介休市、霍州市、临汾市、侯马市、运城市、渭南市要成为东侧城市链上的节点城市,吕梁市、延安市、铜川市要成为西侧城市链上的节点城市。"延安——临汾"处于"枣核"区域最宽阔地带,二者形成城市组团并构成横向城市链,能够更好地整合南北两侧的中心地,并通过节点城市最终与太原、西安联系在一起。在构建"太原——西安"城市链过程中,还要按照"分区+分步"的发展思路形成"临汾——侯马"组团、"延安——临汾"组团、"运城——渭南"组团、延安组团、"吕梁——太原"组团,加大不同层级中心地间的整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西安”城市链 “枣核”形城市链 区域中心城市 次级中心城市
下载PDF
从国外超市的优势看太原超市零售业发展对策
4
作者 杨博文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年第20期118-120,共3页
从国外超市的优势及其引发的竞争入手,分析了太原市超市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连锁规模,加强管理、合理规划,加快超市流通信息现代化建设、积极推进现代物流配送业的发展,进行差别化市场定位等对策。
关键词 超市 连锁店 细分市场 市场定位 太原市
下载PDF
太原市主导下的“1+4+6”“双核”城市团发展构想
5
作者 孟祥林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50-61,88,F0003,共14页
山西省中部地区以太原市为中心,通过整合忻州市、阳泉市、晋中市和吕梁市,形成“1+4+6”的城市团发展格局,可以在山西省城市团建构过程中形成“中间带动两边”的城市群拓展模式,寿阳县、阳曲县、“古交市+交城县+清徐县+太谷区”等在区... 山西省中部地区以太原市为中心,通过整合忻州市、阳泉市、晋中市和吕梁市,形成“1+4+6”的城市团发展格局,可以在山西省城市团建构过程中形成“中间带动两边”的城市群拓展模式,寿阳县、阳曲县、“古交市+交城县+清徐县+太谷区”等在区域中心城市间扮演节点角色。“分区+分步”的发展方式以及城市链的建设成为提升城市内不同层级中心地间互动水平的关键。在进一步完善城市团结构过程中,需要前瞻性地认识到乡镇中心地扮演的角色,通过整合乡镇中心地构建起次级城市团,并使其在区域中心城市间发挥承接作用,突破行政区划构建功能主导下的以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城市团 “1+4+6”发展格局 “双核”城市团 主轴城市链 次级城市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