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张爱玲、孔慧怡合译之作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第7期138-141,共4页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为张爱玲译作之沧海遗珠,此译本凝结了张氏数十年翻译之功。后经孔慧怡整理,张、孔二人合译之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始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从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即归化、异化并...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为张爱玲译作之沧海遗珠,此译本凝结了张氏数十年翻译之功。后经孔慧怡整理,张、孔二人合译之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始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从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即归化、异化并举之策略和对超文本的有效使用两方面评析这部合译之作可以发现,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再现了原文平淡而又近自然的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合译 平淡 自然 归化 异化 超文本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he Level Shifts in Dialect Translation—In Three Versions of The Sing-Song Girls in Shanghai
2
作者 GUO Xi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8年第8期402-405,共4页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is a typical Chinese dialectal literary work.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darin(contemporary standard Chinese)and English versions by Eileen Chang,a famous Chinese writer.Dialect tran...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is a typical Chinese dialectal literary work.It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darin(contemporary standard Chinese)and English versions by Eileen Chang,a famous Chinese writer.Dialect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involving both intralingual and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in which the strategy of Catford’s Translation Shifts is analyzed with examples in three versions of the novel.His theory is grounded on the sacrifice of“formal correspondence”,which,as a kind of translation strategy,attaches more importance to“semantic equivalence”.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Gatford’s translation level shifts in translating in dialectal literary 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LECT TRANSLATION level shifts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The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下载PDF
The Agony of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A Review on Shanghai Girls
3
作者 周雪英 马佳瑛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3期205-207,共3页
The article aims at exploring by the way of a traditional approach—Historical-Biographical the agony confronted by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in America based on the novel Shanghai Girls.Early Chinese Americans encount... The article aims at exploring by the way of a traditional approach—Historical-Biographical the agony confronted by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in America based on the novel Shanghai Girls.Early Chinese Americans encountered numerous pains:hardship in their work,discrimination in their lives,and the threat of deportation from the host government.Generally,the sufferings of theirs derive from three sources,namely,their powerless homeland,the hostility of the white and their low education status.Due to the poverty and powerless their homeland,both the sisters encountered countless in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ghai girls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sufferings
下载PDF
Eileen Chang’s Feminism Shown in Her Translation Work——Singsong Girls in Shanghai
4
作者 鞠婧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0期42-45,共4页
Eileen Chang has been a very influential write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Her creative writings have won wide and deep concerns, but her achievements of translation are always been neglected. Taking Eileen C... Eileen Chang has been a very influential writer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Her creative writings have won wide and deep concerns, but her achievements of translation are always been neglected. Taking Eileen Chang’s translation of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aims at researching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to prove Chang’s feminist tend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ileen CHANG FEMINIST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下载PDF
文学史视域下晚清通俗小说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狭邪小说为例
5
作者 冯伟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9,共9页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的“雅俗”观念脱颖而出,开启经典化进程。新时期以后,在多重因素的合力下,研究者展开对狭邪小说文学史价值的重新审视和二次发掘,并由此拓展晚清通俗文学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中既能看到近百年来狭邪小说研究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也可以进一步思考晚清通俗文学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晚清通俗小说 狭邪小说 《海上花列传》
下载PDF
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基振 虞重干 邹志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99,共6页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表现为总体性“冷”与个别项目“热”的两种态势;民间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教师及家长对...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表现为总体性“冷”与个别项目“热”的两种态势;民间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教师及家长对民间体育活动应走进学校有较一致的看法。从我国民间体育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等方面,追溯民间体育活动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不力的社会根源,据此提出发展我国民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民间体育活动 青少年儿童 调查 民族文化 中小学生
下载PDF
归化与异化相得益彰——评张爱玲译《海上花列传》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勤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4-57,共4页
中国台湾作家张爱玲以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娴熟的双语写作能力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张爱玲作为翻译家的角色却尚未受到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她对吴语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的国语和英语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的分析... 中国台湾作家张爱玲以她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娴熟的双语写作能力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张爱玲作为翻译家的角色却尚未受到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她对吴语方言小说《海上花列传》的国语和英语翻译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的分析,说明归化和异化互补并用对于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此反驳翻译界对这两者关系的悖论,同时也为张爱玲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海上花列传》 归化 异化 跨文化交流
下载PDF
从《海上花列传》到《繁花》:上海文学中的城市经验与日常生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德 王中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7-23,共7页
从《海上花列传》,经由穆时英、张爱玲、王安忆等作家作品,再到《繁花》,上海文学织成一张绵密的互文性网络,描绘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在上海的生存体验;并借助城市光影声色的时空变化、光影声色里的“花”(女性)形象、城中人的心灵状态,... 从《海上花列传》,经由穆时英、张爱玲、王安忆等作家作品,再到《繁花》,上海文学织成一张绵密的互文性网络,描绘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在上海的生存体验;并借助城市光影声色的时空变化、光影声色里的“花”(女性)形象、城中人的心灵状态,来表现城市历史的“核”和日常生活的“壳”,由此指向一种具有整体性的现代都市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文学 城市经验 日常生活 《海上花列传》 《繁花》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文化回译研究——以《上海女孩》中译本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汪田田 甄长慧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9-72,共4页
美籍华人文学作品的译介让"文化回译"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为例,以文化回译为着眼点,通过对比研究其英文原作和中译本,旨在阐释文化回译并不是传统上非此即彼的文化定位,而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结... 美籍华人文学作品的译介让"文化回译"成为近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邝丽莎的《上海女孩》为例,以文化回译为着眼点,通过对比研究其英文原作和中译本,旨在阐释文化回译并不是传统上非此即彼的文化定位,而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为文化回译在美籍华人作品译介研究中开拓出新的研究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女孩》 文化回译 汉译
下载PDF
试论张爱玲的翻译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新宇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张爱玲的翻译作为完整的张爱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张爱玲的翻译生涯可分为 :涵泳砥砺期、翻译实践期和精益求精期。张爱玲的翻译涉及语际翻译 (英汉互译、改编等 )和语内翻译 (从吴方言到国语 )。翻译题材从... 张爱玲的翻译作为完整的张爱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张爱玲的翻译生涯可分为 :涵泳砥砺期、翻译实践期和精益求精期。张爱玲的翻译涉及语际翻译 (英汉互译、改编等 )和语内翻译 (从吴方言到国语 )。翻译题材从小说、散文、诗歌到电影剧本等不一而足 ,同时亦留有佳译。特别是《海上花列传》注译 ,为这部中国近代小说光彩再现 ,做出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语际翻译 语内翻译 翻译题材 文学翻译 中国现代文学 翻译历程
下载PDF
文学苏白的“地域神味”--论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的汉语诗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文贵良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9,共10页
《海上花列传》中的人物语言显示,造成苏州土白“软性”的因素有:表达否定因素的“不”的声音被压缩,叠词灵活多样,声调多而且运用大量的语气词,日常生活表达的雅化等。这种苏州土白塑造了个性不同的人物形象。《海上花列传》的语言整... 《海上花列传》中的人物语言显示,造成苏州土白“软性”的因素有:表达否定因素的“不”的声音被压缩,叠词灵活多样,声调多而且运用大量的语气词,日常生活表达的雅化等。这种苏州土白塑造了个性不同的人物形象。《海上花列传》的语言整体而言有如下特征:叙事京语的冷静刚硬与人物苏白的柔和软绵相得益彰;吸收新的时间标记方式和器物新名词,显示了新的语言因素。如果从文学语言的转型角度看,《海上花列传》确实可以作为吴语文学的杰作,但不能以此断定它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标志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白 京语 《海上花列传》 汉语诗学
下载PDF
徜徉在语言的三度空间——论张爱玲译《海上花》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若飞 《惠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8-41,共4页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创作成就赢得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她在翻译方面的突出贡献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从雅各布森所定义的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两个层面来论析张爱玲对《海上花》的翻译,可以管窥徜徉...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创作成就赢得了人们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她在翻译方面的突出贡献却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从雅各布森所定义的语际翻译和语内翻译两个层面来论析张爱玲对《海上花》的翻译,可以管窥徜徉在语言三度空间的张爱玲不同寻常的翻译才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语际翻译 语内翻译 《海上花》
下载PDF
《上海女孩》中的记忆书写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玥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8期29-30,共2页
记忆是海外游子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显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小说《上海女孩》讲述了两个上海女孩旅居美国,在洛杉矶唐人街奋斗的故事。《上海女孩》的核心是思乡,作者通过追忆往昔的记忆书写,叙述了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依... 记忆是海外游子寻求精神慰藉的一种方式,显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感。小说《上海女孩》讲述了两个上海女孩旅居美国,在洛杉矶唐人街奋斗的故事。《上海女孩》的核心是思乡,作者通过追忆往昔的记忆书写,叙述了海外游子在异国他乡依然传承故乡文化、追求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女孩》 记忆书写 家园文化
下载PDF
徘徊在现代性门前——《海上花列传》文本意义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池丽君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0年第4期59-63,共5页
《海上花列传》诞生于十九世纪末的上海租界,以长三书寓为主要的书写对象,从花街柳巷这一特殊的公共领域入手,以此来观照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输入后对上海产生的影响。作者韩邦庆尝试用传统的叙事方式来书写他对一个新兴都市的认知... 《海上花列传》诞生于十九世纪末的上海租界,以长三书寓为主要的书写对象,从花街柳巷这一特殊的公共领域入手,以此来观照西方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输入后对上海产生的影响。作者韩邦庆尝试用传统的叙事方式来书写他对一个新兴都市的认知与记忆,《海上花列传》的文本意义由此获得了多重性:既体现出新兴都市中的现代性因素的萌芽,又完成了对中国古典小说美学的一次回归,同时凸显了传统文人在面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冲击时的彷徨和犹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叙事 公共空间 现代性
下载PDF
渐远的乡愁与渐近的美国梦——《上海女孩》中秦珍珠的创伤体验及身份建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竞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37-40,共4页
与其他在美移民不同,邝丽莎笔下《上海女孩》中的主人公秦珍珠的身份建构过程充满着别样的艰难和困惑,这与她人生中经历的一系列创伤事件有关。这些事件给秦珍珠带来的创伤体验和她敏感、好强的个性密不可分。秦珍珠的种种创伤情绪交织... 与其他在美移民不同,邝丽莎笔下《上海女孩》中的主人公秦珍珠的身份建构过程充满着别样的艰难和困惑,这与她人生中经历的一系列创伤事件有关。这些事件给秦珍珠带来的创伤体验和她敏感、好强的个性密不可分。秦珍珠的种种创伤情绪交织在她自我同一性的重构过程中,她对生活和家人的态度呈现出矛盾和分裂的特点。最终,在姊妹篇《乔伊的梦想》中,随着珍珠中国之行的展开,她结束了对往事的沉溺,修复了同家人的关系,带着久违的美国梦飞回彼岸,完成了身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女孩》 秦珍珠 创伤体验 身份建构 西方视野
下载PDF
从心所欲不逾矩——译者主体性在张爱玲译作《海上花》中的体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宁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4-108,共5页
张爱玲以她卓越的创作与翻译成就成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国内对张爱玲的研究明显偏重于她的创作。本文拟以张爱玲译作《海上花》为个案,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这一文本进行解读,以期对其翻译观进行梳理,抛砖引玉,为张爱玲... 张爱玲以她卓越的创作与翻译成就成为20世纪中国文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但国内对张爱玲的研究明显偏重于她的创作。本文拟以张爱玲译作《海上花》为个案,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对这一文本进行解读,以期对其翻译观进行梳理,抛砖引玉,为张爱玲翻译研究尽微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海上花》 译者主体性
下载PDF
清末文人韩邦庆生平思想考评 被引量:1
17
作者 白雪梅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46-49,共4页
《海上花列传》的作者韩邦庆是清末明初的落寞文人,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中西方文化相互涤荡、较量的背景下,他的内心是矛盾徬徨的。他批判传统试图颠覆传统,同时又无时无刻受着传统的约束,有时甚至是有意识地维护传统... 《海上花列传》的作者韩邦庆是清末明初的落寞文人,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在中西方文化相互涤荡、较量的背景下,他的内心是矛盾徬徨的。他批判传统试图颠覆传统,同时又无时无刻受着传统的约束,有时甚至是有意识地维护传统;他崇尚西方文化,希望学习西方文化以求富国强民,同时又处处以文化大国形象自居,排斥西方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韩邦庆 中西文化
下载PDF
从《海上花列传》看晚清时期上海女性首饰
18
作者 冒绮 《服装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52-455,共4页
梳理《海上花列传》中的女性首饰,提炼晚清(1840-1912年)上海女性首饰的9种款式,分析5类晚清上海首饰相关信息,以期归纳影响晚清上海女性首饰使用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晚清上海女性首饰使用的因素有服饰搭配、男性趋同、都市现代性等;... 梳理《海上花列传》中的女性首饰,提炼晚清(1840-1912年)上海女性首饰的9种款式,分析5类晚清上海首饰相关信息,以期归纳影响晚清上海女性首饰使用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晚清上海女性首饰使用的因素有服饰搭配、男性趋同、都市现代性等;晚清上海女性佩戴首饰款式分为本帮首饰和洋镶首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晚清时期 上海 女性 首饰
下载PDF
简论张爱玲的翻译作品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涛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6-7,共2页
张爱玲的翻译作品《老人与海》和《海上花》鲜明地体现出了她的翻译特色:在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杂合中,既保持原著的风格,又侧重于读者的文化心理,使读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 张爱玲 翻译特色 老人与海 海上花
下载PDF
《海上花列传》的跨文本流传及其意义生成——以方言版、译注版和电影版为考察对象
20
作者 李婕 谢家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1-181,共11页
《海上花列传》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古今转型的鲜明标志及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这无异是对一部小说作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崇高认可。但这种意义的生成并非吴语方言版本《海上花列传》从问世就有的,更非一蹴而就的。研究表明,《海上... 《海上花列传》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古今转型的鲜明标志及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这无异是对一部小说作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崇高认可。但这种意义的生成并非吴语方言版本《海上花列传》从问世就有的,更非一蹴而就的。研究表明,《海上花列传》意义的生成在跨文本流动中层累而成:韩邦庆吴语方言版本《海上花列传》融入了晚清现代性的思潮,张爱玲译注本以“世俗现代性”将《海上花列传》带给了20世纪80年代的读者,电影《海上花》作为影像文本,则聚焦人性欲望,既刺激了作品传播,又吸引观众去回顾关照文学版本,从而使成书于晚清且用吴语方言写就的《海上花列传》荣登“现代通俗小说的开山之作”美誉巅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花列传》 文本变迁 意义生成 张爱玲 侯孝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