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则清《何文秀玉钗记》悲剧美学阐释
1
作者 张英伟 《济宁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50-56,共7页
陈则清《何文秀玉钗记》是一部少见的优秀悲剧作品。剧作主人公何文秀的命运与贪官污吏横行的明中后期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剧中人物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冤案的发生是社会现实驱使下的必然现象。在悲剧人物的塑造上,作者有意识... 陈则清《何文秀玉钗记》是一部少见的优秀悲剧作品。剧作主人公何文秀的命运与贪官污吏横行的明中后期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剧中人物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冤案的发生是社会现实驱使下的必然现象。在悲剧人物的塑造上,作者有意识地赋予人物形象多元复杂的一面,使得人物性格开始趋向真实、立体。与西方悲剧不同,该剧深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戏曲悲剧,体现了我国传统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则清 《何文秀玉钗记》 悲剧 美学
下载PDF
从南戏到正字戏、白字戏--潮州戏剧形成轨迹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康保成 詹双晖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元末明初南戏在潮汕的活动已蔚然可观。宣德时期的南戏《金钗记》已"错用乡音",到嘉靖年间的《荔镜记》已变异为用闽南方音演唱的潮泉腔,万历年的《金花女》则是用潮州方言写就并用潮调演唱的戏文。从《金钗记》到《荔镜记》... 元末明初南戏在潮汕的活动已蔚然可观。宣德时期的南戏《金钗记》已"错用乡音",到嘉靖年间的《荔镜记》已变异为用闽南方音演唱的潮泉腔,万历年的《金花女》则是用潮州方言写就并用潮调演唱的戏文。从《金钗记》到《荔镜记》再到《金花女》,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外来的南戏从"错用乡音"到"以乡音唱南北曲"变异为白字戏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戏 《金钗记》 《荔镜记》 《金花女》 潮腔潮调 变异 白字戏
下载PDF
江西南昌交大明墓出土部分金玉器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勤文 樊昌生 曹妙聪 《南方文物》 2012年第1期170-173,共4页
本文运用宝石学和物理镨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肉眼和宝石显微镜观察、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贵金属含量检测仪等大型仪器测试,对江西南昌市新建县华东交通大学校园内发掘出土的一件玉圭、两组玉组佩、五枚金... 本文运用宝石学和物理镨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肉眼和宝石显微镜观察、红外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贵金属含量检测仪等大型仪器测试,对江西南昌市新建县华东交通大学校园内发掘出土的一件玉圭、两组玉组佩、五枚金镶宝玉石戒指和一枚金钗的材质成分作了科学鉴定。鉴定结果表明两种玉器的玉质成分是软玉,戒指的戒面有绿松石、蓝宝石和尖晶石,金钗的黄金含量为96.75%,而戒指金托的黄金含量仅为78.24%。从而提高了出土金玉器研究的科技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玉器 宝石 金钗 材质 明代墓葬 江西省
下载PDF
且将佛场作情场——论《玉簪记》艺术构思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再红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13-115,封3,共4页
《玉簪记》的艺术构思可谓匠心独具,那就是作者有意将佛场作了情场,描写了女道士陈妙常的爱情故事,从而生发出动人的喜剧效果和丰富的思想意义,由此赋予了这一构思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即对宗教的禁欲主义作了颠覆性的批判;展示了清规戒律... 《玉簪记》的艺术构思可谓匠心独具,那就是作者有意将佛场作了情场,描写了女道士陈妙常的爱情故事,从而生发出动人的喜剧效果和丰富的思想意义,由此赋予了这一构思以独特的审美价值:即对宗教的禁欲主义作了颠覆性的批判;展示了清规戒律下人性的真实与丰富;表达了女性自主选择爱情的要求;宣告了女性性爱意识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濂 《玉簪记》 戏曲 爱情
下载PDF
论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 被引量:8
5
作者 丁盛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3,共7页
白先勇在青春版《牡丹亭》与新版《玉簪记》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其目标是"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核心是"古典为体,现代为用"。"昆曲新美学"主导下的几部作品,体... 白先勇在青春版《牡丹亭》与新版《玉簪记》的创作实践中提出了"昆曲新美学"的概念,其目标是"让昆曲的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核心是"古典为体,现代为用"。"昆曲新美学"主导下的几部作品,体现了很高的制作水准,获得官方与学界盛赞的同时,也引发了戏迷的质疑。本文从白先勇"昆曲新美学"的理论内涵与创作实践着手,结合多方观点分析后认为,"昆曲新美学"是一种创作观念,而不是新的昆曲美学,如果要提到美学的高度来认识它,可以视为一种舞台美学,不仅适用于昆曲,也适用于其他戏曲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新美学 青春版《牡丹亭》 新版《玉簪记》
下载PDF
宁夏秦腔经典剧《玉凤簪》流变考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衍青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1-256,共6页
秦腔经典剧《玉凤簪》的故事雏形源于清康熙年间发生于宁夏府的一起的凶杀案,陕西、甘肃等地的秦腔班社据此案以及民间传说将其改编为剧本上演,受到观众喜爱。秦腔《玉凤簪》在宁夏搬演的时间较晚,但该剧在宁夏流变最为丰富,尤其是20世... 秦腔经典剧《玉凤簪》的故事雏形源于清康熙年间发生于宁夏府的一起的凶杀案,陕西、甘肃等地的秦腔班社据此案以及民间传说将其改编为剧本上演,受到观众喜爱。秦腔《玉凤簪》在宁夏搬演的时间较晚,但该剧在宁夏流变最为丰富,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被改编为《康熙访宁夏》,同时被越剧、京剧移植,在北京、上海等戏曲中心城市演出,产生了轰动。随着"文革"的开始,该戏及编剧被"打倒"。"文革"结束后,《玉凤簪》获得平反,被重新改编上演。剧本在改编中染有时代的风潮变化和民族地区的艺术特色。因此,考论该剧流变之意义不仅是对一部经典秦腔剧演出与改编历程的梳理,其意义还在于通过该剧的命运,折射出秦腔及中国戏曲一个多世纪的跌宕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秦腔 《玉凤簪》 流变
下载PDF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下的汤显祖和莎士比亚人文思想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84,共4页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是他们人文关怀的最伟...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是他们人文关怀的最伟大、最集中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钗记》 《威尼斯商人》 女性
下载PDF
从龙山文化四种玉器的文化传统看濮阳地区在中国文明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被引量:1
8
作者 朱乃诚 《中原文化研究》 2016年第5期56-64,共9页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出现了一些高档次的、大型的玉器.其中许多不具有山东地区的文化传统.如临朐西朱封2件玉笄,不是龙山文化的作品,可能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作品,辗转传入到山东地区.日照两城镇玉圭,是一件改制品,原件也是石家河文化晚... 山东地区的龙山文化出现了一些高档次的、大型的玉器.其中许多不具有山东地区的文化传统.如临朐西朱封2件玉笄,不是龙山文化的作品,可能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作品,辗转传入到山东地区.日照两城镇玉圭,是一件改制品,原件也是石家河文化晚期的作品,后传入山东地区.在鲁东南与胶东地区发现的8件牙璋,都不是龙山文化的作品,是中原地区在公元前1850~公元前1610年之间的作品,在鲁东南与胶东地区的埋葬年代可能在龙山文化之后.五莲丹土1件玉琮可能是龙山文化时期太湖地区的作品.这些精致的玉器传入山东地区,可能是在夏代前期至夏代末期分批次传入的.这些现象可能隐含着夏文化、夏部族与东夷文化、东夷部族之间的某种重要的历史事件.中原与山东地区的文化交流,自然与濮阳地区有关系,期待着濮阳地区夏时期文化遗存的重要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文化 西朱封玉笄 两城镇玉圭 牙璋 丹土玉琮 夏文化
下载PDF
《玉簪记》创作探考
9
作者 张晓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81-84,共4页
《玉簪记》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喜剧作品,它的创作时间、创作蓝本等引起了学术界的一些争论。文章通过对明清戏曲选本的分析研究,认为剧本以《古今女史》为基础,同时吸收了话本《张于湖传》中的情节创作而成,在《玉簪记》通行本之前有青阳... 《玉簪记》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喜剧作品,它的创作时间、创作蓝本等引起了学术界的一些争论。文章通过对明清戏曲选本的分析研究,认为剧本以《古今女史》为基础,同时吸收了话本《张于湖传》中的情节创作而成,在《玉簪记》通行本之前有青阳腔本,陈妙常形象经历了从尼姑到道姑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记》 戏曲选本 创作年代 故事演变
下载PDF
“世难容”与“世能容”的空门女弟子──妙玉与妙常人物形象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开恺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80-82,共3页
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与明代传奇《玉簪记》分别塑造了两个光彩照人的空门女弟子形象———妙玉与妙常。二妙的身世相似,性格同中有异,结局则截然不同。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二妙的种种异同,并结合她们的生存环境、爱情模式以及... 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与明代传奇《玉簪记》分别塑造了两个光彩照人的空门女弟子形象———妙玉与妙常。二妙的身世相似,性格同中有异,结局则截然不同。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二妙的种种异同,并结合她们的生存环境、爱情模式以及《红楼梦》与《玉簪记》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本特征,对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作一番挖掘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玉 陈妙常 《红楼梦》 《玉簪记》
下载PDF
论唐宋时期的李贺故事讲述与形象建构
11
作者 陈长旭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98-106,共9页
李贺一生虽然短暂,但充满着传奇色彩,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超常的艺术思维、怪异的长相与性格、为帝掌记白玉楼的神话传说等,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李贺的“人”与“文”都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千百年来在人们的不断讲述中,逐渐编撰出了... 李贺一生虽然短暂,但充满着传奇色彩,其独特的创作方式、超常的艺术思维、怪异的长相与性格、为帝掌记白玉楼的神话传说等,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李贺的“人”与“文”都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千百年来在人们的不断讲述中,逐渐编撰出了一系列奇异的故事。唐宋时期李贺故事的讲述与形象的建构主要采用史传互动,诗歌、小说、诗话等多维评价,凸显白玉楼传说,用图画描绘等多种途径。李贺系列故事的讲述,不仅是对历史史实的超越,达到了艺术的真实,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故事化 白玉楼 文化价值
下载PDF
题图文学中的“三棱镜”——以《断钗图》及其题咏为例
12
作者 何湘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1-54,共4页
清代后期江南文人们群起题咏《断钗图》,源于武进才子汤贻汾为其母杨氏绘此图后发起的广泛征诗,亦感于汤氏家族三世殉国、一门忠义的情事。《断钗图》与其题咏如同一个小"三棱镜",能同时映射出清代题图文学、家族文学、女性... 清代后期江南文人们群起题咏《断钗图》,源于武进才子汤贻汾为其母杨氏绘此图后发起的广泛征诗,亦感于汤氏家族三世殉国、一门忠义的情事。《断钗图》与其题咏如同一个小"三棱镜",能同时映射出清代题图文学、家族文学、女性文学三个不同研究范畴内的"景色";它们之间存在一种互动与再生产关系,诗画合作也产生了更强的传播效果和艺术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钗图》 汤贻汾 题图文学 家族文学
下载PDF
论刘备妻妾的婚姻悲剧
13
作者 单长江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9-23,84,共6页
以《三国志玉玺传》为文本依据,参照了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毛氏父子《三国演义》和元明清"三国戏",论析了刘备一生的爱情纠葛,强调了刘备妻妾的婚姻悲剧其实是由政治悲剧所造成。而《... 以《三国志玉玺传》为文本依据,参照了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毛氏父子《三国演义》和元明清"三国戏",论析了刘备一生的爱情纠葛,强调了刘备妻妾的婚姻悲剧其实是由政治悲剧所造成。而《玉玺传》的作者又依据下层人民的善良愿望,给刘备妻妾的婚恋注入理想色彩,增添了浓重的悲剧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志》 《三国演义》 《玉玺传》 婚姻悲剧
下载PDF
也论《紫钗记》对李益形象的重塑
14
作者 周春艳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9-12,17,共5页
汤显祖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蓝本创作了《紫钗记》,并对男主人公李益的形象进行了改写。对于重塑后的李益形象,有人批评其性格过于被动软弱,甚至苟且忍让,算不上"至情"。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李益是一位能屈能伸、重情... 汤显祖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蓝本创作了《紫钗记》,并对男主人公李益的形象进行了改写。对于重塑后的李益形象,有人批评其性格过于被动软弱,甚至苟且忍让,算不上"至情"。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李益是一位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的至情君子。他性格中的"软弱、拖延、苟且",是当时社会强权政治压迫下的产物。看似矛盾,实则合理。李益形象实质上是汤显祖的自我投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钗记》 李益形象 至情 汤显祖 自我投射
下载PDF
论高濂《玉簪记》中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15
作者 齐慧源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7期11-14,共4页
明人高濂的《玉簪记》不同于一般的才子佳人剧,道姑陈妙常青春觉醒和大胆追求爱情的勇敢精神,有着反对宗教禁欲、要求人性解放的进步意义。反映了晚明婚姻嬗变中女性意识的增强.与晚明反对程朱理学的进步思潮一脉相承。
关键词 《玉簪记》 女性意识 人性解放
下载PDF
浅论《玉簪记》对《西厢记》的承继与发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明 《南平师专学报》 2004年第3期38-41,共4页
《玉簪记》对《西厢记》的承继是多方面的 ,但这丝毫无损于《玉簪记》的独特价值。文章从爱情故事的时代特征、寺院道观展示的不同画面和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等方面分析《玉簪记》的独到之处 ,以展现它对《西厢记》
关键词 玉簪 时代特征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试析《四声猿》之本事流变与再创作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桂珍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95-98,共4页
徐渭《四声猿》剧中四个故事《玉禅师》、《狂鼓史》、《雌木兰》、《女状元》均是作者在原有故事基础上的再创作,文章通过理清徐渭《四声猿》四剧之本事流变过程,分析徐渭再创作之动机,揭示其创作目的。
关键词 《玉禅师》 《狂鼓史》 《雌木兰》 《女状元》 本事 流变
下载PDF
论《玉簪记》的“西厢行径”
18
作者 张耀予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54-59,共6页
《玉簪记》中,高濂借剧中主要人物之口提出"西厢行径"的说法。高濂笔下的"西厢行径",表现为在情节上多所取材《西厢记》,在精神上也与其一脉相承。然而高濂又在结构和人物形象方面反《西厢记》而行,使《玉簪记》形... 《玉簪记》中,高濂借剧中主要人物之口提出"西厢行径"的说法。高濂笔下的"西厢行径",表现为在情节上多所取材《西厢记》,在精神上也与其一脉相承。然而高濂又在结构和人物形象方面反《西厢记》而行,使《玉簪记》形成别具一格的"西厢行径",从而取得了成功。后世对《西厢记》的改编和模仿之作甚多,它们的成功与失败也与对"西厢行径"的处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玉簪记》及其以后的众多创作启示我们:继承但不照搬,有自我独创之处,才是走"西厢行径"的明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记 西厢记 西厢行径
下载PDF
张于湖在《玉簪记》中的形象和作用
19
作者 庞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75-78,共4页
高濂的传奇《玉簪记》在晚明时期十分盛行,至今也在舞台搬演脱胎于《玉簪记》的《琴挑》《秋江》等戏曲。故事经历了笔记体小说《古今女史》、杂剧《张于湖误宿女真观》和小说《张于湖传》,张于湖的地位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在《玉簪记... 高濂的传奇《玉簪记》在晚明时期十分盛行,至今也在舞台搬演脱胎于《玉簪记》的《琴挑》《秋江》等戏曲。故事经历了笔记体小说《古今女史》、杂剧《张于湖误宿女真观》和小说《张于湖传》,张于湖的地位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中,在《玉簪记》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形象特征,意义非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簪记》 张于湖 潘必正 陈妙常
下载PDF
试析《玉簪记·追别》的创作特色
20
作者 林静茹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0-12,25,共4页
《玉簪记》继承了《西厢记》里表达封建社会男女青年的爱情主题,写作上也以优美文笔著称,二者各有优势。但是《玉簪记》作为明传奇的奇葩,具有独特的创作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比两篇中的"送别"画面,分析《玉簪记》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 西厢记 玉簪记 送别 创作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