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al verbs and adverbs and with Continuous
1
作者 刘于 《希望月报(上)》 2008年第2期12-12,共1页
Through English and Chinese Modals with adverbs, Continuous modal verbs such a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the two languages inspection Modals different grammatical function comparison.
关键词 MODAL verb adverb CONTINUOUS MATCH
下载PDF
《仪礼》饮食相关类动词
2
作者 武振玉 张馨月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1-65,共5页
《仪礼》中表示吃喝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动词包括吃、喝、烹饪、盛放、舀取、置放、切割、除去等类,共有61个动词,其中超过100次的有4词,50—100次之间的有2词,30—50次之间的有8词,20—30次之间的有5词,10—20次之间的有6词,10次以下的有3... 《仪礼》中表示吃喝及与之关系密切的动词包括吃、喝、烹饪、盛放、舀取、置放、切割、除去等类,共有61个动词,其中超过100次的有4词,50—100次之间的有2词,30—50次之间的有8词,20—30次之间的有5词,10—20次之间的有6词,10次以下的有36词,虽然个别词出现频次很高,但总体出现频次并不高。词义方面,各类大都既有用于一般意义的通用词,又有特定含义的特殊词,前者代表了《仪礼》与其他文献的一致性,后者体现了《仪礼》该类动词的特殊性。与上古汉语其他文献相比,《仪礼》该类动词一方面表现出与其他文献的一致性,主要是各义场核心词高度相同。一方面也展现出一定的独特性,一是一些动词在其他文献中不见或很少见;二是一些同义聚合成员少于其他文献,显示了其用词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饮食类动词 同义聚合 出现频次
下载PDF
从几种动词现象看《仪礼》的语言特点
3
作者 武振玉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仪礼》是内容比较独特的一部先秦典籍,本文通过全面调查梳理,总结了《仪礼》动词较有特征的几个方面:一是高频动词出现频次之高非常明显,二是同义动词丰富,三是保留了一些动词的本义用法,四是保留了一些少见或不见于其他文献的动词或... 《仪礼》是内容比较独特的一部先秦典籍,本文通过全面调查梳理,总结了《仪礼》动词较有特征的几个方面:一是高频动词出现频次之高非常明显,二是同义动词丰富,三是保留了一些动词的本义用法,四是保留了一些少见或不见于其他文献的动词或动词义。通过与其他上古文献的比较,可知《仪礼》动词一方面保持了与其他文献动词的一致性(核心词相同),但另一方面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承古性特点,即保留古语词或词义较其他文献突出。据此可推测,《仪礼》因为记载内容的独特性,其中保留了一些延自更早时期的内容和词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礼》 动词 高频词 同义动词
下载PDF
类型学视域下滇中彝语倮倮话连动结构研究
4
作者 王海滨 何菊香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连动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构词方式,在汉藏语系的语法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要素构成,与其他构词法有较明显的区别,连动结构可采用“V1+之后再V2”格式进行辨别。从滇中南华彝语倮倮话连动结构的形式类... 连动结构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构词方式,在汉藏语系的语法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要素构成,与其他构词法有较明显的区别,连动结构可采用“V1+之后再V2”格式进行辨别。从滇中南华彝语倮倮话连动结构的形式类型、语义结构类型以及论元特点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滇中彝语倮倮话的连动结构具有动词间有成分插入时具有多元性,二是其语义类型可分为时序关系和事理逻辑关系两大类,三是多个动词可分主宾语论元共享和不共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南华 彝语倮倮话 连动结构
下载PDF
滇中南华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语义指向研究
5
作者 王海滨 何菊香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某一个时空中,存在句作为表现事物存在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民族语中用法各异。滇中南华五街镇华双村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可分为肯定存在动词和否定存在动词两种,其中肯定存在动...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某一个时空中,存在句作为表现事物存在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民族语中用法各异。滇中南华五街镇华双村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可分为肯定存在动词和否定存在动词两种,其中肯定存在动词可分典型存在动词“有”(dʐa33)“在”(dʐa33 la55)和非典型存在动词“处置类”“运动类”“生产类”等六类;否定存在动词则用“ŋ21”来构成。在对存在动词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存在动词的用法和所构成的存在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南华 彝语卢辘话 存在动词 语义指向
下载PDF
相互副词和对称性动词的共现限制及相互范畴的事件语义分析
6
作者 郝琦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0,共13页
在现代汉语中,相互义可由副词“相互、互相”和对称性动词如“交换、结婚”两类范畴表达。这两类范畴可共现,过去认为二者共现是一种表达上的羡余现象,这一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二者的共现存在一定限制(相互交换|*相互结婚)。本文基于一... 在现代汉语中,相互义可由副词“相互、互相”和对称性动词如“交换、结婚”两类范畴表达。这两类范畴可共现,过去认为二者共现是一种表达上的羡余现象,这一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二者的共现存在一定限制(相互交换|*相互结婚)。本文基于一定规模的词例考察,将共现限制归纳为“动态动词的多事件交互情景条件”。这一限制源于两类范畴的相互义性质不同:对称性动词编码单一事件内的对称施受关系,其相互义是一种词汇语义特征;而副词“相互/互相”的功能是加合多个互逆的单向施受关系/单向视角关系,其相互义是一种算子性语义。作为互逆关系的加合算子,“相互/互相”与对称性动词组合时带来了事件/视角的复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副词 对称性动词 共现限制 复数事件 互逆关系
下载PDF
汉语祈使句的三类强调标记及其强调机制
7
作者 魏政 《现代语文》 2024年第4期77-82,共6页
汉语祈使句的显性强调标记主要包括三类形式:强化副词、话语标记和道义情态助动词。这三类强调标记不仅在语法分布、使用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实现强调的机制也不相同。强化副词既要求祈使句内容在当前语境中能够实现,还要求在所有... 汉语祈使句的显性强调标记主要包括三类形式:强化副词、话语标记和道义情态助动词。这三类强调标记不仅在语法分布、使用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且实现强调的机制也不相同。强化副词既要求祈使句内容在当前语境中能够实现,还要求在所有相关可能情景中实现。话语标记通过重构会话双方权势关系,以增强说话人的权威性,表达更为强烈的主观性。道义情态助动词则增加了客观性道义情态的要求,使得祈使句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双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祈使句 强化副词 话语标记 助动词 道义情态 强调机制
下载PDF
副词在跨文化创新表达中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李优优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2期37-40,共4页
该文旨在探讨副词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特点及其在跨文化创新表达中的创新用法。在概述了副词的基本理论后,以汉语及英语为代表分析了不同文化中副词使用特点,其中涵盖了句法成分、重叠使用、与其他词类的交叉纠葛,以及使用频率和语境表... 该文旨在探讨副词在不同文化中的使用特点及其在跨文化创新表达中的创新用法。在概述了副词的基本理论后,以汉语及英语为代表分析了不同文化中副词使用特点,其中涵盖了句法成分、重叠使用、与其他词类的交叉纠葛,以及使用频率和语境表达情感方面的差异。然后又以日语为例探讨了副词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独特方式,以及这种表达方式背后的文化原因。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汉语、日语及西班牙语在跨文化创新表达中的创新用法,如强化情感表达,精确描述时间、程度及状态等,充分展示了副词在丰富语言表达、增强语言感染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跨文化 理论概述 创新表达 强调语义 修饰动词
下载PDF
On Grammar Functions of Tone Modification in Liangshan Yi Language
9
作者 Sha-ma Dage Xiao Xue 《宏观语言学》 2008年第1期127-133,共7页
There is a special grammar phenomena in Liangshan Yi such that grammartical relations can be changed through tone change. When personal pronouns combine withverbs, from the view of personal pronouns, the sentences are... There is a special grammar phenomena in Liangshan Yi such that grammartical relations can be changed through tone change. When personal pronouns combine withverbs, from the view of personal pronouns, the sentences are in SV pattern if personal pronouns are mid-level tones, while the sentences are in OV pattern when personal pronouns are sub-high tones. From the view of verbs, the sentences are in SV pattern if verbs are low-falling tones while the sentences are in OV pattern when verbs are sub-high tone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case relations can be marked with grammatical tone in the Yi langu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angshan yi TONE change PERSONAL PRONOUN verb grammartical relation
下载PDF
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敢”之“凡”义探源
10
作者 姜南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以往研究多将“敢”有“凡”义视为汉文佛典特有的语言现象,排除在“敢”的各类情态用法之外。本文基于汉译佛经中“敢”发生词义突变的年代和地域及其出现的句式语境,结合原典语言和汉语方言材料,初步推断这类“敢”并非昙花一现,来去... 以往研究多将“敢”有“凡”义视为汉文佛典特有的语言现象,排除在“敢”的各类情态用法之外。本文基于汉译佛经中“敢”发生词义突变的年代和地域及其出现的句式语境,结合原典语言和汉语方言材料,初步推断这类“敢”并非昙花一现,来去无踪影,而是作为一个外来词,在汉语语境下改头换面,遵循从情态动词到饰句副词的演变路径,被重新分析为表确认的语气副词,并在以晋语为代表的北方汉语中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称量化词“敢” 情态动词 饰句副词
下载PDF
粤北土话中的高量绝对程度副词比较分析——以“益”“蛮”“几”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雅欣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9-67,共9页
粤北连州城村话中的高量绝对程度副词“益”“蛮”“几”分别是“特别、非常”“很”“挺”的意思,三者的程度量级可以表示为:益>蛮>几。语法特征上,三者都能修饰谓词和谓词短语,形成的状中结构能作句子的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粤北连州城村话中的高量绝对程度副词“益”“蛮”“几”分别是“特别、非常”“很”“挺”的意思,三者的程度量级可以表示为:益>蛮>几。语法特征上,三者都能修饰谓词和谓词短语,形成的状中结构能作句子的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否定格式上,三者与“唔”“冇”两组否定词的组配存在差异。使用上,三者都能用作积极或消极评价,但“益”“几”还能出现在别的语境中。此外,三者与湘方言的“益老”“蛮”“几”具有许多异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土话 高量绝对程度副词
下载PDF
“给以”的句法分析
12
作者 熊仲儒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5-238,共14页
词法问题可以从句法的角度进行研究。“给以”就是以“给”为词汇核心生成的句法合成词,它的论元结构和“给”相同,都是由施事、受事和与事组成,但在句法配位上不同,如与事不能位于“给以”之后,但可以位于“给”之后。这种差异跟格有... 词法问题可以从句法的角度进行研究。“给以”就是以“给”为词汇核心生成的句法合成词,它的论元结构和“给”相同,都是由施事、受事和与事组成,但在句法配位上不同,如与事不能位于“给以”之后,但可以位于“给”之后。这种差异跟格有关。在“给”和“以”融合之后,与事需要借助“对”才能得到格,而“对”字短语又必须处于词汇核心之前。“给以”还有对应的隔开式“给…以…”,这是“给”没有与“以”融合的情形,是“给”和它的与事整体移到“以”之前造成的,类似于“易之以羊”的生成。“以”使用于正式语体,毗邻的受事也表现出正式语体的色彩,如常用名动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以” 句法合成词 语体 名动词
下载PDF
彝语诺苏话拓扑空间关系的表征
13
作者 马海五牛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4-45,共12页
拓扑空间指物体表面结构中观察者注目的焦点与背景的空间关系,表示物体之间具有的并存、接触、包含、毗邻和接近等特征。彝语诺苏话拓扑空间关系的表达用“焦点F+背景G+位格+存在动词”和“背景G+位格+焦点F+ko^(33)+存在动词”两种形式... 拓扑空间指物体表面结构中观察者注目的焦点与背景的空间关系,表示物体之间具有的并存、接触、包含、毗邻和接近等特征。彝语诺苏话拓扑空间关系的表达用“焦点F+背景G+位格+存在动词”和“背景G+位格+焦点F+ko^(33)+存在动词”两种形式,其拓扑空间关系的表达主要包括方位词处所词、后置方位格、存在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诺苏话 拓扑空间 表达方式 方位格 存在动词
下载PDF
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加工的基本单元:来自词切分的证据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利军 张积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4-764,共11页
采用词切分范式研究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的理解机制,探讨在惯用语理解中加工的基本单元,揭示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的表征方式。研究发现,词切分范式对语义分解性不同的惯用语有不同的影响。在空格切分的形式下,语素切分和非语素切分抑制了... 采用词切分范式研究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的理解机制,探讨在惯用语理解中加工的基本单元,揭示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的表征方式。研究发现,词切分范式对语义分解性不同的惯用语有不同的影响。在空格切分的形式下,语素切分和非语素切分抑制了对语义高分解的动宾结构惯用语的通达,却未影响对语义低分解的动宾结构惯用语的理解;语素切分、非语素切分和空格切分均增加了对语义高分解的惯用语的错误率。在阴影切分的形式下,非语素切分抑制了对语义高分解的动宾结构惯用语的加工,同样未影响对语义低分解的惯用语的理解。整个研究表明,在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的表征中,既存在着语素单元,也存在着整语单元,但整语是汉语动宾结构惯用语加工的优势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用语 词切分 动宾结构 心理表征
下载PDF
从到顶义述宾短语到极性义程度副词——以“之极、至极”和“之至、之致”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谊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3-362,共10页
述宾短语副词化发展的动因与机制,包括句法临界环境、双音韵律特征、互补语义基础和转喻引申机制。述宾短语副词化的进程,从先秦到近代,经历了由述宾短语凝固进而程度化的发展历程。从近代一直到现、当代,最终从固化短语逐渐虚化成了一... 述宾短语副词化发展的动因与机制,包括句法临界环境、双音韵律特征、互补语义基础和转喻引申机制。述宾短语副词化的进程,从先秦到近代,经历了由述宾短语凝固进而程度化的发展历程。从近代一直到现、当代,最终从固化短语逐渐虚化成了一系列极性程度副词。其副词化表达的方式与功用,涉及到构式化的四字构造、极性化的绝对程度、情态化的主观强调、和谐化的连用套叠等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宾短语 程度副词 词汇化 副词化
下载PDF
出土文献"是是"连用后一"是"字的训释问题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37,共4页
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献中,"是是"连用的后一"是"字不是系词而是副词。文章对此辨析讨论。结论:"是是"连用的后一"是"字可用作系词,但不能一概而论。大致说来,当它用于判断句中,应为系... 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的出土文献中,"是是"连用的后一"是"字不是系词而是副词。文章对此辨析讨论。结论:"是是"连用的后一"是"字可用作系词,但不能一概而论。大致说来,当它用于判断句中,应为系词;当它用于叙述句中,则是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用 系词 副词 训释 判断句 出土文献 文章 学者 先秦时期 辨析
下载PDF
动词的延续性特征及瞬时时间副词对时间转换事件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仝宇光 张奇 张丽芳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3-671,共9页
为考察语篇阅读中,汉语动词的延续性特征以及瞬时时间副词对时间转换事件表征的影响,采用探测-判断的语篇实时阅读技术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的结果表明,当描述转换前事件的动词是延续性动词时,短时转换句与瞬时转换句的阅读时间无... 为考察语篇阅读中,汉语动词的延续性特征以及瞬时时间副词对时间转换事件表征的影响,采用探测-判断的语篇实时阅读技术分别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1的结果表明,当描述转换前事件的动词是延续性动词时,短时转换句与瞬时转换句的阅读时间无显著差异;而当描述转换前事件的动词是短暂性动词时,短时转换句的阅读时间明显长于瞬时转换句的阅读时间。实验2的结果表明,当不在时间转换句前添加瞬时时间副词时,长时与短时转换句前探测词的再认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当在时间转换句前添加瞬时时间副词时,长时与短时转换句前探测词的再认时间无显著差异。两个实验结果分别说明,动词的延续性特征和时间转换短句的结合影响了时间转换事件的表征,在长时转换句的前面添加瞬时时间副词缩短了长时转换事件的表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阅读 情境模型 动词的延续性特征 瞬时时间副词 心理转换时问
下载PDF
“须”的语法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春生 马贝加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动词"须"经历了"助动词-副词-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在"须"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从动词"须"到助动词"须",演变机制主要是扩展,表现为句法结构的复... 动词"须"经历了"助动词-副词-连词"的语法化历程。在"须"的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从动词"须"到助动词"须",演变机制主要是扩展,表现为句法结构的复杂化、名词和动词的次类变换;助动词"须"继续语法化的动因是回溯推理以及语义预设。就语义模式而言,"须"是沿着"道义-认识"的路径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动词 副词 连词 语法化
下载PDF
“不过”的词汇化问题补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利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0-102,共3页
上古汉语中,双音节"不过"构成的句子有三种情况,即动词性短语的不过句,约数短语不过句,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类不过句。各类谓语与主语直接构成陈述关系。不论从句法结构看,还是从语义关系看,这些例子里的"不过"都... 上古汉语中,双音节"不过"构成的句子有三种情况,即动词性短语的不过句,约数短语不过句,名词、代词、名词短语类不过句。各类谓语与主语直接构成陈述关系。不论从句法结构看,还是从语义关系看,这些例子里的"不过"都应当分析为双音节的副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古汉语 词汇化 副词 动词
下载PDF
语气副词“可”的核心语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苏俊波 余乐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54,共9页
一般认为语气副词"可"在不同句类中表达不同的功能、语气。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揭示"可"的核心语义,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分别是做"话题焦点敏感算子"、表强调、突显听者/说者的预期等。我们认为,&q... 一般认为语气副词"可"在不同句类中表达不同的功能、语气。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揭示"可"的核心语义,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分别是做"话题焦点敏感算子"、表强调、突显听者/说者的预期等。我们认为,"可"的核心语义应该从它自身的演变发展中寻找,不仅要与"可"的其他用法联系起来,而且能够合理地解释所有的功能表现。语气副词"可"的核心语义是表示确认语气,它是由"可能"义的助动词"可"虚化而来的。结合助动词"敢""会""须"等可以看出,"助动词—确认语气"是汉语确认语气的一个演变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确认语气 助动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