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罪刑相适应是刑法分则解释的铁则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洪兵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以刑制罪”论者主张为了所谓量刑公正而可以任意变换罪名,无视犯罪构成原理和罪刑法定原则,因而不可取。罪刑相适应作为刑法分则解释的铁则,应贯彻到刑法分则解释适用的每一个具体解释结论和处理结果当中。为实现罪刑相适应,根本无需... “以刑制罪”论者主张为了所谓量刑公正而可以任意变换罪名,无视犯罪构成原理和罪刑法定原则,因而不可取。罪刑相适应作为刑法分则解释的铁则,应贯彻到刑法分则解释适用的每一个具体解释结论和处理结果当中。为实现罪刑相适应,根本无需严格区分法条竞合和想象竞合。选择罪名和概括罪名也能并罚。为开山采石以确保安全的方式运输、储存爆炸物的,不应作为犯罪处理。危险驾驶、妨害安全驾驶、危险作业造成伤亡结果的,只能成立交通肇事罪、危险物品肇事罪、责任事故犯罪,而不能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行为并不都是实行行为,应准确区分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刑相适应 以刑制罪 竞合 加重犯 实行行为
下载PDF
论实质预备犯的处罚根据及其限度
2
作者 刘双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32,共15页
实质预备犯的立法膨胀与司法扩张,直接推动刑事处罚日益前置化、过罪化,不当扩大刑法处罚范围,压缩了公民自由权利的行使空间,动摇了刑法的根基。回溯立法初衷,我国在刑法分则中设立实质预备犯,原本是为了消解《刑法》第22条规定的普遍... 实质预备犯的立法膨胀与司法扩张,直接推动刑事处罚日益前置化、过罪化,不当扩大刑法处罚范围,压缩了公民自由权利的行使空间,动摇了刑法的根基。回溯立法初衷,我国在刑法分则中设立实质预备犯,原本是为了消解《刑法》第22条规定的普遍处罚形式预备犯原则,并从形式可罚性与实质可罚性两个维度限定预备行为的处罚范围,将不具有刑事可罚性的预备行为排除出犯罪圈。因实质预备犯带有浓厚的积极预防、早期干预色彩,为避免其在立法实践与司法适用的过程中发生异化而滑向口袋化、工具化、恣意化的错误方向,设立实质预备犯应以保护重大法益为限;成立实质预备犯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实施后续犯罪的目的,并且被实行化的预备行为客观上具有引起或者协同后续行为侵害法益的高度盖然性;解释实质预备犯的兜底条款应采取同类解释规则,仅包括与明确列举示例具有等价性或者同质性的事项;独立预备罪的犯罪预备尚未对法益形成一定的抽象危险,原则上不予处罚,从而合理划定实质预备犯的处罚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预备犯 形式预备犯 刑事可罚性 实行行为 法益侵害危险
下载PDF
刑事程序中行为的量刑论考察
3
作者 潘文博 《犯罪研究》 2024年第4期63-69,共7页
寻找认罪认罚从宽的实体法依据必须回溯到“刑事程序中行为”以及“犯罪后态度”的理论地位之上。对于“犯罪后态度”,无论是扩张责任概念的内涵还是采用“双轨的间接证据构造”,均不能予以合理化。“犯罪后态度”只能作为预防要素起作... 寻找认罪认罚从宽的实体法依据必须回溯到“刑事程序中行为”以及“犯罪后态度”的理论地位之上。对于“犯罪后态度”,无论是扩张责任概念的内涵还是采用“双轨的间接证据构造”,均不能予以合理化。“犯罪后态度”只能作为预防要素起作用。“刑事程序中行为”属于预防要素,在具体判断时不能升高刑罚量,而只具有保持刑罚量和降低刑罚量的功能。认罪认罚予以从宽应定位于行为人悔悟,即预防必要性降低,在我国传统理论语境中体现为社会危险性降低。对行为人的实体处遇不能直接从程序法中寻找依据,只能根据刑法的规定和量刑理论证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后态度 刑事程序中行为 认罪认罚从宽 预防 量刑
下载PDF
金代刑罚制度研究综述
4
作者 董丽晖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3期66-70,共5页
中国古代针对犯罪行为会进行刑罚处置,刑罚是古代诉讼和审判程序后重要的司法执行程序,由此刑罚制度是古代司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金一代刑罚体系亦继承和兼采前代制度传统,并逐步发展为具有本朝特质的刑罚制度。金代刑罚制度研... 中国古代针对犯罪行为会进行刑罚处置,刑罚是古代诉讼和审判程序后重要的司法执行程序,由此刑罚制度是古代司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金一代刑罚体系亦继承和兼采前代制度传统,并逐步发展为具有本朝特质的刑罚制度。金代刑罚制度研究是金代司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学界围绕金代刑罚制度中的刑罚种类方式、犯罪与刑罚执行措施、刑罚执行特征等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该文对金代刑罚制度研究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并作简要评述,以期了解金代刑罚制度研究的现状,促进金代司法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司法 刑罚方式 犯罪群体 犯罪行为 刑罚特征
下载PDF
预备犯可罚性的反思与重构:以刑法拟制的视角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凤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3-140,共8页
预备犯的罚责根据在于其行为的实行性。然而,在罪刑法定与责任主义的限制下,形式预备犯因不具有构成个罪的类型化描述而根本性地缺失实行行为性,对其处罚显然有违犯罪的构成规则。在依分则规定处罚实质预备犯的同时,对已达到刑事规制界... 预备犯的罚责根据在于其行为的实行性。然而,在罪刑法定与责任主义的限制下,形式预备犯因不具有构成个罪的类型化描述而根本性地缺失实行行为性,对其处罚显然有违犯罪的构成规则。在依分则规定处罚实质预备犯的同时,对已达到刑事规制界限并实质可罚的、临界于"着手"的形式预备犯进行处罚的可行性解释路径,在于将其拟制为具有高度类质性的实行行为,并由此满足刑事政策对具有严重法益威胁行为处罚的要求,消弭预备犯处罚根据的理论纠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行为 可罚根据 法律拟制
下载PDF
论“以刑制罪”思维的教义反思与司法适用——以“温岭虐童案”的执法思路为切入点 被引量:10
6
作者 袁博 《犯罪研究》 2013年第1期39-48,共10页
传统的罪刑关系理论均强调"由罪而刑",然而由于法定刑本身固有的特点,这一思路在一些疑难案件中无法贯彻。为解决这一问题,司法实践中有人提出了"以刑制罪"的思路以弥补"由罪而刑"思路的不足,然而"... 传统的罪刑关系理论均强调"由罪而刑",然而由于法定刑本身固有的特点,这一思路在一些疑难案件中无法贯彻。为解决这一问题,司法实践中有人提出了"以刑制罪"的思路以弥补"由罪而刑"思路的不足,然而"以刑制罪"具有天然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要慎重使用,同时法官要对沿袭这一思路所选择的罪名的犯罪构成要件进行正确的刑法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刑制罪 由罪而刑 罪刑关系
下载PDF
对制售假药行为行政处罚的适用——基于《刑法修正案(八)》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万尚庆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22-924,共3页
药品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针对制售假药行为屡禁不止,国家加大了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八)》对制售假药罪作了修改,由危险犯变为行为犯。文章通过研究认为:《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对制售假药行为的... 药品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针对制售假药行为屡禁不止,国家加大了打击力度,《刑法修正案(八)》对制售假药罪作了修改,由危险犯变为行为犯。文章通过研究认为:《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后,对制售假药行为的行政处罚并没有失去法律适用的空间;行政机关既可以在刑罚处罚前进行行政处罚,也可以在刑罚处罚后给予行政处罚;对犯罪情节轻微、免予刑事处罚的,行政机关还可以独立适用行政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售假药行为 行政处罚 刑罚
下载PDF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竞合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淑平 裴兆斌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57-63,共7页
发生在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之间的法条竞合虽由来已久,但因属不同法律之间的特殊法条竞合,尚未有现成的立法或者理论上成熟的适用规则,造成长期以来执法、司法实践的随意甚至混乱。两法具有的天然的渊源关系和我国立法既定性又定量的... 发生在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之间的法条竞合虽由来已久,但因属不同法律之间的特殊法条竞合,尚未有现成的立法或者理论上成熟的适用规则,造成长期以来执法、司法实践的随意甚至混乱。两法具有的天然的渊源关系和我国立法既定性又定量的传统方法是导致两法竞合的原因。刑法是所有法律的保障法,刑罚是所有法律制裁的最后手段,两法出现竞合时,应当优先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只有在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已经达到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才能适用刑法。但是解决两法竞合问题最根本的对策和最可行的办法是最高司法机关出台司法解释,根据不同的罪量要素,明确罪与非罪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 竞合
下载PDF
我国预备犯理论中的争议问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陆诗忠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82-91,共10页
对预备犯刑事可罚性持否定立场的依据并不充分。可罚的预备行为固然应当包括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但这里的犯罪工具应当限定为我国刑法禁止公民个人所拥有、支配的某些特定物品。可罚的预备行为中的“制造条件”的行为应当理解为与实行... 对预备犯刑事可罚性持否定立场的依据并不充分。可罚的预备行为固然应当包括准备犯罪工具的行为,但这里的犯罪工具应当限定为我国刑法禁止公民个人所拥有、支配的某些特定物品。可罚的预备行为中的“制造条件”的行为应当理解为与实行行为存在紧密关联的行为。我国刑法预备犯的立法模式是科学的。采用个别化的立法模式则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对刑法法益构成抽象危险的行为将无法全面进行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备犯 可罚的预备行为 立法模式
下载PDF
原因自由行为若干问题之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红芹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2期56-58,共3页
当前对于原因自由行为是可罚性已无争议,但是当学者们在探讨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以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时,便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解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与"实行行为与刑事责任同时存在"原则的... 当前对于原因自由行为是可罚性已无争议,但是当学者们在探讨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以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时,便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争议的焦点在于如何解释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与"实行行为与刑事责任同时存在"原则的关系问题。本文拟从探讨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入手,对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的责任基础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自由行为 实行行为 责任能力 可罚性
下载PDF
文天祥判词所体现的法律思想初探
11
作者 郑英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宋代司法实践中,"原情定罪"和"罪疑惟轻"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出宋代司法精神的两个重要特点。文天祥的五篇判词所体现的法律思想主要是按照法律"原情定罪"、"罪疑惟轻"、法理与... 宋代司法实践中,"原情定罪"和"罪疑惟轻"的现象极为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昭示出宋代司法精神的两个重要特点。文天祥的五篇判词所体现的法律思想主要是按照法律"原情定罪"、"罪疑惟轻"、法理与人情兼顾等原则进行判决,这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文天祥的法律思想和个性特点,也与南宋时期司法裁判价值取向大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天祥 判词 原情定罪 罪疑惟轻 法律思想
下载PDF
盗窃后勒索财物行为的刑法评价
12
作者 郭小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54-61,共8页
盗窃后勒索财物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应当单独定罪评价。盗窃车牌等价值低廉或者仅具有主观价值的财物后勒索的,以敲诈勒索罪论处。盗窃营业执照等国家机关证件后勒索的,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敲诈勒索罪的牵连犯。盗窃仪... 盗窃后勒索财物的行为,不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应当单独定罪评价。盗窃车牌等价值低廉或者仅具有主观价值的财物后勒索的,以敲诈勒索罪论处。盗窃营业执照等国家机关证件后勒索的,构成盗窃国家机关证件罪和敲诈勒索罪的牵连犯。盗窃仪表盘等价值较大财物的,若行为人盗窃之前即有勒索意图,则欠缺非法占有目的这一主观超过要素,不成立盗窃罪,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若行为人盗窃之后产生勒索意图的,以盗窃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若盗窃之前兼具非法占有和勒索意图,构成盗窃罪和敲诈勒索罪的牵连犯。勒索得逞后继续占有利用价值较大的被盗财物的,仍成立盗窃罪。勒索得逞后毁坏、丢弃或者隐匿不归还被盗财物的,另行成立故意毁坏财物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罪 敲诈勒索罪 不可罚的事后行为 胁迫 刑法评价
下载PDF
因罪生刑,以刑制罪——再论绑架罪法定刑对其法定加重事由解释的反向制约关系
13
作者 赵栋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90-96,102,共8页
我国刑法对绑架罪规定了极为严厉的法定刑,对其两项加重事由更是规定了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①2009年2月底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于绑架罪进行了部分修正,增设了"情节较轻"的减轻构成规定... 我国刑法对绑架罪规定了极为严厉的法定刑,对其两项加重事由更是规定了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①2009年2月底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于绑架罪进行了部分修正,增设了"情节较轻"的减轻构成规定,此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对这一减轻构成的评价、理解与适用本身就是问题。同时,该修正案对于绑架罪的加重构成未作任何修改,堪称遗憾。因此,对这两项加重事由如何解读,至今学界仍然无法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司法实务部门的处理更是各执一词。充分重视和合理运用"因罪生刑,以刑制罪"的解释手段,关注刑事法律规范中绑架罪的法定刑对其具体加重事由的反向制约关系,能够比较妥善地解决这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罪生刑 以刑制罪” 反向制约关系 绑架罪 法定刑
下载PDF
想象竞合犯中的“行为”与“罪过”探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山 韩晶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3-26,共4页
对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依赖于对其罪数本质的准确判断,自然意义上的一行为实质上为数个犯罪行为之竞合,且数个罪过的共同存在,都证明了想象竞合犯为实质数罪,对其实行数罪并罚是其行为、罪过本质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想象竞合犯 行为 罪过 数罪并罚
下载PDF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兴良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145,共14页
中立的帮助行为是指具有中立性的帮助行为,其不同于一般的帮助行为。对于中立的帮助行为在共犯教义学中存在全面处罚说与限制处罚说之分,基于中立帮助行为具有的业务性、专业性等中立特征,应当采取限制处罚说。根据限制处罚说,只有对那... 中立的帮助行为是指具有中立性的帮助行为,其不同于一般的帮助行为。对于中立的帮助行为在共犯教义学中存在全面处罚说与限制处罚说之分,基于中立帮助行为具有的业务性、专业性等中立特征,应当采取限制处罚说。根据限制处罚说,只有对那些客观上可归责,并且主观上具有犯意沟通的帮助行为才能进行处罚,由此限缩帮助犯的处罚范围。中立的帮助行为可以分为销售型、服务型、技术型、义务型等类型,这些中立帮助行为的不同类型在确定是否具有刑事可罚性上应当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立的帮助行为 帮助犯 全面处罚说 限制处罚说 共犯教义学 犯意沟通
下载PDF
《刑法》对“其它非法经营行为”的规制审视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劲楠 申键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45-48,共4页
刑法第225条中关于非法经营罪有三处模糊性规定:作为构成本罪前提的“违反国家规定”这一空白罪状;描述客观行为的“其它”行为这一兜底条款;限定罪与非罪的“情节严重”这一概括性构成要件,这三个方面都会与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发... 刑法第225条中关于非法经营罪有三处模糊性规定:作为构成本罪前提的“违反国家规定”这一空白罪状;描述客观行为的“其它”行为这一兜底条款;限定罪与非罪的“情节严重”这一概括性构成要件,这三个方面都会与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发生冲突。本文从罪刑法定原则层面就刑法第225条中的空白罪状、兜底条款和情节犯规定三个方面予以论述,认为刑法对非法经营罪的规定是科学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经营罪 罪刑法定原则 空白罪状 兜底条款 情节犯
下载PDF
青海省预防和惩处涉林违法犯罪协同工作机制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义贵 王维家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36,共3页
阐述了建立预防和惩处涉林违法犯罪协同工作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总结了青海省预防和惩处涉林违法犯罪协同工作机制运行实践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完善机制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 预防惩处 涉林违法犯罪 协同机制 青海省
下载PDF
德国刑法儿童性权益保护之修法动向与评析——以《惩治儿童性暴力法案》为视角
18
作者 何坦 赵冠男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7-43,共7页
德国新近颁行的《惩治儿童性暴力法案》旨在强化对儿童性权益的刑法保护。基于频发的热点案件和整体的犯罪统计数据,《德国刑法典》相关条文的全面修改势在必行。关于性侵儿童和儿童色情犯罪的相关罪名修改大幅展开,主要体现在《德国刑... 德国新近颁行的《惩治儿童性暴力法案》旨在强化对儿童性权益的刑法保护。基于频发的热点案件和整体的犯罪统计数据,《德国刑法典》相关条文的全面修改势在必行。关于性侵儿童和儿童色情犯罪的相关罪名修改大幅展开,主要体现在《德国刑法典》第176-176d条、第184b条和第184l条的修改。究其要者,在行为人之外,与第三人相关之性行为实施亦被纳入处罚范围;与儿童无身体接触的性侵儿童罪和预备性侵儿童罪作为独立的犯罪构成予以分立;法定刑格的加重全面推开,涉及多数与性侵儿童和儿童色情犯罪罪名;流通、获取、持有儿童外观的性爱玩偶罪被增设为新的罪名。《德国刑法典》相关条文和罪名的修改更为全面和细致,可作为比较考察的域外立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刑法 儿童性权益 惩治儿童性暴力法案
下载PDF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
19
作者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课题组 孙雅丽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10,共4页
论文分析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冲突的具体情形,特别强调了冲突的三种类型和具体条款,并从执法部门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治安管理处罚法》 《刑法》 衔接 冲突
下载PDF
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法条冲突与衔接 被引量:1
20
作者 冀素芳 刘璟昱 《天津法学》 2013年第4期65-71,共7页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法条冲突和衔接问题,对于准确惩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冲突是由我国的立法模式等多重原因造成的,由此引发的刑事犯罪行为... 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法条冲突和衔接问题,对于准确惩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这冲突是由我国的立法模式等多重原因造成的,由此引发的刑事犯罪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界定标准不明确、不统一的问题,不仅给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带来困难,也会引发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质疑。通过采取制定司法解释、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等方式,以期解决两部法律间的冲突在司法实践中日显重要。检察机关在行使公诉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如何发挥解决法条冲突的作用也成为一个现实的实践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法条冲突 解决思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