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5篇文章
< 1 2 1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外中医药译写专著的“他塑”研究——以Between Heaven and Earth:A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为例
1
作者 陈心宇 徐永红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8期190-194,共5页
基于亚马逊平台热销中医专著Between Heaven and Earth:A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 (《天地之间:中医指南》),举例分析其巧用“取象比类”思维、借用现代医学术语、采用图示辅助理解、创新中医文化表达的4种译写策略,并借助调查问卷... 基于亚马逊平台热销中医专著Between Heaven and Earth:A Guide to Chinese Medicine (《天地之间:中医指南》),举例分析其巧用“取象比类”思维、借用现代医学术语、采用图示辅助理解、创新中医文化表达的4种译写策略,并借助调查问卷佐证这4种译写策略的有效性与可取性,希望通过借鉴学习“他塑”,完善中医国际形象的“自塑”。同时检查“他塑”出现的文化误读,反观“自塑”的不足,从而调整中医传播策略,促进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医药译写专著 《天地之间:中医指南》 他塑 自塑 中医药文化传播
下载PDF
MANDATE标准在飞机制造过程信息集成中的应用分析
2
作者 朱亮 孟飚 《航空工程进展》 2011年第4期480-484,共5页
针对长期困扰我国航空制造业的设计向制造信息传递中数据的完整性问题、生产过程中资源数据表达和使用的一致性问题,以及与时间相关的生产过程中物料状态的描述问题等,分析了MANDATE标准中的资源信息概念模型和流程监控与制造数据交换模... 针对长期困扰我国航空制造业的设计向制造信息传递中数据的完整性问题、生产过程中资源数据表达和使用的一致性问题,以及与时间相关的生产过程中物料状态的描述问题等,分析了MANDATE标准中的资源信息概念模型和流程监控与制造数据交换模型,给出了符合MANDATE标准的制造过程信息集成思路和方法,并提出了系统开发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制造 资源信息概念模型 流程监控 信息集成 mandate标准
下载PDF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evere Pediatric Trauma: Mandated vs. Non-Mandated Trauma Systems
3
作者 Raouf M. Afifi Sameh S. Zaytoun 《Surgical Science》 2013年第9期385-392,共8页
Objective: To identify how hospital discharge data could discriminat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high-risk trauma children in mandated and non-mandated trauma systems. Methods: Hospital discharge data of pediatric t... Objective: To identify how hospital discharge data could discriminate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high-risk trauma children in mandated and non-mandated trauma systems. Methods: Hospital discharge data of pediatric trauma patients 1 - 15 years of age in Florida (FL), USA—[a mature mandated trauma system with certified trauma centers (TCs)] and in Indiana (IN), USA—(an immature non-mandated trauma system) admitted both to trauma center (TC) and non-TC healthcare facilities were analyzed.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 measurement was used to verify injury severities. Result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jority of admissions were mild injuries (ISS = 1 - 8), [FL 70%, IN 66%, odds ratio (OR) 1.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 1.3]. Florida trauma children (all severities) generally receive TC care more frequently than Indiana’s (OR = 1.8, CI 1.6 - 1.9). Particularly admission to TCs with severe (ISS ≥ 25) pelvic injury was greater in Florida (OR 3.5, CI 1.6 - 7.4). Florida, encountered some other severe injury mechanisms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falls) more frequently than Indiana (ORs and CI: 2.2, 1.5 - 3.3 and 3.1, 1.1 - 8.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Hospital discharge data can demonstrate the expected patient distribution difference when comparing a mature trauma system with a voluntary evolving system. The level of maturity of the adopted trauma system often influences such dif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 INJURY High RISK Distribution PATTERN TRAUMA System mandated
下载PDF
Social Background and Elite Composition: Jewish Political Elite During the British Mandate
4
作者 Taysir Nashif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6年第9期1085-1099,共15页
This article, which utilizes the quantitative social-background approach, sets as its objective to empirically discern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behavior of the Jewish political elite, embodied in the Jewish Agency for... This article, which utilizes the quantitative social-background approach, sets as its objective to empirically discern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behavior of the Jewish political elite, embodied in the Jewish Agency for Palestine in the period from 1921 to 1948, and the following social-background variables: age, foreign travel, occupation as a path to political power, regional affiliation, ideology,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y, of the JAE membership. Diversity of the social-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particularly, the multitude of languages they knew, explain, to a considerable extent, firstly, the wide variety of their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views, and, secondly, the elite's resort to direct contact with Western governments and peoples in communicating and promoting their political ideology, thus facilitat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Zionist proj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te communication CIRCULATION Jewish elite mandate over Palestine POLITICS regional affiliation ZIONISM
下载PDF
Extention of Time Limit Mandated by SIPO(as basically limited to one extention and for two months at most)
5
《中国专利与商标》 1999年第4期17-17,共1页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operty Office has announcedan amendment to Sec.5,Paragrph 4.2.of Chapter 7 ofExamination Guidelines.According to the newregulations,for making a respon to an office actionduring the prosecution... The State Intellectual Poperty Office has announcedan amendment to Sec.5,Paragrph 4.2.of Chapter 7 ofExamination Guidelines.According to the newregulations,for making a respon to an office actionduring the prosecu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only a firstrequest for a two-month extension of time can be basicallyallowed upon payment of official fee of RMB300(aboutUSD36).For further extension after the first one,onlyanother request for one or two months,at most twomonths,would be possibly petitioned together with a copyof the client’s instructions of the further extension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 basically limited to one extention and for two months at most Extention of Time Limit mandated by SIPO
下载PDF
莎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New Heaven,New Earth”对圣经典故的借用及汉译
6
作者 赵艾东 《圣经文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50-179,共30页
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对圣经语言和内容有大量借用和模仿;其中,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的“new heaven,new earth”就与《启示录》中的“新天新地”存在互文关系。译者和读者若对圣经缺乏充分的了解,或是圣经文化圈外的“他者”,... 莎士比亚的文学作品对圣经语言和内容有大量借用和模仿;其中,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中的“new heaven,new earth”就与《启示录》中的“新天新地”存在互文关系。译者和读者若对圣经缺乏充分的了解,或是圣经文化圈外的“他者”,在汉译中就易发生问题。本文对圣经的天地观及其“新天新地”、其与《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新天新地”存在的三种互文关系以及剧中该典故的汉译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要想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西方经典,必须顾及文本产生的文化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天新地 圣经 莎士比亚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互文性
下载PDF
“天命之性”的现代解读——兼及戴震对朱子的辩驳
7
作者 谢遐龄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8,共10页
天命之性是程朱理学核心概念之一。意思是,人的存在即性,与生俱来。性有二重,一曰气质之性,一曰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即理。按现代观念,人的社会存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每个人一出生即落入某些社会关系之中。说社会存在与生俱来,或... 天命之性是程朱理学核心概念之一。意思是,人的存在即性,与生俱来。性有二重,一曰气质之性,一曰天命之性,天命之性即理。按现代观念,人的社会存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每个人一出生即落入某些社会关系之中。说社会存在与生俱来,或许成立。但是,朱子所说的天命之性,指的是天理(仁义礼智),落在人身,实为文化存在。此学说的涵义是:人生来就是高贵的,具备尊严。这为现代人人平等的观念奠定了基础。但仁义礼智是否与生俱来,却是个要研讨的问题。本文的解决思路是:将“天命之性”之“天”解读为意义世界,即属于第三世界;而将“天命”解读为来源于意义世界,因其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得其教化。于是,工夫论要作调整,由朱子的复性论改变为充实完满论。自我,即本己存在。自我建构不仅有文化存在维度,还有社会存在维度。社会存在维度可以设计;文化存在维度目的唯一,即朱子所论。戴震深刻剖析了朱子的天命之性,恢复天命之性乃是气禀(血气心知)的古代学说,否定性即理,解构理义、气质二本,破性本善,开启了现代解读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之性 性本善 文化存在
下载PDF
“祭天法祖”与“格卜异象”——周初“天命论”现实有效的形式保障
8
作者 刘光洁 《社会科学论坛》 2024年第6期127-135,共9页
作为一种政治宣传,周初“天命论”的现实有效性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基础性问题,而其最终的宣说效果无疑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共同决定。“天命靡常”“德民是依”等周初“天命论”所宣说的新观念、新逻辑虽然强辩,却一时难以为殷遗和万民所... 作为一种政治宣传,周初“天命论”的现实有效性问题,是一个根本的基础性问题,而其最终的宣说效果无疑由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共同决定。“天命靡常”“德民是依”等周初“天命论”所宣说的新观念、新逻辑虽然强辩,却一时难以为殷遗和万民所心悦诚服地接受。因此周人不仅充分利用了“祭卜格异”等传统的宗教文化实践形式,以彰显“天命”唤起民众的心理和情感认同;而且以祖先崇拜为接引,通过“以祖配天”和榜样政治的制度设计与实施,将“天命论”中的“德治”理念真正贯彻落实于现实政治当中。所以,“祭卜格异”与祖先崇拜等原始神秘的非理性存在,成为“德民”理性主线之外,周初“天命论”现实有效的形式保障和逻辑辅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祭天法祖 格人元龟 天见异象
下载PDF
《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析论
9
作者 杨海文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单章研究包括分析、综论两个层面。从分析的层面看,直面当下困境,把控所有困局,构成第一、二节的群己之辨;“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构成第三节的力命之辨;唯有经由力命之辨,群己之辨方能达成自身的和谐... 《孟子·离娄上》“反其仁”章单章研究包括分析、综论两个层面。从分析的层面看,直面当下困境,把控所有困局,构成第一、二节的群己之辨;“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构成第三节的力命之辨;唯有经由力命之辨,群己之辨方能达成自身的和谐。从综论的层面看,以“反求诸己”为功夫,可谓传孔子、曾子之说;以“天下归之”为功效,可谓“承上章而言”;基于群己之辨与力命之辨的内在张力,当以“反求诸己”为切要。孟子的“反求诸己”之思,历史影响深远,当代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单章研究 反求诸己 群己之辨 力命之辨
下载PDF
董仲舒关于“孝”的政治哲学
10
作者 周海春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2-16,共5页
董仲舒的“孝”思想有浓厚的政治意蕴,孝可以保证邦国的和谐,保证君王拥有“自然之赏”。董仲舒以五行生克关系论孝,这样孝就起到了调节阴阳五行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阴阳的和谐;董仲舒用天命的思想论孝,从而使得孝可以起到调节君臣和父子... 董仲舒的“孝”思想有浓厚的政治意蕴,孝可以保证邦国的和谐,保证君王拥有“自然之赏”。董仲舒以五行生克关系论孝,这样孝就起到了调节阴阳五行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阴阳的和谐;董仲舒用天命的思想论孝,从而使得孝可以起到调节君臣和父子的矛盾的作用;董仲舒用受命来论孝,从而使得孝的功效具有普遍性。董仲舒的孝哲学不是一个孤立的思想史现象,代表了孝哲学的一个取向,即政治哲学的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政治哲学 五行 天命
下载PDF
民心即天命:董仲舒政治哲学评议
11
作者 曾振宇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董仲舒作为‚群儒首‛,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董仲舒从形上学高度论证‚民心即天命‛,凡是赢得民心的政权,一定是顺受天命的政权;凡是丧失民心的政权,必定也是被天命所否定乃至废绝的政权。通过剖析‚民心即天心‛‚仁,天心‛‚天为... 董仲舒作为‚群儒首‛,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董仲舒从形上学高度论证‚民心即天命‛,凡是赢得民心的政权,一定是顺受天命的政权;凡是丧失民心的政权,必定也是被天命所否定乃至废绝的政权。通过剖析‚民心即天心‛‚仁,天心‛‚天为民立王‛‚屈君而伸天‛‚臣道有为‛‚不敢有君民之心‛、尚忠义、贤能治天下、‚逆命‛与‚顺命‛等等一系列命题与思想,我们发现董仲舒力图论证政治哲学根本性问题:何为政治之善?董仲舒的回答是:超越现实私己利益,将现实政治制度、政治决策、政治伦理、制度伦理和社会政治理想目标建立在儒家仁义这一文化依托与道德精神之上,以是否‚爱民‛作为政治原则,以是否顺应民心、是否符合仁义作为社会政治最高圭臬与终极奋斗目标,就是政治之善。为天下立法,是董仲舒孜孜以求的社会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民心 天命 爱民 王道 政治哲学
下载PDF
秦汉畤祭遗址出土玉人功用研究
12
作者 高崇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4-80,共7页
目前发现秦汉畤祭遗址的祭祀坑内,多是男女玉人一对与玉琮组合,应是畤祭礼仪最主要的祭祀形式。文章认为玉琮象征天圆地方,是祭天礼地的祭器。周秦汉时期奉行“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之信仰,男女玉人与琮组合用于祭祀,正符合天为阳,地为阴... 目前发现秦汉畤祭遗址的祭祀坑内,多是男女玉人一对与玉琮组合,应是畤祭礼仪最主要的祭祀形式。文章认为玉琮象征天圆地方,是祭天礼地的祭器。周秦汉时期奉行“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之信仰,男女玉人与琮组合用于祭祀,正符合天为阳,地为阴,以天为父,以地为母的认知。并由此推断,男女玉人应分别是受祭的天神和地神之神主,用驷马车载之前往雍地进行畤祭之礼。西汉畤祭仍然继续沿用秦故礼仪,此正是由春秋至西汉数百年间,畤祭所用男女玉人造型及功用基本相同的缘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畤祭 天圆地方 祭天礼地 男女玉人 天地神主
下载PDF
《论语》“子见南子”章新诠
13
作者 华军 韩小茹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4期50-57,共8页
迄今对《论语》“子见南子”一章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子见南子”事迹的考证与解读,鲜有对之后“夫子矢之”的深入剖析。事实上,“子见南子”章的诠释重点不应在“子见南子”,而应在“夫子矢之”。以先秦盟誓文化为背景,结合孔子的一贯... 迄今对《论语》“子见南子”一章的研究,多集中于对“子见南子”事迹的考证与解读,鲜有对之后“夫子矢之”的深入剖析。事实上,“子见南子”章的诠释重点不应在“子见南子”,而应在“夫子矢之”。以先秦盟誓文化为背景,结合孔子的一贯之道来展开对“夫子矢之”的深入解读,将有助于揭示孔子天命思想中神义与道义关联互动的深刻意涵,彰显原始儒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思想风貌:一方面,孔子之誓受春秋“对神立誓”的盟誓文化影响,拥有其宗教性面向,体现在天命观上即是一种“神义天命观”;另一方面,孔子之誓又以天道与人道、仁与礼相统一为思想主旨,从而使“誓”具有了人文化成的道德内涵,体现在天命观上即是一种“道义天命观”。概言之,孔子之誓将原本以天的神性为约束机制的盟誓行为纳入儒家立仁成德的教化系统之中,从而使盟誓背后的天命思想内涵由春秋一般盟誓中的神义天命观转向儒家的道义天命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子矢之” 盟誓文化 天命
下载PDF
先秦时期天人思想之嬗变
14
作者 段永升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9-27,共9页
先秦天人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时期的多神崇拜到殷商的“至上神”信仰,再到周人对“天帝”的怀疑和对天人思想内涵的丰富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增强。大致说来,周以前的“天人关系”是披... 先秦天人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时期的多神崇拜到殷商的“至上神”信仰,再到周人对“天帝”的怀疑和对天人思想内涵的丰富的漫长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增强。大致说来,周以前的“天人关系”是披着宗教神学外衣的“天人合一”。这一时期,“人”完全受制于“天”。西周时期,“人”对“天”产生怀疑,使得“天”的神性色彩和绝对权威不断削弱,“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人思想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天道自然”“义理之天”“制天命而用之”“自然无为”等,都是对前代天人思想的继承、创新与丰富,同时也为秦汉以来的天人思想提供了直接或间接的理论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思想 天人合一 绝地天通
下载PDF
张岱年早期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
15
作者 陆建华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8期15-23,共9页
张岱年早期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张岱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主要在其仁学和认识论领域,并兼及对于孔子思想的总体和正面的评价。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张岱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主要在其天论、人性论... 张岱年早期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张岱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主要在其仁学和认识论领域,并兼及对于孔子思想的总体和正面的评价。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张岱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主要在其天论、人性论、人生至道论、人生问题论、认识方法等领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张岱年对于孔子思想的研究主要在其“品值”哲学、功与利的思想、认识方法等领域,并涉及对于孔子思想的正反两面的系统评价。在张岱年心中,孔子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奠定了中国哲学的人生哲学特质,孔子的天论、人性论、仁论以及认知理论等对于中国哲学具有首创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岱年 孔子 认识
下载PDF
天人合一:中国管理学派的理论基础
16
作者 吴照云 姜浩天 《中国文化与管理》 2024年第1期2-12,268,共12页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奠基思想,上溯千年农耕经济基础、下延当代中国价值逻辑,是中国管理学派构建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本文以人格介入性为边界,用“自然之天”与“类人之天”两大概念划分“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奠基思想,上溯千年农耕经济基础、下延当代中国价值逻辑,是中国管理学派构建学术体系、学科体系与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本文以人格介入性为边界,用“自然之天”与“类人之天”两大概念划分“天人合一”思想的管理学表征:“自然之天”代表农耕经济与乡土社会下的有机系统观,象征“心物一元”的管理哲学本体论,从而在对客观规律的研究上重视观测体悟;“类人之天”则代表向上与向下两种管理模式,既需要工具理性的自我定位,又需要价值理性的同理交互,呈现出找平衡、求渐变、谋共生的行为特点,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管理理论体系构建找到理论支点,推动“天人合一”思想的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管理学派 天人合一 自然之天 类人之天
下载PDF
迈向共同的“世界文学”:论启蒙与文化辩证中的中国比较教育新使命
17
作者 彭正梅 陈丽莎 +2 位作者 吴月竹 施芳婷 邓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2-55,共14页
从《共产党宣言》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中可引出文化和启蒙两个透镜,并借以考察我国近二百年来比较教育的发展及其新使命:启蒙使命就是通过与世界教育进行批判性的对话,引入世界教育精神,促进中国教育不断现代化;文化使命强调要参与... 从《共产党宣言》关于“世界文学”的论述中可引出文化和启蒙两个透镜,并借以考察我国近二百年来比较教育的发展及其新使命:启蒙使命就是通过与世界教育进行批判性的对话,引入世界教育精神,促进中国教育不断现代化;文化使命强调要参与建设现代教育学、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参与国际教育治理,连接中外教育精神,以及通过启蒙与文化的辩证构建共同的“世界文学”。启蒙与文化的辩证要求比较教育在回应教育上的文化自信与“世界文学”的关系问题上,应该在方法上采取一种旨在去除文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的理性批判态度,在价值方向上应该共建一个共同的、教育的“世界文学”,以落实新时代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想象;同时,这也是在复兴我们在近现代进程中丢失的教育传统中弥足珍贵的“平天下”维度。全球化时代的教育研究者都必然是某种程度的比较教育学者,迈向共同的“世界文学”也是对所有中国教育学者的呼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教育 启蒙 文化 辩证 世界文学 世界教育精神 平天下
下载PDF
号爵之法意——号称、爵制与中国古代治道
18
作者 杜文忠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128,共18页
中国古代的治道分为天治、人治、刑治,具体又可分为皇治、帝治、王治、霸治、君子之治,其相对应的是天治、德治、仁治、义治、群治,可归纳为皇以天治、帝以德治、王以仁治、霸以义治、君子以群治。除“天子”之爵外,爵又分为“正爵”和... 中国古代的治道分为天治、人治、刑治,具体又可分为皇治、帝治、王治、霸治、君子之治,其相对应的是天治、德治、仁治、义治、群治,可归纳为皇以天治、帝以德治、王以仁治、霸以义治、君子以群治。除“天子”之爵外,爵又分为“正爵”和“内爵”,“正爵”对应的是各地诸侯封国的国君,“内爵”对应的是朝臣;“正爵”为公、侯、伯、子、男,“内爵”指公、卿、大夫、士。这些爵号各具其法意,它们共同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法理论的人文义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意 号称 爵制 治道
下载PDF
作为编辑的作家徐訏与他的《天地人》
19
作者 李婷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徐訏曾被学界视为一位极富浪漫抒情笔调、雅俗共赏的后期浪漫派作家。通过对徐訏整个文学生涯的梳理,可以发现,徐訏在不断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曾担任多个刊物的编辑。特别是他独立创刊的第一个刊物《天地人》,其“比较少年”的办刊宗... 徐訏曾被学界视为一位极富浪漫抒情笔调、雅俗共赏的后期浪漫派作家。通过对徐訏整个文学生涯的梳理,可以发现,徐訏在不断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还曾担任多个刊物的编辑。特别是他独立创刊的第一个刊物《天地人》,其“比较少年”的办刊宗旨,兼具“导演”“厨子”和“商人”角色的编辑定位,奉读者为“刊物真正主人”的接受预设,以及放眼世界、关注民心的编辑格局与情怀,渗透与实践着徐訏自己独特的编辑理念与文学理想,区别于论语派刊物的幽默、闲适格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訏 编辑 《天地人》
下载PDF
天圆地方时空观及其“取象”逻辑
20
作者 李川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立象为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词语之一。“象”是天人相参、王道政治的核心观念,六经皆可包括于象之中。不惟如此,我国战国时期的文学深于比兴,盖因其深于取象之故。由此说来,取象观实乃华夏文化的根本思维方式。“天圆地方”是人类历史上... 立象为中国古代典籍的重要词语之一。“象”是天人相参、王道政治的核心观念,六经皆可包括于象之中。不惟如此,我国战国时期的文学深于比兴,盖因其深于取象之故。由此说来,取象观实乃华夏文化的根本思维方式。“天圆地方”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宇宙观之一,是我国古代关于天地形状的一种认识,是中国古人宇宙论的基本观念。天圆地方观念以及其附属的四象二十八宿、分野观等乃是其取象观选择的必然结果。基于取象观发展出来的,是华夏先民独特的时空观,这套时空观又影响了华夏民族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看待万物的眼光与现代科学时空观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圆地方 取象 时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