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0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Length of the Day, Moon Distance, Phanerozoic Geodynamic Cycles, Tidal Dissipation and Earth’s Core: Review and Analysis
1
作者 Heinz-Jürgen Brin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CAS 2024年第5期396-415,共20页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related length of the day (LOD) are predominantly affected by tidal dissipation through the Mo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Earth’s core. Due to th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mass around... The rotation of the Earth and the related length of the day (LOD) are predominantly affected by tidal dissipation through the Mo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Earth’s core. Due to the increased concentration of mass around the rotation axis of the spinning Earth during the growth of the core the rotation should have been accelerated. Controversially the tidal dissipation by the Moon, which is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open shallow seas and the kind of Moon escape from a nearby position, acts towards a deceleration of the rotating Earth. Measurements of LOD for Phanerozoic and Precambrian times open ways to solve questions concerning the geodynamical history of the Earth. These measurements encompass investigations of growth patterns in fossils and depositional patterns in sediments (Cyclostratigraphy, Tidalites, Stromatolites, Rhythmites). These patterns contain information on the LOD and on the changing distance between Earth and Moon and can be used as well for a discussion about the growth of the Earth’s core. By updating an older paper with its simple approach as well as incorporating newly published results provided by the geoscientific community, a moderate to fast growth of the core in a hot early Earth will be favored controversially to the assumption of a delayed development of the core in an originally cold Earth. Core development with acceler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and the contemporaneous slowing down due to tidal dissipation during the filling of the ocean may significantly interrel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gth of the Day moon Distance Phanerozoic Geodynamic Cycles Tidal Dissipation Earth’s Core
下载PDF
Dark Galaxies, Sun-Earth-Moon Interaction, Tunguska Event—Explained by WUM
2
作者 Vladimir S. Netchitailo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CAS 2024年第2期836-853,共18页
Great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observations achieved by Astronomy in the last decades revealed new unexplainable phenomena. Astronomers have conclusive new evidence that a recently discovered “dark galaxy” is, in fa... Great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observations achieved by Astronomy in the last decades revealed new unexplainable phenomena. Astronomers have conclusive new evidence that a recently discovered “dark galaxy” is, in fact, an object the size of a galaxy, made entirely of dark matter. They found that the speed of the Earth’s rotation varies randomly each day. 115 years ago, the Tunguska Event was observed, and astronomers still do not have an explanation of It. Main results of the present article are: 1) Dark galaxies explained by the spinning of their Dark Matter Cores with the surface speed at equator less than the escape velocity. Their Rotational Fission is not happening. Extrasolar systems do not emerge;2) 21-cm Emission explained by the self-annihilation of Dark Matter particles XIONs (5.3 μeV);3) Sun-Earth-Moon Interaction explained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Sun’s and the Moon’s magnetic field on the electrical currents of the charged Geomagma (the 660-km layer), and, as a result, the Earth’s daylength varies;4) Tunguska Event explained by a huge atmospheric explosion of the Superbolide, which was a stable Dark Matter Bubble before entering the Earth’s atm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rld-Universe Model Dark Stars Dark Galaxies 21-cm Emission Formation of Macrostructures Sun-Earth-moon Interaction Tunguska Event Dark Matter
下载PDF
A Space-Flight Ship Travelling by a Plasma Rocket Engine from the Earth Ground to the Moon
3
作者 Mitsuaki Nagata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23年第12期1578-1586,共9页
Since a thrust of an ion rocket engine is much weaker than the one of a chemical fuel engine, nowadays, ion engines are used mainly in spaces where gravities are very weak. Here, as a powerful plasma rocket to make a ... Since a thrust of an ion rocket engine is much weaker than the one of a chemical fuel engine, nowadays, ion engines are used mainly in spaces where gravities are very weak. Here, as a powerful plasma rocket to make a heavy ship get out from the gravity-sphere of the earth without relying on an atomic power rocket, an ion-velocity booster is investigated. It is a main challenge how to protect the engine wall from the melting due to collisions of ions which grow into high-energy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Fuel Rocket Space-Flight Ship to the moon Ion-Velocity Booster
下载PDF
文化符号的传播与共享——以夏鲁寺、贡嘎曲德寺日月图像为例
4
作者 吕岩 岳燕 张会庆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65,共10页
西藏地区的夏鲁寺与贡嘎曲德寺壁画中均出现了以金乌、玉兔代表日与月的图像。金乌与玉兔图像是中原文化用来表示日与月的固定图式。自汉朝时期由西王母神话与民间信仰不断糅合产生,唐代时被吸收进佛教图像体系中,后期随着藏传佛教的兴... 西藏地区的夏鲁寺与贡嘎曲德寺壁画中均出现了以金乌、玉兔代表日与月的图像。金乌与玉兔图像是中原文化用来表示日与月的固定图式。自汉朝时期由西王母神话与民间信仰不断糅合产生,唐代时被吸收进佛教图像体系中,后期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与文化交流的频繁,藏传佛教绘画吸收了这种日月图像母题。西藏壁画艺术中的日月图像,不仅更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表达范式,而且图像意义也突破了单纯宗教艺术的阐释,凸显了中央皇权的在场。夏鲁寺与贡嘎曲德寺壁画中的日月图像是汉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彰显了元明时期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互动,以及多元文化交流下文化符号互融互生的整体性社会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月图像 文化符号 互融互生 交往交流交融
下载PDF
月球空间天气探测与研究进展
5
作者 罗冰显 张贤国 +23 位作者 孙天然 白先勇 韦飞 林瑞淋 李磊 张珅毅 孔令高 王馨悦 谢良海 彭松武 唐斌斌 张颖洁 徐秋予 冷双 冯鹏远 苏杨 甘为群 封莉 田晖 陈林杰 颜毅华 宋永亮 刘四清 邓元勇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稳定的天体地质构造、与地球合适的距离、无稠密大气和全球磁场,使得月球成为日地月空间天气监测和研究的天然优良实验室。回顾了国内外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进展,梳理了月球空间天气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报应用问题,提出了建立月球空间... 稳定的天体地质构造、与地球合适的距离、无稠密大气和全球磁场,使得月球成为日地月空间天气监测和研究的天然优良实验室。回顾了国内外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进展,梳理了月球空间天气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报应用问题,提出了建立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的构想,明确了监测站具体科学目标,并介绍了监测站三大系统构成及相互关系,包括监测系统、科学研究系统以及建模与预报系统。建立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对研究太阳爆发活动、日地月耦合关系以及月球局地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月球空间天气建模和预报技术的发展,提升未来月球科研探索任务空间环境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空间天气 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 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 月球空间天气预报
下载PDF
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观测研究进展与展望
6
作者 苗建苏 丁宗华 +2 位作者 代连东 杨嵩 吴健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本文介绍了我国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的主要技术方案,结合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雷达具备了电离层电子密度与等离子体温度观测、空间碎片凝视探测与月球二维成像探测等能力,可用于研究电离层F层气候学特征、电子密度暴时变化与异常增强等天... 本文介绍了我国曲靖非相干散射雷达的主要技术方案,结合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该雷达具备了电离层电子密度与等离子体温度观测、空间碎片凝视探测与月球二维成像探测等能力,可用于研究电离层F层气候学特征、电子密度暴时变化与异常增强等天气事件、E-F谷区结构与变化、约3 cm以上尺寸空间碎片的分布特征与模型、月球不同区域的散射回波特性等.下一步将重点开展低电离层与北驼峰结构及演化过程、电离层暴时与扰动特性观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相干散射雷达 技术方案 电离层 空间碎片 月球
下载PDF
月球环境模拟设备研究及发展分析
7
作者 王军伟 龚洁 +1 位作者 许梦龙 李强 《真空》 CAS 2024年第5期51-56,共6页
月球环境模拟设备能够模拟月球表面的温度、真空及月尘等环境因素,以便在地面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试验验证。本文对月球环境模拟设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跟踪研究,结合国内外月球环境模拟设备的研制和使用情况,梳理出月球环境模拟设备研制... 月球环境模拟设备能够模拟月球表面的温度、真空及月尘等环境因素,以便在地面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和试验验证。本文对月球环境模拟设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跟踪研究,结合国内外月球环境模拟设备的研制和使用情况,梳理出月球环境模拟设备研制的关键技术,并针对未来载人月球探测活动所需的月球环境模拟设备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月尘 环境模拟 载人月球探测
下载PDF
探地雷达对天体熔岩管探测技术类比研究
8
作者 徐懿 陈锐 +5 位作者 黄汉钧 孟新栋 陈一平 张领 张骏 肖龙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5-373,共9页
熔岩管是建立地外天体基地首选地之一。为验证探地雷达对地外天体熔岩管探测的可行性,使用400MHz探地雷达对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中的七十二洞和卧龙洞进行熔岩管探测技术类比研究。结果显示:管道上壁距离地面小于等于2m时,雷达可清晰显... 熔岩管是建立地外天体基地首选地之一。为验证探地雷达对地外天体熔岩管探测的可行性,使用400MHz探地雷达对海南海口石山火山群中的七十二洞和卧龙洞进行熔岩管探测技术类比研究。结果显示:管道上壁距离地面小于等于2m时,雷达可清晰显示上界面;当熔岩管上、下界面高度小于3m时,雷达图可观察到上、下分界面所在位置。使用遗传算法进行雷达数据反演,获得管壁介电常数,并与深度法和样品测量结果对比验证了该反演算法的可靠性。通过分析发现,样品孔隙度与介电常数存在关联性。探地雷达可有效测量地下熔岩管的内部空间信息,并用于未来月球基地建设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岩管 探地雷达 月球 就位探测 类比研究
下载PDF
暧昧的政治书写:《马里·阿尔梅达的七个月亮》的悖反叙事
9
作者 刘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01-110,F0003,共11页
谢汉·卡鲁纳蒂拉卡在其获奖作品《马里·阿尔梅达的七个月亮》中巧妙地运用第二人称叙述,使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之间形成了关于内战的复调叙事,削弱了作者和叙述者的政治声音,且第二人称叙述的悖反艺术在于拉近了读者与... 谢汉·卡鲁纳蒂拉卡在其获奖作品《马里·阿尔梅达的七个月亮》中巧妙地运用第二人称叙述,使作者、叙述者、人物、读者之间形成了关于内战的复调叙事,削弱了作者和叙述者的政治声音,且第二人称叙述的悖反艺术在于拉近了读者与文本故事的距离,但主人公在进行内心自我交流时又拉远了自我与叙述者的距离;作品在宏观上以主人公破解自己死亡之谜的七天时间来统摄作品结构,但在微观叙事层面又用图像、多重空间交错的手法还原战争场景;作者看似用魔幻、幽默的手法讲述荒诞可笑的故事,实则叙述的是残酷而严肃的政治事件。整个小说使用悖反的叙事策略既使小说层次感强,充满极大的艺术张力,又使作者和叙述者的政治立场、作品中的政治事件和政治主题变得暧昧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汉·卡鲁纳蒂拉卡 《马里·阿尔梅达的七个月亮》 悖反叙事 政治书写
下载PDF
生如夏花死如秋叶--论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死亡美学
10
作者 王艳荣 石佳鑫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5-61,共7页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书写了许多生命的凋零与死亡。鄂温克民族的盛衰以及生命的轮回,在小说中被叙述得沉静而悲悯。作者站在广阔的文化视角描写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死亡的无常与永恒、民族的繁衍与磨难。从死亡美学的视角来分... 迟子建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书写了许多生命的凋零与死亡。鄂温克民族的盛衰以及生命的轮回,在小说中被叙述得沉静而悲悯。作者站在广阔的文化视角描写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死亡的无常与永恒、民族的繁衍与磨难。从死亡美学的视角来分析《额尔古纳河右岸》中的死亡意象与葬礼仪式,不仅可以窥见鄂温克文化的野性与柔情,也可以感受到这个游牧民族在艰难生存中向死而生的大爱,从而领悟超越死亡、生命至上的永恒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 死亡美学 挽歌 精神彼岸
下载PDF
空间信息网的Ka频段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
11
作者 王春华 王莹莹 +2 位作者 王佳宁 白涛 孙洋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1期167-172,共6页
针对深空通信的系统信息传输效率低,时延长的问题,文中设计一种空间信息网的Ka频段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推导出中继卫星配备单天线情况下的中断概率和遍历系统容量等关键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提出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在节约一半传... 针对深空通信的系统信息传输效率低,时延长的问题,文中设计一种空间信息网的Ka频段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推导出中继卫星配备单天线情况下的中断概率和遍历系统容量等关键指标的解析表达式,提出的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继系统在节约一半传输时间条件下,达到与正交多址接入系统相同遍历系统容量时所需的功率分配方案。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接入 地月通信 信道估计 信噪比
下载PDF
都兰热水所出银盘及其相关问题
12
作者 冉万里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本文参照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并结合犍陀罗地区出土化妆盘和黏土块上的装饰题材,认为都兰热水墓群所出银盘的装饰题材表现的是罗马神话中阿波罗与达芙妮的故事,其中的人物包括阿波罗、达芙妮、达芙妮之父河神佩涅斯以及达芙妮变成的月桂... 本文参照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并结合犍陀罗地区出土化妆盘和黏土块上的装饰题材,认为都兰热水墓群所出银盘的装饰题材表现的是罗马神话中阿波罗与达芙妮的故事,其中的人物包括阿波罗、达芙妮、达芙妮之父河神佩涅斯以及达芙妮变成的月桂树。与此同时,将日本美秀美术馆收藏的吐蕃鎏金银盘作为辅助材料进行了简要论述,旨在探讨希腊罗马文化因素曾经丝绸之路青海道向中原地区传播的情况。在对都兰出土银盘装饰题材释读和分析的基础上,还对都兰银盘上的月桂树树叶样式与唐代月宫故事镜上的桂树纹样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兰银盘 阿波罗与达芙妮 化妆盘 月桂树 月宫故事镜
下载PDF
翻译地理学视域下的民族文学作品英译研究——以徐译《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
13
作者 陆秀英 张玉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10-515,共6页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生活在中国东北边陲的鄂温克族人近百年的游牧生活和历史变迁,作品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受到众多海外读者的喜爱。以汉学家徐穆实(Bruce Humes)翻译的《额...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生活在中国东北边陲的鄂温克族人近百年的游牧生活和历史变迁,作品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受到众多海外读者的喜爱。以汉学家徐穆实(Bruce Humes)翻译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在翻译地理学视域下分析民族文学作品翻译中的译者情怀、翻译策略及翻译方法,探究如何更加传神地再现原文的内涵和精髓,并考虑读者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以期使海外读者能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学和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古纳河右岸》 民族文学 翻译地理学 再地方化
下载PDF
赖声川《镜花水月》:复仇叙事、生命关怀与家乡寻根
14
作者 胡明华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
《镜花水月》是赖声川取材于家乡会昌,为会昌创作的戏剧。戏剧在复仇叙事的框架内呈现了一个家族三代女性的生命故事。该剧延续了赖声川以往戏剧创作的特点及风格,比如佛禅思想的基础,对现代人的生命和心灵关怀,多层次的叙事手法和注重... 《镜花水月》是赖声川取材于家乡会昌,为会昌创作的戏剧。戏剧在复仇叙事的框架内呈现了一个家族三代女性的生命故事。该剧延续了赖声川以往戏剧创作的特点及风格,比如佛禅思想的基础,对现代人的生命和心灵关怀,多层次的叙事手法和注重空间利用的剧场设计等;但是也有新的元素呈现,包括会昌人文地理空间的艺术处理与家乡寻根意识。继上海、乌镇之后,会昌成为又一个为赖声川提供重要素材和创作灵感的地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花水月》 复仇叙事 生命关怀 家乡寻根
下载PDF
《月亮与六便士》中毛姆的女性观及其成因探析
15
作者 严晶晶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7-31,共5页
毛姆的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先后与艾米·斯特里克兰德太太、布兰琪和爱塔三位女性存在婚姻关系或情感纠葛,与追求信念的斯特里克兰德不同,这三位女性均缺乏独立的人格。拟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三位女性... 毛姆的代表作《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男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先后与艾米·斯特里克兰德太太、布兰琪和爱塔三位女性存在婚姻关系或情感纠葛,与追求信念的斯特里克兰德不同,这三位女性均缺乏独立的人格。拟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三位女性的人生遭遇,剖析毛姆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人生经历,探析毛姆落后的女性观及其成因,从而帮助读者摆脱父权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 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父权制社会
下载PDF
新见十九祀免簋历日与王年考
16
作者 张闻玉 桂珍明 《贵州文史丛刊》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据新见十九祀免簋铭文“隹王十又九祀,正月既生霸庚戌”之记载,可知该器是一件王年、月份、日干支及月相四要素俱全的西周时期重要青铜器。文章在学界判定该器为西周中期之器的基础上,以月相定点说,采用“四分历”的古天文历术为技术手... 据新见十九祀免簋铭文“隹王十又九祀,正月既生霸庚戌”之记载,可知该器是一件王年、月份、日干支及月相四要素俱全的西周时期重要青铜器。文章在学界判定该器为西周中期之器的基础上,以月相定点说,采用“四分历”的古天文历术为技术手段,考定免簋所载王年与历日应当是:周穆王十九年(前988)正月十五日,正月初一朔日为乙未,实际用历司历应取为丙申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祀免簋 王年 月相定点 周穆王
下载PDF
根皮素对5-羟甲基糠醛的消减机理以及在广式月饼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龙成艳 王超群 +5 位作者 欧隽滢 江楷煜 郑洁 欧仕益 罗紫明 黄才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0,共9页
多酚化合物可有效降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的含量,并产生新的物质。为探究多酚消减HMF的机理,研究其在月饼加工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比10种多酚对HMF的消减效果;分别在模拟体系、焦糖化反应体系和广... 多酚化合物可有效降低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的含量,并产生新的物质。为探究多酚消减HMF的机理,研究其在月饼加工中的应用,该研究采用液相色谱法对比10种多酚对HMF的消减效果;分别在模拟体系、焦糖化反应体系和广式月饼中研究消减率最高的根皮素(phloretin,Phl)对HMF和3-脱氧奥苏糖(3-deoxyglucosone,3-DG)的消减作用,进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探究根皮素消减HMF的机理;评价了根皮素的添加量对月饼感官特性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mol/L根皮素在模拟体系中对HMF消减率达39.73%,其在葡萄糖反应体系中对HMF和3-DG的消减率分别为57.78%和37.33%;在月饼中添加0.6%的根皮素时,饼皮中HMF和3-DG消减率分别为57.84%和6.34%,且对月饼感官特性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结果表明,根皮素可与HMF形成分子质量为656 amu的加合物(HMF-Di-Phl)。可见,根皮素可通过直接捕获生成的HMF和抑制3-DG的形成而消减体系中的HMF。研究为提升焙烤食品安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甲基糠醛 根皮素 消减机理 广式月饼
下载PDF
云南边地风景的发现——以《红河之月》为中心
18
作者 石健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9,共12页
语言学家邢公畹的文学代表作《红河之月》,生动地呈现了1940年代云南边地绚丽多姿的画卷。对边地多重风景的发现,既强化了文本的文学性,亦极大扩充了文化蕴涵。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开始所秉持的左翼立场有所变异,反思暴力和消弭矛盾,以... 语言学家邢公畹的文学代表作《红河之月》,生动地呈现了1940年代云南边地绚丽多姿的画卷。对边地多重风景的发现,既强化了文本的文学性,亦极大扩充了文化蕴涵。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开始所秉持的左翼立场有所变异,反思暴力和消弭矛盾,以及促进边地民族和谐团结,逐渐成为书写的重点。通过对不同身份的知识分子自我认同危机的镜像呈现,揭示了他们精神的内在矛盾。在风土书写中,多有移情因素的浸润,既使自然景观有所变异,又凸显了边地文化生态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之月》 云南边地 风景 民族团结 身份认同危机 移情
下载PDF
月球内部水和月表水冰资源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言蔚 贺佳峰 王国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水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也是未来星际旅行重要的推进剂材料,因此在人类对月球和其他地外天体的探测过程中,水是最受关注的战略资源之一。美国Apollo和前苏联Luna登月计划之后二十多年间,月球“无水”的观点曾被广泛接受。文章系统阐述了... 水是地球上的生命之源,也是未来星际旅行重要的推进剂材料,因此在人类对月球和其他地外天体的探测过程中,水是最受关注的战略资源之一。美国Apollo和前苏联Luna登月计划之后二十多年间,月球“无水”的观点曾被广泛接受。文章系统阐述了月球内部水和月表水研究进展、月球水成因、水资源量评估和开发利用方法。近年对月表水资源的探测和月球样品中水含量的深入研究,揭示出月球并非“无水”,月球内部含有较为丰富的水,月表的极区可能有可观的水资源,月表中低纬度地区也广泛存在太阳风成因的水。月球的水成因主要包括自身来源的水、小行星和彗星来源水、太阳风成因水等。据估测,月表极区水冰的资源量约为142.8亿吨,月表太阳风成因水含量约为34万吨,为未来月球基地的建设和深空探测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并就月球水资源利用的提出多种开发利用方案,包括热能采矿法、月球极地推进剂开采前哨战、钻取一体化开发利用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结合水 水冰 资源量 极区 月球
下载PDF
太空风化对硅酸盐小行星反射光谱的影响
20
作者 张沁葳 张鹏飞 +8 位作者 王鹏越 姜特 卢瑜 韩慧杰 庞荣华 李阳 张昊 金岩 吴昀昭 《天文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1-134,共14页
太空风化研究对小行星表面环境及成分遥感反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太空风化引起小行星光谱变化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对硅酸盐小行星风化模式缺乏统一的认识.基于大样本研究的思路,统计了4颗普通球粒陨石(H、L和LL型)、7种硅酸盐单矿物、... 太空风化研究对小行星表面环境及成分遥感反演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太空风化引起小行星光谱变化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对硅酸盐小行星风化模式缺乏统一的认识.基于大样本研究的思路,统计了4颗普通球粒陨石(H、L和LL型)、7种硅酸盐单矿物、6组橄榄石-辉石不同比例混合物的激光辐照实验,分析辐照前后样品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0.45-2.5μm)的变化,并结合小行星光谱研究太空风化对硅酸盐小行星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太空风化不会引起1μm吸收中心的明显偏移,但会导致吸收面积比(2μm带面积/1 um带面积)增加.因此,使用“1μum吸收中心-吸收面积比”作图来区分陨石类型仍然有效,即太空风化对矿物学分类影响较小。在主成分分析图中,A型小行星具有几乎平行于α线的风化趋势,其余硅酸盐小行星具有“Q-Sq-S”的风化趋势.基于斯隆数字巡天数据(Sloan Digital Sky Surveydataset,SDSS)的小行星分类系统会混淆富含橄榄石小行星的分类,并可能低估A型小行星的数量.系统分析了硅酸盐小行星太空风化模式及光谱变化规律,对深入认识小行星光谱的太空风化效应以及矿物定量遥感反演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和卫星:表面 月球 小行星: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