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Application in Tao Yuan-ming’s Poems of Popperian Memes
1
作者 PAN Li-na ZHOU Ming-xia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0年第12期672-673,共2页
Popperian memes,which are as follows:P1→TT→EE→P2,have successfully accepted by us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and then widely used in translation works in different fields especially in Chinese literary,such as in cha... Popperian memes,which are as follows:P1→TT→EE→P2,have successfully accepted by us scholars and researchers,and then widely used in translation works in different fields especially in Chinese literary,such as in charming poems.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Popperian mem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ome of Tao Yuan-ming’s poems,who is a great poet in Chinese academics and also famous in worldwide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pperian memes tao yuan-mings poems APPLICATION
下载PDF
A Study on Fang Zhong’s Translation of Tao Yuan-Ming’s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ermemes of Translation
2
作者 PAN Li-na ZHOU Ming-xi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0年第11期979-984,共6页
In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language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 good translation becomes important when we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some theories are concerned by the translators and learn... In the background of different language among different countries, a good translation becomes important when we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some theories are concerned by the translators and learners oftranslation.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Fang Zhong’s translation version of Tao Yuan-Ming’s poems, themasterpieces favored by the public, using supermemes as follows: Source-target, the equivalence, untranslatability,Free-vs-literal, all-writing-is-translating, which are the inheritance and deepening of memes of translation, whichnaturally promote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memes Fang Zhong’s translation version tao yuan-mings poems
下载PDF
苏轼的“枯淡”论研究——兼论“东坡和陶诗”的文化史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高云鹏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4-82,共9页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枯淡” “和陶诗”
下载PDF
陶渊明饮酒诗英译比读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华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1-56,共6页
陶诗中,诗人和诗中主人公之间的对话,主人公自我一体双声对话使陶诗形象更加扑朔迷离。酒与陶渊明诗歌境界的复杂性息息相关,朱光潜说陶渊明的为人和诗都“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妙的声响”。译者要想把握好陶诗诗意,必须首... 陶诗中,诗人和诗中主人公之间的对话,主人公自我一体双声对话使陶诗形象更加扑朔迷离。酒与陶渊明诗歌境界的复杂性息息相关,朱光潜说陶渊明的为人和诗都“是一个大交响曲而不是一管一弦的清妙的声响”。译者要想把握好陶诗诗意,必须首先解析酒在陶诗中的作用,不同译者在这方面的努力构成陶渊明饮酒诗的复调现实,从而使英语读者从各个向度充分领略着典籍陶诗的诗酒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饮酒诗 复调英语翻译 对话性 对位性
下载PDF
古典诗歌注释与农村生活经验——以陶渊明、黄庭坚诗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小军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4期96-102,共7页
农村生活经验,往往能和陶渊明田园诗以及其他与田园相关的古典诗歌相印证。历代的注释,可能由于注家不太熟悉农村生活,偶有注释不够充分或者注释错误之处。本文讨论陶渊明诗、黄庭坚诗注释数例,意在说明农村生活经验与农业生产知识,对... 农村生活经验,往往能和陶渊明田园诗以及其他与田园相关的古典诗歌相印证。历代的注释,可能由于注家不太熟悉农村生活,偶有注释不够充分或者注释错误之处。本文讨论陶渊明诗、黄庭坚诗注释数例,意在说明农村生活经验与农业生产知识,对于鉴赏中国古典诗歌尤其田园诗应该是有益的。但这并不是说为了鉴赏古典诗歌,必须要有农村生活经验,因为那些经验已经记录在古今的农学文献里,成为容易获得的知识。中国古典诗歌往往具有写实的性格和深厚的生活气息,因此,鉴赏古典诗歌往往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条件。农村生活经验及农业生产知识,只是鉴赏相关古典诗歌的必要知识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注释 农村生活经验 陶渊明诗 黄庭坚诗
下载PDF
简论明代的苏诗选评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友胜 《惠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44-50,共7页
明代的苏诗选评本较苏文选评本要少得多 ,见于载籍者仅十种 ,主要出现于明中后期。旧题刘弘选录的《苏诗摘律》侧重于苏诗思想内涵的阐释而少作艺术分析 ;阎士选等评释的《苏文忠公胶西集》考评结合 ,尤推重苏诗关心民瘼与语言丰富生动... 明代的苏诗选评本较苏文选评本要少得多 ,见于载籍者仅十种 ,主要出现于明中后期。旧题刘弘选录的《苏诗摘律》侧重于苏诗思想内涵的阐释而少作艺术分析 ;阎士选等评释的《苏文忠公胶西集》考评结合 ,尤推重苏诗关心民瘼与语言丰富生动两方面 ;张岱选评的《和陶集》措意于苏诗的缺乏情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诗 选评 《苏诗摘律》 《苏文忠公胶西集》 《和陶集》
下载PDF
一卷和陶诗,满腔忠义忱——论戴良的和陶诗创作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海燕 《武警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54-57,共4页
中国文学史上,追和陶诗的现象,蔚为大观。元遗民诗人戴良推崇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作有《和陶诗》一卷。其主题取向与陶诗相近,却又彰显忠义,并形成了独特的"陶渊明意象群"。同时,其将唱和与赠答功能合一,兼有书信作用。又以序存... 中国文学史上,追和陶诗的现象,蔚为大观。元遗民诗人戴良推崇陶渊明的忠义气节,作有《和陶诗》一卷。其主题取向与陶诗相近,却又彰显忠义,并形成了独特的"陶渊明意象群"。同时,其将唱和与赠答功能合一,兼有书信作用。又以序存事,足可补史之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民 戴良 陶渊明 和陶诗
下载PDF
苏轼和陶诗浅论 被引量:1
8
作者 文迪义 《凯里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60-64,共5页
大量和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苏轼和陶,一是为了"陶写伊郁",二是喜欢陶诗,三是崇尚陶渊明的为人。但是,苏轼学陶而不囿于陶,他的和陶诗凸显了一个经过了精神历险之人不屈、旷达的性格特点和自然平淡的诗风。和陶诗是... 大量和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现象。苏轼和陶,一是为了"陶写伊郁",二是喜欢陶诗,三是崇尚陶渊明的为人。但是,苏轼学陶而不囿于陶,他的和陶诗凸显了一个经过了精神历险之人不屈、旷达的性格特点和自然平淡的诗风。和陶诗是我们研究苏轼晚年思想、生活经历、审美情趣的重要文史资料,是苏诗艺术风格转变的标志,它建立了一种异代对话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和陶诗 不屈 旷达 自然平淡
下载PDF
莫友芝和陶诗浅论 被引量:1
9
作者 文迪义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6-9,39,共5页
莫友芝作为晚清宋诗派代表诗人,其诗歌取法不一,除中唐、宋诸大家外,还有陶渊明。莫友芝赏识陶渊明的性情、怀抱、才识,写作和陶诗是学陶表现之一。其和陶诗形式多样,充分体现了他学陶而不为陶所拘囿,更多的是注重自我情怀的抒发。
关键词 莫友芝 和陶诗 情怀
下载PDF
“自为一源”:许学夷《诗源辩体》中的陶诗论
10
作者 王征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陶诗几乎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虽然确立了陶诗批评的艺术标准,但其后的前、后七子派及其后学却没有继承之,他们提出"诗弱于陶"的观点,并视陶诗为"偏格",斥陶诗于古... 在明代文学复古运动中,陶诗几乎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派虽然确立了陶诗批评的艺术标准,但其后的前、后七子派及其后学却没有继承之,他们提出"诗弱于陶"的观点,并视陶诗为"偏格",斥陶诗于古诗宗法对象之外。在明代复古诗学进程中,真正走出陶诗批评困境的是晚明的许学夷。面对七子派及胡应麟等人在"古体宗汉魏"的诗学宗尚影响下所形成的"诗弱于陶"以及陶诗属"偏门"的传统观念,许学夷推崇陶诗之自然风格,提出陶诗"自为一源"的论调,并进而指出陶诗之"流",实属难能可贵,这也反映出明代复古诗学演进过程中对陶诗批评的自我调节与逐渐体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学夷 《诗源辨体》 陶诗批评 “自为一源”
下载PDF
陶诗风格与景物描写
11
作者 高建新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60-61,共2页
陶诗鲜明个人风格的获得 ,景物描写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诗中经常出现的青松、芳菊、孤云、飞鸟等寄托了诗人孤独的情怀和孤高的人格追求。陶诗的景物描写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他注重对于比兴、寄托等传统艺术手法的继承、发扬密不可分... 陶诗鲜明个人风格的获得 ,景物描写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诗中经常出现的青松、芳菊、孤云、飞鸟等寄托了诗人孤独的情怀和孤高的人格追求。陶诗的景物描写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他注重对于比兴、寄托等传统艺术手法的继承、发扬密不可分。陶渊明对于平凡而常见的田园风物的审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诗 风格 景物 描写
下载PDF
召唤结构与李煜后期词的魅力
12
作者 刘伟安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0-12,24,共4页
李煜后期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强大的感染力。而其感染力的最重要来源,就在于李煜后期词形成了一种具有极大情感包容性的"召唤结构",给读者提供了依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去进行审美再创造并获得同样深沉情感体验的广阔空间。
关键词 李煜词 人生感慨 召唤结构 魅力之源
下载PDF
现代诗学视域下陶渊明诗歌的“陌生化”表现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瑞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1-15,共5页
陶渊明素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其诗歌自然凝炼且质朴淳厚,更于平易中见警策。在现代诗学视域下,陶诗以“陌生化”的表现方式体现真情和至理:语言精工本色,以故为新,语义表达双重化,多用语助词与叠词;在繁复用典的基础上,叠加... 陶渊明素有“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誉,其诗歌自然凝炼且质朴淳厚,更于平易中见警策。在现代诗学视域下,陶诗以“陌生化”的表现方式体现真情和至理:语言精工本色,以故为新,语义表达双重化,多用语助词与叠词;在繁复用典的基础上,叠加使用比喻、拟人、夸张和讽刺等修辞技巧;通过转换叙述视角,表达隐士与士大夫双重身份下的情感和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歌 现代诗学视域 “陌生化”
下载PDF
钟嵘《诗品》对陶渊明的品第定位
14
作者 李悦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82-89,共8页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诗歌评论专著,钟嵘在《诗品》中关于诗人的品评定位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书中关于陶渊明诗歌品第的定位及论证,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后世学人对此问题的研究角度也多种多样。而探究钟嵘的诗学理想和文学观便不难...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诗歌评论专著,钟嵘在《诗品》中关于诗人的品评定位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书中关于陶渊明诗歌品第的定位及论证,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后世学人对此问题的研究角度也多种多样。而探究钟嵘的诗学理想和文学观便不难发现其对五言诗的艺术理想和要求在于"文"与"质"的统一以及"雅"与"怨"的统一。陶渊明诗歌在创作水平上并未达到钟嵘所期待的风力与丹彩的结合,距离"体被文质"的要求尚有词彩平淡、表现力欠缺方面的差距。而从宗源出处看,"李陵—曹丕—应璩—陶渊明"这一线的脉络可知,钟嵘将陶诗列为中品是合乎逻辑的。由此看来,钟嵘将陶渊明列入中品,是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与钟嵘个人诗学理想、诗歌审美角度相融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诗学理想 陶渊明诗歌 宗源 品第
下载PDF
论释惠洪对陶渊明接受的承袭与创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莜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34-46,共13页
北宋诗僧释惠洪推崇陶渊明诗文,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惠洪结合“文字禅”理论对“无弦琴”的双重玄学意蕴进行的解读,契合陶渊明的玄学思维以及魏晋“言意之辨”的思想内涵。在诗文风貌评价上,他首次提出“彭泽诗中图画”的创... 北宋诗僧释惠洪推崇陶渊明诗文,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惠洪结合“文字禅”理论对“无弦琴”的双重玄学意蕴进行的解读,契合陶渊明的玄学思维以及魏晋“言意之辨”的思想内涵。在诗文风貌评价上,他首次提出“彭泽诗中图画”的创见,为后代陶渊明诗意题材绘画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惠洪性格率真,赞赏陶渊明委心从性、为人真诚、洞见守节的“坦率”人格。他对陶渊明的接受,既与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主流意识趋同,也有另辟新见之处,体现出宋代三教合流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文学 文学接受史 惠洪 陶渊明 无弦琴 诗中图画 三教合流
下载PDF
曹植杂曲游仙乐府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的区别性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勇会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0-87,共8页
曹植杂曲游仙乐府作为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不同的曲辞种类,在内容上有着诸多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缺少歌舞娱乐表演与祝词的描写,主题有着对世俗的出离感和呈现出更多的修仙方法等特征,而道教思想对曹植杂曲游仙乐府诗的影响则是这种区别性... 曹植杂曲游仙乐府作为与汉魏相和游仙乐府不同的曲辞种类,在内容上有着诸多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缺少歌舞娱乐表演与祝词的描写,主题有着对世俗的出离感和呈现出更多的修仙方法等特征,而道教思想对曹植杂曲游仙乐府诗的影响则是这种区别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道教文化中的修仙思想、逸民文化传统影响下的道教度世思想、与俗乐相不同的道教音乐思想对曹植诗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汉魏相和游仙乐府诗则是在汉代方士文化传统和民间俗乐背景下产生的。曹植的杂曲游仙乐府诗音乐形态带有一种道教音乐思想影响下的非俗乐特征,这种非俗乐特征也是杂曲游仙乐府诗与相和游仙乐府诗在艺术形式上相区别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曲游仙乐府 修炼思想 度世思想 音乐思想 非俗乐特征
下载PDF
论李之仪的“和陶拟陶”诗
17
作者 史月梅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89-93,共5页
李之仪,字端叔,祖籍沧州无棣(今属山东),自号"姑溪居士",有《姑溪居士文集》七十卷传世。作为苏门的重要文士之一,李之仪追随苏轼余韵所作的"和陶拟陶诗",既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表... 李之仪,字端叔,祖籍沧州无棣(今属山东),自号"姑溪居士",有《姑溪居士文集》七十卷传世。作为苏门的重要文士之一,李之仪追随苏轼余韵所作的"和陶拟陶诗",既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表现出了对陶渊明思想的独特阐释与接受。首先,从李之仪已经不是单纯地将陶诗当作普通的好诗来吟哦模写,而是作为禅语来参悟,赋予了陶诗更深的文化内涵;其次,李之仪并非想要简单复制陶渊明原型,而是用以建立起一种新的人格典范,从而构筑避世的精神家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之仪 “和陶拟陶”诗 陶渊明 时代根源
下载PDF
统编教材中陶渊明诗文教学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视角
18
作者 周思凡 《林区教学》 2023年第9期99-103,共5页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义务教育乃至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教学及评价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参照。陶渊明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思,异质性的审美追求,倡导的隐逸思想,以及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变革等,均是作为...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义务教育乃至高中阶段语文教育教学及评价的主要抓手和重要参照。陶渊明诗文中蕴含的人生哲思,异质性的审美追求,倡导的隐逸思想,以及对诗歌艺术手法的变革等,均是作为课程目标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教材选编文本中的体现。因此,基于语文教学的时代大背景及作者作品特征,统编教材中陶渊明诗文的教学应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选取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陶渊明诗文 统编教材 语文教学
下载PDF
《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与苏轼和陶诗的宋代注本 被引量:1
19
作者 卞东波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9,共9页
在宋人注宋诗中,宋人所作的苏轼和陶诗注本现存可见的多达四种,其中保存在韩国由南宋遗民蔡正孙所编的《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中就有三种。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和陶诗宋注是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一、卷四十二两卷,施注采取了李善注《文选》... 在宋人注宋诗中,宋人所作的苏轼和陶诗注本现存可见的多达四种,其中保存在韩国由南宋遗民蔡正孙所编的《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中就有三种。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和陶诗宋注是施顾注苏诗卷四十一、卷四十二两卷,施注采取了李善注《文选》的方式,注重典故的勾稽,但亦能结合当时的时事笺释坡诗。其最大的价值在于题下注,对和陶诗的背景及涉及的人物进行详细介绍。傅共著《东坡和陶诗解》是目前可知最早的苏轼和陶诗注本。傅注不但进行校勘,解释典故,而且还能结合注者本人亲自踏访东坡生前遗迹之经历来注诗。蔡梦弼的《东坡和陶诗集注》以解意见胜,其阐释受到了朱子学的影响。蔡正孙《和陶诗话》是现存最早的苏轼和陶诗研究专书,其注释主要集中在和陶诗创作背景的介绍、和陶诗典故的补注,以及和陶诗诗意的阐发上,具有较高的学术与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陶诗宋注施 顾注苏诗 《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 《东坡和陶诗解》 《东坡和陶诗集注》 蔡正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