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RHETORICAL QUESTION的功能信息
1
作者 高凤江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50-52,46,共4页
在Encyclopedia of English中,rhetorical question是这样被界定的:One asks for its probable effect on the audience,not because the speaker does not know the answer。可见,修辞疑问句的作用在于如何有效地使用问句达到一种强烈... 在Encyclopedia of English中,rhetorical question是这样被界定的:One asks for its probable effect on the audience,not because the speaker does not know the answer。可见,修辞疑问句的作用在于如何有效地使用问句达到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话语的力量,不存在于问句本身之中,而是着重于对陈述意义的描述上,它比一般陈述句所具有的艺术性更强,更能激起情感,更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修辞疑问句的广泛应用表明这一话语的口头及书面形式已成为丰富语言使用理论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具有明显劝说性和刻意雕琢的话语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修辞 rhetorical question 功能信息
下载PDF
预期视野下的“‘既然’+反问句”研究
2
作者 干薇 陈振宇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4-72,共9页
从预期理论角度看,“既然”复句的前件为条件部分,后件为预期部分时,表示推断;当后件为当前信息部分时,表示预期与当前信息的关系,此时常用于反预期语篇。“既然”复句表示“言者在特定的事实条件下进行的主观选择”;“如果”复句表示... 从预期理论角度看,“既然”复句的前件为条件部分,后件为预期部分时,表示推断;当后件为当前信息部分时,表示预期与当前信息的关系,此时常用于反预期语篇。“既然”复句表示“言者在特定的事实条件下进行的主观选择”;“如果”复句表示“言者在特定的非事实或反事实条件下进行的主观选择”;“因为……,所以……”因果句表示“全概率或大概率推理的特殊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然”复句 反问句 预期理论 选择
下载PDF
反问句的基本特征及正反问句的反问性——兼论正反问句的语用功能
3
作者 苏星辉 《保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4-72,共9页
反问句的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形式上是问句形式、主观上是无疑而问、语义上等同于字面命题的否定、语用上传达说话人的负面立场。这些基本特征可以帮助辨别各类语用功能的正反问句能否成为反问句。单从反问性来看,调整表述语气、表提醒... 反问句的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形式上是问句形式、主观上是无疑而问、语义上等同于字面命题的否定、语用上传达说话人的负面立场。这些基本特征可以帮助辨别各类语用功能的正反问句能否成为反问句。单从反问性来看,调整表述语气、表提醒或诘问、寻求认同等功能的正反问句的反问合格性依次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正反问句 语用功能 反问性
下载PDF
刑事庭审话语中的反问句特征与语用功能分析
4
作者 向波阳 李天宇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本文基于我国刑事庭审真实语料,针对法庭中常被人们忽略的反问句开展研究,探寻刑事庭审语境下反问句特点及其语用功能。研究发现,在我国刑事庭审语境中反问句呈现阶段性分布的特点,集中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个阶段,发起者相对固定,主... 本文基于我国刑事庭审真实语料,针对法庭中常被人们忽略的反问句开展研究,探寻刑事庭审语境下反问句特点及其语用功能。研究发现,在我国刑事庭审语境中反问句呈现阶段性分布的特点,集中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两个阶段,发起者相对固定,主要以公诉人和辩护人为主,通常伴随着法庭争论的焦点出现。在刑事庭审语境中反问句有质疑、批评、困惑、辩驳这四种主要功能,这说明反问句在刑事庭审中通常作为一种不礼貌策略出现。研究结论可为刑事庭审话语分析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庭审话语 反问句 特征 语用功能
下载PDF
The Rhetoric in English Speech
5
作者 马鑫 《海外英语》 2014年第9X期236-237,共2页
English speech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and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of people highly.People usually give a speech in economic activities,political forums and academic repor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to investigate... English speech has a very long history and always attached importance of people highly.People usually give a speech in economic activities,political forums and academic reports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to investigate or persuade others.English speech plays a rather important role in English literature.The distinct theme of speech should attribute to the rhetoric.It discusses parallelism,repetition and rhetorical question in English speech,aiming to help people appreciate better the charm of t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torIC PARALLELISM REPETITION rhetorical questio
下载PDF
Rhetorical Questions in Wen Xin Diao Long:An Enthymematic Analysis
6
作者 Qian Na Ying Yuan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0年第4期65-84,共20页
There have been countless studies on the rhetorical question(RQ);however,few are on its argumentative function,and fewer still on its logical functions with regard to“enthymeme/rhetorical syllogism”,the core of Aris... There have been countless studies on the rhetorical question(RQ);however,few are on its argumentative function,and fewer still on its logical functions with regard to“enthymeme/rhetorical syllogism”,the core of Aristotle’s logos(logical appeal).This study,based on the incompleteness and probability features of“enthymeme”,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explore the distinct ways and generating mechanism of the RQ’s argumentative function,via examining the RQ-rich masterpiece,Liu Xie’s Wen Xin Diao Long(WXDL).After enthymematically analyzing RQs in WXDL,we find that the RQ enthymeme achieves strong deductive capability by implying or suggesting an assumption(as the major premise),providing a solid argument(as the minor premise),and suggesting or implying a claim(as the conclusion).Moreover,this inquiry shows that RQ’s logical functions are accompanied by salience of the suggested assumption or assertion inherited from the question itself.This investigation can not only provide reference for broadening RQ research scope and its research method,but also verify and even enrich Aristotle’s notion of enthymeme,thus promoting the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re Western rhetorical conce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torical question logical function ENTHYMEME Liu Xie Wen Xin Diao Long
原文传递
一条河流的迥异风貌——文本对比阅读系列之五
7
作者 石健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4-20,共7页
李智红的《处女之河》与于坚的《多依河水车》,都是对罗平风景名胜多依河的书写,却表现出迥异的风貌。前者是传统散文写法,在浓烈的抒情性笔墨中,对于多依河予以无尽的赞美。后者则呈现出新散文的典型风格,充满质疑精神与思辨色彩。不... 李智红的《处女之河》与于坚的《多依河水车》,都是对罗平风景名胜多依河的书写,却表现出迥异的风貌。前者是传统散文写法,在浓烈的抒情性笔墨中,对于多依河予以无尽的赞美。后者则呈现出新散文的典型风格,充满质疑精神与思辨色彩。不同的文本,折射出作者迥异的修辞策略。二者在各擅胜场的同时,亦有一定的弊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记 赞美 质疑 浪漫 思辨 修辞策略
下载PDF
《左传》“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辨释
8
作者 潘玉坤 白宇龙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119-124,共6页
正确理解“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的关键,是对“其爱之也”做出确切可靠的分析。主张:一、“其爱之也”既不是假设分句,也不是倒装句或差比句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问句;二、“之”指代的不是虞,而是桓庄之族;三、“其”非代词,而... 正确理解“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的关键,是对“其爱之也”做出确切可靠的分析。主张:一、“其爱之也”既不是假设分句,也不是倒装句或差比句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问句;二、“之”指代的不是虞,而是桓庄之族;三、“其”非代词,而是语气副词。“其……也”形式的反诘句并非罕见。整体意思为:再说虞与晋的关系能比桓庄之族与晋的关系更亲吗?(晋)爱桓庄之族了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其爱之也 反诘句 倒装句 比较句
下载PDF
融合情感分析的隐式反问句识别模型
9
作者 李翔 刘承伟 朱晓旭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14-121,共8页
反问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是否含有反问标记可分为显式反问句与隐式反问句。其中隐式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为丰富,表现形式也十分复杂,对隐式反问句的识别更具挑战性。该文首先扩充了汉语反问句语料库,语料库规模达到10 00... 反问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是否含有反问标记可分为显式反问句与隐式反问句。其中隐式反问句表达的情感更为丰富,表现形式也十分复杂,对隐式反问句的识别更具挑战性。该文首先扩充了汉语反问句语料库,语料库规模达到10 000余句,接着针对隐式反问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融合情感分析的隐式反问句识别模型。模型考虑了句子的语义信息、上下文信息,并借助情感分析任务辅助识别隐式反问句。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模型在隐式反问句识别任务上取得了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反问句识别 情感捕捉 上下文信息 词性
下载PDF
言语互动视角下反问修辞本质的重新审视
10
作者 闫亚平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33-41,150,151,共11页
反问作为一种特殊的疑问形式,是一种显著而有效的表达发话人认知、判断、评价等认识立场和态度、情感、情绪等情感立场的手段与资源。基于立场表达理论和言语互动视角,兼顾言语互动交际的发话人和听话人,以及反问的“无疑”和“问”的... 反问作为一种特殊的疑问形式,是一种显著而有效的表达发话人认知、判断、评价等认识立场和态度、情感、情绪等情感立场的手段与资源。基于立场表达理论和言语互动视角,兼顾言语互动交际的发话人和听话人,以及反问的“无疑”和“问”的双重特征,可透视反问强化认识立场和情感立场表达,以增强内容的信度和情感的强度,从而唤起、激发和强化听话人与发话人在认知和情感上的碰撞与互动的修辞本质。这一修辞本质作用于人际交互层面,即为多种言语行为的实施;作用于语篇层面,则发挥推进信息交流和构筑情感基础的连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 立场表达 言语互动 同一功能 修辞本质
下载PDF
The Pragmatics of the Rhetorical Question in Selected(English)Qur’an Chapters
11
作者 Waheed A.Bamigbade Lawan Dalha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20年第4期103-125,共23页
This paper interrogates the pragmatic choice of the rhetorical question(RQ)as a linguistic resource in some disputational discourse in the verse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ed Qur’an.It argues that the choice of this sen... This paper interrogates the pragmatic choice of the rhetorical question(RQ)as a linguistic resource in some disputational discourse in the verse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ed Qur’an.It argues that the choice of this sentence-type not only puts the speaker in a position of control in powerful assertion of facts,but also strengthens the pragmatic acts in the context to be more emphatic.Adopting Mey’s(2001)Pragmatic Acts theory and Caponigro and Sprouse’s(2007)Concept of Common Ground,the paper does a close reading of the last forty Quranic chapters for a critical analysis and finds that RQ accounts for 15%(61)of the 410 verses in the seventeen(17)chapters that have RQs out of the last forty chapters investigated.We find that the Authorial Voice in the Qur’an employs the RQ as an argumentative strategy to perform the pragmatic acts of challenging,inviting,affirming,reminding,reinforcing,assuring,appealing,and warning in series of intellectual engagements with the addressees in order to put them in a reflective mod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Q is an effective,dialogic,evidence-gathering,change-seeking pragmatic tool for securing improved attitude and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from the addressees.Addressees are sought after to be convinced by the Speaker in a dialogue,and then left alone to decide,which presents the Speaker as One that uses rational argument in the context of disputation to persuade humans in real dialogues so as to seek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torical question(RQ) the(English)Qur’an pragmatic acts common ground change-seeking pragmatic acts of challenging reinforcing and affirming
原文传递
基于话题和修辞识别的阅读理解why型问题回答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志昌 张宇 +1 位作者 刘挺 李生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6-223,共8页
针对阅读理解问答中的why型问题,提出基于问题话题和话题间因果修辞关系识别的答案句抽取方法.抽取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选择可识别出对应问题话题的句子特征、问题话题与句子上下文之间因果关系特征,对篇章内的句子按照成为答案句的概... 针对阅读理解问答中的why型问题,提出基于问题话题和话题间因果修辞关系识别的答案句抽取方法.抽取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选择可识别出对应问题话题的句子特征、问题话题与句子上下文之间因果关系特征,对篇章内的句子按照成为答案句的概率进行排序.对应问题话题的句子识别利用基于idf和语义角色的相似度;因果修辞关系的识别利用线索短语、特定语义角色、从文档集中挖掘的词间蕴含的因果关系概率信息、句子上下文的位置与表达形式.Remedia语料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why型问题回答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y型问题 话题 修辞关系 答案抽取 阅读理解
下载PDF
“什么”的否定功用 被引量:56
13
作者 姜炜 石毓智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270-277,共8页
来自疑问代词的"什么"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否定手段,它用在谓语动词或者形容词之后表示否定,也可以用在名词或者引语之前表示否定。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这种否定方式的系统调查分析。文章主要考察否定标记"... 来自疑问代词的"什么"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否定手段,它用在谓语动词或者形容词之后表示否定,也可以用在名词或者引语之前表示否定。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这种否定方式的系统调查分析。文章主要考察否定标记"什么"的使用情况,确立它的语法意义和使用条件,并探讨它的历史成因。文章认为"什么"的核心功能是对已经实现的状况的否定,与现代汉语其他否定标记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 什么 反问 目的 实现否定
下载PDF
基于语言特征自动获取的反问句识别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旸 吴卓嘉 +1 位作者 王素格 梁吉业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6-104,共9页
反问句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强烈情感的修辞方式,对其有效识别可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情感分析任务提供技术支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特征自动获取的反问句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标签注意机制,建立了一个数据驱动的特征抽取模型,用于获取... 反问句是以疑问的形式表达强烈情感的修辞方式,对其有效识别可为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情感分析任务提供技术支持。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言特征自动获取的反问句识别方法。首先,利用标签注意机制,建立了一个数据驱动的特征抽取模型,用于获取与任务相关的词汇、句法结构、符号标记和话题等语言特征。其次,利用Bi-LSTM模型分别对句子和语言特征进行表示,两者的交互注意被用于获取句子的各个词和符号的注意力权重向量。该权重向量作用于句子的表示,用于构建一个强化语言特征的反问句识别模型。在中文微博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与之前的工作相比,反问句识别性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特征抽取 注意力机制 识别模型
下载PDF
试论“不是……吗”反问句的疑问用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齐沪扬 胡建锋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5-113,共9页
在梳理已有关于反问句研究成果分歧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反问句是否表示疑问的标准,并提出了"不是……吗"反问句表示疑问的条件:句子中的命题一般是预期信息,说话时出现了新信息,而且新信息是反预期信息,说话人希望了解为什么... 在梳理已有关于反问句研究成果分歧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反问句是否表示疑问的标准,并提出了"不是……吗"反问句表示疑问的条件:句子中的命题一般是预期信息,说话时出现了新信息,而且新信息是反预期信息,说话人希望了解为什么或怎么会出现这个反预期信息。针对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多种关系,问句有多种应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是……吗”反问句 疑问用法 反预期信息 应答系统
下载PDF
“至于”反问句考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承佼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至于"反问句的基本含义是"本不该如此"。状况、事态同反问发话人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性为"至于"反问表达提供了语义保障。"至于"反问句的生成涉及一系列语义、语用条件,其关键在于内部致使性... "至于"反问句的基本含义是"本不该如此"。状况、事态同反问发话人主观认识之间的矛盾性为"至于"反问表达提供了语义保障。"至于"反问句的生成涉及一系列语义、语用条件,其关键在于内部致使性因果关系被反问发话人加以主观消解,因为这种关系超出了其预期判断。"至于"反问句是一种"取效性"言语行为,其功能表达主要表现为:否定意义的强调、知域言域的交融、意外情态的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于”反问句 致使关系 主观消解 预期判断 意外情态
下载PDF
汉语对话中问句的解读——以反问句和陈述式问句为例 被引量:25
17
作者 方梅 谢心阳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32,共13页
对话中形式和功能上的不对称十分常见,这种不对称导致无论从句法角度还是韵律特征出发,解读问句会有歧解的可能。从互动语境出发,疑问句在形式上强制要求回应,而且主要要求言语的回应。疑问在功能上要求获取信息或确认,这是由问答双方... 对话中形式和功能上的不对称十分常见,这种不对称导致无论从句法角度还是韵律特征出发,解读问句会有歧解的可能。从互动语境出发,疑问句在形式上强制要求回应,而且主要要求言语的回应。疑问在功能上要求获取信息或确认,这是由问答双方认识地位的不平衡导致的。从会话序列角度看,问句有无回应,有何种回应,对于界定疑问至关重要。而交际双方的认识地位也可以更有助于解读陈述式问句和反问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陈述式问句 会话序列 认识地位
下载PDF
疑问句的结构类型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48
18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0,共8页
本文讨论疑问句的结构类型跟反问句的转化关系,指出并非所有的疑问句都可以转化为反问句,其转化的难度并不相同。鉴于此,本文进一步探求否定与反问的差异,反问句的话语功能及作用,这对认识疑问句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结构类型 功能类型 反问句 转化关系
下载PDF
汉语反问句在会话交际中的信息调节功能分析 被引量:31
19
作者 张文贤 乐耀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以不同的事件信息类型(A、B-events),即交际双方对信息的认识状态的不同为出发点,可以更好地对汉语反问句的使用情况进行描写,能够分析反问句如何协调共同背景从而推进信息的交流。基于不同事件信息类型的反问句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在... 以不同的事件信息类型(A、B-events),即交际双方对信息的认识状态的不同为出发点,可以更好地对汉语反问句的使用情况进行描写,能够分析反问句如何协调共同背景从而推进信息的交流。基于不同事件信息类型的反问句的语言形式和语用功能在使用时显现出的特点,也可以判断反问句是否有疑,如果是基于Bevents的反问句,可能会有疑,而其他类型的反问句则无疑。另外,反问句在交际互动中呈现出礼貌程度的等级差异,其中基于AB-events的反问句礼貌程度最高,而基于O-events的礼貌程度最低。文章强调,对反问句的研究离不开它所处的真实言谈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 信息交流 立场表达 礼貌等级 会话互动
下载PDF
从反问句生成机制看“不是”的性质和语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德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361-367,共7页
依据语用学理论构建反问句生成模式,证明该反问句基本语用含义是某行为不合情理,提醒意的有无与强弱依赖语境条件。"不是"并非反问语气副词,而是引述性否定标记,否定一个论断。与"不""没(有)"否定真值条... 依据语用学理论构建反问句生成模式,证明该反问句基本语用含义是某行为不合情理,提醒意的有无与强弱依赖语境条件。"不是"并非反问语气副词,而是引述性否定标记,否定一个论断。与"不""没(有)"否定真值条件不同,"不是"还经常用来否定适宜条件。所谓并列或选择连词"不是",实际都是副词与动词的组合,表否定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问句 “不是……吗”反问句 反问句生成机制 引述性否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