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方法加工生地黄的2D-IR和HPLC检测结果相关性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白雁 樊克锋 +3 位作者 李军 王东 朱凤云 陈志红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4-507,共4页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评价不同方法加工的生地黄的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Twodimensionalinfraredcorrelationspectroscopy,2DIR)结合HPLC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多种不同方法产地加工的生地黄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的评价不同方法加工的生地黄的质量的方法。方法: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Twodimensionalinfraredcorrelationspectroscopy,2DIR)结合HPLC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多种不同方法产地加工的生地黄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二者具有良好相关统一性。结论:可以利用2DIR结合HPLC分别对不同方法产地加工的生地黄进行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生地黄 相关性比较 检测结果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质量评价 产地加工 统一性
下载PDF
Structure and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Study of a New One-dimensional Chain Compound: (4,4’-Hbpy)_3[NaMo_8O_(26)](4,4’- bpy)_2(H_2O)_4 (bpy = Bipydine)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义平 张汉辉 +3 位作者 柯大梅 沈小敏 黄长沧 孙瑞卿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33-1038,共6页
A novel compound, (4,4'-Hbpy)3[NaMo8O26](4,4'-bpy)2(H2O)4 1 (bpy=bipydi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s that compound 1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A novel compound, (4,4'-Hbpy)3[NaMo8O26](4,4'-bpy)2(H2O)4 1 (bpy=bipydine), was synthesized by the hydrothermal metho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shows that compound 1 belongs to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m with a=19.1921(5), b=18.6931(6), c=9.3821(3) A° β=104.8020(11)°, V=3254.22(17)A°^3 C50H51Mo8N10NaO30, Mr=2062.52, Z=2, F(000)=2016, μ=1.591 mm^-1 and Dc=2.105 g/cm^3. The final R=0.0283 and wR=0.0912 for 3118 observed reflections (I〉20(I)). Compound 1 contains the β-[Mo8O26]^4-anion, sodium ion, 4,4'-bpy and lattice crystalline water molecules. The β-[MosO26] units link the sodium ion to form a chain structure. The infinitechains of [Na(Mo8O26)]^3- blocks are surrounded by protonized 4,4'-bpy cations, 4,4'-bpy and lattice crystalline water molecules. The 2D-IR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tretching vibrations of Mo=O occur more preferentially due to the thermal effect. The TGA analysis shows that compound 1 has high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AMOLYBDATE sodium ion two-dimensional infrared (2d-ir)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下载PDF
两种含有2,2′-bipy及[MoO_3]簇骼化合物的结构与谱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子明 陈义平 +3 位作者 尤珠钗 苏柳钦 王昊 孙燕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53-2958,共6页
利用程序控温的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两种含有2,2'-bipy及[M003]簇骼的化合物:[(2,2'-bipy)2(Mo03)3]。(工)和[(2,2'-bipy)(M003)]n(11)。为了阐明这两个化合物结构与谱学的关系,通过XRD、FT-IR、热微扰2D-IR相关光谱... 利用程序控温的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两种含有2,2'-bipy及[M003]簇骼的化合物:[(2,2'-bipy)2(Mo03)3]。(工)和[(2,2'-bipy)(M003)]n(11)。为了阐明这两个化合物结构与谱学的关系,通过XRD、FT-IR、热微扰2D-IR相关光谱、TG分析、SEM、高温红外分析、uV_visDRS光谱和固体荧光光谱研究手段进行研究,进而探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其XRD说明了化合物I和Ⅱ是纯物相;FTIR的特征振动频率和热微扰2D-IR相关光谱的响应峰与化合物I和Ⅱ的结构解析相一致,2D-IR的同步和异步相关光谱图还确定了化合物I和Ⅱ的钼氧簇骼振动强度随升温变化的先后顺序与高温红外解析相一致;通过TG分析和高温红外分析研究化合物I和Ⅱ的热稳定性;化合物I和Ⅱ的UV Vis DRS光谱显示在225~350 nm有宽的紫外吸收谱带;化合物I和Ⅱ的固体荧光光谱分别在277和295nm的激发下得到的最强发射峰值分别为460和480nm。本文阐明了化合物I和Ⅱ的配位情况,揭示了价电子在分子中相应能级间跃迁的内在规律;还验证了弱相互作用力在配合物的结构框架中不但起稳定作用,而且在耐热性扮演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盐 光谱分析 晶体结构 二维相关光谱
下载PDF
Comparing the Structures of Two Allomorphic Polyoxotungstates and the Difference in Weak Interactions by Thermal-dependent 2D-COS IR to Identify
4
作者 刘婷玉 陈义平 +3 位作者 黄晓辉 陈宁 黄梦梦 孙燕琼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665-1674,共10页
A three-dimensional (3D) Keggin-type heteropolytungstate{Zn(phen)3}3[ZnW12O40]·9H2O 1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a convention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3D) Keggin-type heteropolytungstate{Zn(phen)3}3[ZnW12O40]·9H2O 1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has been synthesized through a convention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single-crystal diffraction analysis,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IR, UV-DRS,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thermal-dependent 2D-IR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2D-COS IR) and Raman spectrum. Crystal data for compound 1: trigonal system, space group R3 with a = b = 25.268(4), c = 17.462(5) A, ), = 120°, V= 9655(4) A3 and Z = 3. Compound 1 is allomorphic to {Co(phen)3}3[CoW12O40]·9H2O 2, which has been reported by Feng Chai et al. In compound 2, its prominent feature is that the decisive role of water molecules (O-H…O) builds a 3D supramolecular structure. However, in the structure of compound 1, the interlayer space is filled by Zn(phen)3]2+ cations which linked the layers via C-H…O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to construct a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Two compounds are different in weak interactions, so we identify them by Thermal-dependent 2D-COS IR. Moreover, the fluorescence of compound 1 was also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gin-type polyoxotungstate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thermal-dependent 2d-ir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Raman spectra luminescence
下载PDF
A Novel 2D Architecture from Bismuth and Flexible Ligand N,N'-Diacetic Acid Imidazolium Chloride
5
作者 柴小川 张汉辉 +5 位作者 张帅 雷然 陈义平 孙燕琼 孙瑞卿 杨齐愉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343-1348,共6页
A new compound {[Bi(trans-DAM)(cis-DAM)(H2O)]NO3·H2O}n 1 derived from bismuth and the flexible ligand N,N'-diacetic acid imidazolium chloride (H2DAMCl) was obtain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 A new compound {[Bi(trans-DAM)(cis-DAM)(H2O)]NO3·H2O}n 1 derived from bismuth and the flexible ligand N,N'-diacetic acid imidazolium chloride (H2DAMCl) was obtained by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ompound 1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P21/c space group with a = 9.2298(18), b = 13.339(3), c = 17.090(3) , β = 105.38(2)°, V = 2028.7(7)A^3, Z = 4, C14H18N5O13Bi, Mr = 673.31, Dc = 2.204 g/cm^3, F(000) = 1296, μ = 8.772 mm-1, the final R = 0.0472 and wR = 0.1441 for 4129 observed reflections (I 〉 2σ(I)). In 1, the carboxylic groups from DAM- ligands adopt a cheating mode to link bismuth ions to form a 2D sheet network. These sheet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to give an interesting 3D supramolecular framework. 2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IR of 1 with thermal and magnetic perturbation was introduced to ascertain the characteristic adsorption of the groups overlapped in the 1D IR spectrum. Additionally, compound 1 exhibits fluorescent emission at room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diacetic acid imidazolium chloride BISMUTH crystal structure 2D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IR
下载PDF
2D IR-TRACC传感器校准研究
6
作者 刘茹 李昕 +1 位作者 刘朗 孙逸飞 《汽车科技》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碰撞假人用位移传感器用来测量碰撞过程中假人膝部、胸部等部位产生的位移量,以此判断碰撞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本文详述了2D IR-TRACC传感器线位移灵敏度、横向位移量、旋转电位计灵敏度的校准方法,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及单变量求解得到了... 碰撞假人用位移传感器用来测量碰撞过程中假人膝部、胸部等部位产生的位移量,以此判断碰撞对人体的伤害程度,本文详述了2D IR-TRACC传感器线位移灵敏度、横向位移量、旋转电位计灵敏度的校准方法,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及单变量求解得到了传感器灵敏度的最优解,并评定了2D IR-TRACC传感器线位移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了本校准方法的有效性,满足溯源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IR-TRACC传感器 校准 最小二乘法 测量不确定度
下载PDF
利用超快光谱与可见/红外双激发荧光对长寿命振动热基态的直接观察
7
作者 喻琪锐 李鑫茂 +3 位作者 沈成桢 于志浩 关键鑫 郑俊荣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11-419,I0070-I0087,I0105,共28页
在超快红外光谱测量中观察到的纳秒级弛豫诱导漂白信号被广泛认为是由于红外激发热化产生的局部热效应。本文结合超快红外泵浦/探测、二维红外光谱、可见泵浦/红外探测和超快可见/红外双共振荧光实验,发现甲醇溶液中荧光素二价阴离子的... 在超快红外光谱测量中观察到的纳秒级弛豫诱导漂白信号被广泛认为是由于红外激发热化产生的局部热效应。本文结合超快红外泵浦/探测、二维红外光谱、可见泵浦/红外探测和超快可见/红外双共振荧光实验,发现甲醇溶液中荧光素二价阴离子的振动热基态寿命出人意料的长,能达到纳秒级.结果表明,在非线性红外实验中观察到的长寿命漂白信号在最初的几纳秒内一定存在这些热基态的重要贡献.类似的机制很可能也适用于其他分子系统,热基态的存在时间能比以往的预期长得多,有可能被应用于调控化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光谱 荧光 可见红外双激发 长寿命热基态 二维红 外光谱 泵浦-探测
下载PDF
大麦与小麦种子的红外光谱分析
8
作者 刘杰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4年第4期8-12,28,共6页
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大麦与小麦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对种子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大麦种子与小麦种子的原始光谱相似,无明显差异。在1800~800 cm^(-1)范围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吸收峰强度和形状显示出差... 利用红外光谱法研究大麦与小麦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对种子生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大麦种子与小麦种子的原始光谱相似,无明显差异。在1800~800 cm^(-1)范围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中,吸收峰强度和形状显示出差异,表明大麦与小麦种子在脂质、蛋白质、糖类物质中存在差异。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显示,大麦种子与小麦种子在1160~800 cm-1及1600~1160 cm^(-1)范围内自动峰的位置和强度显示差异,进一步表明大麦与小麦种子的成分存在差异。因此,红外光谱可以有效对大麦种子与小麦种子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种子 小麦种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下载PDF
应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中药水蛭的炮制过程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冰宁 武彦文 +2 位作者 欧阳杰 孙素琴 陈舜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9-982,共4页
考察水蛭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产生的变化,文章采用红外光谱(FTIR)二维相关红外谱图(2D-IR)对中药水蛭鲜品和制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蛭具有明显的酰胺Ⅰ和Ⅱ带蛋白质特征峰,其中鲜品的酰胺Ⅱ带吸收峰在1 543 cm-1,而生品和炮制品的向... 考察水蛭炮制前后化学成分产生的变化,文章采用红外光谱(FTIR)二维相关红外谱图(2D-IR)对中药水蛭鲜品和制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蛭具有明显的酰胺Ⅰ和Ⅱ带蛋白质特征峰,其中鲜品的酰胺Ⅱ带吸收峰在1 543 cm-1,而生品和炮制品的向低频位移至1 535 cm-1;采用热微扰模拟水蛭炮制过程并分析水蛭的2D-IR,结果显示水蛭鲜品中的酰胺Ⅰ带与酰胺Ⅱ带的自动峰的强度比炮制品的更为显著。说明水蛭在炮制过程中蛋白质的空间构象破损、氢键断裂,导致变性失活,部分脂肪酸和甾醇类组分在炮制中发生氧化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炮制 蛋白 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谱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用于肉苁蓉属中药鉴别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荣 孙素琴 +3 位作者 刘友刚 陈君 刘同宁 陈士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7-900,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传统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的红外谱图有明显区别,相似系数仅0.623 3;而肉苁蓉与盐生肉苁蓉的峰形和峰...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传统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的红外谱图有明显区别,相似系数仅0.623 3;而肉苁蓉与盐生肉苁蓉的峰形和峰位均极其相似,相似系数达0.904 8,仅从一维图上无法看出两者的成分差异,但通过二阶导数谱中1 730(1 738),816 cm-1处的峰形差异可发现二者的一些成分含量存在较明显差异。二维相关谱更直观地反映出三者的差异,它们的自动峰个数均不相同。可见,红外光谱法基本可以实现了对肉苁蓉属3种药材的鉴别,而且具有快速、有效和无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 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 盐生肉苁蓉 鉴别
下载PDF
粤北灵芝的红外光谱宏观三级鉴定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小康 黄冬兰 +2 位作者 孙素琴 曹佳佳 王少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2,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的宏观三级鉴定法分析鉴别了赤芝、黑芝、松杉灵芝和树舌灵芝。在一维红外光谱中,根据灵芝的1 153和1 078 cm^(-1)的糖苷类化合物的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可得出这4种灵芝的糖苷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依次为:赤芝>黑芝>松杉... 采用红外光谱的宏观三级鉴定法分析鉴别了赤芝、黑芝、松杉灵芝和树舌灵芝。在一维红外光谱中,根据灵芝的1 153和1 078 cm^(-1)的糖苷类化合物的吸收峰的相对强度,可得出这4种灵芝的糖苷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依次为:赤芝>黑芝>松杉灵芝>树舌灵芝。在高分辨率二阶导数谱中,四者在1 600~1 720cm^(-1)波段处的吸收峰的峰位置、峰形状均有很大差别,说明四者本身所含的氨基酸多肽类物质是不一致的。观测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四者都存在1 100 cm^(-1)的糖苷类化合物的自动峰,不同的是赤芝共有4个自动峰且1 040 cm^(-1)自动峰强度最大,黑芝共有5个自动峰且1 040和1 139 cm^(-1)自动峰的强度最大,松杉灵芝共有4个自动峰且1 140 cm^(-1)的自动峰强度最大,树舌灵芝共有5个自动峰且1 134 cm^(-1)的自动峰强度最大。谱图的三级鉴定验证了赤芝、黑芝、松杉灵芝和树舌灵芝在糖苷类化合物和氨基酸多肽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上都是不一致的。结果表明,运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定赤芝、黑芝、松杉灵芝和树舌灵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鉴别
下载PDF
七种不同产地仙鹤草原药材及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23
12
作者 武晓丹 金哲雄 +2 位作者 孙素琴 金蕊 宛春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22-3227,共6页
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七种不同产地的仙鹤草原药材及其总鞣酸提取物进行了鉴别分析。仙鹤草原药材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 151,1 101,1 032 cm-1的淀粉特征峰,同时还出现了1 618,1 318,780 cm-1的草酸钙... 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七种不同产地的仙鹤草原药材及其总鞣酸提取物进行了鉴别分析。仙鹤草原药材的红外光谱中出现了1 151,1 101,1 032 cm-1的淀粉特征峰,同时还出现了1 618,1 318,780 cm-1的草酸钙特征峰,说明在原药材粉末中同时有淀粉和草酸钙存在。原药材丙酮提取物中所含淀粉等基本成分大为减少,而总鞣酸等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增加,因此不同产地仙鹤草丙酮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中均出现1 711与1 447 cm-1的鞣酸特征峰。应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不仅可以提供仙鹤草主要化学成分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对不同产地的仙鹤草药材进行很好的区分。因此红外光谱法是考察中药资源的一种快速、准确、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鹤草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光谱
下载PDF
三七炮制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冬兰 陈小康 +2 位作者 徐永群 孙素琴 卢文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49-1852,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并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对生三七和熟三七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三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在一维红外谱图上,生三七和熟三七在1200~400 cm -1波段内的相似度较高,不同的是熟三七在2925,2855,1746,1460,1376,11... 采用红外光谱并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对生三七和熟三七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三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在一维红外谱图上,生三七和熟三七在1200~400 cm -1波段内的相似度较高,不同的是熟三七在2925,2855,1746,1460,1376,1158 cm -1出现了花生油的特征峰,这是由于采用煎炸法炮制三七所残留的花生油所引起的。两者药效组分的特征差异在二维相关红外谱图上显示得更为明显和直观,在1400~1700 cm-1区域,生三七仅在1650 cm-1附近有一个强自动峰,而熟三七在1469和1640 cm -1附近均有自动峰。在1120~1250 cm-1区域,生三七和熟三七共有1139(1137),1194(1196),1219(1221) cm -1三个自动峰,不同的是各自动峰的相对强度发生了变化,生三七经炮制后1139 cm -1峰的增强,而1194 cm -1峰减弱。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的变化规律说明了三七药材在炮制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黄酮、糖类、皂苷等成分的分解。该方法揭示了三七在炮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从红外光谱的角度解释了三七“生消熟补”的药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炮制 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对野生和栽培枸杞子的鉴别与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姚霞 孙素琴 +3 位作者 许利嘉 肖伟 彭勇 肖培根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8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快速客观地鉴别野生和栽培枸杞子。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野生和栽培的两种枸杞子药材粉末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野生和栽培枸杞子的一维光谱差别不是很大,只在2925,2855,1743cm-1... 目的快速客观地鉴别野生和栽培枸杞子。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野生和栽培的两种枸杞子药材粉末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野生和栽培枸杞子的一维光谱差别不是很大,只在2925,2855,1743cm-1处有差别,而二阶导数谱中峰位和峰强的差异相对明显,800~1800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谱更直观的反映出二者的差异。结论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为野生和栽培枸杞子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全面和客观的手段,为深入合理开发利用枸杞子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子 鉴别 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 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与药用玫瑰真伪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3
15
作者 蔡芳 孙素琴 +2 位作者 闫文蓉 牛世杰 李先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9-2433,共5页
文章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鉴定了药用玫瑰(药材对照品)及其混淆品月季和蔷薇。在一维红外光谱中三者的谱图较为一致,但药用玫瑰在1 318 cm-1波数处的峰不明显,而月季和蔷薇的1 318 cm-1峰明显,且较尖。... 文章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鉴定了药用玫瑰(药材对照品)及其混淆品月季和蔷薇。在一维红外光谱中三者的谱图较为一致,但药用玫瑰在1 318 cm-1波数处的峰不明显,而月季和蔷薇的1 318 cm-1峰明显,且较尖。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药用玫瑰和月季分别在1 617和1 618 cm-1处具有芳香类指纹特征峰,而蔷薇的峰则在1 612 cm-1波数处,相差了5~6 cm-1。在1 044cm-1处的峰,蔷薇糖类化合物的指纹特征峰较明显,月季和药用玫瑰不明显。观测二维相关红外谱,三者都存在1 620,1 560和1 460 cm-1的芳香类化合物的自动峰,不同的是月季和蔷薇还存在一个较明显的1 660cm-1的肩膀峰。药用玫瑰、月季和蔷薇在850~1 250 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差别很大,药用玫瑰1 050 cm-1的糖类化合物自动峰强度最大,而月季的峰较弱,而蔷薇没有此峰。谱图的三级鉴定验证了药用玫瑰、月季和蔷薇在糖苷类化合物和芳香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上都是不一致的。结果表明,运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定药用玫瑰及其混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 药用玫瑰 月季 蔷薇 鉴别
下载PDF
中药掺伪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树 乐健 +2 位作者 陈桂良 柴逸峰 陆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12-2215,共4页
旨在建立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 IR spectra)的分析技术,以进行中药中是否掺杂化学药物的判别。以减肥药盐酸芬氟拉明(fenfluramine hydrochloride,FH)、盐酸西布曲明(sibutramine hydrochloride,SH)为待检化合物,确定二者同步相关谱... 旨在建立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 IR spectra)的分析技术,以进行中药中是否掺杂化学药物的判别。以减肥药盐酸芬氟拉明(fenfluramine hydrochloride,FH)、盐酸西布曲明(sibutramine hydrochloride,SH)为待检化合物,确定二者同步相关谱中的特征相关峰。首先通过比较掺杂中药与盐酸芬氟拉明的同步谱中特征相关峰的相似性,初步对掺杂化合物盐酸芬氟拉明进行判定,而后利用掺杂中药异步谱能确认相关峰来源的特性,进一步确证盐酸芬氟拉明的存在;此外,根据掺杂中药同步谱中未出现与盐酸西布曲明同步谱相似的特征相关峰,可以直接判别其中未掺杂盐酸西布曲明。实验所建立的方法无需样品分离,速度快,成本低,为快速简便地进行复杂体系中是否存在化学药物的判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 中药掺伪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八角茴香与其伪品莽草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定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晶 孙建云 +2 位作者 徐胜艳 周群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864-2867,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的方法区分和鉴别了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红外光谱三级鉴定即依次采用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辨率逐渐提高,谱图的差别也进一步放大。一维谱图中,两者整体峰形比较相似,但在3400 cm^-1附...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的方法区分和鉴别了八角茴香及其伪品莽草。红外光谱三级鉴定即依次采用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辨率逐渐提高,谱图的差别也进一步放大。一维谱图中,两者整体峰形比较相似,但在3400 cm^-1附近八角茴香只出现一个特征峰3392 cm^-1,而莽草则出现3482和3387 cm^-1两个特征峰。二阶导数谱在850-1180 cm^-1波段八角茴香的几个强峰峰强相对比较接近,其中1015 cm^-1为图中最强峰,而莽草的最强峰在1070 cm^-1附近;在1180-1500 cm^-1波段八角茴香在1469,1454,1442 cm^-1附近的3个特征峰峰强明显强于1292,1276,1 266 cm^-1附近的特征峰,而莽草则刚好相反。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差异更明显,850-1165 cm^-1波段八角茴香在主对角线上的自动峰较强峰出现在1153和1000 cm^-1,而莽草峰强较强的自动峰出现在911和878 cm^-1;1165-1500 cm^-1波段八角茴香呈现2个自动峰,而莽草则出现5个自动峰。可见红外三级鉴定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鉴定中药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茴香和莽草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下载PDF
六种蜂花粉的红外光谱三级鉴别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杰 周群 +3 位作者 吴黎明 安建东 孙素琴 胡福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3-357,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阶导数谱和热扰动下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6种不同花粉,即杏花花粉、油菜花粉、茶花花粉、西瓜花粉、荷花花粉和虞美人花粉,进行了快速无损的鉴别。结果表明,在一维红外光谱图上,不同花粉的蛋白...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阶导数谱和热扰动下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6种不同花粉,即杏花花粉、油菜花粉、茶花花粉、西瓜花粉、荷花花粉和虞美人花粉,进行了快速无损的鉴别。结果表明,在一维红外光谱图上,不同花粉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在相对峰强和峰位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二阶导数谱上差异很明显。而在二维红外谱图上,由于6种花粉的自动峰及相关峰峰簇的位置和数量不同,其差别体现得更为明显和直观。因此,三级红外宏观指纹图谱法是鉴别不同蜂花粉种类的一种有效和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鉴别
下载PDF
蒙药草乌炮制前后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朝鲁 温建民 +3 位作者 程桯 蒋科卫 孙素琴 图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8-1501,共4页
采用二维相关红外技术,并借助于变温过程所跟踪的动态光谱对蒙药生草乌进行了分析研究。蒙药生草乌和制草乌的一维谱图较相似,导数光谱进一步分析,1 745,1 468,1 337 cm-1处吸收峰在经过酸奶炮制之后向底波数位移,1 657 cm-1处吸收峰在... 采用二维相关红外技术,并借助于变温过程所跟踪的动态光谱对蒙药生草乌进行了分析研究。蒙药生草乌和制草乌的一维谱图较相似,导数光谱进一步分析,1 745,1 468,1 337 cm-1处吸收峰在经过酸奶炮制之后向底波数位移,1 657 cm-1处吸收峰在经过炮制之后向高波数位移,而二维红外相关谱则差别较大,在1 300~800 cm-1波数范围内,生品的二维红外光谱存在3个主要的自动峰(1 650,1 560,1 470cm-1),其中以1 560 cm-1峰最强。自动峰和交叉峰形成明显的3×3的对称分布,均为正相关;制草乌在这一范围内的自动峰主要在4个区域,1 220与1 200 cm-1两个吸收峰组成的一个区域,1 140和1 070 cm-1两个尖锐的峰区,以及1 000~900 cm-1区域内宽大重叠的峰,各自动峰均为正相关。凭借二维红外相关谱上的自动峰和交叉峰可以较直观地鉴别生草乌和制草乌,而且还可以揭示两者相应各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该法快速、准确,可为鉴别药材加工后结构的变化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生草乌 制草乌
下载PDF
闹羊花与野菊花红外光谱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6
20
作者 金哲雄 王玥 +3 位作者 周群 陈建波 马芳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434-2438,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杜鹃花科植物闹羊花与菊科植物野菊花两种花类中药材的主成分进行表征,其中闹羊花出现在1 648和1 543cm-1出现明显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吸收峰,证明其中含有蛋白质,可能与其具有的免疫作用相关;野菊花出现在1 ...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杜鹃花科植物闹羊花与菊科植物野菊花两种花类中药材的主成分进行表征,其中闹羊花出现在1 648和1 543cm-1出现明显的酰胺Ⅰ带和酰胺Ⅱ带吸收峰,证明其中含有蛋白质,可能与其具有的免疫作用相关;野菊花出现在1 734和1 515cm-1等CO伸缩振动吸收峰,证明其中含有挥发油等酯类成分。由于二者的红外光谱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且难以区分,通过二级鉴别比较闹羊花与野菊花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可看出,在1 656和1 515cm-1附近的吸收峰,表明二者均含有黄酮类成分;野菊花的二阶导数谱图中出现在1 163,1 077,1 026,986和869cm-1的吸收峰与菊糖的特征吸收峰一致,因此可以看出野菊花中含有菊糖。选取不同波数范围的闹羊花与野菊花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发现在1 700~1 400cm-1黄酮类成分区域闹羊花有3个明显的自动峰,野菊花有10个明显的自动峰;在1 250~900cm-1糖苷类成分区域闹羊花有10个明显的自动峰,野菊花有9个明显的自动峰。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为中药材的鉴别提供更快速、准确、方便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闹羊花 野菊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