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DCT成像与重建方法综述
1
作者 严振峣 高河伟 张丽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243-262,共20页
本文概述过去20多年四维CT(4DCT)相关成像技术的发展,对4DCT的概念、扫描模式以及重建算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文章归纳总结4DCT的5大类重建算法,评估各类算法的优势、劣势和关键技术问题,并对主要文献中的重建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拟展... 本文概述过去20多年四维CT(4DCT)相关成像技术的发展,对4DCT的概念、扫描模式以及重建算法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文章归纳总结4DCT的5大类重建算法,评估各类算法的优势、劣势和关键技术问题,并对主要文献中的重建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拟展示目前4DCT重建算法的研究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重建算法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基于4DCT图像的不同部位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区勾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莉霞 俞玉凤 +3 位作者 王慧 邓文凡 任垚 李夏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基于4DCT图像勾画不同部位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靶区,分析不同部位的肿瘤靶区勾画受呼吸运动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46例不同部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4DCT定位,将患者分为四组:肺上叶11例,肺门9例,肺下叶26例(其中13例患者加腹压、13... 目的基于4DCT图像勾画不同部位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靶区,分析不同部位的肿瘤靶区勾画受呼吸运动的影响程度。方法选择46例不同部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4DCT定位,将患者分为四组:肺上叶11例,肺门9例,肺下叶26例(其中13例患者加腹压、13例不加腹压)。在4DCT 10个呼吸时相上分别勾画靶区肿瘤体积(GTV),由10个GTV体积叠加得到内靶区10相(ITV10),在最大强度投影图像上勾画靶区ITVmip,并分别计算四组靶区勾画的体积差异和靶区匹配指数(MI)。结果肺上叶、肺门、肺下叶不加腹压和肺下叶加腹压的ITVmip值均小于ITV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13、-3.41、-5.14、-2.51,P均<0.05)。相对于肺下叶,肺上叶和肺门的MI值较高(MI≥0.8),肺下叶在加腹压情况下的MI值明显高于不加腹压情况下的M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P<0.05)。结论肺的不同部位的肿瘤靶区ITVmip的值均小于ITV10,ITVmip会低估肿瘤靶区的ITV。肺下叶受呼吸运动影响最大,通过加腹压能有效地减小由于肿瘤运动引起的靶区勾画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内靶区10相 肺上叶 肺门 肺下叶
下载PDF
物理评价4DCT联合PETCT融合图像在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中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闵燕飞 黄荣 +1 位作者 蒋军 何瀚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10期1688-1692,共5页
目的评价四维CT(4DCT)联合PET/CT在食管癌患者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优势及其对降低放射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146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根据放射治疗靶区定位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3DCT+PET-CT进行靶区定位,70例)和... 目的评价四维CT(4DCT)联合PET/CT在食管癌患者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优势及其对降低放射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选取146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根据放射治疗靶区定位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应用3DCT+PET-CT进行靶区定位,70例)和观察组(应用4DCT+PET-CT进行靶区定位,76例)。依据标准摄取值(SUV)阈值不同(SUV≥2.5、20%SUVmax、30%SUVmax作为靶区分区)对PET-CT图像进行勾画靶区,分别得到靶区IGTV-PET2.5、IGTV-PET20%、IGTV-PET30%。根据患者靶区中心偏移不同将其分为五个区间。计算对比两种定位方式的体积比和靶区匹配指数(MI),探究其对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对比两组靶区中心偏移情况,其中占比最高的均在1.5~2 cm区间,但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的体积比和MI发现,当靶区中心偏移<0.5 cm时,两组之间体积比和MI均无统计学差异;当靶区中心偏移≥1.0 cm且SUV≥2.5时,观察组体积比和M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当靶区中心偏移≥0.5 cm且SUV阈值为30%SUVmax时,观察组体积比和M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当SUV≥2.5时与4DCT结合的方法最优。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患者靶区中心偏移≥1.0 cm时,运用4DCT联合PET/CT进行食管癌靶区勾画具有明显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在实际运用时需选择合适的SUV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4dct 放射治疗 靶区勾画 PET-CT
下载PDF
4DCT图像二维配准与三维配准的区别 被引量:8
4
作者 余辉 张书旭 《医疗装备》 2011年第7期6-8,共3页
从4DCT图像中提取吸气末和呼气末两个相位的断层图像,首先应用Elastix工具包对两个相位的图像逐层进行二维B样条弹性配准,然后结合VTK和Elastix工具包对它们进行三维B样条弹性配准,配准算法与二维相同,只是维数不同,比较二维和三维配准... 从4DCT图像中提取吸气末和呼气末两个相位的断层图像,首先应用Elastix工具包对两个相位的图像逐层进行二维B样条弹性配准,然后结合VTK和Elastix工具包对它们进行三维B样条弹性配准,配准算法与二维相同,只是维数不同,比较二维和三维配准的差异。研究表明,4DCT图像配准宜采用三维弹性配准,其结果更符合呼吸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三维配准 Elastix
下载PDF
128层4D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永梅 刘林祥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128层4DCT全脑灌注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方法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h内行CT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比较CT平扫与脑灌注图像发现缺血灶的敏感性,测量缺血区的灌注参数值,并应用灌注扫描图像重建CTA,判断颅内大血... 目的探讨128层4DCT全脑灌注成像对急性期脑梗死的初步应用。方法对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24h内行CT平扫及CT脑灌注成像,比较CT平扫与脑灌注图像发现缺血灶的敏感性,测量缺血区的灌注参数值,并应用灌注扫描图像重建CTA,判断颅内大血管阻断或狭窄及分支缺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中常规CT15例未见明显异常,有5例早期脑梗死征象,其中8处表现为病变区密度轻度减低,脑灌注图像中发现14处异常灌注区。CTP均发现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降低、达峰时间和平均通过时间延迟;病灶侧与健侧、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5例CTA显示血管异常,其中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6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右侧大脑前动脉狭窄4例。结论 128层4DCT灌注成像可以通过一次注射对比剂,获得常规CT扫描、全脑灌注、CTA的数据,对早期发现脑缺血、全面评价缺血范围、避免病灶漏诊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脑缺血 急性期 灌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4DCT在肝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凯 陈明东 +1 位作者 吴彬 吴燕斌 《医疗装备》 2021年第13期11-12,15,共3页
目的研究4DCT在肝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医院放疗科行肝门部放射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均行常规CT与4DCT扫描,由一名高职称放射治疗医师在常规平扫CT上勾画肿瘤靶体积命名为GTV_(常规),并在4DCT的10... 目的研究4DCT在肝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医院放疗科行肝门部放射治疗的30例肝癌患者,均行常规CT与4DCT扫描,由一名高职称放射治疗医师在常规平扫CT上勾画肿瘤靶体积命名为GTV_(常规),并在4DCT的10个呼吸时相上勾画GTV,各时相GTV自动投影到CT平扫图像上生成IGTV_(4D),依据不同的外放分别形成PTV_(常规)和PTV_(4D),并制定相应的计划Plan_(常规)和Plan_(4D),比较不同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PTV_(常规)体积大于PTV_(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的D2%、D98%(Dx%定义为x%靶区体积受到的照射剂量)、均匀性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_(4D)的正常肝D_(mean)(平均剂量)、V_(5)、V_(10)、V_(20)、V_(30)(V_(x)为照射x Gy剂量的组织体积)均低于Plan_(常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计划的胃D_(max)(最大剂量)、十二指肠D_(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4DCT应用于行肝门部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中,可以减少正常肝组织受照射剂量,为靶区剂量的提高提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治疗 4dct 剂量
下载PDF
Accuracy Comparison of 4D Computed Tomography (4DCT) and 4D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4DCBCT)
7
作者 Tzu-Cheng Lee Stephen R. Bowen +3 位作者 Sara St. James George A. Sandison Paul E. Kinahan Matthew J. Nyflo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7年第3期323-335,共13页
The ability of respiratory-correlated fan beam CT (4DCT) and respiratory-correlated cone beam CT (4DCBCT)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umor volume is critical to accurate dosimetry and treatment verification for lung stere... The ability of respiratory-correlated fan beam CT (4DCT) and respiratory-correlated cone beam CT (4DCBCT) to accurately estimate tumor volume is critical to accurate dosimetry and treatment verification for lung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SBRT) and other motion-managed therapies. However, it is known that 4DCT and 4DCBCT differ in aspects of image acqui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hat may lead to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two modalities. To evaluate quantita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4DCT and 4DCBCT imaging under respiratory motion, we performed a phantom study in the ground truth setting. A programmable respiratory motion phantom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1D S-I position of a known-size lesion. Ten sinusoidal and twenty patient-specific breathing waveforms were applied to drive lesion motion during the 4DCT and 4DCBCT acquisitions. The difference in lesion volume acquired between the two imaging modalities was as high as 34.4% and 18.4% for sinusoidal and patient-specific breathing motions, respectively. When compared to the true volume, 4DCT measurement often underestimated the lesion size whereas 4DCBCT overestimated the lesion volume in most of the cases. 4DCBCT gave more accurate recovery of the volume than 4DCT for most settings tested in this study. These findings may be helpful for improving the definition of internal target and planning target volume margins, and extracting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from on-board treatment verification im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4DCBCT VERIFICATION IMAGING RESPIRATORY MOTION PHANTOM
下载PDF
应用4DCT观察呼吸运动中肺部肿瘤位移和体积变化
8
作者 王少锋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4DCT观察呼吸运动中肺部肿瘤位移和体积变化。方法:选取肺部肿瘤患者30例,应用4DCT对各时相GTV变化及大体肿瘤最大延伸范围进行分析,并对大体肿瘤、脊髓几何中心及体表标记点的三维运动矢量进行观察。结果:相较于T0时相,T1... 目的:探讨应用4DCT观察呼吸运动中肺部肿瘤位移和体积变化。方法:选取肺部肿瘤患者30例,应用4DCT对各时相GTV变化及大体肿瘤最大延伸范围进行分析,并对大体肿瘤、脊髓几何中心及体表标记点的三维运动矢量进行观察。结果:相较于T0时相,T1、T2、T3及T9时相平均GTV增加为(9±3)%,T4、T5、T6、T7、T8时相平均GTV减少为(16±5)%。GTV<15 cm^3的体积变化为(26±5)%,GTV≥15 cm^3的体积变化为(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大体肿瘤的位置对体积变化无明显影响,大体肿瘤位于上肺的体积变化为(12±5)%,大体肿瘤位于下肺的体积变化为(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大体肿瘤位于中心的体积变化为(15±3)%,大体肿瘤位于周围的体积变化为(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大体肿瘤X、Y、Z方向的最大延伸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肿瘤几何中心三维运动矢量为(8.0±2.0)mm,脊髓几何中心三维运动矢量为(0.9±0.4)mm,身体前部标记点三维运动矢量为(2.0±0.9)mm,右侧标记点三维运动矢量为(1.9±0.8)mm,左侧标记点三维运动矢量为(1.6±0.6)mm。结论:4DCT可有效观察呼吸运动中肺部肿瘤位移和体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肺部肿瘤 位移 体积变化
下载PDF
基于红外摄像装置的Triniti呼吸门控系统的设计和性能验证
9
作者 刘颖 王鑫 +2 位作者 徐瑶瑶 袁玲 潘宇龙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红外摄像装置Triniti呼吸门控系统和腹压带方式下采集的呼吸运动波形及4DCT影像一致性,验证Triniti呼吸门控系统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利用CIRS 18023-A呼吸运动模体及配套的CIRS Motion Control软件,导入仿真标准呼吸运动及... 目的通过分析红外摄像装置Triniti呼吸门控系统和腹压带方式下采集的呼吸运动波形及4DCT影像一致性,验证Triniti呼吸门控系统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利用CIRS 18023-A呼吸运动模体及配套的CIRS Motion Control软件,导入仿真标准呼吸运动及真实患者的呼吸运动曲线,模拟人体肺部呼吸运动的周期、幅度、频率等,产生不同的呼吸运动模型,并分别用基于腹压带和Triniti呼吸门控系统2种呼吸运动信号触发CT扫描,分析2种装置触发下的4DCT影像一致性,最后根据Triniti系统追踪的呼吸运动,设置门控范围,实现门控治疗。结果2种呼吸运动信号探测装置采集到的呼吸运动波形曲线相关性>0.8(P<0.001),4DCT影像各时相感兴趣区域测量度差异性值为(0.065±0.069)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红外摄像装置的Triniti呼吸门控系统追踪呼吸精度高,可实现临床呼吸门控治疗,从而有效减少呼吸运动对放射治疗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摄像原理 呼吸门控 4dct 系统设计 门控延迟测量
下载PDF
四维CT剂量重建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受照剂量评估研究
10
作者 陈力 常晓斌 +2 位作者 杨迪 张坤 屈喜梅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9期11-15,共5页
目的:利用四维CT(4DCT)剂量重建技术,分析患者因呼吸运动引起的正常组织剂量偏差,进而准确评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应用4DCT定位技术的SBRT患者20例,利用4DCT的10个时相,统计分析肺... 目的:利用四维CT(4DCT)剂量重建技术,分析患者因呼吸运动引起的正常组织剂量偏差,进而准确评估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中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应用4DCT定位技术的SBRT患者20例,利用4DCT的10个时相,统计分析肺体积变化规律,选出该患者的吸气末与呼气末时相。将平均密度投影(AIP)时相上制作的计划(PlanA)重建到吸气末和呼气末时相,分别生成新的计划PlanI和PlanE,并与PlanA的正常组织中肺的5%、10%及20%受照体积和平均受照剂量(V_(5)、V_(10)、V_(20)、D_(mean)),心脏、食管的D_(mean),脊髓的最大受照剂量D_(max)和D_(mean)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0例患者中,AIP图像计划PlanA与呼气末计划PlanE在肺的V_(5)、V_(10)、V_(20)及D_(mea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t=2.278,t=2.657,t=2.187;P<0.05),其余正常组织的剂量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除肺D_(mean)外,PlanI和Plan A的正常组织剂量差异均无统计意义。结论:利用4DCT技术重建呼气、吸气时相计划,研究呼吸运动对SBRT实际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能够为准确评估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4dct)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 剂量重建 呼吸运动
下载PDF
基于四维CT的相位与幅值重建算法在肺靶体积确定中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4
11
作者 戴红娅 钟良志 +1 位作者 杨定强 周一兵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5年第2期71-74,共4页
目的:比较四维CT(4DCT)的2种重建算法在肺部靶区勾画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例经病理确认为肺癌的患者,外周型9例、中央型11例。每名患者分别扫描重建方式为相位(phase-binning)算法和幅值(amplitude-binning)算法的2组4DCT。... 目的:比较四维CT(4DCT)的2种重建算法在肺部靶区勾画中的差异。方法 :选取20例经病理确认为肺癌的患者,外周型9例、中央型11例。每名患者分别扫描重建方式为相位(phase-binning)算法和幅值(amplitude-binning)算法的2组4DCT。同一医师分别在每组4DCT的10个时相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s,MIP)图像上勾画GTV10_p、GTVMIP_p、GTV10_a、GTVMIP_a,比较四者的体积和中心坐标差异。结果 :外周型:GTV10_p/GTVMIP_p、GTV10_a/GTVMIP_a、GTV10_p/GTV10_a、GTVMIP_p/GTVMIP_a分别为1.17±0.05、1.16±0.05、1.02±0.02、1.01±0.02;四者中心点在X、Y、Z轴上的差异小于1 mm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GTV10_p/GTVMIP_p、GTV10_a/GTVMIP_a、GTV10_p/GTV10_a、GTVMIP_p/GTVMIP_a分别为1.20±0.53、1.17±0.20、1.34±0.66、1.32±0.32;四者中心位置差异最大超过10 mm,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外周型病灶,amplitude-binning与phase-binning重建算法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的勾画方式表现出在10组CT上勾画融合的GTV10比在MIP图像上勾画的GTVMIP大16%~17%;对于中央型病灶,amplitude-binning与phase-binning算法有明显差异,在呼吸不平稳时,amplitude-binning算法比phase-binning算法去伪影效果好,因此建议当患者呼吸平稳时采用phase-binning算法,当呼吸不平稳时采用amplitude-binning算法。外周型病灶在MIP图像上勾画GTV可靠;中央型病灶,由于MIP图像上勾画的GTV MIP对高密度组织区分不精确,因此建议采用GTV10方式勾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最大密度投影 phase-binning amplitude-binning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4DCT扫描呼吸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晓庆 陈慕洁 +1 位作者 陈鑑 王逸如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8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4DCT定位扫描时呼吸均匀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015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行4DCT定位扫描的肺癌患者36例,将2013年1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2015年12月1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4DCT定位扫描时呼吸均匀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2015年12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行4DCT定位扫描的肺癌患者36例,将2013年1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014年—2015年12月18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对两组患者呼吸门控所采集的呼吸波形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患者呼吸波形的波幅变化(0.11±0.17)cm小于对照组(0.24±0.1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3,P〈0.05).试验组患者呼吸波形的波长变化(0.07±0.19)cm小于对照组(0.21±0.2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3,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4DCT定位扫描中,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患者呼吸的均匀性,保证扫描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肺癌 呼吸门控 四维CT
原文传递
磁共振IVIM成像指导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靶区勾画及剂量提升的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婧 熊强 +1 位作者 魏建平 刘安文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5期381-386,共6页
目的明确磁共振IVIM成像指导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靶区勾画及剂量提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8年3月间确诊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4DCT结合IVIM成像行SIB-IMRT及放疗过... 目的明确磁共振IVIM成像指导局部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靶区勾画及剂量提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9月-2018年3月间确诊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4DCT结合IVIM成像行SIB-IMRT及放疗过程中缩野增量放疗,对照组行4DCT下SIB-IMRT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IVIM各参数值与放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6.7% vs.60%,P=0.020);实验组3/4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 vs.46.7%,P=0.028);治疗过程中D值的变化与患者疗效相关(P<0.05),D值上升越多患者PFS越长(P=0.006)。结论 IVIM成像指导局部晚期NSCLC 同步放化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并可以降低3/4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放疗过程中IVIM成像参数D值的变化可能成为放化疗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同步放化疗 IVIM 4dct 疗效
下载PDF
呼吸门控技术在肝癌大分割放射治疗方面的剂量学优势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子印 白艳春 +4 位作者 曹洋森 李坚 徐丽丽 赵秋爽 汪洋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门控(Gating)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大分割放射治疗方面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11月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实现门控式大分割放疗的患者资料。10例患者行4DCT定位扫描,通过... 目的探讨呼吸门控(Gating)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大分割放射治疗方面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11月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应用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实现门控式大分割放疗的患者资料。10例患者行4DCT定位扫描,通过呼吸波形重建10组呼吸时相序列,将图像传输至MIM6.7.6工作站。在MIM工作站中分别生成全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10)、全时相平均密度投影(Mean-10)、呼气末3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3)、呼气末3时相平均密度投影(Mean-3),其中MIP用于靶区勾画,Mean用于剂量计算。放疗医师在MIM工作站上勾画IGTV-10、IGTV-3,并外放生成CTV-10、CTV-3、PTV-10、PTV-3,比较靶区体积差异。靶区勾画完毕后将图像从MIM工作站传输至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分别制定条件相同的全时相计划(Plan-10)和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门控计划(Plan-3),处方剂量给予50 Gy/10 f/2 weeks。比较靶区的HI和CI,危及器官的比较包括肝脏平均照射剂量Dmean、肝脏受到小于15 Gy的照射体积、小肠Dmax、结肠Dmax、胃Dmax、肾脏平均照射剂量Dmean、心脏Dmax、脊髓Dmax。结果呼气末3时相勾画的靶区体积在IGTV、CTV、PTV方面均小于全时相勾画的靶区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制定的两组7野共面大分割放疗计划方面,3时相门控计划明显降低了各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计划的均匀性指数(HI)和适型性指数(C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末3个连续时相的门控式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方式较全时相的选择相比缩小了IGTV、CTV、PTV靶区的体积,并在计划剂量学方面有明显优势,降低了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在肝癌大分割放疗方面值得被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4dct 呼吸门控 大分割照射 剂量学
下载PDF
Phantom-based evaluations of two binning algorithms for four-dimensional CT reconstruction in lung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15
作者 Fuli Zhang Huayong Jiang +5 位作者 Weidong Xu Yadi Wang Qingzhi Liu Na Lu Diandian Chen Bo Yao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4年第12期563-566,共4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hase-binning algorithm and amplitude-binning algorithm for 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 reconstruction in lung cancer radiatio...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hase-binning algorithm and amplitude-binning algorithm for 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4DCT) reconstruction in lung cancer radiation therapy. Methods: Quasar phantom data were used for evaluation. A phantom of known geometry was mounted on a four-dimensional(4D) motion platform programmed with twelve respiratory waves(twelve lung patients trajectories) and scanned with a Philips Brilliance Big bore 16-slice CT simulator. The 4DCT images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both phase- and amplitude-binning algorithms. Internal target volumes(ITVs) of the phase- and amplitude-binned image sets were compared by evaluation of shape and volume distortions. Results: The phantom experiments illustrated that, as expected, maximum inhalation occurred at the 0% amplitude and maximum exhalation occurred at the 50% amplitude of the amplitude-binned 4DCT image sets. The amplitude-binned algorithm rendered smaller ITV than the phase-binning algorithm. Conclusion: The amplitude-binning algorithm for 4DCT reconstruction may have a potential advantage in reducing the margin and protecting normal lung tissue from unnecessary irrad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4dct) phase-binning algorithm amplitude-binning algorithm lung cancer
下载PDF
基于3DCT、4DCT和多参数MR的原发性肝癌放疗靶区构建及剂量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敬豪 孟祥娟 +5 位作者 仇清涛 葛暄初 窦雪 陈进琥 尚东平 赵前锋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50-655,共6页
目的 比较不同模态图像下(3DCT、4DCT和多参数MR)原发性肝癌靶区勾画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逆向调强放疗计划,比较靶区和肝脏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以期寻找最佳的肝癌靶区勾画图像。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12-01-2021-03-31山东省... 目的 比较不同模态图像下(3DCT、4DCT和多参数MR)原发性肝癌靶区勾画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制定逆向调强放疗计划,比较靶区和肝脏正常组织的剂量学参数,以期寻找最佳的肝癌靶区勾画图像。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12-01-2021-03-31山东省肿瘤医院15例已行放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模拟定位数据。由同一位高年资影像医师分别在3DCT图像、4DCT图像中的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和多参数MR图像上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分别命名为GTV-3D、GTV-4D和GTV-MR。然后由另一位高年资放疗医师对靶区进行确认,在2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经共同商榷确定最后的勾画结果。将GTV-MR边界均匀外扩5 mm得到计划靶区体积(PTV)-MR。以PTV-MR为基准,对GTV-3D和GTV-4D分别外扩若干毫米,得到PTV-3D和PTV-4D,使得95%体积的PTV-MR被PTV-3D和PTV-4D覆盖。针对以上3个靶区,由同一位计划经验丰富的高年资物理师采用Varian Eclipse计划系统设计逆向调强计划。计算不同靶区体积,使用戴斯相似性系数(DSC)评估2个靶区之间的相似程度。计划评价指标包括靶区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靶区剂量D_(2%)、D_(98%)、D_(mean)及肝脏正常组织受量。结果 GTV-3D、GTV-4D和GTV-MR靶区中位体积分别为8.81、10.28和13.89 cm^(3);要保证95%体积的PTV-MR被PTV-3D和PTV-4D覆盖,GTV-3D、GTV-4D边界需分别外扩12和10 mm。PTV-3D、PTV-4D和PTV-MR靶区中位体积分别为69.53、62.79和54.53 cm^(3)。PTV-3D和PTV-4D的DSC最大,为0.68;PTV-3D和PTV-MR的DSC最小,为0.44。所有计划靶区均能达到临床要求,不同计划之间的靶区剂量学参数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脏正常组织中位平均剂量在PTV-3D计划、PTV-4D计划和PTV-MR计划中分别为15.97、12.89和11.97 Gy,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57,P=0.029。结论 不同模态影像勾画的原发性肝癌靶区差异较大,基于多参MR勾画的PTV体积小于基于3DCT和4DCT勾画的PTV体积。基于多参MR有可能会缩小肝癌靶区外扩边界,降低肝脏正常组织受量,建议在原发性肝癌放疗靶区勾画时尽可能地参考多参MR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放射治疗 靶区勾画 剂量学 3维CT 4维CT
原文传递
四维CT在体部伽玛刀肝癌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文超 郑倩倩 +2 位作者 曹井丽 林鸿宇 王军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利用四维CT(4DCT)测量肝脏八段内病灶随呼吸运动产生的位移,用以确定体部伽玛刀肝脏各段病灶放射治疗所需的内靶区(ITV)。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疗中心医院行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 目的利用四维CT(4DCT)测量肝脏八段内病灶随呼吸运动产生的位移,用以确定体部伽玛刀肝脏各段病灶放射治疗所需的内靶区(ITV)。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疗中心医院行伽玛刀治疗肝癌患者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2~76岁,中位年龄60岁。分别行非门控扫描(计划图像)和4DCT扫描,在4DCT得到的10个呼吸时相的图像上分别勾画肝内占位性病灶并测量靶区体积(GTV)中心在三维(3D)方向的位移大小,得到呼吸动度值,此动度值作为计划图像上GTV需要外扩的范围,得到ITV。结果共有75个肝内占位性病灶,Ⅰ段内病灶9个,Ⅱ段12个,Ⅲ段10个,Ⅳ段11个,Ⅴ段9个,Ⅵ段7个,Ⅶ段7个,Ⅷ段10个。肝脏八段内病灶的呼吸动度不同,其中Ⅰ段内病灶3D方向呼吸动度最小,病灶中心点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的位移分别为(0.14±0.06)cm、(0.19±0.05)cm、(0.70±0.19)cm;Ⅱ段内病灶3D方向呼吸动度最大,病灶中心点在左右、前后、头脚方向的位移分别为(0.22±0.09)cm、(0.31±0.15)cm、(1.05±0.22)cm;病灶在头脚方向的呼吸动度大于左右方向、前后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在前后方向的呼吸动度大于左右方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4DCT得到的肝脏八段内的病灶动度,可以准确确定肝脏各段病灶ITV。在体部伽玛刀治疗肝脏肿瘤时应用4DCT扫描能够保证治疗的精度,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体部伽玛刀 肝脏八段 呼吸动度 内靶区 靶区勾画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Single Field Uniform Dose (SFUD) Proton Pencil Beam Scanning (PBS) Planning Strategy for Lung Mobile Tumor Using a Digital Phantom
18
作者 Gang Liu Hong Quan +3 位作者 Xiaoqiang Li Craig Stevens Di Yan Xuanfeng D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 Clinical Engineering and Radiation Oncology》 2016年第4期213-229,共17页
Purpose: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four different Proton SFUD PBS initial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lung mobile tumor. Methods and Materials: A virtual lung patient’s 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4DCT) was ge... Purpose: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four different Proton SFUD PBS initial planning strategies for lung mobile tumor. Methods and Materials: A virtual lung patient’s 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4DCT) was generated in this study. To avoid the uncertainties from target delineation and imaging artifacts, a sphere with diameter of 3 cm representing a rigid mobile target (GTV) was inserted in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lung. The target motion is set in superior-inferior (SI) direction from ?5 mm to 5 mm. Four SFUD planning strategies were used based on: 1) 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 Image (MIP-CT);2) CT_average with ITV overridden to muscle density (CTavg_muscle);3) CT_average with ITV overridden to tumor density (CTavg_tumor);4) CT_average without any override density (CTavg_only). Dose distributions were recalculated on each individual phase and accumulated together to assess the “actual” treatment.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proton range uncertainties, +/?3.5% CT calibration curve was applied to the 4DCT phase images. Results: Comparing initial plan to the dose accumulation: MIP-CT based GTV D98 degraded 2.42 Gy (60.10 Gy vs 57.68 Gy). Heart D1 increased 6.19 Gy (1.88 Gy vs 8.07 Gy);CTavg_tumor based GTV D98 degraded 0.34 Gy (60.07 Gy vs 59.73 Gy). Heart D1 increased 2.24 Gy (3.74 Gy vs 5.98 Gy);CTavg_muscle based initial GTV D98 degraded 0.31 Gy (60.4 Gy vs 60.19 Gy). Heart D1 increased 3.44 Gy (4.38 Gy vs 7.82 Gy);CTavg_only based Initial GTV D98 degraded 6.63 Gy (60.11 Gy vs 53.48 Gy). Heart D1 increased 0.30 Gy (2.69 Gy vs 2.96 Gy);in the presence of ±3.5% range uncertainties, CTavg_tumor based plan’s accumulated GTV D98 degraded to 57.99 Gy (+3.5%) 59.38 Gy (?3.5%), and CTavg_muscle based plan’s accumulated GTV D98 degraded to 59.37 Gy (+3.5%) 59.37 Gy (?3.5%). Conclus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CTavg_Tumor and CTavg_Muscle based planning strategies provide the most robust GTV coverage. However, clinicians need to be aware that the actual dose to OARs at distal end of target may increase. The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current SFUD PBS planning strategy might not be sufficient to compensate the CT calibration uncertain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Therapy Single Field Uniform Dose Pencil Beam Scanning 4dct Lung Tumor
下载PDF
基于Edge加速器4DCBCT提取肿瘤运动轨迹的验证性研究
19
作者 李飞 戴振晖 +5 位作者 杨耕 张白霖 蔡春雅 招什武 朱远湖 王学涛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研究基于Edge加速器4DCBCT图像提取肿瘤运动轨迹的准确性。方法:使用CIRS仿真胸部模体模拟肺肿瘤运动,用不同周期扫描六组CIRS模体的4DCT和4DCBCT图像,把两种图像进行配准,计算不同时相的位置偏差。结果:不同周期的肿瘤运动,基于4D... 目的:研究基于Edge加速器4DCBCT图像提取肿瘤运动轨迹的准确性。方法:使用CIRS仿真胸部模体模拟肺肿瘤运动,用不同周期扫描六组CIRS模体的4DCT和4DCBCT图像,把两种图像进行配准,计算不同时相的位置偏差。结果:不同周期的肿瘤运动,基于4DCBCT获得的肿瘤位置与定位时4DCT获得的肿瘤位置偏差RMSE都<0.3cm,运动方向的MaxE都<0.5cm。结论:基于4DCBCT图像提取肿瘤的运动轨迹是可靠的,可以用来评估放疗过程中的肿瘤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BCT 4dct 肿瘤运动轨迹 位移
下载PDF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应用呼吸门控技术的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丽丽 徐广庆 +1 位作者 徐丙臣 陈子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83-86,89,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门控技术在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方面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3月应用呼吸门控技术实现SBRT治疗的1... 目的探讨呼吸门控技术在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方面的剂量学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月~2019年3月应用呼吸门控技术实现SBRT治疗的10例早期NSCLC患者资料。10例患者应用4DCT方式定位,利用患者呼吸波形重建10组CT图像,把10组CT传输到MIM6.9.4工作站。应用MIM工作站的呼吸运动分析功能产生全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10)、全时相平均密度投影(Mean-10)、呼吸末3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10)、呼吸末3时相平均密度投影(Mean-10),靶区勾画用MIP图像,计划设计用Mean图像。放疗医师在MIM工作站上勾画IGTV-10、IGTV-3,并外放生成CTV-10、CTV-3、PTV-10、PTV-3,比较靶区体积差异。靶区勾画完毕后将图像从MIM传输至瓦里安工作站,设计全时相计划(Plan-10)和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呼吸门控计划(Plan-3)。比较患侧肺的V2.5、V5、V20、V25、患侧肺平均照射剂量D_(mean)、健侧肺D_(mean)、全肺D_(mean),并比较脊髓D_(max)、心脏D_(max)、食道D_(max)、气管D_(max)、胸壁D_(max)。结果呼吸门控技术减小了IGTV、CTV、PTV的靶区体积(P<0.05)。门控计划相比4DCT全时相计划降低了患侧肺V2.5、V5、V20、V25,降低了患侧肺D_(mean)、健侧肺D_(mean)、全肺D_(mean)(P<0.05),同时也降低了脊髓D_(max)、心脏D_(max)、食道D_(max)、气管D_(max)、胸壁D_(max),脊髓D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周围型NSCLC患者,应用呼气末3个连续时相来实现靶区勾画和计划设计,相比于全时相既缩小了靶区体积又降低了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具有一定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ct 呼吸门控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