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gNCs-Ce:ZONPs发光复合纳米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对肿瘤标志物灵敏检测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茂鑫 周莹 袁若 《化学传感器》 CAS 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
该研究以含有铈的氧化锌复合纳米材料(Ce:ZONPs)为固载基质,以BSA作为模板和还原剂在Ce:ZONPs表面原位合成银纳米簇(Ag NCs)制得发光复合纳米材料(Ag NCs-Ce:ZONPs),并以此作为信号探针构建了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 该研究以含有铈的氧化锌复合纳米材料(Ce:ZONPs)为固载基质,以BSA作为模板和还原剂在Ce:ZONPs表面原位合成银纳米簇(Ag NCs)制得发光复合纳米材料(Ag NCs-Ce:ZONPs),并以此作为信号探针构建了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ECL)免疫传感器用于癌胚抗原(CEA)的灵敏检测。在该工作中,BSA作为天然蛋白质,表面含有大量的氨基和巯基,介于共价键Ag-N和Ag-S,BSA可以作为优良的纳米簇配体。同时通过BSA的成膜性,制备BSA功能化的Ce:ZONPs,从而在Ce:ZONPs@BSA的表面生成大量、粒径小于2 nm的Ag NCs,获得高效、稳定的电致化学发光。最后利用该复合物上BSA剩余的氨基与anti-CEA(Ab2)中的羧基交联,从而制备出Ag NCs-Ce:ZONPs/Ab2探针。电极敏感界面的构建是在裸玻碳电极上修饰一层功能化BSA的TiO_2纳米复合物(TiO_2@BSA),提供充足的活性位点来固载anti-CEA(Ab1),从而制得了ECL免疫传感器。基于夹心型反应模式,此免疫传感器实现了对CEA的灵敏检测,线性范围2.5ng/m L至80 n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簇 发光复合纳米材料 夹心免疫法 癌胚抗原 电致化学发光
下载PDF
分子拥挤增强DNA-AgNCs的抗真菌能力及其在柑橘保鲜中的应用
2
作者 杜宁 陈旭 +1 位作者 刘海燕 许文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47-354,共8页
为探究分子拥挤对DNA-AgNCs抗真菌能力的影响及其对柑橘的保鲜作用,本实验先将DNA序列(5'-CCCCCCCCCCCC-3')与AgNO3溶液混合,以50%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200溶液模拟分子拥挤环境,制备DNA-AgNCs。以DNA-AgNCs为研... 为探究分子拥挤对DNA-AgNCs抗真菌能力的影响及其对柑橘的保鲜作用,本实验先将DNA序列(5'-CCCCCCCCCCCC-3')与AgNO3溶液混合,以50%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200溶液模拟分子拥挤环境,制备DNA-AgNCs。以DNA-AgNCs为研究对象,以扩展青霉、黄曲霉、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为模型,以孢子计数法测定DNA-AgNCs对四种孢子萌发的抑制率,用微量稀释法确定DNA-AgNCs对四种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将DNA-AgNCs加入淀粉-壳聚糖基质中制备复合薄膜,通过拉伸实验、水接触角和抑菌圈实验探究其对薄膜力学性能、疏水性和抗菌性的影响,以涂膜的形式应用到柑橘保鲜,记录柑橘失重率、菌斑直径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分子拥挤DNA-AgNCs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优于正常DNA-AgNCs(P<0.05),MIC均在2.5μmol/L内;加入分子拥挤DNA-AgNCs的薄膜的拉伸性能由4.729 MPa增加至7.300 MPa,断裂伸长率由51.399%增加至77.287%,水接触角由59.700°增加至66.717°,对四种真菌的抑菌圈分别为23.969、19.176、16.822和13.349 cm;将柑橘在添加分子拥挤DNA-AgNCs溶液中浸泡涂膜,于28℃贮藏14 d,失重率(23.8%)和病斑直径(2.3 c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官评价(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分子拥挤能够增强DNA-AgNCs的抗菌能力,所制得涂膜能很好地保持柑橘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拥挤 DNA-agncs 抗真菌能力 淀粉-壳聚糖复合薄膜 柑橘保鲜
下载PDF
新型DNA-AgNCs在谷胱甘肽临床体外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夏海娜 邵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8期68-70,共3页
目的:以DNA为模板制备的水溶性银纳米簇(AgNCs)具有合成简单性质温和的特点,为拓展其在临床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开展本次研究。方法:从四种缓冲液和三种DNA合成模板中筛选出最佳合成方案,制备具有良好荧光特性的DNA-AgNCs,并利用其对GSH和... 目的:以DNA为模板制备的水溶性银纳米簇(AgNCs)具有合成简单性质温和的特点,为拓展其在临床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开展本次研究。方法:从四种缓冲液和三种DNA合成模板中筛选出最佳合成方案,制备具有良好荧光特性的DNA-AgNCs,并利用其对GSH和GGSH进行快速灵敏的体外检测,验证其在体外诊断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合成的DNA-AgNCs荧光特性稳定,荧光光谱性质稳定,对GSH的检测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在0~10μmol/L的范围内DNA-AgNCs的荧光强度与GSH的浓度成反比。结论:本研究为DNA-AgNCs在体外诊断中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思路,拓展了其应用领域,其优异的荧光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簇 DNA 体外诊断荧光
下载PDF
基于DNA模板合成的银簇建立“点亮型”荧光法检测卡那霉素 被引量:1
4
作者 林碧霞 蒙佩怡 +5 位作者 陈梦玲 吴峻宇 冷江东 黄月梅 杨诗意 俞英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51-1058,共8页
以DNA为模板合成弱荧光的银纳米簇。利用DNA模板中的适配体序列识别目标卡那霉素后,形成发夹结构使适配体序列上的G碱基和C碱基靠近银簇,导致银簇荧光增强。同时,DNA二级结构的改变使银纳米粒子形成小的银纳米簇也促使银簇的荧光增强。... 以DNA为模板合成弱荧光的银纳米簇。利用DNA模板中的适配体序列识别目标卡那霉素后,形成发夹结构使适配体序列上的G碱基和C碱基靠近银簇,导致银簇荧光增强。同时,DNA二级结构的改变使银纳米粒子形成小的银纳米簇也促使银簇的荧光增强。据此建立“点亮型”荧光法对卡那霉素进行定量分析。银簇荧光增强比值与卡那霉素浓度在0.075~8.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F/F0=0.616 8C+0.927 6,检出限为36 nmol/L。卡那霉素在牛奶和蜂蜜样品中的回收率为92.4%~112%。此外,随着卡那霉素加入浓度的增加,银簇的橙色荧光逐渐加深,根据荧光颜色深度可对卡那霉素进行可视化半定量检测。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优点,可用于复杂食品样品中痕量卡那霉素的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模板 银纳米簇(agncs) 卡那霉素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仪器分析教学实验探索 被引量:4
5
作者 宋红杰 张立春 +1 位作者 衣晓凤 邓冬艳 《实验室科学》 2020年第6期27-30,共4页
将分析化学领域前沿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并设计成探究型教学实验项目是近年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设计了教学实验—纳米银团簇的绿色合成及其手性荧光传感应用研究,旨在丰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体... 将分析化学领域前沿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并设计成探究型教学实验项目是近年来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设计了教学实验—纳米银团簇的绿色合成及其手性荧光传感应用研究,旨在丰富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体系,推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该实验涵盖了多个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具有创新性和可扩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实验教学 荧光传感 纳米银团簇
下载PDF
球形与立方体纳米银对斜生栅藻毒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海波 柴睿 +1 位作者 邓宁灿 杨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5,共8页
不同形貌的纳米银(Silver Nano Particles, AgNPs)对初级生产者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毒性是否具有差异,目前还不清楚。为揭示斜生栅藻暴露于不同形貌的纳米银条件下的毒性效应,本研究分别在0、5、10、15、20 mg/L条件下将... 不同形貌的纳米银(Silver Nano Particles, AgNPs)对初级生产者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的毒性是否具有差异,目前还不清楚。为揭示斜生栅藻暴露于不同形貌的纳米银条件下的毒性效应,本研究分别在0、5、10、15、20 mg/L条件下将球形纳米银(Silver Nano Spheres, AgNSs)和立方体纳米银(Silver Nano Cubes, AgNCs)暴露于斜生栅藻,并观测受试生物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AgNSs暴露和AgNCs暴露对斜生栅藻均有明显毒性效应,表现为光合系统损伤和酶应激反应:(1)暴露12~48 h条件下,各处理组的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降低,但存在较大差异;当AgNSs的质量浓度达到10 mg/L时,才能对叶绿素a产生明显抑制作用,且当AgNSs的质量浓度大于10 mg/L后,抑制作用保持稳定;而AgNCs的质量浓度仅为5 mg/L时就能显著抑制叶绿素a,当质量浓度为20 mg/L时抑制效应有所缓解。(2)AgNSs、AgNCs暴露下的典型酶应激反应存在差异:AgNSs的活性氧(ROS)含量显著低于AgNCs的;AgNSs和AgNCs的质量浓度<15 mg/L时,AgNSs的戊二醛(MDA)含量高于AgNCs的;AgNSs和AgNCs的质量浓度>15 mg/L时,AgNSs的戊二醛(MDA)含量低于AgNCs的;AgNSs和AgNCs的质量浓度>5 mg/L时,AgNSs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保持稳定,AgNCs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下降趋势。(3)AgNSs和AgNCs引起的典型酶应激反应差异与二者粒径、比表面积、几何形状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水环境中纳米银排放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纳米银 立方体纳米银 斜生栅藻 应激反应 毒性效应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Ag@Mn探针的合成及在胰腺癌细胞靶向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姜玉洁 杨欢 +5 位作者 陈懂燕 蔡晓杰 陈秋云 张礼荣 朱海涛 王冬青 《海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16-519,536,共5页
目的构建偶联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锰离子及荧光染料Cy5. 5的核酸银纳米探针,探讨其在胰腺癌细胞靶向成像中的应用。方法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核酸银纳米簇,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及静电吸附偶联GLUT-1核酸适配体、Mn离子,在其表面连接C... 目的构建偶联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锰离子及荧光染料Cy5. 5的核酸银纳米探针,探讨其在胰腺癌细胞靶向成像中的应用。方法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核酸银纳米簇,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及静电吸附偶联GLUT-1核酸适配体、Mn离子,在其表面连接Cy5. 5,形成GLUT-1-Ag@Mn纳米探针;透射电镜检测纳米探针的均匀性及分散性; CCK-8检测共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及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激光共聚焦成像检测纳米探针的靶向性; 3. 0T核磁共振体外成像检测其对T1加权成像的信号增强效应。结果透射电镜提示纳米探针水溶性好、分散性高,粒径小而均一; CCK-8检测提示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0%,各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激光共聚焦成像提示纳米探针能够更多的靶向高表达GLUT-1 Pa Tu8988细胞。MRI T1WI体外检测提示,纳米探针能增高Pa Tu8988细胞T1WI信号强度。结论 GLUT-1-Ag@Mn纳米探针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性质,可靶向检测高表达GLUT-1的胰腺癌细胞,增高T1WI信号强度,有望为胰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银纳米簇 适配子 葡萄糖转运蛋白-1 PaTu 8988细胞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NA为模板的纳米银簇探针检测肿瘤细胞高表达microRNA-21 被引量:1
8
作者 侯肖肖 孙丽范 +1 位作者 樊明玥 孙艳华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188-191,共4页
目的:设计由DNA模板引导制备的纳米银簇探针,实现对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microRNA-21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以及高分辨电镜表征技术,探究DNA引导合成纳米银簇的性质。通过计算血清回收率,验... 目的:设计由DNA模板引导制备的纳米银簇探针,实现对肿瘤细胞中高表达的microRNA-21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圆二色谱以及高分辨电镜表征技术,探究DNA引导合成纳米银簇的性质。通过计算血清回收率,验证探针对microRNA-21的检测效率。结果:以DNA为模板合成的纳米银簇探针能成功检测肿瘤细胞高表达的microRNA-21。结论:建立了microRNA-21的检测方法,并为临床检测肿瘤标志物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纳米银簇 MICRORNA-21 荧光性质
下载PDF
银纳米簇在生物成像及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雪 田洪涛 +5 位作者 程绍行 雷涵宇 胡涛 赵先英 赵华文 武丽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13-1722,共10页
由于银纳米簇的尺寸接近电子的费米能级,其能级不连续而发生能带分裂。通过与光的相互作用,能级之间发生不连续的电子跃迁,使银纳米簇表现出强烈的荧光性质。银纳米簇凭借其易合成、荧光量子产率高、可调荧光发射波长(从可见光区到近红... 由于银纳米簇的尺寸接近电子的费米能级,其能级不连续而发生能带分裂。通过与光的相互作用,能级之间发生不连续的电子跃迁,使银纳米簇表现出强烈的荧光性质。银纳米簇凭借其易合成、荧光量子产率高、可调荧光发射波长(从可见光区到近红外区)、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等优势在生物成像及生物检测等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结合近年来关于银纳米簇的研究,详述了其在这两方面的以下几个部分的应用研究进展:DNA调控或标记的银纳米簇的生物成像、有其他金属掺杂的银纳米簇的生物成像、以蛋白为模板合成的银纳米簇的生物成像、利用银纳米簇的荧光特性对生物酶、蛋白、肽、氨基酸、基因、DNA、腺苷、细菌以及抗菌活性等的检测,并对银纳米簇的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簇 生物成像 生物检测
下载PDF
不同鸟嘌呤碱基数目对DNA/银纳米簇荧光强度的影响
10
作者 袁一凡 陆峰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通过C-G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考察不同鸟嘌呤碱基(G)数目对DNA/银纳米簇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以此来探究新的荧光探针开关构建的方法。方法利用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设计了一系列银纳米簇的适配体部分的互补序列,考察了银纳米簇的适... 目的通过C-G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考察不同鸟嘌呤碱基(G)数目对DNA/银纳米簇荧光信号强度的影响,以此来探究新的荧光探针开关构建的方法。方法利用核酸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设计了一系列银纳米簇的适配体部分的互补序列,考察了银纳米簇的适配体序列中暴露的G碱基个数对荧光信号的影响。结果碱基G可增强银纳米簇的荧光信号强度,且荧光信号强度与G碱基个数呈现正相关关系,拟合线性方程为Y=1726.1X+8972.5,r=0.9789。结论该实验研究对于调节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以及设计适配体为G四联体的荧光探针开关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银纳米簇 互补配对 荧光探针 适配体
下载PDF
基于链置换扩增反应与DNA银簇的免标记核酸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瑶 成玉梁 +3 位作者 谢云飞 姚卫蓉 郭亚辉 钱和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链置换扩增反应(SDA)和DNA银簇合成的免标记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模板链(TemDNA)特异性识别目标链(TarDNA)并利用链置换扩增反应扩增出银链(AgDNA);第二步,将扩增后的AgDNA链与硝酸银合成DNA银簇,... 提出一种基于链置换扩增反应(SDA)和DNA银簇合成的免标记核酸检测方法.该方法分为两步:第一步,模板链(TemDNA)特异性识别目标链(TarDNA)并利用链置换扩增反应扩增出银链(AgDNA);第二步,将扩增后的AgDNA链与硝酸银合成DNA银簇,再根据产物的荧光强度实现定量检测.该方法在0~1 200nmol·L^-1浓度范围内对目标DNA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检出限达540pmol·L^-1,且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DNA修改模板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置换扩增反应 银纳米簇 荧光强度 DNA聚合酶 限制性内切酶
原文传递
Novel dual fluorescence temperature-sensitive chameleon DNA-templated silver nanocluster pair for intracellular thermometry 被引量:5
12
作者 Weijun Zhou Jinbo Zhu +3 位作者 Ye Teng Baoji Du Xu Han Shaojun Do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012-2023,共12页
For the first time, we are reporting a novel type of dual fluorescence temperaturesensitive DNA-templated silver nanocluster (AgNC) pair, which contains two pieces of single-stranded AgNC in proximity through hybrid... For the first time, we are reporting a novel type of dual fluorescence temperaturesensitive DNA-templated silver nanocluster (AgNC) pair, which contains two pieces of single-stranded AgNC in proximity through hybridization. Both the chameleon AgNC pairs, A-NCP and B-NCP, possess two bright fluorescence peaks that achieve sensitive variations corresponding to temperature change from 15 to 45 ℃. With the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one of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s of A-NCP (A-FL570) increases, while the other (A-FL640) decreases. However, both the emissions of B-NCP (B-FL685 and B-FL620) decrease simultaneously. Therefore, A-NCP shows a remarkable fluorescence color variation from orange to yellow, while the fluorescence color of B-NCP changes from orange to colorless, with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Moreover, the temperature responding linear range of A-NCP can be regulated by adjusting the structures and sequences of assistant DNA templates. It is assumed that the two single-stranded segmental AgNCs are integrated together as they are assembled into AgNC pairs, leading to a dramatic variation in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phenomenon is due to the dehybridization-induced separation of two pieces of segmental AgNC, caused by temperature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sensitive AgNC pairs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indic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living cells, showing the potential for a new application of silver nanocluster as a nanothermometer with adjustable response range, bringing novel insight into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AgNC fluorescence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templated silver nanocluster (agnc) chameleon temperature-sensitive fluorescen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