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st Blast Tympanic Perforations, Clinical and Paraclinical Study at Six Yaounde Hospitals
1
作者 Andjock Nkouo Yves Christian Lekassa Pierrette +5 位作者 Meva’a Biouele Roger Christian Moboung Prudence Mindja Eko David Djomou Francois Njock Richard Ndjolo Alex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 and Head & Neck Surgery》 2024年第2期126-134,共9页
Introduction: Post-blast tympanic perforations represent an entity of traumatic perforations;various mechanisms are at the origin of the latter, and the increase in conflicts and acts of violence are increasing the st... Introduction: Post-blast tympanic perforations represent an entity of traumatic perforations;various mechanisms are at the origin of the latter, and the increase in conflicts and acts of violence are increasing the studies on this subject, but few data are available in our context. Objective: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post-blast tympanic perforations in Yaounde, specifically the epidemiological, clinical, and paraclinical aspects. Methodology: We conducted a descrip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with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data collection in six Yaounde hospitals over 63 months from January 1, 2018, to March 31, 2023. All pati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st-blast tympanic perforation were included. Socio-demographic, clinical and paraclin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on a questionnaire and analysed using SPSS 28 software. Results: We included 124 patients. The prevalence of post-blast tympanic perforations was 0.1% of the consultations in the departments. 71 The average age was 28.6 ± 9.1 years, with extremes ranging from 7 to 49 years. The median consultation time was five days. The most frequent injury circumstances were physical aggression (81.45%) and armed conflict (10.5%). The injury mechanisms were slaps (75%), punches (21.74%) and grenades (4.8%). The main symptoms on admission were hearing loss (63.7%), tinnitus (58.1%) and otalgia (57.3%). The tympanic perforations were unilateral in all cases, the anterior-inferior location was more characteristic, and the deafness was conductive in 58.3% of cases, followed by mixed deafness in 23.3% of cases. Conclusion: Post-blast tympanic perforations are rare in consultation. The population is primarily male and from the second decade of life. The main circumstance is ag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mpanic Perforation blast Yaounde
下载PDF
基于JKSimBlast的露天台阶爆破空气间隔装药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章超 徐帅 +1 位作者 李金平 纪旭波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68,共8页
黑沟矿区露天台阶爆破采用连续装药结构,爆破后大块率高,二次破碎工作量大,严重影响矿山后续铲装作业效率。基于爆破模拟软件JKSimBlast中露天开采2DBench模块,开展露天爆破装药结构优化研究。选择常用空气间隔器作为间隔材料,保持炮孔... 黑沟矿区露天台阶爆破采用连续装药结构,爆破后大块率高,二次破碎工作量大,严重影响矿山后续铲装作业效率。基于爆破模拟软件JKSimBlast中露天开采2DBench模块,开展露天爆破装药结构优化研究。选择常用空气间隔器作为间隔材料,保持炮孔深度17.5 m和装药长度10 m不变,以空气间隔器长度、中间间隔位置为研究对象,以大块率为评价指标,设计两因素五水平共计25组全因素组合实验。模拟结果表明空气间隔长度相同时随着间隔位置下移,爆破大块率先减小后又增大,存在一个最佳间隔位置。间隔位置相同时随间隔长度增大大块率先减小后增大,进而确定最佳间隔长度2 m与最佳间隔位置距离孔口11.5 m。最后,基于优化结构在5个不同爆破区域开展现场工业试验,选取区域3优化前后爆堆照片作为参考组,利用Split-Desktop爆破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5个区域优化前后大块率并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装药结构爆破后大块率平均降低9.24%,优化后的间隔装药结构有效改善爆破效果,为露天矿装药结构选择和优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JKSimblast 装药结构优化 大块率
下载PDF
Ecofriendly Management of Wheat Panicle Blast Caused by Magnaporthe oryzae triticum 被引量:2
3
作者 A. A. Meshuk F. M. Aminuzzaman +2 位作者 M. R. Islam K. Nahar A. Sharm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3年第12期1751-1765,共15页
In this study, three wheat varieties were tested to determine seed germin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Magnaporthe oryzae triticum (MoT). Among these varieties, BARI Gom 24 (Prodip) wheat seed exhibited the highest seed ... In this study, three wheat varieties were tested to determine seed germin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Magnaporthe oryzae triticum (MoT). Among these varieties, BARI Gom 24 (Prodip) wheat seed exhibited the highest seed germination rate (93%) but also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30%) of MoT. To manage blast disease in an ecofriendly manner, seven treatments were employed: T<sub>1</sub> = Control, T<sub>2</sub> = Garlic clove extracts, T<sub>3</sub> = Aloe vera leaf extracts, T<sub>4</sub> = Black cumin seed extracts, T<sub>5</sub> = Neem leaf extracts, T<sub>6</sub> = Nativo 75 WG, and T<sub>7</sub> = Provax 200 WP.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using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RCBD) layout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using Prodip wheat variety that exhibited highest MoT infection severity based on laboratory analysis among collected varieties. Data were collected on blast disease incidence (%), disease severity, and various growth and yield parameters of wheat. The experimen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ong all the treatments, T<sub>7</sub> (Seed treatment with Provax 200 WP) and T<sub>5</sub> (Foliar spraying with Neem leaf extract) performed better in controlling blast disease in wheat. The lowest blast disease incidence (%) was observed with T<sub>7</sub> (Provax 200 WP), with values of 7.86, 9.86, and 10.19 recorded during the milking stage, soft dough stage, and hard dough stage of wheat, respectively. T<sub>5</sub> (Neem leaf extract) also demonstrated a statistically equivalent reduction in blast disease incidence (%). In terms of disease severity, T<sub>7</sub> (Seed treatment with Provax 200 WP) showed the lowest values of 1.03, 1.23, and 1.63 during the milking stage, soft dough stage, and hard dough stage of wheat, respectively. Foliar spraying with neem leaf extract also exhibited similar result as of Provax 200 WP regarding panicle blast severity. As a result of these finding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sub>5</sub> (Neem leaf extract) is recommended as an ecofriendly management approach for blast disease in whe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Panicle blast Magnaporthe oryzae triticum BOTANICALS MANAGEMENT
下载PDF
二氧化碳相变爆破致裂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永 陈忠顺 +4 位作者 梁小康 申海生 左磊 孟朝贵 王圣志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8,共16页
煤岩体结构改造是解决煤矿许多技术难题的共性核心科学问题,二氧化碳相变爆破因其安全可控、能量易调节等优点成为煤岩体致裂的有效手段之一。为确定二氧化碳相变爆破致裂机理,扩展相变爆破致裂工程应用,分析了二氧化碳相变爆破原理和... 煤岩体结构改造是解决煤矿许多技术难题的共性核心科学问题,二氧化碳相变爆破因其安全可控、能量易调节等优点成为煤岩体致裂的有效手段之一。为确定二氧化碳相变爆破致裂机理,扩展相变爆破致裂工程应用,分析了二氧化碳相变爆破原理和致裂器材与装备,统计比较不同方式相变爆破能量计算方式,相较于传统炸药爆破,相变爆破属于一种低能量致裂方式;通过分析二氧化碳相变射流传播特征,探究相变爆破中等应力起裂和高压气体协同作用方式,煤岩体在中等冲击作用下,受到拉应力破坏产生径向初始断裂,并在冲击波和卸载波综合作用下形成多重起裂特征,高压气体在多重裂隙中进一步扩展,驱动裂隙向外扩展,明确了相变爆破应力气体协同致裂过程;进一步研究了泄能方向、煤岩体性质、爆破参数、初始地应力、钻孔布置参数和钻孔切槽特性等因素对相变爆破致裂效果的影响,泄能方向对煤岩体破坏起到直接作用,引发非对称损伤破坏,煤岩体抗压强度和致裂孔间距是影响致裂效果的关键因素,初始地应力、钻孔布置参数和钻孔切槽特性等影响裂纹发育扩展特征;在相变爆破致裂工程应用方面,揭示了相变爆破多重裂隙渗流特征,确定了高瓦斯煤层致裂增透效果,对比了预裂前后煤体截割特征,验证了预裂提升块煤率可行性,并探究了相变爆破预裂顶板垮落特性。针对相变爆破致裂应从多速率冲击破碎、损伤破坏多尺度分析、致裂过程多物理场耦合及延时相变爆破技术等方向进一步扩展研究,拓宽二氧化碳相变爆破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爆破 动态冲击 致裂机理 裂隙分布 爆破因素
下载PDF
分层一次爆破成井精确延时爆破参数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祥龙 颜世骞 +2 位作者 王建国 姚永鑫 黄原明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5,共13页
为了研究精确延时微差起爆对一次成井分层爆破效果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层内孔间微差时间,利用LS-DYNA软件,采用JH-2岩石模型,模拟了大直径深孔一次成井爆破中的精确延时分层起爆,分析了井筒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试验验证了延期时间参数。... 为了研究精确延时微差起爆对一次成井分层爆破效果的影响,理论计算了层内孔间微差时间,利用LS-DYNA软件,采用JH-2岩石模型,模拟了大直径深孔一次成井爆破中的精确延时分层起爆,分析了井筒岩石的损伤演化过程,试验验证了延期时间参数。结果表明,层间采用18 ms延期时间时,爆破效果最佳。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一次成井的延期时间方案。井筒的成形大致相似,其特征截面面积相似度在83.4%~96.6%之间。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获得了一次爆破成井工程的精确延时微差分层爆破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成井 微差起爆 岩石损伤 分层爆破 精确延时
下载PDF
高炉烟气碳捕集吸收剂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春梅 曹明汇 徐润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3,共6页
高炉烟气进行碳捕集可有效降低高炉工序的碳排放。采用化学吸收的方式进行高炉烟气碳捕集,对几种主要吸收剂进行高炉烟气碳捕集能力研究。通过自主搭建的模拟碳捕集试验装置,研究氨水、乙醇胺(MEA)等吸收剂对20%CO_(2)含量的高炉烟气的... 高炉烟气进行碳捕集可有效降低高炉工序的碳排放。采用化学吸收的方式进行高炉烟气碳捕集,对几种主要吸收剂进行高炉烟气碳捕集能力研究。通过自主搭建的模拟碳捕集试验装置,研究氨水、乙醇胺(MEA)等吸收剂对20%CO_(2)含量的高炉烟气的碳捕集情况,分析其碳捕集能力与再生再利用能力。结果表明,氨水的碳捕集能力最强,每千克溶液捕集CO_(2)可达105.4 L,比捕集量最少的MEA溶液高出了71.38%。此外,各吸收剂CO_(2)的解吸率可达92%以上,仅MEA解吸率为68.94%。重复利用的吸收剂碳捕集能力也达原先的90%以上。同时研究发现,高炉烟气中除尘灰会使有机胺吸收剂在升温解吸过程中降解,使碳捕集能力降低20%左右。本文可为后续开发适宜高炉工序的吸收剂与高炉碳捕集工艺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US 高炉烟气 碳捕集 化学吸收
下载PDF
基于PSO-CNN-XGBoost水下柱形装药峰值超压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芳 李士伟 +1 位作者 卢熹 郭策安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02-1612,共11页
为探索水下柱形装药结构、爆距等参数与水下柱形装药峰值超压的关系,将装药样本数据视为二维数据,建立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和极端梯度提升(Extr... 为探索水下柱形装药结构、爆距等参数与水下柱形装药峰值超压的关系,将装药样本数据视为二维数据,建立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1DCNN)和极端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的水下柱形装药峰值超压融合预测算法。采用相关性分析与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装药结构参数、爆距与峰值超压之间的关联关系。设计1DCNN深度网络挖掘不同长径比、爆距等参数与峰值超压之间的纵向时序关系。运用XGBoost算法寻找装药结构参数、爆距与峰值超压之间的横向非线性关系,提升小样本数据的预测精度。使用PSO算法优化1DCNN和XGBoost的超参数,获得最优算法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包含10种智能算法的对比实验中,PSO-CNN-XGBoost水下柱形装药峰值超压预测算法在精度、稳定性、拟合程度上均高于其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柱形装药 长径比 爆距 峰值超压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极端梯度提升
下载PDF
基于DIC的露天矿山微差爆破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洪伟 吴延梦 +3 位作者 潘乐 朱成 杨赛群 黄昕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9,共9页
随着电子雷管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的全面使用,微差爆破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调整孔间延时提高炮孔之间相互作用力,成为矿山爆破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混凝土模型模拟露天矿山微差爆破,建立高速摄影技术与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系... 随着电子雷管在露天矿山台阶爆破中的全面使用,微差爆破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如何通过调整孔间延时提高炮孔之间相互作用力,成为矿山爆破技术的研究重点。基于混凝土模型模拟露天矿山微差爆破,建立高速摄影技术与数字图像相关(DIC)试验系统,基于全场微应变、高速摄影技术和数值模拟对不同孔间延时条件下的炮孔间裂纹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载荷下模型表面裂纹附近的应变持续时间约为3 ms,孔间延时为3 ms时下一个炮孔起爆能够提高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数值模拟展示了测点的压力分布特征,在孔间延时为3 ms时测点压力最大,验证了模型试验的准确性;利用MATLAB对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发现,孔间延时为3 ms时其破碎程度最佳,与模型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使用高速摄影技术结合DIC方法为研究炮孔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及裂纹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爆破 高速相机 数字图像相关 微差爆破 MATLAB
下载PDF
中凯矿业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装药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兴东 宋景仪 +1 位作者 田斌 范晓苏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共7页
装药结构对厚大矿体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中凯矿业帮中矿区现行装药结构(空气间隔长度比例24.2%)存在爆破后冲破坏作用严重的问题,造成后一排炮孔堵塞、坍塌甚至报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盲目增大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则存... 装药结构对厚大矿体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效果具有重要影响。中凯矿业帮中矿区现行装药结构(空气间隔长度比例24.2%)存在爆破后冲破坏作用严重的问题,造成后一排炮孔堵塞、坍塌甚至报废,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盲目增大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则存在爆破大块率增加的风险。以矿山实际的炸药和岩石参数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软件LSDYNA开展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装药结构优化研究。选择常用空气间隔器作为间隔材料,以空气间隔长度比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2种装药结构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装药结构与爆破后冲作用、大块率、自由面质点振动峰值速度以及峰值有效应力等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由面质点振动峰值速度以及峰值有效应力随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增加逐渐下降;当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小于等于30.5%时后冲作用明显,后排炮孔可能出现塌孔现象,当空气间隔长度比例大于等于45.3%时,存在大块率增加的风险,最优装药结构的空气间隔长度比例为44.2%。现场深孔爆破落矿试验表明,优化的装药结构爆破后大块率为7.1%且爆破后冲作用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深孔爆破落矿 装药结构 数值模拟 大块率
下载PDF
岩体结构面对爆破块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10
作者 胡英国 饶宇 +3 位作者 柴朝政 吴新霞 杨招伟 周先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0-1879,共10页
结构面对爆破块度形成的影响一直是爆破工程中的热点问题,与工程的长期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关系密切。首先基于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开展级配料爆破原位试验,通过对比岩体天然块度与爆破块度的对应关系研究了结构面对爆破块度形成的影响特性... 结构面对爆破块度形成的影响一直是爆破工程中的热点问题,与工程的长期运行安全和经济效益关系密切。首先基于玉龙喀什水利枢纽开展级配料爆破原位试验,通过对比岩体天然块度与爆破块度的对应关系研究了结构面对爆破块度形成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对于5 mm以下的小粒径块度,爆破荷载与岩石本身的动抗压强度起主要作用;对于中大粒径块度,应力波的扰动和结构面对原始岩体的切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结构面对级配形成影响具有明显的分区特性;进而采用LS-DYNA的二次开发技术开展爆破块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由于粉碎区的冲击波峰值大,结构面对小粒径块度的形成影响并不明显,但结构面的存在改变了应力波传播过程,对于中大粒径块度则有明显影响;数值仿真与原位试验相互印证。最后在传统的KUZ-RAM模型基础上,引入修正的小粒径级配预测方法,采用自学习的方式修正岩体参数项,提出了基于分区机制的岩体爆破块度预测模型,结合工程数据与已有的爆破块度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爆破级配分区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 爆破 结构面 块度 分区 模型
下载PDF
基于工程地质分区的某钨矿爆破参数优化
11
作者 刘连生 夏胜明 +5 位作者 曾鹏 赵奎 熊良锋 周英茂 詹克军 余琦波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0,共9页
针对复杂岩性矿山爆破参数单一所导致整体爆破效果不佳、大块率高、存在根底、边坡不平整等问题,通过矿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及爆破参数优化现场试验进行爆破工程地质分区,将该矿区分为Ⅰ~Ⅵ区,并基于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地质强度调查及现... 针对复杂岩性矿山爆破参数单一所导致整体爆破效果不佳、大块率高、存在根底、边坡不平整等问题,通过矿区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及爆破参数优化现场试验进行爆破工程地质分区,将该矿区分为Ⅰ~Ⅵ区,并基于岩石力学参数测定、地质强度调查及现场爆破试验提出适用于不同分区的预裂爆破及深孔台阶爆破参数。试验结果表明:Ⅰ区废石、Ⅳ、Ⅴ、Ⅵ区预裂爆破建议单耗0.3 kg/m^(3);Ⅱ区预裂爆破建议单耗0.32 kg/m^(3);Ⅰ区矿石预裂、采矿爆破单耗为0.38~0.39 kg/m^(3)。Ⅰ、Ⅱ区线装药密度建议0.65~0.70 kg/m;Ⅲ区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建议线装药密度0.4~0.5 kg/m;Ⅳ区线装药密度建议0.54~0.57 kg/m;Ⅴ区线装药密度建议0.57~0.60 kg/m;Ⅵ区线装药密度建议0.52~0.54 kg/m。该爆破参数下,矿山预裂爆破半孔率达85%以上,采矿爆破平均大块率从20%降至10%,降幅达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分区 台阶爆破 参数优化 预裂爆破
下载PDF
基于数码电子雷管起爆特性的预裂爆破技术试验研究
12
作者 李龙福 汪禹 +2 位作者 江东平 仪海豹 詹思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58,共7页
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通过将矿体划分成矿房和矿柱,采取两步骤回采方式,即一步骤先回采矿柱并充填,待充填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二步骤矿房回采,在此种开采方式下,若矿岩条件比较差且钻爆参数不合理,不仅会导致矿房回采后采场边帮轮廓成... 进路式充填采矿方法通过将矿体划分成矿房和矿柱,采取两步骤回采方式,即一步骤先回采矿柱并充填,待充填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再进行二步骤矿房回采,在此种开采方式下,若矿岩条件比较差且钻爆参数不合理,不仅会导致矿房回采后采场边帮轮廓成形效果差、超欠挖现象严重以及矿石损失率与贫化率较大,而且爆破振动有害效应比较大,充填体损伤垮塌严重,恶化了采场作业条件,严重制约了矿山机械化、规模化开采。为解决此类问题,以某地下矿山为例,利用高精度数码电子雷管的起爆特性,开展了一步骤回采下向孔预裂爆破技术研究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①采用数码电子雷管预控界面爆破试验方案后,采场边帮预控界面清晰可见,半壁孔痕率能达到60%以上,超欠挖量也可以控制在20 cm以内,为二步骤矿房回采创造了有利条件;②爆破振动峰值大幅降低,爆区附近的充填体得到有效保护,垮塌现象大幅减少;③避免了裸露的导爆索在爆炸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冲击波对爆破作业人员产生危害,有效保护了爆破作业人员身心健康,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④民爆物品消耗量降低了0.46元/m^(3),有效降低了爆破成本,经济效益显著。上述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矿山爆破 数码电子雷管 预裂爆破 围岩控制
下载PDF
水电站边坡智能爆破设计与管控系统研究
13
作者 郑祥 邱浩扬 +3 位作者 王德明 陈俊涛 赵逢泽 陈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95,共8页
水利工程爆破施工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传统爆破设计与施工管控方式难以满足当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要求,研究建立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爆破设计与管控系统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基于BIM、WebGIS和已开发的爆破设计软件,利用A... 水利工程爆破施工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传统爆破设计与施工管控方式难以满足当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要求,研究建立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爆破设计与管控系统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基于BIM、WebGIS和已开发的爆破设计软件,利用Angular框架和SpringBoot框架,采用前、后端分离式方法开发了智能爆破设计与管控系统,系统由智能爆破设计模块、三维可视化模块、数字化爆破管控模块以及智能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模块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实现了智能爆破设计与全流程爆破审核功能一体化,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采用模型参数化动态联合裁剪方法,选取开挖轮廓线上的控制点进行智能爆破设计,生成爆破设计方案,并将设计方案上传审查,有效地促进了爆破全流程的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加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实时交互办公。该系统在叶巴滩水电站边坡爆破开挖工程的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进行爆破设计,并提高管控效率,可为水电站边坡爆破设计开挖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爆破设计 爆破管控 WEBGIS BIM
下载PDF
炮孔间距对偏心不耦合装药贯通裂纹扩展的影响
14
作者 张宪堂 刘小康 +2 位作者 王向阳 周红敏 王洪立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为研究光面爆破中偏心不耦合装药炮孔间距对贯通裂纹扩展的影响,利用同心不耦合装药的孔壁压力计算公式并结合应力波叠加原理,推导偏心不耦合装药的炮孔间距计算方法。基于求得的炮孔间距范围,计算3种岩石介质在不同炮孔间距条件下贯通... 为研究光面爆破中偏心不耦合装药炮孔间距对贯通裂纹扩展的影响,利用同心不耦合装药的孔壁压力计算公式并结合应力波叠加原理,推导偏心不耦合装药的炮孔间距计算方法。基于求得的炮孔间距范围,计算3种岩石介质在不同炮孔间距条件下贯通裂纹的扩展位置,并选择砂岩材料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中,贯通裂纹主要集中于偏心侧;抗拉强度大的岩石,贯通裂纹偏离炮孔连心线的程度也较大。砂岩的炮孔间距为60 cm时,贯通裂纹扩展方向与炮孔连心线重合,连心线下方出现裂纹比较集中的贯通区域;炮孔间距的增大导致贯通裂纹远离炮孔连心线,从而造成欠挖。偏心不耦合装药爆破后,偏心侧岩石的损伤明显大于非偏心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面爆破 偏心不耦合装药 炮孔间距 贯通裂纹 炮孔连心线
下载PDF
基于结构响应的舱室内爆TNT等效方法
15
作者 周沪 孔祥韶 +3 位作者 罗峰 曹宇航 郑成 吴卫国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6-95,共10页
[目的]旨在揭示爆轰产物后燃烧效应对封闭空间中爆炸载荷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往封闭舱室中充入氮气来抑制爆轰产物燃烧,开展在空气和氮气两种不同气体环境下封闭舱室内TNT爆炸响应试验,记录温度、压力变化历程和靶板中心点残余挠度,... [目的]旨在揭示爆轰产物后燃烧效应对封闭空间中爆炸载荷的影响规律。[方法]通过往封闭舱室中充入氮气来抑制爆轰产物燃烧,开展在空气和氮气两种不同气体环境下封闭舱室内TNT爆炸响应试验,记录温度、压力变化历程和靶板中心点残余挠度,建立基于无量纲载荷参数的靶板变形与炸药释放能量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考虑后燃烧效应的封闭空间TNT等效方法。[结果]结果发现,由于爆轰产物燃烧能量释放量不同,在氮气环境中,封闭空间内爆炸压力、温度和靶板动态响应明显低于空气环境。内爆载荷分析需计入TNT爆炸产物燃烧释放的能量及其增强效应。[结论]与现有基于准静态压力的TNT当量计算方法进行的比较表明,所提基于结构响应的舱室内爆TNT等效方法具有合理性和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爆炸载荷 后燃烧效应 TNT当量
下载PDF
长脉宽爆炸波与圆柱壳作用的波系演化与载荷分布特征
16
作者 张军 杨茂 +4 位作者 毛勇建 穆云飞 张焕好 陈志华 冯晓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4-107,共14页
长脉宽爆炸波与结构作用的波传播及其载荷分布规律是大型爆炸防护设计与安全评估的重要基础。为了掌握长脉宽爆炸波与圆柱壳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作用下圆柱壳表面的载荷分布规律,开展了100 ms级冲击波圆柱绕流的激波管试验,并采用大涡模... 长脉宽爆炸波与结构作用的波传播及其载荷分布规律是大型爆炸防护设计与安全评估的重要基础。为了掌握长脉宽爆炸波与圆柱壳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作用下圆柱壳表面的载荷分布规律,开展了100 ms级冲击波圆柱绕流的激波管试验,并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和高阶WENO-TCD(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tuned centered difference)混合格式进一步对150 ms长脉宽冲击波与圆柱作用过程的波系演化与压力分布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与压力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长脉宽作用下圆柱壳载荷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角度和高度相关性,背面压力高于侧面甚至与迎爆面相当,具有不同于传统短脉宽冲击波传播中的压力衰减模式。流场的压力云纹和波系三维结构演化揭示了侧端面的突然扩张是压力初期震荡及相比于正面和背面压力更低的主要原因;系列绕射激波在壳体背面碰撞与反射,以及序列减速激波在135°相位附近的驻定与叠加作用,是引起背面压力呈现出载荷整体提升的主要机制。此外,背风面上尾涡结构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受边界效应的影响是导致长脉宽圆柱壳载荷分布沿高度方向出现差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脉宽 爆炸冲击波 圆柱壳 激波管试验
下载PDF
L型隔板弧形双钢板组合墙板抗爆性能试验与数值研究
17
作者 赵春风 何凯城 +1 位作者 李晓杰 王静峰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9-90,共12页
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具有和拱结构相同的传力机理,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该文开展了L型隔板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L-shaped-Curved Double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Wallboard,L-C... 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结构具有和拱结构相同的传力机理,可以充分发挥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极大地提高了结构的承载力。该文开展了L型隔板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L-shaped-Curved Double Steel Concrete Composite Wallboard,L-CDSCW)在近场爆炸作用下的试验研究,通过混凝土的损伤分析和结构变形分析探究其抗爆性能。基于ANSYS/LS-DYNA软件进行了L-CDSCW试件爆炸响应的数值分析,参数化分析了不同关键参数对L-CDSCW试件抗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近场爆炸作用下,L-CDSCW试件未出现倒塌或崩塌现象,具有较强的抗爆性能;增加钢板厚度可以减小混凝土跨中凹陷深度和混凝土塑性破坏;增加TNT当量和降低爆距会显著增加底部钢板跨中最大挠度,同时也会增加混凝土跨中凹陷深度和混凝土损伤。研究结果可以为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场爆炸 L型隔板弧形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墙板 抗爆性能 试验研究 数值分析
下载PDF
考虑风口回旋区影响的高炉热风分配模拟
18
作者 罗志国 张瑀博 +3 位作者 史本慧 刘洪升 刘炳南 邹宗树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320,共7页
以鞍钢新5号高炉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空喷及考虑风口回旋区这两种工况下高炉热风的周向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当风口参数相同时,空喷与考虑风口回旋区这两种工况下的热风分配规律相同,即在高炉圆周0°,90°,180°和270°... 以鞍钢新5号高炉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空喷及考虑风口回旋区这两种工况下高炉热风的周向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当风口参数相同时,空喷与考虑风口回旋区这两种工况下的热风分配规律相同,即在高炉圆周0°,90°,180°和270°方位的风口风量和鼓风动能较大,45°,135°,225°和315°方位的风口风量和鼓风动能较小;空喷和考虑风口回旋区这两种工况下的风量极差分别为3.65 m^(3)/min和7.29 m^(3)/min,标准差分别为1.32和2.71;空喷和考虑风口回旋区这两种工况下的鼓风动能极差分别为9.93 kJ/s和19.90 kJ/s,标准差分别为3.62和7.41;与空喷工况相比,考虑风口回旋区工况下热风和鼓风动能分配的不均匀性更为明显,热风分配结果更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风口回旋区 热风分配 风量 鼓风动能
下载PDF
爆破扰动高应力巷道围岩力学响应特征研究
19
作者 常聚才 齐潮 +4 位作者 殷志强 史文豹 吴博文 王拓 高翔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共13页
为研究深井厚硬顶板采场巷道围岩在高静载和强动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分析原岩应力、采动应力及爆破扰动三阶段的巷道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结合光纤环向应变场研究巷道围岩破坏特征,探索爆破扰动应力波在不同煤岩体... 为研究深井厚硬顶板采场巷道围岩在高静载和强动载耦合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基于相似模拟试验分析原岩应力、采动应力及爆破扰动三阶段的巷道围岩应力场与位移场,结合光纤环向应变场研究巷道围岩破坏特征,探索爆破扰动应力波在不同煤岩体中的传播规律及巷道动力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开挖后顶底板卸压明显,两帮产生应力集中区,采动应力阶段应力集中区范围增加50%,爆破后顶板围岩沿垮落角大范围卸压,应力沿巷道左肩窝逆时针逐渐增大;浅部巷道围岩呈现向自由面膨胀–变形,受巷道肩窝处剪切滑移错动影响,锚杆、锚索支护场产生相反的位移量,应力波扰动后,巷道左帮产生拉伸裂纹并与锚杆支护场连成宏观裂纹,裂纹发育高度大于锚杆支护场高度;巷道围岩顶底板呈现明显的张拉破坏特征,左右肩角呈现张拉及剪切复合破坏形式;应力波由小阻抗介质进入大阻抗介质的衰减速度最快,在同种介质中衰减速度次之,由大阻抗介质进入小阻抗介质中应力波峰值反而增大,应力波峰值强度衰减后仍大于巷道顶板极限抗拉强度,导致巷道围岩大变形失稳并产生一定程度的动力响应。基于应力波连续穿过层状岩体理论模型,结合动静载叠加理论,可优化爆破参数从而实现减冲抗冲主被动联合支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静载 强动载 巷道围岩 爆破扰动 高应力
下载PDF
周边孔聚能装置间隔装药在光面爆破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王清标 王涛 +5 位作者 田成林 孙永 魏祥 李中辉 王旭 李悦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4,共8页
隧道光面爆破工程的周边孔需要采用间隔装药方式,而大部分间隔装药方式采用“导爆索+雷管”联合起爆技术,此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经常发生拒爆现象。如何在保证隧道掘进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现场试... 隧道光面爆破工程的周边孔需要采用间隔装药方式,而大部分间隔装药方式采用“导爆索+雷管”联合起爆技术,此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经常发生拒爆现象。如何在保证隧道掘进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光面爆破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从现场试验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提出“聚能装置+数码电子雷管”新型联合起爆技术,将其应用于高原某隧道,通过与原始的“导爆索+数码电子雷管”联合起爆技术的爆破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原始技术,新技术炸药单耗降低了0.2 kg/m^(3),半孔留痕率提高了5%,平均装药时间由原来的1.3 h降为1.0 h,稳定循环进尺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耗材费用,提高了隧道光面爆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开挖 光面爆破 间隔装药 联合起爆技术 聚能装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