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tes of oxygen consumption and tolerance of hypoxia and desiccation in Chinese black sleeper(Bostrichthys sinensis)and mudskipper(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embryos 被引量:3
1
作者 CHEN Shixi HONG Wanshu +2 位作者 ZHANG Qiyong WU Renxie WANG Qi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91-98,共8页
The rates of oxygen consumption, tolerance of hypoxia and desiccation of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 Bostrichthys sinensis) and mudskipper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embryo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 of ... The rates of oxygen consumption, tolerance of hypoxia and desiccation of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 Bostrichthys sinensis) and mudskipper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embryos were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 of oxygen consumption of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embryos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udskipper ones. The lowest rates of oxygen consumption [ ( 1.65 ±0. 66) nmol/ (ind. ·h) ] of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embryos 16 h after fertilization and the lowest rates of oxygen consumption [ (0.79± 0.08 )nmolf( ind. · h) ] of the mudskipper embryos 6 h after fertilization were recorded, respectively. Then the rates of oxygen consumption of these two species embryos increased gradually until hatching [ (8.26 ± 1.70 ) nmolf( ind.· h) in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2.69 ± 0.23 )nmolf( ind. · h) in mudskipper]. After exposure to hypoxia water (0.16 mg/dm^3), bradycardia of the embryos occurred in both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and the mudskipper. However,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embryos survived approximately 45 min longer than the mudskipper ones. After exposure to desiccation at a relative humidity of 58%, bradycardia of the embryos was observed in both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and the mudskipper, and the Chinese black sleeper embryos lived approximately 9 min longer than the mudskipper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black sleeper (bostrichthys sinensis) mudskipper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EMBRYO oxygen consumption rate hypoxia tolerance desiccation tolerance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成熟产卵过程中17α-羟基孕酮和前列腺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卫红 洪万树 +1 位作者 张其永 马细兰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中华乌塘鳢和大弹涂鱼成熟产卵过程中卵巢液、精巢液、贮精囊液、雌鱼尿液和雄鱼尿液中的 1 7α 羟基孕酮 (1 7α P)、前列腺素E2 (PGE2 )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含量。结果表明 ,中华乌塘鳢卵巢液中的 1 7... 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了中华乌塘鳢和大弹涂鱼成熟产卵过程中卵巢液、精巢液、贮精囊液、雌鱼尿液和雄鱼尿液中的 1 7α 羟基孕酮 (1 7α P)、前列腺素E2 (PGE2 )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含量。结果表明 ,中华乌塘鳢卵巢液中的 1 7α P和PGE2 含量随着卵巢发育成熟而升高。性成熟前后卵巢液中的PGE2 含量高于PGF2α。性成熟雄鱼尿液和贮精囊液中的PGE2 含量显著高于精巢液或雌鱼尿液。性成熟前后雌鱼尿液中的 1 7α P、PGE2 和PGF2α含量均显著高于卵巢液。性成熟和退化期雌鱼尿液中的PGE2 含量明显高于PGF2α。性未成熟大弹涂鱼 (第Ⅳ期 )卵巢液中PGE2 和PGF2α含量极低 ;性成熟时 (第Ⅴ期 )卵巢液中的PGE2 、PGF2α和 1 7α P含量显著上升 ,PGF2α含量显著高于PGE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大弹涂鱼 成熟产卵 17α-羟基孕酮 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R2α
下载PDF
性信息素诱发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产卵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洪万树 张其永 +2 位作者 陈仕玺 马细兰 郑微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1-547,共7页
以人工合成的17α-羟孕酮(17α-P)、17α,20β-双羟孕酮(17α,20β-P)、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作为性信息素,吊挂在陶瓷管道内诱发性成熟野生和养殖中华乌塘鳢产卵,以陶瓷管道产卵率、总产卵量和平均受精率为指标,比... 以人工合成的17α-羟孕酮(17α-P)、17α,20β-双羟孕酮(17α,20β-P)、前列腺素E2(PGE2)和前列腺素F2α(PGF2α)作为性信息素,吊挂在陶瓷管道内诱发性成熟野生和养殖中华乌塘鳢产卵,以陶瓷管道产卵率、总产卵量和平均受精率为指标,比较了两者的产卵效应,测定了产卵水和生活水(未产卵水)中PGE2和PGF2α的含量以及性腺提取液中17α-P、PGE2和PGF2α的含量。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能明显提高诱发中华乌塘鳢的产卵效应。在同等实验条件下,诱发野生鱼的产卵效应优于养殖鱼。野生鱼和养殖鱼产卵水中的PGE2和PGF2α水平分别高于生活水中的,野生鱼和养殖鱼产卵水中的PGE2水平均极显著高于PGF2α(P<0.01)。PGE2在卵巢、精巢和贮精囊提取液中的含量,野生鱼均高于养殖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性信息素 性类固醇激素 前列腺素 诱发产卵
下载PDF
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épède)的年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叶富良 张健东 +1 位作者 朱龙 苏乃萍 《湛江水产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4-16,共3页
研究乌塘鳢年龄的鉴定材料采用胸鳍支鳍骨。结果表明:胸鳍支鳍骨上骨化环的数目与年轮数目相一致,体长频率分布与各年龄组体长分布曲线基本相符。用胸鳍支鳍骨的骨化环来鉴定乌塘鳢的年龄是可信的。
关键词 乌塘鳢 胸鳍支鳍骨 骨化环 年轮
下载PDF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in mudskipper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and Chinese black sleeper Bostrichthys sinensis
5
作者 吴仁协 洪万树 张其永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756-761,共6页
The mudskipper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and Chinese black sleeper Bostrichthys sinensis occupy the intertidal zone.However,both speci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diet.The former is an herbivore and the latter is a ca... The mudskipper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and Chinese black sleeper Bostrichthys sinensis occupy the intertidal zone.However,both speci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diet.The former is an herbivore and the latter is a carnivore.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diets in the two species,the activities of protease(P),non-specific bile salt-activated lipase(BAL) and α-amylase(A) were determined in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of adult mudskipper B.pectinirostris and Chinese black sleeper B.sinen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protease,BAL and α-amylase in the intestine of B.pectinirostris were significantly(P<0.05)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omach.In B.sinensis,gastric protease activity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e intestinal protease(P>0.05),while BAL and α-amylase activities of the intestine were significantly(P<0.05)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tomach.The activity of gastric protease in B.sinensis was significantly(P<0.05) higher than that in B.pectinirostris,while the activities of intestinal protease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fish species(P>0.05).BAL activities of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in B.sinensis were significantly(P<0.05) higher than those in B.pectinirostris,while α-amylase activities of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in B.pectinirostris were significantly(P<0.05) higher than those in B.sinensis.The ratios of P/BAL,A/P and A/BAL of the digestive tract in B.pectinirostris were 1.5,107.3 and 158.6,respectively;and those in B.sinensis were 0.2,1.6 and 0.2,respectively.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od digestion in the adult B.pectinirostris is mainly carried out in the intestine,whereas in the adult B.sinensis it is initiated in the stomach and finishes in the intestine.The activities of BAL and α-amylase in B.pectinirostris and B.sinensis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ir diets.However,a clear-cut correlation between protease activity and diets is not found in these two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酶活性 中华乌塘鳢 大弹涂鱼 蛋白酶活性 淀粉酶活性 胃蛋白酶 冬虫夏草 中华绒螯蟹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精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超低温保存 被引量:28
6
作者 江世贵 苏天凤 +2 位作者 喻达辉 陈竞春 周立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对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生理生态学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方法。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适宜盐度为 5~ 15 ;其精子的激活不仅与激活溶液盐度有关 ,而且与激活溶液的离子成份有关 ,激活溶液中K+ 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 对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生理生态学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方法。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的适宜盐度为 5~ 15 ;其精子的激活不仅与激活溶液盐度有关 ,而且与激活溶液的离子成份有关 ,激活溶液中K+ 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对精子的活动有抑制作用 ;中华乌塘鳢精子对pH的适应性强 ,在pH 5 .5~ 9.5范围内 ,激活率均在 70 %以上 ,尤以中性及弱酸性条件下的激活率最高 ,在pH 6 .0时精子活力最好。使用筛选出的精子保存液 ,以二甲亚砜 (DMSO)为抗冻保护剂 ,采用快速冷冻和解冻方法 ,成功地进行中华乌塘鳢精子超低温保存 ,解冻后的中华乌塘鳢精子激活率达 90 %以上 ,受精率达 8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精子 激活 超低温保存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鱼精巢的形态结构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江寰新 尤永隆 +1 位作者 林丹军 苏敏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3,共5页
主要研究了中华乌塘鳢鱼精巢的形态结构.中华乌塘鳢鱼精巢分为两部分,前段为生精部,线形;后段为贮精囊,末端1cm区域有薄膜状结构.中华乌塘鳢鱼精巢生精部为小叶型结构,贮精囊为网状管腔结构.
关键词 鳢鱼 中华乌塘鳢 精巢 贮精囊 形态结构 叶型 区域 末端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成鱼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仁协 洪万树 +2 位作者 张其永 戈薇 何振邦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22,共5页
对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食道、胃、肝脏和肠道内的15种消化酶进行分布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2.0和6.5~7.5.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10.5和6.5,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最... 对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食道、胃、肝脏和肠道内的15种消化酶进行分布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2.0和6.5~7.5.肠蛋白酶和淀粉酶的最适pH分别为10.5和6.5,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8.5和8.0.胃的酸性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食道、肠道和肝脏(P〈0.05),胃的氨基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与肠Ⅰ和肠Ⅱ的无显著差异(p〉0.05).肠Ⅰ的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肽酶A、脂肪酶、麦芽糖酶、蔗糖酶、海藻糖酶和纤维二糖酶等8种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肠Ⅱ和肠Ⅲ(声〈0.05),肠Ⅱ的氨基肽酶、γ-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等3种消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肠Ⅰ和肠Ⅲ(p〈0.05),三段肠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蛋白酶 脂肪酶 碱性磷酸酶 糖酶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精子入卵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何振邦 洪万树 +3 位作者 陈仕玺 张其永 戈薇 陈筠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33,共6页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中华乌塘鳢精子和成熟卵的形态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3部分组成,全长17.0~19.0μm.成熟卵呈圆球形,直径在600-670μm之间,动物极端有一黏着器,黏着器围绕着卵膜孔区。卵膜孔区中间有一凹陷...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中华乌塘鳢精子和成熟卵的形态结构及精子入卵过程.精子由头部、颈部和尾3部分组成,全长17.0~19.0μm.成熟卵呈圆球形,直径在600-670μm之间,动物极端有一黏着器,黏着器围绕着卵膜孔区。卵膜孔区中间有一凹陷的卵膜孔.黏着器由黏着丝、筛状圆柱体和基底三部分组成.卵膜孔里漏斗状结构,由前庭以及卵孔管组成.精子通过基底的穿孔以及筛状圆柱体的筛孔到达卵膜孔区.进入卵膜孔.受精前,絮状物覆盖整个基底和卵膜孔区.并堵住卵膜孔.当精子接触卵膜孔区时,絮状物消失,但卵膜孔还被精孔细胞堵塞;当精子进入卵孔管时,精孔细胞消失;精子人卵后,卵膜孔被絮状物质堵塞,精子人卵过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精子入卵 卵膜孔 受精 黏着丝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对性外激素嗅电反应的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细兰 洪万树 +3 位作者 柴敏娟 潘洛安 黄辉洋 张其永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1-786,共6页
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中华乌塘鳢嗅上皮对PGE2、PGF2α、17α P和17α,20β P4种人工合成激素和对性成熟中华乌塘鳢贮精囊、精巢、卵巢和性未成熟卵巢4种提取液的嗅电反应(Electro olfactogram,EOG),观察嗅觉对不同刺激物的敏感性以及性成... 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中华乌塘鳢嗅上皮对PGE2、PGF2α、17α P和17α,20β P4种人工合成激素和对性成熟中华乌塘鳢贮精囊、精巢、卵巢和性未成熟卵巢4种提取液的嗅电反应(Electro olfactogram,EOG),观察嗅觉对不同刺激物的敏感性以及性成熟度对EOG的影响,以探讨中华乌塘鳢嗅上皮对何种性外激素最为敏感及嗅觉敏感性与性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性成熟鱼嗅上皮对4种人工合成激素的EOG大小顺序为:PGE2>PGF2α>17α P>17α,20β P,雄鱼对PGE2、PGF2α的EOG明显大于雌鱼(P<0.05);性成熟鱼嗅上皮对4种提取液的EOG大小顺序为:性成熟贮精囊液>性成熟精巢液>性成熟卵巢液>性未成熟卵巢液,它们之间的相对刺激有效性(Relativestimuluseffectiveness,RSE)差异在雄鱼为显著(P<0.05),在雌鱼则为极显著(P<0.01);性成熟鱼嗅上皮对性外激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性未成熟鱼(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性外激素 性成熟度 EOG RSE 嗅觉刺激物 嗅觉敏感性 电生理方法
下载PDF
氚水在模拟海水生态系统中的积累、迁移和消长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平跃 史建君 +1 位作者 李明云 王寿祥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9-613,共5页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氚水在模拟海水生态系统中的积累、迁移等特性 .试验期间 ,海水中氚的含量随时间逐渐减少 .底质对吸湿性水氚的积累呈递增趋势 ,而对结晶水氚没有明显的积累 .自由水氚是氚水在缢蛏和中华乌塘鳢体内的主要存在... 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氚水在模拟海水生态系统中的积累、迁移等特性 .试验期间 ,海水中氚的含量随时间逐渐减少 .底质对吸湿性水氚的积累呈递增趋势 ,而对结晶水氚没有明显的积累 .自由水氚是氚水在缢蛏和中华乌塘鳢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 ,结合态氚在这两种海洋生物中的含量均很低 .缢蛏和中华乌塘鳢对氚水的富集系数均小于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累 迁移 消长 氚水 模拟生态系 缢蛏 中华乌塘鳢 环境行为 海水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消化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定位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海辉 朱艾嘉 +2 位作者 黄辉洋 柴敏娟 洪万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5-548,共4页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中华乌塘鳢消化道中的Som、5-HT、PP、VIP、SP和CT等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Som细胞在贲门胃、中肠分布较多,食道与幽门胃较少.5-HT细胞在食道较为丰富,胃中次之,前... 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中华乌塘鳢消化道中的Som、5-HT、PP、VIP、SP和CT等内分泌细胞进行鉴别和定位.结果表明:Som细胞在贲门胃、中肠分布较多,食道与幽门胃较少.5-HT细胞在食道较为丰富,胃中次之,前肠较少.PP细胞仅分布于肠道,后肠居多,前肠、中肠较少.VIP细胞分布于食道及贲门胃,食道处较少.SP细胞在后肠较为丰富,前肠分布较少.CT细胞集中在胃部,前肠偶见,其余部位未发现.不同种类内分泌细胞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其可能的内分泌方式和功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消化道 内分泌细胞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性外激素诱发中华乌塘鳢产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洪万树 赵卫红 +4 位作者 马细兰 郭晓峰 张其永 柴敏娟 郑微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5-230,共6页
在陶瓷人工产卵管道内吊挂性外激素的研究表明,卵巢提取液对雄鱼的吸引作用大于雌鱼,而精巢和贮精囊提取液对雌鱼的吸引作用则大于雄鱼,17α-P、17α,20β-P和PGE2对雌鱼和雄鱼均具有相似的吸引作用。雌鱼在管道内的产卵次数、产卵量以... 在陶瓷人工产卵管道内吊挂性外激素的研究表明,卵巢提取液对雄鱼的吸引作用大于雌鱼,而精巢和贮精囊提取液对雌鱼的吸引作用则大于雄鱼,17α-P、17α,20β-P和PGE2对雌鱼和雄鱼均具有相似的吸引作用。雌鱼在管道内的产卵次数、产卵量以及成熟卵的受精率均与产卵管道内吊挂的性外激素种类有关,17α,20β-P和PGE2两个实验组产卵次数最多,其中PGE2实验组的产卵量和受精率最高。17α-P在贮精囊和精巢提取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卵巢提取液(P<0.05);贮精囊提取液中PGE2和PGF2α的含量分别显著高于精巢提取液和卵巢提取液(P<0.05);提取液中PGE2和PGF2α的含量均依次为贮精囊提取液>精巢提取液>卵巢提取液。卵巢提取液刺激雄鱼所引起的平均EOG高于雌鱼,而精巢和贮精囊提取液刺激雌鱼所引起的平均EOG高于雄鱼,雌鱼和雄鱼对17α-P、17α,20β-P、PGE2和PGF2α刺激所产生的平均EOG,以PGE2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性外激素 诱发产卵 嗅电图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嗅觉器官的形态结构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细兰 洪万树 +2 位作者 张其永 柴敏娟 陈仕玺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5-532,共8页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 Lacepede)样品体长17.0~19.8 cm,性成熟鱼性腺为Ⅳ~Ⅴ期,性未成熟鱼性腺为Ⅱ期.取嗅囊切片、染色、固定.分别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拍照.结果显示,中华乌塘鳢具一对纺锤形嗅囊,由前、后鼻孔与外界相... 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 Lacepede)样品体长17.0~19.8 cm,性成熟鱼性腺为Ⅳ~Ⅴ期,性未成熟鱼性腺为Ⅱ期.取嗅囊切片、染色、固定.分别以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拍照.结果显示,中华乌塘鳢具一对纺锤形嗅囊,由前、后鼻孔与外界相通,嗅上皮向嗅囊腔内突起形成10~16个初级嗅板,初级嗅板上有次级嗅板,可增大嗅上皮的表面积.嗅板由嗅上皮和中央髓两部分构成,中央髓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和毛细血管构成;嗅上皮排列于中央髓的两侧,由多层细胞组成.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嗅上皮分为非感觉区和感觉区两部分,非感觉区位于嗅板边缘,较薄且平滑,外缘高倍放大呈指纹状或块状结构;感觉区位于中央部位,呈连续分布,细胞种类多样,表层为纤毛非感觉细胞,中上层为纤毛感受细胞和柱状细胞,中下层为支持细胞,底层为基细胞.纤毛感受细胞为一种双极神经元,树突在上皮表面形成嗅结;轴突则穿过基膜,在固有层内集合成束,形成嗅神经纤维,终止于嗅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嗅觉器官 形态结构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染色体核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沈亦平 王孝举 +3 位作者 陈晓汉 马文涛 刘汀 张锡元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4期120-122,共3页
中华乌塘鳢染色体核型研究沈亦平,王孝举,陈晓汉,马文涛,刘汀,张锡元(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广西海洋研究所养殖室,北海,536000)关键词中华乌塘鳢,染色体,核型中国法分类号Q959.4,Q3... 中华乌塘鳢染色体核型研究沈亦平,王孝举,陈晓汉,马文涛,刘汀,张锡元(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广西海洋研究所养殖室,北海,536000)关键词中华乌塘鳢,染色体,核型中国法分类号Q959.4,Q343·2鱼类染色体核型研究是开展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染色体 核型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个体生殖力的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健东 陈刚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7-12,共6页
研究了湛江沿海中华乌塘鳢个体生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 :个体绝对生殖力为 840 0~ 3 3 2 70粒 ,个体相对生殖力FL 为 5 67 6~ 1 83 3 2粒 /cm ,Fw为 1 5 5 6~ 482 7粒 /g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空壳重、... 研究了湛江沿海中华乌塘鳢个体生殖力及其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 :个体绝对生殖力为 840 0~ 3 3 2 70粒 ,个体相对生殖力FL 为 5 67 6~ 1 83 3 2粒 /cm ,Fw为 1 5 5 6~ 482 7粒 /g ;个体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空壳重、卵巢重呈直线相关 ,与年龄呈二次函数相关 ,与成熟系数和肥满度相关关系不显著 ;个体相对生殖力FL 与各生物学指标正相关 ,Fw除了与卵巢重、肥满度和年龄相关关系不显著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个体生殖力 生物学指标 绝对生殖力 相对生殖力 成熟系数 肥满度
下载PDF
雄性中华乌塘鳢贮精囊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其永 洪万树 +2 位作者 陈仕玺 马细兰 倪子绵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9-278,共10页
应用组织学、透射电镜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研究了雄性中华乌塘鳢贮精囊的形态结构 ,并探讨其功能。结果表明 ,贮精囊是一对精巢的附属腺体 ,结缔组织隔膜将贮精囊分隔成为许多小室腔。被膜和隔膜中含有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成纤维和... 应用组织学、透射电镜及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研究了雄性中华乌塘鳢贮精囊的形态结构 ,并探讨其功能。结果表明 ,贮精囊是一对精巢的附属腺体 ,结缔组织隔膜将贮精囊分隔成为许多小室腔。被膜和隔膜中含有平滑肌纤维、毛细血管、成纤维和纤维细胞以及间质细胞。隔膜上排列单层上皮细胞 ,呈柱形、立方形或扁平形 ,生殖季节粗面内质网、管状嵴线粒体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 ,上皮细胞顶部聚集许多无膜包裹的分泌颗粒 ,分泌后细胞器退化 ,胞质中出现大量的大空泡。成纤维细胞具有合成分泌胶原蛋白的结构特征。贮精囊中的间质细胞与精巢中的Leydig型间质细胞形态特征相似。在生殖高峰期不论贮精囊的近端、中央或远端均先后贮存大量的精子 ,混合在分泌物中 ,贮精囊不同小室的上皮细胞发育并不同步。精液加贮精囊液的实验表明 ,贮精囊液有助于增强精子活率和延长精子寿命 ,并能促进受精率的提高。贮精囊纤维丝状分泌物呈深紫红色的PAS阳性反应 ,提示分泌物为粘多糖蛋白 ,贮精囊液含有 17α羟孕酮、PGE2 和PGF2α,能体外诱发雌亲鱼产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 中华乌塘鳢 贮精囊 形态结构 超做结构 功能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血清性类固醇激素含量与性腺发育的关系及其季节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洪万树 吴秋艳 张其永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4-277,共4页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不同性腺发育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卵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最低,Ⅲ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开始上升...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了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不同性腺发育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雌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卵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最低,Ⅲ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开始上升,Ⅳ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达到高峰,Ⅴ期卵巢个体E2的含量极显著(p<0.01)下降.在雄鱼性腺发育过程中,Ⅱ期和Ⅲ期精巢个体血清E2的含量都比较低,Ⅳ期精巢个体E2的含量最高,Ⅴ期精巢个体E2的含量下降.雌鱼和雄鱼血清P和T的含量随性腺发育而上升,Ⅴ期卵巢和Ⅴ期精巢个体P和T的含量均达到峰值.雌鱼和雄鱼血清E2、P和T的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高低均依次为6月>10月>3月>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性腺发育 性类固醇激素 季节变化 成熟系数
下载PDF
中华乌塘鳢嗅觉系统孕酮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赖晓健 洪万树 +3 位作者 王桂忠 马细兰 张其永 王琼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43-1050,共8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épède)]感受性信息素(17α-P和17α,20β-P)的作用机制,以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进行中华乌塘鳢嗅觉系统孕酮受体的免疫定位和数量分析。结果显示,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在... 为了进一步探讨中华乌塘鳢[Bostrichthys sinensis(Lacépède)]感受性信息素(17α-P和17α,20β-P)的作用机制,以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进行中华乌塘鳢嗅觉系统孕酮受体的免疫定位和数量分析。结果显示,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在性成熟中华乌塘鳢的嗅上皮、嗅神经和嗅球上均有分布,免疫阳性细胞数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嗅上皮、嗅球、嗅神经。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华乌塘鳢嗅觉系统的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与其性腺发育程度有关。性成熟雄鱼和雌鱼嗅上皮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高于性未成熟雄鱼和雌鱼;性未成熟鱼嗅神经上未发现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性成熟雌鱼嗅球上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性未成熟雌鱼(P<0.05)。本研究证实了硬骨鱼类嗅觉系统中存在孕酮受体免疫阳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乌塘鳢 嗅觉系统 孕酮受体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95)Zr在鱼-海水-底泥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迁移与分布 被引量:6
20
作者 史建君 李明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30-335,共6页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 95Zr在鱼 -海水 -底泥模拟系统中的迁移与分布。旨在探明海洋鱼类对 95Zr的吸收以及95Zr在海水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特性。结果显示 :( 1 )海水中的 95Zr比活度随时间呈快速下降 ,降至一半所需的时间仅为 0 .2 d;... 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 95Zr在鱼 -海水 -底泥模拟系统中的迁移与分布。旨在探明海洋鱼类对 95Zr的吸收以及95Zr在海水生态系统中的行为特性。结果显示 :( 1 )海水中的 95Zr比活度随时间呈快速下降 ,降至一半所需的时间仅为 0 .2 d;底泥吸附的95Zr主要集中在表层 ( 0~ 2 .5 cm) ,至试验后期 ( 1 3~ 2 0 d)其量占总量的 99.5 %以上 ,表明来自于海水中的95Zr被表层底泥吸附 ,不易随渗流水向下迁移 ,海泥对95Zr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 2 )中华乌塘鳢从水体中摄入和吸收95Zr的主要器官是肠胃道 (内脏 ) ,与水体直接接触而吸附、吸收的95Zr主要集中在鱼鳃和鱼鳍中。肉、骨、肝脏和鱼卵中的比活度均比较低 (略高于本底水平 ) ,表明通过肠胃道吸收和鳃、鳍等组织吸附、吸收的95Zr不易向肉、骨、肝脏和鱼卵等内部组织输运。 ( 3)运用封闭 3分室模型原理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 :鱼体中的比活度 Cf=0 .0 5 - 6.36e- 3.4 2 74 t+ 6.61 e- 0 .2 682 t,海水中的比活度 Cw =2 1 5 .42 e- 3.4 2 74 t+ 2 .0 0 e- 0 .2 682 t,底泥中的比活度 Cs=1 43.86+ 1 4.83e- 3.4 2 74 t-1 5 8.69e- 0 .2 682 t;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回归方程较好地反应了 95Zr在鱼 -海水 -底泥生态系统中的消长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5ZR 鱼-海水-底泥模拟生态系统 迁移 分布 海水生态系统 放射生态学核电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