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电学参数和水流条件下电栅对鲤(Cyprinus carpio)的阻拦效果
1
作者 石小涛 张政 +6 位作者 黄晓龙 解立辉 李卫东 王渊洋 赵英华 李志敏 白艳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6-554,共9页
脉冲直流电导阻鱼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阻止入侵物种扩散、驱赶鱼类远离危险区域并将其引导至有利区域,如鱼道。但是脉冲直流电的有效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目前尚未定论。以鲤为研究对象,在静水条件下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 脉冲直流电导阻鱼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阻止入侵物种扩散、驱赶鱼类远离危险区域并将其引导至有利区域,如鱼道。但是脉冲直流电的有效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主导因素目前尚未定论。以鲤为研究对象,在静水条件下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方法分析了脉冲电压、脉冲宽度、脉冲频率和电极摆放方式的电栅拦鱼效果及其对鱼类受伤尾数的主次影响,然后选择最优组合开展不同流速下(0,0.3,0.5 m/s)的驱鱼实验,分析流速对拦鱼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静水工况下,影响拦鱼电栅效率的主要因素为电极布置方式>脉冲宽度>脉冲频率>脉冲电压,电极布置为方式1(垂直水流间距80 cm)、脉冲电压140 V、脉冲频率10 Hz、脉冲宽度10 ms是拦鱼效果最佳的组合。电学参数对鲤的伤害无显著性,平均受伤尾数不超过实验鱼总数的15%。流水条件下,三种流速工况下拦鱼电栅的阻拦率无显著差异,但是随着流速的增高阻拦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该研究将为保护鱼类资源和防止入侵鱼类跨区域传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鱼电栅 阻拦效果 脉冲直流电
下载PDF
老年PMR抗MPO抗体、GPⅠb及抗CarP抗体检测意义
2
作者 姜建昌 杨美绿 +1 位作者 张智勇 卢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1期29-34,共6页
目的 探讨老年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血抗髓过氧化物酶(anti-myeloperoxidase,抗MPO)抗体、血小板糖蛋白Ⅰb(platelet glycoproteinⅠb,GPⅠb)及抗氨甲酰化蛋白(anti-carbamylated protein,抗Car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 目的 探讨老年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PMR)血抗髓过氧化物酶(anti-myeloperoxidase,抗MPO)抗体、血小板糖蛋白Ⅰb(platelet glycoproteinⅠb,GPⅠb)及抗氨甲酰化蛋白(anti-carbamylated protein,抗CarP)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1月温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65例老年PMR患者(年龄≥60岁)为观察组,65例非老年PMR患者(年龄<60岁)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泼尼松15mg/d连续治疗4周,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MR活动度评分(PMR activity score,PMR-AS)、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抗MPO抗体、GPⅠb和抗CarP抗体的变化;各指标和PMR-AS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疾病活动程度判断的准确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MR-AS、CRP、ESR、抗MPO抗体、GPⅠb和抗CarP抗体水平及病例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显著(P<0.05);老年PMR患者的CRP、ESR、抗MPO抗体、GPⅠb和抗CarP抗体水平与PMR-AS均呈正相关(r=0.580、0.808、0.755、0.739、0.811,P均<0.001);CRP、ESR、抗MPO抗体、GPⅠb和抗CarP抗体对疾病活动度准确性判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53、0.811、0.830、0.856、0.887,诊断敏感度分别为62.50%、75.25%、65.50%、75.00%和79.50%,诊断特异性分别为75.25%、80.05%、82.55%、87.50%和90.05%。结论 血抗MPO抗体、GPⅠb和抗CarP抗体水平与老年PMR患者病情活动度呈正相关,泼尼松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值下降明显,有望成为老年PMR患者疾病活动情况和治疗效果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多肌痛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 血小板糖蛋白Ⅰb 抗氨甲酰化蛋白抗体
下载PDF
两条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活性及作用机制比较
3
作者 李军 符禹婷 +3 位作者 俞健 李向红 刘永乐 王发祥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2,58,共7页
目的:探讨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两条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活性、结构及其作用模式。结果:Pv-AFP 1(KAADSFNHKAFFAKVG)呈稳定的α-螺旋结构,而Pv-AFP 2(KAA... 目的:探讨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方法: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两条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活性、结构及其作用模式。结果:Pv-AFP 1(KAADSFNHKAFFAKVG)呈稳定的α-螺旋结构,而Pv-AFP 2(KAADSFNHKAF)倾向于呈无规卷曲;Pv-AFP 1的热滞值为0.87℃,总平均亲水性为-0.21,热滞活性和两亲性均优于Pv-AFP 2(0.74℃,-0.71);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Pv-AFP 1能结合53个水分子,可形成16个氢键吸附至冰晶表面,结合能为-1514 kJ/mol,均大于Pv-AFP 2(能结合50个水分子,通过形成11个氢键吸附至冰面,结合能为-805 kJ/mol);尽管两条肽序列相似,但其与水分子和冰晶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和模式也有一定差异。此外,两条肽均能与冰水界面相互作用,改变了冰面的曲率从而抑制了水的结冰,但Pv-AFP 1抑制冰面生长的效果优于Pv-AFP 2,与热滞活性结果一致。结论:鲢鱼小清蛋白源抗冻肽的活性可能与构象、两亲性及其与水分子和冰晶相互作用的亲和力、位点和模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小清蛋白 抗冻肽 热滞活性 分子动力学
下载PDF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对草鱼肝脏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4
作者 王亚 钟蕾 +6 位作者 胡毅 郭勇 石勇 柳远香 陈开健 王赏初 戴济鸿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9-158,共10页
为研究饲料中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铁、锰、铜、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共设置6组等氮(30%)、等脂(4.7%)实验饲料,对照组(CON)为不添加铁、锰、铜、锌4种微量元素的基础饲料,在对照组配方基础上添... 为研究饲料中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铁、锰、铜、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脏和肠道健康的影响。共设置6组等氮(30%)、等脂(4.7%)实验饲料,对照组(CON)为不添加铁、锰、铜、锌4种微量元素的基础饲料,在对照组配方基础上添加无机铁(50 mg/kg)、铜(2 mg/kg)、锰(10 mg/kg)、锌(40 mg/kg)制成IT100组,用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以25%(OT25组)、50%(OT50组)、75%(OT75组)和100%(OT100组)的比例替代IT100组中无机微量元素,投喂初始体质量(40.05±0.05) g的草鱼8周。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无机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显著提高了草鱼肝脏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含量(P<0.05)。OT100组显著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且OT75组和OT100组GPx活性和GSH含量显著高于IT100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组草鱼的肝细胞形态和肝血窦丰度趋于正常。与对照组相比,除OT25组外,其余各组的肠道绒毛高度和杯状细胞数量显著提高,且OT75和OT100组显著高于IT100组。无机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降低了草鱼肠道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基因表达量,提高了肠道紧密连接蛋白闭锁小带蛋白-2(zo-2)和claudin12基因表达量。OT75组显著提高了zo-1和occludin基因表达量,且OT75组il-1β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IT100组。综上所述,无机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均可显著改善草鱼肠道和肝脏健康,75%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作用效果显著优于无机微量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 肝脏健康 肠道健康 肠道免疫屏障
下载PDF
湖泊深水暂养过程中鳙鱼品质变化研究
5
作者 凌俊 陈小雷 +7 位作者 江河 汪长祥 童开满 潘庭双 胡玉婷 段国庆 周华兴 汪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80-87,共8页
为了研究天然水体长成鳙鱼在不同月份暂养过程中鳙鱼体形、肌肉营养、滋味、免疫及抗氧化物质的变化,采集花亭湖5月、8月、11月和次年3月暂养鳙鱼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从体形来看,暂养处理对鳙鱼有瘦身效果;不同月份鳙鱼肌肉基本营... 为了研究天然水体长成鳙鱼在不同月份暂养过程中鳙鱼体形、肌肉营养、滋味、免疫及抗氧化物质的变化,采集花亭湖5月、8月、11月和次年3月暂养鳙鱼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从体形来看,暂养处理对鳙鱼有瘦身效果;不同月份鳙鱼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有差别,暂养处理后,鳙鱼肌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降低,水分和灰分含量升高;脂肪酸组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升高;肌肉免疫和抗氧化成分含量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显著降低;游离氨基酸总量随着暂养时间的延长不断提高,呈现甜味氨基酸占比不断提高;呈味核苷酸总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鳙鱼 暂养 营养 免疫 抗氧化 滋味
下载PDF
无鱼粉无豆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鲤生长性能、氮循环和氨基酸沉积率的影响及补充晶体氨基酸饲料的投喂策略
6
作者 梁晓芳 郑银桦 +5 位作者 王杰 王昊 吴秀峰 孟朋 何菊云 薛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42-5253,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鱼粉无豆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鲤生长性能、氮循环和氨基酸沉积的影响,以及投喂频率和补充蛋氨酸对鲤餐后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7 g的鲤幼鱼54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鱼粉无豆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对鲤生长性能、氮循环和氨基酸沉积的影响,以及投喂频率和补充蛋氨酸对鲤餐后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27 g的鲤幼鱼54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投喂添加0(C组)和3 g/kg蛋氨酸(DL-蛋氨酸形式,纯度为98%)(M组)的无鱼粉无豆粕饲料,2种试验饲料中蛋氨酸含量分别为3.85和6.83 g/kg饲料(1.14和1.99 g/16 g N),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生长试验结束后称重,采样后继续进行1周的投喂频率试验。投喂频率试验中,将C组和M组试验鱼分别随机分为3组,投喂频率分别为1、2和3次,共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5尾。采集餐后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1)在无鱼粉无豆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显著提高了鲤的总摄食量、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摄食率和饲料系数(P<0.05);2)与C组相比,M组鲤氮摄入量从54.33 g/桶显著提高到60.73 g/桶(P<0.05),但氮排放量从41.08 g/桶显著降低到37.93 g/桶(P<0.05),各氨基酸以及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沉积率均显著提高(P<0.05),血浆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3)投喂频率达到3次时,饲料中补充蛋氨酸可显著提高鲤血浆蛋氨酸、赖氨酸曲线下面积(AUC)(P<0.05)。综上所述,在无鱼粉无豆粕饲料中补充蛋氨酸至鲤需求量,在日投喂3次的养殖模式下,鲤的生长性能得到显著改善,饲料效率和氮沉积率显著提高,说明提高投喂频率是提高晶体氨基酸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鱼粉无豆粕饲料 蛋氨酸 投喂频率 餐后动力学
下载PDF
食醋对鲫鱼汤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江祖彬 王小平 +1 位作者 王鑫 黄韬睿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38,共5页
为探究食醋对鲫鱼汤品质的影响,以鲫鱼为原料,加食醋或不加食醋,将其熬制不同时间,对鲫鱼汤的色泽和营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醋有利于鲫鱼中营养物质的溶出,如可溶性固形物;添加食醋后,随着熬制时间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为探究食醋对鲫鱼汤品质的影响,以鲫鱼为原料,加食醋或不加食醋,将其熬制不同时间,对鲫鱼汤的色泽和营养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食醋有利于鲫鱼中营养物质的溶出,如可溶性固形物;添加食醋后,随着熬制时间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且可以使汤在短时间内获得丰富的矿物质;不加食醋,随着熬制时间的增加,鲫鱼汤的色差L*值明显升高,即汤色变白,且鲫鱼汤中脂肪、蛋白质、胆碱和Ca含量也明显增加;鲫鱼汤富含多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γ-亚麻酸、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其占比达总脂肪酸的30%,且食醋对鲫鱼汤中的脂肪酸组成没有明显的影响。综上,食醋能加速鲫鱼营养物质的溶解,但熬制时间不宜过长,加食醋后熬制2 h时鲫鱼汤的营养最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食醋 熬制 鲫鱼汤 营养物质 色泽
下载PDF
免疫磁珠富集水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景宏丽 孔玉方 +7 位作者 斯烈钢 王建平 葛明峰 徐胜威 黄呈炜 高隆英 张旻 吴绍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1-644,共4页
为建立一种富集水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技术,本研究利用SVCV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通过对磁珠耦联抗体量的优化,确定该免疫磁珠有效富集SVCV的最低浓度,建立一种富集SVCV的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并联合荧光定量RT-PCR(RT-qPCR)技术... 为建立一种富集水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技术,本研究利用SVCV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通过对磁珠耦联抗体量的优化,确定该免疫磁珠有效富集SVCV的最低浓度,建立一种富集SVCV的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并联合荧光定量RT-PCR(RT-qPCR)技术对水中SVC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 mg磁珠与75μg SVCV多克隆抗体耦联时,耦联的抗体量最大,耦联率为98.48%;耦联后的免疫磁珠对SVCV(200μL,浓度为1.54×10^(6)拷贝/μL)的富集效率最高为91.56%。以该多克隆抗体量制备的免疫磁珠富集10倍倍比稀释的SVCV(3.54×10^(6)拷贝/μL~3.54×10^(3)拷贝/μL),以确定其有效富集SVCV的最低浓度。结果显示,1 mg免疫磁珠能够使200μL病毒液(3.54×10^(3)拷贝/μL)富集率达到61.58%。表明该免疫磁珠能够有效富集SVCV。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合RT-qPCR技术检测水样品中SVCV(浓度约为1.16×10^(4)拷贝/μL)的结果显示,免疫磁珠组富集SVCV核酸量是裸磁珠组富集SVCV核酸量的1.77×10^(3)倍,是未处理组富集SVCV核酸量的1.68×10^(3)倍,免疫磁珠组富集SVCV均极显著高于裸磁珠组和未处理组(P<0.01),裸磁珠组富集的SVCV与未处理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能够有效富集水中SVCV的方法,为SVCV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 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水样品
下载PDF
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赵倩 王俊贤 +5 位作者 高绪娜 张志焱 徐海燕 谷巍 王慧 单宝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2-107,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量。选用初始体重为(35±0.5)g的鲤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预饲14 d。以基础日粮为CK组,试...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鲤鱼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并确定其适宜的添加量。选用初始体重为(35±0.5)g的鲤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预饲14 d。以基础日粮为CK组,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1‰、0.5‰、1‰、2‰、3‰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饲料,饲养56 d后采样分析。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2‰、3‰组增重率(WGR)增加了23.01%、24.15%(P<0.05),特定生长率(SGR)增加了13.79%、14.37%(P<0.05),饲料系数(FCR)降低了18.09%、18.59%(P<0.05)。(2)与CK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鲤鱼的免疫指标,2‰、3‰组溶菌酶(LSZ)提高了47.9%、48.74%(P<0.05),免疫球蛋白M(IgM)提高了48.31%、49.44%(P<0.05),补体C3(C3)提高了39.61%、39.61%(P<0.05),碱性磷酸酶(AKP)提高了17.05%、17.44%(P<0.05),总蛋白(TP)提高了31.03%、30.38%(P<0.05)。(3)与CK组相比,饲料中添加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鲤鱼的抗氧化能力,2‰、3‰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提高了41.69%、41.36%(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提高了37.63%、45.71%(P<0.05),过氧化氢酶(CAT)提高了41.69%、41.36%(P<0.05),丙二醛(MDA)降低了22.71%、20.92%(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2‰、3‰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能够显著提高鲤鱼的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肝脏抗氧化能力。基于2‰、3‰添加量组各指标差异不显著,建议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的最佳添加剂量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复合微生态制剂 酵母培养物 酵母细胞壁 鲤鱼 生长性能 免疫指标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静水环境下草鱼幼鱼摆尾-滑行动力学研究
10
作者 胡晓 陈伟 +4 位作者 黄慧玲 张奔 杨国党 石小涛 龙泽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2-89,共8页
为研究静水环境下幼鱼摆尾-滑行时的推、阻力形成过程和鱼体周身流体作用机理,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草鱼幼鱼周身流场,计算了草鱼幼鱼周身由流体正压和流体负压产生的作用力... 为研究静水环境下幼鱼摆尾-滑行时的推、阻力形成过程和鱼体周身流体作用机理,以草鱼幼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研究对象,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草鱼幼鱼周身流场,计算了草鱼幼鱼周身由流体正压和流体负压产生的作用力,比较了草鱼幼鱼头、中、尾部产生的推、阻力占比和游泳效率。结果表明:摆尾阶段的幼鱼推力主要来源于流体负压;滑行阶段的幼鱼则主要依靠鱼体周身流体正压形成的推力推动自身前进。整个摆尾-滑行周期内,草鱼幼鱼尾部流体形成的推力占总推力的48.81%,是推力的主要产生部位,且尾部的平均游泳效率(77.28%±16.87%)要明显高于头部和中部;草鱼幼鱼中部集中的阻力最多,占总阻力的67.82%,是幼鱼的主要阻力形成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幼鱼 摆尾-滑行 推力 阻力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流体压力 游泳效率
下载PDF
红鲫胚胎发育过程中Sox8基因对壬基酚胁迫的响应
11
作者 张琼宇 彭娟 +1 位作者 田雨苏 孙远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9-1159,共11页
【目的】明确红鲫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8基因(Sox8)表达模式及壬基酚(NP)暴露对红鲫胚胎发育过程中Sox8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揭示NP胁迫下红鲫胚胎发育畸形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RACE克隆红鲫Sox8基因cDNA全长序列,通过P... 【目的】明确红鲫SRY相关高迁移率族盒蛋白8基因(Sox8)表达模式及壬基酚(NP)暴露对红鲫胚胎发育过程中Sox8基因表达的影响,为揭示NP胁迫下红鲫胚胎发育畸形的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RACE克隆红鲫Sox8基因cDNA全长序列,通过ProtParam、ProtScale、InterPro、PredictProtein、DeepTMHMM等在线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红鲫Sox8基因在各成体组织及不同胚胎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以及不同浓度NP暴露对红鲫胚胎期Sox8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红鲫Sox8基因c DNA序列全长2163 bp,其开放阅读框(ORF)1176bp,共编码391个氨基酸残基;红鲫SOX8蛋白相对分子量为43798.30Da,理论等电点(pI)为6.90,脂溶指数为49.92,不稳定指数为66.04,总平均亲水性指数(GRAVY)为-1.026,其N端含有Sox_N二聚化结构域和HMG-box结构域;基于SOX8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红鲫与鲫的亲缘关系最近。红鲫Sox8基因在各成体组织中广泛表达,以脑组织中的Sox8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下同);在红鲫胚胎发育过程中,Sox8基因的表达从受精后到14体节期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从21体节期开始Sox8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增高,直到孵化期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NP暴露能显著影响红鲫胚胎发育过程中Sox8基因的表达,特别是14体节期后的发育阶段,NP暴露主要是不同程度地激活Sox8基因表达。【结论】Sox8基因表达在红鲫成体中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NP暴露能显著影响红鲫胚胎发育过程中Sox8基因的表达,14体节期后Sox8基因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NP致畸红鲫胚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鲫 Sox8基因 壬基酚 胚胎发育 毒性 致畸
下载PDF
基于数值的鲫鱼游泳能力影响参数分析
12
作者 初文华 员庆 +2 位作者 郭慧琴 武树龙 张忠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5,共10页
鱼类游泳行为机理及游泳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目前鱼类仿生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取鲹科游动模式(carangiform)的典型—鲫鱼(crucian car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动网格技术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围绕运动参数、鱼体... 鱼类游泳行为机理及游泳能力的影响因素是目前鱼类仿生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取鲹科游动模式(carangiform)的典型—鲫鱼(crucian carp)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动网格技术结合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围绕运动参数、鱼体体型及游泳环境(壁面边界),以仿生鲫鱼到达动态稳定的巡游速度这一过程衡量鲫鱼游泳能力,对鲫鱼游泳能力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当摆动频率在0.07~5.50 Hz之间,摆幅系数在0.03~0.06之间,随着鱼体摆动频率和摆动幅度的增大,仿生鲫鱼获得动态稳定巡游速度的时间逐渐缩短,且巡航游速相应增加。将不同厚长比、体长的鲫鱼经过量化处理后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以相同的摆幅和摆频向前游动,厚长比与游泳速度呈负相关,当厚长比小于0.166,仿生鲫鱼可获得更快的游泳速度;体长方面,将仿生鱼的体长设置为L,仿生稚鱼可更快速地到达巡游阶段,但到达动态稳定的巡航游速较低,约为0.6L s^(–1),仿生幼鱼在加速阶段速度较快,巡游阶段与仿生成鱼的动态稳定巡航游速基本一致,约为1L s^(–1);鱼体在壁面附近游动所产生的壁面效应会导致游泳速度降低,且双侧壁面对仿生鲫鱼游泳速度的影响较单侧壁面更为显著,当鱼体距单侧壁面0.5L,距双侧壁面0.8L时将不受壁面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鱼类仿生学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自主游动 数值模拟 影响参数 壁面效应
下载PDF
草鱼MHCⅠα基因克隆及其多态性特征分析
13
作者 戴薇 汤井雪 +2 位作者 陈俊红 朱瑾雯 戴鼎震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4,共9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存在于脊椎动物染色体上、呈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群,与机体的抗病性密切关系。MHCⅠ类分子由α链和β_(2m)微球蛋白组成,α链呈高度多态性。为探究草鱼MHCⅠα基因的多态性特征,本研究对3个草鱼个体的MHCⅠ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存在于脊椎动物染色体上、呈高度多态性的基因群,与机体的抗病性密切关系。MHCⅠ类分子由α链和β_(2m)微球蛋白组成,α链呈高度多态性。为探究草鱼MHCⅠα基因的多态性特征,本研究对3个草鱼个体的MHCⅠα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并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比较草鱼与小鼠、牛和鸡的MHCⅠα基因多态性特征。结果:共获得了5条草鱼MHCⅠα基因型序列,其基因编码332个氨基酸,包括信号肽、α1、α2、α3和TM/CY区域。草鱼MHCⅠα基因的氨基酸变异位点主要分布在α1和α2区域,与小鼠、牛和鸡MHCⅠα基因肽结合区(PBR)空间结构相似,多态性位点分布在抗原递呈的关键部位α螺旋或β折叠上。草鱼MHCⅠα基因的进化受自然环境的负向选择作用,而其他3个物种的进化方式均为正向选择。此外,草鱼MHCⅠα基因与其他脊椎动物亲缘关系较远,单独构成进化树上一大分支,且个体间继续分化为不同的亚支。本研究从基因层面阐述了草鱼MHCⅠα基因多态性特征和分子进化规律,为进一步探究低等脊椎动物MHCⅠα基因的生物学特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MHCⅠα基因 多态性 α1和α2区域 肽结合区
下载PDF
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及其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14
作者 王淼 莫洁琳 +6 位作者 韦领英 莫航 杨世宇 衣萌萌 范梓健 张紫玥 卢迈新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研究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的影响,可为科学推广稻田金边鲤-罗非鱼混养模式提供基础。2021年5-10月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不同密度混养对种养系统环境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其中试验组内进行罗非鱼和金边... 研究罗非鱼混养对广西三江传统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的影响,可为科学推广稻田金边鲤-罗非鱼混养模式提供基础。2021年5-10月设置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研究不同密度混养对种养系统环境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其中试验组内进行罗非鱼和金边鲤的混养,对照组为鲤单养组。结果表明,金边鲤的生长未受到罗非鱼混养的影响;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水体中的主要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蓝菌门(Cyanobacteria),主要功能为化能异养和有氧化能异养;底泥中的主要菌群为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其次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蓝菌门,主要功能类群为甲烷生成和化能异养。罗非鱼高密度混养组稻田底泥中的总氮和硝酸盐氮含量有所下降,水体中Polynucleobacter等水质良好的指示物种相对丰度增加,罗非鱼混养对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环境及其菌群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 罗非鱼 水体 底泥 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苯并芘对鲤鱼胆囊的毒性效应及响应机制
15
作者 郝其睿 张植元 +4 位作者 王鹏 范泽 李晨辉 杨基先 王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3,共10页
为探讨苯并芘对鲤鱼胆囊的毒理机制,以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材料,采用15 d慢性毒性试验(苯并芘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5和0.25 mg/L),通过检测鲤鱼胆囊中苯并芘质量分数、抗氧化参数、转录应答及免疫基因表达。结果显示:胆囊组织... 为探讨苯并芘对鲤鱼胆囊的毒理机制,以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材料,采用15 d慢性毒性试验(苯并芘质量浓度分别为0、0.025和0.25 mg/L),通过检测鲤鱼胆囊中苯并芘质量分数、抗氧化参数、转录应答及免疫基因表达。结果显示:胆囊组织中的苯并芘质量分数积累随着苯并芘胁迫质量浓度显著升高,侧面反映了胆囊在解毒和排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B[a]P暴露后胆囊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浓度均升高,表明机体可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统以应对氧化应激;低质量浓度B[a]P暴露会引起鲤胆囊组织的免疫应答,激活Notch受体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细胞凋亡并消除自身组织中过多或异常的细胞;而高质量浓度B[a]P暴露会抑制RIG-I和Notch受体信号通路,引起胆囊免疫稳态失衡,细胞凋亡受到抑制,从而延长异常细胞的存活时间,并进一步激活免疫细胞,导致自身组织的损伤。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鲤胆囊细胞应对苯并芘暴露的可能自我保护机制,实现对水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早期预警及生态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芘 鲤鱼 胆囊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草鱼养殖池塘水温生态适宜度评价基准初探
16
作者 王寿兵 屈颖 +2 位作者 刘兴国 姜钇如 蔡桢杰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水温是决定池塘养殖鱼类能否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将水温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 水温是决定池塘养殖鱼类能否生存和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涉及水温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生理生态影响的研究结果,将水温对草鱼生长和生存的生态适宜度划分为5个等级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确定了5个生态适宜度等级期的温度(t)基准(范围):死亡期t≤2.0℃或t≥38.0℃;危险期t∈(2.0,4.0)℃或t∈[35.0,38.0)℃;影响期t∈[4.0~18.0)℃或t∈(33.0~35.0)℃;正常期t∈[18.0~26.0)℃或t∈(30.0~33.0]℃;最适期t∈[26.0~30.0]℃。研究结果可为广大养殖户开展池塘水温安全管理和生态适宜度调节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水温 生态适宜度 基准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行下花园口河段黄河鲤生态流量研究
17
作者 张尚弘 姜琪 +1 位作者 唐彩红 岳子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62,共12页
【目的】大坝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带来防洪减灾效益的同时,也给所在区域的水生生物栖息繁衍带来了一定影响,诊断关键水生生物的生态流量对大坝下游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为例,探讨了小浪... 【目的】大坝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带来防洪减灾效益的同时,也给所在区域的水生生物栖息繁衍带来了一定影响,诊断关键水生生物的生态流量对大坝下游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为例,探讨了小浪底水库运行下不同流量情景下的黄河鲤栖息地质量情况,并由此推求黄河鲤的生态流量。基于栖息地模拟法,通过构建耦合栖息地适宜度模型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了黄河鲤鱼苗期、亲鱼期的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空间分布,分别建立了黄河鲤两个生命阶段流量与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关系曲线。【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流量的增大,黄河鲤不同生命阶段的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空间分布及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呈现先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结论】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的最小生态流量为1 150 m~3/s,适宜生态流量为1 450 m~3/s,最适宜生态流量为3 000 m~3/s,研究成果加深了对大流量情景下黄河鲤栖息地质量的认识,对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栖息地模型 黄河流域 黄河鲤 小浪底水库
下载PDF
不同脂肪源对草鱼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仲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2,共4页
本试验将不同脂肪源添加到草鱼日常饲料中,研究对其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50尾草鱼平均分为5组,分别添加鱼油、猪油、豆油、玉米油和混合油为脂肪源,试验为期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脂肪源... 本试验将不同脂肪源添加到草鱼日常饲料中,研究对其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450尾草鱼平均分为5组,分别添加鱼油、猪油、豆油、玉米油和混合油为脂肪源,试验为期30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脂肪源对草鱼末重、增重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添加玉米油为脂肪源的试验组对提高草鱼生长性能效果最显著,草鱼平均增重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2.23%(P <0.05);其次,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种类的脂肪源对草鱼鱼体营养成分也有显著影响(P <0.05),添加玉米油脂肪源的试验组肌肉蛋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显著,比对照组显著提高7.16%(P <0.05)。最后,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脂肪源对草鱼血清中IgA、IgG、IgM等免疫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 <0.05),其中添加玉米油脂肪源的试验组血清免疫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最显著,IgA、IgG、IgM分别提高了17.7%、20.9%和36.8%(P <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5%玉米油作为脂肪源,对草鱼的促生长效果最显著,可使草鱼的增重及鱼体肌肉蛋白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源 草鱼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绿茶和甘草对鲢鱼脱腥的效果研究及工艺优化
19
作者 张喜才 王焱 +2 位作者 胡俊丽 徐祥慧 柴秋菊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0-46,54,共8页
分别利用绿茶、甘草提取液对鲢鱼进行脱腥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绿茶处理组、甘草处理组对鲢鱼的脱腥效果,经腥度评价、电子鼻测定,二者都具有脱腥效果,绿茶处理脱腥效果更好。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在绿茶溶液浓度2%,脱腥时间40min,脱腥... 分别利用绿茶、甘草提取液对鲢鱼进行脱腥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绿茶处理组、甘草处理组对鲢鱼的脱腥效果,经腥度评价、电子鼻测定,二者都具有脱腥效果,绿茶处理脱腥效果更好。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在绿茶溶液浓度2%,脱腥时间40min,脱腥温度30℃时脱腥效果最好;同时蒸馏萃取提取鲢鱼及脱腥后鲢鱼的气味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鲢鱼脱腥前后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显示绿茶脱腥液脱腥后其挥发性腥味物质明显减少。绿茶脱腥无安全风险,为提高鲢鱼的加工利用价值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绿茶 甘草 脱腥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霉鱼源清酒乳杆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在霉鱼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金秀 尹红梅 +5 位作者 张权 尹紫冉 宁舒娴 张露 温庆辉 涂宗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2,I0003,I0004,共9页
从传统霉鱼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清酒乳杆菌,并命名为1-3,在MRS液体培养基中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8,温度25℃。该菌可耐受0.10 g/mL NaCl,对沙雷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具有抑制作用。为探究该菌株纯种发酵生产霉鱼的可行性... 从传统霉鱼中分离筛选到一株清酒乳杆菌,并命名为1-3,在MRS液体培养基中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 8,温度25℃。该菌可耐受0.10 g/mL NaCl,对沙雷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具有抑制作用。为探究该菌株纯种发酵生产霉鱼的可行性,将该菌株应用于接种发酵霉鱼,其色泽和质构与自然发酵霉鱼无显著性差异。电子鼻结果表明,接种发酵比自然发酵霉鱼对硫化物响应度高,对甲基类的响应度低。自然发酵与接种发酵霉鱼中分别检出41种和5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自然发酵霉鱼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接种发酵霉鱼;接种发酵霉鱼中挥发性物质以芳香类为主,为(35.23±0.98)%;其酯类物质更为丰富。菌株1-3接种发酵霉鱼各类风味物质较为均衡,造就霉鱼酯香、甜香等多层次风味特征,该菌株具有进一步工业化生产纯种发酵霉鱼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鱼 清酒乳杆菌 分离鉴定 接种发酵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