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8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主动脉联合常规一站式胸痛三联CTA检查在急性胸痛患者诊疗中的价值
1
作者 屈婷婷 曹乐 +5 位作者 李雅楠 陈丽虹 樊钢练 程燕南 郭银霞 郭建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联合常规胸痛三联CT血管成像(triple rule-out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TRO-CTA)检查在急性胸痛患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1 482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414例患者接受传统的TRO-CTA扫描,1 068例患...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联合常规胸痛三联CT血管成像(triple rule-out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TRO-CTA)检查在急性胸痛患者检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1 482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414例患者接受传统的TRO-CTA扫描,1 068例患者在临床医师的要求下接受包括腹主动脉的TRO-CTA扫描(TRO-CTAwAA)。两组患者主动脉期的扫描范围不同:常规TRO-CTA只扫描胸主动脉,TRO-CTAwAA扫描整个主动脉,其余所有的扫描参数均相同。采用卡方检验对两组主动脉主要血管异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穿透性溃疡、壁内血肿、血管闭塞和血栓形成)的检出率进行比较。采用方差分析(ANOVA)对两组辐射剂量(CTDIvol和DLP)和扫描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TRO-CTAwAA组的主动脉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TRO-CTA组(35.1%vs. 4.8%,P<0.001)。在TRO-CTAwAA组中,有26.5%的血管异常在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上均可检出,另外8.6%只发生在腹主动脉上。两组间辐射剂量相比,TRO-CTAwAA组的总DLP明显高于常规TRO-CTA(P<0.001)。两组扫描时间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10)。结论 腹主动脉联合常规TRO-CTA检查,可显著提高急性胸痛患者主动脉血管异常的检出率,不增加检查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一站式胸痛三联cta 腹主动脉cta 检查流程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中KV值与体质量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邹才盛 梁萍 +6 位作者 陈更瑞 叶佳国 王贤坤 夏世豪 高官华 胡宗宇 陈小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93-95,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低管电压扫描在冠脉CTA成像技术中KV值与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根据KV值不同分为三组:A组120 KV(45例);B组100 KV(45例);C组80 KV(30例)。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低管电压扫描在冠脉CTA成像技术中KV值与体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疑似为冠状动脉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根据KV值不同分为三组:A组120 KV(45例);B组100 KV(45例);C组80 KV(30例)。并将各组患者按体质量不同分为分为<70 kg、70~85kg、>85kg三个级别,C组不设>85kg级别。所有患者使用的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 mgI/m1)。比较各组各个体质量级别的图像质量和有效辐射剂量。结果除80KV组70~85kg级别出现2分外,其余各组各级别患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3分,A、B组中>85kg级别和C组70~85kg级别评分较低,与其他组评分差别明显。同样是≤70 kg体质量患者在不同KV组其血管CT值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同样是70~85kg体质量级别患者在不同KV组其血管CT值差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同样是>85kg体质量级别患者在不同KV组其血管CT值差异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B组>85kg级别和C组70~85kg级别的SNR和CNR均较其他组降低,图像质量较差。同样<70 kg级别在100KV组比120KV组ED减少42.4%,80KV组比120KV组减少68.3%(P<0.001);同样是70~85kg级别在100KV组比在120KV组的ED减少40.4%,在80KV组比在120组ED减少68.3%(P<0.001);同样是>85kg级别在100KV组的ED比在120KV组减少40.8%(P<0.001)。结论在冠状动脉CTA成像,体质量≤70 kg的患者应用80 KV剂量、体质量70~85kg的患者应用100 KV剂量可获得与120 KV剂量相当的图像质量,而且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冠状动脉cta 人体质量指数 辐射剂量 图像处理 管电压
下载PDF
动态CTA结合CTP成像对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脑血流量改变的评价
3
作者 王莉娜 王向辉 +4 位作者 杨月娥 雍敏 杨立国 李野 毕纯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23-1027,共5页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造影(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在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脑血流量改变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8—2023-08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先兆症状分为MA组(32例)和MoA组(28... 目的分析动态CT血管造影(CTA)结合CT灌注成像(CTP)在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改变及脑血流量改变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08—2023-08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0例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存在先兆症状分为MA组(32例)和MoA组(28例),所有患者在偏头痛症状消失3 d后的非发作期(对照组)再次进行颅脑动态CTA与CTP检查,并与发作期进行对比,比较MA组、MoA组血管痉挛、血流量异常发生率、rCBF变化情况及不同脑叶镜像ROI区血流量AI值。结果MA组患者的血管痉挛发生率31.25%,rCBF增加发生率59.38%,均高于MoA组的7.14%、17.86%,rCBF减少的发生率25.00%,低于MoA组的6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头痛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组、MoA组与对照组额叶、颞叶、枕叶、小脑、顶叶等不同脑叶镜像ROI区血流量AI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结合CTP检查能够较好地评价偏头痛患者血管形态学及脑血流量改变,可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动态CT血管造影 CT灌注成像 血管形态学 脑血流量
下载PDF
3D-Slicer重建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4
作者 苏慧 黄舒心 +4 位作者 吴玥 姬将 文萌萌 薛晓娟 肖新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 探究基于3D-Slicer后处理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57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CTA影像资料,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并与放射科... 目的 探究基于3D-Slicer后处理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57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术后CTA影像资料,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及最大密度投影重组(MIP),并与放射科工作站处理结果进行定性、定量对比,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57例患者69个动脉瘤共夹闭63个,术后CTA除5例图像质量不佳,余均可轻清晰显示瘤夹位置、残余瘤体、载瘤动脉瘤通畅性;术后CTA见2例夹闭不全,2例新发动脉瘤,9例血管广泛痉挛显影浅淡;脑出血3例,脑积水5例,脑梗死1例,以上结果与放射科工作站一致。两种方法重建3D-CTA对于夹闭后载瘤动脉瘤管径大小呈现无统计学差异,且一致性高。结论 3D-Slicer软件对于夹闭术后CTA的图像后处理结果令人满意,可作为一种备选的工具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血管造影术 图像后处理 3D-Slicer
下载PDF
IQon光谱CT冠状动脉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5
作者 陈钦 李华灿 +3 位作者 郑春红 金佳熙 苏煜敏 许杨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IQon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包括斑块性质、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方面。方法于2021年1—12月采用IQon光谱CT多参数成像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进... 目的探讨IQon光谱计算机断层扫描(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包括斑块性质、心肌缺血、心肌纤维化等方面。方法于2021年1—12月采用IQon光谱CT多参数成像对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进行检查,其中50例健康体验者为正常组,50例为疑似冠心病组。对所有受试者行光谱冠状动脉平扫检查,并进行钙化评分。对疑似冠心病组受试者注入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并通过后处理软件获得虚拟平扫图像、有效原子序数图、碘密度图、多期相心肌碘密度图和延迟扫描心肌图像。对各种图像进行分析,评价其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并计算最佳碘密度阈值。结果普通平扫和虚拟平扫所得钙化评分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71)。有效原子序数图能够区分钙化和非钙化斑块,碘密度图能够反映斑块内碘分布。多期相心肌碘密度图能够显示心肌灌注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碘密度阈值为30 HU时,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4%。结论IQon光谱CT冠状动脉CTA多参数成像对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提供综合的解剖和功能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on光谱CT 冠状动脉cta 多参数成像 冠心病
下载PDF
CICARE沟通模式在提升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认知水平和图像质量中的作用分析
6
作者 刘茜 晁智晗 杨铁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112-117,共6页
目的: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提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认知水平和图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96例患者,2022年3—8月收治的患者为常规组(n=47),2022年9月—2... 目的:分析CICARE沟通模式在提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认知水平和图像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96例患者,2022年3—8月收治的患者为常规组(n=47),2022年9月—2023年3月收治的患者为研究组(n=49)。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沟通模式,研究组采用标准化的CICARE沟通模式。比较两组CTA检查认知水平、检查时间、图像质量、满意度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CTA检查目的、检查流程、检查时正确体位、检查时正确呼吸、注意事项、配合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检查前准备时间、实际检查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1、2级图像质量比例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非常满意的比例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CICARE沟通模式可明显提升患者对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认知水平,有效提高图像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ARE沟通模式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认知水平 图像质量
下载PDF
第3代双源CT-Turbo-Flash扫描模式下高心率CCTA成像可行性分析
7
作者 李郑 焦志云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0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第3代西门子CT Turbo Flash扫描模式下行高心率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CCTA检查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第... 目的:探讨分析第3代西门子CT Turbo Flash扫描模式下行高心率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于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CCTA检查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第3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Turbo Flash模式扫描,B组采用第3代双源CT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模式扫描,评估两组图像主动脉根部(AR)、左冠状动脉主干(LM)、右冠状动脉(RCA)CT值、图像信噪比(SNR)、图像对比噪声比(CNR),以及CT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组AR、LM、RCA图像的CT值、SNR和CNR以及LAD图像的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AD图像的SNR、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ED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心率患者于Turbo Flash扫描模式下行CCTA检查的图像质量基本可用于冠状动脉评价,且辐射剂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a Turbo Flash扫描模式 双源CT 图像质量
下载PDF
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检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宋福遥 刘巧林 《影像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究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检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患者29例,低剂量对比剂患者30例),所有数据均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 目的:探究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检查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使用常规剂量对比剂患者29例,低剂量对比剂患者30例),所有数据均在后处理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 planar reformatting,MRP)、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和容积重现(volume rendering,VR)后处理,由两名高年资(副主任职称以上)医生采用双盲法行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并在工作站分析患者肺动脉CTA图像中肺动脉干及两下肺动脉CT值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进行客观评价。结果: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图像质量在主观评估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肺动脉干、两下肺动脉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肺静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无差别。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无明显差异,客观评估无统计学意义,并且肺动脉栓子检出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无影响,且所用造影剂剂量较少,故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在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有效降低了对比剂的使用量,为临床医师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cta 诊断 低剂量对比剂 CT
下载PDF
CTA随诊左肾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1例
9
作者 杨桐立 孙喜霞 +3 位作者 王照谦 杨志强 贾崇富 王浩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0期185-186,共2页
患者男,55岁。因“左侧腰腹部胀痛3个月加重1月余”入院。无高血压及手术、外伤史。外院腹部CT平扫示左肾占位性病变。查体:体温36.2℃,血压134/88mmHg,左上腹可触及8.0cm×8.0cm包块,质韧、有压痛,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等尿路刺... 患者男,55岁。因“左侧腰腹部胀痛3个月加重1月余”入院。无高血压及手术、外伤史。外院腹部CT平扫示左肾占位性病变。查体:体温36.2℃,血压134/88mmHg,左上腹可触及8.0cm×8.0cm包块,质韧、有压痛,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34×10~9/L、肌酐68μmol/L、尿素6.9mmol/L,尿常规、肿瘤标志物及免疫系统指标未见异常。腹部彩超示左肾混合性占位,余泌尿系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动脉瘤 肾动脉
下载PDF
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10
作者 李淑琴 武皎洁 +3 位作者 周君婕 魏永明 许振良 杨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6,共10页
为探究三醋酸纤维素(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的吸附性能,以CTA中空纤维膜为基膜,通过水解、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活化、接枝1,6-己二胺(HMDA)作为间隔臂对膜表面进行改性,然后以亚氨基二乙酸(IDA)为配基,螯合Cu^(2+)制备了改... 为探究三醋酸纤维素(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的吸附性能,以CTA中空纤维膜为基膜,通过水解、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交联活化、接枝1,6-己二胺(HMDA)作为间隔臂对膜表面进行改性,然后以亚氨基二乙酸(IDA)为配基,螯合Cu^(2+)制备了改性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对于γ-球蛋白的静态吸附研究表明:当吸附液γ-球蛋白质量浓度为1 mg/mL、离子浓度为0.2 mol/L和pH=8时,有最大静态吸附容量2.4 mg/cm^(3).且其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对于γ-球蛋白的动态吸附研究表明:在实验研究的范围内,不同流速下的穿透曲线都呈现出类似“S”型,流速并不影响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上γ-球蛋白的结合能力;γ-球蛋白的动态吸附容量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cta中空纤维亲和色谱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下载PDF
基于腹部CTA腹腔干正中弓状韧带压迫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11
作者 李晶晶 龚沈初 尹剑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4-428,434,共6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正中弓状韧带(median arcuate ligament,MAL)引起腹腔干(celiacartery,CA)压迫的流行病学、解剖学特征。方法测量MAL和CA起始位置及两者距离;CA受压程度,腹腔干主动脉角(angleofemergence,AE)及腹腔干折角(foldangle,FA)... 目的回顾性研究正中弓状韧带(median arcuate ligament,MAL)引起腹腔干(celiacartery,CA)压迫的流行病学、解剖学特征。方法测量MAL和CA起始位置及两者距离;CA受压程度,腹腔干主动脉角(angleofemergence,AE)及腹腔干折角(foldangle,FA)。分析MAL引起CA压迫的解剖学特征与基线特征。结果MAL和CA椎体起始水平与BMI呈负相关。MAL/CA重叠组与非重叠组在BMI、MAL、CA椎体起始位置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FA与BMI相关。MAL引起CA压迫占9.7%,其中符合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median arcuate ligament syndrome,MALS)占4.6%。BMI、AE、FA的差异在腹腔干压迫组与非压迫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为MALS的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诊治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弓状韧带综合征 腹腔干压迫 腹部cta 影像解剖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分析头颈部CTA的应用价值研究
12
作者 韦家旭 所世腾 +3 位作者 李传争 唐强强 郭鹏 王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159-161,共3页
目的以有创动脉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参考标准,通过与手动后处理法比较,探讨在头颈部C 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后处理过程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AI)辅助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 目的以有创动脉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参考标准,通过与手动后处理法比较,探讨在头颈部C 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后处理过程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AI)辅助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9月在本院行头颈动脉CTA并于1月内行头颈动脉造影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男30例,女12例,平均年龄(67±10.9)岁。通过与手工法图像后处理进行比较,评价AI法后处理的工作效率、VR图像质量、标准符合率以及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对42例患者的84条双侧颈动脉进行分析,人工智能平均完成时间为(1.23±0.17)min,比手工方法(7.95±2.42)min缩短约6.72min,平均时间增益率为84%。人工智能获得的VR图像质量与一般图像质量之比分别为88.1%(37/42)和9.5%(4/42),手动方法获得的VR图像质量与一般图像质量之比分别为19.0%(8/42)和69.0%(29/42)。两种方法获得的V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DSA为“金标准”,其中正常33根,闭塞10根,狭窄41根;在检测闭塞上手工和AI测量准确率均100%,狭窄率手工及人工智能测量结果分别为49.7%±20.9%、51.9%±26.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4),组内相关系数为0.879;结论基于图像分割技术对头颈部CTA血管成像进行后处理,可以显著缩短后处理时间,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此外,VR后处理的图像质量优于手工方法,诊断血管闭塞和狭窄的准确性与手工方法相当,可以更好地辅助影像医生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头颈cta CT血管成像 图像后处理
下载PDF
基于CTA数据后处理对颈内动脉狭窄处血流动力学特点的研究
13
作者 孙玉玺 程哲 +2 位作者 陈硕硕 巢青 束汉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547-551,共5页
目的 基于头颈部CTA影像数据建立计算流体力学(CF)仿真模型,研究颈内动脉狭窄处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1-05—2023-03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运用脑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对颈动脉及颈内动脉进行3D模... 目的 基于头颈部CTA影像数据建立计算流体力学(CF)仿真模型,研究颈内动脉狭窄处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21-05—2023-03符合纳入标准的30例患者,运用脑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对颈动脉及颈内动脉进行3D模型重建,并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测量及统计,测得颈内动脉狭窄处的壁面剪切应力(WSS)、时间平均壁面剪切应力(TAWSS)、震荡剪切指数(OSI)、相对滞留时间(RRT)并分析各项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差异性。结果 颈内动脉狭窄区域的WSS、TAWSS、OSI、RRT分别为58.669 3(43.882 0,65.979 2)、18.695 8(14.973 8,25.534 6)、0.074 6(0.063 3,0.085 4)、0.092 3(0.082 2,0.109 6),正常侧WSS、TAWSS、OSI、RRT分别为15.215 3(9.039 7,25.117 2)、5.138 2(3.373 4,6.139 9)、0.122 7(0.099 7,0.151 2)、0.712 3(0.519 0,0.821 7)。颈内动脉狭窄处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分别为1.925 9±0.125 5、4.374 1±0.277 9,正常侧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分别为0.992 6±0.074 7、6.190 7±0.260 9。狭窄区域的WSS、TAWSS明显增大,OSI和RRT相对较小,血流速度明显增大,同时伴随较小的血流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动脉狭窄处的血流动力学因素较正常侧发生明显变化,可通过CFD仿真模拟分析方法评估血流动力学因素变化程度,帮助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危险程度,辅助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头颈部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在学龄儿童心脏CTA中的应用
14
作者 谢汉民 张若仙 +2 位作者 李悦龙 刘永熙 黄育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辐射剂量在学龄儿童心脏CTA检查中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7例学龄儿童心脏CTA检查的影像资料,手工勾勒中心层面轮廓作为感兴趣区(ROI),... 目的比较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与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SSDE)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辐射剂量在学龄儿童心脏CTA检查中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7例学龄儿童心脏CTA检查的影像资料,手工勾勒中心层面轮廓作为感兴趣区(ROI),测量ROI的平均最大左右径(LAT)、CT值(CT_(ROI))、面积(A_(ROI))。依据LAT进行分组:A组LAT<22cm,33例;B组22cm≤LAT<25cm,26例;C组25cm≤LAT<30cm,18例。记录并计算转换因子F_(DW)和SSDE_(Dw),分析CTDI_(vol)与SSDE_(Dw)的差异,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性别、年龄、AROI和LAT与SSDEDW的相关性。结果A、B、C组SSDEDw较CTDIvol分别高197.37%、192.01%、187.68%,各组间CTDIvol与SSDEDw均存在差异(P<0.05)。LAT与SSDEDw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性别、年龄、AROI与SSDEDw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SSDE_(Dw)相比CTDI_(vol)评估学龄儿童心脏CTA辐射剂量更为准确。LAT与SSDE_(Dw)呈正线性相关关系,LAT每增加1cm,SSDE_(Dw)增加0.44M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CT剂量指数 心脏cta 学龄儿童 体型特异性剂量估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形态学特征及CTA在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15
作者 王倩 石士奎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03-510,共8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及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通过西门子64排128层螺旋CT及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实施CTA检查及DSA检查。统计分析本组患者瘤体破裂情况、不同瘤体破裂情况者形态学特征,并分析颅内动脉瘤瘤体破裂影响因素。结果:本组82例颈动脉患者瘤体破裂率为74.39%(61/82)、瘤体未破裂率为25.61%(21/82);瘤体破裂者子囊数目(60.66%)、面积比、SR、AR、瘤体长度大于瘤体未破裂者,瘤体破裂者动脉瘤单发情况(91.80%)、动脉瘤分布位置与瘤体未破裂者比较无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面积比、SR、AR、瘤体长度均是导致颅内动脉瘤瘤体破裂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通过CTA检查可明确颅内动脉瘤患者瘤体形态学特征,评估瘤体破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形态学特征 颅内动脉瘤 破裂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不同触发阈值对肺动脉CTA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永胜 杨磊清 +6 位作者 杨怡帆 裴青霞 王晨思 鲁梦云 何俊林 陈文静 田香宝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触发阈值对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63例,年龄在37~93岁,平均年龄为64.28岁。根据触发... 目的:研究不同触发阈值对肺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2021年12月至2023年4月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63例,年龄在37~93岁,平均年龄为64.28岁。根据触发阈值不同分成3组,将患者分配到A、B、C3组,A组触发阈值为120 HU共38例、B组触发阈值为200 HU共37例、C组触发阈值为250 HU共37例,3组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比较3组间的上腔静脉、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右肺静脉的CT值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3组间肺动脉主干及左右肺动脉CT值无统计学差异,上腔静脉、右肺静脉CT值有统计学差异;3组间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有统计学差异;两名医师间对所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的一致性结果为高度一致,Kappa=0.78。结论:肺动脉CTA触发阈值在200 HU,2 s后启动扫描时,既能保证肺动脉主干CT值的浓度,满足临床诊断,又保证对比剂充分的灌注到5~6级分支,上腔静脉潴留少,肺静脉显影淡,肺动脉CTA的图像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cta 触发阈值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基于CTA影像组学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价值
17
作者 王玙璠 陈艾琪 +3 位作者 谭诗琪 杜小萌 李想 马宜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CTA影像组学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71例,破裂动脉瘤73例。使用达尔文科研平台在经全脑血管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 目的 探讨基于CTA影像组学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未破裂动脉瘤71例,破裂动脉瘤73例。使用达尔文科研平台在经全脑血管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图像上手动勾画感兴趣区,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分析。将患者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100)和测试集(n=44),从每个动脉瘤中自动计算出1316个影像组学特征,进而筛选出最重要的分类特征去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对训练集及测试集进行评估,从而比较未破裂动脉瘤及破裂动脉瘤之间的差异。结果 通过最大绝对值归一化、最优特征筛选百分比及SVM筛选出14个影像组学特征用于建立模型。CTA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表现良好(AUC分别为0.87(95%置信区间CI:0.78和0.83(95%置信区间CI:0.63,1),P<0.05)。结论 基于CTA影像组学构建模在预测动脉瘤破裂风险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影像组学 cta
下载PDF
CT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赵岩 孙书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评价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3例疑似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进行了CTA与DSA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CTA的诊断效果。结果... 目的评价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3例疑似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患者均进行了CTA与DSA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价CTA的诊断效果。结果DSA共诊断出51个颅内动脉瘤,CTA诊出颅内动脉瘤49个,符合率为96.08%;两者检出动脉瘤瘤颈宽度与瘤体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诊断,CTA与DSA诊断有较高的一致性,且相对无创,可作为筛查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诊断 DSA诊断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19
作者 赵岩 孙书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 在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分析CTA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91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进行DS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及CTA冠... 目的 在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分析CTA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91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进行DS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及CTA冠状动脉检查。针对患者的检查结果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图像质量以及两种诊断方式的相似度。结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CTA以及DSA两种诊断方式图像质量整体较高,诊断结果相似度较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A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诊断 冠状动脉狭窄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前列腺动脉CTA与C臂3D-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20
作者 林宇佳 曾国斌 +5 位作者 廖政贤 廖立安 张国栋 张文 吴兴华 韩淑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比较前列腺动脉(PA)的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检查与C臂三维重建计算机断层扫描(3D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行超选择性PAE的39例患者(前... 目的:比较前列腺动脉(PA)的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检查与C臂三维重建计算机断层扫描(3DCT)血管成像技术在前列腺动脉栓塞术(PA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梅州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行超选择性PAE的39例患者(前列腺增生17例,前列腺癌22例)的术前PA的CTA检查及术中C臂3D-CT血管成像的影像资料,分为CTA组及3D-CT组。分别对CTA、3D-CT检查出的PA起源、数目及走行判定的准确性进行分析,以超选至PA的DSA造影为标准,评估两种前列腺动脉成像技术对PAE的指导价值。结果:在39例患者的78侧髂内动脉中共超选95支PA并经DSA造影证实,其中CTA共诊断出75支PA,诊出率为78.9%,3D-CT共诊断出92支PA,诊出率为9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6,P<0.05)。其中3侧髂内动脉共3支CTA诊断为PA,而3D-CT排除为PA。5侧髂内动脉共5支PA CTA未能显示,而3D-CT可显示;9侧髂内动脉共11支PA:CTA仅能诊断出其起源于髂内动脉,而3D-CT可明确其具体起源位置。CTA对大于0.625 mm的PA可以清楚显示其走行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而3D-CT可以显示小于0.625 mm的PA的走行情况并显示前列腺组织的染色及有无周围组织器官的染色情况。结论:C臂3D-CT相比于前列腺动脉CTA在PAE术中能更清楚地显示PA的起源、数目及其走行关系,能更好地指导PAE,而术前CTA作为无创检查亦能为术者提供PA及其周围血管的解剖,为术前PAE评估提供了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动脉栓塞术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cta C臂3D-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