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盐城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及EV71和CVA16型肠道病毒VP1基因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国清 李春香 +4 位作者 王瑶 李峰 徐士林 李长城 邵荣标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6期647-650,共4页
目的了解2016年盐城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谱分布特征,并对鉴定为EV71、CVA16型肠道病毒VP1基因进行分子进化特征分析。方法收集疑似手足口病咽肛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通用、EV71和CVA16型肠道病毒核酸,以RT-PCR法扩增... 目的了解2016年盐城市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病原谱分布特征,并对鉴定为EV71、CVA16型肠道病毒VP1基因进行分子进化特征分析。方法收集疑似手足口病咽肛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检测通用、EV71和CVA16型肠道病毒核酸,以RT-PCR法扩增其VP1基因全长编码区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MegAlign、mafft、MEGA等软件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及基因种系进化特征分析。结果 2016年盐城市共收集疑似手足口病标本504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65份,阳性率32.74%,EV71型、CVA16型、其他型别分别占4.37%、6.94%、21.43%。对EV71、CVA16型肠道病毒遗传进化树分析显示,盐城地区EV71和CVA16代表株分别属于C4a、B1b基因亚群进化分支,未发生基因亚群的转换,在各自进化分支中形成3条传播主链,远离各自原型株。结论 2016年盐城市手足病病原谱为多种基因型的肠道病毒共同流行。其他肠道病毒为优势病原体,EV71和CVA16仍占有一定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 cva16 VP1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婴幼儿人群中CVA16中和抗体与CVA16手足口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毛群颖 高帆 +5 位作者 卞莲莲 胡亚林 姚昕 鲁卫卫 李秀玲 梁争论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7年第6期61-66,共6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中和抗体对CVA16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预防作用。方法随访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江苏省180名婴幼儿人群(6~<36月龄),主动监测CVA16-HFMD,分别采... 目的分析婴幼儿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中和抗体对CVA16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的预防作用。方法随访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江苏省180名婴幼儿人群(6~<36月龄),主动监测CVA16-HFMD,分别采集0 d、2个月、8个月和24个月的系列血样,并检测其CVA16中和抗体。结果该人群在随访93.9~141 d期间发生了1起CVA16流行,共报告10例CVA16引起的HFMD。中和抗体结果显示,在CVA16流行前(2个月)CVA16中和抗体阴性的153例中,共有10例确诊为CVA16-HFMD(6.5%),49例在流行后(8个月)出现中和抗体阳转(阳转率为32.0%)。而在流行前CVA16中和抗体阳性的27例中,无1例患CVA16-HFMD,8例流行后呈中和抗体4倍及以上升高,占31.7%。10例CVA16-HFMD患者在流行后中和抗体均出现明显升高,较流行前平均升高51.71倍。结论婴幼儿人群中的CVA16中和抗体,可预防CVA16感染导致的HF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A组16 中和抗体 相关性
下载PDF
广西健康幼托儿童EV71和CVA16血清抗体水平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燕 蒋敏 +2 位作者 张艳艳 林威 农光民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7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都安、平果地区健康幼托儿童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状况,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幼托机构健康儿童135例静脉血标本,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IgM和IgG抗体,对检...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都安、平果地区健康幼托儿童肠道病毒隐性感染状况,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幼托机构健康儿童135例静脉血标本,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IgM和IgG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5例健康幼托儿童血样中EV71 IgM抗体阳性3例(2.22%),CVA16 IgM抗体阳性12例(8.89%),EV71 IgG抗体阳性110例(81.48%),CVA16 IgG抗体阳性112例(82.96%)。女童EV71 IgM、IgG阳性率分别为0.00%,86.76%,男童的EV71 IgM、IgG阳性率分别为4.48%,76.12%;女童CVA16 IgM、IgG阳性率分别为0.00%,86.76%,男童的CVA16 IgM、IgG阳性率分别为4.48%,76.12%,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病毒EV71和CVA16的隐性感染在健康幼托儿童中较为普遍,学龄前儿童是感染高风险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隐性感染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
下载PDF
一株CVA16病毒的基因型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淑敏 屈三甫 吕颂雅 《生物化工》 2021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通过构建进化树对一株CVA16病毒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将临床样本接种到Vero细胞上进行分离、扩增,提取基因组,对VP1基因进行测序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接种CVA16的Vero细胞发生病变,成功分离该病毒株,根据VP1序列构建进化树,进化树显... 目的:通过构建进化树对一株CVA16病毒进行基因分型。方法:将临床样本接种到Vero细胞上进行分离、扩增,提取基因组,对VP1基因进行测序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接种CVA16的Vero细胞发生病变,成功分离该病毒株,根据VP1序列构建进化树,进化树显示该毒株为CVA16 B1b型毒株。结论:本鉴定结果为CVA16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和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a16病毒 手足口病 进化分析
下载PDF
Replication Kinetics of Coxsackievirus A16 in Human Rhabdomyosarcoma Cells 被引量:3
5
作者 Jun Jin Mingming Han +3 位作者 Lin Xu Dong An Wei Kong Chunlai Jiang 《Virologica Sinica》 CAS CSCD 2012年第4期221-227,共7页
Coxsackievirus A16(CVA16),together with enterovirus type 71(EV71),is responsible for most cases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 worldwide.Rece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ecombination between CVA16 and EV71,and ... Coxsackievirus A16(CVA16),together with enterovirus type 71(EV71),is responsible for most cases of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 worldwide.Recent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recombination between CVA16 and EV71,and the co-circulation of these two viruses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of HFMD cas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few years.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virology,epidemiology,virus-host interactions and host pathogenesis of CVA16.In this study,we describe the viral kinetics of CVA16 in human rhabdomyosarcoma(RD) cells by analyzing the cytopathic effect(CPE),viral RNA replication,viral protein expression,viral RNA package and viral particle secretion in RD cells.We show that CVA16 appears to first attach,uncoat and enter into the host cell after adsorption for 1 h.Later on,CVA16 undergoes rapid replication from 3 to 6 h at MOI 1 and until 9 h at MOI 0.1.At MOI 0.1,CVA16 initiates a secondary infection as the virions were secreted before 9 h p.i.CPE was observed after 12 h p.i.,and viral antigen was first detected at 6 h p.i.at MOI 1 and at 9 h p.i.at MOI 0.1.Thus,our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CVA16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ultimately control infections with this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sackievirus A16 (cva16)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Viral kinetics QRT-PCR Western blotting
下载PDF
柯萨奇A组16型对不同细胞的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永菲 于伟 朱晓伟 《实验动物科学》 2018年第6期57-61,共5页
目的细胞是进行病毒分离时常被选用的基质,为了分离肠道病毒CVA16型,我们选取了两种细胞,从中筛选出肠道病毒CVA16型的最敏感细胞。方法将20份样本通过核酸检测确定其中的CVA16型阳性样本,通过对比RD、VERO这两种细胞的分离效果来比较... 目的细胞是进行病毒分离时常被选用的基质,为了分离肠道病毒CVA16型,我们选取了两种细胞,从中筛选出肠道病毒CVA16型的最敏感细胞。方法将20份样本通过核酸检测确定其中的CVA16型阳性样本,通过对比RD、VERO这两种细胞的分离效果来比较细胞的敏感性。结果核酸检测20份样本中确定9份样本为CVA16型,9份样本在RD细胞中分离出6株毒株,在VERO细胞中分离出8株毒株。结论 CVA16型对VERO细胞的敏感性高于RD细胞,实验中分离CVA16型应首选VERO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a16 病毒分离 敏感性
下载PDF
人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B细胞线性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柳莺 祝苗 +1 位作者 戎浩 董长征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9年第2期54-60,共7页
发展了人肠道病毒B细胞线性表位(简称线性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算法,系统性地预测和比较了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A16,CVA16)的线性表位.结果显示:EV71和CVA16结构蛋白(Viral Protein, VP... 发展了人肠道病毒B细胞线性表位(简称线性表位)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算法,系统性地预测和比较了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A16,CVA16)的线性表位.结果显示:EV71和CVA16结构蛋白(Viral Protein, VP)上都有16个线性表位,2种肠道病毒的线性表位的位置高度一致,但氨基酸序列保守性较低,大多数表位都存在至少3个氨基酸残基的差异,提示2种病毒的线性表位具有血清型特异性,这很可能是两者不能交叉反应的原因.线性表位主要分布在β链之间的环上和C-末端,分别有13个(81.3%)和2个(12.5%)表位.与文献报道相比较,16个线性表位中,分别有6个(37.5%) EV71和12个(75%) CVA16的表位已被实验验证.特别是实验研究重点关注的VP1,6个预测表位中,分别有4个(66.7%) EV71的预测表位和5个(83.3%)CVA16的预测表位已被实验所验证.说明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可靠度.线性表位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VP1,预测结果提示VP2和VP3也能形成表位,应该加以重视.生物信息学算法通过预测和筛选潜在的线性表位,能够大大降低实验负荷,为包括EV71和CVA16在内的人肠道病毒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对肠道病毒线性表位的预测,有助于更好地监测和预警手足口病疫情,辅助疫苗的研发和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 柯萨奇病毒A16 B 细胞线性表位 抗原表位 生物信息学 手足口病
下载PDF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8
作者 潘朋歌 李克生 +1 位作者 杜惠芬 曾潮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0期99-101,共3页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蛋白。[方法]根据Gen Bank CVA16 VP1基因序列,合成VP1全基因,连接到载体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VA16-VP1。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 [目的]原核表达并纯化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蛋白。[方法]根据Gen Bank CVA16 VP1基因序列,合成VP1全基因,连接到载体p ET30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CVA16-VP1。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蛋白表达,Ni-NTA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 ET30a-CVA16-VP1,表达蛋白经SDS-PAGE显示分子量约为38.7 k Da,目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蛋白经复性、纯化,纯度达90%以上;经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表达的蛋白为VP1蛋白。[结论]成功获得了高纯度的VP1蛋白,为此抗原用于临床诊断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VP1蛋白 原核表达 纯化
下载PDF
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及CVA16基因特征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爱平 谢群 +3 位作者 谭徽 陈白鹭 陈柏塘 朱韩武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816-818,878,共4页
目的了解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和优势毒株的基因特征,为郴州市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监测病例标本,应用荧光PCR方法检测HEV71、CVA16、CVA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未能分型的其他HEV... 目的了解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手足口病病原谱和优势毒株的基因特征,为郴州市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郴州市手足口病监测病例标本,应用荧光PCR方法检测HEV71、CVA16、CVA6、CVA10和其他肠道病毒。未能分型的其他HEV阳性标本进行RT-PCR扩增,通过基因测序鉴定病原体型别。结果共检测854份标本,阳性检出率为55.62%。病原谱中已知型别的前5位分别为CVA16(28.00%)、HEV71(25.05%)、CVA6(13.89%)、CVA10(12.42%)、CVB5(0.84%),仍有20.63%的其他HEV未分型。不同月份、不同年龄组、不同病例类型的病原体型别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女性别的病原体型别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郴州市的6株CVA16分离株均为B1基因亚型。结论 2014年郴州市的手足口病流行毒株显示了一定的季节性分布特征,主要的几种优势毒株相互交替流行,并与人群的免疫基础相互作用体现在月份和年龄组的分布上。郴州市的CVA16分离株与国内流行株的基因型别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学 cva16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的检测及致病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桂莹 肖曼丽 秦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2期105-108,112,共5页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方法 ,并探讨手足口病病原体在儿童中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3~11月在湖北大学医院感染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手足口病病原体检测方法 ,并探讨手足口病病原体在儿童中的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3~11月在湖北大学医院感染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200例进行研究。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00份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普通组16型(CVA16)检测,同时,对病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粪便标本检测共检出EV71和CoxA16阳性标本共计153例。其中,普通组感染46例,重型组感染66例,危重型组感染41例。EV71阳性标本感染91例,CoxA16阳性标本共78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所有调查的影响因素中,体质弱、早产、病例接触史、居住环境差、个人卫生差5个为手足口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荧光定量RT-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率好的优点,非常适合手足口病病原体的检测;EV71病原体毒力更强,对患儿身体具有更大的破坏性,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儿童监护人应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个人卫生,注意儿童膳食营养,避免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入院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EV71 cval6 荧光定量RT—PCR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健康人群EV71和CVA16中和抗体水平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润莉 潘瑞胤 +3 位作者 赖植发 莫浩联 张勇 周海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健康人群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型(CVA16)隐性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对2011年和2012年一般人群流感抗体水平调查采集的471份血清标本进行EV71和CVA16中和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健康人群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A16型(CVA16)隐性感染情况。方法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对2011年和2012年一般人群流感抗体水平调查采集的471份血清标本进行EV71和CVA16中和抗体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71份健康人群血清中EV71和CV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50%和33.10%;EV71抗体由0~岁组的7.14%上升至15~岁组的42.65%(χ2=42.12,P<0.01),上升5.97倍,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呈缓慢上升趋势;CVA16抗体由0~岁组的9.18%上升至5~岁组的58.73%(χ2=61.87,P<0.01),上升6.39倍,抗体GMT呈波峰状;各年龄组两种抗体混合感染阳性率为11.25%(χ2=64.95,P<0.01)。结论本地区健康人群中存在肠道病毒隐性感染,各年龄组CVA16抗体阳性率均高于EV71;5~25年龄人群EV71和CVA16中和抗体阳性率、GMT和混合感染情况均高于其他年龄组,应加强5~25年龄人群的流行病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北京市顺义区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长青 张文增 +3 位作者 石玮 张松建 冀国强 史继新 《首都公共卫生》 2013年第5期205-208,共4页
目的 通过对2010~2012年北京市顺义区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MFD)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了解顺义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顺义区684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标本,... 目的 通过对2010~2012年北京市顺义区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MFD)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了解顺义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顺义区684例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患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非EV71和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EV)特异性核酸.结果 684例HFMD患者标本中,肠道病毒阳性率为47.37% (324/684).病原谱构成以CVA16型为主,占55.56%(180/324),其次为EV71占32.41%(105/324),其他肠道病毒占12.03% (39/324);4~7月为HFMD检出高峰期;0~5岁为高风险年龄组;性别比1.49∶1,男性阳性率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63,P>0.05);散居病例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 2010 ~2012年顺义区HFMD病例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CVA16是优势病毒型别;每年春夏季节,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聚居区5岁以下儿童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荧光定量RT-PCR EV71 cva16
下载PDF
2010~2013年聊城地区肠道病毒A组CVA16型VP1基因特征及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银菊 张芙蓉 +6 位作者 刘莉 徐可心 赵宪敬 王飞 王建醒 裴耀文 丁淑军 《预防医学论坛》 2015年第11期801-805,808,共6页
目的对引起聊城地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CVA16进行生物学分析,掌握其基因特征,为聊城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病原学资料。方法对2010~2013年聊城市各辖区采集手足口病患儿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肠道病毒CVA16,用人横... 目的对引起聊城地区手足口病(HFMD)流行的肠道病毒CVA16进行生物学分析,掌握其基因特征,为聊城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病原学资料。方法对2010~2013年聊城市各辖区采集手足口病患儿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肠道病毒CVA16,用人横纹肌瘤(RD)细胞对核酸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CVA16病毒分离株采用RT-PCR方法进行VP1区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利用DNAStar和MEGA 4.0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 2010~2013年聊城市各辖区共送检手足口病标本862份,639份标本检测为通用肠道病毒核酸阳性,其中CVA16阳性标本181份,分离到109株毒株;对毒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显示,2010~2013年聊城市流行的CVA16病毒株为B1基因型,2010和2011年为B1a和B1b两种基因亚型共循环,2012和2013年为B1b型,不同毒株VP1区基因序列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91.0%~97.0%和98.3%~100%,与近源的亚型代表株相比,聊城市优势毒株的氨基酸变异一般发生在VP1第23位(L→M)。结论聊城市2010~2013年手足口病CVA16流行毒株为B1基因型,存在B1a、B1b两个基因亚型,同源性分析表明辖区部分CVA16分离株B1a亚型与我国台湾及周边国家的分离株关系较近,B1b亚型与来自国内北方分离株形成进化树上关系较近的一群。聊城市存在不同的传播链,流行的CVA16相对保守,但已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cva16型肠道病毒 VP1基因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CVA16感染对m^6A甲基化相关蛋白表达和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卫宇 蒋曦 +7 位作者 郑雪麟 朱文兵 刘卓航 李慧 张雪梅 吴忠香 宋杰 董少忠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0-53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 16,CVA16)感染后是否会影响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ICR乳鼠和SCARB2人源化小鼠中的表达,以及在细胞中的定位。方法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 16,CVA16)感染后是否会影响N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osine,m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ICR乳鼠和SCARB2人源化小鼠中的表达,以及在细胞中的定位。方法病毒分别以感染复数(MOI)=0.1感染16HBE和107 CCID50/ml感染小鼠,Western blot分析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甲基化阅读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观察这些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研究结果发现,随着CVA16病毒感染时间的增加,m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细胞中表达水平逐渐下调,在ICR乳鼠和SCARB2小鼠中无明显变化;病毒感染后,m6A甲基化相关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重新分布,甚至发生降解。结论CVA16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时可以改变m6A甲基化修饰相关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定位。本研究结果提示m6A修饰可能是肠道病毒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 m^6A甲基化相关蛋白
原文传递
2010~2012年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地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强 林晶 +2 位作者 李颖 卫鹭 庄建林 《首都公共卫生》 2014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 对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地区2010~ 2012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特征进行分析,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2年北新泾地区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处置情况、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 ~201... 目的 对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地区2010~ 2012年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特征进行分析,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2年北新泾地区的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特征、处置情况、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0 ~2012年北新泾地区共发生35起聚集性事件,包括1起暴发疫情和34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占该地区报告病例的25.43%.发病高峰时间多在3~5月.所有疫情均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其中29起(83.69%)检出病毒阳性.以CVA16和EV71阳性为主.结论 2010 ~2012年北新泾地区聚集性疫情中的病毒阳性检出率较高,CVA16和EV71是主要病毒型别.3~5月是发病高峰,应加强对流动人口聚居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聚集性疫情 EV71 cva16
下载PDF
手足口病毒和白细胞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兴凤 蒋久怡 +1 位作者 任艳 张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常规的特点及其在预测病情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8年7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患病期间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主要是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常规的特点及其在预测病情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8年7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诊断为手足口病患儿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在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患病期间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主要是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和单核细胞(M),将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柯莎奇病毒A16型(CVA16)阳性与正常组的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EV71阳性、CVA16阳性的预测价值。结果选取手足口病患儿7342例,病毒检出例数男性多于女性,以幼儿阶段(1~3岁)检出人数最多,学龄前阶段(>3~6岁)次之,各年龄段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和CVA16阳性者WBC、L和M较正常组升高(P<0.05),且CVA16组的M值高于EV71组(P<0.05)。L在EV71和CVA16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95%CI:0.832,0.897)和0.865(95%CI:0.840,0.889),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42%、96.55%和75.22%、96.55%。M在EV71和CVA16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7和0.67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8.50%、93.10%和54.74%、93.10%。结论WBC、N、L和M对CVA16和EV71感染有一定的诊断指导价值,其中L的感染预测价值最高,M次之。在鉴别CVA16和EV71感染时,M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毒 柯莎奇病毒A16 肠道病毒71型 白细胞
下载PDF
EV71和CVA16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参与免疫应答相关的microRNA和靶基因的分析
17
作者 郑雪麟 胡雅洁 +3 位作者 李慧 蒋曦 董少忠 宋杰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2-859,共8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后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及其靶基因。方法利用TargetScan和miRDB两个数据库对两种病毒感染后同时上调或下调的miRNA靶基因进行预测...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16HBE)后差异表达的microRNA(miRNA)及其靶基因。方法利用TargetScan和miRDB两个数据库对两种病毒感染后同时上调或下调的miRNA靶基因进行预测,剔除在上调和下调中均出现的靶基因。对上调和下调表达的靶基因进行GO和pathway分析,筛选与免疫应答相关的GO和pathway中所包含的靶基因及其对应的miRNA,并进一步筛选同时参与免疫相关GO和pathway的上调或下调的靶基因及其对应的miRNA。挑选部分miRNA和靶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筛选出上调miRNA对应的靶基因有598个,下调miRNA对应的靶基因有1311个,剔除了同时上调或下调miRNA的靶基因62个。参与免疫应答相关GO及pathway的上调靶基因分别是17个和13个,对应的miRNA分别是15个和17个。参与免疫应答相关GO及pathway的下调靶基因分别是58个和47个,对应的miRNA分别是30个和42个。将参与免疫应答相关GO和pathway的上调靶基因取交集,得到的靶基因有3个,对应调控的miRNA有4个。另外,将参与免疫应答相关GO和pathway的下调靶基因取交集,得到的靶基因有9个,对应调控的miRNA有13个。结论本研究有助于阐明EV71和CVA16感染后宿主——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并为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 微小RNA 靶基因
原文传递
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柯萨奇病毒A组16型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VP1基因遗传特征分析
18
作者 刘煜菡 张名 +3 位作者 郭伟 冯昌增 许丹菡 马绍辉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92-297,共6页
目的对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粪便中分离获得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毒株的全VP1基因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使用人胚肺二倍体KMB-17细胞和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分离病毒,... 目的对2019年云南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者粪便中分离获得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毒株的全VP1基因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使用人胚肺二倍体KMB-17细胞和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分离病毒,设计针对CVA16全VP1基因序列引物,采用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测序;利用MEGA 7.0和Geneious 9.0.2等软件对全VP1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获得26株CVA16毒株,其中有8株KMB-17分离株和18株Vero分离株。随机选取20株CVA16分离株进行分析,发现3株B1a和17株B1b基因亚型;其中17株CVA16 B1b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3.8%~100%和98.3%~100%,与国内其他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1.1%~99.2%和97.3%~99.0%;3株B1a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8.0%~98.1%和99.3%,与国内其他B1a分离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88.7%~98.7%和98.3%~99.7%;17株B1b分离株与其他3株B1a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87.4%~88.4%和97.3%~98.7%。结论2019年昆明地区流行的CVA16属于B1a和B1b基因亚型,以B1b为主,且均为中国内地流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 VP1序列 分离 鉴定 进化分析 遗传特性
原文传递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VP1-145位氨基酸变异影响对硫酸乙酰肝素结合能力的初步探究
19
作者 宗彦君 孙甜甜 +5 位作者 王蕊 刘莹 李冀琛 孙强 刘志军 张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6-356,共11页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与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是国内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二者同源,来自共同祖先,基因组结构相同,并且均使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作为吸附受体。本研究基于E...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与肠道病毒A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是国内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二者同源,来自共同祖先,基因组结构相同,并且均使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作为吸附受体。本研究基于EV-A71的VP1-145位氨基酸位点的相关研究结果,分析CVA16的VP1-145氨基酸差异,选取3株中国流行的,在该位点具有差异的CVA16,进行对HS结合能力影响的研究。使用不同浓度肝素酶Ⅰ处理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比较不同CVA16株对肝素酶Ⅰ处理前后的RD细胞的吸附能力,以及接种后12h,24h,48h后各毒株在RD细胞的复制情况。结果表明,在使用5mIU/mL和10mIU/mL浓度肝素酶Ⅰ水解RD细胞表面的HS后,VP1-145氨基酸位点为甘氨酸(Glycine,G)的CVA16对RD细胞的吸附能力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肝素酶Ⅰ的作用浓度呈正相关,且影响了后续12h,24h,48h病毒在RD细胞中的复制,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P1-145氨基酸位点为谷氨酸(Glutamic acid,E)的两株CVA16均未观察到此种趋势。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种结合能力的差异与病毒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对三株病毒进行2日龄ICR乳鼠感染实验。通过观察乳鼠生存率、临床评分、体重变化,来评估不同CVA16株在小鼠感染模型中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CVA16(VP1-145E)的致病力明显强于CVA16(VP1-145G)。后对三株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测序结果显示,除VP1-145位点外,三株CVA16还存在其他的差异位点,故后续我们又通过反向遗传学拯救病毒,对VP1-145位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结果证实,VP1-145位点的氨基酸变异会影响CVA16与HS的结合能力,145位点为E的病毒,其与HS的结合能力较差,当145位点由E突变至G时,病毒与HS的结合能力增强,其与RD细胞的结合能力受到肝素酶Ⅰ的影响。本研究为CVA16毒力位点与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 VP1-145位点 硫酸乙酰肝素 致病力
原文传递
2014年安徽省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分离株VP1基因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史永林 王贤 +2 位作者 陈国平 张进 胡万富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0-664,共5页
研究2014年安徽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中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hivirus A 16,CVA16)毒株VP1区基因特征。收集安徽省2014年1月至11月期间413份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接种敏感细胞分离肠道病毒,用... 研究2014年安徽省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中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hivirus A 16,CVA16)毒株VP1区基因特征。收集安徽省2014年1月至11月期间413份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接种敏感细胞分离肠道病毒,用荧光定量RT-PCR鉴定细胞培养物,对CVA16阳性培养物进行毒株VP1区RT-PCR扩增及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基因特征分析,并与国内外参考序列构建基因亲缘性关系树。共分离鉴定出肠道病毒阳性培养物97份,其中CVA16病毒分离株17株,人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HEV71)分离株76株,其它肠道病毒分离株4株,总体病毒分离率为23.49%(97/413)。CVA16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显示:安徽省2014分离的17株CVA16毒株都属于B1基因型B1b一个分支,它们之间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分布为分别为95.30%~100%和98.70%~100%,但在B1b分支内形成几个传播链。17株CVA16毒株VP1区核苷酸序列与国内云南、湖南、广东、西藏和江苏地区病毒分离株同源性较高,亲缘性关系近,其中与湖南2013年和广东深圳2014年CVA16病毒分离株同源性最高,为96.40%~99.70%。2014年安徽省分离的CVA16病毒分离株属于B1基因型B1b亚型,为优势流行株;在B1b分支内形成多个小的病毒传播链共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A组16 手足口病 VP1基因 B1基因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