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第一性原理对CdSe和HgTe团簇结构和电子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春霞 党随虎 +1 位作者 张可言 王新强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42-546,共5页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DMOL3程序),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对(HgTe)n和(CdSe)n团簇的基态结构、能隙、结合能等进行了计算,并对两种团簇的能隙、结合能随尺寸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cdse)n和(HgTe)n团簇 基态结构 结合能 能隙
下载PDF
中小尺寸CdS和CdTe团簇结构与电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春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60-1064,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DMOL3程序),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中小尺寸II^VI族(CdS)n和(CdTe)n团簇的基态结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的能隙、结合能等,比较了(CdS)n和(CdTe)n两种团簇的基态结...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DMOL3程序),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中小尺寸II^VI族(CdS)n和(CdTe)n团簇的基态结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的能隙、结合能等,比较了(CdS)n和(CdTe)n两种团簇的基态结构,能隙与结合能随尺寸变化关系的差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n (cdTe)n 团簇 基态结构 结合能 能隙
下载PDF
中小尺寸CdS团簇的结合能随尺寸变化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徐明 李春霞 +2 位作者 涂林君 黄钘 羊富曼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08年第3期21-22,共2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DMOL^3程序),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CdS)_n(n=9~12)团簇的基态结构、结合能等,研究了(CdS)_n团簇的结合能及二次能量差分随尺寸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n为5和8时,(CdS)_n团簇的结构稳定性...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DMOL^3程序),在广义梯度近似(GGA)下计算了(CdS)_n(n=9~12)团簇的基态结构、结合能等,研究了(CdS)_n团簇的结合能及二次能量差分随尺寸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n为5和8时,(CdS)_n团簇的结构稳定性相对较差;n为6和9时,对应的基态结构稳定性相对较高;通过结合能随尺寸变化关系的研究也体现了小团簇的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n团簇 基态结构 结合能
下载PDF
(BN)_n团簇的结构和稳定性 被引量:21
4
作者 贾建锋 武海顺 焦海军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3-659,共7页
用HF方法、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以及微扰理论的MP2方法 ,在 6 3 1G(d)基组水平上 ,对 (BN) n(n =1~ 16)团簇的各种可能结构进行了优化 .讨论了环状与笼状稳定团簇的几何构型、自然键轨道 (NBO)、振动频率、结合能、核独立化学位移 (NI... 用HF方法、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以及微扰理论的MP2方法 ,在 6 3 1G(d)基组水平上 ,对 (BN) n(n =1~ 16)团簇的各种可能结构进行了优化 .讨论了环状与笼状稳定团簇的几何构型、自然键轨道 (NBO)、振动频率、结合能、核独立化学位移 (NICS)和能量二次差分 ,得到了 (BN) n(n =1~ 16)团簇结构的稳定性信息 .比较了HF ,B3LYP以及MP2三种理论方法对(BN) n 团簇的适应性所表现出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n团簇 结构 稳定性 HF方法 密度泛函理论 微扰理论
下载PDF
(SiC)_n(n=1~5)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5
作者 张梅玲 陈玉红 +1 位作者 李公平 张材荣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7-923,共7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SIC)n(n=1~5)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特性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SIC)n(n=1~5)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最稳定结构.并对最稳定结构的振动特性、成键特性、电荷特性等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t(SiC)。团簇形成碳原子骨架,而硅原子生长在碳原子骨架上;在Si和C相互作用形成团簇的过程中,Si原子向C原子有电荷转移,团簇中原子间相互作用呈现共价型;SiC、(SIC)5团簇有相对较高的动力学稳定性;团簇稳定结构的IR最强振动主要是C—Si键的伸缩振动,Raman较强振动均来自C—C键的伸缩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n(n=1~5)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基态结构 结合能
下载PDF
Sn_mAs_n(m+n≤6)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6
作者 王家驹 卢勇 +5 位作者 周岳珍 陈秀敏 李玮 郁青春 刘大春 杨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Sn_mAs_n(m+n≤6)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参数全优化,得到相应的基态结构;并对基态构型的平均结合能、Mulliken布居和偶极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发现Sn_mAs_n二元团簇基态结构更倾向于形...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对Sn_mAs_n(m+n≤6)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参数全优化,得到相应的基态结构;并对基态构型的平均结合能、Mulliken布居和偶极矩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发现Sn_mAs_n二元团簇基态结构更倾向于形成Sn-As键数最多的构型,并且占有Sn原子比例大的最稳定结构类似于纯锡团簇的构型;掺杂偶数个As原子可以提高锡砷二元团簇的稳定性;Sn原子是电荷的捐赠者,而As原子则是电荷的接收者;二元Sn_mAs_n团簇均为极性分子,其中团簇SnAs偶极矩最大,极性最强,团簇Sn_4As_2的偶极矩最小,极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mAsn(m+n≤6)团簇 几何结构 平均结合能 偶极矩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