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9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络合吸收脱除NO体系中Fe^Ⅲ(EDTA)的生物还原 被引量:6
1
作者 荆国华 李伟 +1 位作者 施耀 周作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3,共5页
利用驯化得到的微生物还原FeⅢ(EDTA)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比乙醇和甲醇更适合于作为该体系的碳源;由于硝酸盐在反应过程中对FeⅢ(EDTA)的微生物还原形成抑制,选择铵盐为微生物生长的氮源;反应最适pH值范围为6~7;温度在30℃~40℃范... 利用驯化得到的微生物还原FeⅢ(EDTA)的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比乙醇和甲醇更适合于作为该体系的碳源;由于硝酸盐在反应过程中对FeⅢ(EDTA)的微生物还原形成抑制,选择铵盐为微生物生长的氮源;反应最适pH值范围为6~7;温度在30℃~40℃范围之间变化,FeⅢ(EDTA)还原率相差不大,温度大于40℃以后,还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碳源量和菌体接种量满足还原反应需要即可,过量碳源或菌体接种量对还原率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实验考察的浓度范围内,FeⅢ(EDTA)的生物还原符合1级反应动力学,最大反应速率γmax=1.3 mmol·(L·h),半饱和速率常数km=53.5 m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edta) 生物还原 NOx 烟气脱氮
下载PDF
Fe^Ⅱ(EDTA)溶液吸收NO的工艺参数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荆国华 黎理 唐双益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在双驱动磁力搅拌釜中,对FeⅡ(EDTA)(乙二胺四乙酸亚铁)溶液络合吸收NO进行研究,考察溶液pH值、O2体积分数、SO32-浓度等对NO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小于4的酸性条件下,溶液吸收能力很差;当pH值大于4时,吸收容量随着pH值的增加... 在双驱动磁力搅拌釜中,对FeⅡ(EDTA)(乙二胺四乙酸亚铁)溶液络合吸收NO进行研究,考察溶液pH值、O2体积分数、SO32-浓度等对NO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小于4的酸性条件下,溶液吸收能力很差;当pH值大于4时,吸收容量随着pH值的增加而快速增加,而在pH值大于6以后,吸收容量基本相等.由于FeⅡ(EDTA)中的亚铁很容易被O2氧化而失效,溶液对NO的吸收能力随着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下降.经测定,当O2的体积分数为5%和8%时,FeⅡ(EDTA)溶液对NO的吸收容量分别为没有氧气作用时的50%和31%;SO32-可部分还原失效的络合吸收剂,加入1 mmol.L-1的SO32-可使溶液对NO的吸收容量增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 络合吸收 氮氧化物 烟气脱氮
下载PDF
Fe^Ⅱ(EDTA)溶液吸收NO的传质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6
3
作者 荆国华 黎理 郑娜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1,共3页
在双驱动磁力搅拌釜内,探讨FeⅡ(EDTA)溶液吸收NO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温度为50℃的实验条件下,FeⅡ(EDTA)溶液吸收NO气体为快速拟一级反应,所得到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1.41×108L.(mol.s)-1.实验增强因子与... 在双驱动磁力搅拌釜内,探讨FeⅡ(EDTA)溶液吸收NO的传质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温度为50℃的实验条件下,FeⅡ(EDTA)溶液吸收NO气体为快速拟一级反应,所得到二级反应速率常数k2=1.41×108L.(mol.s)-1.实验增强因子与吸收液浓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将其与膜模型计算得到的理论增强因子进行比较,两者最大误差小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 NO 传质反应动力学 双搅拌釜
下载PDF
空心陶瓷球滴滤塔FeⅡ(EDTA)络合吸收-生物还原法去除NO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玲燕 柳知非 尹文娟 《污染防治技术》 CAS 2014年第2期5-10,共6页
以空心陶瓷球作为络合吸收-生物还原法去除NO的填料,考察了碳源、气体流量、进气浓度、喷淋量和氧气含量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吸收-生物还原法对NO处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络合吸收剂捕捉NO的能力,在试验范围内,系统对N... 以空心陶瓷球作为络合吸收-生物还原法去除NO的填料,考察了碳源、气体流量、进气浓度、喷淋量和氧气含量对NO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吸收-生物还原法对NO处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络合吸收剂捕捉NO的能力,在试验范围内,系统对NO的去除效率达到84%以上;葡萄糖比甲醇更适合作为该系统的碳源;喷液量对NO去除效率影响不明显;氧气含量对NO去除效率影响显著,当进气氧气含量达到5%时,系统的净化效率只有3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陶瓷球 络合吸收-生物还原 FeⅡ(edta)
下载PDF
A NOVEL APPROACH FOR SIMULTANEOUS REDUCTION OF Fe^Ⅱ (EDTA) NO AND Fe^Ⅲ (EDTA) USING MICROORGANISMS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伟 施耀 +2 位作者 荆国华 马碧瑶 CHANG Shih-Ger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340-1342,共3页
关键词 微生物法 大气污染 酸雨 氮氧化物 铁离子 还原
下载PDF
EDTA-LDH/zeolite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6
作者 谢修鑫 廖立兵 +2 位作者 雷馨宇 王丽娟 唐晓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0-382,共13页
用水热法和焙烧还原法两步合成了乙二胺四乙酸-水滑石/沸石(EDTA-LDH/zeolite)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d^(2+)、Pb^(2+)、Cu^(2+),系统研究不同条件下EDTA-LDH/zeolite对单一及混合重金属离子溶液中Cd^(2+)、Pb^(2+)、Cu^(2+... 用水热法和焙烧还原法两步合成了乙二胺四乙酸-水滑石/沸石(EDTA-LDH/zeolite)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于去除水溶液中的Cd^(2+)、Pb^(2+)、Cu^(2+),系统研究不同条件下EDTA-LDH/zeolite对单一及混合重金属离子溶液中Cd^(2+)、Pb^(2+)、Cu^(2+)的吸附效果与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当EDTA-LDH/zeolite投加量为0.05 g、重金属离子浓度为1500 mg/L、pH值为6.5、吸附时间为24 h时,EDTA-LDH/zeolite吸附性能最佳。重金属离子间存在竞争吸附,EDTA-LDH/zeolite对Cd^(2+)、Pb^(2+)、Cu^(2+)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65.33、98.35和108.51 mg/g。去除过程中沉淀作用、表面络合、螯合反应等多种机制协同作用,去除行为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与拟二阶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H 沸石 edta 重金属离子 吸附性能
下载PDF
EDTA对重金属胁迫下匍匐翦股颖种子萌发的影响
7
作者 赵心笛 刘敏婷 +4 位作者 刘容 李振华 张馨馨 路佳音 柴琦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7-78,共12页
【目的】研究外源EDTA对重金属胁迫下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匍匐翦股颖品种潘威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浓度Cu、Cd、Pb胁迫下的匍匐剪股颖进行EDTA处理,并测定匍匐翦股颖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 【目的】研究外源EDTA对重金属胁迫下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匍匐翦股颖品种潘威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浓度Cu、Cd、Pb胁迫下的匍匐剪股颖进行EDTA处理,并测定匍匐翦股颖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幼苗叶片及根系相关指标。【结果】匍匐翦股颖对Pb的耐受能力最强,Cu次之,Cd最差。施加3 mmol/L EDTA对中、重度重金属胁迫下匍匐翦股颖的发芽指标、叶片指标和根系指标均较优,其中,中度Cu、轻度Cd、中度Pb胁迫下施用3 mmol/L EDTA的匍匐翦股颖种子的发芽率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6.67%、3.36%、8.72%,叶片长度分别增加了30.99%、30.60%、1.63%,根系长度分别增加了35.93%、0.37%、29.80%。【结论】通过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排序,发现施用3 mmol/L EDTA匍匐翦股颖对重金属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优,对3种重金属的缓解效果排序为Pb>Cu>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重金属胁迫 匍匐翦股颖 种子萌发
下载PDF
MoS_(2)/Fh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盐条件下EDTA-Pb(Ⅱ)的去除研究
8
作者 陆静宇 孙晓蕾 +1 位作者 胡雅 孙秀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4,40,共6页
水铁矿(Fh)因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对络合态重金属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但是盐离子的存在会阻碍Fh对络合态重金属的去除。本研究引入了二硫化钼(MoS_(2)),利用其优异的阻盐能力弥补Fh去除性能被抑制的情况。考察了溶液pH、... 水铁矿(Fh)因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等优点,对络合态重金属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但是盐离子的存在会阻碍Fh对络合态重金属的去除。本研究引入了二硫化钼(MoS_(2)),利用其优异的阻盐能力弥补Fh去除性能被抑制的情况。考察了溶液pH、盐度等不同因素对MoS_(2)/Fh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在15 g/L NaCl的背景盐度、pH=4条件下,1 g/L MoS_(2)/Fh复合材料对20 mg/L EDTA-Pb(Ⅱ)的去除率仍能达到96.72%,较相同条件下Fh的去除率显著提高。通过对吸附机理的探究发现EDTA-Pb(Ⅱ)主要以静电吸附方式被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Fh复合材料 edta-Pb(Ⅱ) 高盐度
下载PDF
铁刨花活化过一硫酸盐氧化破络Cu-EDTA的特性研究
9
作者 李倩 龚豪 +1 位作者 薛罡 钱雅洁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选用工业生产中废弃的铁刨花作为零价铁(ZVI)供体,通过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研究其对CuEDTA的降解破络特性。考察了PMS初始浓度、铁刨花投加量、pH、水质离子对Cu-EDTA破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体系中的活性物质及反应... 选用工业生产中废弃的铁刨花作为零价铁(ZVI)供体,通过催化活化过一硫酸盐(PMS),研究其对CuEDTA的降解破络特性。考察了PMS初始浓度、铁刨花投加量、pH、水质离子对Cu-EDTA破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体系中的活性物质及反应后生成铁泥的特性。结果表明:当铁刨花投加量为10 g/L,PMS初始浓度为4.5 mmol/L,pH=3时,Cu的去除率达到99.64%,pH对反应无显著影响;CO_(3)^(2-)和Cl^(-)对Cu的去除呈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且CO_(3)^(2-)的抑制效果强于Cl^(-),腐殖酸(HA)无显著抑制效果;自由基抑制实验结合电子顺磁共振(EPR)表征结果表明体系中同时存在SO_(4)^(·-)和·OH;反应后所生成铁泥的EPR表征结果表明,铁刨花表面被腐蚀,生成了纳米级别的铁(氢)氧化物,提高了对Cu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氧化 铁刨花 过一硫酸盐 Cu-edta
下载PDF
新型缓释EDTA对土壤铅镉释放的影响
10
作者 章绍康 王光辉 +2 位作者 吴静琳 寇海群 朱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0-177,共8页
利用羧甲基壳聚糖的环境友好性和成模性将其作为缓释载体,将EDTA和羧甲基壳聚糖按照1∶1的配比通过喷雾干燥器制备了的缓释EDTA。以缓释EDTA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表征分析、缓释动力学研究、土壤重金属静态活化特性和动态淋溶特性研究。结... 利用羧甲基壳聚糖的环境友好性和成模性将其作为缓释载体,将EDTA和羧甲基壳聚糖按照1∶1的配比通过喷雾干燥器制备了的缓释EDTA。以缓释EDTA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表征分析、缓释动力学研究、土壤重金属静态活化特性和动态淋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缓释EDTA包封率可达87.51%,在水中释放过程符合Higuchi模型,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缓释EDTA相比EDTA可以在提高土壤溶液中Pb、Cd离子浓度的同时有效控制Pb、Cd离子的突增,促使土壤溶液中的Pb、Cd离子保持适量浓度持续提升。动态淋溶结果表明,添加两种不同形式的EDTA会显著提升Pb、Cd的淋失量,但缓释EDTA处理能显著降低Pb、Cd的初始淋失量和淋失总量,其中Pb和Cd的淋失总量分别降低了19.5%和2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缓释edta 土壤重金属 活化与淋溶
下载PDF
新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低温EDTA化学清洗
11
作者 李卫 顿小宝 +4 位作者 宦宣州 王锟 纪春启 王建乐 黄杰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采用低温EDTA法对新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进行化学清洗,简要介绍了清洗范围及工艺流程,详细描述了小型试验及酸洗过程的要点,列举了监视指标及化验数据,给出了质量检查及效果评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清洗效果好、废液... 采用低温EDTA法对新建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锅炉进行化学清洗,简要介绍了清洗范围及工艺流程,详细描述了小型试验及酸洗过程的要点,列举了监视指标及化验数据,给出了质量检查及效果评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清洗效果好、废液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edta 化学清洗 超超临界 小型试验 MVR蒸发器
下载PDF
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再生的影响
12
作者 邓军 张国孟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 在络合脱硝反应中,Fe(Ⅱ)EDTA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是应用难点之一,而甲酸/甲酸钠体系在钯炭(Pd/AC)催化剂作用下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具有较好的还原性。以此为基础,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考察了超声功率、甲酸添加量、甲酸钠添加量和Pd/AC催化剂添加量对Fe(Ⅱ)EDTA络合脱硝液(脱硝效率为80%)还原再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开启超声、Pd/AC催化剂作用下,甲酸/甲酸钠还原体系能够有效地还原Fe(Ⅱ)EDTA络合脱硝液中的NO,实现络合脱硝液的还原再生。当甲酸钠添加量为10.00 g/L,甲酸添加量为2.10 g/L,Pd/AC催化剂添加量为3.00 g/L时,得到的再生络合脱硝液在50℃下的脱硝性能最好(在60 min内脱硝效率达97%以上,在90 min内脱硝效率达80%以上)。继续进行多次络合脱硝-还原再生的连续实验,整个体系仍具备较好的脱硝性能(第6次切换时,持续吸收70~80 min的脱硝效率为85%左右)。该研究结果可为络合脱硝连续化的中试试验以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Ⅱ)edta络合脱硝液 还原再生 甲酸/甲酸钠体系 钯炭催化剂 连续化反应
下载PDF
EDTA系列金属螯合物与氮化碳复合材料的氧还原性能调控研究
13
作者 乐梦颖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9-11,共3页
本文研究了EDTA系列材料的氧还原性能,探究了将三聚氰胺、尿素、二氰二胺等不同氮源与EDTA系列复合形成的碳负载过渡金属材料的氧还原性能变化。CV和LSV曲线显示,该系列前驱物和氮化碳复合后的材料比直接煅烧的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氧还... 本文研究了EDTA系列材料的氧还原性能,探究了将三聚氰胺、尿素、二氰二胺等不同氮源与EDTA系列复合形成的碳负载过渡金属材料的氧还原性能变化。CV和LSV曲线显示,该系列前驱物和氮化碳复合后的材料比直接煅烧的材料表现出更优异的氧还原性能,其中二氰二胺对其性能提升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 氧还原 氮化物
下载PDF
Na_(2)EDTA滴定法测定粗锡中铋
14
作者 李婷 陈殿耿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187-189,230,共4页
粗锡是锡精矿在一定条件下经过还原熔炼后得到的产物,经过火法精炼或电解精炼可以得到精锡。粗锡中含有铜、铅、锑、铋、铁、砷、硫等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元素含量的高低会对后续精锡和锡产品的性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准确测定这些杂质... 粗锡是锡精矿在一定条件下经过还原熔炼后得到的产物,经过火法精炼或电解精炼可以得到精锡。粗锡中含有铜、铅、锑、铋、铁、砷、硫等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元素含量的高低会对后续精锡和锡产品的性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准确测定这些杂质元素的含量非常重要。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并建立了Na_(2)EDTA滴定法测定粗锡中铋的分析方法。样品用盐酸分解,加入氢溴酸除去锡、锑、砷等杂质元素。方法相对标准偏差为0.97%~1.40%,加标回收率98.63%~100.25%。通过与ICP-AES测定结果对比,本方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能满足分析要求,可以用于粗锡中铋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锡 Na_(2)edta滴定法
下载PDF
EDTA容量法测定硫酸铝中氧化铝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15
作者 沈涵雅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9-51,55,共4页
对EDTA容量法测定硫酸铝中氧化铝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EDTA标准溶液浓度、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浓度与玻璃容器的允差,氧化铝的摩尔质量和重复测定对不确定度影响较小。当氧化铝测定结果为93.8 g/L时,扩展不确定度... 对EDTA容量法测定硫酸铝中氧化铝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EDTA标准溶液浓度、氯化锌标准滴定溶液浓度与玻璃容器的允差,氧化铝的摩尔质量和重复测定对不确定度影响较小。当氧化铝测定结果为93.8 g/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64 g/L(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评定 edta容量法 氧化铝含量
下载PDF
咸酥花生生产过程EDTA-2Na使用量的质量控制研究
16
作者 林莉 《市场监管与质量技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新鲜带壳花生在生产加工工艺中使用EDTA-2Na作为络合剂,可有效防止因金属离子作用而导致产品变质。本实验通过电导率监测和返滴定试验,探究加工助剂EDTA-2Na残留量的控制方法,得出了黑土地和红土地分别在漂洗、蒸煮工序中络合反应完成时... 新鲜带壳花生在生产加工工艺中使用EDTA-2Na作为络合剂,可有效防止因金属离子作用而导致产品变质。本实验通过电导率监测和返滴定试验,探究加工助剂EDTA-2Na残留量的控制方法,得出了黑土地和红土地分别在漂洗、蒸煮工序中络合反应完成时EDTA-2Na的使用量。为控制生产过程EDTA-2Na使用量,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便于指导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2Na 花生生产 质量控制
下载PDF
Fe_(3)O_(4)/CS/EDTA对水溶液中Cu^(2+)和Ni^(2+)的吸附研究
17
作者 秦润华 周洋 赵雲胤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
分析了自制的Fe_(3)O_(4)/CS/EDTA纳米粒对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Cu^(2+)和Ni^(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研究了pH值、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合红外、XPS和比表面分析结果确定了参与吸附配位的功能基团及可能发... 分析了自制的Fe_(3)O_(4)/CS/EDTA纳米粒对水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Cu^(2+)和Ni^(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研究了pH值、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合红外、XPS和比表面分析结果确定了参与吸附配位的功能基团及可能发生的络合反应。结果表明:Fe_(3)O_(4)/CS/EDTA对Cu^(2+)和Ni^(2+)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对Cu^(2+)的吸附效果要优于Ni^(2+),这可能与Ni^(2+)的离子半径较Cu^(2+)小以及Ni^(2+)与吸附剂形成的金属螯合物的稳定性较Cu^(2+)低有关;Fe_(3)O_(4)/CS/EDTA对Cu^(2+)和Ni^(2+)的吸附机理类似于N·O型螯合剂,并非一般的物理吸附,而是一种以金属离子为中心的吸附螯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CS/edta 吸附性能 吸附机理 Cu^(2+) Ni^(2+)
下载PDF
次氯酸钠和EDTA预处理对釉质白斑树脂渗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倪恪 王琰 +4 位作者 贺晶宇 李迎梅 马艳红 孟箭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剂对釉质白斑表面孔隙暴露率、树脂渗透效果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96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经体外脱矿3 d建立釉质白斑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24):A组...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剂对釉质白斑表面孔隙暴露率、树脂渗透效果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96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经体外脱矿3 d建立釉质白斑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24):A组为对照组;B组用5.25%NaClO预处理;C组用17%EDTA预处理;D组用5.25%NaClO+17%EDTA联合处理,所有样本预处理结束后均使用15%盐酸酸蚀处理。每组各8个样本观察计算釉质表面孔隙暴露面积和暴露率;每组另取8个样本经树脂渗透治疗后观察树脂渗透深度和渗透面积百分比;每组剩余8个样本测量树脂渗透前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样本的釉质表面孔隙暴露面积、暴露率、树脂渗透深度、渗透面积百分比和树脂渗透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均显著提高(P<0.05);经17%EDTA或5.25%NaClO+17%EDTA处理后,C、D组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值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5.25%NaClO和17%EDTA预处理均可显著增加釉质孔隙暴露率,提高树脂渗透深度和表面显微硬度,但17%EDTA预处理会降低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树脂渗透 预处理 次氯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
下载PDF
EDTA/腐殖酸去除腐殖土中典型重金属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单双 龚庆 +6 位作者 刘哲 李丹 张宁 丁鑫涛 黄超 张林 王松林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5,共9页
该研究以垃圾填埋场存余垃圾筛分后的腐殖土为研究对象,针对常见的Cu、Zn、Mn含量高的问题,考察了EDTA、腐殖酸(HA)单一淋洗以及EDTA/HA混合淋洗的淋洗效果,使用响应面法对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处理后的腐殖土进行绿化实验。结果显示,在相... 该研究以垃圾填埋场存余垃圾筛分后的腐殖土为研究对象,针对常见的Cu、Zn、Mn含量高的问题,考察了EDTA、腐殖酸(HA)单一淋洗以及EDTA/HA混合淋洗的淋洗效果,使用响应面法对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处理后的腐殖土进行绿化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EDTA淋洗对Cu、Zn、Mn的去除率分别为29.63%、36.53%、33.75%,HA淋洗对Cu、Zn、Mn的去除率分别为40.23%、25.46%、21.45%,EDTA/HA混合淋洗体系对3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43.14%、35.13%和24.32%,EDTA/HA混合淋洗体系提高了Cu的去除率。对淋洗后重金属的形态进行分析,与单一EDTA淋洗相比,HA的加入提高了可交换态金属的去除率,对可还原态金属的去除效果更为均衡,因此混合淋洗可降低腐殖土中残留重金属毒性和对环境的危害。淋洗剂浓度越高、淋洗时间越长、固液比越小、pH值越小,越有利于重金属的去除。当淋洗后腐殖土质量分数为50%时,测量黑麦草、长春花、千日红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发现试验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均小于规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土 重金属 化学淋洗 edta 腐殖酸
下载PDF
重金属絮凝剂DTAPAM去除水中Cu-EDTA的条件优化和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航 王刚 +1 位作者 周雅琦 马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2-543,共12页
工业含Cu废水中常含有配位剂EDTA,可与Cu(Ⅱ)配位后形成稳定的可溶性配合物Cu-EDTA,致使废水中的Cu(Ⅱ)较难被除去.为了将含Cu-EDTA废水中的Cu(Ⅱ)得以有效去除,采用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DTAPAM)作为重金属絮凝剂,以Cu-EDTA为... 工业含Cu废水中常含有配位剂EDTA,可与Cu(Ⅱ)配位后形成稳定的可溶性配合物Cu-EDTA,致使废水中的Cu(Ⅱ)较难被除去.为了将含Cu-EDTA废水中的Cu(Ⅱ)得以有效去除,采用二硫代羧基化胺甲基聚丙烯酰胺(DTAPAM)作为重金属絮凝剂,以Cu-EDTA为处理对象,研究了絮凝水力条件、DTAPAM投加量、pH值、EDTA浓度、Cu(Ⅱ)初始浓度对DTAPAM去除Cu-EDTA性能的影响,确定了Cu(Ⅱ)的最佳去除条件;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表征方法探究了DTAPAM去除Cu-EDTA的机理.结果表明,最佳絮凝水力条件为快搅时间2min、快搅速度160r/min、慢搅时间20min、慢搅速度50r/min;当pH值为5.0~7.0时,DTAPAM对Cu(Ⅱ)初始浓度为25mg/L的含Cu-EDTA水样的去除性能均较好,且在pH值为7.0时Cu(Ⅱ)的去除效果最好,最高去除率可达99.07%;当体系中EDTA与Cu(Ⅱ)配位比为1:1时,DTAPAM对不同Cu(Ⅱ)初始浓度的含Cu-EDTA水样均具有理想的去除效果.表征结果显示,DTAPAM高分子链中的二硫代羧基(—CSS-)与水样中Cu(Ⅱ)发生了螯合反应;pH值为2.0~9.0时,DTAPAM-Cu螯合稳定常数的对数值介于13.09~13.71.DTAPAM处理含Cu-EDTA水样时,DTAPAM先与EDTA发生配位竞争作用,将Cu-EDTA中的Cu(Ⅱ)解络出与之发生螯合反应生成絮体沉淀物,絮体间发生以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为主的絮凝作用,促进絮体的沉降,提高了Cu(Ⅱ)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絮凝剂 Cu-edta 稳定常数 螯合沉淀 配位竞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