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1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Heavy Fuel Oil on the Thermo-Physical and Erodibility Properties of Earthen Materials
1
作者 Ohindemi G. Yameogo Donzala D. Some +3 位作者 Souleymane Ouedraogo Philbert Nshimiyimana Sié Kam Dieudonné J. Bathiebo 《Journal of Mineral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and Engineering》 2024年第1期37-48,共12页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use of heavy fuel oil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 in Burkina Faso. Its mixture with silty or clayey soil is used as a coating to reinforce the walls of raw earth constructions which are very sen...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use of heavy fuel oil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 in Burkina Faso. Its mixture with silty or clayey soil is used as a coating to reinforce the walls of raw earth constructions which are very sensitive to water. The interest of this study is to determine erodibility, water content, while highlight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porosity accessible by water on thermal diffusion in construction material containing heavy fuel oil. The heavy fuel oil was mixed with a silty-clayey soil,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and water to make bricks samples on which tests were carried out.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al tests, it appears that the water content increases gradually, but not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ddition of heavy fuel oil, which causes a slight increase in the speed of heat propag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with reduced porosity, particularly those containing higher quantities of heavy fuel oil. Conversely, we note a good performance of heavy fuel oil in terms of water resistance properties such as porosity accessible by water and erodibility. This allows us to conclude that the mixture of heavy fuel oil and silty-clayey soil used as a coating material could greatly reduce water infiltration into the walls of housing constructions with raw earthen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sity Accessible by Water erodIBILITY Water Content Thermal Diffusion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渗流侵蚀作用下桩基位移与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冬梅 张学亮 杜伟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1189,1200,共10页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桩基与隧道立体交叉分布体系的日渐复杂,隧道渗流侵蚀引发的桩基稳定性问题越发突出。然而,目前关于隧道破损引发渗流侵蚀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侵蚀发生机制方面,其与邻近桩基的相互作用尚欠关注。因此,在物理试验...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桩基与隧道立体交叉分布体系的日渐复杂,隧道渗流侵蚀引发的桩基稳定性问题越发突出。然而,目前关于隧道破损引发渗流侵蚀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侵蚀发生机制方面,其与邻近桩基的相互作用尚欠关注。因此,在物理试验揭示渗流侵蚀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土体临界细粒含量表达式,量化表征了地层侵蚀形态;随后,采用随机定量删除细颗粒的方法,基于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多区域侵蚀地层模型,进而分析了不同桩基位置、沉桩方式、桩基荷载和基础类型条件下桩基结构的侵蚀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桩基受侵蚀后均产生不同程度的下沉位移,并在不平衡力的驱动下向侵蚀区倾斜;桩端阻力受损后随桩体下沉逐渐上升,侧摩阻力损失则基本无法恢复。此外,不同沉桩方式与桩基荷载下,桩体的位移与阻力变化模式基本一致,主要是变化量的不同;相比单桩,群桩具有更好的抗侵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离散单元法 侵蚀地层模型 影响因素 桩基响应
下载PDF
陕北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3
作者 宋世杰 彭芮思 +2 位作者 左靖 刘露 陈宝灯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93,共16页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最突出且典型的采动损害问题,引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已经不容忽视。为了研究采动地裂缝发育对周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以陕北煤矿区内宽度分别为0~10,10~20,20~3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水...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最突出且典型的采动损害问题,引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已经不容忽视。为了研究采动地裂缝发育对周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以陕北煤矿区内宽度分别为0~10,10~20,20~3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水平距离80 cm以内,垂直深度40 cm以浅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微团聚体、无机黏粒、有机黏粒、物理性质类等14个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用于量化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甄选出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的重要量化指标,构建了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模型。结果表明:①综合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甄选确定>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0.001 mm细黏粒含量、土壤团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5个指标作为量化表征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的重要指标;②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5个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其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最为明显;③根据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基于因子分析原理构建了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模型;④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抗侵蚀综合能力,且该效应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和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强,当距采动地裂缝的水平距离超过170 cm时,采动地裂缝对周围土壤抗侵蚀综合能力的负效应基本消失,其可作为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侵蚀防控的关键区域。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中游陕北矿区水土流失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土壤抗蚀性 水土流失 综合指数模型 陕北煤矿区
下载PDF
安徽省重点水土流失区土壤可蚀性K值评估与修正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旦旦 刘亚 +1 位作者 夏小林 刘刚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8-154,共7页
[目的]评估不同土壤可蚀性K值计算方法在安徽省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有效性,并基于实测可蚀性K值校正各计算方法。[方法]应用Nomo方程、修正Nomo方程、EPIC模型、DG模型及Torri模型估算各径流小区土壤可蚀性K值,并基于霍山县、广德县、岳西... [目的]评估不同土壤可蚀性K值计算方法在安徽省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有效性,并基于实测可蚀性K值校正各计算方法。[方法]应用Nomo方程、修正Nomo方程、EPIC模型、DG模型及Torri模型估算各径流小区土壤可蚀性K值,并基于霍山县、广德县、岳西县及歙县四地的径流小区监测资料,获取真实土壤可蚀性K值,以评估各方法的有效性。[结果]霍山县、广德县、岳西县及歙县土壤可蚀性K值分别为0.033~0.035,0.018,0.021,0.041(t·hm^(2)·h)/(hm^(2)·MJ·mm)。不同方法计算的土壤可蚀性K值差异较大且都远远高估了实测值,整体表现为K_(Torri)>K_(Nomo)>K_(M-Nomo)>K_(DG)>K_(Epic)。校正后的各可蚀性K值计算方法较之前均有很大改进,其中校正后的Nomo方程及修正Nomo方程具有较高的性能。[结论]校正后的Nomo方程及修正Nomo方程被推荐在安徽省重点水土流失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壤可蚀性 径流小区 安徽省
下载PDF
塔里木河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影响的现场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宗全利 张禹洋 +3 位作者 唐瑞泽 汤骅 刘华利 李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3,共12页
为研究现场条件下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的定量影响,设计制作了冲刷试验装置,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选取了4个典型位置,开展了胡杨、芦苇、红柳和骆驼刺4种典型根系的18组土体起动切应力和冲刷系数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起动切应力随... 为研究现场条件下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的定量影响,设计制作了冲刷试验装置,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选取了4个典型位置,开展了胡杨、芦苇、红柳和骆驼刺4种典型根系的18组土体起动切应力和冲刷系数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起动切应力随根系含量增大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增大,且相同根系含量对应起动切应力红柳最大,胡杨和骆驼刺次之,芦苇最小;分析了单位根系含量变化对起动切应力的影响效果,其顺序为骆驼刺>胡杨>红柳>芦苇。②建立了起动切应力与根系体积密度的定量关系式;根系的存在可以减小土体冲刷系数,其值随根系含量增大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减小,且单位根系含量增加对冲刷系数的减小效果次序为骆驼刺>胡杨>红柳>芦苇。③建立了有、无根系影响的冲刷系数与起动切应力幂函数关系式,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试验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规律一致,但对应的系数和指数均有所差异。研究成果能为塔里木河植被护坡和河岸冲刷过程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特性 起动切应力 冲刷系数 植被根系 现场试验 塔里木河
下载PDF
砒砂岩覆土区典型小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蒙雯洋 饶良懿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9,共10页
[目的]研究砒砂岩覆土区典型小流域土壤可蚀性的空间变异特征,为砒砂岩覆土区土壤侵蚀机理深入探究和土壤侵蚀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覆土区二老虎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层共144份... [目的]研究砒砂岩覆土区典型小流域土壤可蚀性的空间变异特征,为砒砂岩覆土区土壤侵蚀机理深入探究和土壤侵蚀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内蒙古准格尔旗砒砂岩覆土区二老虎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集0—10 cm和10—20 cm土层共144份土壤样品,基于EPIC模型估算土壤可蚀性K值,并利用GIS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特征。[结果](1)二老虎沟小流域土壤砂粒、粉粒、黏粒和有机碳均呈中等变异程度,除黏粒和有机碳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外,其他土壤属性均呈弱空间自相关性。(2)小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介于0.018 7~0.047 6 t·hm^(2)·h/(hm^(2)·MJ·mm),0—10 cm和10—20 cm土层K值变异系数分别为15.5%和20.3%,属中等变异强度;0—10 cm土层K值主要受随机性因素影响,呈弱空间自相关性,而10—20 cm土层受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3) 3种克里格插值方法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受海拔和坡度影响明显,其总体分布趋势为西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及偏东部较低;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较适宜应用于砒砂岩覆土区小流域,其估算结果可较好地显示土壤可蚀性的整体和局部两方面的空间变异特征。(4)在垂直空间变异上,0—10 cm和10—20 cm土层土壤可蚀性K值总体分布规律相似,但10—20 cm土层土壤可蚀性K值较0—10 cm土层空间变异更为明显。[结论]海拔和坡度对砒砂岩覆土区典型小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变异影响明显,未来应优先对坡面和坡顶区域进行土壤侵蚀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K值 EPIC模型 空间变异特征 砒砂岩覆土区 小流域
下载PDF
9种硝基苯对鱼肝微粒体ER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徐镜波 王咏 +1 位作者 张蕾 王春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5,61,共4页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 (mixedfunctionoxidase,MFO)中的敏感指标 ,7-乙氧基 -异吩唑酮 -脱乙基酶 ( 7-ethoxyresorufin -O -deethylase ,EROD)已作为生物标志物 ,应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笔者以苯并 (a)芘作为阳性对照 ,采用鲤鱼肝脏体... 混合功能氧化酶系 (mixedfunctionoxidase,MFO)中的敏感指标 ,7-乙氧基 -异吩唑酮 -脱乙基酶 ( 7-ethoxyresorufin -O -deethylase ,EROD)已作为生物标志物 ,应用于生态毒理学研究领域。笔者以苯并 (a)芘作为阳性对照 ,采用鲤鱼肝脏体外直接染毒测定EROD的方法 ,分析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 鲤鱼 erod 酶活性 鱼体肝脏 诱导 生态毒理学
下载PDF
鱼体内EROD活性对多氯联苯类的指示作用 被引量:28
8
作者 霍传林 王菊英 +1 位作者 韩庚辰 关道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共4页
运用鱼体肝脏中的EROD(7 ethoxyresorufin O deethylase)活性作为生态标记物 ,来指示大连近海部分水域的多氯联苯 (PCBs)类物质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鱼体肝脏内的EROD活性可被PCBs诱导 ,导致活性异常增高 ,并与环境中特定污染物浓度之... 运用鱼体肝脏中的EROD(7 ethoxyresorufin O deethylase)活性作为生态标记物 ,来指示大连近海部分水域的多氯联苯 (PCBs)类物质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鱼体肝脏内的EROD活性可被PCBs诱导 ,导致活性异常增高 ,并与环境中特定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定量响应关系 ,EROD的这个特性可以用来评估海洋生态环境健康并作为预警指标。我们选取大连近海水域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站位 ,分析测定其鱼样中EROD活性 ,并结合环境化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证明将EROD作为指示多氯联苯类污染物的生态标记物是切实可行的 ,该方法在海洋环境监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六线鱼 生物效应 细胞色素P450 erod
下载PDF
硝基芳烃对鲤鱼肝EROD活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咏 王春霞 +1 位作者 王子健 徐镜波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0-122,共3页
在体外实验条件下 ,研究了 9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肝脏 7 乙氧基异吩唑酮 脱乙基酶 (EROD)的影响 .结果表明 ,9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EROD均有激活作用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EROD活性与浓度之间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实验发现苯环上同一位... 在体外实验条件下 ,研究了 9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鲤鱼肝脏 7 乙氧基异吩唑酮 脱乙基酶 (EROD)的影响 .结果表明 ,9种硝基芳烃化合物对EROD均有激活作用 ,在实验浓度范围内 ,EROD活性与浓度之间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实验发现苯环上同一位置的取代基不同或同一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芳烃 erod 鲤鱼肝 环境毒理学 肝脏 活性影响 体外研究 生物监测
下载PDF
多氯联苯CB-28对牙鲆肝脏中EROD活性的诱导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菊英 霍传林 +2 位作者 韩庚辰 李月秋 闫启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2期35-40,共6页
将牙鲆作为受试生物,暴露于不同浓度梯度的多氯联苯CB-28中72h后,发现受试生物肝脏内的EROD活性随着加标量的增加显著上升,并与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牙鲆肝脏内的EROD活性与环境中特定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定量响... 将牙鲆作为受试生物,暴露于不同浓度梯度的多氯联苯CB-28中72h后,发现受试生物肝脏内的EROD活性随着加标量的增加显著上升,并与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牙鲆肝脏内的EROD活性与环境中特定污染物浓度之间存在着定量响应关系,EROD的这个特性可以作为评估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预警指标.同时也讨论了EROD活性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并剖析了EROD活性作为监测指标应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erod 牙鲆 生物效应 细胞色素P450
下载PDF
壬基酚对牙鲆肝脏EROD和GST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丁秀蓉 李正炎 +1 位作者 王波 傅明珠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1-104,100,共5页
乙氧基-异酚恶唑脱乙基酶(ER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解毒酶,在外源毒物的转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牙鲆肝脏组织中的EROD和GST酶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壬基酚(0,0.10,0.33和1.00 mg·... 乙氧基-异酚恶唑脱乙基酶(EROD)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解毒酶,在外源毒物的转化和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应用牙鲆肝脏组织中的EROD和GST酶活性作为生物标志物,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壬基酚(0,0.10,0.33和1.00 mg·L^(-1))活体暴露下2种酶的活性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低浓度(0.10和0.33 mg·L^(-1))的壬基酚中,EROD和GST酶活性均被诱导,暴露4 d后0.33 mg·L^(-1)的壬基酚处理组中EROD和GST活性的诱导率分别为99.2%和127.5%。暴露于高浓度(1.00 mg·L^(-1))的王基酚中。2种酶的活性均被抑制,4 d后EROD和GST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62.0%和37.3%。该试验表明,EROD和GST酶活性的响应可用来评价环境中壬基酚的污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牙鲆 erod GST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植物篱措施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12
作者 黄鑫 郑江坤 +2 位作者 任雨之 陈鑫 王文武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6,共10页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农作物增产增收。水土保持植物篱措施是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的有效生态手段。以往土壤抗蚀性的研究多集中于黄土高原,较少涉及植物篱作用下紫色土坡耕地抗蚀机理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新银合欢(Le... 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农作物增产增收。水土保持植物篱措施是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的有效生态手段。以往土壤抗蚀性的研究多集中于黄土高原,较少涉及植物篱作用下紫色土坡耕地抗蚀机理方面的研究。本文以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和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为研究对象,基于试验站坡耕地小区定位观测的基础数据,结合土壤采样和实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种植不同植物篱的坡耕地土壤抗蚀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在分析11项指标后,2项主成分指标对解释土壤抗蚀性贡献率达到82.7%,其中水稳性团聚体被认定为关键指标。(2)植物篱显著提高了表层土的抗蚀性。与无植物篱的样区为对照,10°坡耕地上香根草和新银合欢植物篱小区的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SERI)分别比对照区高2.048和0.853,15°坡耕地上香根草植物篱的SERI比对照区高1.321;且植物篱下侧的土壤抗蚀性高于植物篱上侧,在10°和15°香根草植物篱小区,植物篱下侧抗蚀性指数分别达到上侧的2.0倍、1.5倍,而10°新银合欢植物篱小区的下侧抗蚀性综合指数达到上侧的1.1倍。(3)相较于新银合欢植物篱小区,香根草植物篱小区土壤表现出了更高的抗蚀性,且两种植物篱小区下侧土壤抗蚀性均优于上侧,选择密植草本植物篱并重点防治植物篱上侧土壤可有效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研究成果可为川中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及农业增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坡耕地 抗蚀性指数 水稳性团聚体 紫色土
下载PDF
多氯联苯(PCBs)胁迫下鲫鱼肝脏EROD酶活性与血清性激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吴伟 瞿建宏 +1 位作者 陈家长 胡庚东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56,共5页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类,研究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CBs(多氯联苯)后鱼肝组织中EROD酶活性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2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鲫鱼在PCBs中暴露后,其肝脏组织中EROD酶被诱导,酶活性随PCBs浓度增大... 以鲫鱼(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鱼类,研究其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CBs(多氯联苯)后鱼肝组织中EROD酶活性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了2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鲫鱼在PCBs中暴露后,其肝脏组织中EROD酶被诱导,酶活性随PCBs浓度增大而增强,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EROD酶活性随暴露时间延长而上升,10 d后达平衡;鲫鱼血清中睾酮含量随PCBs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但雌二醇含量则显著上升,表明PCBs对鱼类具有环境雌激素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EROD酶活性与血清睾酮含量呈负相关,与血清雌二醇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可用鱼肝EROD酶和血清性激素含量的协同变化作为污染生物标志物来评价PCBs的早期污染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PCBs) 鲫鱼 肝脏 erod 血清 性激素
下载PDF
苯并(a)芘影响黑鲷肝脏EROD活性变化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穆景利 王新红 +3 位作者 王淑红 林建清 王克坚 洪华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研究了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在实验生态条件下暴露于不同浓度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后,肝脏乙氧基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在不同暴露时相的动力学变化情况。EROD活性采用动力学方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暴露于较低... 研究了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在实验生态条件下暴露于不同浓度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后,肝脏乙氧基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性在不同暴露时相的动力学变化情况。EROD活性采用动力学方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暴露于较低质量浓度BaP(0.5,1.0μg/L)黑鲷肝脏的EROD活性在2d后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0μg/L组则在2h后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诱导程度表现出不同的下降趋势,而暴露于高质量浓度组(5.0μg/L)的肝脏EROD活性极显著性诱导出现在12h。总体上较高质量浓度组(2.0,5.0μg/L)EROD活性出现极显著性诱导的时间比低质量浓度组(0.5,1.0μg/L)早,诱导程度也比低质量浓度组的高。在净化实验中各暴露组肝脏EROD活性均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试验浓度没有超出严重损伤肝脏自身恢复系统的范围,在此浓度范围内污染的鱼通过净化可清除BaP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乙氧基异吩噁唑酮脱乙基酶(erod) 黑鲷(Sparusmacro cephalus) 肝脏
下载PDF
3种农药亚致死浓度对斑马鱼AChE和ER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于丁 徐敦明 +1 位作者 范青海 刘贤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9-991,共3页
关键词 农药 ACHE erod 斑马鱼 生物标志物 生态毒理学
下载PDF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壬基酚对鱼肝EROD酶的体外诱导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伟 吴滟 +1 位作者 陈家长 瞿建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25-128,共4页
在离体条件下,以鲤鱼肝脏EROD酶为生物标志物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壬基酚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2种受试物对鲤鱼肝脏EROD酶均有激活作用.受试物浓度对EROD酶的活性的影响规律为高浓度时抑制,低浓度时诱导.试验时... 在离体条件下,以鲤鱼肝脏EROD酶为生物标志物研究了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壬基酚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2种受试物对鲤鱼肝脏EROD酶均有激活作用.受试物浓度对EROD酶的活性的影响规律为高浓度时抑制,低浓度时诱导.试验时间和作用温度对离体条件下EROD酶的诱导有较大的影响,20℃的诱导温度和20min的诱导时间可得到较为理想的试验结果.离体条件下的鱼肝EROD酶的诱导是评价外来化学物污染效应的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壬基酚 鲤鱼 肝脏 erod
下载PDF
苯并芘B[a]P对泥蚶组织EROD、GST酶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肖国强 张炯明 +5 位作者 邵艳卿 柴雪良 吴洪喜 刘博 方军 滕爽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4,共7页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染毒和清除,研究了不同浓度(0.05、0.5、5和10μg/L)苯并芘B[a]P胁迫15d和释放15d后,泥蚶(Tegillarcag阳n0J日)消化盲囊和鳃丝乙氧基异吩嗯唑脱乙基酶(ER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和... 摘要: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通过染毒和清除,研究了不同浓度(0.05、0.5、5和10μg/L)苯并芘B[a]P胁迫15d和释放15d后,泥蚶(Tegillarcag阳n0J日)消化盲囊和鳃丝乙氧基异吩嗯唑脱乙基酶(EROD)、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力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胁迫阶段0.5、5和10I.tg/L,B[a]P处理组对泥蚶消化盲囊和鳃丝EROD、GST酶活力和MDA含量显著影响(P〈O.05),EROD、GST酶活力分别被诱导和抑制,第5d趋于稳定,MDA含量随时间呈上升趋势,在第10d基本达到峰值并趋于稳定。在清除阶段,EROD活力和MDA含量逐渐下降,GST活力逐渐升高,并在5—10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本研究中,EROD和GST活力的变化能够反映机体解毒代谢的能力,MDA含量的变化反映了机体氧化损伤的程度,表现出了一定的剂量和时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 消化盲囊 鳃丝 erod GST MDA
下载PDF
鱼肝EROD酶活力诱导作为二噁的水生态毒理学指标 被引量:19
18
作者 黎雯 徐盈 +2 位作者 吴文忠 K.-W.Schramm A.Kettrup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1-207,共7页
利用离体EROD法对严家湖各氧化塘鱼肝中二噁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定,同时与HRGC/HRMS-MID化学分析结果和野外活体暴露鱼肝中EROD活力诱导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氧化塘中鱼肝的离体、活体EROD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之间... 利用离体EROD法对严家湖各氧化塘鱼肝中二噁的毒性效应进行了定量测定,同时与HRGC/HRMS-MID化学分析结果和野外活体暴露鱼肝中EROD活力诱导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氧化塘中鱼肝的离体、活体EROD测定结果与化学分析结果之间有着极好的相关性。这不仅揭示了鱼肝细胞色素P450系统以EROD酶活力诱导指示可作为二的水生态毒理学指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表明了活体EROD和离体EROD生物监测方法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用于其他环境生物样品中二类毒物的快速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 水生态毒理学指标 erod酶活 生物监测
下载PDF
利用EROD生物测试法快速筛选二噁类化合物 被引量:27
19
作者 徐盈 吴文忠 张甬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9-284,共6页
环境样品采集于湖北省鸭儿湖地区。每一样品分作两份,一份用于高分辨色质联用多离子检测法测定,另一份样品的提取液经多层色谱净化后再用7-乙氧基-异吩 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力诱导法进行生物测试。PCDDs/PCDF... 环境样品采集于湖北省鸭儿湖地区。每一样品分作两份,一份用于高分辨色质联用多离子检测法测定,另一份样品的提取液经多层色谱净化后再用7-乙氧基-异吩 唑酮-脱乙基酶(EROD)活力诱导法进行生物测试。PCDDs/PCDF_s和PCB_s总的TCDD毒性等价指数(TEQ_s)最高,分别为1090ng/kg和996ng/kg。说明湖中二  类化合物来源于附近化工厂有机氯生产排放的污水。同时,周围农田中发现的二  类化合物数量少得多。这些化合物可能是来自于污水灌溉或大气尘降。在本研究中,EROD生物测试法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适合于对环境样品中的二  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定量筛选,而HRGC/HRMS-MID对生物测试所获得的数据作了进一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od 诱导生物测试 二恶英类化合物
下载PDF
冀北山地植被恢复对不同坡位土壤可蚀性与养分的影响
20
作者 沙晓玮 武昱鑫 +1 位作者 贾国栋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9,28,共10页
[目的]了解不同坡位和不同土地利用引起的土壤可蚀性和养分差异,讨论各因素对土壤可蚀性和养分情况的影响状况。[方法]通过土壤和根系取样,使用加权求和法计算不同坡位和不同土地利用下的综合土壤可蚀性指数(CSEI)和综合土壤养分指数(CS... [目的]了解不同坡位和不同土地利用引起的土壤可蚀性和养分差异,讨论各因素对土壤可蚀性和养分情况的影响状况。[方法]通过土壤和根系取样,使用加权求和法计算不同坡位和不同土地利用下的综合土壤可蚀性指数(CSEI)和综合土壤养分指数(CSNI)。[结果](1)不同坡位下的CSEI和CSNI均存在差异,其中CSEI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坡上(0.653)和坡下(0.275),CSNI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坡顶(0.715)和坡上(0.341);(2)不同土地利用下的CSEI和CSNI均存在差异,其中CSEI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撂荒地(0.617)和林地(0.252),CSNI的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林地(0.793)和撂荒地(0.322);(3)CSEI与黏粒含量、砂粒含量、根长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与粉粒含量和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容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26);CSNI与黏粒含量、砂粒含量、根长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粉粒含量和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其中黏粒含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45);CSEI、CSNI二者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坡位对CSEI和CSNI均有显著影响,在植被恢复中应注重坡上和坡中;各地貌部位植被恢复均有效降低CSEI并提升CSNI,其中乔木对水土流失的控制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可蚀性 土壤养分 坡位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