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相关因素分析
1
作者 汪志辉 玉珍 姚冬花 《西藏医药》 2024年第4期39-41,共3页
目的目的分析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病理确诊的宫颈HSIL并行宫颈锥切的患者776例。分析治疗方式、年龄、累及腺体、HPV感染、多点病变与切缘阳性的相关性。结果结果776例患者锥... 目的目的分析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2月病理确诊的宫颈HSIL并行宫颈锥切的患者776例。分析治疗方式、年龄、累及腺体、HPV感染、多点病变与切缘阳性的相关性。结果结果776例患者锥切术后切缘阳性143例(18.32%);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与LEEP手术(P<0.05)、累及腺体(P<0.01)、多点病变(P<0.05)有关,与HPV感染(P>0.05)、年龄(P>0.05)无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EEP手术、累及腺体及宫颈多点病变是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论LEEP手术、累及腺体及宫颈多点病变是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高危因素,在治疗上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hsil 切缘阳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HSIL患者CKC术后伴HR-HPV感染的效果及对IL-4、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冯爱迪 贾丽华 万颖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术后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因HSIL行CKC术后伴HR-HPV感染者161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79例(予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与研究组82例(予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阴道微生态评分(Nugent)、宫颈局部微免疫指标水平[IL-4、IL-10、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宫颈病变组织中相关组织阳性表达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IL-10、IL-4、TNF-α]。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54%,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总有效率比研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微生态环境恢复率(92.68%)比对照组(82.28%)高,pH值与Nugent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FN-γ细胞因子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两组IL-4、IL-10、TNF-α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DO、IL-10、IL-4、TNF-α阳性表达率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协同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HSIL患者CKC术后伴HR-HPV感染的疗效更佳,有利于维持稳定宫颈微生态环境,提高免疫调节,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杆菌活菌胶囊 人干扰素α-2b凝胶 hsil CKC HR-HPV IL-4 IL-10 TNF-α
下载PDF
老年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性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选择分析
3
作者 韩超 孔为民 +1 位作者 靳琼 赵轩宇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3期224-227,23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年龄≥65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和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以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年龄≥65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和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以及手术治疗方式选择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在北京妇产医院因阴道镜病理提示为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I、CIN III]住院治疗的老年女性病例共108例做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包括宫颈锥切和全子宫切除。结果108例病例中合并HPV 16/18感染者共56例(51.85%),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提示HSIL以上及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病例共47例,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为43.52%。宫颈管搔刮(endocervical canal curettage,ECC)提示HSIL44例。约50%的病例因宫颈萎缩明显,初次治疗方法选择全子宫切除。HPV 16/18感染和非HPV 16/18感染病例阴道镜活检提示HSIL的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情况切缘情况研究显示,合并HPV16/18感染和非HPV16/18的其它高危型HPV感染病例切缘阳性可能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HPV 16/18感染仅与ECC提示为HSIL相关。手术方式初次选择锥切的病例65例,其中切缘阳性需进一步子宫切除的病例为36例,占56.25%。33例继续进行了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未见HSIL病灶者为16例(48.48%)。结论绝经后老年女性高危型HPV 16/18感染仍然是造成宫颈HSIL的重要因素之一;ECC对于宫颈萎缩的老年女性的宫颈HSIL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协助作用。对于老年女性HSIL治疗的选择仍然建议首选宫颈锥切,宫颈萎缩明显的患者应由有经验的手术医生施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宫颈锥切 宫颈管搔刮
下载PDF
阴道灌洗液中炎症因子与CD4^(+)和CD8^(+)T细胞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早期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4
作者 王岚 唐娟 +2 位作者 庾广聿 丁国彦 姚婷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HSIL患者120例和早期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未感染HR-HPV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和宫颈灌洗液炎症因子(IL-2、INF-γ、IL-10、TNF-α)、CD4^(+)与CD8^(+)T细胞分布与比值。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HSIL进展至早期CC的影响因素,绘制ROC及校准图对模型评估。结果:对照组、HSIL组与早期CC组患者血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早期CC组高于HSIL组及对照组(均P<0.05),HSIL组高于对照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模型2中产次>2次(OR=3.119,95%CI:4.353~6.737)与阴道灌洗液CD4^(+)T细胞百分比(OR=0.327,95%CI:0.188~0.478)(P<0.001,AUC=0.908),模型3中CD4^(+)/CD8^(+)(OR=0.809,95%CI:0.356~1.868)(P<0.001,AUC=0.873)对HSIL发展至早期CC有独立影响;两模型ROC曲线无明显差异(Z=1.550 4,P=0.121)。模型3中仅用CD4^(+)/CD8^(+)就能良好预测,该模型为优,该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结论:HR-HPV感染后,宫颈局部免疫状态参与HSIL及HSIL进展至早期CC,且CD4^(+)/CD8^(+)T细胞比值可作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阴道灌洗液 CD4^(+)与CD8^(+)T细胞 局部炎症因子
下载PDF
HPV16型E6变异体对HSIL锥切术后持续感染及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蕾 杨宾烈 +2 位作者 曹惠敏 张爱 王洁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06-3908,共3页
目的 :探索HPV16型E6变异体对HSIL锥切术后持续感染及复发的预警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本院HPV16型阳性、LEEP术后切缘阴性的HSIL患者100例,对其宫颈脱落细胞E6基因测序,术后随访2年。持续感染及复发者再次测序明确HPV16... 目的 :探索HPV16型E6变异体对HSIL锥切术后持续感染及复发的预警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本院HPV16型阳性、LEEP术后切缘阴性的HSIL患者100例,对其宫颈脱落细胞E6基因测序,术后随访2年。持续感染及复发者再次测序明确HPV16变异体。结果:100例均检测出变异体,81.0%为亚洲原型,14.0%为欧洲变异体,2.0%欧洲原型,3.0%非洲1变异体;亚洲原型锥切术后HPV16易清除(P<0.001);欧洲变异体T350G、A442C有更高的HPV16持续感染及复发相关性(P<0.001)。结论 :(1)HPV16变异体与HSIL发生密切相关;(2)上海浦东地区HPV16导致的HSIL多属于亚洲型变异体,锥切后HPV16易清除;(3)欧洲变异体E6 T350G/A442C可能有更高的锥切术后HPV16复发及持续感染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E6 变异体
下载PDF
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HPV转阴情况及生育能力分析
6
作者 姜婷 谢俣 +5 位作者 龚滢欣 张运强 石月 郭若怡 汪清 刘晓霞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转阴情况及生育力。方法收集2019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患者53例,术后行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和阴道镜下子宫颈活检,随访时间分别为6、12和24个月。分析患者术前HPV感染分布及保育成功率,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HPV转阴情况,术后切缘阳性和病理类型分布,HPV感染类型对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及患者术后生育情况。结果53例患者中,94.3%(50/53)存在HPV感染,其中75.5%(40/53)为HPV16/18型感染者,69.8%(37/53)为HPV单一亚型感染,高于混合感染22.7%(12/53);71.7%(38/53)前次LEEP术后切缘阳性,28.3%(15/53)HSIL复发;56.6%(30/53)术后病理HSIL,28.3%(15/53)未发现病理性改变;75.5%(40/53)术后切缘阴性(即保育成功),其中95%(38/40)HPV转阴。比较HPV16/18感染(P=0.196)和HPV感染类型(P=1.000)对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保育成功的患者在术后完成生育(12.5%,5/40),其中顺产1例,剖宫产4例。5例均为足月分娩,3例行宫颈环扎术,2例患者未行宫颈环扎。结论子宫颈HSIL患者行经阴道分离膀胱直肠间隙的宫颈LEEP术后保育成功率高,术后HPV转阴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生育力保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下载PDF
HSIL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贺艳 吴立明 詹凤书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2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HSIL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HSIL宫颈锥切术后病检为HSIL,切缘阴性或阳性,后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锥切术距离全子宫切除时间进行分组。A组为从HSIL... 目的探讨HSIL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经HSIL宫颈锥切术后病检为HSIL,切缘阴性或阳性,后行全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锥切术距离全子宫切除时间进行分组。A组为从HSIL宫颈锥切术后全子宫切除的时间为锥切术后4周共13例、B组为锥切术后48h 13例、C组为锥切术后48h^7d 13例。每组收集患者的年龄、术前血常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等一般临床资料,分析HSIL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结果A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与C组,而C组略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年龄、术前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宫颈锥切术距子宫全切时间、术前阴道分泌物清洁程度、术后血常规白细胞>12×109/L、术后发热>38℃以及HPV分型皆对HSIL锥切术后感染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天数与感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IL患者全子宫切除术后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宫颈锥切术距子宫全切时间影响较大,宫颈锥切术术后4周再行子宫全切术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与此同时术前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清洁程度以及HPV的感染类型皆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术后感染,应结合术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以及发热情况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il 全子宫切除术 感染 相关因素分析
下载PDF
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对HSIL+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简凤萍 罗燕艳 +2 位作者 梁锐根 徐秀梅 邓文同 《广州医药》 2021年第2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对HSIL+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募集2017年3月-2020年8月期间,于中山市博爱医院妇产科就诊,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患者209例、LSIL患者169例、HSIL患者131例和宫颈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对HSIL+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募集2017年3月-2020年8月期间,于中山市博爱医院妇产科就诊,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患者209例、LSIL患者169例、HSIL患者131例和宫颈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研究对象术前细胞学样本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检测结果,纵向比较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阳性率的差异,横向比较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在相同宫颈病变的阳性率的差异,综合评估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诊断HSIL+病变效能的差异。结果①纵向比较: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趋势性升高(p16/Ki-67染色:χ^(2)=374.34,P<0.001;HPV E6/E7mRNA检测:χ^(2)=289.21,P<0.001;联合检测:χ^(2)=343.90,P<0.001)。②横向比较:在宫颈炎、LSIL、宫颈癌组,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阳性率之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SIL组,p16/Ki-67染色和联合检测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P=0.004);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P=0.001)。③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诊断HSIL+的灵敏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21)。p16/Ki-67染色与联合检测法之间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07);HPV E6/E7mRNA检测与联合检测法之间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28)。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诊断HSIL+的特异度及符合率的总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_(1)=5.38,P1=0.068;χ^(2)_(2)=0.93,P2=0.628)。结论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均可有效筛出HSIL+病变,但是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HSIL+病变诊断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同时保持了较好的特异度和符合率,建议将p16/Ki-67染色和HPV E6/E7mRNA联合检测作为早期诊断HSIL+病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 人乳头瘤病毒 E6/E7mRNA 宫颈上皮内瘤低度/高度病变
下载PDF
HSIL锥切术后切缘病理累及者病变持续存在相关因素分析--附200例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裴志飞 毕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7期848-852,共5页
目的探讨锥切术后切缘累及者HSIL持续存在的风险、相关因素及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200例因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行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切缘累及... 目的探讨锥切术后切缘累及者HSIL持续存在的风险、相关因素及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总结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200例因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HSIL)/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3行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切缘累及的患者的年龄、锥切术后病理病变程度、病理切缘累及部位以及术后6个月随访的液基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管内膜搔刮术(ECC),探讨锥切术后HSIL及以上病变持续存在的风险、相关因素及管理策略。结果 200例子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切缘累及的患者,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39.92±9.12岁。35岁以下者中病变持续存在2例,占3.39%(2/59);在≥35岁者中病变持续存在27例,占19.15%(27/141),存在统计学差异(χ~2=8.332,P=0.004)。锥切术后病理HSIL/CIN3+病变者中,发现25例病变持续存在,占18.94%(25/132);在HSIL/CIN2中,发现4例病变持续存在,占5.88%(4/68),二者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172,P=0.018)。在术后病理外侧切缘受累者中,发现3例病变持续存在,占4.84%(3/62);在内侧切缘受累者中,发现26例病变持续存在,占18.84%(26/138),病理切缘阳性累及部位与病变持续存在有统计学差异(χ~2=6.765,P=0.009)。将患者年龄、锥切术后病理结果以及切缘病理累及部位等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锥切术后的病理级别为锥切术后HSIL+病变持续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58,P=0.009)。结论对于锥切术后切缘累及者应高度重视,加强随访,尤其是锥切术后病理为HSIL/CIN3+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锥切 病变持续存在 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 病理
下载PDF
分析宫颈锥切术在HSIL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0
作者 唐奕仕 王小霞 +1 位作者 阙小霞 康佳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析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治疗中宫颈锥切术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9年12月,从收治的HSIL患者中选取278例进行研究,以治疗方案的不同之处,将其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试验组... 目的探析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治疗中宫颈锥切术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1月—2019年12月,从收治的HSIL患者中选取278例进行研究,以治疗方案的不同之处,将其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试验组,各组样本均139例。其中对照组获得宫颈冷刀锥切术(CKC)治疗,试验组获得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就两组治疗中的相关指标、并发症、复发率、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后,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与切除组织面积试验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后,试验组并发症、复发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炎性因子水平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提高在HSIL治疗效果,临床应用LEEP术治疗,既能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与切除组织面积,又能减少并发症及复发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il CKC LEEP 并发症 复发率 炎性因子水平 治疗总有效率
下载PDF
绝经期妇女HSIL宫颈LEEP术后病理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宁莉 闵庆华 《智慧健康》 2020年第11期139-14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绝经期妇女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的治疗效果,为此类人群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临床参考。... 目的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的绝经期妇女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术)的治疗效果,为此类人群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18名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HSIL的绝经期妇女,行LEEP术。术后第3月随访,行高危型HPV12+2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统计分析手术病理情况、手术切缘阳性率、治愈率和HPV转阴情况,分析切缘阳性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手术病理相符情况:术后病理相符者72人,占61.01%;术后病理降级者37人,占31.35%;术后病理升级者9人,占7.63%。(2)手术切缘阳性18人,阳性率28.05%。(3)术后HPV情况:术后未切子宫,术后复查HPV阴性的患者62人,转阴性65.80%;HPV阳性15人,阳性率5.39%。(4)手术治愈率:手术后复查无病变切缘阴性且术后3月复查HPV阴性者62人,治愈率为65.80%。结论绝经期HSIL患者,LEEP术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和HPV转阴率,LEEP术应该为这类人群治疗的优先选择,但有高危因素时仍建议行全子宫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人乳头瘤病毒 绝经期
下载PDF
TCT检测筛查ASCUS发生HSIL的高危因素分析
12
作者 郭素燕 谭健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12期57-59,63,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TCT检测筛查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发生HSIL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广东省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经TCT检测筛查提示为ASCUS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SCUS发生HSIL的高危因素... 目的研究分析TCT检测筛查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发生HSIL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广东省汕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经TCT检测筛查提示为ASCUS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ASCUS发生HSIL的高危因素。结果118例TCT诊断为ASCUS患者经活检病理金标准,其中炎症改变27.97%(33/118)、LSIL56.78%(67/118)、HSIL15.25%(18/118),HR-HPV检测HSIL的敏感度为88.89%(16/18),阴性预测值为97.18%(69/7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首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HR-HPV及绝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首次性生活年龄≤20岁、流产次数≥2次、HR-HPV阳性及绝经为HSIL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首次性生活年龄≤20岁、流产次数≥2次、HR-HPV阳性及绝经为HSIL发生的高危因素,临床应及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T ASCUS hsil 高危因素
下载PDF
miR-504N-cadherin mRNA和Gal-9mRNA表达水平与HR-HPV感染转阴关系及联合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海霞 张春华 +2 位作者 宋晓玲 吴燕 耿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504(miR-504)、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mRNA、半乳糖凝集素9(Gal-9)mRNA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转阴关系及联合预测价值。方法将98例行宫颈锥切术HR-HPV阳性的HSIL... 目的探讨微小RNA-504(miR-504)、神经型钙黏附素(N-cadherin)mRNA、半乳糖凝集素9(Gal-9)mRNA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锥切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转阴关系及联合预测价值。方法将98例行宫颈锥切术HR-HPV阳性的HSIL患者,根据术后6个月HR-HPV感染是否转阴分为非转阴组27例、转阴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和miR-504、N-cadherin mRNA、Gal-9 mRNA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HR-HPV感染转阴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iR-504、N-cadherin mRNA、Gal-9 mRNA对HR-HPV感染转阴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宫颈癌家族史、绝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感染非转阴组患者miR-504表达水平低于转阴组,N-cadherin mRNA、Gal-9 mRNA表达水平高于转阴组(P<0.01);将宫颈癌家族史、绝经情况等基线资料控制后,miR-504、N-cadherin mRNA、Gal-9 mRNA表达水平仍与HR-HPV感染转阴情况相关(P<0.01);miR-504、N-cadherin mRNA、Gal-9 mRNA联合预测HR-HPV感染转阴的AUC最大。miR-504高水平表达患者的HR-HPV感染转阴率高于低水平表达患者,N-cadherin mRNA、Gal-9 mRNA高水平表达患者的HR-HPV感染转阴率低于低水平表达患者(P<0.01)。结论miR-504、N-cadherin mRNA、Gal-9 mRNA表达水平与HSIL宫颈锥切术后HR-HPV感染转阴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HR-HPV感染转阴情况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504 神经型钙黏附素mRNA 半乳糖凝集素9 mRNA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锥切术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下载PDF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冷刀锥切术后发生切缘阳性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颖 焦薇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CKC)术后发生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CKC术后HSIL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孕次、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转化区、活检点数、病变是否... 目的探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CKC)术后发生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CKC术后HSIL患者203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孕次、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转化区、活检点数、病变是否累及腺体、锥切宽度、锥切高度、术前活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病理等级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HSIL患者CKC术后发生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HSIL患者CKC术后发生切缘阳性者67例,检出率为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缘阳性HSIL患者的孕次、HPV16/18型感染、活检点数、累及腺体、CIN病理等级与阴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变累及腺体、活检点数≥3个、HPV16/18型感染及CINⅢ是HSIL患者行CKC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SIL患者CKC术后切缘阳性的发生受其孕次、HPV16/18型感染、病变累及腺体以及CIN病理等级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切缘阳性 宫颈冷刀锥切术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5
15
作者 赵红霞 董艳双 +1 位作者 蔡友治 朱颖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68-1270,共3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 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单独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并探讨特定组合的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检测了102例女性宫颈标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未见上皮病变或恶性病变组(LSIL/NILM组)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浸润性宫颈癌组(ICC/HSIL组)。通过对样本进行PCR检测,鉴定HPV分型;然后进一步分析HPV多重感染的情况。通过计算ICC/HSIL或LSIL/NILM之间的优势比(OR),来检验特定HPV组合感染与宫颈癌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标本中,多重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与单一感染相比,HPV68和HPV16共同感染使患ICC/HSIL的风险增加。结论:高危型HPV病毒共同感染时,其ICC/HSIL发生的风险较单一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 浸润性宫颈癌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RUNX2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siRNA对Hela229细胞RUNX2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威 郭文涛 +1 位作者 曾宪旭 班振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RUNX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RUNX2 siRNA对宫颈鳞癌Hela229细胞RUNX2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30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RUNX... 目的:探讨RUNX2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RUNX2 siRNA对宫颈鳞癌Hela229细胞RUNX2基因表达、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30例正常宫颈黏膜组织中RUNX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鳞癌组织中RUNX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设计合成RUNX2 siRNA,通过脂质体将其转染至Hela229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不转染)和阴性对照(转染非特异性siRNA)细胞组。转染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计算增殖抑制率;转染72 h后,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中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RUNX2阳性表达率高于HSIL及正常宫颈组织(P<0.001);宫颈鳞癌组织中RUNX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04)。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RUNX2 siRNA组Hela229细胞增殖抑制率、RUNX2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结论:RUNX2基因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细胞的增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HELA 229细胞 RUNX2 RNA干扰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舒焰红 钱德英 +4 位作者 吴越 岑坚敏 陈观娣 阳丽 李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 目的:探讨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细胞筛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提供有价值的诊疗手段。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年龄22~65岁、无妊娠、宫颈细胞学筛查为高度病变的妇女200例,按随机化的方法分为两组,一组按即查即治策略(A组)处理,另一组按传统三步法(B组)处理。比较两组的最终病理结果、术后3、6个月异常TCT(包括ASCUS)、切缘阳性或阴道镜异常等需行二次LEEP手术率。结果:A组的过度治疗率6%,CIN2、3检出率89%,原位癌检出率5%,二次手术率16%。与B组比较,过度治疗率、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检出率、术后复查异常TCT、二次手术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即查即治策略处理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是安全、经济和有效的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即查即治 三步法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素玉 郑祥钦 +4 位作者 陈瑜沙 戴丽玉 林元 衣欢 潘吴媛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13-918,共6页
目的研究影响患病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构建患病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宫颈癌病例为研... 目的研究影响患病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构建患病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宫颈癌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阴道镜检查结果(醋酸白色上皮、镶嵌、点状血管等)、HPV检测结果(HPV16、31、33、58型是否阳性)及病理诊断结局等资料,分析罹患HSIL或宫颈癌的风险与阴道镜检查结果及HPV检测结果间的关联性,运用SAS9.4软件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患病风险的相关因素并构建患病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5147例,其中慢性宫颈炎占59.74%(3075/5147),LSIL占23.33%(1201/5147),HSIL占15.00%(772/5147),宫颈癌占1.92%(99/5147)。研究对象患HSIL或宫颈癌的风险与其临床症状,醋酸白色上皮、镶嵌或点状血管,HPV16、31、33或58型阳性情况等8个纳入因素在单因素分析时均存在显著关联(P均<0.001)。研究因素间,仅镶嵌与点状血管间的列联系数值相对较大(0.36)。采用逐步回归法构建多变量logistic模型,则依次纳入点状血管、HPV16型阳性情况、醋酸白色上皮、HPV33型阳性情况、HPV58型阳性情况、镶嵌、HPV31型阳性情况,无剔除变量,该模型对训练样本预测的正确率为71.7%,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利用该模型可对不同HPV检测结果和(或)阴道镜检查结果患者的患病风险进行预测。结论阴道镜检查结果及HPV检测结果均与患HSIL或宫颈癌风险存在关联性;综合阴道镜检查结果及HPV检测结果构建的患病风险预测模型可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HPV16、31、33、58型的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间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LOGISTIC回归 预测
下载PDF
DNA倍体细胞检测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初虹 余志英 +2 位作者 邢娟 张小军 滕国召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4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对比DNA倍体细胞检测(DNA-ICM)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同时进行DNA-ICM和TCT筛查的127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8例因两种筛查任一... 目的对比DNA倍体细胞检测(DNA-ICM)与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同时进行DNA-ICM和TCT筛查的127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8例因两种筛查任一筛查结果阳性,或HPV高危分型(+),或HPV高危分型(-)但妇科检查宫颈有可疑病灶者,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按慢性炎症(单纯炎症、湿疣样变)、低度病变(LSIL:CINⅠ)、高度病变(HSIL:CINⅡ-Ⅲ)及宫颈癌进行划分。分析两种方法在不同病理分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结果(1)活检病理以慢性宫颈炎为阴性结果,以LSIL(CINI)及其以上级别病变为阳性结果,两种方法比较,DNA-ICM灵敏度为93.5%(87/93),优于TCT的灵敏度69.9%(6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ICM特异度为20.0%(21/105),低于TCT的特异度35.2%(3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不同病理分类进行分层分析,DNA-ICM在湿疣样变、LSIL和HSIL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7.5%(49/56)、90.2%(37/41)和95.8%(46/48),明显高于TCT的64.2%(36/56)、63.0%(26/41)和72.9%(3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单纯炎症及宫颈癌中,DNA-ICM的阳性率分别为71.4%(35/49)和100%(4/4),与TCT的65.3%(32/49)和100%(4/4)结果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LSIL及其以上级别病变,DNA-ICM较TCT的敏感度高,虽然特异度降低,但可结合其他检查以弥补;同时DNA-ICM对湿疣样变、LSIL、HSIL的阳性率明显高于TCT,而对于单纯炎症及宫颈癌的阳性率又不低于TCT,故DNA-ICM可作为比TCT更敏感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细胞检测 DNA细胞计数成像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宫颈锥切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浸润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蔺茹 邵亚雯 +4 位作者 傅文婷 李晓玉 郝圆圆 白岩 刘青 《甘肃医药》 2021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浸润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我院宫颈病变诊疗中心因HSIL行LEEP的608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为宫颈癌,将入选...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为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病理升级为宫颈浸润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我院宫颈病变诊疗中心因HSIL行LEEP的608例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为宫颈癌,将入选病例分为病例组54例和对照组554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与否、孕次、产次、术前TCT、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否、阴道镜诊断、转化区类型、累及象限、术前累及腺体与否、切除标本长度及厚度、切缘状态等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显示,年龄>40岁、术前TCT为ASC-H或HSIL或SCC、HPV为16/18+、病灶累及宫颈表面3-4个象限、术前病检累及腺体、标本长度>2.0cm、术后切缘阳性为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前应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在术前沟通、手术方案的选择上要更加慎重,手术医生在进行LEEP手术前,应根据情况适当扩大切除范围,以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浸润癌 阴道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