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组织芯片和ISH技术检测人体多种肿瘤中hTER mRNA和hTERT mRNA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军 王康敏 +2 位作者 苏宝山 黄莺 赵世平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6-238,254,共4页
目的 探讨组织芯片技术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及hTER和hTERT在人体多种常见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器具制作组织芯片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ISH)检测 2 3 0例人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hTER和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组织芯片... 目的 探讨组织芯片技术在原位杂交中的应用及hTER和hTERT在人体多种常见肿瘤中的表达。方法 利用自行研制的专用器具制作组织芯片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 (ISH)检测 2 3 0例人体肿瘤和正常组织中hTER和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组织芯片中组织样本的组织学结构完整 ,满足病理学实验要求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消耗的实验材料、试剂为普通方法的1 /2 3。②在人体正常组织和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组织中 ,hTER和hTERT的表达与肿瘤的性质明显相关 (P <0 .0 0 5 )。结论 组织芯片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组织学方法 ,可广泛应用于原位杂交实验 ,并有可能在肿瘤生物学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 ,hTER和hTERT表达上调有可能作为人体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组织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h技术 组织片芯 肿瘤 端粒酶 原位杂交 HTERT基因 hTER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在鱼类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8
2
作者 权洁霞 戴继勋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5-229,共5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得力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ISH技术在鱼类的基因定位、性别鉴定、染色体变异及种间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是一种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得力工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FISH技术在鱼类的基因定位、性别鉴定、染色体变异及种间杂交等研究中的应用;并将此技术在鱼类的基因定位、早期性别鉴定、染色体重排与进化、染色体鉴别与分类及杂交鉴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遗传学 鱼类
下载PDF
利用BAC-ISH对抗性基因Bph3物理定位及水稻第四染色体着丝粒识别的研究
3
作者 覃瑞 鄢彗民 宋运淳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5期28-32,共5页
用水稻BAC克隆21K19作探针进行了ISH。这个克隆是由第4染色体着丝粒连锁的RFLP标记RZ69筛选得到。在Cot-Ⅰ DNA封阻条件下,DAB均获得第4染色体着丝粒区和间期染色质上的一对信号。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特定染色体识别,而且可区分其长臂和... 用水稻BAC克隆21K19作探针进行了ISH。这个克隆是由第4染色体着丝粒连锁的RFLP标记RZ69筛选得到。在Cot-Ⅰ DNA封阻条件下,DAB均获得第4染色体着丝粒区和间期染色质上的一对信号。这一方法不仅可用于特定染色体识别,而且可区分其长臂和短臂。因此,还获得了第四染色体的臂比值以作为它的形态识别依据。由于RFLP标记RZ69与抗性基因Bph3紧密连锁,从而确定抗性基因Bph3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着丝粒处。相对于常规的RFLP-FISH,BAC-ISH可以提高5倍以上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sh 抗性基因 Bph3 物理定位 水稻 第四染色体 着丝粒 识别
下载PDF
英语后缀"ish"构词的规律及含义
4
作者 张秀芝 马巧正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2-103,共2页
英语后缀"ish"这一构词现象在英语语言中相当普遍,用法也很灵活。通常带有后缀的ish单词,有规律可循,ish词缀结构所表示的含义既丰富又细致。
关键词 后缀 含义 规律 构词 英语语言 词缀
下载PDF
Business Oral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ask-Based Approach
5
作者 董慧 《商情》 2013年第28期123-123,共1页
关键词 摘要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中危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洪 谢丽 +3 位作者 郑燕 唐旭 张琴 唐曦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中危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中危老年IS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治疗,B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中危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中危老年IS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与B组(40例),A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治疗,B组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和培哚普利片2mg/d治疗,两组疗程12周。监测用药前后血压、血肌酐等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疗效:B组总有效率较A组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组下降幅度较A组大(P<0.05);肾小球滤过率估测值:治疗后B组较A组患者高(P<0.05);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培哚普利片治疗中危老年ISH安全有效,能改善患者肾功能,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可作为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培哚普利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HPV16/18型表达和细胞病理学检查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培影 徐侠 +2 位作者 杨海燕 杨静 王旭波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81,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病理学和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细胞病理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18例宫颈组织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及病变情况,判定HPV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 目的探讨细胞病理学和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细胞病理学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18例宫颈组织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及病变情况,判定HPV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21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以上患者HPV16/18检出率分别为:鳞状上皮轻度非典型增生(CIN)Ⅰ16.67%(15/90例)、鳞状上皮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Ⅱ48.43%(31/64例)、鳞状上皮重度非典型增生(CIN)Ⅲ91.11%(41/45例),鳞状细胞癌(SCC)84.21%(16/19例)。CINⅢ和SCC组与CINⅠ、Ⅱ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INⅢ与SC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18型对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敏感度、特异度高的特点;若原位杂交技术与细胞病理学诊断协同检测,可更早发现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并对宫颈病变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 原位杂交(ish) 细胞病理学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后IL-17 mRNA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国忠 李呼伦 +5 位作者 钟镝 温世荣 王德生 钟照华 沈岩 孔燕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 通过对 SD大鼠脑缺血后白细胞介素 - 17(IL - 17) m RNA表达的研究 ,探讨 IL - 17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后 IL - 17在大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脑缺血侧 IL - 17m RNA表达... 目的 通过对 SD大鼠脑缺血后白细胞介素 - 17(IL - 17) m RNA表达的研究 ,探讨 IL - 17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性大鼠脑缺血后 IL - 17在大脑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脑缺血侧 IL - 17m 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2 ) IL - 17m RNA表达数量随时间延长和损伤面积扩大而增加 ;(3)脑缺血后随时间延长 ,T细胞在脑内数量增加。结论  IL - 17m RNA表达主要参与大脑损伤后期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白细胞介素-17 T细胞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与中药干预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培影 徐侠 +2 位作者 王旭波 杨海燕 鲍梅淑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宫颈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分析中药干预和治疗HPV16/18型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18例宫颈组织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判定HPV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 目的:探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宫颈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分析中药干预和治疗HPV16/18型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218例宫颈组织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判定HPV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应用中药清热解毒扶正方干预和治疗HPV感染患者,并观察用药前后变化。结果:218例患者HPV16/18检出率分别为:CINⅠ16.67%(15/90例)、CINⅡ48.43%(31/64例)、CINⅢ91.11%、(41/45例)、SCC84.21%(16/19例);实验组52例,对HPV感染者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剂局部熏蒸外洗和益气温阳、清热扶正方剂水煎口服,显效率34.62%(18/52例);对照组51例,显效率11.54%(6/51例),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PV16/18型对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具有早期、敏感、特异的特点;中药清热解毒扶正方治疗HPV感染者疗效显著,若二者协同使用对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干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 原位杂交(ish) 中药干预
下载PDF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 被引量:26
10
作者 许良凤 林辉 胡敏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3年第2期110-114,共5页
针对现有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间的优点不易综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分别利用ISH和小波变换方法产生初始图像,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来优化由图像定量评价指标构成的目标函数,从而获取视觉效果较好,清... 针对现有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方法间的优点不易综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多模态医学图像融合。分别利用ISH和小波变换方法产生初始图像,利用差分进化算法来优化由图像定量评价指标构成的目标函数,从而获取视觉效果较好,清晰度较好和信息量丰富的融合图像。实验结果和评价参数表明,提算法在平均梯度、熵等表示细节信息和融合质量的等定量指标上比基于小波变换和ISH变换图像融合算法提高了30%和2.5%以上,有效地结合基于小波变换和ISH变换两种不同融合方法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图像融合 差分进化算法 小波变换 ish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原位杂交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万坡 程国富 +6 位作者 谷长勤 李德学 宋念华 毕丁仁 胡薛英 胡思顺 胡智斌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1-373,共3页
根据已知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核蛋白(NP)基因序列,选取其中保守区域设计出1对引物,以RT-PCR方法扩增出543bp的NP基因片段,采用地高辛标记制备探针。MDCK细胞人工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后,不同时间取样制备细胞涂片,进... 根据已知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核蛋白(NP)基因序列,选取其中保守区域设计出1对引物,以RT-PCR方法扩增出543bp的NP基因片段,采用地高辛标记制备探针。MDCK细胞人工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后,不同时间取样制备细胞涂片,进行原位杂交,研究了禽流感病毒对MDCK细胞的感染,探讨了原位杂交的条件及其应用于检测AIV感染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感染24h后,原位杂交可检测出细胞内的病毒RNA,并且杂交信号的强度与感染时间的长短有关。研究表明,原位杂交检测禽流感病毒,不但能很好地表现病毒和细胞的位置关系,而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禽流感病毒的组织原位杂交检测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禽流感病毒 MDCK细胞
下载PDF
口腔原发性浆母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官兵 张新华 +5 位作者 饶秋 王焱 朱芸 马恒辉 周航波 周晓军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探讨浆母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详细的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标记、原位杂交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瘤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细胞核... 目的探讨浆母细胞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例浆母细胞淋巴瘤进行详细的临床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标记、原位杂交和基因重排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组织呈弥漫浸润性生长,瘤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细胞核偏位,可见1~2个核仁,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凋亡小体及星空现象。免疫组化:瘤细胞CD138、VS38c、vimentin和VEGF(+),CD3、CD68、LCA和p53散在(+),Ki-67>50%。PCR检测结果示IgH基因重排。结论浆母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弥漫增生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与B免疫母细胞相似,但是肿瘤细胞具有浆细胞的免疫表型。浆母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并结合相关的分子病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母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 ish PCR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EB病毒的检测及其增殖期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云 罗兵 +1 位作者 王笑峰 阎丽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 :探讨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 ,EBV)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增殖期基因在EBV阳性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Southern杂交检测 185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特异性EBVDNA片段 ,PCR阳性标本用原位杂交... 目的 :探讨EB病毒 (Epstein Barrvirus ,EBV)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其增殖期基因在EBV阳性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 Southern杂交检测 185例胃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特异性EBVDNA片段 ,PCR阳性标本用原位杂交 (ISH)技术检测石蜡切片组织中EBV编码小RNA 1(EBER1)的表达 ,以确定EBV阳性胃癌。再应用RT 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EBV增殖期基因 (即刻早期基因BZLF1、BRLF1,早期基因BARF1、BHRF1,晚期基因BcLF1、BLLF1)的表达。结果 :13例胃癌组织EBV阳性 (7.0 3% ) ,癌旁组织未检测到EBV感染 ,胃癌和癌旁组织中EBV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χ2 =11.0 76 9,P =0 .0 0 0 9)。EBV阳性和阴性胃癌在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发生部位的差别均无显著性 (P =0 .973,0 .14 1,0 .2 5 9,0 .5 86 ,0 .0 6 2 ) ,但性别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男性EBV阳性率高于女性 (χ2 =5 .2 317,P =0 .0 2 1)。增殖期基因中即刻早期基因BZLF1有 6例表达阳性 ,而BRLF1均为阴性 ;早期基因中有 6例BARF1表达阳性 ,2例BHRF1表达阳性 ;晚期基因BcLF1有 7例表达阳性 ,而BLLF1均为阴性。结论 :EBV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部分EBV阳性胃癌组织中存在EBV增殖性感染 ,早期基因BARF1和BHRF1在EBV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胃癌 增殖期基因 RT-PCR 原位杂交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胃癌组织中几种细胞因子的mRNA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鹏 司履生 +2 位作者 李睿 来宝长 王一理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 了解早期胃癌向晚期胃癌进展中 ,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1 3例早期胃癌 ,2 0例晚期胃癌组织中与调节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IFN γ、IL 2、IL 1 0、GM CSF、TGF β五种细胞因子m... 目的 了解早期胃癌向晚期胃癌进展中 ,局部免疫微环境的变化。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检测 1 3例早期胃癌 ,2 0例晚期胃癌组织中与调节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IFN γ、IL 2、IL 1 0、GM CSF、TGF β五种细胞因子mRNA表达的情况。 结果 胃癌进展过程中 ,IFN γ/IL 1 0比值明显下降 ,Th2型反应随肿瘤进展而加重 ;随着疾病的进展 ,肿瘤间质及实质中IFN γ、IL 2阳性细胞减少 ,几乎难以找到 ;Th2型因子IL 1 0和TGF βmRNA在瘤实质的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 ) ,且IL 1 0与TGF β表达的增多主要是由于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所致。结论 胃癌进展过程中 ,局部Th2型反应逐步增强 ,免疫抑制逐渐加深。肿瘤局部微环境的这种变化为肿瘤逃逸宿主免疫监视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发现为设计肿瘤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因子 原位杂交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小鼠Y染色体RNA探针的标记和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邹西峰 苏玉金 +3 位作者 鲁玲玲 杨慧 李铁林 徐群渊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 标记小鼠Y染色体RNA探针 ,检验该探针在检测外周血涂片和脑组织切片Y染色体阳性细胞的效率。 方法 以小鼠Y染色体重复序列pY35 3/BcDNA为模板标记RNA探针。以雌性小鼠为对照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涂片Y染色体阳性细胞 ;... 目的 标记小鼠Y染色体RNA探针 ,检验该探针在检测外周血涂片和脑组织切片Y染色体阳性细胞的效率。 方法 以小鼠Y染色体重复序列pY35 3/BcDNA为模板标记RNA探针。以雌性小鼠为对照 ,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小鼠外周血涂片Y染色体阳性细胞 ;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雄性小鼠脑组织切片Y染色体阳性细胞。 结果 Y染色体原位杂交法在外周血涂片Y染色体阳性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 1 0 0 %,在脑切片检测Y染色体阳性细胞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5 6 7%和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 小鼠
下载PDF
乳化技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油漆中锰和钴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立行 马学良 刘宝玉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2-14,共3页
将油漆样品与硝酸 ( 1 +1 )溶液一起煮沸 ,使不溶的无机物以沉淀形式析出 ,用苯 -丙酮 ( 1 +1 )混合溶剂溶解在煮沸过程中所形成的油漆结块 ,过滤 ,以吐温 80为乳化剂将滤液 (由酸溶液及苯 丙酮溶液两部分组成 )乳化成乳浊液。取适量... 将油漆样品与硝酸 ( 1 +1 )溶液一起煮沸 ,使不溶的无机物以沉淀形式析出 ,用苯 -丙酮 ( 1 +1 )混合溶剂溶解在煮沸过程中所形成的油漆结块 ,过滤 ,以吐温 80为乳化剂将滤液 (由酸溶液及苯 丙酮溶液两部分组成 )乳化成乳浊液。取适量样品乳浊液配制成试液 ,喷入火焰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对样品处理方法、乳化剂的选择及干扰进行了考察 ,建立了测定油漆中锰、钴的快速FAAS分析方法。本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 ,相对误差小于± 0 7%。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乳化技术 油漆 测定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CIR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及Caspase-9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辉 董建峰 +3 位作者 呼东坡 王晓寅 牛书雷 薄爱华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Bannisters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川芎嗪治疗;在透射电镜下观察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治疗前后额顶叶皮质神经元半胱天冬蛋白酶基因... 目的探讨川芎嗪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Bannisters方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川芎嗪治疗;在透射电镜下观察顶叶皮质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治疗前后额顶叶皮质神经元半胱天冬蛋白酶基因(caspase-9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顶叶皮质神经元水肿,质膜、线粒体膜破裂;溶酶体、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破坏;caspase-9mRNA数密度增高,着色加深(灰度值下降)。川芎嗪治疗组顶叶皮质神经元质膜、核膜、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损伤明显减轻;caspase-9mRNA阳性神经元减少,着色变浅。结论川芎嗪下调脑缺血再灌注顶叶皮质神经元中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9mRNA的表达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川芎嗪 半胱天冬蛋白酶-9信使核糖核酸 超微结构 原位杂交 大脑皮质神经元
下载PDF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动脉弹性功能变化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维忠 白煜 丁跃有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2年第6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 ,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 选择 5 0例健康老年人 (男女各 2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和 8... 目的 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 ,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 选择 5 0例健康老年人 (男女各 2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和 8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男性 39例 ,女性 4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 ,其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 6 4例 ,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 2 0例。使用DO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 。结果 ISH大动脉弹性指数C1(7± 2 1ml/mmHg× 10 )低于NISH组 (9 2± 3 1ml/mmHg× 10 )和正常血压对照组(12 9± 4ml/mmHg× 10 ) ,P <0 0 1;ISH小动脉弹性指数C2 (2 6± 2 2ml/mmHg× 10 0 )与NISH(2 7± 2 5ml/mmHg× 10 0 )无显著差别 ,均低于正常血压对照组 (4 3± 2 5ml/mmHg× 10 0 ) ,P <0 0 1;在正常血压对照组 ,动脉弹性指数与脉压显著负相关 (C1:r=- 0 6 2 7,P <0 0 0 1;C2 :r =- 0 389,P <0 0 0 1) ,但在ISH则并不相关 (C1:r =- 0 10 5 ,P =0 4 10 ;C2 :r =- 0 2 0 3,P =0 1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动脉弹性功能 脉压 老年人 ish 动脉弹性指数
下载PDF
EB病毒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检测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卢璐 孙文文 +1 位作者 袁风菊 杨开颜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对用于检测EBV表达的3种实验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PCR)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明确诊断淋巴瘤石蜡组织57例,包括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鼻型1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在不同类型淋巴瘤中的表达差异及对用于检测EBV表达的3种实验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PCR)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明确诊断淋巴瘤石蜡组织57例,包括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CL)鼻型12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CL)13例、霍奇金淋巴瘤(HL)1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原位杂交(ISH)、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分别检测淋巴瘤中EBV蛋白(LMP-1)、EBV潜伏相关RNA(EBER1)、EBV(DNA)的表达情况。结果 57例淋巴瘤组织中EBV蛋白(LMP-1)、EBER1、EBV DNA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5%(10/57)、47.4%(27/57)、50.9%(29/57)。其中NK/TCL鼻型为8.3%(1/12)、83.3%(10/12)、91.7%(11/12);AITCL为30.8(4/13)、53.8%(7/13)、61.5%(8/13);HL为33.3%(4/12)、41.7%(5/12)、41.7%(5/12);DLBCL为5.00%(1/20)、25.0%(5/20)、25.0%(5/20)。PCR及原位杂交检测方法比免疫组化更敏感(P<0.05)。结论 EBV感染在不同类型的淋巴瘤中表达存在差异,3种检测方法之间的阳性表达率也不同且ISH和PCR检测方法优于IH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下载PDF
TGF-β1与Smad2基因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朋 曾维政 +5 位作者 张汝 张涛 吴晓玲 谭勇 魏东 苏晓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TGF-β1和Smad2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激活型Smad(R-Smad)与HCC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原位杂交法(ISH)检测41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TGF-β1、Smad2... 目的:通过检测TGF-β1和Smad2基因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初步探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激活型Smad(R-Smad)与HCC的发生、发展之间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及原位杂交法(ISH)检测41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TGF-β1、Smad2蛋白、Smad2 mRNA的表达,5例外伤性肝破裂手术切除标本作正常对照,比较正常对照、癌组织、癌旁组织中上述三者表达的差异,并进行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TGF-β1、Smad2蛋白、Smad2 mRNA均呈阴性表达。TGF-β1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6%(31/41),在癌旁组织中为95.1%(39/41),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Smad2蛋白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3.9%(18/41),在癌旁组织中为56.1%(23/41),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mad2 mRNA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1.0%(25/41),在癌旁组织中为82.9%(34/41),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CC组织中TGF-β1、Smad2蛋白、Smad2 mRNA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癌旁组织中Smad2蛋白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吸光值及Smad2 mRNA的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高于HCC组织(P<0.05)。结论:TGF-β1和Smad2基因过表达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TGF-Β1 SMAD2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