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MCMV感染对小鼠脾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旭芳 刘玲玲 +7 位作者 张菊 廖毅 刘杨 于萌 刘兴楼 李革 舒赛男 方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4-467,473,共5页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脾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及其主要的效应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CMV感染模型,8只BALB/c小鼠分别于接种MCMV Smith株后3天和14天各处死4只;另设8...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对小鼠脾Th1/Th2/Th17细胞亚群分化及其主要的效应性细胞因子(IFN-γ、IL-4、IL-17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CMV感染模型,8只BALB/c小鼠分别于接种MCMV Smith株后3天和14天各处死4只;另设8只接种唾液腺匀浆的模拟感染小鼠作为对照。用空斑形成试验测定肝、脾和唾液腺组织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脾T淋巴细胞中Th1(CD4+IFN-γ+)、Th2(CD4+IL-4+)、Th17(CD4+IL-17A+)细胞比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病毒特异性IFN-γ、IL-4、IL-17A水平。结果:MCMV感染早期肝、脾和唾液腺组织中病毒呈低水平复制,而感染后14天仅在唾液腺组织呈高水平复制;Th1细胞比例及病毒特异性IFN-γ主要在MCMV感染早期呈显著升高(P<0.01);Th2细胞及IL-4均无明显表达及改变;Th17细胞及病毒特异性IL-17A则主要在感染后14天升高(P<0.05)。结论:MCMV感染早期,机体通过上调Th1细胞分化比例及IFN-γ的表达发挥抗病毒效应,而MCMV诱导Th17细胞分化及IL-17A的高表达可能是MCMV感染致宿主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并逃避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攻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细胞 TH2细胞 Th17细胞 鼠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Th17相关性细胞因子在新生小鼠MCMV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恩胜 王军 +2 位作者 万雪媛 潘兆军 曹杨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小鼠MCMV肝炎治疗前后外周血及肝脏中Th17相关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腹腔接种MCMV建立MCMV肝炎模型(MCMV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更昔洛韦治疗组在接种... 目的:探讨新生小鼠MCMV肝炎治疗前后外周血及肝脏中Th17相关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腹腔接种MCMV建立MCMV肝炎模型(MCMV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更昔洛韦治疗组在接种病毒后当日每天腹腔注射更昔洛韦60 mg/(kg.d),连用2周。分别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ELISA方法和RT-PCR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外周血中IL-17、IL-23水平和肝组织IL-17mRNA、IL-23mRNA的表达,同时分析它们与ALT的相关性。结果:病毒组小鼠血清IL-17、IL-23在感染后3、7和14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应时点(P<0.01)的水平,更昔洛韦治疗后7和14天IL-17、IL-23的水平均明显低于病毒组相应时点(P<0.01)的水平;肝组织IL-17mRNA、IL-23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3、7和14天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应时点(P<0.01)的水平,更昔洛韦治疗后7和14天肝组织IL-17mRNA、IL-23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病毒组相应时点的水平。IL-17、IL-23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值为0.691~0.803,P<0.05)。结论:MCMV肝炎新生小鼠IL-17、IL-23呈现高表达,提示IL-17、IL-23可能参与了新生小鼠MCMV肝炎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v 新生小鼠 IL-17 IL-23
下载PDF
MCMV感染对小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英 刘晓军 杨媛媛 《安徽医学》 2012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颅内注射制造CMV颅内感染小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对2组动物的学习和记忆成绩进行3 d测试,记录其成绩并观察海马组织GFAP表达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小鼠学习记忆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颅内注射制造CMV颅内感染小鼠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对2组动物的学习和记忆成绩进行3 d测试,记录其成绩并观察海马组织GFAP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的结果显示,病毒感染组小鼠的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下降,海马组织中GFAP的表达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能够导致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组织GFAP的表达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巨细胞病毒 感染 海马 学习记忆能力 GFAP
下载PDF
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实验性感染的研究 Ⅰ.昆明系和CBA系小鼠的临床病理和病毒分离的比较
4
作者 汤家铭 刘昌茂 +2 位作者 袁云华 赵为之 程鸿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0年第3期129-132,共4页
用MCMV-Smith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CBA系小鼠,两个品系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死亡率和病理改变。昆明系十分易感,而CBA系有抵抗力。对感染小鼠的领下腺、脾脏和肾脏进行病毒分离发现,颌下腺是MCMV分离的最可靠器官,感染7天后即可分离出MC... 用MCMV-Smith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CBA系小鼠,两个品系有完全不同的临床表现、死亡率和病理改变。昆明系十分易感,而CBA系有抵抗力。对感染小鼠的领下腺、脾脏和肾脏进行病毒分离发现,颌下腺是MCMV分离的最可靠器官,感染7天后即可分离出MCMV,病毒分离时间达感染后70~105天,分离率约70%,而脾脏和肾脏的病毒分离率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巨细胞病毒 实验感染 病理改变 病毒分离
下载PDF
大鼠Ad-pDOV-mCMV-TRPC4-EGFP-3FLAG质粒的构建、基因结构分析及鉴定
5
作者 况春燕 杨藩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大鼠Ad-pDOV-mCMV-TRPC4-EGFP-3FLAG基因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基因结构分析。方法:通过UCSC(http://genome.ucsc.Edu/)分析大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4(TRPC4)及其家族基因组结构,并通过NCBI确定了TRPC4的蛋白结构域,通过Bio GPS(http... 目的:大鼠Ad-pDOV-mCMV-TRPC4-EGFP-3FLAG基因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基因结构分析。方法:通过UCSC(http://genome.ucsc.Edu/)分析大鼠瞬时受体电位通道4(TRPC4)及其家族基因组结构,并通过NCBI确定了TRPC4的蛋白结构域,通过Bio GPS(http://biogps.org/#goto=welcome)分析其表达模式;PCR扩增大鼠TRPC4蛋白编码区域(CDS),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与穿梭载体pDOV-mCMV-MCS-EGFP-3FLAG进行连接,其产物转化细菌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进行菌落PCR鉴定,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验证,测序正确的克隆即为目的质粒,命名为pDOV-mCMV-TRPC4-EGFP-3FLAG;将该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进行腺病毒包装,并命名为Ad-pDOV-mCMV-TRPC4-EGFP-3FLAG,通过Western blot验证蛋白的表达。结果:生物学分析发现TRPC4蛋白保守的TRP-2、ANK及TRP结构域,通过Bio GPS分析发现TRPC4在杏仁核和海马中表达明显,在血管内皮细胞中也有表达;PCR克隆获得3 000 bp的TRPC4 CDS序列,CDS被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DOV-mCMVMCS-EGFP-3FLAG中,酶切鉴定及测序验证正确;进行腺病毒包装后的病毒可以在HEK293细胞中表达TRPC4-EGFP-3FLAG融合蛋白,Western blot证实其为含flag标签的蛋白且大小为128 KDa。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TRPC4的腺病毒表达载体Ad-pDOV-mCMV-TRPC4-EGFP-3FLA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Ad-pDOV-mcmv-MCS-EGFP-3FLAG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4 大鼠 腺病毒 基因结构
下载PDF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in mouse inner ear in response to MCMV induced hearing loss 被引量:11
6
作者 Xi Shi Yanfen Dong +6 位作者 Ya Li ZenLu Zhao Huan Li Shiwei Qiu Yaohan Li Weiwei Guo Yuehua Qiao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5年第4期143-149,共7页
Objective:To identify presence of inflammasome activated in mouse cochlea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 caused by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 Method:MCMV was injected into the right cerebral hemisphere i... Objective:To identify presence of inflammasome activated in mouse cochlea with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SNHL) caused by cytomegalovirus (CMV) infection. Method:MCMV was injected into the right cerebral hemisphere in neonatal BALB/c mice at 2000 pfu virus titers.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 (ABRs) were tested to evaluate hearing at 21 days. Histopathological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confirm localizations of MCMV infected cells in the inner ear. Expression of inflammasome related factors was assess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In the mouse model of CMV induced SNHL, inflammasome related kinase Caspase-1 and downstream inflammatory factor IL-1b and IL-18 were found increased and activated after CMV infection in the cochlea. These factors could further up-regulate expression of IL-6 and TNF-a. These inflammatory factors are neurotoxicity and may contribute to hearing impairment. Furthermore, we also detect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IM2 protein that accumulated in the SGN of cochleae with CMV infection. Significance:We have shown that inflammasome as a novel inherent immunity mechanism may contribute to hearing impairment. Conclusion:Our data indicate that imflammasome assemble in mouse inner ear in response to CMV infection. We have revealed a novel pa-thology event in CMV induced SNHL involving activation of inflammasome in mouse cochlea. Additionally, we have shown that inflammasome may be a novel target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MV related SNHL. Copyright ? 2016, The Authors. Production & hosting by Elsevier (Singapore) Pte Ltd On behalf of PLA General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under the CC BY-NC-ND license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v INFLAMMASOME CASPASE-1 SNHL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IL-1β and TNF-α in MCMV Myocarditis and Its Role
7
作者 唐省三 廖玉华 +2 位作者 陈志坚 高翔 董继华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3期254-256,259,共4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IL-1β and TNF-α in the myocardium of MCMV myocarditis and their role in the myocardial damages, 60 BALB/C mice of 4 week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6 were injected i... In order to study the expression of IL-1β and TNF-α in the myocardium of MCMV myocarditis and their role in the myocardial damages, 60 BALB/C mice of 4 week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6 were injected intraperitoneally with MCMV and 24 served as control group.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IL-1β and TNF-α expression in the myocardium, and myocardial lesions were observed histopathologically. Histopathological study on the myocardium from infected mice revealed focal or diffuse lesions characterized by inflammatory cells and degeneration or necrosis of myocytes. The myocardial lesion score showed the degree of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was slight in MCMV myocarditis.The positive staining signals for IL-1β and TNF-α proteins which mainly located in the infiltrating inflammatory cells and degenerative or necrotic myocytes were markedly detectable whereas there were no positive findings in the myocardium of control mice. IL-1β and TNF-α was expressed in the myocardium of viral myocarditis murine model induced by MCMV. IL-1β and TNF-α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viral myocardit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v MYOCARDITIS IL-1Β TNF-Α IMMUNO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大蒜新素预防和治疗鼠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志峰 方峰 +1 位作者 董永绥 李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 探讨大蒜新素在体内对鼠巨细胞病毒 (m urine cytom egalovirus,MCMV)感染小鼠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 BAL B/c小鼠 MCMV重组病毒 (插入 L ac Z基因 )性肝炎模型 ,采用 X- gal染色测定β- gal在肝、肾及肺组织中的表达。 7... 目的 探讨大蒜新素在体内对鼠巨细胞病毒 (m urine cytom egalovirus,MCMV)感染小鼠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 BAL B/c小鼠 MCMV重组病毒 (插入 L ac Z基因 )性肝炎模型 ,采用 X- gal染色测定β- gal在肝、肾及肺组织中的表达。 70只雌性 BAL B/c小鼠随机分为大蒜新素预防 +治疗组 (n=2 0 ) ,大蒜新素治疗组(n=2 0 ) ,更昔洛韦治疗组〔6 0 m g/(kg· d) ,n=10〕,安慰剂组 (n=10 )及空白对照组 (n=10 )。其中前两组又各均分为低、高剂量组〔2 5 ,75 m g/(kg· d)〕,检测血浆丙氨酸转氨酶 (AL T)水平和评估肝组织组织学活动性指数(HAI) ,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肝组织中 MCMV DNA水平。结果 大蒜新素预防 +治疗组及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相比较 ,AL T、肝脏 HAI评分及 MCMV DNA杂交的积分光密度均明显降低 (P<0 .0 5 ) ,与更昔洛韦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大蒜新素预防用药及加大用药剂量并不能显著降低 AL T、肝脏 HAI评分及 MCMV DNA积分光密度水平。结论 大蒜新素能减轻 MCMV性肝炎模型鼠肝功能损害 ,改善肝脏病理变化和降低肝组织内病毒 DNA负荷量 ,其治疗效果与更昔洛韦无显著差异 ,大蒜新素预防用药及加大用药剂量不能增加其病毒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新素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 小鼠 预防 治疗 实验研究 原位杂交
下载PDF
泰国进口玉米种子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的检测 被引量:10
9
作者 雷屈文 李旻 +1 位作者 丁元明 王云月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4,共4页
采用DAS-ELISA对从泰国进口的6个玉米品种的种子进行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个样品为MCMV阳性,其他品种为阴性。RT-PCR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该样品为阳性。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将分离物序... 采用DAS-ELISA对从泰国进口的6个玉米品种的种子进行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MCMV)检测,结果显示其中1个样品为MCMV阳性,其他品种为阴性。RT-PCR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该样品为阳性。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将分离物序列与已发布的23条MCMV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物的序列与中国分离物和泰国分离物的遗传距离较近,同分化在进化树的同一个簇。取5号样品的100粒种子进行DAS-ELISA检测,结果仅有2粒种子为阳性,即MCMV的检出率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mcmv) 序列分析 检测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新生鼠RORγt、IL-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晶晶 李慧慧 +3 位作者 孙婷婷 于乔 王瑞妍 王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即病毒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天处死8只小鼠,取脾脏组织备用;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同病毒组分为3个时点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脾脏MCMV DNA、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组脾脏组织中可见MCMV DNA表达,而对照组没有,病毒组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与RORγt可诱导巨细胞病毒的炎症反应,参与MCMV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 RORΓT IL-17
下载PDF
IL-1β和IL-18在鼠巨细胞病毒播散性感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旭芳 刘玲玲 +3 位作者 刘兴楼 舒赛男 李革 方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9-452,共4页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播散性感染时脏器病毒载量、caspase-1的活化及其下游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状况。方法: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th株接种后第0、3、7和14天各处死4只小鼠;同... 目的:在整体水平观察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播散性感染时脏器病毒载量、caspase-1的活化及其下游因子IL-1β和IL-18的表达状况。方法:建立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MCMV Smith株接种后第0、3、7和14天各处死4只小鼠;同时设模拟感染小鼠作为对照。标准空斑试验检测唾液腺、肺和肝组织病毒滴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脾细胞中procaspase-1及其活化形式caspase-1的表达强度;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唾液腺、肺和肝组织中IL-1β和IL-18表达状况。结果:肝组织病毒滴度于MCMV感染后3天升高,其后迅速减低,感染2周内肺组织中未检测到病毒,而唾液腺组织病毒滴度呈逐渐增高趋势;与模拟感染对照组比较,播散性感染组感染后3天脾细胞中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明显升高(相对吸光值均P<0.01);同时,血清IL-1β和IL-18水平升高达峰值(均P<0.01)。结论:MCMV感染后炎性体活化,caspase-1表达升高;其下游信号IL-1β和IL-18成熟释放增加,并呈组织差异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CASPASE-1 IL-1Β IL-18
下载PDF
胎盘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对仔鼠物体识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娟娟 陈素华 +3 位作者 冯燕 王玲 张志军 张印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2期30-31,29,共3页
目的应用物体识别试验研究母鼠胎盘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后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方法BALB/C成年小鼠雌雄同笼受孕,受孕后母鼠随机分为病毒组和对照组,病毒组与对照组母鼠于孕12.5d胎盘分别接种1×106PFU/m lMCMV以及等量无菌3%FCS... 目的应用物体识别试验研究母鼠胎盘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后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方法BALB/C成年小鼠雌雄同笼受孕,受孕后母鼠随机分为病毒组和对照组,病毒组与对照组母鼠于孕12.5d胎盘分别接种1×106PFU/m lMCMV以及等量无菌3%FCS DMEM培养液,后待其自然分娩。所得仔鼠饲养70d,以物体识别试验测试各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病毒组仔鼠探索新物体所用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病毒组分辨指数较对照组减低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母鼠胎盘接种小鼠巨细胞病毒可导致仔鼠出现明显的物体识别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胎盘接种 物体识别
下载PDF
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 被引量:4
13
作者 Ying XU Yafei XU +2 位作者 Yongfeng LIU Zhijun QIU Wei ZHENG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期123-126,共4页
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 (MCMV) is a quarantine pest as approv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A rapid,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CMV detection method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 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 (MCMV) is a quarantine pest as approved by Chinese government: A rapid,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CMV detection method using reverse transcription-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sequence of MCMV coat protein coding gene, 3 sets of primers were designed and specificity test showed that the second set of primers was specific to MCMV, Similar sensitivities were observed on RT-LAMP and RT-PCR, except that RT-LAMP was quicker, and the reaction could be finished within 1 h. In additio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 fluorescence under daylight allows naked easy detection of the amplification of MCMV genomic RNA using calcein. The RT-LAMP assay was applied successfully to detect MCMV in maize seeds, and the result by the addition of calcei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detected by the real time turbidimeter. The method is rapid, specific, sensitive without the need for complicated equipment, and is suitable for rapid field detection of MC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chlorotic mottle virus (mcmv) Reverse transcription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RT-LAMP) DETECTION
下载PDF
HSP70在小鼠睾丸巨细胞病毒感染中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锦文 赵玉梅 +4 位作者 徐红 于建萍 胡廉 官黄涛 熊承良 《武警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849-851,855,共4页
目的研究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的不同时期细胞因子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protein 70,HSP70)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SP70在MCMV致病机制及机体抵御MCMV感染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睾丸MCMV急性感... 目的研究鼠巨细胞病毒(murine cytomegalovirus,MCMV)感染的不同时期细胞因子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protein 70,HSP70)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SP70在MCMV致病机制及机体抵御MCMV感染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建立小鼠睾丸MCMV急性感染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感染时段的睾丸组织内HSP70的表达与定位,分析其表达情况与病毒增殖及睾丸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接种病毒后不同时期的睾丸组织中HSP70表达程度不同,MCMV感染第1天起其表达开始增加(P<0.01),感染的第6~9天增至高峰(P<0.01),此时MCMV增殖程度最重,睾丸组织发生最为严重的病理性炎性改变。随感染时间延长,HSP70表达水平下降,病毒增殖减少,睾丸组织病损程度减轻。结论 MCMV感染时,HSP70在睾丸组织中的表达与MCMV增殖及睾丸组织病变程度相关,提示HSP70可能参与MCMV感染的致病机制及机体抵御MCMV感染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 睾丸 热休克蛋白70
下载PDF
我国实验小鼠群中巨细胞病毒自然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家铭 袁云华 程鸿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迄今为止,有关MCMV在实验小鼠群中的自然感染情况报道极少。我们在MCMV实验感染的基础上对国内常用的小鼠品系进行MCMV自然感染的调查。结果发现在334份不同品系小鼠颌下腺中无1份分离出MCMV,而特异性抗体存在于所检查的10个品系中,阳... 迄今为止,有关MCMV在实验小鼠群中的自然感染情况报道极少。我们在MCMV实验感染的基础上对国内常用的小鼠品系进行MCMV自然感染的调查。结果发现在334份不同品系小鼠颌下腺中无1份分离出MCMV,而特异性抗体存在于所检查的10个品系中,阳性率为10.9—87.5%。抗体阳性率与鼠龄有关,随鼠龄的增长而上升。对全国部分省市40家实验动物机构的556份小鼠血清的调查结果表明MCMV的抗体阳性率达61.0%,提示在我国实验小鼠群中MCMV的自物感染是相当普遍的。这种病毒分离阴性而抗体阳性的状态表明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是MCMV自然感染的主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感染 实验动物 小鼠巨细胞病毒
下载PDF
实验性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Ⅱ.昆明系和CBA系小鼠抗体应答的比较
16
作者 汤家铭 刘昌茂 +2 位作者 袁云华 赵为之 程鸿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91年第1期8-10,共3页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实验感染小鼠的特异性抗MCMV抗体,CBA系小鼠在感染后第7天就可以测出,其滴度在第28天达到高峰,105天以后开始下降。昆明系小鼠也有相似的免疫应答,但由于对照组有较高的自然感染率,实验感染后的高滴度抗体...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实验感染小鼠的特异性抗MCMV抗体,CBA系小鼠在感染后第7天就可以测出,其滴度在第28天达到高峰,105天以后开始下降。昆明系小鼠也有相似的免疫应答,但由于对照组有较高的自然感染率,实验感染后的高滴度抗体可能反映了对MCMV感染的二次抗体应答。实验结果表明,IFA可用于MCMV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巨细胞病毒 实验感染 抗体应答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对小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17
作者 彭润生 陈昊 +1 位作者 杨兆华 王春生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3期425-428,共4页
目的观察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对同种异基因小鼠腹腔异位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80只,C57BL/6小鼠40只,按供、受鼠基因不同分为3组(每组20对):同质移植组(A组,BALB/c→BALB/c)、环胞素A组(B组,C57B... 目的观察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对同种异基因小鼠腹腔异位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80只,C57BL/6小鼠40只,按供、受鼠基因不同分为3组(每组20对):同质移植组(A组,BALB/c→BALB/c)、环胞素A组(B组,C57BL/6→BALB/c)和小鼠巨细胞病毒联合环胞素A组(C组,C57BL/6→BALB/c),施行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术。A组无药物干预,B组术后腹腔注射CsA 20mg/kg.d,C组除腹腔注射CsA 20mg/kg.d外,术后第1d腹腔接种104PFU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0.2ml。术后观察移植鼠心脏跳动情况、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移植心脏的病理组织学以及MCMV病毒滴度测定。结果术后10d,A组移植心脏几乎无排斥反应;B组移植心脏搏动有力,显微镜下观察移植心脏心肌间质内有局灶性炎症细胞浸润,心肌有变性;C组移植心脏搏动微弱,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显微镜下见心内、外膜下及心肌间质有弥漫性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可发生变性、坏死。C组(12.4±1.3d)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低于B组(16.7±1.9d)(P<0.01),而A组移植心脏长期存活(观察60d)。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加速小鼠腹腔异位移植心脏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加速 急性排斥 心脏移植
下载PDF
鼠巨细胞病毒升高血压并引起NLRP3炎症小体激活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运忠 周维 +5 位作者 王永佳 唐娜 席冬梅 王腊梅 钟华 何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520,共6页
目的通过采用腹腔感染鼠巨细胞病毒(MCMV)构建小鼠高血压模型,探究MCMV感染引发的高血压与炎症小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7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n=10)与腹腔注射MCMV实验组(MCMV组,n=10)。使用颈动脉测压法比较腹... 目的通过采用腹腔感染鼠巨细胞病毒(MCMV)构建小鼠高血压模型,探究MCMV感染引发的高血压与炎症小体之间的关系。方法将7月龄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腹腔注射生理盐水组(n=10)与腹腔注射MCMV实验组(MCMV组,n=10)。使用颈动脉测压法比较腹腔注射MCMV 5月后两组小鼠血压变化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CARD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半胱氨酸天冬蛋白酶-1(Cysteinyl-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1,Caspase-1)、白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MCMV组小鼠收缩压、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均显著升高,且小鼠主动脉组织中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MCMV感染可能通过激活NLRP3等炎症小体引起小鼠血压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v 高血压 炎症小体
下载PDF
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与仿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晓辉 张曙 黄蕾 《应用科技》 CAS 2008年第11期19-22,53,共5页
为了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人们引进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来进一步抑制干扰信号(signals not of interest,SNOI),其中目前可见报道的是利用LMS(least mean square)波束形成技术的OFDM系统.但是LMS-OFDM系统需要使用训练序列,即占用更多频... 为了提高OFDM系统的性能,人们引进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来进一步抑制干扰信号(signals not of interest,SNOI),其中目前可见报道的是利用LMS(least mean square)波束形成技术的OFDM系统.但是LMS-OFDM系统需要使用训练序列,即占用更多频率资源,并且该系统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性能下降,因此有必要研究新的且更适宜在复杂环境下工作的自适应波束形成-OFDM系统.文中将基于期望信号空间信息的MCMV(multiple constrains minimum variance)波束形成技术与OFDM系统相结合,得到一种MCMV-OFDM系统.该系统与原有的LMS-OFDM系统相比,不需要训练序列并在强干扰的环境下有着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FDM 自适应波束形成 LMS mcmv
下载PDF
进境玉米种子中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的检测鉴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洪义 刘忠梅 +1 位作者 张金兰 张洪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40,共5页
2011年3月,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室先后接收两批进境的玉米种子,标明来自德国,报验号分别为:11201100021、11201100022,要求检测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别选取300粒种子进行两组室内盆栽试植试验,11201100... 2011年3月,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室先后接收两批进境的玉米种子,标明来自德国,报验号分别为:11201100021、11201100022,要求检测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等检疫性有害生物。分别选取300粒种子进行两组室内盆栽试植试验,11201100021组观察到两株具有典型褪绿斑驳症状的病苗;11201100022组观察到褪绿斑驳和褪绿畸形不同症状的两株病苗。对11201100021组病苗进行RT-PCR检测,扩增出约711bp的特异性片断,通过正反向引物测PCR产物的序列,拼接后可知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断大小为711bp,在NCBIBLAST中进行核苷酸序列比对,可知该目的片断是玉米褪绿斑驳病毒的CP全长基因,进一步验证了RT-PCR扩增结果。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核苷酸序列与美国GenBank上登录号为GU594293的MCMV外壳蛋白序列完全相同。与其他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99.8%对11201100022组病苗进行了针对MCMV的ELISA检测,结果1株为阳性,另1株为弱阳性。根据以上检测鉴定结果判断这两批进境玉米种子携带玉米褪绿斑驳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玉米褪绿斑驳病毒 外壳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ELISA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