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RPLC-ICP-MS对富硒酵母中硒形态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扬 张涛 +3 位作者 杨静 高愈希 吴刚 陈春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61-1265,共5页
分析了硒酵母片中硒的存在形态。采用蛋白酶解法水解酵母片中的蛋白质部分,并提取出构成酵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成分,利用反相离子对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方法对其中的含硒氨基酸进行测定,确定含硒氨基酸种类。通过与含硒标准... 分析了硒酵母片中硒的存在形态。采用蛋白酶解法水解酵母片中的蛋白质部分,并提取出构成酵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成分,利用反相离子对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方法对其中的含硒氨基酸进行测定,确定含硒氨基酸种类。通过与含硒标准化合物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比较,确定蛋白酶解液中主要的含硒氨基酸为硒代蛋氨酸。蛋白酶解提取手段和反相离子对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的检测技术,适合于酵母中的硒形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酵母 反相离子对色谱与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联用技术 硒代蛋氨酸
下载PDF
全二维液相色谱(NPLC×RPLC)接口及其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田宏哲 徐静 关亚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用内径为0.53mm的填充毛细管正相液相色谱为第一维,用4.6mm(i.d.)×50mmRP-18e整体柱反相色谱为第二维,建立了定量环-阀切换接口的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NPLC×RPLC).第一维色谱分离洗脱出的组分交替存储在十通阀上的两个定量环中... 用内径为0.53mm的填充毛细管正相液相色谱为第一维,用4.6mm(i.d.)×50mmRP-18e整体柱反相色谱为第二维,建立了定量环-阀切换接口的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NPLC×RPLC).第一维色谱分离洗脱出的组分交替存储在十通阀上的两个定量环中,同时定量环中前一个组分被转移到第二维进行反相分离.因为第一维的流动相流量仅是第二维的1/500,自然解决了流动相兼容问题.采用芳香族化合物的混合物和中药丹参正己烷提取液对该全二维液相系统的分离能力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正相色谱/反相色谱联用 定量环-阀切换接口 中药 丹参
下载PDF
高温正相色谱/反相色谱(HTNPLC/RPLC)二维联用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宏哲 徐静 关亚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1-696,共6页
为解决含水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联用过程中的谱带展宽问题,以高温正相色谱(HTNPLC)为第一维,室温反相色谱(RPLC)为第二维,分别建立了切割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HTNPLC-μRPLC)和全二维液相色谱(HTNPLC×RPLC)系统。样品首先在第一维(C... 为解决含水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联用过程中的谱带展宽问题,以高温正相色谱(HTNPLC)为第一维,室温反相色谱(RPLC)为第二维,分别建立了切割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HTNPLC-μRPLC)和全二维液相色谱(HTNPLC×RPLC)系统。样品首先在第一维(CN色谱柱)进行正相分离,第一维洗脱产物选择性地或者交替存储在十通阀上的定量环中,然后切换十通阀将定量环内存储的样品组分转移到第二维(C18色谱柱)进行反相分离。该系统降低了第一维切割组分在第二维柱头的扩散,提高了分离度以及分离效率。采用多环芳烃混合物和天然植物甘草提取液对该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液相色谱 高温正相色谱/反相色谱 定量环-阀切换接口 中药 甘草
下载PDF
基于RPLC技术测定祛浊通痹方中落新妇苷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邵丰 温成平 丁兴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47-48,共2页
目的建立祛浊通痹方中落新妇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快速液相色谱法(RPLC)。色谱柱为EclipsePlus C18柱(2.1 mm×100 mm,1.8μm),以甲醇-水-冰醋酸(30∶70∶0.2)为流动相,柱温为25℃,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 目的建立祛浊通痹方中落新妇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快速液相色谱法(RPLC)。色谱柱为EclipsePlus C18柱(2.1 mm×100 mm,1.8μm),以甲醇-水-冰醋酸(30∶70∶0.2)为流动相,柱温为25℃,流速为0.2 mL/min,检测波长为290 nm。结果落新妇苷在0.105~0.525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 3,n=5),平均回收率为101.29%,RSD=2.76%。结论本方法分析时间短且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祛浊通痹方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浊通痹方 落新妇苷 快速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改进的QuEChERS结合RPLC-TMS测定水产品中生物胺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蒋林蓉 徐志伟 +5 位作者 曾敏 黄杰英 徐莉 符传军 庞道标 李实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8-72,79,共6页
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TMS)检测,建立了几种水产品中生物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甲醇(9+1)提取,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经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C18混合粉末净化,采用HILIC柱,以乙腈/... 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TMS)检测,建立了几种水产品中生物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甲醇(9+1)提取,无水硫酸钠除去水分,经乙二胺-N-丙基硅烷(PSA)和C18混合粉末净化,采用HILIC柱,以乙腈/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进行液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正离子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6种生物胺在10~200ng/m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定量限(LOQ,信噪比为10)为0.10mg/kg。加标水平在0.10mg/kg时,鱼、虾、蟹及鱿鱼四种阴性基质中加标的回收率在74.18%~90.1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1=6)在2.22%~8.04%之间。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安全、适用于水产品中生物胺含量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生物胺 水产品 检测
下载PDF
A highly sensitive SPE-liquid/liquid extraction-RPLC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6β-hydroxycortisol and cortisol in cancer patients' urine 被引量:3
6
作者 Zhang Hong Fang Yu Li Ying Liang Aibin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0年第2期75-83,共9页
A highly sensitive SPE-liquid/liquid extraction RPL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6β-hydroxycortisol and cortisol in the urine of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fter SPE column purification and liquid-l... A highly sensitive SPE-liquid/liquid extraction RPL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analysis of 6β-hydroxycortisol and cortisol in the urine of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fter SPE column purification an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the sample test solutions were analyzed with RPLC using a C18 analytical column. This improved analytical method has been validated for linearity, accuracy (recovery from urine), repeatability (within-day and between-day precision), specificity, sensitivity, and stability. This SPE-liquid/liquid extraction-RPLC is rapid, simple, accurate and reproducible. The technique i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monitoring the CYP3A activity of cancer patients in clinical settings. The results are expressed as the ratio of 6β-hydroxycortisol to cortisol. Results: The CYP3A activity from a total of 153 samples was measured using this improved method. Considerable variation in the CYP3A activity of different cancer patients has been documented. Thus, personalized medical treatment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metabolic enzyme activity level is necessary. Conclusion: This new analytical method facilitates such individualized medical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PE)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rplc) CYP3A 6β-hydroxycortisol/cortisol Cancer
下载PDF
混合离子对试剂体系下寡核苷酸的IP-RPLC保留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乔俊琴 梁超 +1 位作者 曹兆明 练鸿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93-1903,共11页
利用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IP-RPLC)对寡核苷酸在混合离子对试剂三乙胺/丙胺-乙酸盐(TEA/PAAA)体系下的保留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经典离子对试剂三乙胺乙酸盐(TEAA)体系下的保留行为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离子对试剂浓度下,寡核苷酸... 利用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IP-RPLC)对寡核苷酸在混合离子对试剂三乙胺/丙胺-乙酸盐(TEA/PAAA)体系下的保留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经典离子对试剂三乙胺乙酸盐(TEAA)体系下的保留行为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离子对试剂浓度下,寡核苷酸在TEA/PA-AA体系下的保留均弱于TEAA体系下的保留,且寡核苷酸的保留均随着离子对试剂浓度(20~120 mmol/L)的增加而增强.同型寡核苷酸(dC)_n作为特例,当n>10时,保留基本趋于稳定,这是由于(dC)_n随着离子对试剂浓度的增加保留增长较快,在较低的离子对试剂浓度下即可达到最大保留.同时发现,短链同型寡核苷酸(dT)_n和异型寡核苷酸在TEA/PA-AA体系下的分离均优于TEAA体系,而同型寡核苷酸(dA)_n和(dC)_n的分离则在TEAA体系下更优.通过研究流动相中离子对试剂总浓度c_p与寡核苷酸保留因子k之间的关系,推断出2种体系下寡核苷酸的保留机理均以离子对模型占主导地位.总体而言,分离相同长度的异型寡核苷酸时,TEA/PA-AA混合离子对体系尤其在中等离子对浓度下比TEAA体系具有明显优势,低的离子对试剂浓度可增加与后续电喷雾质谱(ESIMS)的兼容性,有利于寡核苷酸的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对反相液相色谱(IP-rplc) 寡核苷酸 混合离子对试剂 保留行为 保留机理
下载PDF
RPLC-ESI/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普唑仑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建国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建立RPLC-ESI/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普唑仑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物;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_(18)柱(2.1 mm×30 mm,3.5μm),流动相为10 mmol/L乙酰胺-乙腈(2:8),流速为0.2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目的建立RPLC-ESI/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普唑仑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方法。方法以地西泮为内标物;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_(18)柱(2.1 mm×30 mm,3.5μm),流动相为10 mmol/L乙酰胺-乙腈(2:8),流速为0.2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源(ESI),检测方式为正离子电离、多离子反应监测(MRM)。结果阿普唑仑、α-羟基阿普唑仑和4-羟基阿普唑仑在0.5~50 ng/ml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r=0.9997,r=0.9994;n=7);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低于5%;最低检测限为0.5 ng/ml。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临床上阿普唑仑及α-羟基阿普唑仑和4-羟基阿普唑仑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产物浓度 阿普唑仑 人血浆 MS法 ESI 测定 电喷雾电离源 批间精密度
下载PDF
反相液相色谱法(RPLC)测定食品中维生素B_6(呲哆胺、呲哆醛、吡哆醇) 被引量:3
9
作者 任一平 黄百芬 +1 位作者 吴小灿 周云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27-333,共7页
应用HPLC反相色谱法对维生素B_6(VB_6)的三种不同同系物(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进行分离测定是一种新的VB_6测定法,经充分粉碎的样品,用0.1M硫酸溶液,在120℃下水解30分钟,冷却后经离心、过滤,用ODS-C_(18)反相柱、pH2.0~2.5的硫酸... 应用HPLC反相色谱法对维生素B_6(VB_6)的三种不同同系物(吡哆醇、吡哆胺、吡哆醛)进行分离测定是一种新的VB_6测定法,经充分粉碎的样品,用0.1M硫酸溶液,在120℃下水解30分钟,冷却后经离心、过滤,用ODS-C_(18)反相柱、pH2.0~2.5的硫酸溶液作流动相,在1.0ml/min的流速下,能将吡哆胺、呲哆醛、吡哆醇完全分离,并在激发波长293nm,发射波长395nm时,应用外标法定量,其回收率在99~103%,变异系数在5.0%~5.3%。实验结果表明,HPLC反相色谱法测定VB_6(吡哆胺、吡哆醛、吡哆醇)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维生素B6 吡哆胺
下载PDF
苯二甲酸异构体的RPLC保留行为和热力学性质
10
作者 张玉堂 陈海相 +2 位作者 李晓莲 李冲 郎巧文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5,共6页
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中以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用15%~4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研究了苯二甲酸异构体在10~50℃范围内的色谱保留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PA)、对苯二甲酸(TPA)和间苯二甲酸(IPA)分子结构上的细微差异能在... 在反相液相色谱(RPLC)中以C_(18)色谱柱为固定相,用15%~45%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研究了苯二甲酸异构体在10~50℃范围内的色谱保留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邻苯二甲酸(PA)、对苯二甲酸(TPA)和间苯二甲酸(IPA)分子结构上的细微差异能在RPLC中清晰地体现出来。同时,根据苯二甲酸异构体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测定了ΔH^(0)和ΔS^(0)的热力学参数变化。这些ΔH^(0)和ΔS^(0)的测定能为苯二甲酸异构体与疏水界面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可为聚酯降解回收、生态环保、食品接触材料迁移物质等分析任务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二甲酸异构体 反相液相色谱 保留行为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威 翁凌霄 +1 位作者 高明霞 张祥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1-612,共12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离分析复杂生物样品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工具。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研究面临的主要难点在于其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随着质谱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分离分析复杂生物样品已经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基础工具。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从肽段分离,延伸到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物的分离,随着分析物的分子质量不断增大,其结构和组成复杂性也持续增加,分子特性也发生改变。面对不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对象,选择不同的分离模式、分离条件以及固定相参数是进行深度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实验室常用的液相色谱分离模式,包括反相色谱(RPLC)、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疏水相互作用色谱(HIC)、离子交换色谱(IEC)和体积排阻色谱(SEC),以及其不同的组合模式与质谱联用在自下而上(bottom-up)分析、自上而下(top-down)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分析中应用的研究。具体分析了色谱流动相与被分析对象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色谱流动相与质谱兼容性问题,以及多维色谱中不同色谱模式之间流动相的兼容性问题。重点关注存在不兼容问题时研究者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此外,本文还评述了HPLC-MS结合样本前处理的方法在外泌体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研究。总之,文章聚焦于近年来HPLC-MS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未来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反相液相色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疏水作用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体积排阻色谱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水产品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 被引量:33
12
作者 邱伟强 陈刚 +1 位作者 陈舜胜 谢晶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45-1752,共8页
建立了水产品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IP-RPLC)检测方法,确定了缓冲液的最佳pH、流速和浓度,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和检测限进行了测定。采用10%的高氯酸分离提取样品,用KOH溶液中和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Waters ... 建立了水产品中6种ATP关联化合物的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IP-RPLC)检测方法,确定了缓冲液的最佳pH、流速和浓度,并对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和检测限进行了测定。采用10%的高氯酸分离提取样品,用KOH溶液中和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Waters 2695色谱系统,Thermo ODS-2 Hypersil(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柱温为25℃;以10%甲醇,90%0.05 mol/L磷酸盐溶液为流动相,磷酸盐溶液含9 mmol/L四丁基氢氧化氨(TBA),并用1 mol/L的磷酸调pH至6.5,采用等度洗脱,流速为0.9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表明:6种ATP关联化合物在13 min内完全分离;在2~4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9 4~1.000 0之间;方法最低检测限(信噪比S/N=3)在0.1~0.4μg/mL之间;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2.2%~110.0%,相对标准偏差为4.2%~9.5%。本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ATP、ADP、AMP、IMP、Hx和HxR等6种ATP关联化合物的同时测定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ATP关联化合物
下载PDF
扇贝多肽对淋巴细胞的保护作用和反相液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杜卫 刘晓萍 +2 位作者 梁惠 王玉贞 王春波 《中国海洋药物》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7-29,共3页
为进一步研究扇贝多肽 (海洋肽 ,PCF)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及其成分。采用地塞米松 ( DEX)与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共同培养 ,建立了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实验模型。并利用反相液相色谱法 ( RPLC)对 PCF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DEX能显著降低脾脏和... 为进一步研究扇贝多肽 (海洋肽 ,PCF)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及其成分。采用地塞米松 ( DEX)与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共同培养 ,建立了淋巴细胞免疫抑制实验模型。并利用反相液相色谱法 ( RPLC)对 PCF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DEX能显著降低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的活性 ,DEX组吸收度值明显降低 ( P<0 .0 1) ;而 PCF不仅能显著地减轻其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 ,同时还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 ,使 DEX+PCF组吸收度值明显增高( P<0 .0 1)。相对分子质量为 80 0~ 10 0 0 D的 PCF经 RPL C分析含有保留时间为 3.92 3,4 .865,5.0 33,5.4 4 1等4个组分。实验证明 ,PCF对 DEX引起的淋巴细胞抑制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免疫作用 反相液相色谱 扇贝多肽
下载PDF
淫羊藿属药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及质量评估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丽霞 王超展 耿信笃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1-555,共5页
用一种新的多台阶梯度洗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LC)法,首次建立了秦岭山区产4种产地及亚属均不相同的淫羊藿属药材的由9种成分组成的色谱指纹图谱.并以淫羊藿甙为内标作为相对标准,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估.然而,因其产地和亚属的不同,指纹... 用一种新的多台阶梯度洗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LC)法,首次建立了秦岭山区产4种产地及亚属均不相同的淫羊藿属药材的由9种成分组成的色谱指纹图谱.并以淫羊藿甙为内标作为相对标准,对其质量进行了评估.然而,因其产地和亚属的不同,指纹图谱又各有特征,发现产地不同的两种淫羊藿亚属,箭叶淫羊藿的RPLC指纹图谱由12个色谱峰组成.还提出用相对含量比较法对各种类淫羊藿中9种成分的含量进行了质量评价.本工作所建立的淫羊藿属药材的RPLC指纹图谱法从试样提取的精密度、稳定性、图谱重复性等方面均符合《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该方法具有重现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快速等特点,有可能成为淫羊藿药材种属判断、质量评估的标准,也会对未来开发淫羊藿中其他有效成分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麓属 淫羊藿甙 指纹图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混合模式色谱分离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董雪芳 蔡晓明 +3 位作者 沈爱金 魏杰 郭志谋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302,共6页
近年来混合模式色谱以其独特的分离特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混合模式色谱的种类主要集中在反相/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reversed-phase/ion-exchange mixed-mode chromatography,RPLC/IEX),亲水作用/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hydrophil... 近年来混合模式色谱以其独特的分离特性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混合模式色谱的种类主要集中在反相/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reversed-phase/ion-exchange mixed-mode chromatography,RPLC/IEX),亲水作用/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ion-exchange mixed-mode chromatography,HILIC/IEX),反相/亲水作用混合模式色谱(reversed-phase/hydrophilic interaction mixed-mode chromatography,RPLC/HILIC)等混合模式。两种或多种机理混合使用,往往在分离选择性和色谱峰形等方面能得到不同于单一模式操作所得到的效果,分离选择性以及色谱峰形等都能得到极大的改善与提高,这使得混合模式色谱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混合模式色谱的研究多数集中在色谱填料的设计。混合模式色谱填料的应用主要针对生物样品的分离分析。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混合模式色谱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并展望了混合模式色谱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混合模式色谱 色谱填料 亲水作用 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 反相 亲水作用混合模式色谱 反相 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
下载PDF
快速分离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电喷雾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人工合成甜味剂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传慧 李淑娟 +1 位作者 安娟 李建中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19-320,358,共3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食品中糖精钠(SA)、安赛蜜(AK)、甜蜜素(SC)、阿斯巴甜(ASP)、纽甜(NTM)5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RPLC/MS/MS分析方法。色谱分离采用ZOBAX SB-C18(2·1mm×50mm,1·8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ESI(-)电离模式下,采... 建立了同时检测食品中糖精钠(SA)、安赛蜜(AK)、甜蜜素(SC)、阿斯巴甜(ASP)、纽甜(NTM)5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RPLC/MS/MS分析方法。色谱分离采用ZOBAX SB-C18(2·1mm×50mm,1·8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ESI(-)电离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进行监测,5种甜味剂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在82·3%~104·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2·0%。本方法可用于食品中5种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甜味剂 快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测定 食品
下载PDF
软PLC梯形图到语句表转换新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石锐 周雷 杨正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44-248,共5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软PLC梯形图到语句表转换的新策略。首先将梯形图映射为AOV图,然后对每级的AOV图进行扫描以确定各顶点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串并联关系,扫描的同时自底向上建立一棵逻辑树以保存扫描结果,最后通过遍历这棵树生成语句表。... 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软PLC梯形图到语句表转换的新策略。首先将梯形图映射为AOV图,然后对每级的AOV图进行扫描以确定各顶点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串并联关系,扫描的同时自底向上建立一棵逻辑树以保存扫描结果,最后通过遍历这棵树生成语句表。通过实例说明此策略能清晰地表达出梯形图各元件的逻辑关系,语句表转换过程准确快速。执行过程中还能对梯形图进行逻辑查错和规范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梯形图 语句表 扫描算法 逻辑树
下载PDF
基于串并联归并的PLC梯形图向指令表转换算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傅亮 胡飞虎 +1 位作者 刘乐 张冠群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72-74,118,共4页
PLC梯形图转换为指令表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梯形图映射为AOV图、AOV图转换为二叉树、二叉树转换为指令表。其中AOV图转换为二叉树最为关键也最复杂,提出了一种利用串并联归并的思想将AOV图转换为二叉树的方法,直观易懂并容易实现。给出... PLC梯形图转换为指令表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梯形图映射为AOV图、AOV图转换为二叉树、二叉树转换为指令表。其中AOV图转换为二叉树最为关键也最复杂,提出了一种利用串并联归并的思想将AOV图转换为二叉树的方法,直观易懂并容易实现。给出了一个转换实例,并介绍了算法思想及其实现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程控制器(PLC) 梯形图 指令表
下载PDF
亲水/反相二维色谱法制备桔梗中的三萜皂苷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邢倩倩 傅青 +1 位作者 金郁 梁鑫淼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7-772,共6页
建立了亲水/反相二维色谱用于制备桔梗中三萜皂苷单体的方法。桔梗经水煮醇沉、反相和亲水两种模式的固相萃取后得到三萜皂苷类组分。选定XAmide色谱柱(150 mm×20 mm,5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在亲水色谱模式下进行组分制备。... 建立了亲水/反相二维色谱用于制备桔梗中三萜皂苷单体的方法。桔梗经水煮醇沉、反相和亲水两种模式的固相萃取后得到三萜皂苷类组分。选定XAmide色谱柱(150 mm×20 mm,5μm),以乙腈和水为流动相,在亲水色谱模式下进行组分制备。选择时间触发模式,以1 min为单位进行馏分收集,得到6-25 min之间的20个三萜皂苷精细组分。以第18个馏分(JG23)为例,在反相色谱模式下采用Atlantis Prep T3色谱柱(100 mm×30 mm,5μm)制备,得到两个单体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对其进行定性,确定分别为deapi-platycoside E和platycoside E。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备方法具有好的正交选择性,对于复杂样品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色谱 亲水色谱 三萜皂苷 桔梗 制备
下载PDF
黄绿蜜环菌水提取物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琳 张耀洲 党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1-293,共3页
研究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子实体水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反向/亲水二维制备液相色谱法对黄绿蜜环菌子实体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黄绿蜜环菌子实体水... 研究黄绿蜜环菌(Armillaria luteo-virens)子实体水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反向/亲水二维制备液相色谱法对黄绿蜜环菌子实体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从黄绿蜜环菌子实体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焦谷氨酸(1)、尿苷(2)、2′-脱氧尿苷(3)、尿嘧啶(4)、鸟苷(5)、肌苷(6)、腺苷(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黄绿蜜环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绿蜜环菌 化学成分 反向/亲水二维制备液相色谱法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