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CLIC OXIDATION OF Ni-La_2O_3 COMPOSITE COATINGS ELECTRODEPOSITED ON NICKEL AND Fe26Cr STAINLESS STEEL
1
作者 Peng, Xiao Li, Tiefan Wu, Weitao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EI CSCD 1997年第3期15-21,共7页
CYCLICOXIDATIONOFNiLa2O3COMPOSITECOATINGSELECTRODEPOSITEDONNICKELANDFe26CrSTAINLESSSTEEL①PengXiao1,2,LiTief... CYCLICOXIDATIONOFNiLa2O3COMPOSITECOATINGSELECTRODEPOSITEDONNICKELANDFe26CrSTAINLESSSTEEL①PengXiao1,2,LiTiefan1,2,WuWeitao1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KEL fe26Cr STAINLESS STEEL CYCLIC oxidATION electrodeposited ni La 2O 3 composite film
下载PDF
Studies on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Electrodeposited RE-Ni-W-P-SiC Composite Materials 被引量:3
2
作者 ZHUXiao-yun XURui-dong GUOZhong-cheng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05B期1126-1129,共4页
The oxidation of the Electrodeposited RE-Ni-W-P-SiC Composite materials at high temperature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change of pure Ni,... The oxidation of the Electrodeposited RE-Ni-W-P-SiC Composite materials at high temperature i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ss change of pure Ni, Ni-W-P, Ni-W-P-SiC or RE-Ni-W-P-SiC coatings and the oxidation time follows a mixed curve, i.e. it is approximately a linear relationship when the oxidation time is less than 60 mins while it is a power function relationship when the oxidation time is over 60 mins. The order for the oxidation rate of the four coatings is Ni> Ni-W-P> Ni-W-P-SiC>RE-Ni-W-P-SiC. The mass change of Ni-W-P, Ni-W-P-SiC or RE-Ni-W-P-SiC coatings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a rise of oxidation temperature. The high temperature-oxidation resistance of RE-Ni-W-P-SiC composite material is 3-4 times than that of Ni-W-P alloy coating. The cross section morphologies and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s indicate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oxidation resistance of RE-Ni-W-P-SiC composite coating is better than any other coa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氧化 RE-ni-w-P-SiC 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电镀层
下载PDF
粉末锻造Al_(2)O_(3)颗粒增强Fe–Ni–Mo–C–Cu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3
作者 张旭 史思阳 +5 位作者 张腾雨 田谨 吴亚科 王邃 赵振智 江峰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82,共8页
通过粉末锻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级Al_(2)O_(3)颗粒强化的Fe–Ni–Mo–C–Cu(Q61)复合材料,并对调质态和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l_(2)O_(3)质量分数为0.15%时,增强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相较于同种状... 通过粉末锻造技术制备了不同含量微米级Al_(2)O_(3)颗粒强化的Fe–Ni–Mo–C–Cu(Q61)复合材料,并对调质态和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Al_(2)O_(3)质量分数为0.15%时,增强颗粒在基体内分布均匀;相较于同种状态下不添加增强颗粒的单一Q61,调质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从HRC 38增至HRC 39.8,屈服强度从1106 MPa增至1121 MPa,延伸率从12%降至6.5%;淬火态复合材料的硬度从HRC 61.5增至HRC 63.2,磨损率从5.27×10^(-6)mm^(3)·m^(-1)·N^(-1)降至3.08×10^(-6)mm^(3)·m^(-1)·N^(-1),低于对比试验用的典型齿轮材料40Cr的磨损率(3.34×10^(-6)mm^(3)·m^(-1)·N^(-1))。当Al_(2)O_(3)质量分数大于0.15%时,Al_(2)O_(3)颗粒逐渐偏聚,虽然调质态下复合材料屈服强度仍继续小幅增加,但塑性严重退化,且淬火态复合材料磨损率增加,耐磨性变差。综合来看,添加0.15%Al_(2)O_(3)颗粒强化Q61复合材料在调质态下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而在淬火态下表现出良好的抗摩擦磨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锻造 feni–Mo–C–Cu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摩擦 磨损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electrodeposited Ni-W-GO composite coatings 被引量:6
4
作者 Xue-Hui Zhang Xiao-Xian Li +3 位作者 Wei-Jiang Liu Yu-Qi Fan Hao Chen Tong-Xiang Lia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695-703,共9页
Ni-W-GO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successfully plated on 45# steel substrate by co-electrodeposition technique in a Ni-W electrolyte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graphene oxide (GO) nanoparticles in suspen? sion... Ni-W-GO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successfully plated on 45# steel substrate by co-electrodeposition technique in a Ni-W electrolyte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contents of graphene oxide (GO) nanoparticles in suspen? sion. The structure, phase composition and surface morphology of as-plated composite coatings were characterized by Raman, X-ray diffraction (XR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ttached with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EDS), respectively. The hardness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present coatings were also evaluated by Vickers Hardness tester and high-speed reciprocating friction and wear tester, and the wear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as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layer-structured GO nanoparticles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microstructure and grain size of the Ni-W-GO composite coatings. Meanwhile, GO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 Ni- W-GO coatings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rresp on ding Ni- W coatings. The highest micro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Ni-W-GO composite coatings are obtained with 0.15 g·L^-1 GO emplo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w-GO composite coatings Graphene oxide ELECTRODEPOSITION Microstructure TRIBOLOGICAL behavior MICROHARDNESS
原文传递
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的制备 被引量:40
5
作者 范景莲 黄伯云 +1 位作者 曲选辉 李益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93,共5页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变。采用SEM和EDX对球磨后粉末形貌和颗粒成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预合金粉 球磨 高比重合金 钨基 制备
下载PDF
稀土元素钇对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运柱 黄伯云 +2 位作者 范景莲 熊翔 汪登龙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35-1138,共4页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采用700℃,保温90 min的条件进行还原;研究了不同稀土Y含量对还原制备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及高倍SEM分别对所制备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测试和形貌...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采用700℃,保温90 min的条件进行还原;研究了不同稀土Y含量对还原制备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及高倍SEM分别对所制备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测试和形貌观察;并对所制得复合粉末的Fsss粒度、比表面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加稀土Y时还原粉末由W和y-(Ni,Fe)两相组成,添加一定量稀土Y的还原粉末有W,y-(Ni,Fe)和Y(Ni0.75W0.25)O3三相组成;当Y的质量分数在0%~0.8%范围内(占90W-7Ni-3Fe复合粉末的质量分数),随着Y含量的增高,粉末dBET粒度由96.6 nm降到45.2 nm,粉末Fsss粒度由0.64 μm降到0.28μm,粉末晶粒尺寸由26.1 nm降到19.8 nm;未添加稀土Y时粉末颗粒为球形,添加一定量的稀土Y,粉末颗粒变为近球形或多面体;添加一定量的稀土Y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晶粒的长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末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复合粉末 纳粹级粉末 氢还原 稀土Y
下载PDF
氢气还原(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物相变化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运柱 黄伯云 +2 位作者 刘文胜 熊翔 汪登龙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9-262,共4页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在300~800 ℃间的不同温度点保温90 min的条件下用氢气进行还原.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倍扫描电镜对还原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和形貌观察,并用TC-436氮/氧分析仪对还原粉末的氧含量...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在300~800 ℃间的不同温度点保温90 min的条件下用氢气进行还原.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高倍扫描电镜对还原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和形貌观察,并用TC-436氮/氧分析仪对还原粉末的氧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300~350 ℃时,出现Ni相;400~450 ℃时,出现Fe相;在450 ℃时出现γ-(Ni,Fe)相;500 ℃时出现W相;600 ℃时形成稳定的W相和γ-(Ni,Fe)相; 在300~650 ℃间氧含量随温度的升高由20.77 %降至0.46%,并在700~800 ℃基本平衡在0.2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复合粉末 H2还原 复合氧化物粉末 动力学特征 氢气还原 ni 物相变化 X射线衍射仪 喷雾干燥法 形貌观察
下载PDF
镧和钇对氢气还原(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马运柱 黄伯云 +2 位作者 范景莲 熊翔 汪登龙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551-1556,共6页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在700℃、保温90min的条件下进行还原,研究了镧和钇对氢气还原(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影响。采用XRD、高倍TEM和SEM分别对还原后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计算和形貌观察...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在700℃、保温90min的条件下进行还原,研究了镧和钇对氢气还原(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影响。采用XRD、高倍TEM和SEM分别对还原后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计算和形貌观察,并对还原后复合粉末的Fsss粒度、比表面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加稀土元素时,还原粉末由钨和γ (Ni,Fe)两相组成,添加一定量的镧或钇后,还原粉末中分别出现了新相La(Ni0.75W0.25)O3或Y(Ni0.75W0.25)O3;未添加稀土元素时,颗粒为球形,添加一定量的稀土元素时,颗粒变为近球形或多面体,并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稀土元素对颗粒形貌的影响增大;当90W 7Ni 3Fe复合粉末中的稀土元素含量为00.8%时,随着稀土元素含量的增加,粉末dBET粒度、Fsss粒度和晶粒尺寸均显著降低,且粉末的分散性也明显提高;当添加相同含量的稀土元素时,对粉末性能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是钇>La Y(混合稀土)>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 氢气还原
下载PDF
微量Y_2O_3对细晶W-Ni-Fe粉末烧结行为和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祁美贵 范景莲 +3 位作者 张骁 刘涛 田家敏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6-661,共6页
采用喷雾干燥-热还原的方法制备纳米级93W-4.9Ni-2.1Fe复合粉末和微量稀土掺杂的复合粉末,研究微量稀土掺杂对烧结致密化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掺杂能有效地降低该复合粉末的晶粒尺寸,并能改善粉末的分散度;纳米级... 采用喷雾干燥-热还原的方法制备纳米级93W-4.9Ni-2.1Fe复合粉末和微量稀土掺杂的复合粉末,研究微量稀土掺杂对烧结致密化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稀土掺杂能有效地降低该复合粉末的晶粒尺寸,并能改善粉末的分散度;纳米级复合粉木在1380~1410℃液相烧结可实现材料的近拿致密化,比同种成分的传统钨合金的烧结温度降低了120℃左右,合金的相对密度可达99%以上;但微量稀士掺杂对烧结的致密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微量稀土元素对合金的晶粒尺寸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牛在液相烧结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w-ni-fe复合粉末 Y2O3掺杂 烧结行为 显微组织
下载PDF
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还原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运柱 黄伯云 +3 位作者 范景莲 熊翔 魏定池 汪登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0,共5页
利用两阶段还原法对W Ni Fe复合氧化物粉末进行还原,控制还原工艺的参数制得纳米级W Ni Fe复合粉末。采用XRD对粉末进行物相分析,并计算晶粒尺寸;采用高倍SEM观察粉末形貌;对复合粉末的费氏粒度、比表面面积、氧含量等进行测定与分析,... 利用两阶段还原法对W Ni Fe复合氧化物粉末进行还原,控制还原工艺的参数制得纳米级W Ni Fe复合粉末。采用XRD对粉末进行物相分析,并计算晶粒尺寸;采用高倍SEM观察粉末形貌;对复合粉末的费氏粒度、比表面面积、氧含量等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粉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还原温度高于600℃时制得的复合粉末由W和(Ni,Fe)两相组成;粉末颗粒呈球形或近球形;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都对W Ni Fe复合粉末的性能有显著影响,当还原温度为700℃,还原时间为90min时,制备的颗粒为平均费氏粒度低于0.65μm,平均BET粒度小于100nm,晶粒粒径小于30nm,粉末氧含量小于0.23%的纳米级W Ni Fe复合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粉末 复合氧化物粉末 两阶段还原法 还原工艺 费氏粒度 比表面面积 钨基复合粉末
下载PDF
稀土含量和还原温度对制备超细(W,Ni,Fe)复合粉末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石高 范景莲 +3 位作者 刘涛 祁美贵 丁飞 田家敏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39,66,共5页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还原法制备了含稀土Y的超细(W,Ni,Fe)复合粉末,研究还原温度和稀土Y含量变化时对超细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细W-Ni-Fe粉末中,稀土Y以复合氧化物形式存在。还原温度和稀土Y含量对稀土复合氧化物的组成...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还原法制备了含稀土Y的超细(W,Ni,Fe)复合粉末,研究还原温度和稀土Y含量变化时对超细复合粉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细W-Ni-Fe粉末中,稀土Y以复合氧化物形式存在。还原温度和稀土Y含量对稀土复合氧化物的组成有很大影响:在600℃以下,稀土Y以复合氧化物Y2W3O12的形式存在;在700℃以上,稀土Y含量为5%时,稀土Y最终以Y2WO6的形式存在;稀土Y>10%以上时,稀土以Y2WO6和Y6W2O15两种低价复合氧化物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复合粉末 纳米级粉末 氢还原 稀土Y
下载PDF
粉末装载量对W-Ni-FeMIM合金喂料粘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益民 曲选辉 +1 位作者 李志林 黄伯云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4,共4页
对粉末装载量对WNiFeMIM合金喂料的粘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喂料粘度随粉末装载量的升高而增大,但不同粉末装载量喂料的应变敏感性因子基本一致,呈现基本相同的假塑性体流变行为。WNiFe喂料存在一... 对粉末装载量对WNiFeMIM合金喂料的粘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喂料粘度随粉末装载量的升高而增大,但不同粉末装载量喂料的应变敏感性因子基本一致,呈现基本相同的假塑性体流变行为。WNiFe喂料存在一最佳粉末装载量,此时合金力学性能最好,低于或高于这个粉末装载量都使得合金力学性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装载量 金属注射成形 w-ni-fe 粘度
下载PDF
高密度W-Ni-Fe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小强 辛红伟 +2 位作者 胡可 陈维平 李元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6-69,87,共5页
从制粉、烧结和强化等工艺对高密度W-Ni-Fe合金性能影响的角度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密度W-Ni-Fe合金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合金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溶胶-凝胶法和电场活化烧结由于各自的特点,有望成为制备钨基合金研究的新热... 从制粉、烧结和强化等工艺对高密度W-Ni-Fe合金性能影响的角度简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高密度W-Ni-Fe合金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该合金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认为溶胶-凝胶法和电场活化烧结由于各自的特点,有望成为制备钨基合金研究的新热点。指出在烧结钨基合金的后续强化处理方法中热静液挤压和表面渗碳处理优势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w-ni-fe合金 粉末冶金 工艺 组织性能
下载PDF
La-Y对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运柱 黄伯云 +3 位作者 范景莲 熊翔 魏定池 汪登龙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3-466,共4页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采用700℃,保温90min的条件进行还原,研究了La-Y含量对还原制备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特性的影响;采用XRD及高倍SEM分别对所制备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测试和形貌观察... 以喷雾干燥法制备的(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为原料,采用700℃,保温90min的条件进行还原,研究了La-Y含量对还原制备纳米级W—Ni—Fe复合粉末特性的影响;采用XRD及高倍SEM分别对所制备的复合粉末进行了物相分析、晶粒尺寸测试和形貌观察;并对所制得复合粉末的Fsss粒度、比表面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加La-Y时还原粉末由W和γ-(Ni,Fe)两相组成,添加一定量La—Y的还原粉末有W,γ-(Ni,Fe),Y(Ni0.75W0.25)O3和La(Ni0.75W0.25)O3四相组成;当La.Y的质量分数在0~0.8%范围时(占90W-7Ni-3Fe复合粉末的质量分数),随着La—Y含量的增加,粉末dBET粒度由96.6降到50.3 nm,粉末Fsss粒度由0.64降到0.33 μm,粉末晶粒尺寸由26.1降到22.2 nm;未添加La-Y时粉末颗粒为球形,添加一定量的La-Y,粉末颗粒变为近球形或多面体;添加一定量的La—Y不仅可以有效地抑制晶粒长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粉末的分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 w-ni-fe复合粉末 纳米级粉末 氢还原 稀土
下载PDF
稀土Y对超细W-Ni-Fe复合粉末制备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彭石高 范景莲 +3 位作者 刘涛 祁美贵 丁飞 田家敏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8年第2期106-110,共5页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还原法制备含稀土Y的超细90W-7Ni-3Fe复合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还原过程中的粉末物相变化,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粉末的大小和形貌,研究稀土Y对超细复合粉末制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0℃煅烧2 h的...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还原法制备含稀土Y的超细90W-7Ni-3Fe复合粉末,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析其还原过程中的粉末物相变化,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粉末的大小和形貌,研究稀土Y对超细复合粉末制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600℃煅烧2 h的前驱体粉末中稀土Y以复合氧化物Y2W3O12的形式存在,Y含量对稀土复合氧化物的组成有很大影响,采用450℃/30 min+750℃/90 min的两步法进行还原,稀土Y的含量为5%时,稀土Y最终以Y2WO6的形式存在;稀土Y的含量为10%及20%时,稀土Y均以Y2WO6和Y6W2O15两种低价复合氧化物的形式存在。Y含量越大,粉末粒度越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复合粉末 纳米级粉末 氢还原 稀土Y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纳米(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运柱 黄伯云 范景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研究了Zeta电位、pH值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二醇 1000这3种表面活性剂对含(W,Ni,Fe)盐溶胶体系中颗粒粒度的影响,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纳米级(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作用;采用DELSA440SXAnalyzerCo... 研究了Zeta电位、pH值以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N—二甲基甲酰胺和聚乙二醇 1000这3种表面活性剂对含(W,Ni,Fe)盐溶胶体系中颗粒粒度的影响,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制备纳米级(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的作用;采用DELSA440SXAnalyzerControl粒度分析仪测试溶胶中颗粒尺寸和颗粒表面的Zeta电位;并用高倍扫描电镜(SEM)观察经喷雾干燥和煅烧处理后复合粉末的形貌。研究结果表明:(W,Ni,Fe)复合氧化物粉末表面的Zeta电位的绝对值呈现出增大→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体系的等电点为6.6;添加表面活性剂使体系的Zeta电位产生了漂移,当加入0.6g·L-1的聚乙二醇 1000时,体系的等电点为5.3;3种表面活性剂对(W,Ni,Fe)溶胶体系的作用从小到大的顺序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N,N—二甲基甲酰胺,聚乙二醇 1000;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喷雾干燥粉末相比,添加0.6g·L-1的聚乙二醇 1000并经煅烧处理后的复合氧化物粉末颗粒细,颗粒分散均匀,颗粒为球形或近球形。此外,建立了粉末颗粒在干燥过程中受毛细管作用力的模型,并对表面活性剂在粉末干燥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ZETA电位 分散性 纳米颗粒 (w ni fe)复合氧化物粉末
下载PDF
纳米晶W-Ni-Fe复合粉末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与显微组织演变 被引量:4
17
作者 曾毅 范景莲 +1 位作者 龚星 丁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906-1911,共6页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热还原法制备纳米晶93W-4.9Ni-2.1Fe复合粉末,利用高温热膨胀仪测定和研究纳米晶复合粉末的烧结收缩动力学曲线特征,计算纳米晶W-Ni-Fe复合粉末的固相烧结激活能,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致密化过程中显微组织...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热还原法制备纳米晶93W-4.9Ni-2.1Fe复合粉末,利用高温热膨胀仪测定和研究纳米晶复合粉末的烧结收缩动力学曲线特征,计算纳米晶W-Ni-Fe复合粉末的固相烧结激活能,并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致密化过程中显微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W-Ni-Fe复合粉末的开始收缩和剧烈收缩温度分别为900℃和1 120℃,其最大的线收缩率达0.097%/℃;在1 200℃以下的固相烧结阶段,压坯便发生显著的致密化,其致密化程度可达98%以上,固相烧结的表观激活能为154.83 kJ/mol,比传统粉末烧结激活能大大降低;在固相烧结期间,W晶粒尺寸长大缓慢,在1 380℃以上液相烧结时W晶粒长大急剧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复合粉末 纳米晶 致密化 显微组织
下载PDF
RE-Ni-W-P-SiC-PTFE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郭忠诚 邓纶浩 +1 位作者 朱晓云 杨显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36,共11页
研究了RE Ni W P SiC PTFE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 :RE Ni W P SiC PTFE复合镀层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 ,氧化膜的重量增加 ,但在 80 0°C以下氧化温度对镀层的增重不显著 ;80 0°C以上 ,镀层的增重迅速增加。通过对三种镀... 研究了RE Ni W P SiC PTFE复合镀层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 :RE Ni W P SiC PTFE复合镀层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 ,氧化膜的重量增加 ,但在 80 0°C以下氧化温度对镀层的增重不显著 ;80 0°C以上 ,镀层的增重迅速增加。通过对三种镀层抗氧化性能的比较可知 ,RE Ni W P SiC PTFE镀层的抗氧化性不如Ni W P、Ni W P SiC及RE Ni W P SiC三种镀层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RE-ni-w-P-SiC-PTfe 复合材料 抗氧化性
下载PDF
超细(W,Ni,Fe,Y)复合粉末制备过程中稀土Y的物相形态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范景莲 彭石高 +2 位作者 刘涛 丁飞 田家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4-1279,共6页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还原法制备稀土Y含量分别为0,0.4%,5%,10%和20%的超细(W,Ni,Fe,Y)复合粉末,采用XRD研究煅烧温度和还原温度以及稀土Y含量变化时复合粉末体在制备过程中的相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前驱体随煅烧温度的升高... 采用溶胶-喷雾干燥-氢还原法制备稀土Y含量分别为0,0.4%,5%,10%和20%的超细(W,Ni,Fe,Y)复合粉末,采用XRD研究煅烧温度和还原温度以及稀土Y含量变化时复合粉末体在制备过程中的相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前驱体随煅烧温度的升高渐渐从非晶体向复合氧化物晶化转变,添加稀土Y的粉末前驱体经煅烧后,Y与W形成复合氧化物Y2W3O12,且稀土Y可以有效地抑制粉末颗粒长大;随着Y含量的增加,Y和W的复合氧化物明显增加,Y2W3O12在700℃才能被还原成低氧复合氧化物相;含5%稀土Y粉末中的Y2W3O12被还原生成新相Y2WO6;当稀土Y增加到10%以上时,不仅生成Y2WO6,还生成另一种新相Y6W2O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i-fe复合粉末 纳米粉末 稀土 Y
下载PDF
纳米晶W粉和W-Ni-Fe预合金粉的制备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强 李启寿 +1 位作者 雷代富 王锡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4,共5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晶W粉和W-Ni-Fe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材质包括硬质合金球(CCB)、钨球(TAB)和球磨转速、球料比及球磨时间等条件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利用XRD,TEM和EDX分析球磨后粉末的晶粒尺寸、晶格畸变、形貌、结构...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纳米晶W粉和W-Ni-Fe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材质包括硬质合金球(CCB)、钨球(TAB)和球磨转速、球料比及球磨时间等条件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利用XRD,TEM和EDX分析球磨后粉末的晶粒尺寸、晶格畸变、形貌、结构变化及颗粒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高能球磨法可制得10nm^80 nm的W粉和W-Ni-Fe预合金粉,纳米级颗粒含量达80%以上。相同材质的钨球制得的纳米粉末综合性能较好。球磨过程中,粉末保持颗粒状结构,纳米级粉末颗粒形状最终趋于等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w w-ni-fe预合金粉 高能球磨 等轴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