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of Lactuca sativa Plastid Transformation Vector and High-level Expression of gfp Gene in Escherichia coli
1
作者 Siming HOU Liying ZHOU +4 位作者 Lulu BU Chunlei YANG Ting GAO Tian TIAN Zheng'an Y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6年第4期1-4,共4页
Using genomic DNA of bolting-tolerant lettuce as a template,flanking fragments of lettuce plastid rpo A gene were amplified and cloned by PCR. Targeting the sites of these two fragments,homologous recombinant fragment... Using genomic DNA of bolting-tolerant lettuce as a template,flanking fragments of lettuce plastid rpo A gene were amplified and cloned by PCR. Targeting the sites of these two fragments,homologous recombinant fragments of exogenous gene were integrated to construct lettuce plastid expression vector p Brpo AGFP,which harbored the expression cassette Prrn-gfp-aad A-Tpsb 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mplified flanking fragments were 1.2 and 1.1 kb in size. After sequencing,restriction digestion,ligation and transformation,lettuce plastid expression vector containing expression cassette Prrn-gfp-aad A-Tpsb A was constructed and confirmed by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The results of SDS-PAGE electrophoresis indicated that gfp gene was efficiently expressed under the regulation of plasmid specific promoter Prrn and terminator Tpsb A. GFP accounted for 45. 6% of total soluble proteins; inclusion bodies accounted for 47.5 % of bacterial proteins,which reached relatively high expression levels. The construction of lettuce plastid expression vector p Brpo A-GFP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ment of subsequent lettuce plastid transformation system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of lettuce using various functional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uca sativa var. capitata L. plastid Expression vector gfp gene High-level expression
下载PDF
The Potential of DNA Barcode-Based Delineation Using Seven Putative Candidate Loci of the Plastid Region in Inferring Molecular Diversity of Cowpea at Sub-Species Level
2
作者 Patrick Okoth John Muoma +3 位作者 Mulaya Emmanuel Wekesa Clabe Dennis O. Omayio Paul O. Angienda 《American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16年第4期138-158,共21页
The novelty and suitability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e CO1 in DNA barcoding as a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tool in animal species are undisputed. This is attributed to its standardized sequencing segment of the mitochond... The novelty and suitability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e CO1 in DNA barcoding as a reliable identification tool in animal species are undisputed. This is attributed to its standardized sequencing segment of the 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1 gene (CO1) which has the necessary universality and variability making it a generally acceptable barcode region. CO1 is a haploid single locus that is uniparentally-inherited. Protein-coding regions are present in high-copy numbers making it an ideal barcode. The mitochondrial oxidase subunit I (COI) gene is a robust barcode with a suitable threshold for delineating animals and is not subject to drastic length variation, frequent mononucleotide repeats or microinversions. However, a low nucleotide substitution rate of plant mitochondrial genome [mtDNA] precludes the use of CO1 as a universal plant DNA barcode and makes the search for alternative barcode regions necessary. Currently, there exists no universal barcode for plants. The plastid region reveals leading candidate loci as appropriate DNA barcodes yet to be explored in biodiversity studies in Kenya. Four of these plastid regions are portions of coding genes (matK, rbcL, rpoB, and rpoC1), and three noncoding spacers (atpF-atpH, trnH-psbA, and psbK-psbL) which emerge as ideal candidate DNA loci. While different research groups propos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these loci, there exists no consensus;the lack thereof impedes progress in getting a suitable universal DNA barcode. Little research has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and document the applicability and extend of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DNA regions as barcodes to delineate cowpea at subspecies level. In this study we sought to test feasibility of the seven putative candidate DNA loci singly and in combina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uitable single and multi-locus barcode regions that can have universal application in delineating diverse phylogeographic groups of closely related Kenyan cowpea variants. In this study, our focus was based on genetic parameters including analyses of intra- and infra-specific genetic divergence based on intra- and infra-specific K2P distances;calculation of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s of intra-specific divergence among loci and coalescence analyses to delineate independent genetic clusters. Knowledge of DNA candidate loci that are informative will reveal the suitability of DNA barcoding as a tool in biodiversity studies.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matK, trnH-psbA, psbK-psbL, and rbcL are good barcodes for delineating intra and infraspecific distances at single loci level. However, among the combinations, matK + trnH-psbA, rpoB + atpF-atpH + matK are the best barcodes in delineating cowpea subvariants. rbcL gene can be a suitable barcode marker at single locus level, but overall, multi locus approach appears more informative than single locus approach. The present study hopes to immensely contribute to the scanty body of knowledge on the novelty of DNA barcoding in cataloguing closely related cowpea variants at molecular level and hopes to open up future research on genomic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use of conserved regions within DNA in inferring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mong Kenyan cowpea vari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Barcoding plastid Region DNA Sequencing Intergenic Spacers cp DNA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INTRASPECIFIC Infraspecific
下载PDF
木薯MeMinD的互作蛋白筛选
3
作者 潘沐 陆小花 +3 位作者 姚远 陈银华 郭建春 王亚杰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54-2058,共5页
MinD参与质体分裂的精细调控,在质体形态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MeMinD蛋白参与了木薯质体的分裂,然而与MeMinD蛋白协同调控木薯质体分裂的相关蛋白尚未明确。本研究构建了pGBKT7-MeMinD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 MinD参与质体分裂的精细调控,在质体形态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MeMinD蛋白参与了木薯质体的分裂,然而与MeMinD蛋白协同调控木薯质体分裂的相关蛋白尚未明确。本研究构建了pGBKT7-MeMinD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共获得MeMinD蛋白的8个候选互作蛋白,点对点验证后发现烟酸磷酸核糖转移酶2(MeNAPRT2)与MeMinD存在互作关系。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MeMinD参与调控木薯质体分裂的相关机制提供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MeMinD MeNAPRT2 酵母双杂交 质体
下载PDF
栎属麻栎亚组与冬青栎组的质体捕获历史研究
4
作者 俞树良 李志敏 +1 位作者 马祥光 孙文光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1731,共11页
栎属(Quercus)麻栎亚组(subsect.Campylolepides)包括麻栎(Q.acutissima)、栓皮栎(Q.variabilis)及小叶栎(Q.chenii)3个物种,是栎属土耳其栎组(section Cerris)的东亚分支,前人已经对麻栎亚组或组内物种的物种形成和谱系地理做过深入研... 栎属(Quercus)麻栎亚组(subsect.Campylolepides)包括麻栎(Q.acutissima)、栓皮栎(Q.variabilis)及小叶栎(Q.chenii)3个物种,是栎属土耳其栎组(section Cerris)的东亚分支,前人已经对麻栎亚组或组内物种的物种形成和谱系地理做过深入研究,也发现了土耳其栎组(section Cerris)曾与冬青栎组(section Ilex)发生过古基因渐渗并导致质体捕获,但目前麻栎亚组与冬青栎组质体的具体进化历史仍不清楚。该研究对15个冬青栎组的样品进行了基因组浅层测序,并整合先前发表的麻栎亚组及其近缘类群共计325个重测序数据,其中麻栎亚组3物种19居群276个体,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质体基因组组装和分析。结果表明:(1)麻栎亚组3个物种间存在共享单倍型,但整个麻栎亚组的质体单倍型基本构成一个单系分支,嵌套在华中至四川凉山州一带冬青栎组物种组成的分支中。(2)麻栎亚组物种中一个来自辽东半岛的孑遗麻栎单倍型与冬青栎组物种万山栎(Q.pseudosetulosa)聚为一个进化枝。(3)两次质体捕获事件均发生在中新世中期,在此之后麻栎亚组与冬青栎组未发生过质体捕获,推测麻栎亚组跟冬青栎组物种目前已经形成近乎完全的生殖隔离。该研究表明冬青栎组和麻栎亚组在质体基因组的演化历史中经历了古老的质体捕获事件,并最终逐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演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属 麻栎亚组 土耳其栎组 冬青栎组 质体捕获 质体基因组渐渗
下载PDF
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建波 文吉昌 娄飞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217,共6页
论述了重金属进入植物根表皮层的途径,通过共质体与质外体水平运输的短程运输途径,以及木质部与韧皮部进行装卸的长程运输途径。共质体途径对重金属离子的转运速度慢,而质外体途径转运重金属离子的迁移阻力小、速率快。细胞壁吸附解析... 论述了重金属进入植物根表皮层的途径,通过共质体与质外体水平运输的短程运输途径,以及木质部与韧皮部进行装卸的长程运输途径。共质体途径对重金属离子的转运速度慢,而质外体途径转运重金属离子的迁移阻力小、速率快。细胞壁吸附解析作用是影响重金属离子通过细胞质外体途径传入根木质部的内因,但根系皮层内凯氏带及软木脂发育,构成质外体屏障,能阻断重金属离子向木质部迁移的质外体途径。植物蒸腾作用及根压为木质部重金属离子的长距离运输提供驱动力,和植物的蒸腾速度有关。植物对重金属解毒与耐性的机理主要是诱导植物产生金属硫蛋白、胁迫植物形成植物螯合肽(PCs)和液泡对重金属的区域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 质外体途径 凯氏带 软木脂 质外体屏障 植物螯合肽
下载PDF
北京丁香质体基因组研究
6
作者 鲍海娟 徐春柳 +2 位作者 王燕燕 谷小龙 刘晶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60-369,共10页
为了解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分析了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构成,并联合其它35个木犀科物种和2个泡桐科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共编码131个基因,包含36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8... 为了解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分析了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结构和基因构成,并联合其它35个木犀科物种和2个泡桐科物种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北京丁香的质体基因组共编码131个基因,包含36个tRNA基因、8个rRNA基因和87个mRNA基因,分别占所有注释基因的27.48%、6.11%和66.41%;(2)在该质体基因组的密码子组成中,RSCU值大于1的密码子有30个,31个密码子的RSCU值小于1,且密码子有以G和C结尾的使用偏好性;(3)北京丁香质体基因组中共识别出178个正向重复序列和177个回文重复序列;(4)NJ系统发育树表明北京丁香与丁香属植物暴马丁香亲缘关系较为密切,丁香属植物与女贞属植物亲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丁香 木犀科 质体 系统发育树
下载PDF
烤烟质体色素及多酚与外观质量关系研究 被引量:61
7
作者 过伟民 张骏 +4 位作者 刘阳 宋纪真 魏春阳 李玉娥 尹启生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3-40,共8页
为揭示调制后烟叶外观质量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选择外观质量不同的烤烟样品,研究了不同色域、成熟度和油分烟叶中质体色素和多酚的含量特点,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质体色素和多酚含量与外观质量各指标分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烟... 为揭示调制后烟叶外观质量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选择外观质量不同的烤烟样品,研究了不同色域、成熟度和油分烟叶中质体色素和多酚的含量特点,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质体色素和多酚含量与外观质量各指标分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烟叶色域转深类胡萝卜素含量有增加的趋势,叶绿素和多酚含量则逐渐降低;成熟度对各质体色素和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不尽相同;多数质体色素和多酚类物质含量都随油分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也显示,调制后烟叶外观质量尤其是油分和颜色与质体色素和多酚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质体色素 多酚 外观质量 典型相关
下载PDF
烟草叶绿体转化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13
8
作者 邹竹荣 张中林 +2 位作者 山松 倪丕冲 沈桂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10-415,共6页
选择烟草叶绿体基因组同源片段rp12-trnH-psbA和trnK-ORF509A,及aadA抗壮观霉素基因,构建烟草叶绿体转化载体pTRZ。制备pTRZ DNA金粉子弹,通过基因枪轰击烟草幼苗叶片,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了愈伤组织和转化再生植株。对烟草叶绿体转化植... 选择烟草叶绿体基因组同源片段rp12-trnH-psbA和trnK-ORF509A,及aadA抗壮观霉素基因,构建烟草叶绿体转化载体pTRZ。制备pTRZ DNA金粉子弹,通过基因枪轰击烟草幼苗叶片,经壮观霉素筛选获得了愈伤组织和转化再生植株。对烟草叶绿体转化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分析,结果证明其中No.13、16、23为整入了外源aadA的叶绿体转基因植株,同时其子代呈现壮观霉素抗性,aadA基因得到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叶绿体转化 载体 构建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烤烟质体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挥发性降解物含量关系 被引量:25
9
作者 史宏志 顾少龙 +5 位作者 段卫东 王建安 钱华 刘清华 苏菲 刘国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346-3356,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 【目的】研究不同基因型烤烟成熟和调制过程中色素降解及与烤后烟叶中性挥发性色素降解成分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豫中浓香型烟区9个不同基因型烤烟中部叶质体色素含量。【结果】在成熟和调制过程中烟叶的质体色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叶绿素的总降解量总体大于类胡萝卜素,且叶绿素a的降解量显著大于叶绿素b,在调制后烟叶中叶绿素b残留量较多,叶绿素在烟叶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在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和降解量最大,且在成熟期间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新黄质在成熟期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间的降解量,但β-胡萝卜素和紫黄质在调制期间的降解量大于成熟期间的降解量。不同基因型色素降解量不同,且与调制后烟叶色素降解类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多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调制后烟叶色素含量无显著相关性或呈负相关关系。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和许多重要香气成分与成熟期色素降解量的相关性大于与调制期降解量的相关性。【结论】烟叶成熟过程中叶绿素、叶黄素和新黄质的降解量大于调制期的降解量。烤后烟叶中挥发性色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与质体色素的降解量,特别是成熟期色素降解量有密切关系,提高烟叶成熟度对促进烟叶香气物质形成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基因型 质体色素 降解量 降解产物
下载PDF
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48
10
作者 席元肖 魏春阳 +4 位作者 宋纪真 周汉平 刘阳 过伟民 张仕祥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33,65,共6页
为了解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对2008和2009年88个来自我国18个省区不同品种初烤C3F烟叶样品的25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和感官评吸,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浓香型烤烟总植物碱、氯、淀... 为了解不同香型烤烟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对2008和2009年88个来自我国18个省区不同品种初烤C3F烟叶样品的25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和感官评吸,并对检测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①浓香型烤烟总植物碱、氯、淀粉、石油醚提取物总量和绿原酸含量显著较高,Mn,Cu,Zn和芸香苷显著较低;中间香型烤烟Fe,新绿原酸和4-O-咖啡奎尼酸的含量显著较低;中间香型和清香型烤烟的总糖和还原糖显著高于浓香型;清香型烤烟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较高;②3种香型烤烟前3个主成分的化学组分主要是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多酚及质体色素,浓香型烤烟样品的主成分依次为多酚及质体色素、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中间香型烤烟样品为质体色素及含氮化合物、多酚、碳水化合物,清香型烤烟样品主成分的化学组分类别存在较多的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主要化学成分 矿质元素 质体色素 多酚
下载PDF
成熟期温度对烟叶质体色素积累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永霞 张嘉炜 +4 位作者 贾宏昉 路小改 杨胜男 连文力 崔红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明确成熟期温度对烟叶品质风格的影响机制,以烟草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烟株打顶后将其分别转移至日均温度28.1℃和22.8℃的人工气候室中控温培养,在培养30 d后对中部叶片细胞结构、色素积累及烟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叶片超... 为明确成熟期温度对烟叶品质风格的影响机制,以烟草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在烟株打顶后将其分别转移至日均温度28.1℃和22.8℃的人工气候室中控温培养,在培养30 d后对中部叶片细胞结构、色素积累及烟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叶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在烟叶成熟期高温条件下,叶片细胞核降解程度提高,淀粉粒含量(质量分数)丰富,嗜锇颗粒数量多、体积较大,叶绿体降解充分,类囊体片层不完整。LC/MS分析表明,成熟期高温处理的叶片中质体色素,包括β-胡萝卜素、新黄质、紫黄质、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等含量(质量分数)均低于低温处理的叶片。而在烤后烟叶中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芳樟醇、异佛尔酮、β-二氢大马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4、法尼基丙酮、螺岩兰草酮等,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低温处理的叶片。因此,烟叶成熟期高温促进了叶片细胞结构的降解和内含物质的积累,有利于质体色素降解和香气物质的生成,对烟叶品质和风格具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成熟期 温度 质体色素 香气物质
下载PDF
烟叶氨基酸、质体色素和多酚含量与评吸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吴文斗 杨志雷 +6 位作者 王超 王海宁 杨根华 胡巍耀 吴德喜 杨应明 李凡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59,共7页
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烟叶氨基酸、质体色素和多酚等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关系,并为卷烟产品的科学配方提供相关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18个烟叶样品的氨基酸、质体色素和多酚等成分和评吸指标进行了分析,建立回归模... 为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烟叶氨基酸、质体色素和多酚等成分与评吸质量的关系,并为卷烟产品的科学配方提供相关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18个烟叶样品的氨基酸、质体色素和多酚等成分和评吸指标进行了分析,建立回归模型,通过模型从诸多成分中找出对烟叶评吸质量起主要作用的相关因子。通过本研究建立的相关性模型分析发现,烟叶氨基酸、质体色素和多酚中各成分与评吸指标呈正相关的有水解蛋氨酸、游离蛋氨酸、游离脯氨酸、水解胱氨酸、游离精氨酸、水解酪氨酸、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绿原酸;与评吸指标呈负相关的有水解天门冬氨酸、水解谷氨酸、水解苏氨酸、游离缬氨酸、游离谷氨酸、莨菪亭、类胡萝卜素、水解氨和咖啡酸。结果进一步说明烟叶氨基酸、质体色素和多酚与烟叶品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证明利用烟叶中氨基酸、质体色素和多酚含量来判别烟叶质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氨基酸 质体色素 多酚 相关性 评吸质量
下载PDF
不同光强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典三 刘国顺 +6 位作者 贾芳芳 史宏志 高传奇 何永秋 彭金梅 许跃奇 姚华刚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4-238,共5页
为探讨光照强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自然光照(透光率100%)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遮阴处理(透光率分别为55%,70%,85%)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00%自然光强(CK)下各部位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 为探讨光照强度对烤烟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自然光照(透光率100%)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遮阴处理(透光率分别为55%,70%,85%)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00%自然光强(CK)下各部位烤后烟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最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中、上部烤后烟叶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下部叶逐渐增加;各部位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K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及新植二烯含量均高于遮荫处理,遮荫处理上、中、下部位的新植二烯含量平均值较CK分别降低13.59%,19.99%,5.66%,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平均值较CK分别降低6.70%,8.08%,2.83%。由此可见,遮荫处理增加烟株各部位烤后烟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新植二烯含量及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强 质体色素 类胡萝卜素 降解产物
下载PDF
不同氮肥水平对烤烟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14
作者 高琴 刘国顺 +3 位作者 李姣 何永秋 许俐 母海勇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烤烟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及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升高,其中,低氮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时间提前,烟株以氮代谢为主转向以碳代...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对烤烟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及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升高,其中,低氮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时间提前,烟株以氮代谢为主转向以碳代谢为主时间前移;高氮处理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时间推迟,阻碍了烟叶碳氮代谢的适时转化,不利于烟叶成熟落黄;中氮处理的烟株碳氮代谢协调.从烤后烟叶品质来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含氮化合物含量升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则随之下降.总体来说,中氮处理各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利于生产优质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质体色素 碳氮代谢 品质
下载PDF
烟草质体色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5
作者 邵惠芳 李爱军 +2 位作者 代惠娟 焦桂珍 于建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2期128-132,共5页
烟草质体色素对烟叶品质及可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简要介绍了烟草质体色素的分类、含量及生物学功能;综述了烟叶成熟及调制过程中质体色素的变化、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烟草质体色素及其降解物含量的因素。
关键词 烟草 质体色素 叶绿素 类胡萝卜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养分亏缺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李鹏飞 周冀衡 +4 位作者 郭汉华 张建平 杨怀千 杨虹琦 黄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4-479,共6页
为了探明主要营养元素与烤烟香气前体物的关系,采用液基培养烤烟K326,研究了营养液中减少氮、磷、钾、镁含量(-N、-P、-K、-Mg)对烤烟生长过程中质体色素(叶绿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多酚类物质(绿原酸、芸香苷)等香气前体物含量的... 为了探明主要营养元素与烤烟香气前体物的关系,采用液基培养烤烟K326,研究了营养液中减少氮、磷、钾、镁含量(-N、-P、-K、-Mg)对烤烟生长过程中质体色素(叶绿素、叶黄素、β-胡萝卜素)和多酚类物质(绿原酸、芸香苷)等香气前体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营养元素缺乏会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造成严重影响.-N、-K、-P、-Mg对烟叶质体色素和多酚合成代谢极为不利,-N烟叶质体色素受影响最大,-P、-Mg次之,-K影响最小,而-P烟叶多酚受影响最大,-Mg、-K其次,-N影响最小.因此,在烤烟生产中后期保持N、P、K、Mg的合理供应,进一步研究平衡施肥,对提高烤烟香气量和烟叶品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缺素 质体色素 多酚
下载PDF
豫中浓香型烤烟感官质量与部分质量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31
17
作者 过伟民 蔡宪杰 +4 位作者 魏春阳 张骏 张艳玲 宋纪真 尹启生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7,共6页
在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上烟集团)浓香型烟叶原料基地河南襄城县制备外观质量不同的烤烟样品群,研究了外观质量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两种重要香气前体物质体色素和多酚对感官评吸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 在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上烟集团)浓香型烟叶原料基地河南襄城县制备外观质量不同的烤烟样品群,研究了外观质量对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两种重要香气前体物质体色素和多酚对感官评吸质量指标(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和余味)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色域,上部叶以浅橘黄~橘黄的感官评吸质量较好,中部叶以橘黄较好;在达到国标"成熟"的基础上,上部叶以成熟下限、中部叶以成熟中限较符合上海烟草集团的原料需求;上部叶随油分含量的提高香气品质呈变好趋势,而中部叶在油分含量较低时的香气品质较好;②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质体色素和多酚与浓香型特色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尤其是香气品质关系密切。叶黄素和叶绿素与香气量有较强的负相关性,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与香气质的正相关性则较强;多酚类物质中的绿原酸和芸香苷与香气质的正相关性较强,而新绿原酸和咖啡奎尼酸等则与香气量的变化趋势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浓香型 外观质量 感官质量 质体色素 多酚
下载PDF
植烟海拔对烤烟红花大金元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徐明康 王松峰 +5 位作者 俞世康 王爱华 汪健 刘国 程浩 孙福山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6,52,共5页
大田试验条件下,在1 700~2 200 m植烟海拔范围内,研究了四川会东烟区海拔对烤烟红花大金元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烟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 000 m... 大田试验条件下,在1 700~2 200 m植烟海拔范围内,研究了四川会东烟区海拔对烤烟红花大金元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烟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 000 m海拔的色素各成分含量最高,其次为海拔2 100 m和2 200 m,较低的是1 900 m、1 700 m和1 800 m。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较高的β-大马酮、法尼基丙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巨豆三烯酮等成分以海拔2 000 m的最高,其次为2 100 m和2 200 m。且叶绿素、新植二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 000~2 200 m海拔区域内更有利于彰显红花大金元的清香型特色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烤烟 质体色素 类胡萝卜素 降解产物
下载PDF
不同钾肥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和碳氮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9
19
作者 刘国顺 何永秋 +5 位作者 杨永锋 李姣 高琴 彭金梅 刘典三 母海勇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3年第6期49-55,共7页
为探究不同钾肥配施对烤烟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及其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部分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钾肥(对照)相比,缓释钾肥处理提高了烟株各生育... 为探究不同钾肥配施对烤烟碳氮代谢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及其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部分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钾肥(对照)相比,缓释钾肥处理提高了烟株各生育期的氮代谢和成熟期的碳代谢。缓释钾肥+普通钾肥处理和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处理对烟叶质体色素含量和碳氮代谢水平的提高作用比较明显,而缓释钾肥+普通钾肥处理在烟株生育后期仍然有很高的叶绿素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阻碍了烟叶碳氮代谢的适时转化和烟株正常落黄成熟。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处理不但能提高烟叶生育前期质体色素含量和碳氮代谢水平,而且能够促进烟叶质体色素适时降解和碳氮代谢的协调。总体来看,缓释钾肥及与其他钾肥的配施显著提高了烤后烟叶中的钾含量,提高了钾氯比和两糖比,使烟叶化学成分更趋于协调,同时提高了大多数种类的香气物质含量,此外,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处理还提高了新植二烯和香气物质总量。综合来看,缓释钾肥+普通钾肥+黄腐酸钾处理最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钾肥 烤烟 质体色素 碳氮代谢 品质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烟草叶片质体色素高光谱反演 被引量:11
20
作者 贾方方 张黎明 +3 位作者 任天宝 李梦竹 杨艳东 刘国顺 《烟草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13,共6页
为促进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烟叶品质监测中的应用,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光质处理,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烤烟叶片的质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质量分数)及相应的叶片光谱反射率。采用小波能量系数提取法将原始光... 为促进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烟叶品质监测中的应用,以云烟87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光质处理,测定了不同生育时期烤烟叶片的质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质量分数)及相应的叶片光谱反射率。采用小波能量系数提取法将原始光谱数据从2 151个降维为21个,并分别建立了以质体色素实测值作为输出因子,降维后的光谱数据作为输入因子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训练函数采用L-M优化算法函数trainlm,输入层和输出层传递函数分别为S型正切传递函数tansig和线性传递函数purelin,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神经网络的隐含层节点数分别为27、32和45。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各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4、0.86和0.7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12、0.14和0.10;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K分别为0.23、0.21和0.15。3种质体色素模型的拟合精确度均较高,误差较小,整体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BP神经网络 烟草 质体色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