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ituated Learning Practice for Language Teaching Classes: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With Authentic Sketches
1
作者 Hüseyin Efe Hakan Demiroz Ahmet Selcuk Akdemir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1年第9期549-555,共7页
SL (situated learning) is a term first proposed by Lave and Wenger (1991) as a model of learning in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According to Lave and Wenger (1991), learning should not be viewed as simply the trans... SL (situated learning) is a term first proposed by Lave and Wenger (1991) as a model of learning in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According to Lave and Wenger (1991), learning should not be viewed as simply the transmission of abstract and decontextualised knowledge from one individual to another, but a social process whereby knowledge is co-constructed. The exposure to spoken language and cultural elements of foreign language is the best way of teaching the language itself rather than grammatical patterns and rules of the language. In this study, we aim to review "situational learning approach" in context with its role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spoken language.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preparatory classes at the School of Tourism of Erzincan University. Twelve male and 11 female stud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14 male and 10 femal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ok part in the research. The language levels of the students were determined by a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which is used as pre-test of the study.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composed of mainly dialogues including spoken language patterns. After eight weeks of lectures with authentic sketches which were used as reading materials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lassical reading materials in control group, the students were given the same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as post-test. When pre- and post-test results were evalua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e- and post-test results of the subjects on behalf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t is concluded that spoken language can be achieved by authentic sketches which are designed to serve as a situated learning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 (situated learning) spoken language language teaching authentic sketches
下载PDF
认知的具身化 被引量:237
2
作者 李恒威 盛晓明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90,共7页
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具身化、情境性和生成的思想在认知科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融合。具身认知的思想认为,认知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能力,而是一... 随着认知的计算隐喻的局限和困境的加深,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中具身化的观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强调。具身化、情境性和生成的思想在认知科学中已经有了广泛的融合。具身认知的思想认为,认知不是一个先验的逻辑能力,而是一个连续进化的发展的情境性过程;身体在认知中之所以是核心的,是因为身体活动本身体现了推动认知发展的生存意向性。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内化理论、莱考夫和约翰逊的隐喻投射理论表明了身体活动是如何向高级认知发展的。目前借助动力系统理论,关于具身认知的神经建模研究也蓬勃发展起来。一个对认知更为全景的轮廓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情境性 生成 具身化 内化理论 动力系统理论
下载PDF
“体验”的内涵与旅游体验属性新探 被引量:97
3
作者 樊友猛 谢彦君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25,共10页
在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作为中间层次的体验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使得体验内涵的相对统一性和体验类型的多样化之间常难以有效协调。文章首先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狄尔泰、梅洛... 在旅游体验基础理论研究中,对作为中间层次的体验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使得体验内涵的相对统一性和体验类型的多样化之间常难以有效协调。文章首先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狄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进一步厘清体验的学术内涵,最后结合具体的旅游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提出旅游体验研究要回归旅游者这一主体,加强对自然场景下游客的实时体验的研究,在非表征理论范式下关注游客的具身感知、情感和行为,并注意感官民族志等方法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旅游体验 具身性 情境性 流动性 生成性
下载PDF
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 被引量:1
4
作者 明喆 《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8年第6期135-136,共2页
阐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及其对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要求,分析了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现状,进而提出一套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课堂多媒体教学系统设计方案。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系统 建构主义 主动性 情境性 社会性
下载PDF
文化认知对话语隐喻的连贯性压力——一项基于China Daily的话语隐喻研究
5
作者 周红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27-34,56,共9页
Kvecses关于隐喻的"连贯性压力"研究强调话题、交际情境、物理环境、常规概念化方式对自然语篇中隐喻使用的解释作用,而作为语境与话语之间中介的话语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被理想化。文章主张,基于使用的隐喻研究具有释义学性... Kvecses关于隐喻的"连贯性压力"研究强调话题、交际情境、物理环境、常规概念化方式对自然语篇中隐喻使用的解释作用,而作为语境与话语之间中介的话语生产者在很大程度上被理想化。文章主张,基于使用的隐喻研究具有释义学性质,即对隐喻使用的解释需要结合话语生产者存在的社会文化处境。基于身体、语言与认知的社会文化属性来探讨隐喻使用是认知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话语生产者是在语言与认知互动中形成共同体的社会成员;话语中的隐喻使用受到基于文化认知的连贯性压力而具有文化特殊性和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连贯性压力 社会文化处境 认知社会语言学 文化认知
下载PDF
有效教学的后现代范式与情境性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勋达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91-94,共4页
有效教学强调在特定的情境中,具体的某种教学行为与其引起的学生表现之间的关系,这说明有效教学与教学的情境性关系密切。有效教学的后现代研究范式从理论上阐述了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教学的情境性则从实践上阐明有效教学的... 有效教学强调在特定的情境中,具体的某种教学行为与其引起的学生表现之间的关系,这说明有效教学与教学的情境性关系密切。有效教学的后现代研究范式从理论上阐述了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教学的情境性则从实践上阐明有效教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有效教学和具体情境中的教学都指向一个目的——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情境性 后现代 耗散结构
下载PDF
一种全球性哲学史的观念
7
作者 奎纳尔·希尔贝克 牛婷婷(译)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1期111-118,198-199,共9页
如果将哲学的定义限定为关于有效性的认知主张,且这些主张能够经受理性的、开放式的论辩及反驳,那么可以说这种强调认知主张重要性的"哲学"定义,导向了对"哲学史"观念的扩展。这种哲学史除了要根据思想家自己的路... 如果将哲学的定义限定为关于有效性的认知主张,且这些主张能够经受理性的、开放式的论辩及反驳,那么可以说这种强调认知主张重要性的"哲学"定义,导向了对"哲学史"观念的扩展。这种哲学史除了要根据思想家自己的路径和预设去考察思想家自身,也关心思想家们之间的参照和争论,并与各种科学和人文学科所提出的认知主张以及各种宗教、文化信仰中内在的认知主张相关联,而且处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情境中。此种哲学史应该是论辩性的和情境性的。在当代世界,这种广泛的哲学史是全球性的,亦有充分的理由被视为是一种全球性的现代性历史,其重点是形式多样的理性、合理性及其历史和制度的情境性的发展——既作为共同的现代性,又作为多元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认知主张 全球性的哲学史 社会历史情境 共同的现代性 多元现代性
下载PDF
三价马蛔虫发现的优先权之争
8
作者 梁佳媛 《自然辩证法通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6-66,共11页
20世纪30年代,遗传学者李汝祺与胚胎学者朱洗相继独立将所观察到的马蛔虫类群鉴定为三价新亚种,并就三价马蛔虫发现的优先权展开争夺。文章在梳理这一竞争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方如何籍由各自的专业认知框架来理解自身发现所承载的学... 20世纪30年代,遗传学者李汝祺与胚胎学者朱洗相继独立将所观察到的马蛔虫类群鉴定为三价新亚种,并就三价马蛔虫发现的优先权展开争夺。文章在梳理这一竞争脉络的基础上,分析了双方如何籍由各自的专业认知框架来理解自身发现所承载的学科价值,认为双方参与竞争的动力机制是个体通过对首创性发现意义的揭示来实现对自身学术能力的内在认同;后将竞争行为置于“胚胎学与遗传学认知对立”的学术情境下,考察了双方的学术理念受各自学科研究纲领的支配程度,认为对学科纲领兼容性的理解差异决定了竞争关系形成的必然性;文章依据不同维度的评判标准对优先发现权的归属做出了探讨,认为以现实的社会认同标准,发现的优先权彼时归朱洗所有,而以库恩对发现过程的理解,李汝祺是唯一的马蛔虫新亚种发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纲领 社会认同 知识的地方性
原文传递
情境认知:认知的情境性及其情境化探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姝彦 李江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1,共5页
情境认知理论倡导一种基于情境、嵌入情境的认知观,从而标示了一种新的认知范型。认知的情境性强调了认知过程与环境、社会、文化、历史、政治以及身体、工具等情境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当代认知科学家、科学哲学家以及科学学家等学... 情境认知理论倡导一种基于情境、嵌入情境的认知观,从而标示了一种新的认知范型。认知的情境性强调了认知过程与环境、社会、文化、历史、政治以及身体、工具等情境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当代认知科学家、科学哲学家以及科学学家等学者对情境认知的探究多面相地展现了认知实践的种种情境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科学 情境认知 情境性
原文传递
话语标记的现场即席观 被引量:23
10
作者 许家金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3-87,共5页
在评述以往话语标记研究得失基础上,本文从话语现场即席性入手,提出适合(汉语)自然口语的话语标记研究思路。现场即席话语是一种说话人和受话人共建一个互为主体的话语世界的动态过程。而话语标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好比交通信号灯... 在评述以往话语标记研究得失基础上,本文从话语现场即席性入手,提出适合(汉语)自然口语的话语标记研究思路。现场即席话语是一种说话人和受话人共建一个互为主体的话语世界的动态过程。而话语标记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好比交通信号灯或地标,它们的存在有助于实现话语连贯和对话语的互动理解。在实际分析中,应当基于现场即席话语的录音材料并辅以文字转写材料,通过分析话语标记的韵律特征、出现位置、互动功能,才能清晰揭示话语标记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标记 话语功能 自然口语 现场即席性 主观性
原文传递
后经典语境下重构叙事学研究的基础工程——论赫尔曼《叙事的基本要件》 被引量:6
11
作者 尚必武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91,共7页
"什么是叙事?""怎么研究叙事?"是叙事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不仅反映了叙事学研究的基本立场、方法取向,甚至决定了叙事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和结果。在"什么是叙事?"这个问题上,戴维·赫尔曼绕开了经典叙事... "什么是叙事?""怎么研究叙事?"是叙事学研究的根本问题,不仅反映了叙事学研究的基本立场、方法取向,甚至决定了叙事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和结果。在"什么是叙事?"这个问题上,戴维·赫尔曼绕开了经典叙事学家关于叙事的"二分法"(故事与话语)或"三分法"(故事、文本、叙述)的老路,提出了叙事的"四分法"(情境、事件序列、建构世界/分裂世界、感受质);在"怎么研究叙事?"这个问题上,赫尔曼倡导包含认知科学、语言学、语言哲学等在内的跨学科方法,为重构叙事学研究的基础工程做出了颇有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 事件序列 建构世界 感受质 后经典叙事学
原文传递
中国舞剧叙事的构成与转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慕羽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7,共12页
探讨舞剧“叙事”,叙述行为和所述内容同样重要,现当代舞剧叙事之“事”已从“行为之事”转向“心理之事”。论及中国舞剧叙事构成及其影响因子,应在“大戏剧”和“叙事学”的整体框架下,立足中国语境,结合世界范围内舞剧艺术流变来谈... 探讨舞剧“叙事”,叙述行为和所述内容同样重要,现当代舞剧叙事之“事”已从“行为之事”转向“心理之事”。论及中国舞剧叙事构成及其影响因子,应在“大戏剧”和“叙事学”的整体框架下,立足中国语境,结合世界范围内舞剧艺术流变来谈。通过对叙述“情境”“结构”“身体话语”等符码编码的探讨,可以突出传统舞剧和现当代舞剧的编码规则区别。在情境建构的“动因(机)”上,传统舞剧以“情节”和“事件”为核心,现代舞剧以“人物心灵(关系)”为旨趣,当代舞剧(含舞蹈剧场)以“动因探讨”(概念)为意蕴,更加注重叙事的交互性,也可被视为作品与观众达成“认知叙事”。身体话语是否限定为一种风格体系,“再现性”或“表现性”比重的差异,单一动作和动作连接从语词(动机)到舞段的配置及其风格动律(时空)、动力(力效)、构图(平面)、调度(多维)的构成,都是其叙事美学定位的关键。整体看来,当代中国舞剧是中国传统舞剧和中国当代舞剧并存的状态。中国现当代舞剧创作的符码叙事特质已经从“具象哑剧”转向“本体隐喻”和“跨媒介隐喻”。当然,“经典”叙事手法比如情感叙事、情节叙事在当代舞剧中也获得了继承和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舞剧 叙事构成 符码 情境 结构 身体话语
原文传递
意识“有镜厅”隐喻与还原论
13
作者 安晖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3-27,共5页
在神经生理科学中,意识问题研究的关键之一是要确立大脑中与意识相关的神经组织。意识的"有镜厅"隐喻从寻找与意识形成相关的神经组织出发,以功能模块为基础,推导出意识是大脑的功能模块组成的嵌套式结构体所产生的一种副现... 在神经生理科学中,意识问题研究的关键之一是要确立大脑中与意识相关的神经组织。意识的"有镜厅"隐喻从寻找与意识形成相关的神经组织出发,以功能模块为基础,推导出意识是大脑的功能模块组成的嵌套式结构体所产生的一种副现象。在论证上,意识的"有镜厅"隐喻在意识的本体论上、桥接原则上存在矛盾,同时还缺少对情境的分析。"有镜厅"虽然有助于揭示功能模块的捆绑机制,但并不是一个关于意识的恰当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镜厅”隐喻 还原论 桥接原则 情境性
原文传递
身体、判断和情境——论情感研究的几个维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海军 何向东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3-88,共6页
新詹姆斯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是当前情感研究的两个重要取向。文中先简略梳理了传统哲学中关于情感的内容,再分别总结、分析了前述两大思潮的基本理论特点、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同时也简要总结了情感的情境理论,最后... 新詹姆斯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是当前情感研究的两个重要取向。文中先简略梳理了传统哲学中关于情感的内容,再分别总结、分析了前述两大思潮的基本理论特点、内容和研究方法,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同时也简要总结了情感的情境理论,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詹姆斯主义的情感理论主张情感是对身体改变的感受,认为神经决定情感,情感因感受到身体变化而发生。而认知主义的情感理论主张情感是以价值判断为意向内容的心灵状态,情感因价值判断而产生。情感的情境理论则认为情感由社会文化环境所铸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身体 判断 情境
原文传递
《通天塔》与“Beyond” 被引量:13
15
作者 孙艺风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0,190,共17页
斯坦纳的《通天塔之后》影响深远,在现代翻译理论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内容生涩难懂,用词冷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进一步的影响力。尽管如此,即使我们承认斯坦纳欠缺原创力,但作为西方翻译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历史贡献... 斯坦纳的《通天塔之后》影响深远,在现代翻译理论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内容生涩难懂,用词冷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进一步的影响力。尽管如此,即使我们承认斯坦纳欠缺原创力,但作为西方翻译思想的集大成者,其历史贡献不容抹杀。由于这部著作的扩散属性,对后来的研究者而言,进一步深入发展的空间相当可观,对当下的翻译研究的借鉴价值也不容小觑。《通天塔之后》问世以来,翻译学者就翻译的本质、规律及各种属性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其中"描述翻译学"独领风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一度俨然成了现代翻译学的标志,影响力不可谓不大。然而局限性似乎日渐显露,面临颓势之虞。通过对斯坦纳和图里翻译理论的历史回顾与总结,可以追溯至现代翻译学的发轫,窥见到不同观点的大致轮廓,并勾勒出其发展的大致走向,从而对这个学科在现代意义上的前世今生,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纳 翻译阐释学 情境性 描述翻译学 等值与规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