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perdense artery sign on computed tomography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被引量:3
1
作者 Ulf Jensen-Kondering Christian Riedel Olav Jansen 《World Journal of Radiology》 CAS 2010年第9期354-357,共4页
Despite the advent and growing availab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he imaging modality of choice in the acute care of stroke patients in many institutions remains computed tomography.The hyperdense artery sign... Despite the advent and growing availability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he imaging modality of choice in the acute care of stroke patients in many institutions remains computed tomography.The hyperdense artery sign is the earliest marker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In this short review,we discuss the pathology,incidence,clinical aspects,imaging findings,significance and future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concerning this important s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D tomography Early ISCHEMIC signS Hyperdense ARTERY stroke
下载PDF
Recognition of Warning Signs by the Patient with Ischemic Stroke and Impact on Emergency Department Admission Times
2
作者 Nga Nomo Serge Kuitchet Aristide +7 位作者 Iroume Cristella Djomo Tamchom Chewa Gisèle Hubel Kenne Jemea Bonaventure Nkoumou Samson Pierre René Binyom Binam Fidèle 《Ope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21年第4期162-170,共9页
<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recognition of warning, signs of ischemic stroke,... <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general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recognition of warning, signs of ischemic stroke, on the reduction of emergency admission tim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 suffering from ischemic stroke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Yaounde central hospital.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span></b></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od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is was a prospective study with a descriptive and analytical aim carried out in the medical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aounde over a period of 3 months, going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2020. All patients admitted to emergency departement, during this period, for a diagnosis of ischemic stroke confirmed by a brain CT scan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data was collected on a survey sheet divided into 3 sections: the patient, the assessment of his knowledge and his reaction to the stroke. The variables studied were socio-demographic dat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warning signs of stroke.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Census and Survey Processing System (CSPRO).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62 patients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dults under 50 (41.94%) were the most represented age group.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52.3 years with ranges ranging from 36 to 82 years. The sex ratio was 1.38 in favor of women. The most common unmodifiabl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was age over 55 years 44%. High blood pressure 61% was the most common modifiable risk fact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had no knowledge of the warning signs of ischemic stroke. The most well-known warning sign was 40% mouth deformation. The anamnesis noted that the weakness of the hemibody, the limb or the leg was found in our cohort in 77% of cases, followed by balance disorder (73%) and speech disorder (50%). The main associated sign was asthenia 32%. Direct admission to hospital through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was the first call for alert 58%, followed by self-medication 32% and seeking help from a family member 31%.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dmission time was over 4 hours 30 minutes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case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Ischemic stroke is an important cause of death in sub-Saharan Africa in the acute phase. Information,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bout the warning signs of ischemic stroke reduce the time to emergency room visit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rning signs Ischemic stroke EMERGENCIES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评估中的应用
3
作者 周建国 符大勇 +2 位作者 孙振虎 马先军 张芸芸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3期386-389,共4页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部位及范围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行磁共振检查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5... 目的分析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SWAN)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部位及范围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行磁共振检查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5.7±14.4)岁。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 Flair)、SWAN及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SL)序列检查,将DWI显示高信号区、表观弥散系数(ADC)显示低信号区判定为梗死核心区,分析SWAN序列提示突出血管征(PVS)阳性区域、3D ASL序列提示脑血流量(CBF)低灌注区域分别与梗死核心区间的不匹配范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SWAN-DWI不匹配区的范围为(2289.42±721.47)mm^(2)、3D ASL-DWI不匹配区范围为(2331.59±730.71)mm^(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5,P=0.838)。结论利用磁共振SWAN序列提示的PVS可用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部位及范围,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磁敏感加权血管成像 突出血管征 脑血流量
下载PDF
血液净化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的效果
4
作者 王西臻 张珊 张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22,共5页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热射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组6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早期给予CBP联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 目的 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热射病(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热射病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死亡组6例、观察组16例,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早期给予CBP联合常规治疗。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的血压、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以及0、24、48、72 h的炎症、生化等指标变化。结果 与入院时相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呼吸、心率、体温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初期观察组炎症、生化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炎症及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观察组中窦性心动过速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CBP联合常规方法治疗HS可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生命体征变化 炎症指标 生化指标 连续性血液净化
下载PDF
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面瘫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金媛 葛玲玲 +1 位作者 顾银银 丁瑛骅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究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面瘫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 目的:探究针灸对缺血性脑卒中后面瘫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面部肌群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House-Brackmann(H-B)分级、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口角喁斜、面部表情、眼裂闭合、额纹消失、鼻唇沟深浅、口渴心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研究组口角喁斜、额纹消失、口渴心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Ⅰ级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K值、R值均降低,MA值升高,研究组K值、R值均低于对照组,MA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水平均降低,研究组TLR4、NF-κB p65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面瘫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和凝血功能,能够提高患者面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针灸 面瘫 中医症状体征评分 凝血功能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FLAIR高信号血管征与SWI突出血管征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妙玲 梁满球 +4 位作者 邹玉坚 肖利华 黄翔 莫少芬 张转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FLAIR高信号血管征(HVS)与SWI突出血管征(PVS)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9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A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改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对HVS、PVS进行评...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FLAIR高信号血管征(HVS)与SWI突出血管征(PVS)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93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A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改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对HVS、PVS进行评分及分级。HVS评分、PVS评分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HVS分级、PVS分级与血管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的关系;HVS评分与PV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HVS评分、PVS评分均与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377,0.490;均P<0.001),与CT评分(DWI-ASPECTS)呈负相关(r=-0.543,-0.672;均P<0.001)。HVS分级、PVS分级与血管狭窄部位、血管狭窄程度呈线性相关。HVS评分与PV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859,P<0.001)。结论:HVS分级、PVS分级越高,提示血管狭窄程度越重、越靠近颅内动脉近心端,与DWI-ASPECTS、基线NIHSS评分有一定的相关性。HVS评分、PVS评分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能反映AIS期间不同但相互关联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 高信号血管征 磁敏感成像 突出血管征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侧支循环状态与DWI-ASPECTS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满术千 李旭丹 +1 位作者 梁峰 邹建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探索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侧支循环状态与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侧支循环评估包括大脑前/后动脉偏侧优势(ACAL/PCAL... 目的探索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后侧支循环状态与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侧支循环评估包括大脑前/后动脉偏侧优势(ACAL/PCAL)征象及T2-FLAIR高信号血管征(HVS)。使用DWI-ASPECTS进行定量分析脑梗死严重程度。结果52例患者中,ACAL阳性17例(32.7%),PCAL阳性18例(34.6%),HVS显著22例(42.3%),平均DWI-ASPECTS(5±2)分。ACAL与PCAL、ACAL与HVS显著、PCAL与HVS显著分别存在相关性,P值分别为P<0.001、P=0.004、P=0.010,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r=0.699、0.399、0.359。是否存在ACAL/PCAL征象,组间DWI-ASPECTS无统计学差异(P>0.05)。是否存在HVS显著,组间DWI-ASPECT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相关系数为r=0.415。结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通过观察常规磁共振检查序列评估ACAL、PCAL与HVS可反映侧支循环状态,有助于脑梗死程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高信号血管征 大脑前动脉偏侧优势征象 大脑后动脉偏侧优势征象 扩散加权成像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下载PDF
3.0T磁共振T2 FLAIR高信号血管征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严俊 柯国秀 +3 位作者 王国军 季立标 张军 朱银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的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12月符合入...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的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的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essel sign,HVS)与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1—12月符合入选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8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卒中家族史、血压、血脂、血糖、BMI等)。所有患者均采用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TOAST)分型,均完善头颅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FLAIR检查;根据是否为初发卒中,分为初发组(n=367)和非初发组(n=141),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TOAST分型、HVS发生率等。结果:非初发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TOAST分型、卒中家族史较初发组明显升高(P<0.05);非初发组HVS发生率高于初发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HbA1c水平、LDL-C水平、TOAST分型、HVS发生率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结论:HbA1c、LDL-C、年龄、高血压、TOAST分型、HVS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VS可能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高信号血管征 危险因素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改良SWI-ASPECTS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可行性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妙玲 梁满球 +4 位作者 邹玉坚 袁灼彬 黄翔 刘勇林 王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血管征(PVS)预测颅内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和/或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AIS患者的临床和...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血管征(PVS)预测颅内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CA)M1段和/或颈内动脉(ICA)重度狭窄或闭塞AI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改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对SWI上PVS进行评分。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和END(-)组,比较两组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改良SWI-ASPECTS对END的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76例患者(男63例,女13例),其中24例(31.58%)发生END。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ND(+)组患者的改良SWI-ASPECTS、基线NIHSS评分高于END(-)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改良SWI-ASPECTS是EN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6,95%CI=1.026~1.687,P=0.03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改良SWI-ASPECTS以6为截点时,曲线下面积为0.733,诊断敏感度为79.20%,特异度为61.50%。结论:改良SWI-ASPECTS可能是预测颅内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AIS患者发生END的神经影像学指标;改良SWI-ASPECTS增加侧脑室旁深髓静脉评分,有助于提高深部脑白质区梗死预后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磁敏感加权成像 神经功能恶化 突出血管征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上突出血管征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妙玲 梁满球 +4 位作者 邹玉坚 肖利华 黄翔 莫少芬 张转南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卒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血管征(PVS)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区域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评估CTA上软脑膜侧支,使用改良berta卒... 目的 探讨脑卒中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上突出血管征(PVS)与软脑膜侧支循环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采用区域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评估CTA上软脑膜侧支,使用改良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评估SWI上PVS的程度。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与rLMC评分相关的临床及影像学变量,应用多重线性回归进一步分析rLMC评分相关的因素。结果 纳入44例患者,男37例,女7例,平均年龄(51.27±10.06)岁。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LMC评分与改良SWI-ASEPCTS、入院NIHS.S评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471.,P=0.001;r=-0.386,P=0.010;r=-0.367,P=0.014;r=-0.414,P=0.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改良SWIASPECTS与rLMC评分存在独立相关。结论SWI上PVS与软脑膜侧支呈中度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软脑膜侧支循环的代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侧支循环 磁敏感加权成像 突出血管征 数据相关性
下载PDF
磁敏感血管征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洋(综述) 张良(综述) 王斌(审校)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757-761,共5页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是造成我国居民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磁敏感加权成像上发现的磁敏感血管征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其形成机制以及与脑卒中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现就磁敏感血管征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是造成我国居民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磁敏感加权成像上发现的磁敏感血管征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其形成机制以及与脑卒中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现就磁敏感血管征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提供更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磁敏感加权成像 磁敏感血管征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热射病患者生命体征、心肾功能及血清Ang-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玉娜 李阳 +3 位作者 田野 张冰怡 周小燕 张博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究安宫牛黄丸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热射病患者生命体征、心肾功能及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9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热射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究安宫牛黄丸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热射病患者生命体征、心肾功能及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9月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热射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组给予安宫牛黄丸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呼吸频率、心率、尿量、平均动脉压),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肾功能[尿氮素(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血清Ang-2水平,体温变化、意识恢复时间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vs.73.33%,χ^(2)/P=4.320/0.038);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呼吸频率、心率水平显著降低,尿量、血压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降低/升高优于对照组(t=5.988、3.871、36.974、3.293,P均<0.001);治疗后2组LVEF水平显著升高,LVEDD、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优于对照组(t=3.638、4.778、13.297,P均<0.001);治疗后2组BUN、SCr、Cys-C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7.689、7.397、5.865,P均<0.001);治疗后2组血清Ang-2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17.867,P<0.001);治疗后2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7.045,P<0.001);治疗后2组2 h、3 d、7 d体温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P=2.446/0.018、5.794/<0.001、8.329/<0.001);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0.059,P<0.001)。结论安宫牛黄丸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热射病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心功能及肾功能,有效缓解患者高热现象并显著缩短意识恢复时间,降低血清Ang-2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安宫牛黄丸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生命体征 心肾功能 血管生成素-2
下载PDF
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研究
13
作者 靳松 张俊 +3 位作者 唐杨琛 王璐 顾朋颖 沈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97-40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出院时的结局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9月1日至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入组后根据住院期间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的射血分数(LVEF)将入组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 目的探讨不同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出院时的结局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9月1日至30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病历资料。入组后根据住院期间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的射血分数(LVEF)将入组患者分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LVEF≥50%)、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40%≤LVEF<50%)和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LVEF<40%)3组,分析各组间的临床特征及出院时的结局情况。结果共纳入468例住院心力衰竭患者,HFpEF组,HFmrEF组和HFrEF组各322例,78例和68例。HFrEF组的年龄在3组中最高,为(65.4±12.9)岁,3组间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在HFrEF组的占比较其他2组明显升高,为76.5%,P=0.029。对心力衰竭病因的分析中发现,HFpEF组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占比较其他2组更高,为16.8%,P=0.003,而HFrEF组的扩张性心肌病的占比较其他2组更高为11.8%,P<0.001;对患者相关病史的统计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HFpEF组中的占比较其他2组显著升高(18.9%,P=0.003)。3组患者本次出院时的结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用药个数、共病情况是HFpEF患者出院时结局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射血分数的住院心力衰竭患者在年龄、心力衰竭病因以及合并疾病等临床特点中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出院时的结局情况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了更好的预测患者预后,可能需要引入新的变量对心力衰竭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每搏输出量 体征和症状 住院病人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患者磁敏感血管征阳性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姜涵 李自强 +3 位作者 高海燕 白岩 魏巍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45,52,共5页
目的 探索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急性期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阳性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6日至2022年6月24日河南省人民医院16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并进行MRI检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都包含... 目的 探索前循环闭塞性脑卒中急性期磁敏感血管征(susceptibility vessel sign, SVS)阳性的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16日至2022年6月24日河南省人民医院16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并进行MRI检查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资料,都包含可读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 SWI)信息。根据是否存在SVS比较了患者的特征,进行了单变量统计分析,然后将单变量统计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到多变量统计分析。结果 SVS阳性(SVS+)与患者年龄、卒中病因、合并房颤/房扑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房颤/房扑是SVS+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 OR)=4.296;95%CI:1.248-14.791;P=0.021]。在症状出现-MRI时间方面,SVS+组和SVS阴性(SV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考虑症状出现-MRI时间的情况下,仍支持SVS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因诊断的临床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敏感性血管征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后平板CT扫描对出血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刘邦勇 潘晓虎 +4 位作者 朱发勇 陈雪梅 刘增辉 刘圣 施海彬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2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机械取栓后即刻行平板CT检查对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并在术后立即行平板CT扫描的AIS患者临床资料。出血的观察时间窗为术后5~7 d...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接受机械取栓后即刻行平板CT检查对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并在术后立即行平板CT扫描的AIS患者临床资料。出血的观察时间窗为术后5~7 d,依据头颅CT平扫结果判断。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平板CT对出血预测的准确性。结果研究期间内共纳入108例患者,其中58例(53.7%)在平板CT上出现高密度征,另50例(46.3%)无高密度征。最终39例(36.1%)经随访影像学检查证实发生出血。平板CT高密度征患者发生出血比例显著高于无高密度征(58.7%比10.0%,P<0.001)。平板CT高密度征预测出血的敏感度87.2%,阴性预测值90.0%。在所有平板CT高密度征患者中,发生出血的患者具有更高的CT值(125 HU比93 HU,P=0.001)和更高比例的高密度征占位效应(67.6%比12.5%,P<0.001)。预测出血的CT值、占位效应和联合二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78和0.83。结论取栓术后即刻平板CT上的高密度征可以预测AIS的出血,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在高密度征患者中,结合CT值和占位效应,平板CT预测高密度征进展为出血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脑卒中 机械取栓 高密度征 出血
下载PDF
认知心理护理配合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雪榕 韦桂静 +1 位作者 刘越存 陈叠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9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配合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9月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AIS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2)与对照组(n=42)。...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护理配合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IS)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9月广东省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AIS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认知心理护理及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疾病感知、负性情绪、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遵医行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简易版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护理配合以格林模式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干预可提高老年AIS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改善患者遵医行为,调节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脑梗死 认知心理护理 格林模式健康教育 负性情绪 疾病感知 睡眠质量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分析
17
作者 冯克福 储莉 +3 位作者 王德超 王月平 闻伟 马礼坤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22-527,共6页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HFpE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评价应用超声心动图和临床特征对PH-HFpE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 目的分析射血分数保留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HFpE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评价应用超声心动图和临床特征对PH-HFpEF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接受右心导管检查24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动脉性肺动脉高压患者41例(PAH组),PH-HFpEF患者39例(PH-HFpEF组),收集2组患者临床特征、超声心动图和右心导管检查(RHC)资料,对超声心动图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Echo-sPAP)与右心导管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RHC-sPAP)进行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征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资料,确定诊断PH-HFpEF的临床因素和超声心动图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计算截断值,并计算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Echo-sPAP与RHC-sPAP呈显著正相关(r=0.794,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前后内径(LAD)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诊断PH-HFpEF的独立预测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LAD预测PH-HFpEF最佳截定值为41.5 mm,曲线下面积为0.945;以LAD 41.5 mm作为最佳截定值,联合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和LAD>41.5 mm诊断PH-HFpEF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87%和97.44%。结论Echo-sPAP和RHC-sPAP具有良好相关性,LAD>41.5 mm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联合使用有助于PH-HFpEF患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心脏病 每搏输出量 体征和症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风先兆证临床特征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先涛 尹立群 +1 位作者 于春泉 王泓午 《天津中医药》 CAS 2014年第12期715-718,共4页
[目的]研究中风先兆证临床特征表现。[方法]在文献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专家调查问卷,预调查信度(Cronbachα系数):0.96和效度(累积方差贡献率)82.22%,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0.90、分半相关系数:0.87。对资料进行主成分分析降... [目的]研究中风先兆证临床特征表现。[方法]在文献系统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专家调查问卷,预调查信度(Cronbachα系数):0.96和效度(累积方差贡献率)82.22%,分半信度(Guttman Split-half):0.90、分半相关系数:0.87。对资料进行主成分分析降维处理,经球形检验(KMO and Bartlett’s Test),提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结果]专家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88份,失访12份,失访率2%(小于<15%),总体信度0.97和效度73.11%,分半信度0.92、分半相关系数0.91。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特征表现如下:病史为冠心病和糖尿病;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年老、环境污染、微循环异常;病因病机为年老体衰、体质不良、气血津液紊乱、脏腑功能失调、腑实壅塞、气候变化、房事不节;证候为气虚血瘀证、痰瘀证、肝风内动证、肝阳上亢证、肾精不足证;症状有倦怠乏力、语言不利、肢体麻木、头昏/头晕/目眩、感觉异常/感觉减退、黑蒙、头胀痛、口角流涎/流涎;舌象有舌淡、舌暗/舌黯/舌暗红/舌暗淡、舌绛红/舌红绛、苔薄白、苔白腻、无苔、苔白;脉象有脉弦滑、脉涩/脉细涩、脉细/脉细弱、脉虚/弱。[结论]以上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前期文献系统评价的结果,对学会标准的修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证 问卷调查 临床特征 证候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先涛 尹立群 +1 位作者 于春泉 王泓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0-933,共4页
目的:探索研究中风病先兆证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方法:采用逐步后退法筛选预警指标,非线性Logistic方程建立预警模型。结果: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主要有: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症状包括口角流涎/流涎、纳呆/纳少/纳差、跌仆,舌苔黄,脉弦滑... 目的:探索研究中风病先兆证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模型。方法:采用逐步后退法筛选预警指标,非线性Logistic方程建立预警模型。结果:中风病先兆证预警指标主要有: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症状包括口角流涎/流涎、纳呆/纳少/纳差、跌仆,舌苔黄,脉弦滑,证候主要是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实验室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血清载脂蛋白AI、血清钙离子、凝血酶时间;模型整体预测率:91.8%。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可以对中风病先兆证进行预警,其中证候(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能否作为一个整体、独立的预警指标之一,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先兆证 预警 预警症状 证候
下载PDF
中风病先兆证临床特征表现文献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先涛 于春泉 王泓午 《天津中医药》 CAS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文献系统评价中风病先兆证的临床特征。[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方法,建立"文献信息采集表",对中风病先兆证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61篇,研究表明:1)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过咸、冠心病、高血... [目的]文献系统评价中风病先兆证的临床特征。[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文献系统评价方法,建立"文献信息采集表",对中风病先兆证文献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261篇,研究表明:1)危险因素:吸烟、饮酒、饮食过咸、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年龄、环境污染、体质量超重等。2)病因病机:气血津液紊乱、脏腑功能失调、内风旋动、饮食不节、七情失调、起居失调、年老体衰、烦劳过度、气候变化、腑实壅塞、体质不良、房事不节等。3)证候包括:风痰证、痰瘀证、痰湿证、痰热证,肝胆火旺证、肝风内动证、肝肾阴虚证、肝阳上亢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肾精不足证,肾虚证等。4)主要临床症状从高到低依次排列为:头昏/头晕/目眩,肢体麻木,倦怠乏力,语言不利,头胀痛,黑蒙,肢体拘急/筋惕肉瞤闰,烦燥不安/性情易怒、胸闷/心悸、失眠/少寐多梦等。5)舌象:舌红、舌瘀点/舌瘀斑、舌暗/舌黯/舌暗红/舌暗淡、苔薄白等。6)脉象:脉弦、脉弦滑、脉涩/脉细涩等。[结论]以上结果与学会标准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先兆证 文献评价 证候 辨证论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