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顽固性腹水的介入治疗——经皮腹水-静脉转流术 被引量:1
1
作者 花迎雪 乔德林 +1 位作者 龚德根 章宏靖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腹水 介入治疗 腹水-静脉转流术
下载PDF
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逆行转流术治疗男性少精弱精症型精索静脉曲张并胡桃夹现象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王艳华 郭树林 +2 位作者 吴金华 廖忠祥 刘沛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3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男性少精弱精症型精索静脉曲张(VC)并胡桃夹现象(NCP)行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逆行转流术(简称“精索静脉转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赣州市人民医院的70例男性少弱精症VC并NCP患者,按... 目的:探讨男性少精弱精症型精索静脉曲张(VC)并胡桃夹现象(NCP)行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逆行转流术(简称“精索静脉转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于赣州市人民医院的70例男性少弱精症VC并NC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运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转流术治疗,对照组运用显微镜下左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治疗。对比两组左肾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精液质量参数、左侧阴囊疼痛情况、左侧VC严重程度。结果:术后,试验组受压段内径D1较对照组高,受压段流速V1慢于对照组,精索静脉曲张内径D3、扩张段内径D2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精子密度、向前运动精子百分率均较对照组高,左侧阴囊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左侧VC严重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转流术可改善男性少精弱精症型VC并NCP患者左肾静脉内径、血流速度,提高精液质量,减轻左侧阴囊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胡桃夹现象 少弱精症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逆行转流 显微镜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非静-静脉转流围术期肺氧合及肺内分流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武华 黑子清 +3 位作者 罗晨芳 关健强 黎尚荣 罗刚健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83-585,共3页
目的观察非体外静静脉转流术下原位肝移植(OLT)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的改变。方法对19例晚期肝病行OLT手术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无肝期均未使用体外静静脉转流术。常规经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持续监测心排血量(CO),测定... 目的观察非体外静静脉转流术下原位肝移植(OLT)围术期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的改变。方法对19例晚期肝病行OLT手术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无肝期均未使用体外静静脉转流术。常规经右颈内静脉放置SwanGanz导管持续监测心排血量(CO),测定肺氧合功能及肺内分流率。分别在麻醉诱导后、无肝前30min、无肝30min、新肝30min和术毕抽取桡动脉血和肺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不同时期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心排血指数(CI),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根据肺内分流标准模型公式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结果麻醉诱导后吸入氧浓度(FiO2)1.00情况下,PaO2为(385.0±56.4)mmHg(1mmHg=0.133kPa),PAaO2和Qs/Qt均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麻醉诱导后各项指标与无肝前30min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无肝30minCO和CI明显下降(P均<0.01),Qs/Qt明显下降(P<0.05);新肝30minPaO2、PaCO2均明显升高(P均<0.05),PAaO2明显下降(P<0.05),CO和CI均明显升高(P均<0.01);术毕CO和CI也均明显升高(P均<0.05),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Qs/Qt明显下降(P<0.05),但PaO2、PaCO2、PAaO2则均无明显变化。结论OLT患者非静静脉转流术前和术中均存在明显的肺氧合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肝移植非静-静脉转流术 围手 肺内分流 肺氧合功能 肺循环
下载PDF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在肝移植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自轩 彭贵主 +2 位作者 熊艳 王忍 叶啟发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7-569,共3页
自Shaw等首次成功应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VVB)完成肝移植以来,在最近几十年对经典式肝移植及背驮式肝移植是否常规应用VVB存在很大争议。事实上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麻醉监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少数患者在进行肝移植时... 自Shaw等首次成功应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VVB)完成肝移植以来,在最近几十年对经典式肝移植及背驮式肝移植是否常规应用VVB存在很大争议。事实上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麻醉监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少数患者在进行肝移植时需应用VVB技术。本文就此问题对近年相关文献加以综述,以期为临床肝移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式肝移植 背驮式肝移植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
原文传递
脾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治疗重症布加-综合征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龙栓 马秀现 +2 位作者 唐哲 叶学祥 许培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节段闭塞或狭窄并弥漫性肝静脉闭塞引起的重症布 加综合征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 38例重症布 加综合征患者采用脾切除、脾静脉 颈内静脉胸骨后转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1例 ,病死率 2 .6 % ;2例发生切...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节段闭塞或狭窄并弥漫性肝静脉闭塞引起的重症布 加综合征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 38例重症布 加综合征患者采用脾切除、脾静脉 颈内静脉胸骨后转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 1例 ,病死率 2 .6 % ;2例发生切口感染 ,1例发生急性心功能衰竭 ,经药物治愈 ;余 37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对 35例患者术后随访 6~ 36个月 ,效果优者 2 3例 (65 .7% ) ,患者临床无症状 ,腹水、胸腹壁曲张静脉及下肢肿胀消失 ,肝右肋下不能触及 ;良好者 1 0例 (2 8.5 % ) ,胸腹壁曲张静脉基本消失 ,肝脏缩小 ;2例效果不佳(5 .7% )。结论 :脾静脉 颈内静脉转流术是治疗重症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加综合征 静脉-颈内静脉转流 人工血管
下载PDF
股-股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志国 许秋燕 闫波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23-524,共2页
为探讨利用股一股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效果,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科利用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行股-股静脉转流术治疗33例患者资料。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其中患肢明娃消肿25例;站立后... 为探讨利用股一股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髂一股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效果,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科利用人造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行股-股静脉转流术治疗33例患者资料。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其中患肢明娃消肿25例;站立后患肢肿胀,平卧后缓解5例;效果不明显者3例;显效率为75.7%。认为股-股静脉转流术是治疗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 -静脉转流 人造血管 自体静脉
下载PDF
下腔静脉-右房转流术行下腔静脉癌栓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7
作者 冯泽国 秦晓辉 +2 位作者 肖序仁 宋青 张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肾肿瘤 下腔静脉-右房转流 麻醉 下腔静脉癌栓
下载PDF
精索内静脉近心端-腹壁下静脉转流术对左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的影响
8
作者 黄荏钊 梁镇锋 +4 位作者 莫俊华 叶照华 张增强 李志雄 罗道升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12期1601-1602,共2页
目的探讨精索内静脉近心端-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左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左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患者99例,其中43例行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结... 目的探讨精索内静脉近心端-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左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左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患者99例,其中43例行显微镜下精索内静脉结扎术为对照组,56例行精索内静脉近心端-腹壁下静脉转流术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Dr、尿常规以及精子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6个月及1年的D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试验组的尿常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的精子畸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精子浓度及精子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索内静脉近心端-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左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肾静脉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内静脉近心端-腹壁下静脉转流 左精索静脉曲张 静脉胡桃夹综合征
下载PDF
脾静脉-颈内静脉转流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9
作者 傅侃达 孙嵩洛 任学群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静脉-颈内静脉转流 治疗 -加综合征 临床资料 方法
下载PDF
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在重度门脉高压大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传德 魏定夏 汪忠镐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1999年第4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以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肝功能差或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急诊经上腹白线切口暴露并游离脐静脉,游离适... 目的 探讨以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肝功能差或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急诊经上腹白线切口暴露并游离脐静脉,游离适当长度的右侧大隐静脉.脐静脉血流已开放者,可直接将其与大隐静脉吻合;若未开放,用F3-5胆道探子将其重新打通,再与大隐静脉吻合,并对照吻合前后门静脉压力、血流速率及血流量.结果 3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术前后门静脉最大血流速率和血流量分别为18.93±7.71cm/s、17.11±6.56cm/s和1686.37±816.32ml/min、1442.35±672.34ml/min;食管钡餐造影,23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7例明显好转.结论 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具有微创、简便、疗效确实等优点,对于肝功能差、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宫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静脉 静脉 外科手 静脉高压症 静脉-大隐静脉转流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Buerger运动在自体大隐静脉股-腘动脉转流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明英 李呈芹 +2 位作者 单婷婷 王晓利 孙岩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Buerger运动干预自体大隐静脉股-腘动脉转流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自体大隐静脉股-腘动脉转流术的下肢动脉硬...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Buerger运动干预自体大隐静脉股-腘动脉转流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自体大隐静脉股-腘动脉转流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Buerger运动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自理能力、踝肱压力指数、足背温度等。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踝肱压力指数、足背温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足背温度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踝肱压力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Buerger运动可以显著改善接受自体大隐静脉股-腘动脉转流术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术后的自理能力,并能维持术后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Buerger运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自体大隐静脉-腘动脉转流
下载PDF
体外循环静脉—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一例
12
作者 白梅 王炜华 +2 位作者 刘和生 郭利宏 张玲玲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1年第3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静脉 -静脉转流术 重度一氧化氮中毒
下载PDF
动静脉转流术应用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辛国荣 周兆海 +1 位作者 刘兆民 金松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3年第2期32-32,共1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研究其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腘动脉胫后静脉转流术。结果:疗效优良5例,好转1例,术后只有一足趾截去。结论:此方法不易导致心衰,可挽救缺血肢体,以避... 目的:探讨动静脉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研究其技术操作及临床应用。方法:对6例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腘动脉胫后静脉转流术。结果:疗效优良5例,好转1例,术后只有一足趾截去。结论:此方法不易导致心衰,可挽救缺血肢体,以避免截肢,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腘动脉-胫后静脉转流
下载PDF
动静脉转流术在下肢动脉缺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14
作者 金松 辛国荣 +2 位作者 郑春梅 曹霞 黄颖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4年第1期61-61,共1页
目的 :探讨动静脉转流术在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中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有无严重并发症。方法 :对 38例 fontain's分类 ,3~ 4期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动脉—胫后静脉转流术。结果 :疗效优良者 2 8例 ,好转者 7例 ,无效者 3... 目的 :探讨动静脉转流术在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中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 ,有无严重并发症。方法 :对 38例 fontain's分类 ,3~ 4期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动脉—胫后静脉转流术。结果 :疗效优良者 2 8例 ,好转者 7例 ,无效者 3例被迫截肢 ,有效率为 92 %。结论 :此方法不易导致心衰 ,可挽救缺血肢体以避免截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糖尿病足 腘动脉-胫后静脉转流
下载PDF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联合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7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石华 陈业辉 +5 位作者 欧阳斌 黄亮亮 柳建明 张进祥 魏鸿霭 邓军洪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0期1517-1520,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联合左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精索静脉曲张(VC)合并胡桃夹征(NCS)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例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的复诊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联合左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精索静脉曲张(VC)合并胡桃夹征(NCS)的疗效。方法 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例重度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的复诊患者临床资料,术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或CT确诊,采用显微镜下左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左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术后复查CDFI、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尿肾脏功能测定及精液分析。本组患者随访4~24个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4个月的临床症状,吻合口通畅情况,精索静脉直径变化、精液质量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7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术后腰痛及阴囊坠胀不适等症状消失。血尿及蛋白尿均消失。本组4例予精液检查,2例精液质量参数[精子浓度和活力]较术前明显改善,2例术前精液检查正常患者复查正常。B超显示精索静脉无返流,无术后复发。结论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联合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VC合并胡桃夹征,操作简化,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患者及家属容易接受,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胡桃夹综合征 显微镜 精索静脉结扎 左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及处理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健 罗朝志 +1 位作者 刘斌 王泉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处理。方法  2 1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 ,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术 ,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无肝前期、无肝期及新肝期血液动力的变化。结果 无肝前期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和处理。方法  2 1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 ,在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术 ,采用Swan Ganz漂浮导管监测无肝前期、无肝期及新肝期血液动力的变化。结果 无肝前期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无肝期心排血量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仍维持在正常水平。外周血管阻力和肺血管阻力转流 3 0分钟后明显增加 (P <0 0 5 ) ,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新肝早期平均动脉压和心排血量明显下降 ,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平均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明显增加。结论 原位肝移植无肝期采用体外静脉转流术有助于维持血液动力学平稳 ,但在新肝早期仍有明显血液动力学变化 ,需要通过快速输血输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术 原位肝移植 复合麻醉
下载PDF
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结合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的体会
17
作者 卓红兵 杨增士 黄坚成 《黑龙江中医药》 2022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结合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病例18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结合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结合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收治的精索静脉曲张合并胡桃夹征病例18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结合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18例精索静脉曲张均治愈;复查血尿均消失,12例尿微量蛋白恢复正常.17例术后肾门扩张段左肾静脉直径较术前变小.结论显微精索静脉结扎联合精索静脉下腹静脉旁路术.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显著,相对安全,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术后疗效好,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胡桃夹征 显微镜 精索静脉结扎 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
原文传递
显微镜下小切口行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国龙 唐嘉妮 +4 位作者 李亚妹 马赫 严彬元 李璐婧 庞俊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6期378-382,共5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腹股沟小切口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及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估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初诊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经阴囊彩超、肾静脉-泌尿系彩超、肾功...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腹股沟小切口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及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估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初诊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经阴囊彩超、肾静脉-泌尿系彩超、肾功能、尿常规及CT等检查确诊为胡桃夹综合征8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腹股沟小切口行显微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切口2~3 cm。腰腹痛、阴囊坠胀不适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尿常规恢复正常。精子浓度和(a+b级)精子活力明显改善(P<0.05)。复查彩超提示所有患者精索静脉曲张均治愈。左侧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吻合口血流通畅。腹主动脉前狭窄段左肾静脉峰值流速较术前明显变缓。肾门扩张段与腹主动脉前狭窄段左肾静脉管径的比值较术前明显变小(P<0.05)。结论显微镜下腹股沟小切口行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及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临床效果确切、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索静脉曲张 胡桃夹综合征 显微镜 精索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
原文传递
应用显微外科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体会
19
作者 王世杰 刘宝贵 迟东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52-54,共2页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施行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0例,结果症状在1~3个月内消失;8例不育患者中5例已致孕,致孕率达63%。认为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是保证转流手术成功的关键,可减少或避免出现并发症。
关键词 显微外科 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内静脉-腹壁下静脉转流
下载PDF
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下腔静脉人工血管“Y”型架桥术治疗混合型布-加综合征32例分析
20
作者 张业伟 薛涣洲 王学浩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40-541,共2页
下腔静脉-右心房转流术(腔-房转流术)是治疗节段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常用方法,适用于肝后下腔静脉近右房处闭塞式狭窄、病变超过1cm、至少有一支肝静脉(包括增粗的肝右后静脉)开口于阻塞段下方的... 下腔静脉-右心房转流术(腔-房转流术)是治疗节段闭塞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常用方法,适用于肝后下腔静脉近右房处闭塞式狭窄、病变超过1cm、至少有一支肝静脉(包括增粗的肝右后静脉)开口于阻塞段下方的下腔静脉并血流通畅的患者。但对于下腔静脉和肝静脉同时受累的混合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腔-房转流术无法获得满意效果。又因腔-房转流术心包内吻合口的存在及人工血管作为异物在心包内存留,可导致心包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右心房转流 节段闭塞型布-加综合征 人工血管 肠系膜上静脉 混合型 治疗 架桥 -转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