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1篇文章
< 1 2 10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瞬时NH_(4)^(+)-N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去除的影响
1
作者 王帆 肖乐天 +3 位作者 艾胜书 蒋维卿 刘轩彤 边德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探究了瞬时NH_(4)^(+)-N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反应运行的第19、33、45天,通过提高单周期瞬时NH_(4)^(+)-N质量浓度至41.05、60.02、80.15 mg/L,对SBR系统进行冲击。结果表明,进水NH4+-N质量浓度从41.05 mg/L增加到80.15... 探究了瞬时NH_(4)^(+)-N冲击对SBR系统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在反应运行的第19、33、45天,通过提高单周期瞬时NH_(4)^(+)-N质量浓度至41.05、60.02、80.15 mg/L,对SBR系统进行冲击。结果表明,进水NH4+-N质量浓度从41.05 mg/L增加到80.15 mg/L时,COD、TP、NH_(4)^(+)-N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变化,TN出水质量浓度从10.25 mg/L增加到21.49 mg/L,TN的出水变高主要受碳源不足的影响。三次瞬时NH4+-N冲击负荷下,NH4+-N降解速率基本不变。三次瞬时NH_(4)^(+)-N冲击负荷下,SBR系统中EPS总量对比常负荷运行时,均有所提高,且PN的含量在增加,PS的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PN和PS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活性污泥的絮凝造成影响,导致活性污泥粒径逐渐减少。系统在受到瞬时NH_(4)^(+)-N冲击后,TN出水会有所提高,但是经过一个周期的运行便可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反应器 NH_(4)^(+)-n浓度 瞬时冲击 EPS 粒度粒径
下载PDF
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伟华 王艳艳 +3 位作者 苏少卿 邱浩杰 王凯 张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 总结了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的来源及特点,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功能微生物、工艺应用及其微生物分布等,重点对海水养殖尾水中NH_(4)^(+)-N去除技术的机理与工艺应用进行了阐述。好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及全程硝化菌(comammox),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氨氧化细菌(AnAOB)。基于好氧氨氧化微生物原理去除NH_(4)^(+)-N的主要工艺技术包括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曝气生物滤池(BAF)、人工湿地和生态塘等;基于厌氧氨氧化菌处理海水养殖尾水的主要工艺技术有厌氧流化床、厌氧固定床等。指出工艺应用与微生物种群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足。富集氨氧化微生物从而实现经济高效脱氮是未来工艺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尾水 NH_(4)^(+)-n去除 氨氧化微生物 生物膜法 生态处理
下载PDF
养殖水体NO_(2)^(-)-N降解复合菌剂制备及特性研究
3
作者 伍俊溢 魏祥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20-24,共5页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也逐年上升,养殖水体中氮化合物累积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我国水产行业的安全生产,本文筛选出一种NO_(2)^(-)-N降解菌,并与光合菌、乳酸菌进行复配以此制备复合菌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温度、pH值、亚硝酸盐初始...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规模也逐年上升,养殖水体中氮化合物累积问题日益严重。为实现我国水产行业的安全生产,本文筛选出一种NO_(2)^(-)-N降解菌,并与光合菌、乳酸菌进行复配以此制备复合菌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温度、pH值、亚硝酸盐初始浓度、菌种接种量等对NO_(2)^(-)-N降解的影响,确定不同影响因素下复合菌剂的最佳降解效果和生长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从活性淤泥中筛选带1株具有高效NO_(2)^(-)-N氧化性质的菌株A3,并与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乳酸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按照32∶2∶1混合,该比例降解效率最高。复合菌剂在40℃,pH值为9.0、pH值为6.0的条件下,OD600值稳定在0.2~0.4,对NO_(2)^(-)-N的降解率保持在50%左右。复合菌剂在25℃,pH值为7.5的条件下长势最好,降解率最高;复合菌剂的降解率随初始NO_(2)^(-)-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OD600值变化不明显,表明复合菌剂与A3菌株对NO_(2)^(-)-N有很强的耐受性,能够在0.1~8.0 g/L的条件下维持降解活性,保持一定的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NO_(2)^(-)-n 养殖水体 NO_(2)^(-)-n高效氧化菌
下载PDF
LC-MS法测定艾瑞昔布中基因毒性杂质2,2-二氯-N,N二甲基乙酰胺
4
作者 刘丹丹 李云达 《天津药学》 2024年第2期14-17,共4页
目的:建立LC-MS方法测定艾瑞昔布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2,2-二氯-N,N二甲基乙酰胺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tlantis^(TM)T3(1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检测器的离子源采用ESI源,采集方式为多... 目的:建立LC-MS方法测定艾瑞昔布中潜在基因毒性杂质2,2-二氯-N,N二甲基乙酰胺含量。方法:色谱柱为Atlantis^(TM)T3(1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检测器的离子源采用ESI源,采集方式为多反应检测扫描(MRM)。结果:2,2-二氯-N,N二甲基乙酰胺在0.505~60.6 ng/ml(LOQ~200%)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1,n=5),定量限浓度为0.505 ng/ml,检测限浓度为0.201 ng/ml,精密度RSD为0.78%,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为0.53%,溶液稳定性及方法耐用性良好。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适用于艾瑞昔布中2,2-二氯-N,N二甲基乙酰胺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MS 艾瑞昔布 基因毒性杂质 2 2-二氯-n N二甲基乙酰胺
下载PDF
(3R,4R)-N,4-二甲基-1-(苯基甲基)-3-哌啶胺盐酸盐的制备
5
作者 陈德响 左慧 +1 位作者 倪亚平 马良秀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26-28,34,共4页
以a-乙酰-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与碘甲烷反应合成化合物II;化合物II与氢溴酸反应水解溴代化合物III;化合物III再与溴素反应得到二溴代产物IV;化合物IV与苄胺关环得到化合物V;化合物V在转氨酶作用下,甲胺作为氨源,得到ee值99.5%以上的化合... 以a-乙酰-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与碘甲烷反应合成化合物II;化合物II与氢溴酸反应水解溴代化合物III;化合物III再与溴素反应得到二溴代产物IV;化合物IV与苄胺关环得到化合物V;化合物V在转氨酶作用下,甲胺作为氨源,得到ee值99.5%以上的化合物I。考察催化剂、酶催化剂、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考察氢溴酸、溴素的回收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化合物II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碳酸钠为催化剂,碘甲烷为甲基化试剂,化合物III的最佳工艺条件氢溴酸既做反应试剂同时也作为溶剂;化合物IV最佳工艺条件酸性条件下溴素溴代得到二溴产物;化合物V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与苄胺直接反应得到产物;化合物I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常温下酶转化得到手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R 4R)-n 4-二甲基-1-(苯基甲基)-3-哌啶胺盐酸盐 托法替布 合成 酶催化
下载PDF
CDIO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N0-N1级护士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蔡照红 陈雪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1期0145-0148,共4页
分析CDIO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N0-N1级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名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N0-N1级护士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分别采用CDIO模式与常规模式,对比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与实践成绩,带教... 分析CDIO教学模式在基层医院N0-N1级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名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N0-N1级护士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分别采用CDIO模式与常规模式,对比临床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与实践成绩,带教护生对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护生专业水平都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基层医院N0-N1级护士临床教学中,引入CDIO教学模式(Conceive & Design & Implement & Operate Teaching mode),可辅助提高护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提升考核成绩与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IO教学模式 基层医院N0-n1级护士护理 临床教学
下载PDF
S/N对硫化物型自养反硝化性能及NO-2-N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昆明 赵静 +1 位作者 靳怡然 卞逸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7-1352,共6页
以Na 2S为硫源,采用批次实验探究不同初始S/N(摩尔比)对硫化物自养反硝化性能及NO_(2)^(-)-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N≤2.80时,NO_(3)^(-)-N及NO-X-N(NO_(2)^(-)-N+NO_(3)^(-)-N)去除效果随S/N的升高而显著提升,S/N由0.35升高到2.80... 以Na 2S为硫源,采用批次实验探究不同初始S/N(摩尔比)对硫化物自养反硝化性能及NO_(2)^(-)-N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N≤2.80时,NO_(3)^(-)-N及NO-X-N(NO_(2)^(-)-N+NO_(3)^(-)-N)去除效果随S/N的升高而显著提升,S/N由0.35升高到2.80时,前6 h内NO_(3)^(-)-N及NO-X-N去除率分别提高了3.7倍及3.6倍,当S/N继续增至4.20时,NO_(3)^(-)-N及NO-X-N去除效果较S/N为2.80时变化不大;当S/N≤0.70时系统内可以获得一定的NO_(2)^(-)-N积累,反应结束时NO_(2)^(-)-N积累率(0.35,0.7)分别可达47.9%及24.5%,当S/N≥1.40时难以稳定积累NO_(2)^(-)-N,NO_(2)^(-)-N最高积累率(1.40,2.80,4.20)分别为55.0%,33.3%,39.7%。S/N≤0.70时可获得一定的NO_(2)^(-)-N积累,而S/N在1.40~2.80范围内时,升高S/N可以提供更多电子用于反硝化,缓解各种反硝化酶对于电子的竞争,降低中间产物积累,提升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 自养反硝化 S/N 脱氮性能 NO-2-n积累
下载PDF
沸石分子筛对水中NH_(4)^(+)-N的去除效果及再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雅姝 来庆宇 +1 位作者 包顺宇 郜玉楠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7-954,共8页
目的 研究沸石分子筛对水中NH_(4)^(+)-N的吸附机理与去除效果,并探究饱和沸石分子筛的最佳再生方案。方法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沸石分子筛去除NH_(4)^(+)-N的最佳温度和pH条件;从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等角度分析沸石分子筛吸附NH_(4)^(+... 目的 研究沸石分子筛对水中NH_(4)^(+)-N的吸附机理与去除效果,并探究饱和沸石分子筛的最佳再生方案。方法 通过试验分析得出沸石分子筛去除NH_(4)^(+)-N的最佳温度和pH条件;从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等角度分析沸石分子筛吸附NH_(4)^(+)-N的机理;分析基于不同再生剂和再生因素的氨氮饱和沸石分子筛的再生效果。结果 温度大于20℃、pH值为6~7时,去除率最高,为79.6%;拟合相关系数为R2=0.986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沸石分子筛去除NH_(4)^(+)-N的反应,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确定最佳再生剂为0.4 mol/L的NaCl溶液,最佳再生时间为24 h,再生pH为7,再生温度为25℃,再生率为88.17%,重复再生5次后,再生率仍能达到78.76%。结论 沸石分子筛对NH_(4)^(+)-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达到吸附饱和后,对其进行再生处理后可多次利用,提高了沸石分子筛在给水处理领域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分子筛 吸附 NH_(4)^(+)-n 再生
下载PDF
小麦秸秆还田后茬棉田土壤NO_(3)^(−)-N和酚酸变化对棉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佳男 杨长琴 +6 位作者 束红梅 张国伟 王晓婧 刘瑞显 陈嘉敏 王飞兵 陈新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8-876,共9页
揭示前茬小麦长期秸秆还田后,后茬棉田土壤硝态氮(NO_(3)^(-)-N)与酚酸含量的时空变化对棉苗根系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可为完善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于2021年与2022年在小麦长期秸秆定位还田地块进行。以棉花品种‘中棉所425... 揭示前茬小麦长期秸秆还田后,后茬棉田土壤硝态氮(NO_(3)^(-)-N)与酚酸含量的时空变化对棉苗根系生长影响的生理机制,可为完善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理论支撑。试验于2021年与2022年在小麦长期秸秆定位还田地块进行。以棉花品种‘中棉所425’为材料,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CK)与小麦秸秆还田(S)2个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NO_(3)^(-)-N与酚酸含量,对0~20 cm土层的影响大于20~40 cm;随秸秆还田后时间推移,土壤NO_(3)^(-)-N与酚酸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在秸秆还田后24~31 d达到峰值。秸秆还田后31 d前,秸秆还田处理棉株根系活力、根系NO_(3)^(-)-N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根系生物量和形态指标均显著低于CK处理,31 d后则呈相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壤酚酸含量与根系活力、根系NO_(3)^(-)-N含量、棉花根系长度、直径、表面积和地上部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土层NO_(3)^(-)-N含量与棉苗形态、生理指标及生物量之间呈正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秸秆还田对棉花幼苗生长影响呈“先抑后促”的趋势,秸秆还田后31 d内,酚酸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棉苗根系活力,阻碍了根系生长,抑制了棉苗对NO_(3)^(-)-N的吸收利用,表明秸秆还田前期对棉株生长的“抑制效应”大于秸秆的“肥料效应”,秸秆还田31 d后,秸秆的“肥料效应”大于酚酸的“抑制效应”,促进棉株根系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还田 NO_(3)^(-)-n 酚酸 根系活力 硝酸还原酶 后茬棉花
下载PDF
Si含量对(TiAlCrZrNb)-Si_(X)-N高熵薄膜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的影响
10
作者 高鑫 王静静 +7 位作者 刘平 马迅 张柯 马凤仓 李伟 徐魁 鄢子茗 应盈悦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45-9151,共7页
为了得到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都更为优异的薄膜,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Si衬底上沉积了不同Si含量的(TiAlCrZrNb)-Si_(x)-N(x=0,4%,8%,12%,16%)高熵陶瓷纳米复合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Si元素... 为了得到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都更为优异的薄膜,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Si衬底上沉积了不同Si含量的(TiAlCrZrNb)-Si_(x)-N(x=0,4%,8%,12%,16%)高熵陶瓷纳米复合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和纳米压痕仪研究了Si元素的加入对所制薄膜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i元素的掺入,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都先升高后降低,这种趋势归因于形成的纳米复合结构。当Si含量为4%(体积比)时,(TiAlCrZrNb)-Si_(x)-N薄膜具有最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最大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为22.7 GPa和192.0 GPa,此时断裂韧性也达到最好,径向裂纹长度C为6.760μm,K_(IC)为1.77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技术 (TiAlCrZrNb)-Si_(x)-n薄膜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断裂韧性
下载PDF
NH_(4)^(+)-N浓度对毛竹和杉木幼苗生长及种间竞争的影响
11
作者 刘宇馨 邹娜 +5 位作者 颜卓佳 张丹 李双 甘瑶 施建敏 杨清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539,共14页
[目的]为研究土壤铵氮浓度变化对竹杉生长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方法]以毛竹、杉木幼苗为试材,设定3种栽培模式(毛竹纯栽、杉木纯栽、竹杉混栽)和3种NH_(4)^(+)-N浓度处理(0.4,8,16 mmol/L),进行室内盆栽控制试验,测定毛竹和杉木幼苗... [目的]为研究土壤铵氮浓度变化对竹杉生长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方法]以毛竹、杉木幼苗为试材,设定3种栽培模式(毛竹纯栽、杉木纯栽、竹杉混栽)和3种NH_(4)^(+)-N浓度处理(0.4,8,16 mmol/L),进行室内盆栽控制试验,测定毛竹和杉木幼苗地上地下生长指标。[结果]无论纯栽还是混栽,杉木幼苗的苗高、SPAD值、地上、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根系构型参数均随着NH_(4)^(+)-N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毛竹幼苗的苗高、SPAD值、各部分及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根系构型参数均随着NH_(4)^(+)-N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NH_(4)^(+)-N为8 mmol/L时达最大值。与纯栽相比,在3种NH_(4)^(+)-N浓度下,混栽时毛竹幼苗所有指标(除苗高、SPAD值外)均较高,杉木幼苗的SPAD值均较高,根冠比均较低,而杉木的苗高、生物量和根尖数仅在NH_(4)^(+)-N浓度为0.4 mmol/L时较高;在其他两个NH_(4)^(+)-N浓度下均较低。混栽时,毛竹的苗高、SPAD值、生物量和根系构型指标(除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在NH_(4)^(+)-N浓度为8 mmol/L和16 mmol/L条件下均高于杉木。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幼苗的生物量和根系构型参数均受NH_(4)^(+)-N浓度和栽培方式的影响;杉木幼苗的SPAD值、生物量和根系构型参数(除根尖数)受NH_(4)^(+)-N浓度的影响,SPAD值和总生物量受栽培方式的影响;仅有毛竹的生物量以及杉木的苗高、根长和根平均直径受二者交互作用影响。[结论]土壤NH_(4)^(+)-N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升高,有利于两树种幼苗的生长;毛竹和杉木幼苗混栽时,毛竹处于种间竞争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并在NH_(4)^(+)-N浓度为8 mmol/L时取得最大优势。因此,增加土壤铵氮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毛竹幼苗的生长及种间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杉木 NH_(4)^(+)-n 种间竞争
下载PDF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同步降低COD_(Mn)并去除NH^(+)-N、Mn^(2+)的启动过程研究
12
作者 梁雄伟 程修文 +1 位作者 于少鹏 孟博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0,共6页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降低微污染水源水中的COD_(Mn)并去除NH-N、Mn^(2+),考察净化启动过程中以及沿程的CODMn、P(NH_(4)^(+)-N)、p(Mn^(2+))变化.结果表明,在71d时,出水中的CODMnp(NH_(4)^(+)-N)、p(Mn^(2+))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采用生物净化滤柱降低微污染水源水中的COD_(Mn)并去除NH-N、Mn^(2+),考察净化启动过程中以及沿程的CODMn、P(NH_(4)^(+)-N)、p(Mn^(2+))变化.结果表明,在71d时,出水中的CODMnp(NH_(4)^(+)-N)、p(Mn^(2+))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并且COD_(Mn)最先达标,生物除锰效果受到NH_(4)^(+)-N氧化过程中产生的NO,-N的影响.净化的沿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净化启动的进行,CODMm的降低率和NHt-N的去除率逐渐提高,稳定阶段CODMn、NH_(4)^(+)-N主要在0~0.4m段去除.净化启动初期Mn的去除主要依靠锰砂的吸附,当吸附饱和后,出水处p(Mn^(2+))逐渐升高;当NO,-N被全部氧化后,Mn的去除率快速提高;稳定阶段,Mn^(2+)主要在0~0.4m段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_(Mn) NH_(4)^(+)-n Mn^(2+) 生物净化滤柱 微污染水源水
下载PDF
生物炭负载NH_(4)^(+)-N对烤烟农艺性状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晓刚 张锦韬 +4 位作者 杜小冰 卢珊 武东玲 李梦竹 王惠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23-28,共6页
利用生物炭进行面源污染水体NH_(4)^(+)-N农田回用,对于化学氮肥减施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土柱试验,探讨了等氮量(90 kg/hm2)条件下不同比例生物炭负载NH_(4)^(+)-N替代化肥氮(生物炭负载NH_(4)^(+)-N分别占总氮的0%、20%、40%、60%、80... 利用生物炭进行面源污染水体NH_(4)^(+)-N农田回用,对于化学氮肥减施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土柱试验,探讨了等氮量(90 kg/hm2)条件下不同比例生物炭负载NH_(4)^(+)-N替代化肥氮(生物炭负载NH_(4)^(+)-N分别占总氮的0%、20%、40%、60%、80%、100%)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烤烟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60%替代比例最有利于改善烤烟农艺性状,其茎围最大、有效叶片数最多、最大叶长和最大叶面积最高;同时,60%替代比例可显著提高烤烟生物量、氮肥表观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氮肥生理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可见,生物炭负载NH_(4)^(+)-N不能完全替代普通化学氮肥,以60%为最佳替代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负载NH_(4)^(+)-n 烤烟 农艺性状 生物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Magneto-volume effect in Fe_(n)Ti_(13-n)clusters during thermal expansion
14
作者 黄建 蒋妍彦 +3 位作者 李志超 张迪 钱俊平 李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78-86,共9页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calc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earch for the ground state structure of Fe_(n)Ti_(13-n)clusters and measure the thermal expansion of Fe_(n)Ti_(13-n).The volume of Fe_(n)Ti_(13-n)clu...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calculat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o search for the ground state structure of Fe_(n)Ti_(13-n)clusters and measure the thermal expansion of Fe_(n)Ti_(13-n).The volume of Fe_(n)Ti_(13-n)clusters during thermal expansion is jointly determined by anharmonic interaction and magneto-volume effect.It has been found that Fe_(6)Ti_(7),Fe_9Ti_(4),Fe_(11)Ti_(2),and Fe_(13)clusters can exhibit the remarkable magneto-volume effect with abnormal volume behaviors and magnetic moment behaviors during thermal expansion.A prerequisite for the magneto-volume effect of Fe_(n)Ti_(13-n)clusters during thermal expansion has been revealed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magneto-volume is also approximately determined.Furthermore,the magneto-volume behaviors of Fe_(n)Ti_(13-n)clusters are qualitatively characterized by the energy contour map.Our results shed light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magneto-volume effect in Fe_(n)Ti_(13-n)clusters during thermal expansion,which can guide the design of nanomaterials with zero expansion or even controllable expansion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n)Ti_(13-n)cluster thermal expansion magneto-volume effect magnetic moment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
15
作者 邓秋宏 李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58-164,共7页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壤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采用自制装置模拟稻田,测定土壤施入尿素后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稻田氨挥发量以及土壤、淋溶液中NH_(4)^(+)-N浓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 为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稻田土壤中NH_(4)^(+)-N迁移转化途径的影响,采用自制装置模拟稻田,测定土壤施入尿素后在不同灌溉方式下稻田氨挥发量以及土壤、淋溶液中NH_(4)^(+)-N浓度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以淋溶途径损失的NH_(4)^(+)-N量约为湿润灌溉方式下的2.7倍;湿润灌溉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以氨挥发、硝化反应途径损失的NH_(4)^(+)-N量分别约为常规淹灌方式下的16.5倍和2.02倍.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淹灌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NH_(4)^(+)-N主要以淋溶途径进行迁移转化;湿润灌溉方式下施肥后15 d内NH_(4)^(+)-N的迁移转化途径主要为氨挥发.通过分析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NH_(4)^(+)-N的迁移转化途径可为合理灌溉及控制农田面源污染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淹灌 湿润灌溉 NH_(4)^(+)-n损失 迁移转化
下载PDF
岷江流域COD、NH_(3)-N通量与排放总量、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分析研究
16
作者 易丹 席英伟 谭秀梅 《中国高新科技》 2023年第15期142-144,共3页
水是维护人类生活和社会稳定的核心自然要素。近几十年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周边的生存环境。要解决水污染问题,首先应确定水环境容量,... 水是维护人类生活和社会稳定的核心自然要素。近几十年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及周边的生存环境。要解决水污染问题,首先应确定水环境容量,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因此,文章基于四川省污染源调查、四川省年度环统数据分析和在线四川省环境监测数据,在岷江流域进行水质检测数据收集;对岷江流域区域污染物通量与排放总量、通量以及环境质量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功能区控制法分别计算了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3-N)水环境容量,以期对水环境发展变化做出更符合实际的结论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D NH3-n 环境容量 环境质量 岷江流域
下载PDF
不同NO_(3)^(-)-N/NH_(4)^(+)-N配比对丹江口水库脆杆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17
作者 刘晓真 李园园 马甜莹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19-21,共3页
通过模拟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1.5 mg/L,以硝酸钠和氯化铵作为氮源,研究了硝铵配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条件下脆杆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硝氮比例的增加,脆杆藻的藻细胞密度呈逐渐增高的... 通过模拟丹江口水库总氮浓度1.5 mg/L,以硝酸钠和氯化铵作为氮源,研究了硝铵配比为0∶100、25∶75、50∶50、75∶25、100∶0条件下脆杆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硝氮比例的增加,脆杆藻的藻细胞密度呈逐渐增高的趋势,且100∶0组的比生长速率(0.174)明显大于其他各组(p<0.05)。F_(v)/F_(m)、α、ETR_(max)值均表现出高比例硝氮组大于低比例硝氮组,与其生长趋势较为一致。研究表明,在1.5 mg/L总氮浓度下提高硝氮比例可促进脆杆藻的生长以及提高其对光能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杆藻 NO_(3)^(-)-n/NH_(4)^(+)-n 生长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大众TL116-N28标准的铝合金门槛梁生产工艺研究
18
作者 蓝嘉昕 邓涛涛 +1 位作者 王素杰 蔡知之 《铝加工》 CAS 2023年第6期39-42,共4页
使用试验合金作为材料,结合正交试验得出门槛梁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并以大众TL116-N28技术要求作为产品的检验标准。结果表明,在挤压温度为490℃、时效制度为175℃/12 h工艺下,生产的门槛梁挤压型材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311.... 使用试验合金作为材料,结合正交试验得出门槛梁产品的最佳生产工艺参数,并以大众TL116-N28技术要求作为产品的检验标准。结果表明,在挤压温度为490℃、时效制度为175℃/12 h工艺下,生产的门槛梁挤压型材的综合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为311.8 MPa,屈服强度为299.0 MPa,断后延伸率为11.7%。按大众TL116-N28标准进行检验,材料在205℃/1 h处理后其力学性能未见明显降低,在150℃/1000 h处理后屈服强度为281 MPa(>265 MPa)。泡碱后低倍组织未见焊合不良、孔洞等缺陷,说明该产品在最佳工艺下的短期、长期热稳定性以及低倍组织均符合标准要求,且经热熔钻试加工后未出现开裂、变形情况,螺纹孔经扭矩扳手检验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116-n28 门槛梁 正交试验 热稳定性
下载PDF
改良交替式生物池出水NH_(3)-N随时间变化研究
19
作者 马九利 王伟 《环境科学导刊》 2023年第3期32-37,78,共7页
针对改良型交替式生物池出水阶段NH_(3)-N逐步上升的现象,通过设置不同采样位置、采样深度研究其水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改良型交替式生物池在边池出水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反硝化现象,前2 h内反硝化基本完成,且随着水深的增加反... 针对改良型交替式生物池出水阶段NH_(3)-N逐步上升的现象,通过设置不同采样位置、采样深度研究其水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改良型交替式生物池在边池出水阶段,发生了明显的反硝化现象,前2 h内反硝化基本完成,且随着水深的增加反硝化现象越明显;发生反硝化的同时,活性污泥会释放NH_(3)-N,这是造成随着出水时间的延长NH_(3)-N浓度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型交替式生物池 出水NH_(3)-n 采样位置 时间变化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New -3(-n) - 1 Remer Conjecture and a Proof of the 3n + 1 Collatz Conjecture
20
作者 Mike Remer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3年第8期2216-2220,共5页
This scientific paper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mathematical conjectures. The newly proposed -3(-n) - 1 Remer conjecture and how it is related to and a proof of the more well known 3n + 1 Collatz conjecture. An... This scientific paper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mathematical conjectures. The newly proposed -3(-n) - 1 Remer conjecture and how it is related to and a proof of the more well known 3n + 1 Collatz conjecture. An overview of both conjectures and their respective iterative processes will be presented. Showcasing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and behavior to each other. Through a detailed comparison, we highligh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conjectures and discuss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s. And how they prove each other to be tr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n) - 1 Remer Conjecture 3n + 1 Collatz Conjecture Comparative Analysis PROOF Natural Numbers Integer Sequences Factorial Processes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Bounded Values Collatz Conjecture Collatz Algo-rithm Collatz Operator Collatz Compliance And Mathematical Conjectur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