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onductivity of Co-dopant Ceria Electrolyte
1
作者 谢光远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3年第2期29-31,共3页
A kind of novel ceria electrolyte was examined.Various trivalent oxides were added as co-dopants to Ce 0.8Gd 0.2O 1.9,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onductivity of ceria electrolyte were discussed.It has been foun... A kind of novel ceria electrolyte was examined.Various trivalent oxides were added as co-dopants to Ce 0.8Gd 0.2O 1.9,and their effects on the conductivity of ceria electrolyte were discussed.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co-dopant of trivalent oxides of Sm,Nd,La and Y improves the ionic conductivity notably.Furthermore,the fine original powders,co-dopant and higher sintering temperature may hasten the sinter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oxide fuel cell gadolinia-doped ceria co-dopant impedance spectrum ionic conductivity
下载PDF
Substituted Molecular <i>p</i>-Dopants: A Theoretical Study
2
作者 Asanga B. Padmaperuma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12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Conductivity dopants with processing propertie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re of importance to the organic electronics field. However, the number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organic molecular dopants is limit... Conductivity dopants with processing propertie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are of importance to the organic electronics field. However, the number of commercially available organic molecular dopants is limited. The electron acceptor 2,3,5,6-tetrafluoro-7,7,8,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F4-TCNQ) is the most utilized P-dopant;however, it has high volatility and a poor sticking coefficient,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control doping levels and prevent vacuum system contamination. A design concept for P-type molecular dopants based on the TCNQ core which are substituted to improve processing properties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necessary is present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LUMO) energy and the position of substitution as well as the choice of linker is evaluated. The position of substitution as well as the choice of linker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However, the geometry of the substituted molecule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storted from that of the parent F4-TCNQ, and the electron density was delocalized on the TCNQ core. We also put forward four possible molecular dopants with suitable energy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MOLECULAR DOPANT F4-TCNQ Anchored DOPANTS
下载PDF
碳类粒子对固体推进剂束流发散角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欧阳 吴建军 +2 位作者 程玉强 张宇 车碧轩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28,共13页
以石墨烯和碳粉两种碳类粒子作为掺杂剂定向改性固体推进剂,借助高速摄影技术和自搭建的束流发散角度测量系统,对比并分析不同掺杂比例和工作条件对改性推进剂束流发散角度的影响,确定了掺杂粒子的最优掺杂比例和工作条件。结果表明,石... 以石墨烯和碳粉两种碳类粒子作为掺杂剂定向改性固体推进剂,借助高速摄影技术和自搭建的束流发散角度测量系统,对比并分析不同掺杂比例和工作条件对改性推进剂束流发散角度的影响,确定了掺杂粒子的最优掺杂比例和工作条件。结果表明,石墨烯和碳粉的最优掺杂比例均为7%,且石墨烯的束流发散角度更小,生成稳定等离子体流的响应时间更短。同时,石墨烯更适配于小激光能量供给下的工作条件,而碳粉更适配于大激光能量供给下的工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粒子 空间推进 固体推进剂 束流发散角度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无掺杂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研究进展
4
作者 程霞飞 计文希 张龙贵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8-277,共10页
基于传统空穴传输材料(HTM)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已经实现了超过25%的能量转换效率,然而这些HTM通常需要添加吸湿性掺杂剂来实现高迁移率和可加工性,从而降低了器件稳定性。为解决该问题,无掺杂HTM受到广泛关注。总结了近年来用于高... 基于传统空穴传输材料(HTM)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已经实现了超过25%的能量转换效率,然而这些HTM通常需要添加吸湿性掺杂剂来实现高迁移率和可加工性,从而降低了器件稳定性。为解决该问题,无掺杂HTM受到广泛关注。总结了近年来用于高效PSC的无掺杂聚合物HTM的结构和性能,并分析了其中的构效关系,提出了高效无掺杂聚合物HTM的结构设计原理,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无掺杂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 能量转换效率 结构-性能关系
下载PDF
利用掺杂层研究磁化靶中的能斯特效应
5
作者 陈诗佳 张华 +3 位作者 周沧涛 卓红斌 吴福源 Rafael Ramis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174,共6页
双层磁化套筒靶在内层采用高原子序数(Z)材料,减少了因能斯特效应导致的磁通损失并降低点火要求,为磁化靶聚变提供了一种备选方案。然而,添加高Z材料也可能增加由于物质混合而产生的辐射损失。通过在金属套筒中使用带有塑料掺杂的锗作为... 双层磁化套筒靶在内层采用高原子序数(Z)材料,减少了因能斯特效应导致的磁通损失并降低点火要求,为磁化靶聚变提供了一种备选方案。然而,添加高Z材料也可能增加由于物质混合而产生的辐射损失。通过在金属套筒中使用带有塑料掺杂的锗作为高Z替代物,初步分析了磁场能斯特输运和物质混合对磁化套筒惯性聚变的影响。与单层套筒相比,双层套筒靶展示出温度和磁通的显著增加,从而使聚变产额提高了154%。将碳氢掺杂剂添加到最内层的锗中,模拟了物质混合对聚变产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锗与CH混合,保持较低的混合比例,能够显著提高聚变产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套筒 磁化靶聚变 能斯特效应 掺杂 物质混合
下载PDF
铝掺杂氧化锌纳米粉末制备及其对PET的抗静电改性
6
作者 杨昕悦 关丽涛 杨崇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l单元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并将自制的纳米AZO粉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以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利用X射线行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面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的Al单元掺杂氧化锌(AZO)纳米粉体,并将自制的纳米AZO粉末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制备,以提高PET的抗静电性能。利用X射线行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表面电阻测试仪等测试手段,探究了Al单元掺杂对AZO粉体结构、形貌及电性能的影响。在PET制备过程中加入AZO,探究AZO对PET抗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AZO纳米粉体为结晶度良好的六方纤锌矿结构。Al掺杂浓度影响AZO粉体形貌、晶体结构及电性能。随着Al掺杂浓度的增加,粉体的结晶质量降低,电性能先变好后变差,粉体尺寸变大,出现团聚、结块现象。适度的Al掺杂可使AZO电阻率达到最低,改善AZO的导电性能。在Al掺杂浓度为2%时,AZO纳米粉体的电性能最佳,电阻率为5.3×10^(4)Ω/m^(2)。使用制备的AZO纳米粉末作为导电填料能有效改善PET的抗静电性能,降低PET/AZO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使材料由绝缘体转变为静电耗散体,抗静电性能增强。AZO填充量在0.005%时复合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最低,为1.16×10^(10)Ω/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共沉淀法 掺杂改性 纳米氧化锌 PET复合材料 表面电阻率
下载PDF
助剂对于Cu/ZnO催化剂结构特征及催化草酸二甲酯加氢合成乙二醇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祥鹏 游新明 +3 位作者 元培红 吴跃焕 王瑞虹 陈建刚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4-803,共10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掺杂不同助剂的Cu-M/ZnO(Cu:ZnO物质的量比=5∶4,M=Zr^(4+)、Al3+、Mg2+,助剂含量为4.0%)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imethyl oxalate,DMO)选择加氢反应催化剂。结果表明,微量掺杂Al3+、Mg2+助剂嵌入于ZnO晶相,Zr^(4+)助剂...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掺杂不同助剂的Cu-M/ZnO(Cu:ZnO物质的量比=5∶4,M=Zr^(4+)、Al3+、Mg2+,助剂含量为4.0%)用于催化草酸二甲酯(Dimethyl oxalate,DMO)选择加氢反应催化剂。结果表明,微量掺杂Al3+、Mg2+助剂嵌入于ZnO晶相,Zr^(4+)助剂嵌入Cu晶相均能显著促进Cu/ZnO催化剂中铜分散;其中,Mg^(2+)助剂能够有效增强Cu、ZnO物相间相互作用,Zr^(4+)助剂能够有效增强Cu、ZrO_(2)物相间相互作用。催化DMO加氢选择加氢反应,Cu/ZnO催化剂乙二醇(Ethylene glycol,EG)收率仅为75.0%,Cu-Al/ZnO、Cu-Zr/ZnO和Cu-Mg/ZnO催化剂的EG收率分别为90.0%、85.0%、95.0%。相比Cu/ZnO和Cu-Al/ZnO催化剂催化DMO选择加氢反应易于失活,Cu-Zr/ZnO和Cu-Mg/ZnO催化剂显现出优异稳定性,稳定反应时长超过100 h。催化剂构-效关系表明,Cu/ZnO和Cu-Mg/ZnO催化剂表面较高Cu+活性位以及充足Cu0活性位协同效应是其显现优异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此外,Cu-Zr/ZnO和Cu-Mg/ZnO中较强的金属/氧化物相互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催化剂中铜纳米粒子于强放热反应中发生迁移、烧结,赋予催化剂优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剂 Cu/ZnO催化剂 草酸二甲酯 加氢 乙二醇
下载PDF
柱筒中掺杂手性剂向列相液晶的介电及挠曲电性能
8
作者 李延敏 孙桂姣 +6 位作者 马子寒 盖文雅 韩岳 张辉 郑桂丽 张艳君 李志广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2-470,共9页
在电场作用下,同心圆柱筒中的介电作用及挠曲电作用具有与平面液晶盒中不同的性质。本文在轴向强锚定边界条件下,对柱筒内添加手性剂的向列相液晶5CB施加径向电场,分别研究了介电效应和挠曲电效应对指向矢分布的影响。基于液晶连续体弹... 在电场作用下,同心圆柱筒中的介电作用及挠曲电作用具有与平面液晶盒中不同的性质。本文在轴向强锚定边界条件下,对柱筒内添加手性剂的向列相液晶5CB施加径向电场,分别研究了介电效应和挠曲电效应对指向矢分布的影响。基于液晶连续体弹性理论和有限差分迭代方法,计算了体平衡态方程。通过数值计算发现,挠曲电系数e1、e3具有不同的取向作用。本文的模拟结果为电场作用下柱筒内手性向列相液晶指向矢结构的预测提供了更全面的理论分析,对液晶挠曲电系数的测量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筒 向列相液晶 手性剂 介电效应 挠曲电效应
下载PDF
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及其界面问题的研究现状
9
作者 冯宏宇 关丽丽 +3 位作者 王会涛 宋希文 郭瑞华 王青春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15,共7页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相较于液态电池而言,其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符合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而固体电解质是该类型电池的关键组件。其中,石榴石型电解质锂镧锆氧(Li_(7)La_(3)Zr_(2)O_(12),LLZO)因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及与金属...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相较于液态电池而言,其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更好,符合未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而固体电解质是该类型电池的关键组件。其中,石榴石型电解质锂镧锆氧(Li_(7)La_(3)Zr_(2)O_(12),LLZO)因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导率及与金属锂的良好兼容性,有望成为有机电解液的替代品。本文综述了该类型固体电解质的离子迁移机理,以及不同掺杂位点及掺杂剂类型对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特别介绍了现阶段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的致密化技术及机理,调研了LLZO界面改性方面的进展,对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电性能 掺杂改性 致密化 界面
下载PDF
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TiC_(x)O_(y)电子选择性接触研究
10
作者 孙彪 丁阳 +3 位作者 黄志平 陈静伟 韦德远 许颖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1-146,共6页
报道一种新型的免掺杂电子传输材料——TiC_(x)O_(y),具有非晶相为主少量晶化相的混合相结构,约4.1 eV的低功函数和2.63 eV的宽带隙,可实现对电子的零势垒传输和对空穴的高势垒(1.64 eV)阻挡;TiC_(x)O_(y)/n型硅异质接触可获得17.74 mΩ... 报道一种新型的免掺杂电子传输材料——TiC_(x)O_(y),具有非晶相为主少量晶化相的混合相结构,约4.1 eV的低功函数和2.63 eV的宽带隙,可实现对电子的零势垒传输和对空穴的高势垒(1.64 eV)阻挡;TiC_(x)O_(y)/n型硅异质接触可获得17.74 mΩ·cm2的低接触电阻率,可实现对电子的选择性输运功能。TiC_(x)O_(y)薄膜用作全背面n型硅异质结电池的电子传输层,可大幅提高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最优电池的绝对效率提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硅异质结 免掺杂 电子选择性接触
下载PDF
Ce助剂对Fe-K/Al_(2)O_(3)催化剂乙苯无水直接脱氢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华绪雨 赵复兴 +3 位作者 林白宁 张鑫 刘有才 周永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9-1348,共10页
比较了浸渍法、浸渍沉淀法及溶胶凝胶法制备的Fe-K-Ce/Al_(2)O_(3)催化剂催化乙苯无水直接脱氢反应的性能;考察了金属前驱体类型及Ce添加量对浸渍法制备的Fe-K-Ce/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XPS、SEM、N_(2)物理吸附-脱附... 比较了浸渍法、浸渍沉淀法及溶胶凝胶法制备的Fe-K-Ce/Al_(2)O_(3)催化剂催化乙苯无水直接脱氢反应的性能;考察了金属前驱体类型及Ce添加量对浸渍法制备的Fe-K-Ce/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XPS、SEM、N_(2)物理吸附-脱附及H_(2)-TP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催化剂质量0.1 g、反应温度565℃、N_(2)体积流量10 mL/min、0.1 MPa的反应条件下,以Fe(NO_(3))3-Ce(SO_(4))_(2)为前驱体,用浸渍法制备的质量分数为1%Ce的Fe-K-Ce/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在乙苯直接脱氢制苯乙烯反应中表现出高的催化剂稳定性,且对苯乙烯的选择性保持在100%。在高温制备催化剂的过程中,Ce与Fe形成钙钛矿结构CeFeO_(3)化合物,铁酸盐的形成使得铁物种的还原温度大幅提高,因而催化剂的稳定性提高。XPS表征结果结合文献分析显示,钙钛矿结构的CeFeO_(3)不仅调变了催化剂的酸碱位点,而且所含非晶格氧的量更高,从而有利于提高苯乙烯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苯直接脱氢 Ce助剂 铁系催化剂 Al_(2)O_(3) 苯乙烯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OES法测定电子级硼铝掺杂源中多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孟宪冬 王连旺 孟蓉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5,共6页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电子级硼铝掺杂源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测试方法。称样量为2.0 g(精确至±0.001 g),样品中加入6 mL硝酸,升温速率10℃/min,消解温度为180℃,消解时间30 min。用ICP-OES标准加... 建立一种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电子级硼铝掺杂源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测试方法。称样量为2.0 g(精确至±0.001 g),样品中加入6 mL硝酸,升温速率10℃/min,消解温度为180℃,消解时间30 min。用ICP-OES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硼铝掺杂源中钠元素在0~10 mg/L范围、其余11种金属元素在0~5 mg/L范围内与光谱强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0。采用该方法,测定样品的精密度为1.73%~7.71%(n=7),加标回收率为93.0%~106%,分析结果准确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电子级硼铝掺杂源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OES 电子级 硼铝掺杂源 金属元素
下载PDF
化学掺杂对于单层二硫化钨光致发光的影响
13
作者 尚源 尤卿章 王培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99-300,共2页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因其显著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块状材料为间接带隙半导体,而单层材料则具有直接带隙半导体的特性。对于单层半导体材料,其拥有原子级别的厚度,容易引入外界...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因其显著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其块状材料为间接带隙半导体,而单层材料则具有直接带隙半导体的特性。对于单层半导体材料,其拥有原子级别的厚度,容易引入外界环境掺杂,从而影响其发光特性。本文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高质量,大面积的单层及少数层N-型二硫化钨(WS_(2))材料。使用拉曼进行表征,通过其特征声子振动模式所对应的频率差,来确定材料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材料中心和边缘的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相比于中心位置,边缘位置的荧光强度更强,且峰位也发生红移。这是由于生长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密度不同。基于此,使用掺杂剂对材料进行处理,来改变其缺陷密度。处理后发现,边缘和中心位置峰位均发生蓝移,强度减弱,同时中性激子发射占据了主导。该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生长的单层WS_(2)为N-型半导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钨 电荷转移 掺杂剂 光致发光
下载PDF
通过对螺二芴的掺杂有效抑制非辐射复合制备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4
作者 刘旭豪 刘洋洋 +3 位作者 朱荣志 刘路杰 徐晨鑫 曹晖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31-241,I0043-I0051,I0055,共21页
金属卤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非辐射复合的损失,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仍远低于肖克利-奎瑟尔极限.本工作对安赛蜜分子作为空穴传输材料螺芴的掺杂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12%摩尔比的安赛蜜掺杂时,非辐射复合从86.... 金属卤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非辐射复合的损失,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仍远低于肖克利-奎瑟尔极限.本工作对安赛蜜分子作为空穴传输材料螺芴的掺杂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12%摩尔比的安赛蜜掺杂时,非辐射复合从86.05%降到了69.23%,电池的开路电压平均增长了0.08伏,最好的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增长到了21.9%.并且,在相对湿度20%~30%的干燥空气环境下老化720小时后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仍大于最初值的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空穴传输材料 掺杂剂 电导 非辐射复合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掺杂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飞 王玲玲 林媛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7-433,共17页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带隙可调、载流子寿命长、可溶液加工和光电转换效率(PCE)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成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PSC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穴传输层(HTL)在抽取和传输光生空穴、阻挡电子、修饰界...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带隙可调、载流子寿命长、可溶液加工和光电转换效率(PCE)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成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PSC的重要组成部分,空穴传输层(HTL)在抽取和传输光生空穴、阻挡电子、修饰界面、调节界面能级和减少电荷复合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空穴传输材料(HTMs)中空穴掺杂剂的研究进展,详细探讨了金属基空穴掺杂剂、离子液体空穴掺杂剂、有机电子受体空穴掺杂剂、Bronsted/Lewis酸空穴掺杂剂和其他空穴掺杂剂的掺杂机理及其掺杂后HTL薄膜的微观形貌、导电性和空穴迁移率等性质与PSC器件性能(如PCE和稳定性等)的关联机制,并对新型空穴掺杂剂在高效、稳定PSCs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提升PSCs的性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空穴传输层 空穴掺杂剂 效率 稳定性
下载PDF
再生烧结黏土砖粉活性及其在再生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黄虎 马书强 +7 位作者 陈向阳 张国岳 刘德娥 时攀 刘杰 何智海 荣辉 张志皓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9期81-87,共7页
针对黏土砖类建筑垃圾存量大、处理难和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再生砖粉活性及其替代粉煤灰应用于再生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砖粉活性指数为73%,满足水泥活性混合材料中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要求。再生砖粉活性源于其内部SiO_(2)、Al_(... 针对黏土砖类建筑垃圾存量大、处理难和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再生砖粉活性及其替代粉煤灰应用于再生混凝土的性能。结果表明:再生砖粉活性指数为73%,满足水泥活性混合材料中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要求。再生砖粉活性源于其内部SiO_(2)、Al_(2)O_(3)等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_(2)反应生成的硅酸盐和铝酸盐水合物使混凝土更加密实。28 d时,50%取代率再生砖粉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优于粉煤灰混凝土。相对粉煤灰混凝土,再生砖粉混凝土中Ca(OH)_(2)减少速率较慢,密实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砖粉 矿物掺合料 性能机理
下载PDF
“冰毒”掺杂剂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7
作者 梁俊阳 陈学国 +2 位作者 杜瑞轩 田露 吴浩天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3年第1期17-21,共5页
苯丙胺类毒品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内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其中以“冰毒”最为常见,长期使用该类毒品会对滥用者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作为合成类毒品,由于制造“冰毒”的原料、工艺不同,涉毒案件中缴获的该毒品中往往会含... 苯丙胺类毒品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范围内滥用最为广泛的毒品,其中以“冰毒”最为常见,长期使用该类毒品会对滥用者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作为合成类毒品,由于制造“冰毒”的原料、工艺不同,涉毒案件中缴获的该毒品中往往会含有大量的掺杂剂,掺杂剂的种类与含量差异对于该类案件的侦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冰毒”中掺杂剂的种类、性质与检测技术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比较分析各类检测方法的差异,以期能为该类毒品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进而为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品 冰毒 掺杂剂 检验 进展
下载PDF
掺杂剂含量对钽粉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赵春霞 雒国清 赵勇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5-78,共4页
分析了掺杂剂对电容器级钽粉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掺杂剂含量下钽粉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及电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随着掺杂剂含量的增加,钽粉的氧含量有增加趋势,钽粉的松装密度、费氏粒径呈降低趋势,-0.043... 分析了掺杂剂对电容器级钽粉性能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掺杂剂含量下钽粉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及电性能的变化。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随着掺杂剂含量的增加,钽粉的氧含量有增加趋势,钽粉的松装密度、费氏粒径呈降低趋势,-0.043 mm细粉含量有所增加,漏电流、容量呈上升趋势,收缩率、击穿电压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钽粉 掺杂剂 物理性能 化学成分 电性能
下载PDF
反应溶剂和掺杂剂对碳点光学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王军丽 韩新凯 +3 位作者 张戌瑞 杜嘉伟 李虹燕 李涛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42-44,共3页
碳点(carbon dots, CDs)由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发光波长可调、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反应溶剂和掺杂剂对合成碳点(CDs)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对苯二胺为反应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溶剂热法... 碳点(carbon dots, CDs)由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发光波长可调、光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而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研究了反应溶剂和掺杂剂对合成碳点(CDs)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对苯二胺为反应前驱体,采用一步水热/溶剂热法合成了CDs,通过调控反应溶剂和掺杂剂,CDs最佳发光峰位从440 nm移动到620 nm,实现了从蓝到红的多色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多色荧光 光学性能 反应溶剂 掺杂剂
下载PDF
掺杂剂和调节剂在离子迁移谱检测毒害物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杨柳 郭腾霄 +2 位作者 杨俊超 张根伟 赵将 《防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8,共8页
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技术是现场检测化学毒害物质的主要技术之一,除了优化传感器硬件参数外,使用掺杂剂和调节剂是提升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性能的重要方法。综述了掺杂剂和调节剂在离子迁移谱检测化学毒剂、模拟... 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IMS)技术是现场检测化学毒害物质的主要技术之一,除了优化传感器硬件参数外,使用掺杂剂和调节剂是提升离子迁移谱技术检测性能的重要方法。综述了掺杂剂和调节剂在离子迁移谱检测化学毒剂、模拟剂等毒害物质中的应用,重点阐述其用于时间分辨离子迁移谱和非对称场离子迁移谱检测毒害物质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掺杂剂和调节剂未来的开发和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谱 掺杂剂 调节剂 检测 毒害物质 离子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