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r_(3)ZnNb_(2)O(9):0.3Eu^(3+),xNa^(+)荧光粉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崔瑞瑞 赵荣力 +3 位作者 袁高峰 凌易 邓朝勇 龚新勇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138,共7页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Sr_(3)ZnNb_(2)O(9)∶0.3Eu^(3+),xNa^(+)(x=0,0.1,0.2,0.3,0.4,0.5)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分析和精修结果表明,Eu^(3+)和Na^(+)成功掺杂到Sr_(3)ZnNb_(2)O(9)基质中,并部分取代了Zn^(2+)。采用扫描电子... 本文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成功制备了Sr_(3)ZnNb_(2)O(9)∶0.3Eu^(3+),xNa^(+)(x=0,0.1,0.2,0.3,0.4,0.5)系列荧光粉。X射线衍射分析和精修结果表明,Eu^(3+)和Na^(+)成功掺杂到Sr_(3)ZnNb_(2)O(9)基质中,并部分取代了Zn^(2+)。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了样品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光谱特性和热稳定性研究表明,Na^(+)的最佳掺杂浓度为x=0.2,Na^(+)的引入提高了Sr_(3)ZnNb_(2)O(9)∶0.3Eu^(3+)荧光粉的热稳定性,活化能为0.163 eV。计算出Sr_(3)ZnNb_(2)O(9)∶0.3Eu^(3+),0.2Na^(+)样品的CIE色坐标为(0.618,0.376),相关色温和色纯度分别为1855 K和98.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_(3)ZnNb_(2)o(9)∶0.3Eu^(3+) xNa^(+) 高温固相反应 光致发光 热稳定性
下载PDF
Ru0.7Si0.3O2/Ti电极电催化氧化处理硝基苯废水 被引量:14
2
作者 卢强 安立超 +3 位作者 钟秦 胡悦 夏文文 王志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6-582,共7页
制备了Ru0.7Si0.3O2/Ti电极,并以该电极作为氧化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催化氧化降解废水中硝基苯。实验结果表明,当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220 mg/L时,最佳条件为:电流密度25×10-3 A/cm2;Na2SO4作为电解质时加入量为8 g/L;溶液初始pH=... 制备了Ru0.7Si0.3O2/Ti电极,并以该电极作为氧化阳极,不锈钢为阴极,电催化氧化降解废水中硝基苯。实验结果表明,当硝基苯初始质量浓度为220 mg/L时,最佳条件为:电流密度25×10-3 A/cm2;Na2SO4作为电解质时加入量为8 g/L;溶液初始pH=2。在此最佳条件下,硝基苯去除率大于85%,TOC去除率大于50%,表明Ru0.7Si0.3O2/Ti阳极能有效去除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对中间产物的检测结果表明,硝基苯的降解是阴阳两极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0.7Si0.3o2/Ti电极 硝基苯 电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宋刘斌 李新宇 +2 位作者 肖忠良 曹忠 朱华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023-12029,12035,共8页
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具有能量密度大、比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已基本实现产业化。但该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低和热稳定性能差阻碍了其全面快速的发展。综述了制备工艺的优化、掺杂和包覆等改性方法对三元正极材料性... 三元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具有能量密度大、比容量高、成本低等优点,已基本实现产业化。但该材料的容量保持率低和热稳定性能差阻碍了其全面快速的发展。综述了制备工艺的优化、掺杂和包覆等改性方法对三元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热电化学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Co0.2Mn0.3o2 包覆 掺杂 热电化学 数据模拟
下载PDF
La_(1-x)Sr_xMn_(0.7)Zn_(0.3)O_(3+λ)钙钛矿的制备及稀燃条件下氮氧化物的催化还原性能 被引量:21
4
作者 徐鲁华 翁端 +1 位作者 吴晓东 陈尊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81,共4页
利用微乳液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La1 -xSrxMn0 .7Zn0 .3O3+λ纳米钙钛矿材料 ,研究了在稀燃条件下对一氧化氮 (NO)还原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在 10 %O2 的富氧气氛下 ,利用微乳液法得到的La0 .7Sr0 .3Mn0 .7Zn0 .3O3+λ催化剂的NO转化率在 ... 利用微乳液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La1 -xSrxMn0 .7Zn0 .3O3+λ纳米钙钛矿材料 ,研究了在稀燃条件下对一氧化氮 (NO)还原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在 10 %O2 的富氧气氛下 ,利用微乳液法得到的La0 .7Sr0 .3Mn0 .7Zn0 .3O3+λ催化剂的NO转化率在 43 0℃达到 80 %左右 ,与之相比 ,共沉淀法得到的试样只有 48%。XRD分析发现 ,Sr2 + 进入了钙钛矿晶格 ,部分取代La3+ ,使催化剂活性提高 ,而过量的Sr2 + 则导致Mn由三价变为四价 ,形成SrMnO3,催化活性降低。表面形貌照片表明微乳液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粒径较小 ,尺寸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SrxMn0.7Zn0.3o3+λ 催化还原性能 稀土 微乳液法 共沉淀法 稀薄燃烧 氮氧化物 纳米钙钛矿材料
下载PDF
纳米磷酸铁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9
5
作者 董鹏 张英杰 +1 位作者 刘嘉铭 李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9-57,共9页
为改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自制的磷酸铁纳米悬浮液,通过共沉淀法在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纳米磷酸铁。应用XRD,TG-DTA,TEM等手段表征制备的磷酸铁的结构,形貌和液相状态;... 为改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自制的磷酸铁纳米悬浮液,通过共沉淀法在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纳米磷酸铁。应用XRD,TG-DTA,TEM等手段表征制备的磷酸铁的结构,形貌和液相状态;通过XRD,SEM,EDS,TEM,ICP,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交流阻抗表征制备的包覆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烧结温度和包覆量对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为400℃,2%(质量分数,下同)磷酸铁包覆能显著地改善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结果显示,包覆磷酸铁后改善了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的可逆性和动力学性能。ICP测试结果表明,磷酸铁包覆层能够有效地降低电解液对正极材料的溶解与侵蚀,稳定其层状结构,从而提高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 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 包覆
下载PDF
锂源对固相合成LiNi_(0.5)Co_(0.2)Mn_(0.3)O_2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赵瑞瑞 杨子莲 +3 位作者 杜鹏 陈占军 李爱菊 陈红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8-52,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烧结制备得到正极材料Li Ni0.5Co0.2Mn0.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性能测试手段,探讨高温烧结工艺中不同锂源对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i... 采用高温固相法烧结制备得到正极材料Li Ni0.5Co0.2Mn0.3O2,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以及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性能测试手段,探讨高温烧结工艺中不同锂源对材料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i OH作为锂源合成的材料与采用其他锂源相比,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该材料在0.1C倍率下的首次充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较高(172.7 m Ah/g,89.08%),在0.5C、1C倍率下循环50次后,材料的放电容量仍保持在144.5 m Ah/g和136.2 m 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源 LI Ni0.5Co0.2Mn0.3o2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无钴镍基正极材料LiNi_(0.7)Mn_(0.3)O_2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钟盛文 陈鹏 +5 位作者 姚文俐 梅文捷 胡经纬 金柱 刘熙林 王春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6期136-140,共5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合成正极材料LiNi0.7 Mn0.3 O 2,利用 X 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其形貌、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其价态,最终确定了该材料最佳烧成温度为820℃.研究表明,该温度下合成的...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合成正极材料LiNi0.7 Mn0.3 O 2,利用 X 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其形貌、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其价态,最终确定了该材料最佳烧成温度为820℃.研究表明,该温度下合成的 LiNi0.7 Mn0.3 O 2具有典型的α-NaFeO 2型层状结构,颗粒形貌呈类球形且分布均匀;XPS 数据表明,LiNi0.7 Mn0.3 O 2中的 Ni 主要以+3价形态存在,Mn 主要以+4价形态存在.室温条件下以0.2 C 倍率在2.75~4.35 V 的电压范围内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88.9 mAh/g,7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7 Mn0.3o2 烧结温度 无钴
下载PDF
烧结气氛对无钴镍基正极材料LiNi_(0.7)Mn_(0.3)O_2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鹏 钟盛文 +3 位作者 梅文捷 刘熙林 金柱 胡经纬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52-57,共6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控制烧结气氛制备出LiNi0.7Mn0.3O2.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氧气分析仪、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不同气氛条件下制备的LiNi0.7Mn0.3O2进行结构、形貌、固相反应过程氧气浓度变...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控制烧结气氛制备出LiNi0.7Mn0.3O2.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氧气分析仪、电池测试系统及电化学工作站对不同气氛条件下制备的LiNi0.7Mn0.3O2进行结构、形貌、固相反应过程氧气浓度变化、电性能和内阻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存在2次明显吸氧阶段且全程通高纯氧制备的材料有更好的球形度,层状结构更完整,充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都更好,内阻也较小;在2.75~4.35V电压范围内,以0.2C进行充放电,其首次放电比容量高达191.0mAh/g,70周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2%.烧结过程中由一种气氛切换为另一种气氛比烧结全程不通气或通空气所制备材料的性能差,但其首次比容量都低于184.0mAh/g,70周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也都不足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氛 LiNi0.7Mn0.3o2 无钴 共沉淀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新型储氧材料Ce_(0.6)Tb_(0.1)Zr_(0.3)O_2在三效催化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胡玉才 冯长根 +1 位作者 王丽琼 王亚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73-175,共3页
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出了Ce_(0.6)Tb_(0.1)Zr_(0.3)O_2固溶体,并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测试和XRD表征。将其用于全钯三效催化剂的制备,对三效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e_(0.6)Tb_(0.1)Zr_(0.3)O_2和Ce_(0.6)Zr_(0.4)O_2的结构相似... 采用共沉淀技术制备出了Ce_(0.6)Tb_(0.1)Zr_(0.3)O_2固溶体,并对其进行了比表面积测试和XRD表征。将其用于全钯三效催化剂的制备,对三效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e_(0.6)Tb_(0.1)Zr_(0.3)O_2和Ce_(0.6)Zr_(0.4)O_2的结构相似,物相均一性好,稳定性高,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含Ce_(0.6)Tb_(0.1)Zr_(0.3)O_2的三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较宽的空燃比窗口,HC、CO和NO的起燃温度分别为177℃、173℃和176℃,适于作为新一代三效催化剂的储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0.6Tb0.1Zr0.3o2固溶体 三效催化剂 储氧材料
下载PDF
La_2(Zr0.7Ce0.3)_2O_7——新型高温热障涂层 被引量:18
10
作者 牟仁德 许振华 +2 位作者 贺世美 何利民 曹学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7-71,78,共6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了新型La2(Zr0.7Ce0.3)2O7(LZ7C3)热障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组分、显微结构、表面和横截面形貌以及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涂层中La2O3/ZrO2/CeO2的相对含量偏离了化学计量比,但X射线衍射(XRD)相...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EB-PVD)制备了新型La2(Zr0.7Ce0.3)2O7(LZ7C3)热障涂层。研究了涂层的组分、显微结构、表面和横截面形貌以及恒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涂层中La2O3/ZrO2/CeO2的相对含量偏离了化学计量比,但X射线衍射(XRD)相结构与靶材非常相似。通过CeO2掺杂后,LZ7C3体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比La2Zr2O7(LZ)大;在1100℃恒温氧化890h的条件下,LZ7C3涂层的抗氧化增重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Y2O3部分稳定化的ZrO2(8YSZ)涂层。此外,热膨胀不匹配、黏结层氧化和陶瓷涂层内部微观裂纹的出现可能是导致LZ7C3涂层恒温氧化失效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EB-PVD 等温氧化 La2(Zr0.7Ce0.3)2o7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合成及其高温容量衰减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文 王苗 +2 位作者 陈继涛 张新祥 周恒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8-124,共7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了富镍型三元复合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材料在3.0~4.4 V下0.2C放电容量达到179.2 mAh.g-1,但在55℃下经历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发生急剧的容量衰减.电化学交流阻抗谱、X射线光...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烧结法合成了富镍型三元复合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材料在3.0~4.4 V下0.2C放电容量达到179.2 mAh.g-1,但在55℃下经历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发生急剧的容量衰减.电化学交流阻抗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等实验表明,在高温高电压下,电解液与LiNi0.5Co0.2Mn0.3O2电极材料之间的副反应加剧,导致过渡金属原子溶出,该材料局域结构被破坏.同时,电极材料表面还沉积了高阻抗的LiF/MFx层,使得在电极的充放电过程中电荷转移阻抗和Li+扩散阻抗不断增加,以致电池容量急剧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Ni0.5Co0.2Mn0.3o2 高温容量衰减
下载PDF
氢氧化物前驱体制备LiNi_(0.5)Co_(0.2)Mn_(0.3)O_2的机理 被引量:6
12
作者 柏祥涛 孙学义 +1 位作者 庄卫东 卢世刚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0-263,共4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0.5Co0.2Mn0.3(OH)2,焙烧前驱体与Li2CO3制备Li Ni0.5Co0.2Mn0.3O2。用XRD、SEM和DSCTGA分析焙烧中间产物的结构、形貌及变化,探索制备Li Ni0.5Co0.2Mn0.3O2的机理。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前驱体分解成(Ni0.5Co0.2M... 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0.5Co0.2Mn0.3(OH)2,焙烧前驱体与Li2CO3制备Li Ni0.5Co0.2Mn0.3O2。用XRD、SEM和DSCTGA分析焙烧中间产物的结构、形貌及变化,探索制备Li Ni0.5Co0.2Mn0.3O2的机理。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前驱体分解成(Ni0.5Co0.2Mn0.3)3O4,随后Li2CO3参与反应,形成Li Ni0.5Co0.2Mn0.3O2。Li Ni0.5Co0.2Mn0.3O2的生成在650℃时结束,但层状结构在900℃时才趋于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驱体 LiNi0.5Co0.2Mn0.3o2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导电剂SP/CNTs/G对LiNi_(0.5)Co_(0.2)Mn_(0.3)O_2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何湘柱 胡燚 +2 位作者 邓忠德 孔令涌 尚伟丽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77-82,共6页
用气相沉积法(CVD)和转移法制备了石墨烯,用超声分散及搅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导电碳黑(SP)导电浆料,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复合导电浆料(SP/CNTs)及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G)复合导电浆料(SP/CNTs/G),通过扫描电镜... 用气相沉积法(CVD)和转移法制备了石墨烯,用超声分散及搅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导电碳黑(SP)导电浆料,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复合导电浆料(SP/CNTs)及导电碳黑(SP)、碳纳米管(CNTs)和石墨烯(G)复合导电浆料(SP/CNTs/G),通过扫描电镜(SEM)、四探针测试、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测试(CV)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等方法研究了导电剂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表面形貌、电阻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2%复合导电剂SP/CNTs/G的样品电阻率较小,0.2 C首次充放电比容量分别为201.93 m Ah·g^(–1)和180.29 m Ah·g^(–1),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9.28%。3.0C循环5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61.45 m Ah·g^(–1),容量保持率仍有89.69%,1.0C循环50次后放电比容量为166.97 m Ah·g^(–1),容量保持率为96.65%,倍率和循环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散 碳纳米管 石墨烯 锂离子电池 Li Ni0.5Co0.2Mn0.3o2 复合导电剂
下载PDF
LiNi_(0.6)Co_(0.1)Mn_(0.3)O_2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吕庆文 尹从岭 +4 位作者 钟盛文 丁能文 赖江洪 罗垂意 范凤松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50-54,共5页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_(0.6)Co_(0.1)Mn_(0.3)O_2锂离子正极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分别表征其结构和形貌.然后将所得LiNi_(0.6)Co_(0.1)Mn_(0.3)O_2正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并表征其电化学性能,探讨... 采用共沉淀-高温固相法制备LiNi_(0.6)Co_(0.1)Mn_(0.3)O_2锂离子正极材料,并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技术分别表征其结构和形貌.然后将所得LiNi_(0.6)Co_(0.1)Mn_(0.3)O_2正极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并表征其电化学性能,探讨烧结温度和锂配量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LiNi_(0.6)Co_(0.1)Mn_(0.3)O_2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900℃时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室温下,1C倍率下,锂配量(n(Li)/n(Ni+Co+Mn)=1.09)时,正极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43.7 m Ah/g,50次循环后,正极材料的放电比容量仍有141.3 m Ah/g,容量保持率为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共沉淀法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LiNi0.6Co0.1Mn0.3o2
下载PDF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0.3Ag-V2O5|LiPON|Li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胜利 文九巴 +1 位作者 祝要民 秦启宗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采用紫外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制备了0.3Ag-V2O5和LiPON薄膜,结合真空热蒸镀法原位组装0.3Ag-V2O5|LiPON|Li薄膜电池。由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0.3Ag-V2O5和LiPON薄膜形貌与结构,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技... 采用紫外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制备了0.3Ag-V2O5和LiPON薄膜,结合真空热蒸镀法原位组装0.3Ag-V2O5|LiPON|Li薄膜电池。由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0.3Ag-V2O5和LiPON薄膜形貌与结构,利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等技术考察了薄膜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PLD方法在O2气氛和N2气氛中分别获得了表面均匀、无针孔、无裂缝、具有非晶态结构的0.3Ag-V2O5和LiPON薄膜。在电压1.0-4.0V,充放电速率2C时,以厚度100nm的0.3Ag-V2O5薄膜为阴极组装的液态电解质电池循环1000次后稳定容量仍为260mAh/g,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能。PLD沉积的Li-PON电解质薄膜具有很好的锂离子导电能力,室温离子电导率为1.6×10^-6S/cm,电子电导率〈10^-14S/cm。在电流密度7μA/cm^2,电压1.0-3.5V条件下全固态薄膜锂电池0.3Ag-V2O5│LiPON│Li的循环性能良好,100次循环后的体积比容量达40μAh/(μm.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 薄膜锂电池 0.3Ag-V2o5薄膜 LiPoN薄膜 PLD
下载PDF
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_(0.5)Co_(0.3)Mn_(0.2)O_2粉末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杨志 李新海 +2 位作者 王志兴 彭文杰 郭华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5Co0.3Mn0.2CO3粉末为前驱体,按一定的比例将碳酸锂与前驱体混合,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2.60g/cm3,与商品化LiCoO2的密度相当。SEM分析表明,... 以共沉淀法制备的球形Ni0.5Co0.3Mn0.2CO3粉末为前驱体,按一定的比例将碳酸锂与前驱体混合,然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高振实密度球形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该材料的振实密度达到2.60g/cm3,与商品化LiCoO2的密度相当。SEM分析表明,LiNi0.5Co0.3Mn0.2O2正极材料与前驱体形貌有良好的继承性,均为理想的球形。XRD物相分析表明,在不同合成温度下的LiNi0.5Co0.3Mn0.2O2产物均为具有α-NaFeO2层状结构的纯相物质,在较高合成温度下所得材料的结晶度较高。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在2.7~4.3V的电压范围内,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在0.2C倍率下为168.1mA·h/g,在1C倍率下为157.6mA·h/g;经50次循环后,两种放电条件下的电池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5.1%和97.2%,显示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振实密度 LiNi0.5Co0.3Mn0.2o2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制备层状Li_xNi_(0.3)Mn_(0.7)O_2正极材料及其离子交换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钟辉 许惠 周燕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1-266,236,共7页
通过共沉淀法高温固相反应在空气气氛中合成出具有P2型结构特征的碱青铜前驱体Na0.66Ni0.3Mn0.7O2,研究了在4种不同离子交换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目标正极材料LixNi0.3Mn0.7O2的离子交换规律,并用XRD、SEM、粒度分析和电性能测试... 通过共沉淀法高温固相反应在空气气氛中合成出具有P2型结构特征的碱青铜前驱体Na0.66Ni0.3Mn0.7O2,研究了在4种不同离子交换条件下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目标正极材料LixNi0.3Mn0.7O2的离子交换规律,并用XRD、SEM、粒度分析和电性能测试考察了目标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以熔融LiNO3为介质于300℃离子交换4h反应进行得最为完全,离子交换率达98%,且目标正极材料具有较完善的O2型层状结构,在2.6~2.9V存在唯一的充放电平台,循环过程中未发现向尖晶石相转变;而离子交换时间过长,目标正极材料将出现尖晶石相而影响其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离子交换 层状 LixNi0.3Mn0.7o2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_(0.5)Co_(0.2)Mn_(0.3)O_2的热电化学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忠良 周清清 +3 位作者 宋刘斌 胡超明 卢意鹏 曹忠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39-746,共8页
采用电化学-量热法研究以LiNi_(0.5)Co_(0.2)Mn_(0.3)O_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充放电倍率下的热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充放电倍率是影响电池比容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的增加,电池比容量... 采用电化学-量热法研究以LiNi_(0.5)Co_(0.2)Mn_(0.3)O_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不同环境温度和充放电倍率下的热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充放电倍率是影响电池比容量的重要因素,随着充放电倍率和环境温度的增加,电池比容量逐渐减小。在低倍率(0.2C)下,电池充放电初始阶段的热流缓慢增大,且出现多个放热峰;而在较高倍率(0.5、1.0、2.0C)下,电池充放电初始阶段的热流快速增长,且充电和放电过程分别仅出现一个明显的放热峰。通过热电化学研究,可获得电池充放电过程的产热量、化学反应焓变(ΔrH_m)以及化学反应熵变(ΔrS_m)等热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0.5Co0.2Mn0.3o2 电化学-量热法 热电化学 热力学参数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SOFC阳极阻挡层La_(0.3)Ce_(0.7)O_(2-δ)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晓东 孙克宁 +2 位作者 张乃庆 周德瑞 吴丽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2-1246,共5页
镓酸镧基SOFC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在阳极/电解质界面发生固相反应生成绝缘相,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在阳极与电解质之间制备一层薄且致密的阻挡层La0.3Ce0.7O2-δ(LDC30)。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DC30的前驱体,高温煅烧后,通过XRD分析和粒... 镓酸镧基SOFC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在阳极/电解质界面发生固相反应生成绝缘相,一个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在阳极与电解质之间制备一层薄且致密的阻挡层La0.3Ce0.7O2-δ(LDC30)。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DC30的前驱体,高温煅烧后,通过XRD分析和粒度分布测试,表明La2O3成功地掺杂到CeO2晶格中,制得了粒径较小的纯相LDC30粉体,并确定了最佳的煅烧条件是在1000℃下煅烧2h。采用丝网印刷法将阻挡层浆料涂覆在电解质表面并高温烧结,通过烧结收缩曲线及微观形貌观测,发现在1400℃时烧结2h可以成功的制备一层厚约10μm的致密的阻挡层薄膜,将电池的放电性能提高了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镓酸镧 阻挡层 La0.3Ce0.7o2-δ 微观形貌
下载PDF
高容量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_(0.5)Co_(0.3)Mn_(0.2)O_2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盛文 金柱 +2 位作者 梅文捷 陈鹏 刘熙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7,共4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预先合成球形前驱体Ni0.5Co0.2Mn0.3(OH)2,再与锂源共混后高温煅烧合成高容量正极材料Li Ni0.5Co0.3Mn0.2O2。探讨了不同烧结制度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为α-Na Fe O2型层状结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预先合成球形前驱体Ni0.5Co0.2Mn0.3(OH)2,再与锂源共混后高温煅烧合成高容量正极材料Li Ni0.5Co0.3Mn0.2O2。探讨了不同烧结制度对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产物结构为α-Na Fe O2型层状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材料具有良好的球形形貌。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2.75~4.20 V和2.75~4.35 V充放电截止电压,0.5 C充放电电流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62.2和172.6 m Ah/g,循环3周后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6.73%和94.62%。材料还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0.5Co0.3Mn0.2o2 正极材料 高容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