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4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aNi_(0.6)Fe_(0.4)O_(3)阴极接触材料导电特性调控及其对SOFC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琨 王宇 +3 位作者 朱腾龙 孙凯华 韩敏芳 钟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73,共7页
鉴于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堆对低面电阻、高稳定性阴极接触材料的需求,本研究阐明了LaNi_(0.6)Fe_(0.4)O_(3)(LNF)颗粒尺寸调控对导电和SOFC单电池性能演变的影响机制,优化了LNF预处理工艺,降低了接触组件面电阻,提升了SOF... 鉴于平板式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电堆对低面电阻、高稳定性阴极接触材料的需求,本研究阐明了LaNi_(0.6)Fe_(0.4)O_(3)(LNF)颗粒尺寸调控对导电和SOFC单电池性能演变的影响机制,优化了LNF预处理工艺,降低了接触组件面电阻,提升了SOFC单电池性能及热循环稳定性。结果表明:预压造粒的样品(LNF-2)与高温烧结预处理的样品(LNF-3)的面电阻更小,分别为0.074和0.076Ω·cm^(2);在750℃施加1 A/cm^(2)电流负载后,能够更快地进入稳态,并保持颗粒尺寸稳定。其中,LNF-2单电池在750℃下的峰值功率密度0.94 W/cm^(2)较未处理的LNF的0.66 W/cm^(2)高,但在热循环过程中性能衰减较大,下降了20%;而LNF-3单电池在20次热循环后峰值功率密度仅下降了4%。本研究对高可靠SOFC电堆装配及其长寿命稳定运行具有指导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阴极接触材料 LaNi_(0.6)Fe_(0.4)O_(3) 热循环
下载PDF
LiMn_(0.6)Fe_(0.4)PO_(4)/C正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丁伦涛 赵鹏 +4 位作者 周春仙 王德志 吴壮志 李雪豹 周友元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0,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一种杂质少、物相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优良的LiMn_(0.6)Fe_(0.4)PO_(4)/C(LMF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脱去NH_(4)^(+)和H_(2)O的同时,抑制了Mn_(2)P_(2)O_(7)物相的产生,提高了LMFP的锂离子扩散... 采用共沉淀法和固相烧结法制备了一种杂质少、物相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优良的LiMn_(0.6)Fe_(0.4)PO_(4)/C(LMFP)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脱去NH_(4)^(+)和H_(2)O的同时,抑制了Mn_(2)P_(2)O_(7)物相的产生,提高了LMFP的锂离子扩散速率。由LiMn_(0.6)Fe_(0.4)PO_(4)/C组装的锂离子电池展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1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45.5 mAh/g;5C下首次放电比容量111.9 mAh/g。该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为设计高性能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 磷酸锰铁锂 正极材料 LiMn_(0.6)Fe_(0.4)PO_(4) 前驱体 煅烧 碳包覆 工业化
下载PDF
熔体旋甩工艺对Mg_(2)(Si_(0.4)Sn_(0.6))Sb_(0.015)固溶体微结构和热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刘洪亮 郭志迎 +3 位作者 袁晓峰 朱尊伟 高倩倩 张忻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31,共5页
Mg_(2)(Si,Sn)基材料是环境友好的热电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熔体旋甩(MS)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MS+SPS)制备了单相的Mg_(2)(Si_(0.4)Sn_(0.6))Sb0.015固溶体,通过将机械合金化(MA)与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MA+S... Mg_(2)(Si,Sn)基材料是环境友好的热电材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工作采用熔体旋甩(MS)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MS+SPS)制备了单相的Mg_(2)(Si_(0.4)Sn_(0.6))Sb0.015固溶体,通过将机械合金化(MA)与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MA+SPS)结合制备的相同样品进行对比,研究MS工艺对样品微结构以及热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S得到的固溶体薄带主要由200~500 nm的小颗粒组成,将薄带研磨制粉经SPS烧结后得到的致密块体具有明显细化的晶粒和分布均匀的共格纳米析出相。与MA+SPS工艺制备的样品相比,MS+SPS制备的固溶体的迁移率明显降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电阻率略有升高,Seebeck系数显著增加,热导率和晶格热导率显著降低。MS+SPS制备的Mg_(2)(Si_(0.4)Sn_(0.6))Sb0.015固溶体热电性能明显提高,在643 K时其最大ZT值达到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_(2)Si_(0.4)Sn_(0.6)固溶体 熔体旋甩(MS) 纳米析出相 热电性能
下载PDF
外延Ba_(0.6)Sr_(0.4)TiO_(3)铁电薄膜的制备及介电储能性能
4
作者 冀思雨 樊晓雨 +4 位作者 曹以琳 高珺怡 杨帆 宋建民 张宪贵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59,共6页
利用偏轴磁控溅射技术,在(001)LaAlO_(3)单晶衬底上构架了Pt/Ba_(0.6)Sr_(0.4)TiO_(3)(BST)/La_(0.5)Sr_(0.5)CoO_(3)(LSCO)铁电电容器,研究了BST薄膜的结构与形貌、介电、漏电和储能性能。结果表明:BST薄膜为外延结构生长,表面光滑致密... 利用偏轴磁控溅射技术,在(001)LaAlO_(3)单晶衬底上构架了Pt/Ba_(0.6)Sr_(0.4)TiO_(3)(BST)/La_(0.5)Sr_(0.5)CoO_(3)(LSCO)铁电电容器,研究了BST薄膜的结构与形貌、介电、漏电和储能性能。结果表明:BST薄膜为外延结构生长,表面光滑致密,其均方根粗糙度为1.228 nm。Pt/BST/LSCO电容器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100 kHz频率下调谐率和最大损耗分别为73.73%和0.078,漏电流密度较低(106 A/cm^(2)量级)。此外,BST薄膜展现了良好的储能特性及温度稳定性,在10 kHz频率和2000 kV/cm外加场强下,其室温总储能密度、有效储能密度和储能效率分别为27.01 J/cm^(3)、16.03 J/cm^(3)和59.4%;在1200 kV/cm外加场强下,温度为105℃时储能效率可高达72.2%,这主要归因于较高温度促进了离子的热运动,从而有效提升了储能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_(0.6)Sr_(0.4)TiO_(3) 铁电薄膜 介电 储能
下载PDF
时效Cu-0.6Zr-0.3Fe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5
作者 郭密雪 周孟 +3 位作者 张毅 景柯 田保红 刘勇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7,共8页
通过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Cu-0.6Zr-0.3Fe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元素分布、物相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铸态Cu-0.6Zr-0.3Fe合金的晶粒较... 通过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Cu-0.6Zr-0.3Fe合金。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元素分布、物相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铸态Cu-0.6Zr-0.3Fe合金的晶粒较为粗大,同时晶间存在黑色球状、长条状共晶组织;经930℃固溶处理60 min后的晶粒组织变得细小,并且共晶组织由长条状转变为球状,经30%冷变形及时效后晶粒基本保持着冷轧形貌;时效初期合金的硬度先迅速升高达到峰值,而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开始降低,最后趋于平缓或下降,抗拉强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同;在本次实验条件下合金的最佳时效工艺参数为450℃时效120 min,此时其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导电率分别为152.6 HV0.3、495.4 MPa和55.5%I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0.6Zr-0.3Fe合金 热处理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液-固相法合成LiMn_(0.6)Fe_(0.4)PO_(4)的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亨利 徐荣益 +1 位作者 王昭沛 李意能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磷酸锰锂(LiMnPO_(4))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充放电过程易发生Jahn-Teller效应,导致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通过液-固相法合成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正极材料,并对晶体结构、放电曲线特性、循环性能等进行分析。Fe均匀地掺入Mn位... 磷酸锰锂(LiMnPO_(4))材料的电导率低且充放电过程易发生Jahn-Teller效应,导致电化学性能不理想。通过液-固相法合成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正极材料,并对晶体结构、放电曲线特性、循环性能等进行分析。Fe均匀地掺入Mn位形成固溶体,样品的常温电化学性能得到改善。在2.0~4.3 V循环,0.1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为156.5 mAh/g;以1.0 C倍率循环2000次,容量保持率超过80%。容量衰减主要源于循环过程中正极材料颗粒产生裂纹及颗粒粉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磷酸锰铁锂(LiMn_(0.6)Fe_(0.4)PO_(4)) 容量衰减 掺杂 液-固相法 固溶体
下载PDF
Mg掺杂改善锂离子电池LiMn_(0.6)Fe_(0.4)PO_(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7
作者 刘福爽 刘国强 +1 位作者 闻雷 刘光印 《轻金属》 2024年第9期46-51,共6页
本文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g掺杂的LiMn_(0.6)Fe_(0.4)PO_(4)(LMFP)正极材料。研究了Mg掺杂对LMFP材料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掺杂材料成功地抑制了一次颗粒的生长,减小了LMFP的晶胞体积。LiMn_(0.6)Fe 0.398 Mg 0.002... 本文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g掺杂的LiMn_(0.6)Fe_(0.4)PO_(4)(LMFP)正极材料。研究了Mg掺杂对LMFP材料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掺杂材料成功地抑制了一次颗粒的生长,减小了LMFP的晶胞体积。LiMn_(0.6)Fe 0.398 Mg 0.002 PO_(4)/C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2C下的放电容量为162.9 mAh/g,在1C倍率下达到145.2 mAh/g。电化学阻抗谱分析表明,Mg掺杂显著降低了样品的电化学阻抗,提高了锂离子的扩散系数。Mg掺杂结合固相法,为工业生产高性能磷酸铁锰锂电池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LiMn_(0.6)Fe_(0.4)PO_(4) 镁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时间对Al-4.8Cu-1.8Zn-1Ti-0.6Mg合金力学性能和组织的影响
8
作者 柴智 张俊婷 王宥宏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首先对新型Al-4.8Cu-1.8Zn-1Ti-0.6Mg合金进行了不同时间的530℃固溶处理及不同时间的165℃人工时效处理,随后进行不同时间的自然时效处理。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工艺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新型A... 首先对新型Al-4.8Cu-1.8Zn-1Ti-0.6Mg合金进行了不同时间的530℃固溶处理及不同时间的165℃人工时效处理,随后进行不同时间的自然时效处理。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工艺处理后合金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果表明:新型Al-4.8Cu-1.8Zn-1Ti-0.6Mg合金经530℃固溶处理8 h及165℃人工时效3 h后,其抗拉强度可达387.72 MPa,屈服强度达245.54 MPa,断后伸长率为9.8%;经15、75和135天自然时效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422.97、390.09和387.72 MPa,断后伸长率分别为5.03%、8.4%和9.8%。可以看出随着自然时效时间增加合金的抗拉强度降低、断后伸长率升高,最终趋于稳定;热处理后合金内存在3种第二相组织,其中亮银色θ(Al_(2)Cu)相在晶界处粗大析出会导致合金的抗拉强度下降,暗灰色Al_(3)Ti相易聚集,聚集后的粗大Al_(3)Ti相会导致合金的变形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4.8Cu-1.8Zn-1Ti-0.6Mg新型合金 热处理时间 力学性能 微观组织 断口形貌
下载PDF
热处理对热轧Fe-0.4C-10Mn-1.8Al-0.6V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肖文涛 白韶斌 +2 位作者 王涛 牛伟强 梁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31-133,136,共4页
研究了新型热轧Fe-0.4C-10Mn-1.8Al-0.6V中锰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从30 min增加到60 min,由于稳定性下降导致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降低,板条状马氏体逐渐转变为针状马氏体。由于变形阶段不连续TRIP效应的发生,拉伸... 研究了新型热轧Fe-0.4C-10Mn-1.8Al-0.6V中锰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从30 min增加到60 min,由于稳定性下降导致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降低,板条状马氏体逐渐转变为针状马氏体。由于变形阶段不连续TRIP效应的发生,拉伸曲线呈锯齿状。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实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总伸长率均降低。实验钢在800℃进行30 min退火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670 MPa,抗拉强度为1230 MPa,总伸长率为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0.4C-10Mn-1.8Al-0.6V中锰钢 残余奥氏体 马氏体 力学性能 TRIP效应
下载PDF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guided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Mg-doped LiFe_(0.4)Mn_(0.6)PO_(4)/C cathod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1
10
作者 Wei Lyu Wenlong Cai +5 位作者 Tuan Wang Xiaobo Sun Enhao Xu Jinxuan Chen Kaipeng Wu Yun Zha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619-627,共9页
Mn-rich LiFe_(1-x)Mn_(x)PO_(4)(x>0.5),which combines the high operation voltage of LiMnPO_(4)with excellent rate performa nce of LiFePO4,is hindered by its sluggish kinetic properties.Herein,thermodynamic equilibri... Mn-rich LiFe_(1-x)Mn_(x)PO_(4)(x>0.5),which combines the high operation voltage of LiMnPO_(4)with excellent rate performa nce of LiFePO4,is hindered by its sluggish kinetic properties.Herein,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analysis of Mn^(2+)-Fe^(2+)-Mg^(2+)-C_(2)O_(4)^(2-)-H_(2)O system is used to guide the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insitu Mg-doped(Fe_(0.4)Mn_(0.6))_(1-x)Mg_(x)C_(2)O_(4)intermediate,which is then employed as an innovative precursor to synthesize high-performance Mg-doped LiFe_(0.4)Mn_(0.6)PO_(4).It indicates that the metal ions with a high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stoichiometric precursors with uniform element distribution can be achieved under the optimize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Meanwhile,accelerated Li+diffusivity and reduced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originating from Mg doping are verified by various kinetic characterizations.Benefiting from the contributions of inherited homogeneous element distribution,small particle size,uniform carbon layer coating,enhanced Li+migration abilit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induced by Mg doping,the Li(Fe_(0.4)Mn_(0.6))_(0.97)Mg_(0.03)PO_(4)/C exhibits splendi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0.4)Mn_(0.6))_(1-x)MgxC_(2)0_(4) precursors Thermodynami cequilibrium CO-PRECIPITATION Mg doping Lithium-ion batteries
下载PDF
晶化制度对Mg_(0.6)Al_(1.2)Si_(1.8)O_(6)透明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包镇红 罗薇 +1 位作者 苗立锋 江伟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68-73,共6页
MgO-Al_(2)O_(3)-SiO_(2)(MAS)系统微晶玻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低的介电损耗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在电子、军事、建筑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采用熔融法,通过控制Mg_(0.6)Al_(1.2)Si_(1.8)O_(6)固溶体晶相... MgO-Al_(2)O_(3)-SiO_(2)(MAS)系统微晶玻璃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较低的介电损耗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优点,在电子、军事、建筑等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应用价值。采用熔融法,通过控制Mg_(0.6)Al_(1.2)Si_(1.8)O_(6)固溶体晶相的析出以制备MAS透明微晶玻璃。采用XRD、SEM和UV-Vis-NIR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晶化制度对微晶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化温度从950℃升高到1020℃,试样中析出Mg_(0.6)Al_(1.2)Si_(1.8)O_(6),微晶玻璃透明;当晶化温度为1050℃及更高温度时,试样中析出堇青石,微晶玻璃失透。随晶化温度的升高,玻璃发生Mg_(0.6)Al_(1.2)Si_(1.8)O_(6)向堇青石的晶相转变。与堇青石相比,Mg_(0.6)Al_(1.2)Si_(1.8)O_(6)晶相折射率更接近玻璃相折射率。晶化时间由2 h延长至10 h,微晶玻璃的晶相含量由42.9%(质量分数)提高至97.5%;晶化4~10 h的微晶玻璃中晶粒平均尺寸由17.50μm增大至30.58μm。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微晶玻璃透光率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热膨胀系数缓慢增加,维氏硬度呈现先增大后平缓的趋势,抗折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微晶玻璃最佳晶化制度为晶化温度1020℃,晶化时间8 h。最佳晶化制度下的微晶玻璃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其可见光区的透光率为83%,热膨胀系数为3.857×10^(-6)/℃(600℃),维氏硬度为10.2 GPa,抗折强度为20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_(0.6)Al_(1.2)Si_(1.8)O_(6)固溶体 晶化温度 晶化时间 透明微晶玻璃
下载PDF
Fe-6Al-4Mn-0.6C高强轻质钢固溶处理工艺研究
12
作者 徐文 段伟 卢君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采用OM、TEM、XRD、拉伸试验、断口观察等手段与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对热轧态Fe-6Al-4Mn-0.6C轻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态Fe-6Al-4Mn-0.6C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和大量细小的κ型碳化物。经920℃固溶处后热轧态Fe-6A... 采用OM、TEM、XRD、拉伸试验、断口观察等手段与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对热轧态Fe-6Al-4Mn-0.6C轻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态Fe-6Al-4Mn-0.6C钢的组织为铁素体和大量细小的κ型碳化物。经920℃固溶处后热轧态Fe-6Al-4Mn-0.6C钢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及少量κ型碳化物。当固溶温度达到980℃时,Fe-6Al-4Mn-0.6C钢中的κ型碳化物消失。与热轧态试验钢相比,固溶态Fe-6Al-4Mn-0.6C钢的强度有所下降。920℃固溶处理的Fe-6Al-4Mn-0.6C钢的强度最低,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1012.3 MPa和824.6 MPa,伸长率和强塑积最高,分别为1.5%和1518.4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6Al-4Mn-0.6C钢 固溶处理 组织 力学性能 高强轻质钢
下载PDF
SiC_(p)含量对SiC_(p)/Al-1.2Mg-0.6Si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影响
13
作者 孟达 王惠梅 +5 位作者 杨磊 范玉虎 余申卫 王成辉 汪勇 曹栋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0,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SiC_(p)/Al-1.2Mg-0.6Si铝基复合材料,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均匀性和界面结合情况,探讨了几种体积分数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SiC颗粒和基体之间的界面清晰平滑,界面结合良好,但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加,...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SiC_(p)/Al-1.2Mg-0.6Si铝基复合材料,分析了该复合材料的均匀性和界面结合情况,探讨了几种体积分数该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SiC颗粒和基体之间的界面清晰平滑,界面结合良好,但随着热压温度的增加,SiC与基体间的微观缩孔和析出相逐渐增多。随着SiC颗粒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弹性模量、热导率显著提高,弯曲强度先升高后下降,而热膨胀系数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 组织和性能 SiC_(p)/Al-1.2Mg-0.6Si铝基复合材料
下载PDF
硼酸三乙酯添加剂改善LiNi_(0.6)Co_(0.1)Mn_(0.3)(NCM613)|石墨@SiO电池宽温域性能
14
作者 王文炼 范超君 张航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21期47-50,共4页
硅基材料可用于制备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但其在高电压和高温环境下易发生副反应,而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功能添加剂,则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在电解液中引入硼酸三乙酯(TEB),结果表明可有效改善4.4 V LiNi_(0.6)Co_(0.1)Mn_(0.... 硅基材料可用于制备高比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但其在高电压和高温环境下易发生副反应,而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功能添加剂,则可有效缓解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在电解液中引入硼酸三乙酯(TEB),结果表明可有效改善4.4 V LiNi_(0.6)Co_(0.1)Mn_(0.3)|石墨@SiO软包电池的问题。与无添加剂电解液电池相比,TEB有效抑制了高温存储产气(产气量减少67.1%)和提高循环性能(25℃,从62.33%提升至90.78%)电池的低温放电容量保持率也提升了2.4%(0.5 C)和8.5%(1 C)。由于TEB加入后,可显著提升高电压LiNi_(0.6)Co_(0.1)Mn_(0.3)|石墨@SiO软包电池的宽温域工作能力,表明它是一种具有使用价值的电解液功能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三乙酯 锂离子电池 高电压 LiNi_(0.6)Co_(0.1)Mn_(0.3) 石墨@SiO
下载PDF
热压烧结制备FeSe_(0.4)Te_(0.6)带材的微结构和超导性能研究
15
作者 李芳权 唐玄 李映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56-59,共4页
铁基超导材料因其高上临界场(H_(c2))、低各向异性(γH)和对掺杂元素的低敏感性而备受关注。“11”体系的Fe(Se,Te)超导材料中无砷元素,结构简单,是实用化铁基超导材料中的热门选择。本文采用热压烧结研究FeSe_(0.4)Te_(0.6)超导线材的... 铁基超导材料因其高上临界场(H_(c2))、低各向异性(γH)和对掺杂元素的低敏感性而备受关注。“11”体系的Fe(Se,Te)超导材料中无砷元素,结构简单,是实用化铁基超导材料中的热门选择。本文采用热压烧结研究FeSe_(0.4)Te_(0.6)超导线材的性能。热压烧结对其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成分分布产生了显著影响,改善了超导相的微结构和均匀性,临界转变温度(T_(c))提高至14.5 K,热压烧结促进了材料的致密化,有效减少了孔洞和微裂纹,从而增强了无阻载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压烧结 FeSe_(0.4)Te_(0.6) 四方超导相 超导转变温度
下载PDF
线面碳包覆的LiMn_(0.6)Fe_(0.4)PO_(4)复配低钴NCM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16
作者 张绮兰 张胜男 +3 位作者 仇未星 韩玮 王波 柴同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锂离子电池LiFePO_(4)的能量密度改进已迅速接近极限,为了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瓦时成本,满足消费者续航需求,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材料,LiMnPO_(4)既具有LiFePO_(4)的长循环能力,又具有LiMnPO_(4)的高电压平台特点,可以很好地... 锂离子电池LiFePO_(4)的能量密度改进已迅速接近极限,为了提高能量密度,降低瓦时成本,满足消费者续航需求,需要开发一种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材料,LiMnPO_(4)既具有LiFePO_(4)的长循环能力,又具有LiMnPO_(4)的高电压平台特点,可以很好地结合LiMnPO_(4)和LiFePO_(4)的优点。磷酸锰铁锂理论容量与磷酸铁锂相同,为172mAh/g,但是它相对于Li+/Li的电极电势为4.1V,远高于磷酸铁锂的3.2V,其能量密度将比磷酸铁锂提高15%。但是LiMn_(0.6)Fe_(0.4)PO_(4)因为Mn溶出导致循环性能恶化,以及导电性差,低温性能恶化严重,为了改善循环以及低温性能需要对LiMn_(0.6)Fe_(0.4)PO_(4)进行改性。通过线状CNT混面状石墨烯包覆磷酸锰铁锂,并且将其与NCM低钴三元材料复配达到长循环,低温容量保留率高,无双电压平台的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锰铁锂 三元 碳包覆 循环性能 低温性能
下载PDF
K负载Sn_(0.4)Ce_(0.6)O_(2)对碳烟的催化燃烧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长森 李聪聪 +1 位作者 代稳月 王登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79,共6页
催化燃烧是目前去除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碳烟颗粒最有效的净化技术之一。为提高催化剂表面原子的移动性能,改善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采用碱金属K负载Sn_(x)Ce_(1-x)O_(2)催化剂对碳烟的催化燃烧性能进行研究。利用共沉淀法将Sn和Ce按... 催化燃烧是目前去除柴油发动机尾气中碳烟颗粒最有效的净化技术之一。为提高催化剂表面原子的移动性能,改善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采用碱金属K负载Sn_(x)Ce_(1-x)O_(2)催化剂对碳烟的催化燃烧性能进行研究。利用共沉淀法将Sn和Ce按照不同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掺杂得到Sn_(x)Ce_(1-x)O_(2)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程序升温反应器上进行活性评价,发现n_(Sn)∶n_(Ce)=4∶6时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而后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更高活性的xK/Sn-Ce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XPS、H_(2)-TPR、O_(2)-TPD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负载K之后的催化剂表面的活性氧的浓度得到了提高,氧转移速率加快,氧化还原能力得到了提高。当K负载量为15%(x=15%)时,催化剂对碳烟有最好的去除效果,产物中CO_(2)的选择性达到94.3%,T_(90)温度为388℃。该研究为设计高效的碳烟燃烧催化剂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烟 催化氧化 共沉淀 碱金属 Sn_(0.4)Ce_(0.6)O_(2)
下载PDF
Sc、Zr复合添加量对Al-6Mg-0.6Mn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佟有志 路丽英 +3 位作者 丛福官 王海彬 韩啸 付金来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3年第8期7-11,共5页
采用冶金法制备了四种不同Sc、Zr添加量的Al-6Mg-0.6Mn合金铸锭,利用金相显微镜、SEM及EBSD等手段研究了Sc、Zr添加量对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6Mg-0.6Mn合金中添加w(Sc)=0.15%和w(Zr)=0.10%的Sc、Zr即可消除铸态枝晶网,获... 采用冶金法制备了四种不同Sc、Zr添加量的Al-6Mg-0.6Mn合金铸锭,利用金相显微镜、SEM及EBSD等手段研究了Sc、Zr添加量对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6Mg-0.6Mn合金中添加w(Sc)=0.15%和w(Zr)=0.10%的Sc、Zr即可消除铸态枝晶网,获得明显细化的铸态组织;熔铸中粗大的Al3(ScZr)粒子不能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反而恶化合金组织,进而对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应该严格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6Mg-0.6Mn合金 Al3(Sc Zr) 初生相 显微组织
下载PDF
Li_(2)ZrO_(3)原位包覆提升LiNi_(0.6)Co_(0.2)Mn_(0.2)O_(2)三元材料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家祥 田小龙 李西安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61-865,共5页
高镍三元LiNi_(0.6)Co_(0.2)Mn_(0.2)O_(2)(NCM60)因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以及能量密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由于较为严重的结构/界面恶化现象(如微裂纹,界面副反应等),NCM60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寿命... 高镍三元LiNi_(0.6)Co_(0.2)Mn_(0.2)O_(2)(NCM60)因其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以及能量密度,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然而由于较为严重的结构/界面恶化现象(如微裂纹,界面副反应等),NCM60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及循环寿命受到严重的限制。采用单晶化策略,成功合成出了微米级单晶NCM60正极材料;并以Ni_(0.6)Co_(0.2)Mn_(0.2)(OH)_(2)前驱体为基体,采用预包覆和共锂化的方法,在单晶正极材料NCM60表面均匀包覆Li_(2)ZrO_(3)快离子导体层。一方面,表面均匀包覆Li_(2)ZrO_(3)层改善了材料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扩散动力学,有助于降低电极极化程度;另一方面,Li_(2)ZrO_(3)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通过与NCM60材料紧密结合,提高材料机械稳定性,有效抑制微裂纹的产生并减轻界面副反应程度。正如预期,适量Li_(2)ZrO_(3)改性的材料(LZO@NCM60)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C(170 mA/g)电流密度,2.95~4.6 V电压范围内循环150次后仍有158.5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高达86.7%。深入研究了表面修饰对材料界面机制的影响,对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 单晶结构 Li_(2)ZrO_(3)原位包覆
下载PDF
固相反应法制备LiMn_(0.6)Fe_(0.4)PO_(4)/C材料优化碳包覆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庆祥 刘国强 +2 位作者 黄涛 冯刚 闻雷 《轻金属》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54,共4页
与LiFePO_(4)材料相比,锰基橄榄石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极低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其速率和循环性能仍然面临挑战。通过引入一种新型碳源聚丙二醇(PPG 2000)并采用固相合成法对材料进行包覆,获得了较高的倍... 与LiFePO_(4)材料相比,锰基橄榄石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由于其极低的电子和离子电导率,其速率和循环性能仍然面临挑战。通过引入一种新型碳源聚丙二醇(PPG 2000)并采用固相合成法对材料进行包覆,获得了较高的倍率性能。与传统碳源葡萄糖相比,聚丙二醇(PPG 2000)可以极大提高橄榄石材料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从而改善材料的充放电特性。结果表明,LiMn_(0.6)Fe_(0.4)PO_(4)/C材料即使在10 C的速率下也能有约115 mAh/g的比容量。这项工作为固相法大规模制备锰基橄榄石正极材料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n_(0.6)Fe_(0.4)PO_(4) 聚丙二醇(PPG 2000) 碳包覆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