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防治枸杞瘿螨田间药效试验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芳 陈华 +1 位作者 刘畅 杜玉宁 《宁夏农林科技》 2016年第9期26-27,31,共3页
[目的]明确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瘿螨田间防治效果及适宜应用的药剂量,评价该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检测药剂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采用药害评价法测定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 [目的]明确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瘿螨田间防治效果及适宜应用的药剂量,评价该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茎叶喷雾法检测药剂防治效果;以邓肯氏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性;采用药害评价法测定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生长使用安全性。[结果]喷施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5 d后,剂量处理16.65 g a.i./hm2、11.10 g a.i./hm2、8.33 g a.i./hm2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2.44%、68.93%、61.56%;10 d后对枸杞瘿螨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59%、61.22%、55.41%。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对枸杞树的叶、花、果实均无药害产生,田间使用安全。[结论]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在枸杞瘿螨发生初期防治效果较好,建议使用剂量以11.10~16.65 g a.i./hm2为宜。试验药剂各处理对枸杞树生长安全,无药害产生,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苦参碱·藜芦碱水剂 枸杞瘿螨 田间药效试验 安全性评价
下载PDF
1%苦参碱可溶液剂防治韭蛆田间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红 李付军 +3 位作者 刘锋 王晓龙 张锡福 宋顺 《吉林农业(学术版)》 2012年第8期56-56,共1页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苦参碱可溶液剂顺垄灌根防治韭蛆危害,防治效果与苦参碱用量成正相关关系。药后30天每667m2用量2kg、2.5kg、3kg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1%、95.5%、95.9%,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能够较好的控制韭蛆的危害。每667m...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1%苦参碱可溶液剂顺垄灌根防治韭蛆危害,防治效果与苦参碱用量成正相关关系。药后30天每667m2用量2kg、2.5kg、3kg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1%、95.5%、95.9%,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能够较好的控制韭蛆的危害。每667m2用1%苦参碱可溶液剂2kg兑水500kg顺垄灌根是防治韭蛆经济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蛆 1%苦参碱可溶液剂 试验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生物农药1%苦参碱水剂防治蟹田稻水象甲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春雨 谭长仁 +2 位作者 魏雅娟 王平安 李长勇 《北方水稻》 CAS 2008年第6期74-75,共2页
通过田间试验与示范应用结果表明,生物农药1%苦参碱水剂防治河蟹养殖稻田稻水象甲效果较好,且对河蟹安全,可作为蟹田防治稻水象甲的理想药剂,在成蟹田和蟹花田的安全用药量分别为60 ml/667 m2和50 ml/667 m2。
关键词 生物农药 1%苦参碱 河蟹 稻水象甲 防治
下载PDF
1%苦参碱·印楝素EC(托盾)0.36%苦参碱AS防治茶树害虫试验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源 刘贵芳 《茶叶通讯》 2011年第4期19-21,共3页
1%苦参碱·印楝素EC(托盾),防治茶树害虫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均有较好防治效果,可以大力在郴州市茶叶绿色食品、有机茶产区推广应用,喷施浓度以托盾800倍液为好。
关键词 1%苦参碱·印楝素EC(托盾) 0.36%苦参碱AS 茶树害虫 防效
下载PDF
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对苹果绵蚜防治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兆本 《江西农业》 2017年第1S期18-,共1页
为掌握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对苹果绵蚜的防治效果,特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其对苹果绵蚜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果树生长安全,可以作为防治苹果绵蚜的兼治药剂在果园使用,使用浓度为800~1 000倍。
关键词 苹果绵蚜 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 防效
下载PDF
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邢建安 李艳霞 +2 位作者 沙莉 申培杰 侯海伦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5期145-145,148,共2页
梨木虱对梨木危害很大,试验采用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1000~1500倍液常量喷雾对梨木虱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可达10d左右。
关键词 1%除虫菊素·苦参碱微囊悬浮剂 梨木虱 防效
下载PDF
3种生物农药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燕芳 刘光华 +2 位作者 肖汉祥 程东美 张扬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105-105,共1页
为比较1%苦参碱可溶液剂、2.5%鱼藤酮乳油和5%阿维菌素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于2016年进行上述3种生物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可采用1%苦参碱可溶液剂1 800 m L/hm^2、2.5%鱼藤酮乳油3 750 m L/hm^2... 为比较1%苦参碱可溶液剂、2.5%鱼藤酮乳油和5%阿维菌素乳油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于2016年进行上述3种生物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可采用1%苦参碱可溶液剂1 800 m L/hm^2、2.5%鱼藤酮乳油3 750 m L/hm^2或5%阿维菌素乳油375 m L/hm^2防治稻纵卷叶螟,且各种药剂对水稻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苦参碱可溶液剂 2.5%鱼藤酮乳油 5%阿维菌素乳油 稻纵卷叶螟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植物源杀虫剂喷烟防治竹镂舟蛾试验 被引量:28
8
作者 洪宜聪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54,共3页
近年来,竹镂舟蛾已成为毛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其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克服山地水源缺乏、竹高林密、劳力日益紧缺等条件给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总结出适应林区林业生产整体水平而又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治手段,使用1.2%烟碱&#... 近年来,竹镂舟蛾已成为毛竹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其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克服山地水源缺乏、竹高林密、劳力日益紧缺等条件给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总结出适应林区林业生产整体水平而又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治手段,使用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烟型)进行喷烟防治,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可在竹镂舟蛾危害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镂舟蛾 1 2%烟碱·苦参碱乳油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无公害防治 毛竹
下载PDF
植物源杀虫剂对石竹竹斑蛾幼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9
9
作者 许春枝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第2期26-30,共5页
竹斑蛾幼虫取食石竹竹叶,是石竹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受不合理的经营与防治措施影响,竹斑蛾已成为石竹主要食叶害虫,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筛选出防治竹斑蛾的有效药剂,探讨无公害防治竹斑蛾的路径,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郊国有林... 竹斑蛾幼虫取食石竹竹叶,是石竹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近年来,受不合理的经营与防治措施影响,竹斑蛾已成为石竹主要食叶害虫,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筛选出防治竹斑蛾的有效药剂,探讨无公害防治竹斑蛾的路径,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郊国有林场石竹林中采用喷粉技术喷施1.1%苦参碱粉剂,用量22.5 kg/hm^2,采用喷烟技术,施放5%桉油精可溶液、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碧绿1%苦参碱,用量均为750 mL/hm^2,开展对竹斑蛾3龄幼虫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药后2 d,参试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表明4种参试药剂均有高效的杀虫效果,可在防治竹斑蛾幼虫为害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竹 食叶害虫 竹斑蛾 虫害防治 苦参碱粉剂 5%桉油精可溶液 碧绿1%苦参碱 防治效果
下载PDF
几种烟雾剂防治波纹杂毛虫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茅水旺 《江苏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6-19,共4页
波纹杂毛虫[Cyclophragma undans(Walker)]是危害马尾松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经营、防治措施,波纹杂毛虫已成为马尾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其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解决山地树高、林分密、水源匮乏、劳动工资昂贵等... 波纹杂毛虫[Cyclophragma undans(Walker)]是危害马尾松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经营、防治措施,波纹杂毛虫已成为马尾松林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其无公害防治的方法和措施,解决山地树高、林分密、水源匮乏、劳动工资昂贵等因素给防治工作带来的困难,总结出环保、经济、高效与林区林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防治方法,2013年在福建省沙县选用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烟型)、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采用喷烟技术,防治波纹杂毛虫幼虫,药后3 d其效果均在85%以上,可在波纹杂毛虫危害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纹杂毛虫 1 2%烟碱·苦参碱乳油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马尾松
下载PDF
采用喷烟技术防治栎黄掌舟蛾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85-86,88,共3页
[目的]探寻既不影响生态环境又能有效控制栎黄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Bremer et Grey)]虫口数量增长的有效方法与措施.[方法]运用喷烟技术在闽粤栲林分中研究了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烟型)、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 [目的]探寻既不影响生态环境又能有效控制栎黄掌舟蛾[Phalera assimilis(Bremer et Grey)]虫口数量增长的有效方法与措施.[方法]运用喷烟技术在闽粤栲林分中研究了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喷烟型)、1.2%烟碱·苦参碱乳油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栎黄掌舟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及1.8%阿维菌素乳油对栎黄掌舟蛾3~4龄幼虫药后4d的防治效果都达到85%以上.[结论]供试3种药剂可作为防治栎黄掌舟蛾幼虫的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栎黄掌舟蛾 1.8%阿维菌素乳油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喷烟技术 闽粤栲
下载PDF
杀确爽防治草原蝗虫药效试验研究
12
作者 卢俊德 王朝华 史小为 《养殖与饲料》 2009年第7期64-66,共3页
为提高青海省草原虫害防治效果,特用杀确爽(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进行草原蝗虫防治药效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杀确爽(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用量分别为300mL/hm2、375mL/hm2、450mL/hm2,防治草原蝗虫平均防治效果... 为提高青海省草原虫害防治效果,特用杀确爽(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进行草原蝗虫防治药效试验。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结果表明,杀确爽(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用量分别为300mL/hm2、375mL/hm2、450mL/hm2,防治草原蝗虫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97.76%、96.32%、97.03%。对照药品与参试药品各处理间防治效果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草原蝗虫 药效 试验研究
下载PDF
应用喷烟技术防治竹小斑蛾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庆松 《世界竹藤通讯》 2014年第2期10-13,共4页
近年来,由于竹林不合理的经营措施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竹小斑蛾已由毛竹林的次生害虫上升为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治方法,采用喷烟技术试验研究了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治... 近年来,由于竹林不合理的经营措施和气候变化的影响,竹小斑蛾已由毛竹林的次生害虫上升为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探索高效、环保、经济的防治方法,采用喷烟技术试验研究了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药剂在施药后3 d的防治效果均可达85%以上,对于4龄以前的竹小斑蛾可达控灾的效果,可以作为防治竹小斑蛾幼虫的高效经济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小斑蛾 1 2%烟碱·苦参碱乳油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 1 8%阿维菌素乳油无公害防治 毛竹林
下载PDF
杀确爽4号防治山楂叶螨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14
作者 宫永铭 刘翠风 +2 位作者 刘伯奇 周永 黄涛 《落叶果树》 2008年第1期40-41,共2页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杀确爽4号(有效成分为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山楂叶螨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00~1800倍液药后7天防效为93.54%~98.47%,药后12天防效均达96%以上;其1000倍液药后1~7天防效优于海正灭虫灵5000倍液。...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杀确爽4号(有效成分为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防治山楂叶螨的效果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00~1800倍液药后7天防效为93.54%~98.47%,药后12天防效均达96%以上;其1000倍液药后1~7天防效优于海正灭虫灵5000倍液。可兼治苹果黄蚜、毛虫,对果树安全;含有杀菌成分,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且易降解,无残留,无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确爽4号 1%苦参碱 山楂叶螨 防效
下载PDF
Oxymatrine liposome attenuates hepatic fibrosis via targeting hepatic stellate cells 被引量:28
15
作者 Ning-Li Chai Qiang Fu +4 位作者 Hui Shi Chang-Hao Cai Jun Wan Shi-Ping Xu Ben-Yan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1期4199-4206,共8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Arg- Gly-Asp (RGD) peptide-labeled liposome loading oxy- matrine (OM) therapy in CCI4-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METHODS: We constructed a rat model of CCh- ... AIM: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Arg- Gly-Asp (RGD) peptide-labeled liposome loading oxy- matrine (OM) therapy in CCI4-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METHODS: We constructed a rat model of CCh- 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and treated the rats with dif- ferent formulations of OM. To evaluate the antifibrotic effect of OM, we detected levels of alkaline phospha- tase, hepatic histopathology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 and Masson staining) and fibrosis-related gen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eptidase (MMP)-2, tis- 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IMP)-I as well as type I procollagen via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 To detect cell viability and apop- tosis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we performed 3-(4,5)-dimethylthiahiazo(-z-yl)-3,5-diphenytetrazoli- umromide assay and flow cytometry. To reinforce the combination of oxymatrine with HSCs, we constructed 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conjugated Arg-Gly-Asp peptide-labeled liposomes loading OM, and its targeting of HSCs was examined by fluorescent microscopy. RESULTS: OM attenuated CCh-induced hepatic fibro- sis, as defined by reducing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344.47± 27.52 U/L vs 550.69 ± 43.78 U/L, P 〈 0.05), attenuating liver injury and improving collagen deposits (2.36% ± 0.09% vs 7.70% ±0.60%, P 〈 0.05) and downregulating fibrosis-related gene expression, that is, MMP-2, TIMP-1 and type I procollagen (P 〈 0.05). OM inhibited cell viability and induced apoptosis of HSCs in vitro. RGD promoted OM targeting of HSCs and en- hance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M in terms of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272.51 ± 19.55 U/L vs 344.47 ± 27.52 U/L, P 〈 0.05), liver injury, collagen deposits (0.26%± 0.09% vs 2.36% ± 0.09%, P 〈 0.05) and downregulating fibrosis-related gene expression, that is, MMP-2, TIMP-1 and type I procollagen (P 〈 0.05). Moreover, in vitro assay demonstrated that RGD en- hanced the effect of OM on HSC viability and apoptosis. CONCLUSION: OM attenuated hepatic fibrosis by in- hibiting viability and inducing apoptosis of HSCs. The RGD-labeled formulation enhanced the targeting effi- ciency for HSC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YMATRINE Arg-Gly-Asp peptide Hepaticstellate cell Hepatic fibrosis Target thera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